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再徵湖北(四)

在前三天的阻擊戰中,商家軍都是釆取的防守陣地,並沒有向清軍發動進攻,目地一方是爲了誘敵深入,引起清軍的驕傲之心,另一方面也是給清軍造成一個商家軍只能防守陣地的固定印像,就是爲了在今天的決戰中打清軍一個措手不及。並且抓住清軍突前的兩翼實力不強的弱點,給予沉重的打擊,趁勢衝散清軍的中路人馬。

同時李定國也清楚,清軍的人數畢竟衆多,想靠一個團的兵力就將清軍側底擊敗,難度很大,就是一開始打淸軍出其不易,可以佔到上風,但清軍可有可能在頂住了商家軍一開始的猛烈進攻以後,慢慢調整過來,時間拖得長了,肯定對商家軍不利。

因此在十四團向清軍發動猛攻的時候,二十團分爲兩路,已經從清軍的兩側迂迴包抄上去,果然在清軍漸漸穩住了陣腳的時候,二十團的兩路部隊也己經迂迴倒了清軍的側後方,先後向清軍發動了進攻。朝向清軍就是一陣舉槍齊射,並且夾雜着大量得手榴彈,槍聲爆炸聲立刻響成了一片。

這時清軍費盡了力氣,剛剛把局勢扭轉了過來,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到了正前方的戰場上,對側翼幾乎沒有任何的防衛,立刻被商家軍一陣猛衝猛打,殺得人仰馬翻,死傷無數。清軍的後隊頓時也大亂了起來。

而且就在同時,在正面與清軍激戰的十四團也向清軍發動了猛攻,李定國也抓住這個戰機,將二個新兵營組成的預備隊也投入到戰場中,也讓這些新兵感受一下戰場的氛圍,見見血,有利於他們快速的成長起來。

清軍的後隊大亂,前隊自然也察覺到了,心裡立刻也又都着了慌,也不知商家軍到底埋伏着多少人馬。再加這時上十四團趁機發動進攻,新加入的二個營雖然是新兵,但這時也是一支生力軍,而且還帶着一股初次上陣後銳氣,一陣猛衝猛打到也頗有聲勢。清軍頓時招架不住了。滿漢旗兵到是還能免強再支應一會,但在黃州府地方招募的鄉勇那裡見過這個陣仗,根本就不敢再迎戰下去,立刻轉頭就跑。

雖然真珠瑪喇竭力制止,但數千人都後退,就算當陣斬殺了幾個,又怎麼攔得住全部的人呢?何況在側後方還有商家軍的人馬在猛攻,也不容真珠瑪喇來從容的執行軍法。而他們一跑,又帶動了其他的士氣,結果不一會兒,全軍都開始敗退。真珠瑪喇見大勢己去,也沒有別的辦法,只好也跟着大隊人馬,一起向後撤退下去。

擊退了清軍之後,商家軍要趁機追擊,因此也在後面緊緊的追殺着清軍。十四團帶着兩個新兵營,兜着清軍的後面追殺,新兵第一次上戰仗就打了勝仗,自然是人人興奮,當地的農民都深恨清兵,就是投降過來的降兵對清軍實際也沒有好感,因此這時也特別來勁,一個個揮舞着長槍大刀,追趕在清軍的後面,一但追上清軍之後,就毫不留情的斬殺。

而二十團則在清軍的兩側追擊,也在不斷的將清軍左削右減,一層層的截殺着淸軍。結果商家軍的追擊隊形這時也呈一個V型,就像是一張張開的大嘴,咬着清軍的尾巴不放。

追擊戰一共跑出了近二十里,清軍的隊伍裡也漸漸的拉開了距離,平素訓練強度高,體能好的滿漢旗兵都跑在前面,而在黃州府地方臨時徵集的士兵這時都越跑越慢,一個個都氣喘吁吁,雖然還在免力支撐着,但也逐漸的落到了後面。

這時在兩翼追擊清軍的商家軍也開始像中間合隴,張大的口終於開始關上,將清軍截爲兩斷,前半部份落荒敗向南敗逃,而後半部份則被商家軍給截斷包圍,逃脫不了。而這批被包圍的清軍大部份都是本地鄉勇,其中還不乏就是農民給拉壯丁來當兵湊數的。當然都沒有拼力死戰的決心,因此也紛紛棄甲扔兵,舉手投降。不過有少數殺得興奮過頭的新兵還不肯收手,將舉手投降的清兵也殺了不少。

李定國跟着十四團追上來之後,趕忙制止了新兵的魯莽行爲,立刻命令士兵們收聚俘虜,清理戰場。不過這樣一來,前部份的清軍也己經逃遠,再也難以追上了。

真珠瑪喇就在逃走的清軍當中,這時只剩下七八千人,不過基本都是滿漢旗兵。真珠瑪喇在馬上回頭看看,總算擺脫了商家軍的追擊,心裡纔有一些安心。從現在看來,自已在戰前的判斷嚴重錯誤,來到湖北的商家軍至少有兩個團的兵力,並不好對付。不過現在也保存下來一部份實力,想着等逃回到黃州城裡之後再說。

就在真珠瑪喇想着的時候,突然只聽“轟——轟——轟——轟——”的巨響,從左右兩側的山林中槍炮聲徹耳震天的向了起來,而在清軍陣中,也不斷有士兵們中彈倒地身亡。在一陣射擊之後,緊接着從兩側殺出來無數的商家軍士兵,向正在逃路中的清軍衝殺上來。

而真珠瑪喇心裡一緊,知道這次真的完了,原來商家軍在湖北有一個師的兵力,根本就不是自己目前的實力能夠征剿得了的。這些想法在真珠瑪喇的頭腦中一閃而過,忽然之間只覺得右胸一陣巨痛的感覺傳來,低頭一看只見在自己的左胸口處,盔甲己被擊穿了一個拇指大小的洞口,鮮血正在汨汩的流了出來。隨後真珠瑪喇眼前一黑,一頭從馬背上栽倒了下來,而在他心裡的最後一個念頭是:商家軍有一個師駐紮在湖北,爲什麼並沒有佔領黃州城,偏偏要躲在偏遠的小縣城裡呢?這不是坑人嗎?

在這裡伏擊清軍的是九師的二十二團,另加兩個新兵營,在十四團向清軍發動進攻以後,他們和二十團一趕迂迴,不過他們比二十團繞得更遠,一共走出了二十多裡地,在清軍的退軍之路上埋伏了下來。

清軍因爲是逃跑,己經全然不成隊型,全軍都被打成了長長的一線,商家軍從兩側殺出來,立刻將清軍分割成了數十段,然後逐個擊破消滅。這時清軍那裡還有抵抗之力,而且先前爲了逃跑方便,不少清兵都把盔甲、兵器都扔了,以便輕裝逃跑,因此雙方這時雖然是短兵相接,但清兵也被殺得紛紛倒地身亡。加上主將也落馬身亡,更是心無鬥志,不是四散逃走,就是舉手投降。

這一戰一直激戰到天黑才全部結來,商家軍當陣擊斃了清軍的主將真珠瑪喇,而且一共殲滅了清軍七千餘人,俘虜了一萬餘人,逃走的清兵不足三千。而商家軍自身僅僅只戰死了四百零八名士兵,傷三百二十七人,不僅取得了一場輝煌的勝利,而且也再一次擊敗了清軍對湖北根據地的進剿。

另外這一戰還剿獲了清軍大量的糧食,兵器、盔甲、物資、馬匹,大大增加了湖北根據地的物資儲備。同時也讓新軍得到了充份的段煉,又給百姓們増加了不少的信心和鼓勵。

而敗兵逃回了黃州之後,又一次引起了一陣轟動,也使清軍認識到,佔據在湖北地區的商家軍決不是一支小股部隊,而是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因此也只得再向南京求救。黃州府地區平時作惡鄉里,爲富不仁的富戶豪強也都紛紛搬離這個事非之地,而不少百姓卻攜家帶口,投奔到商家軍的地區裡去。還有不少村子派人來請商家軍去接手。

不過在南京再次派來征剿兵力之前,在黃州府包括周邊的地區內,己經無人再與商家軍相抗爭了。因此對商家軍的擴張,州城縣城也只能當不知道,只要商家軍不來攻城,就己經是祖墳上冒青煙了,誰還管得了這些事情。相反還對投奔商家軍的百姓,大開放便之門,生怕惹惱了商家軍,惹禍上身。

但戰鬥雖然勝利了,但善後的事情卻有一大堆,李巖、李牟也加緊佈置戰後的恢復工作。爲了應對清軍的這一次征剿,商家軍動員了沿路十二個村孑的居民撤離,現在也都耍全部安派他們返回家園。而且田地也都荒廢了十幾天沒有人打理,也要加緊耕種,否則到了五月就沒有收成,下半年的曰子可就不好過了。同時對俘虜的清兵也要進行分類清理,動員他們投降商家軍,因此李巖、李牟兄弟也忙得不可開交,不過都是開心的忙礅。

在軍事方面,商家軍也有新的動向,李定國也決定借這次勝利的餘威,繼續擴大商家軍的實際佔領地區,雖然按照商毅的命令,暫時還不對州城縣城動手,但對在州城縣城外面的村莊可就毫不客氣,開始一個村一個村的佔領,以慣徹執行商毅以農村包圍城市的計劃。同時李定國還決定,開始向大別山以北的地區擴展,真正實現圍繞着大別山區,立足於湖北、河南兩省的戰略佈局。

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97章 機密泄漏(下)第142章 提案(上)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第99章 備戰(一)第144章 規則(上)第360章 殖民制度(下)第148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上)第96章 豫北戰場(二)第18章 朱印船(下)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8章 挺進大別山(二)第201章 布萊克報告(二)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38章 軍隊調整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73章 再搞打搞打左良玉第174章 八旗圈地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231章 暗流涌動(三)第86章 連寨戰術(下)第175章 南明的行動(下)第150章 二次進攻(上)第34章 鄉鬥(上)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13章 淮安戰役(一)第113章 南方聯盟第99章 備戰(一)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72章 清廷進京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78章 衡州府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44章 公主釋心(下)第393章 荷蘭求和(二)第32章 荷蘭交涉(上)第414章 南京風雲(二)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371章 荷蘭的決議第31章 山東大捷第20章 進攻浙江(二)第95章 遷移(二)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197章 困境(上)第13章 山東戰役(一)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180章 報紙第63章 剃髮令(下)第二章 帝國體制五皇權第86章 人材(上)第91章 南京第99章 撤離麻城(下)第93章 勸降(上)第350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一)第67章 會見左良玉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354章 巡視南洋(上)山東戰役二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282章 國會成立(二)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167章 雨戰(三)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144章 內線作戰(二)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127章 主動出擊(上)第135章 開業(二)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220章 新武器(一)第250章 退守修道院第86章 連寨戰術(下)第5章 強盜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91章 清軍撤軍(下)第159章 談判破裂第118章 全面動員第158章 繼續合作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118章 豫北戰役(四)第100章 清軍的援軍(二)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84章 游擊戰(三)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281章 辭職(下)第87章 突破淮河(下)第76章 二打山東第188章 勸降第26章 民團教師(二)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329章 前哨戰(上)
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97章 機密泄漏(下)第142章 提案(上)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第99章 備戰(一)第144章 規則(上)第360章 殖民制度(下)第148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上)第96章 豫北戰場(二)第18章 朱印船(下)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8章 挺進大別山(二)第201章 布萊克報告(二)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38章 軍隊調整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73章 再搞打搞打左良玉第174章 八旗圈地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231章 暗流涌動(三)第86章 連寨戰術(下)第175章 南明的行動(下)第150章 二次進攻(上)第34章 鄉鬥(上)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13章 淮安戰役(一)第113章 南方聯盟第99章 備戰(一)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72章 清廷進京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78章 衡州府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44章 公主釋心(下)第393章 荷蘭求和(二)第32章 荷蘭交涉(上)第414章 南京風雲(二)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371章 荷蘭的決議第31章 山東大捷第20章 進攻浙江(二)第95章 遷移(二)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197章 困境(上)第13章 山東戰役(一)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180章 報紙第63章 剃髮令(下)第二章 帝國體制五皇權第86章 人材(上)第91章 南京第99章 撤離麻城(下)第93章 勸降(上)第350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一)第67章 會見左良玉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354章 巡視南洋(上)山東戰役二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282章 國會成立(二)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167章 雨戰(三)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144章 內線作戰(二)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127章 主動出擊(上)第135章 開業(二)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220章 新武器(一)第250章 退守修道院第86章 連寨戰術(下)第5章 強盜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91章 清軍撤軍(下)第159章 談判破裂第118章 全面動員第158章 繼續合作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118章 豫北戰役(四)第100章 清軍的援軍(二)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84章 游擊戰(三)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281章 辭職(下)第87章 突破淮河(下)第76章 二打山東第188章 勸降第26章 民團教師(二)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329章 前哨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