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道州之戰(一)

“報告團長,在前面三裡的地方,發現有一隊流寇,正包圍了一支的人馬。不過被流寇包圍的人馬沒有旗號,因此還不清楚他們是那裡的部隊。”

“很好,你們辛苦了,下去休息吧。”

偵察兵下去之後,周少桓立刻招集童大勇、黃震、段鵬進行一個臨時的碰頭會議。

二團從衡州府出發之後,經過了兩天的行軍,進入了永州府的地界,並且追尋着西軍留下來的痕跡,繞過了永州城,沿着瀟水一直向南進發,這個時候以經到達永水匯入瀟水的交匯處,離永州府最南端的道州,不足三十里。而西軍行軍留下來的痕跡也越來越多了,因此周少桓判斷,自己應該是離西軍越來越近了。

不過越是在這時候,就越是要小心,因爲這裡以經接近了湖南、廣西、貴州三省的交界地方,山地衆多,因此要防備西軍的襲擊。

得知前面終於發現了西軍的軍隊,周少桓也十分高興,經過了數天的追逐,總算是有所收穫了。不過他仍然十分謹慎,也怕這是西軍設下的一個圈套,不敢將全部人馬都投入戰鬥中,想了一想,決定讓童大勇帶一個火槍營和兩個長槍連,趕過去看一看,自己在這裡佈置簡易陣地。因爲戰場離這裡相隔不遠,如果童大勇遭到襲擊,自己可以馬上派兵去救援,退回來之後,也有陣地可以防守。而如果真是遭遇西軍的軍隊,自己也可以從側後方繞道參戰,助童大勇一臂之力。

衆人議論停當之後,童大勇立刻帶兵出發。一路上也是小心戒備,火槍都填裝好彈藥,插上刺刀,火繩槍還將火繩點燃。隨時都可以投入戰鬥。

走了二三里路,果然見前方傳來了撕殺戰鬥的聲音,童大勇拿出單筒望遠鏡,調好了距離,罩在右眼上觀看。只見一隊賊軍圍住了一個小山坡,正在撕鬥,商家軍和西軍以經征戰了多場,因此可以判定,這就是西軍的人馬,而且還不是張獻忠臨時拉湊的人馬,至少是他從咸寧逃走時就以經跟隨張獻忠的軍隊。

西軍的人數約在三千左右,雖然還看不出被他們包圍的是什麼軍隊,但這以經不重要了,雖然商家軍只出動了一千三百多人,但童大勇毫無懼意,立刻下令以五排連射的方式,向西軍發動進攻。

商家軍的八百多名火槍兵立刻分了五排,而兩個連的長槍兵分別保護在火槍陣列的兩側,整齊的向着西軍排列前進而去。

這時西軍也發現了從自己背後殺上來的這支人馬,正要回身迎戰,就在這時,商家軍的第一排火槍手都扣動了扳機,開始了排槍齊射。

爆豆般的槍聲響過之後,西軍的前排立刻倒下了一排士兵,而緊接着,就是第二排,第三排,絡繹不絕,連續不斷,只打得西軍的士兵不斷的應聲倒地,形如風捲殘雲一般。

儘管以經有一段時間沒有聽到過這樣的聲音了,但西軍士兵,由其是跟隨張獻忠從咸寧敗逃下來的士兵,再熟悉不過。

“是商家軍。”

也不知那一個士兵第一個喊出了這個足以令他們聞聲喪膽,如同惡夢一般的名字。西軍頓時鬥志全消,正在進攻的士兵立刻掉頭回跑,而後面的士兵更是不戰自潰,不一會兒,就完全潰敗了下去。

童大勇一見西軍還是如此不堪一擊,立刻下令停止射擊,全面進攻。商家軍的士兵們聽了,立刻端着上好刺刀的火槍,高喊着“衝啊!”“殺呀!”的口號聲,向潰敗的西軍猛衝了過去。

儘管商家軍留止了射擊,而且主動衝鋒上來,但對西軍來說,仍然不是好事,因爲他們都知道,就算是和商家軍進行白刃戰,同樣也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商家軍的士兵不僅個個驍勇善戰,刺殺技術嫺熟,下手又快又準又狠,而且也不知商家軍用的槍刺是怎麼弄的,只要被他們刺中,那怕不是致命的位置,也會血流不止,直到斃命爲止。

這時可怕的對手,誰還敢和他們動手交戰,那不是嫌自己活得太長了嗎?因此西軍見商家軍端着刺刀衝上來,反而逃得更快了,除了少數落在後面,還來不及逃跑的士兵之外,其他人一下孑就都跑了個精光。不過總算是活捉了二十幾個俘虜。

因爲這支西軍顯然不是主力,只是不知是偏師還是落單的人馬,童大勇下令停止追擊,並且派出偵察兵,去追敵軍,看看他們逃到那裡去,是否是可主力會師。同時又派人去通知周少桓,讓他趕來與自己匯合。

而這時被西軍圍困的那支軍隊也脫了險。從小山坡上下來,離商家軍還有一段距離時,就停住,顯然是還有幾分警惕,因爲雖然打着大明的旗號,但商家軍的盔甲和正常的明軍頗爲不同,由其是內襯的不是明軍慣穿的大紅鴛鴦戰襖。而是一色灰綠色的服裝。

童大勇顯然也發現了對方,見這支軍隊大約只有四五人,沒有旗號,衣甲也參差不齊,鐵甲、皮甲、棉甲仍致無甲都有。也有一些人穿着鴛鴦戰祅,實在看不出是什麼人馬?

童大勇正要派人過去問一問,只見在對方陣中走出來六七個人,爲首一人到是盔甲整齊,但身材不高,頗爲削瘦,離着十餘步就停了下來,道:“敢問你們是大明的官軍嗎?是從那裡來的人馬?” 聲音尖亮,但淸脆悅耳,竟然是一個女子的聲音。

童大勇也不禁覺得有些意外,答道:“我們就是大明的官軍,是商家軍,我是商家軍二團的副團長童大勇,現爲千總。你們是那裡來的人馬?”

那女子聽了,立刻摘下了頭盔,跪伏於地,道:“原來是大名鼎鼎的商家軍,小女子沈雲英,家父是道州守備沈至緒,見過童千總。多謝千總大人相救之恩。”

童大勇聽她說是道州守備的女兒,那麼也就算是自己人了,忙上前幾步,道:“沈姑娘,請起。” 說着伸手就要去扶她,但雙手剛一接觸沈雲英的雙臂,忽然意識到不妥,趕忙又把手縮了回來。

沈雲英的身子也微顫了一下,但馬上就站起身來。童大勇這纔看請她的相貌,見她年紀不過十七八歲,眉目之間到是十分清麗,容顏也頗爲秀美,而且繡發挽成一個男子式的髮髻,加上一身戎裝,到是顯得儷姿颯爽,英氣勃勃。但一對柳眉微豎,圓睜的杏眼通紅,到像是含着無限的煞氣。

童大勇也沒想到會在戰場上遇見女將,而且還是友軍,也不禁覺得有些尷尬,訕訕道:“沈姑娘,令尊沈守備在那裡,有道州城裡嗎?”

那知他這一問,沈雲英眼中卻留出淚水,聲音有些哽咽,道:“回稟大人,昨天賊軍殺到了道州,家父爲了保全道州一城百姓,率軍出戰,結果一夜未回。直到今天才有士兵逃回城中,說家父昨天出戰,不甚中了賊軍的埋伏,業己爲國捐軀。家父膝下無子,只有小女子一個女兒,自幼到也學過一些初淺武技,因此率領一些家丁士兵出戰,只希望能夠尋回家父的屍骨,以盡孝道。不想被賊軍所困,如果不是千總大人相救及時,只怕也相從家父於地下了。” 說到後來,聲音抽泣,淚珠滾滾。

童大勇“啊”了一聲,對沈雲英到是有幾分敬佩,只是他還從來沒有和女子有多的接觸,一下子也不知道該說什麼纔好,但在心裡卻生出了一種想要幫助她的想法。

就在這時,周少桓帶領着後隊的人馬也趕到。兩軍匯合,童大勇將沈雲英帶到周少桓面前,又將她的事情向周少桓講了一遍。周少桓也頗爲佩服這個少女的孝心,於是對她道:“沈姑娘,事以致此,你也不要過於悲痛,還請節哀順變。沈守備是在那裡被中伏的,你知道嗎?”

童大勇也道:“對,對,我們可以幫你。”

沈雲英聽了,也止住了哭聲,道:“多謝兩位大人,家父是在離這裡十里地的長豐谷遇伏的。”

這時偵察兵也回來了,向周少桓報告,發現西軍向西逃竄了十餘里,和另一支西軍匯合,兩人馬合計,約有六千餘人。”

而這時沈雲英也道:“那裡就是長豐谷。”

周少桓點點頭,估計這裡就是西軍的一個存身之地,因此道:“沈姑娘,你馬上畫一下長豐谷的地圖,我們馬上來佈置進攻。”

沈雲英立刻在地上畫出一個簡單地圖來,長豐谷有兩個谷口可以出入,大體呈一個月芽形,內腹寬,兩頭尖窄,兩個谷口相距約有六七裡,幾個人圍着地圖商議了一番,周少桓決定留下重炮,只帶虎蹲炮,並和童大勇分兵兩路,合圍這股西軍的人馬。然後又對沈雲英道:“沈姑娘,我們初來乍到,地理不熟,請你找幾個熟悉道路的人,給我們作嚮導,然後讓你帶來的人跟在後面。”

沈雲英點點頭,立刻從隊伍裡找了五個人,有三個是沈家的家丁,還有兩人是道州的士兵,連同自己一共六人充當嚮導。周少桓把沈無雙和另兩人分派到童大勇那一路,剩佘三人跟自己一路,兩路人馬分頭出發。

走了一段路之後,黃震湊到周少桓身邊,道:“你看出來沒有,大勇那小子好像對沈姑娘有點意思。”

周少桓笑道:“當然,我這不是給他製造機會嗎?這一仗咱們都悠着一點,就讓大勇好好表現一下。”

第149章 新政(三)第273章 杭州時報案第145章 干係臘戰記(一)第216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下)第46章 南陽大捷(下)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58章 海軍聽證會山東戰役二第226章 除夕—主動出擊(二)第二章 帝國體制五皇權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160章 豐臣公主(上)第63章 破局(三)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121章 海盜的俘虜(下)第27章 民團教師(三)第171章 追擊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226章 除夕—主動出擊(二)第259章 察哈爾之戰(二)第139章 臨朐縣失守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218章 清廷的新年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188章 整軍備戰(上)第144章 規則(上)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第230章 暗流涌動(二)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213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三)第23章 靈活作戰(二)第145章 干係臘戰記(一)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147章 穿插第200章 登基建國(二)第158章 繼續合作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213章 平定朝鮮(二)第10章 婚姻(上)第400章 國事(三)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212章 平定朝鮮(一)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349章 母女相逢第333章 對持(三)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332章 對持(一)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144章 內線作戰(二)第31章 碧華軒(上)第51章 撫平青萊第36章 海軍計劃第147章 接收火槍(下)第99章 荷蘭人的抗議(下)第420章 外侵內叛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111章 圍殲阿濟格(七)第133章 湖北反擊(下)第68章 蘇州絲綢總會第214章 大清時報第264章 察哈爾之戰(七)第238章 抵達呂宋島(一)第330章 前哨戰(下)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393章 荷蘭求和(二)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260章 攻佔聖地亞哥堡第70章 火拼左良玉(二)第109章 合圍南京上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354章 巡視南洋(上)第262章 溧水之戰(四)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150章 二次進攻(上)第67章 會見左良玉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28章 計劃(上)第20章 進攻浙江(二)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343章 勝利的果實(上)第237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下)第125章 攻佔開封(上)第176章 鹽場(下)第69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一)第101章 清軍的援軍(三)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第271章 挽留紫玲瓏(下)第240章 抵達呂宋島(三)第83章 佈置(四)第272章 長城定蒙(一)第113章 南方聯盟
第149章 新政(三)第273章 杭州時報案第145章 干係臘戰記(一)第216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下)第46章 南陽大捷(下)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58章 海軍聽證會山東戰役二第226章 除夕—主動出擊(二)第二章 帝國體制五皇權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160章 豐臣公主(上)第63章 破局(三)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121章 海盜的俘虜(下)第27章 民團教師(三)第171章 追擊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226章 除夕—主動出擊(二)第259章 察哈爾之戰(二)第139章 臨朐縣失守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218章 清廷的新年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188章 整軍備戰(上)第144章 規則(上)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第230章 暗流涌動(二)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213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三)第23章 靈活作戰(二)第145章 干係臘戰記(一)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147章 穿插第200章 登基建國(二)第158章 繼續合作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213章 平定朝鮮(二)第10章 婚姻(上)第400章 國事(三)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212章 平定朝鮮(一)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349章 母女相逢第333章 對持(三)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332章 對持(一)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144章 內線作戰(二)第31章 碧華軒(上)第51章 撫平青萊第36章 海軍計劃第147章 接收火槍(下)第99章 荷蘭人的抗議(下)第420章 外侵內叛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111章 圍殲阿濟格(七)第133章 湖北反擊(下)第68章 蘇州絲綢總會第214章 大清時報第264章 察哈爾之戰(七)第238章 抵達呂宋島(一)第330章 前哨戰(下)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393章 荷蘭求和(二)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260章 攻佔聖地亞哥堡第70章 火拼左良玉(二)第109章 合圍南京上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354章 巡視南洋(上)第262章 溧水之戰(四)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150章 二次進攻(上)第67章 會見左良玉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28章 計劃(上)第20章 進攻浙江(二)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343章 勝利的果實(上)第237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下)第125章 攻佔開封(上)第176章 鹽場(下)第69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一)第101章 清軍的援軍(三)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第271章 挽留紫玲瓏(下)第240章 抵達呂宋島(三)第83章 佈置(四)第272章 長城定蒙(一)第113章 南方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