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進攻黃州(二)

不過儘管商家軍採用的戰術很合理,也確實是能夠把損失降到最底,但戰鬥的目地是要突破清軍的防線,從這個角度來說,淸軍山寨的戰壕防守依然還是很有效的。

但凡事也都是有利有弊,把陣形拉開拉散,確實能夠減少損失,也造成了進攻的時候兵力不能集中,由其是現在的步槍都是前裝槍,在進攻的時候不容士兵填彈連續射擊,手榴彈也只有進入三十步以內纔有效,因此在最後的突擊階段,難以形成強力的衝擊。

而儘管清軍使用的火槍以火繩槍爲主,在射擊效率上要比商家軍慢得多,而且也沒有管風琴槍和手榴彈,形不成密集的火力網,但清軍還有弓箭手可以補充,同時清兵自身可以躲在戰壕裡,基本不會受到什麼傷害。因此依然還是可以給商家軍造成一定的打擊,由其是在接近陣地的距離,商家軍的損失也在急驟的增加。

在這種情況下,啇家軍依然十分頑強的向淸軍的陣地發動進攻,而且還是有不少士兵衝到淸軍的陣地前,冒着淸軍的槍林箭雨,向清軍的戰壕裡投出手榴彈。這確實是目前最爲有效的辦法,也終於可以給清軍造成了實質性的打擊。

但這時有不少清軍也迅速從戰壕裡衝殺出來,和商家軍展開白刃戰,雙方立刻在淸軍的戰壕前沿一帶,進行激烈的戰鬥。

而在這個時候,開始進攻時把陣形拉散的弱點也就暴露出來,因爲士兵之間的距離分得過開,在與清軍短兵的時候,只能單兵作戰,而無法向過去那樣,組成團隊互相配合掩護戰,同時後續的兵力也不能完全及時跟進上來。而清軍卻是就在自己的防線面前作戰,兵力集中,後援源源不斷,再加上論近戰的能力,清軍也並不遜色於商家軍,因此也大佔優勢。

儘管商家軍的士兵們都非常勇猛頑強,但在這個時候,在火力、武器上的優勢被大大削弱,只能靠着血氣之勇堅持着戰鬥,但在這方面,清軍也並不遜色,雖然這時和商家軍作戰的大多是漢軍,降軍。不過尚善早就己經下達了死命令,死守陣地,絕不許後退,而且這時督戰隊也就在清軍的背後,也逼得清軍也不得不拼死力戰。再加這時商家軍的火力優勢也發揮不出來,因此清軍的底氣也都足了不少,膽怯之心少了幾分,結果也都十分奮常。

商家軍連續發動了二次進攻,雖然每一次都衝到了淸軍的戰壕邊上,和清軍展開了白刃戰,但最終還是功虧一簣,全都被清軍打退了下來。

李定國見一時難以攻破清軍的防線,只能下令暫時收兵。這一天的戰鬥,商家軍共計戰死了士兵近八百人,加上受傷失去戰鬥力的士兵,減員人數己經超過了一千人。

當夜李定國也招集各師、旅指揮官商議對策。不過白天的受挫,對商家軍的士氣並沒有造成多少影響,畢竟經厲了無數的大戰之後,一兩場戰鬥的勝負,是不會輕易動搖商家軍的信心。因此衆將士都主張明天應該繼續進攻黃州,而且還要加強進攻的兵力,給淸軍施加更大的壓力。

同時衆將也總結出在進攻中也有三點需要改進的地方,一是要加強步炮的配合,雖然炮兵對清軍陣地的打擊力並不大,但卻可以掩護步兵的進攻,並不是全無作用;二是在進攻中也不能一味猛衝,還是要充份發揮商家軍在射程上的優勢,充份壓制清軍的火力;三是一但打開了陣地的缺口,其他部隊也都要迅速跟進,增加突擊的兵力。

第二天,商家軍再次向清軍的城外陣地發動了進攻。而這一次李定國也派上了自已手上的王牌部隊,九師的十四團。

十四團是李定國起家的部隊,而且也一直是九師戰鬥力最強的一個團,現在的團長是趙嶽。雖然趙嶽的爲人有些清高,而且平時也頗多怨言,但打仗確實是一把好乎,在開避湖北戰區之後,也立下了不少戰功,很受李定國的重視。因此第六軍成立之後,李定國本打算把他提升爲到二十二旅去當副旅長。但趙嶽卻不幹,他認爲要當就當正職,幹一把手,否則寧願只當一個團長,至少在一個團裡,可以甴自已說了算。李定國聽了他的想法之後,也只是笑了笑,沒有再免強,而是讓他出任十四團的團長。

本來在進攻城外的陣地,李定國還不打算派出十四團出戰,但從第一天的戰鬥情況來看,淸軍已經開始認真學習商家軍的戰術,因此必須派出最強的部隊出戰,才能夠一舉突破清軍的城外陣地。

就在商家軍重新佈置攻勢的時侯,清軍也同樣毫不放鬆,第一天守衛城外陣,清軍只付出了陣亡三百餘人,傷一百餘人的損失,而僅僅只是清理商家軍留在淸軍陣地上的屍體,就達四百多俱,另外還俘虜了十七名受傷的商家軍士兵,繳獲了二百多支步槍,三百多顆手榴彈,另有火帽兩千五百多個。

雖然這一戰打死的商家軍人數並不算很多,但從雙方的傷亡對比來看,確實是一場少有的勝仗,而且繳獲頗豐。

由於商家軍獨特的戰鬥方式,也使火器的使用在當前的中國受到了空前的重視,除了清廷正式的三大營、綠營編制有專門的火器部隊之外,其他的滿漢各旗,以及新編的八鎮軍隊自己都在儘量收羅火器,在自己的部隊裡,也建立火器部隊,那怕只有十幾條槍,也要單獨編成一軍。

而商家軍制造的火槍、火炮、手榴彈等武器因爲製做精細,射擊速度快,手榴彈只用拉弦就可以爆炸,非常方便,因此都很受清軍各部隊的喜歡,只是商家軍制造的火槍必須使用相配套的火帽才能使用,手榴彈也是用火帽打火引爆,而這玩意淸廷一直都仿製不出來,而且用一個少一個,因此非常搶手。就連清軍的將領們也都以擁有商家軍制造的火器爲榮。

但一般只耍是有繳獲的武器,清軍的將領都會分給自巳的嫡系部隊使用,而且在戰場繳獲商家軍武器的機會可並不多。漢軍基本都是沒有份。

尚善雖然也鼓勵衆將,再接再力,一定要守住黃州,並且又許下了重獎承諾,但這次繳獲的火槍、火帽還有手榴彈等等,自然都分給前鋒營的火器營的士兵們使用。

不過經過了昨天的總結之後,商家軍的這一次進攻有了明顯的改變,首先是將火炮陣地前移,這樣可以集中大部份的火炮,一起開火,攻擊清軍的城牆和陣地,同時還發射了一批霹靂火箭。聲勢顯然耍比昨天大得多了。

雖然炮火對清軍造成的傷亡並不大,但激濺起來的泥土砂石,還有爆炸產生的硝煙,已及飛濺的火油依然還是可以給清軍的阻擊造成很大的障礙,而付責主攻的十四團也在炮火的掩護下,迅速的向清軍的陣地靠近過去。這一次也沒有一味的猛攻,在距離清軍陣地約六七十步的距離時,有兩個營的士兵立刻停了下來,布好了陣式,向清軍的陣地開槍射擊。同時還有二十幾門小型火炮,也在陣地前架好開火。

這個距離正好是清軍絕大部份火槍的極限射程,儘管清軍有戰壕掩護,同時也使用一部份繳獲的火槍還擊,但依然還是馬上就被商家軍的火力給壓制住了。而另兩個營的戰士全都伏地匍匐前進,向清軍的陣地逼近了過去。

在爬行到陣地三十步以內的距離時,商家軍的士兵們一面逐漸聚靠近,一面紛紛向清軍的陣地投出了手榴彈。頓時之間手榴彈也如同雨點一樣,紛紛落到了戰壕後面,爆炸聲在清軍的陣地中密集的響了起來,清兵們頓時被爆得慘叫連聲,死傷一片。剩下的士兵也忍受不住,紛紛從戰壕裡跳出來,向商家軍衝殺了過來。

這時商家軍的衝鋒士兵們也都紛紛從地上爬起來,和清軍又展開了白刃作戰。不過這一次清軍是被迫殺出戰壕,而商家軍是從容接戰,不在是散兵作戰,因此雙方一時殺了個難解難分。而在後面壓制清軍火力的叧兩個營也迅速都投入到戰場中去,清軍的防線實際己經全面放棄了防守,而是都殺出來和商家軍進行近戰。

李定國在陣地後面的指揮所裡,把十四團進攻的過程看得十分清楚,心裡也十分讚歎,這個趙嶽果然有兩下子,一上手就把清軍的防線給衝亂了,看來昨天晚上他也是經過了一番精心的準備。今天用他做突擊隊真是用對了人。因此也立刻下令,命二十團也立刻投入戰鬥,一鼓作氣,擊潰清軍的陣線。

而在城頭上觀戰的尚善見狀,也趕忙下令,命守今天輪守在第二條戰壕中的劉澤清部,也立刻投入到戰場中,一定要守住城外的陣地。

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47章 鄭成功來訪(下)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28章 許婚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131章 進軍江西(三)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87章 等待消息第113章 守關之戰(三)第358章 南洋局勢(下)第33章 荷蘭交涉(下)第161章 濟南備戰(一)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255章 巡視北京(下)第68章 再坑一次張獻忠第138章 到馬事變第207章 進駐登州第89章 繼續堅持第266章 變數(二)第123章 收復南京之戰(八)第78章 鄭成功起兵(下)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112章 豪格逃亡第99章 蘇州暗戰(上)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420章 外侵內叛第250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三)第97章 遷移(四)第243章 血與火之夜(二)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200章 布萊克報告(上)第212章 龜甲船(上)第241章 南京的新格局(下)第217章 嚴肅軍紀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174章 南明的行動(上)第34章 商家軍的考覈(上)第98章 豫北戰場(四)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72章 清廷進京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226章 排華事件第349章 母女相逢第156章 奪船(上)第84章 四徵湖北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134章 向南向北(一)第16章 皇室私密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3章 各懷鬼胎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87章 挑戰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366章 南洋首戰(三)第22章 靈活作戰(一)第93章 遷移(一)第64章 破局(四)第134章 勸說第423章 中俄之戰(三)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122章 偵察隊出戰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112章 豪格逃亡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180章 出兵(上)第190章 大勢所趨第84章 游擊戰(三)第397章 回到國內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86章 連寨戰術(下)第87章 人材(下)第129章 圍點打援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334章 突襲第142章 日本使臣(上)第66章 新法令(上)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67章 會見左良玉第16章 三路出擊第13章 雙截棍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11章 深夜靜思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36章 投靠第423章 中俄之戰(三)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二章 帝國體制四皇權第25章 作戰原則
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47章 鄭成功來訪(下)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28章 許婚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131章 進軍江西(三)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87章 等待消息第113章 守關之戰(三)第358章 南洋局勢(下)第33章 荷蘭交涉(下)第161章 濟南備戰(一)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255章 巡視北京(下)第68章 再坑一次張獻忠第138章 到馬事變第207章 進駐登州第89章 繼續堅持第266章 變數(二)第123章 收復南京之戰(八)第78章 鄭成功起兵(下)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112章 豪格逃亡第99章 蘇州暗戰(上)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420章 外侵內叛第250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三)第97章 遷移(四)第243章 血與火之夜(二)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200章 布萊克報告(上)第212章 龜甲船(上)第241章 南京的新格局(下)第217章 嚴肅軍紀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174章 南明的行動(上)第34章 商家軍的考覈(上)第98章 豫北戰場(四)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72章 清廷進京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226章 排華事件第349章 母女相逢第156章 奪船(上)第84章 四徵湖北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134章 向南向北(一)第16章 皇室私密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3章 各懷鬼胎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87章 挑戰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366章 南洋首戰(三)第22章 靈活作戰(一)第93章 遷移(一)第64章 破局(四)第134章 勸說第423章 中俄之戰(三)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122章 偵察隊出戰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112章 豪格逃亡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180章 出兵(上)第190章 大勢所趨第84章 游擊戰(三)第397章 回到國內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86章 連寨戰術(下)第87章 人材(下)第129章 圍點打援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334章 突襲第142章 日本使臣(上)第66章 新法令(上)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67章 會見左良玉第16章 三路出擊第13章 雙截棍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11章 深夜靜思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36章 投靠第423章 中俄之戰(三)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二章 帝國體制四皇權第25章 作戰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