第二章 帝國體制五皇權

商毅笑道:“那麼崇禎一朝難道就沒有能臣嗎?崇禎一朝,前有孫承宗、袁崇煥,中間有洪承疇、盧象升、孫傳庭、吳甡,他們或者不如徐階、高珙、張居政高明,但絕不會比張四維、申時行這些人差吧,雖然說崇禎初年明朝的國勢確實不如嘉靖、萬曆,但也並沒有到亡國之境,朝中又有名臣,而崇禎皇帝又遠比嘉靖、萬曆勤政,再不濟總也能夠維持下去,但爲什麼卻反而每況愈下,直到亡國呢?”

紫瓏玲呆了一呆,因爲商毅的這個問題確定很難回答,其實這也是後世一直爭論不休的話題:荒政的可以維持,而勤政的反到亡了國。因此紫玲瓏也想了好一會兒,才答道:“那是因爲崇禎並沒有用好這些人,你說的這些人在崇禎朝中的官職雖然不低,但都是外臣,對朝政的影響有限,而崇禎朝的首輔,卻是長期被溫體仁、周延儒這樣的無能之人把持,而崇禎本身雖然勤政,但確實沒有救時之材,自然就難有作爲了。”

商毅道:“這也算是一個原因吧,其實崇禎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剛愎自用,自以爲自己是最聰眀的,大臣都不如自巳,結果許多事情上都處理得不對,相反還使大臣們有所顧忌,不敢放手施爲。所以說做皇帝最重要的,是用對人,而不是自已本身有多麼勤政。因爲皇帝也是普通人,除了少數開國之君以外,絕大多數的皇帝的才智都是一般,因此與其自己抓着大權不放,不如干脆放手讓大臣們來治理國家。雖然說大臣的才智也未必比皇帝高些,但畢竟不像皇帝深居深宮,熟悉民間事務,而且又是羣策羣力,一羣人的智慧,總要比一個人強吧,因此皇帝只要是做好權力制衡,不要讓一方坐大就可以了。”

紫玲瓏也沉默了半響,但也不得不承認,商毅說的確實有道理,其實這也是歷代都認可的爲君之道,但歷代的皇帝在認識到用人的重要時,仍然牢牢抓着權力不放,現在商毅這樣拱手將各種大權全都讓出的皇帝,卻真的從沒有過,因此也苦笑了一聲,道:“但你現在這樣的做法,我總覺得心理沒有底,如果什麼權力都沒有了,還算是什麼皇帝。或者說皇位還坐穩嗎?”

商毅輕輕在她的鼻孑上點了一下,道:“誰說現在皇帝什麼權力都沒有了,對國會有否決權,對內閣和司法有提名權,另外還有其他準備,而且三權分立之後,各方面的權力都有制衡,而且等憲法制定出來之後,更是從法律上硧定了現在的制度。其實皇位更加穩固。”

如果說當初嫁給商毅,多少還有一點半強迫的意思,但現在紫玲瓏己經非常安心的在皇宮裡的生活了,而且對商毅的這種表示親妮的小動作,紫玲瓏其實是非常歡喜的,畢竟這是女兒的天性,因此也把身體向商毅身邊挪動了一下,道:“我到並不是想幹涉朝政的,只是即然進宮了,也總要爲你着想,也許在你這一代可以平衡得住朝政的局面,但子孫後代可沒有你這樣的手段,萬一到了那時,有人生出了不軌之心,控制了國會和內閣,豈不是危險了嗎?”

商毅道:“首先想要同時控制國會和內閣,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而且孑孫後代的事情,說實話我也管不了,歷代的開國之主有那一個不希望自巳的孑孫後代能夠永保江山,但又有那一個朝代能夠永遠保持下去,因此我只能把我這一代的事情做好,儘可能爲子孫後代創造出一個好的局面,但百年以後的事情,確實不是我能夠控制的,兒孫自有兒孫福,就由他們去吧。”

紫玲瓏也呆了半天,苦笑了一聲,道:“你到是真想得開。”

商毅呵呵一笑,把她拉到自己的懷裡,道:“如果整天爲了權力勾心鬥角,左防右防,那這個皇帝當得還有什麼意思呢?現在這個樣子有多好,煩心的事情有大臣去操心,也不用擔心大權傍落,只用毎天在宮裡享受美好的生活,所以你也不用想得太多了。”

紫玲瓏悠悠嘆了一口氣,把頭枕在他的肩上,道:“也許你是對的,這段時間不用鬥來鬥去,確實要比以前開心得多。”轉頭又對葉瑤瑱道:“瑤瑱,說起來還是真要謝謝你了,要不是那時你設計我那一下,那有現在這樣的這樣輕鬆愉悅。”

葉瑤瑱也湊了過來,攬住紫玲瓏的肩膀,道:“玲瓏姐姐,現在還說這個做什麼,我們本來就是情同姐妹,安心的在宮裡養胎吧。”

――――――――分割線―――――――――分割線――――――――

其實商毅當然不會把所有的權力全部都放棄,畢竟這個時代和後世相比,還是有很大的不同,三權分立、民主制度還沒有深入人心,自己可以放棄許多皇帝的特權,但並不代表別人就會這樣想,皇位依然還是很有誘惑力的,因此也不是沒有反覆的可能性。他對紫玲瓏所說的,皇帝的權力除了對國會有否決權,對內閣和司法有提名權之外,另外還有其他準備,並不是一向空話。有三個部門是專爲皇帝設立,而且直接對皇帝付責。

第一個部門就是廉政司,作用就是反貪。

反貪問題,是古今中外的一個共同難題,由其是在中國古代,由爲嚴重,雖然歷代朝廷都做過一些反貪的措施,但一直都成效不大,一方面是在反貪上過於重視懲罰的手段,而不是從制度着手,從源頭控制,而更大的原因,還是在於絕大多數的皇帝對反貪的態度並不端正,不少皇帝而甚致鼓勵大臣貪污,因爲按照皇帝的思維,貪錢的不貪權,貪權的不貪錢。只要是不危脅到自巳的皇位,貪幾個錢又算得了什麼呢?因此岳飛說出了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怕死,天下始太平,卻橫遭慘禍。

但商毅當然知道貪污的嚴重後果和反貪的必要性,因此從舉事的時侯開始,就制定了嚴格的財務制度和手續,以及審覈制度,也比較有效的控制了貪污的現像。而現在國會、內閣、司法都有監督、調查官員貪污的權力,但過於籠統,缺少一個這樣的專業的反貪部門。

於是商毅才組建了這個廉政司,當然在名議上,廉政司是是司法部下設的一個機構部門,但實際上這個部門是直接對皇帝付責的。

雖然廉政司主要的責任就是監察官員的廉潔,自律,打擊和防止貪污腐敗的行爲,肅貪倡廉。同時也有調查、拘捕、審訓的權力,但沒有判決權,這是屬於法院的。當然在一定程度上,也確實可以幫助皇帝,控制國家、官員局面,如果皇帝看那一個大臣不順眼,當然不能像過去那樣直接罷免了他,哪麼就可以先查他有沒有經濟問題。一但發現,也就可以達到目地了。

第二個部門就是皇室安全調查司。這是一個直接對皇帝付責的情報機構。

現在中華帝國有兩個情報機構,一是國家安全部,一是情報局,前者的職責主要是對內,維護國家安全,保護居民,打擊犯罪、恐怖行爲,以及國外的情報人員;而後者的職責是對外,付責收集和分析外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科技等方面的情報,並把情報上報給政府各部門,作爲制定決策的參考。甚致包括滲透、組織和策劃暗殺活動。在中華帝國統一天下的戰鬥中,這兩個情報機構都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在帝國建立之後,這兩個情報機構也全部都保留了下來,因爲國家本質上就是一個暴力系統,需要一些付責做見不得光的事的人,因此任何一個國家都需要有情報機構存在,還一點古今中外都是一樣,不過現在國家安全部和情報局,全都歸屬於內閣管理。

但商毅也考慮到,在目前這個時候,也有必要建立一個直接對皇帝付責的情報機構,一則是保衛皇室的安全,打擊某些密謀架空、推翻皇室的野心份子,也是確實可以幫助皇室監視各大臣的動靜。另一方面,也是收集、分析內國外的各方面事務情報,爲皇帝參與國家的決策提供參考意見。同時也可以和國家安全部、情報局進行互相配合,情報互換等等。

儘管中華帝國實行的是君主立憲制,但畢竟現在的大環境不同於後世,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皇帝都不可能像後世的那些皇室那樣,完全脫離國家政治,當一個真正的安樂皇帝,而是會盡量參與囯家政治,參與內閣會議,在國會提交自己的提案,並且發表自已的政治主張,因此也需要一個專門爲自己收集情報、信息的部門。

不過商毅並不打箅把皇室安全調查司弄成一個變向的錦衣衛或是東廠、西廠類似的組織。因此皇室安全調查司和錦衣衛或是東廠、西廠最大的不同就於,沒有逮捕權,更沒有監禁權。也不能領導、指揮國家安全部和情報局的工作,從這一點來說,皇室安全調查司更像是另一時空裡後世的美國中央情報,主要職責就是爲皇帝的國家決策提供依據參考,也就是相當於是皇帝的情報顧問,如果是掌握到足夠的證據, 或需要抓捕的時候, 需要向司法部門提交或申請

實際上帝國的三個情報機構都保持了相當程度的獨立性,互相不受其他機構的約束。

第129章 林府壽宴(四)第149章 鄭成功的選擇(一)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183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下)第42章 匪賊來了(三)第84章 四徵湖北第18章 朱印船(下)第164章 新式武器(上)第12章 撤離北京(三)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231章 暗流涌動(三)第238章 秦淮河之戰(上)第304章 曰本內戰爆發(下)第61章 奇襲仙霞嶺第75章 湖南失陷第303章 曰本內戰爆發(上)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351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二)第98章 僱傭兵(下)第65章 文鬥? 武鬥?第254章 巡視北京(上)第188章 飛剪船試航第183章 臺灣佈防(上)第229章 除夕——夜宴第172章 批鬥大會(上)第163章 返回杭州(下)第86章 人材(上)第4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第424章 中俄之戰(四)第183章 下獄(下)第8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五)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84章 開戰第203章 夜奔(下)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93章 合圍(四)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75章 守衛兗州(三)第一六十章 調整計劃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191章 獻俘閱兵(下)第62章 剃髮令(上)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194章 大西軍歸降(下)第270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四)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11章 全面進攻計劃(上)第1章 喜迅(上)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140章 活字印刷術第251章 葉瑤瑱的請求第384章 中荷決戰(二)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71章 大戰曲阜(二)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269章 召見第248章 孝陵—神道(上)第19章 政治平衡第178章 新年氣像(下)第77章 火銃試射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4章 趕集(下)第163章 返回杭州(下)第264章 調兵第32章 擂臺比武(下)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21章 進攻浙江(三)第52章 派遣內應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295章 軍隊糸統第115章 決戰之前(下)第174章 八旗圈地第199章 佈置對策第179章 新年氣像(下)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75章 浙江援軍第66章 新法令(上)第198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上)第78章 衡州府第332章 對持(二)第220章 新武器(一)第377章 第二戰(二)第240章 訪歐之旅(四)第247章 營救第218章 清廷的新年第11章 深夜靜思
第129章 林府壽宴(四)第149章 鄭成功的選擇(一)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183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下)第42章 匪賊來了(三)第84章 四徵湖北第18章 朱印船(下)第164章 新式武器(上)第12章 撤離北京(三)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231章 暗流涌動(三)第238章 秦淮河之戰(上)第304章 曰本內戰爆發(下)第61章 奇襲仙霞嶺第75章 湖南失陷第303章 曰本內戰爆發(上)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351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二)第98章 僱傭兵(下)第65章 文鬥? 武鬥?第254章 巡視北京(上)第188章 飛剪船試航第183章 臺灣佈防(上)第229章 除夕——夜宴第172章 批鬥大會(上)第163章 返回杭州(下)第86章 人材(上)第4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第424章 中俄之戰(四)第183章 下獄(下)第8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五)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84章 開戰第203章 夜奔(下)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93章 合圍(四)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75章 守衛兗州(三)第一六十章 調整計劃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191章 獻俘閱兵(下)第62章 剃髮令(上)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194章 大西軍歸降(下)第270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四)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11章 全面進攻計劃(上)第1章 喜迅(上)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140章 活字印刷術第251章 葉瑤瑱的請求第384章 中荷決戰(二)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71章 大戰曲阜(二)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269章 召見第248章 孝陵—神道(上)第19章 政治平衡第178章 新年氣像(下)第77章 火銃試射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4章 趕集(下)第163章 返回杭州(下)第264章 調兵第32章 擂臺比武(下)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21章 進攻浙江(三)第52章 派遣內應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295章 軍隊糸統第115章 決戰之前(下)第174章 八旗圈地第199章 佈置對策第179章 新年氣像(下)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75章 浙江援軍第66章 新法令(上)第198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上)第78章 衡州府第332章 對持(二)第220章 新武器(一)第377章 第二戰(二)第240章 訪歐之旅(四)第247章 營救第218章 清廷的新年第11章 深夜靜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