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林家會議

崇禎十七年,五月二十日,商毅雖然還沒有返回杭州,但朱由崧在南京既位天下,號令天下,大明朝又有了新皇帝的消息,也己經傳到了杭州,並且由[杭州時報]進行了詳細的報導。當然一起報導的,還有商毅出任浙江巡撫的消息。

這也就意味着,南京朝廷己經正式承認了商毅在浙江的勢力。當然得到了這個消息,也是有人歡喜有人愁,因爲在浙江己經形成了一批依靠商毅的集團,他們自然希望商毅能夠在浙江呆下去,從而也能保證自己的利益,但也有一批准備看商毅笑話的人如坐鍼氈,度日如年,商毅算是在浙江紮下根了,這可怎麼辦纔好呢?

而杭州老林家的家長林正朔把五個兒子招集在一起,招開一個家庭會議,商議討論林家下一步的方向。

在蘇州發生收購生絲價格大戰的期間,林正朔曾經以林家家主的位置爲交換,要求林之洋斷絕與商毅的關係,但被林之洋拒絕之後,林正朔勃然大怒,也拒不再見林之洋,父子之間一度三個多月沒有任何來往。就是在商毅從北京歸來,並取得了生絲大戰的全面勝利之後,林正朔依然咬牙撐着,拒絕與林之洋見面。但在得知商毅出任浙江巡撫之後,林正朔也知道,這一次父孑之間的較量,以自己的徹底失敗而告終了。

但商人畢竟就是商人,不會在敗局以定之後,還苦撐下去,因此林正朔才命人把林之洋找來,又招集其他四個兒子,當面對林之洋道:“之洋,回林家來吧,我會就在近期之內,把家主的位置讓給你。然後正式退隱,再也不問家裡的任何事情了。”

林正朔終究是老於世故的人,雖然一時不察,出現判斷錯誤,但到了這個時侯,還是能夠認得清大局的,以林之洋與商毅的關係,以及商毅在浙江的勢力,就是把林家毀掉,也不費吹灰之力,幫林之洋得林家家主的位置,更是易如反掌,與其讓他們來強奪,還不如自己主動讓出來,以免父子反臉,骨肉相殘。

就在林正朔說完之後,幾個兒子中只有老三林之江一臉坦然,因爲他和林之洋一樣,都是庶出,又沒有林之洋經商的天賦,對家主的位置從來就沒有奢望過,因此現在是反到是最心安理得的一個。

而老二林之海和老四林之湖都是一臉嫉妒,不過林之海更多的是無可奈何,因爲他也知道,就算這家主的位置不讓,給林之洋,也不會傳給自己,而林之湖卻是心有不甘,因爲如果不出別的意外,林家家主的位置,本來就該是他的。

只有老五林之泊,一臉不屑一顧的神色,他到不是想爭這個家主,而是不喜歡商毅,當然也就不願意林之洋和商毅合作,而林之泊不喜歡商毅,到也沒有別的原因,完全就是文人看不起武將的習慣始然。

這時林之洋道:“爹,兒子現在己經離開了林家,獨立門戶,因此這個家主的位置,兒子是不會接手的,您還是收回成命嗎?”

以前林之洋一直都是以成爲林家的家主爲自己奮鬥目標,這次蘇州的事情之後,林之洋的目光也豁然開朗,自己爲什麼一定要守着林家不放泥?在商毅的幫助下,現在自己巳經涉足鹽業、絲綢業、玻璃製造業,而且一但自己重新迴歸林家,那麼這生意也就成爲林家的產業,林之洋自然也不甘心,同時還要對林之海、林之泊這樣,不僅對家族做不了什麼供獻,相反還要不停的掏錢來給他們填坑的人付責,那又是何苦來的呢?相反脫離了林家之後,少了這些麻煩,林之洋自信十年之內,最多十五年,自己就可以重新開避一個新的林家。因此也就斷然拒絕了林正朔的請求。

聽林之洋拒絕了家主的位置,林之海和林之湖是又驚又喜,而林正朔卻是苦笑不已,自己過去對這個長子左防右備,就是怕他成爲林家的家主,但現在自己將這個位置拱手相讓,林之洋反而看不上了,實在是讓人啼笑皆非,當然林之洋的心理變化,他也能猜出大半來,而這一切卻正是自己造成的。因此林正朔搖了搖頭,道:“之洋,你難到就忍心眼看着林家衰敗下去不成嗎?”

林之洋道:“我們林家在杭州己有四代近百餘年,根深蒂固,又豈是能夠那麼容易就衰敗下去的。因此只要上下齊心,同舟共濟,就算是遇到一些小的挫折,也不會動搖根本。但如果弟兄之間,互相爭鬥不止,只爲個人私利而不顧全大局,那也只能說是天亡林家,就算兒孑回到林家,也無濟於事。”

聽了林之洋的話,別人到沒什麼說的,林之海低下頭,不敢和他對視,而林之泊也油然不覺,相反還對林之洋一再推託,十分不滿,因此道:“大哥,這就是你的不是了,不管怎麼說,你也是林家的一份子,現在林家需要你回來,爹也巳經發話了,連家主也讓給你了,你還要怎麼樣呢?”

林之洋淡淡一笑,道:“老五,我巳經說過了,家主我是一定不會做的,我是林家的一份,你們也同樣都是林家的一份,而且也都是成家立業的人了,爲什麼一定要我來挑這付擔子。還是你們四個多想一想,怎樣才能挑起這個擔子來吧。”

林之泊還要再說什麼,但林正朔攔住了他的話頭,嘆了一口氣,道:“看來你是鐵心不想回來了,那麼也就由你去吧。只是你這幾個弟弟在生慮上的事情都遠不如你精通,以後有空,還要多教教他們,而且日後如果林家有難,還希望你能幫扶一把。”

林之洋忙道:“爹請放心,經商方面的事情,兒子一定會有應父答,而如果真的有那一天,兒子自然不會袖手旁觀,必當盡力而爲。”

林正朔也點了點頭,道:“好吧,你能夠答應這一條,我也很滿意了。”

林之洋道:“爹,如果沒有別的事情,兒孑就先告退了。”

這時林之泊又道:“大哥,等一下,還有一件事呢?”

林之洋道:“老五,還有什麼事情?”

林之泊道:“老師己經給我寫信,說在南京爲我安排了一個差事,明天我就要啓程進京了,那麼鳳舞的婚事,是不是也該定下來了,我也好回覆老師。”

林之洋搖了搖頭,道:“老五,你替我向錢大學士致謝吧,但我己經爲鳳舞定了另一門婚事,因此高攀不上。”

林之泊一怔,道:“大哥,我都和老師說好了,你怎麼給鳳舞定了另一門親,叫我怎麼去和老師說呢?”

林之洋有些不悅,道:“老五,我可從來都沒有答應過這一門親事,你怎麼能自做主張呢?現在我己經答應了別人,難到要我去悔親不成?你的老師那邊,該怎麼說就怎麼說去吧?”

林之泊也不禁無話可說,林之洋雖然沒有拒絕過,但也確實是從來就沒有表示過同意,只是自己想當然的認爲,林之洋是默認了,才一直把這門婚事當是十拿九穩,只好又問道:“大哥,你給鳳舞定的親事是誰?”

林之洋道:“就是商毅。”

林之泊怔了一怔,道:“大哥,商毅不過是一個粗鄙的武夫罷了,你怎麼能和他結親呢?而且他也己經娶了妻室,你要把鳳舞嫁給他,這不是要讓鳳舞做妾室嗎?難到說你爲了巴結商毅,連女兒都不管了嗎?”

林之洋也勃然大怒,道:“鳳舞是我的女兒,我願意把他嫁給誰就嫁誰,就是爲妾爲婢,也和你們無關。何況皇上也沒有嫌商毅已經娶過妻室,連公主都可以嫁給他,我又爲什麼不能把鳳舞嫁給他。你說我用女兒巴結商毅,你難道不是想去巴結錢謙益嗎?又有什麼資格說我。你要巴結錢謙益我不管,但別拿我的女兒來用。”

林之泊也不禁有些羞惱成怒,指着林之洋,道:“大哥,你……”

這時林正朔暴喝一聲:“夠了,都給我住嘴。”

林之洋立刻欠了欠身,道:“是,爹。”

而林之泊還有些不服氣,道:“爹,您來評評理,大哥他……”

林正朔又厲聲道:“我說住嘴,聽見沒有。”

林之泊心頭一震,也只好閉口不語。

這時林正朔道:“之洋,你既然這樣決定了,我們也就不好再說什麼了。但鳳舞也是林家的姑娘,雖然大家以前認識,但這個禮數總不能少。因此你就找個好日孑,把商毅請到府上來,大家都坐一坐,重新見個面,以後也算是一家人了。你看怎樣。”

他這麼一說,也就意味着也贊同這門婚事了,因爲林正朔也考慮到,林之洋是林鳳舞的父親,如果他一定要這樣決定,別人也都管不了什麼。而且林鳳舞畢竟也是林家的子女,他和商毅結親,對林家多少也有些好處。既然婚事定了,那麼就儘量利用好。由其是現在商毅出任浙江巡撫,借這個機會,向杭州仍致全浙的人展示林家和商毅的結親關係,對林家目前正在逐漸下滑的生意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至少可以讓別人對林家重新樹立信心。

第94章 遷移(二)第165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下)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175章 南明的行動(下)第87章 人材(下)第159章 琉球有變第49章 皇太極(下)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62章 剃髮令(上)第230章 暗流涌動(二)第34章 再徵湖北(四)第80章 道州之戰(一)第196章 軍校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151章 二次進攻(下)第257章 進攻當塗(上)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148章 南征開始第94章 遷移(二)第10章 亂世佳人(下)第28章 立威第271章 不解第98章 豫北戰場(四)第26章 夜襲(上)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208章 進京(上)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98章 遷移(五)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22章 隆興堂覆滅(下)第8章 蒐羅人材第13章 反擊(一)第385章 中荷決戰(三)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101章 謀位之夜第14章 廬州聚兵(上)第118章 全面動員第395章 荷蘭求和(四)第103章 海商(上)第150章 鄭成功的選擇(二)第18章 江南攻勢第132章 攻城(下)第403章 新年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330章 前哨戰(下)第39章 第二支西班牙艦隊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13章 反擊(一)第26章 南京風雲(二)第18章 朱印船(下)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第138章 軍歌第161章 飛剪船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244章 血與火之夜(三)第81章 進攻黃州(二)第89章 騎軍交戰(下)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138章 到馬事變第268章 重逢(下)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136章 開業(三)第178章 新年氣像(下)第309章 宣戰(下)第53章 正面強攻(三)第57章 爭奪山東(一)第211章 跨海入朝(四)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208章 清廷新軍(下)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229章 暗流涌動(一)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4章 趕集(下)第154章 火力廷伸(下)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249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二)第136章 江南初定(一)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36章 南歸(下)第113章 南京暗流第152章 談判第268章 重逢(下)第114章 決戰之前(上)第12章 荒鎮怪客第13章 淮安戰役(一)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192章 禁宮之變(一)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79章 救急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63章 破局(三)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
第94章 遷移(二)第165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下)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175章 南明的行動(下)第87章 人材(下)第159章 琉球有變第49章 皇太極(下)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62章 剃髮令(上)第230章 暗流涌動(二)第34章 再徵湖北(四)第80章 道州之戰(一)第196章 軍校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151章 二次進攻(下)第257章 進攻當塗(上)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148章 南征開始第94章 遷移(二)第10章 亂世佳人(下)第28章 立威第271章 不解第98章 豫北戰場(四)第26章 夜襲(上)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208章 進京(上)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98章 遷移(五)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22章 隆興堂覆滅(下)第8章 蒐羅人材第13章 反擊(一)第385章 中荷決戰(三)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101章 謀位之夜第14章 廬州聚兵(上)第118章 全面動員第395章 荷蘭求和(四)第103章 海商(上)第150章 鄭成功的選擇(二)第18章 江南攻勢第132章 攻城(下)第403章 新年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330章 前哨戰(下)第39章 第二支西班牙艦隊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13章 反擊(一)第26章 南京風雲(二)第18章 朱印船(下)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第138章 軍歌第161章 飛剪船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244章 血與火之夜(三)第81章 進攻黃州(二)第89章 騎軍交戰(下)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138章 到馬事變第268章 重逢(下)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136章 開業(三)第178章 新年氣像(下)第309章 宣戰(下)第53章 正面強攻(三)第57章 爭奪山東(一)第211章 跨海入朝(四)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208章 清廷新軍(下)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229章 暗流涌動(一)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4章 趕集(下)第154章 火力廷伸(下)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249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二)第136章 江南初定(一)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36章 南歸(下)第113章 南京暗流第152章 談判第268章 重逢(下)第114章 決戰之前(上)第12章 荒鎮怪客第13章 淮安戰役(一)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192章 禁宮之變(一)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79章 救急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63章 破局(三)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