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反擊(二)

雖然衆人吵叫得很兇,但鄭公公出現在衆人面前之後,卻都立刻啞了口,一個個都成了呆頭雞,一句話也說不上來了。畢竟鄭公公多年以來的威勢,在他們心裡還是有很大的震懾力的。

鄭敬高冷笑在堂上轉了一圈,道:“你們不是要找咱家嗎?現在咱家己經來了,有什麼話就當面說吧。”

整個堂上又沉默了好一會兒,羅道維才上前一步,道:“公公,您也體諒體諒我們,這都兩個多月了,事情已經明擺着了,壓降收購生絲,根本就沒法擠跨新絲路絲綢織造廠,勵又何苦再這麼苦撐下去呢?雖然這些年來,咱們都多蒙麼公公照顧,也算混得不錯,但現在都是家大業大,都耗不起呀。還請公公擡擡手算了,讓我們提價吧。”

羅道維說了話,周寧華也壯着膽子,道:“是啊,公公,大有大的難處,再者說了,而且大家都是做生意的人,又何必這樣拼個兩敗俱傷呢?”

陳安真也道:“鄭公公,依我看咱們不如干脆和新絲路絲綢織造廠談判講和算了,就讓他們在蘇州做下去,反正蘇州這麼大,絲綢有這麼多,也不多他們這一家,甚致還可以讓他們也加入隆興堂來,大家一起幹,這樣一來對我們大家都好啊!”

有他們幾個人帶頭,其他十幾家作坊的老闆們也紛紛附合道:“是呀,是呀,大家和氣生財嘛。”

鄭敬高的臉色卻變得越來越難看,狠狠的甩了一下衣袖,道:“都不用說了。想讓我和商毅講和,門都沒有,你們趁早死了這一條心吧。只要是咱家還在這蘇州一天,也就和商毅勢不兩立,你們誰要是再敢提和新絲路絲綢織造廠講和,再敢提擡價收購生絲,就立刻給咱家滾出隆興堂去。”

衆人立刻都住了嘴,看着鄭敬高,一個個都禁若寒蟬,但臉上都帶出了不服氣的神色。陳安真道:“但是公公,我們現在……”

鄭敬高打斷他道:“你們的情況咱家都知道,但你們都放心吧,也不會拖得太久了,別以爲商毅現在有多麼了不得,咱家可以告你們,咱家剛剛收到的消息,福王千歲己經在南京監國,馬上就會派出新的浙江巡撫和杭州知府上任,到那個時候,商毅連在浙江的立足之地都沒有了,看他還能得意到幾時。所以現在你們都給咱家繼續扛下去,誰要是敢揹着咱家,私下提價,或者和新絲路絲綢織造廠勾結,可別怪咱家對他不客氣。”

說完之後,鄭敬高又“啍”了一聲,道:“別的什麼都不用再說,就這麼定了。趙平、復生,咱們走。”

趙平和鄭復生聽了,趕忙向衆人拱了拱手,鄭復生還洋洋得意道:“怎麼樣啊!你們再說呀,都沒詞了吧。” 然後纔跟在鄭敬高的身後,出了隆興堂。

等他們走了以後,陳安真首先跳出來,道:“鄭公公也欺人太甚了,把我逼急了,我就退出隆興堂,大不了去投奔到新絲路絲綢織造廠去。你們說呢?”

有人冷笑道:“你現在到是來精神了,剛纔鄭公公在的時候,你怎麼不說呢?”

又有一人道:“投奔到新絲路絲綢織造廠去,說得容易,我們聯手和他們鬥了兩個多冃,現在明擺着鬥不過了,再投降過去,你以爲人家會饒了我們嗎?不趁機落井下石纔怪呢?”

其實陳安真說去投奔到新絲路絲綢織造廠,也是一時的氣話,他並不是真想倒戈,聽了這兩人的話之後,也啞口無言,呆了半響,才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們說怎麼辦吧?”

這時羅道維道:“我看我們今天也討論不出什麼好辦法來,大家兒都回去休息一下吧,都再想想,說不定會有什麼新的辦法呢!”

衆人聽了,也沒有別的辦法,只好又互相看了好一會兒,才都嘆着氣,搖着頭,各自離開。

羅道維也滿懷心事,回到了自己的家裡,才一進屋,就聽一個家人來報:“老爺,有位客人說有十萬火急的事情要見您,己經等了您半個時辰了。”

羅道維道:“來的是什麼人,有什麼事情?”

家人道:“他沒有說是誰派來的,只說他能夠解決老爺現在最頭疼的事情。”

“我最頭疼的事情?” 羅道維也怔了怔,馬上若有所思,道:“帶他到書房來見我。”

不一會兒,家人領來了一個人,大約二十五六歲年紀,但頗爲精明幹練的樣孑,見了羅道維之後,也立刻施禮道:“小人給羅老爺見禮。”

羅道維揮了揮手,讓自己家人退出去,道:“你是什麼人,是誰派你來的?”

那年輕人道:“回羅老爺的說,小人叫林琛,是新絲路絲綢織造廠的夥計,奉我們大掌櫃之命,來給羅老爺送信。” 說着從懷裡把信掏出來,雙手遞給羅道維。

其實聽到家人的稟報之後,羅道維也猜到了幾分,因此到也不覺得意外,接過信之後,打開看了一遍,臉上也是陰睛不定,過了好一會兒,才道:“林琛。你們大掌櫃叫你來我這裡,還說了什麼沒有?”

林琛道:“我們大掌櫃只說了一句話,叫我帶給羅老爺,請您不可自誤。其他的事情,我們做下人的就不知道了,就請羅老爺見了我們大掌櫃之後,親自問他。”

“不可自誤?” 羅道維反覆回味了兩遍,終於點了點頭,道:“你去回覆你們大掌櫃,就說我眀天一定到。”

―――――――――分割線―――――――――分割線―――――――――

第二天一早,羅道維只帶了兩個貼身家人,又換了一衣普通衣服,從側門出府,穿過了兩條街,來到了一座叫會賓樓的酒店。

這個酒店有兩層樓高,因爲這時正是早上,因此也沒有客人,羅道維進店之後,林琛現在一樓等着,一見他來了,立刻迎上來,道:“羅老爺,請跟我來吧,我們大掌櫃正等着呢?”

羅道維跟着林琛上到二樓,在一間雅閣門前裡,林琛道:“我們大掌櫃就在裡面,請羅老爺進去吧。”

羅道維讓兩個家人留在門外,自己推門進去。雅閣分內外兩間,用一道珠簾隔開,外間的一張大桌前,坐着一個二十七八歲的年輕人,一見羅道維進來,起身施禮道:“是羅老闆嗎?在下林旭升,這廂有禮了。”

羅道維趕忙也拱了拱手,道:“林掌櫃,羅某有禮。”

兩人坐下之後,羅道維才道:“林掌櫃,這兩個月來,都是我們不好,但不知林掌櫃有何見教呢?”

林旭升笑道:“其實這些事情也怪不得羅老闆,都是鄭公公一意孤行,羅老闆你們也是被逼無奈的。”

羅道維忙道:“是啊,是啊,我們也是小胳膊擰不過大腿,鄭公公一句話,誰敢不聽呢?只是事情到了今天這一步,怎樣解決纔好呢?”

林旭升道:“我們大家都是做生意的,又何苦這樣拼個你死我活呢?如果大家聯起手來一起做,利益均沾,有錢大家一起賺,有風險也能互相扶持一把,這樣不好嗎?”

羅道維點了點頭,道:“林掌櫃能這樣想,當然是再好也不過了,莫非林掌櫃是想加入隆興堂嗎?”

林旭升搖了搖頭笑道:“現在這情況,就是隆興堂用八擡大轎來請,我們也不會加入了。我的意思是,由我們新絲路絲綢織造廠來領頭,大夥重新組成一個新的堂口,重新制定規側,照顧毎一個人的利益,大家同心協力,一起來做事,一起來發財,這樣不好嗎?

羅道維怔了一怔,這才明白原來新絲路絲綢織造廠的胃口這麼大,竟然想取隆興堂而代之。心裡也不禁有些不屑,道:“林掌櫃,隆興堂在蘇州己戌立了八十餘年,根深蒂固,你們想取代隆興堂,只怕也沒那麼容易吧。而裡就算新絲路絲綢織造廠財力雄厚,但這兩個月來也花耗巨資,還能撐多久,恐怕也很難說吧?”

林旭升大笑道:“羅老闆,我也不訪實話實說,我們新絲路絲綢織造廠跟本就不怕你們壓低價格的辦法,因爲我們早就和紅夷毛人達成了生絲購買協議,從這裡收到的生絲,轉手就賣給他們,因此有多少生絲。我們都能夠收得下,你以爲隆興堂還有贏的機會嗎?”

羅道維的身孑一顫,也終於明白了,爲什麼新絲路絲綢織造廠能夠一直挺到了今天,而沒有絲毫扛不住的跡像,他對林旭升的這番話並不懷疑,因爲新絲路絲綢織造廠每天都有外夷人在門口維持秩序,在蘇州城裡也傳開了,如果不是和紅夷毛人達成了生絲購買協議,那會僱佃這麼多外夷人。而和紅夷毛人拉上關係,那麼幹糸臘人、佛郎機人,就都有可能,因此隆興堂根本就沒有一點勝算。

而且羅道維萬萬也沒有想到,新絲路絲綢織造廠居然有這麼廠的門路,看來這一次隆興堂是惹上一個絕對不好惹的對手,這回是栽定了。這麼看林旭升的胸有成竹並不是故做姿態,而是穩操勝券。新絲路絲綢織造廠取代隆興堂到真不是不可能的。

這時羅道維心中一動,道:“林掌櫃,我聽說南京朝廷已經要任命新的浙江巡撫和杭州知府,這件事你們知道嗎?”

第249章 進攻商館(下)第118章 海盜(二)第224章 收取山西(一)第138章 針鋒相對(下)第53章 正面強攻(三)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19章 山東戰役(七)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194章 禁宮之變(三)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77章 火炮對攻第127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上)第131章 蘇州織造(二)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第151章 四川戰事(下)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115章 視査海防(上)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86章 意外第368章 英國想參戰(下)第87章 挑戰第159章 經略江淮(下)第99章 備戰(一)第47章 援救王家大屯(上)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131章 進軍江西(三)第56章 火船(二)第238章 訪歐之旅(二)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191章 技術革新(二)第94章 勸降(下)第105章 清廷御前會議(上)第48章 皇太極(上)第123章 收復南京之戰(八)第173章 勸進(下)第72章 大戰曲阜(三)第103章 大島海戰(下)第199章 廷議(下)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78章 鄭成功起兵(下)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146章 干係臘戰記(二)第423章 中俄之戰(三)第38章 清水村的生活第101章 清軍的援軍(三)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40章 海軍出擊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188章 飛剪船試航第36章 海軍計劃第89章 交易(下)第274章 杭州時報案(下)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236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6章 第一次考驗第120章 投效(下)第129章 圍點打援第188章 飛剪船試航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97章 豫北戰場(三)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244章 血與火之夜(三)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217章 朱由崧升朝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193章 大西軍歸降(上)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253章 加勒比海盜第269章 會聚江南第286章 帝國體制(一)第270章 挽留紫玲瓏(上)第404章 新年(下)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59章 爭奪山東(三)第109章 誘敵深入第143章 提案(下)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228章 排華事件(三)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一六十章 調整計劃第206章 接頭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第73章 阻擊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200章 布萊克報告(上)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191章 勸進(上)
第249章 進攻商館(下)第118章 海盜(二)第224章 收取山西(一)第138章 針鋒相對(下)第53章 正面強攻(三)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19章 山東戰役(七)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194章 禁宮之變(三)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77章 火炮對攻第127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上)第131章 蘇州織造(二)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第151章 四川戰事(下)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115章 視査海防(上)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86章 意外第368章 英國想參戰(下)第87章 挑戰第159章 經略江淮(下)第99章 備戰(一)第47章 援救王家大屯(上)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131章 進軍江西(三)第56章 火船(二)第238章 訪歐之旅(二)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191章 技術革新(二)第94章 勸降(下)第105章 清廷御前會議(上)第48章 皇太極(上)第123章 收復南京之戰(八)第173章 勸進(下)第72章 大戰曲阜(三)第103章 大島海戰(下)第199章 廷議(下)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78章 鄭成功起兵(下)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146章 干係臘戰記(二)第423章 中俄之戰(三)第38章 清水村的生活第101章 清軍的援軍(三)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40章 海軍出擊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188章 飛剪船試航第36章 海軍計劃第89章 交易(下)第274章 杭州時報案(下)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236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6章 第一次考驗第120章 投效(下)第129章 圍點打援第188章 飛剪船試航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97章 豫北戰場(三)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244章 血與火之夜(三)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217章 朱由崧升朝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193章 大西軍歸降(上)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253章 加勒比海盜第269章 會聚江南第286章 帝國體制(一)第270章 挽留紫玲瓏(上)第404章 新年(下)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59章 爭奪山東(三)第109章 誘敵深入第143章 提案(下)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228章 排華事件(三)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一六十章 調整計劃第206章 接頭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第73章 阻擊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200章 布萊克報告(上)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191章 勸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