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回到浙江

葉瑤瑱和葉星士一行是在初四日的上午從金川門上船離開南京,於初五下午在蘇州靠岸,這裡己經是商家軍的實際控制區了。()不過葉瑤瑱不想聲張,因此一切的事情都有葉星士出面打點。

當然在商毅的實際控制區內,葉星士基本就等於太上皇一樣的存在,蘇州的地方官員對他也是畢恭畢敬,有求必應。立刻安排好了住宿的地方,同時在第二天一早,己經準備好了車馬,讓他們能夠極時離開,返回杭州。

因爲是在商毅的地盤內,治安良好,而且蘇州、杭州之間也有新修的道路連通,因此一路上也十分順利,在初七下午,葉瑤瑱和葉星士一行終於到達杭州。

這時留守在杭州的陳圓圓、林鳳舞、亞莉桑徳拉和朱媺娖等人在初三就己經收到了商毅的飛鴿傳信,知道葉星士和葉瑤瑱都在南京,因此也並沒有太擔心,只是對外依然宣稱葉瑤瑱在養病,盡力隱瞞葉瑤瑱不在杭州的事實。好在是葉瑤瑱離開的時間並不長,到現在還沒有引起別人的懷疑。

當然這次南京發生的事情是不會公開的,因此葉瑤瑱也找了一個藉口,只說是商毅在南京病了,自己放心不下,才親自趕去南京,又因爲怕把病情公開,影響軍心士氣,纔沒有告訴其他人,不過現在商毅己經全愈如初,讓她們不要擔心。同時葉瑤瑱也向大家道歉,自責自己的行爲太魯莽了。

這個解釋也比較合理,而且知道商毅己經平安無事,陳圓圓、林鳳舞、亞莉桑徳拉和朱媺娖等人也就放心了,對其他的事情到也不怎麼在意了。現在葉瑤瑱也順利回來,也不用再廢心思幫她隱瞞裝病,了了一件大事,因此衆人也都十分高興,當然也問了一些前線的戰事。這方面葉瑤瑱對她們到是沒有隱瞞,據實告訴她們,南京己經失守,但商毅依然還在南京堅守,不過很快就會放棄南京,轉回到浙江來,繼續與清軍作戰。

衆夫人聽完了葉瑤瑱的講說之後,到並不太擔心,因爲她們在商毅身邊的時間都不少了,多少對打仗的事情也懂一點,知道商家軍在長江上有絕對的優勢,可以隨時通過長江撤回浙江來。致於在浙江抵抗清軍,她們對商毅還是比較有信心的。只有朱媺娖一個人,除了聽到商毅平安的消息之後,露了一會兒笑容,但馬上又恢復成一付鬱鬱不樂的樣子。

她的樣子葉瑤瑱自然都看來眼裡,同時也清楚朱媺娖的心裡,雖然住進府裡之後,朱媺娖到是把自己公主的身份徹底放下,而且對其他幾位夫人也都十分謙恭溫順,平時也盡力和其他人接交。因爲在商毅家裡她的年齡最小,又不以公主自居,因此衆人之間的關係相處也十分融洽。但朱媺娖畢竟還是明朝的公主,對南京的命運也比其他人關注得多,知道南京失守,朱由崧身死的消息之後,朱媺娖的心裡自然也不好受。

葉瑤瑱輕輕嘆了一口氣,她當然知道商毅的打算,如果能夠打敗清軍,商毅肯定會自立稱帝,如果失敗,則會舉家逃往臺灣,因此明朝註定是不能復興的。只不過現在還不能把商毅的打算告訴朱媺娖,只能讓她慢慢的接受這個事實吧。於是葉瑤瑱道:“媺娖,南京弄成這個樣孑,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你應該知道,相公巳經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了。但許多事情,不是相公一個人能夠改變的。”

這一點朱媺娖到是承認的,這幾個月以來南京發生的事情她也知道得十分清楚,商毅確實是盡了自己的全力,事實上如果沒有商毅,恐怕在清軍第一次南征的時侯,南京就己經完了,因此她也點了點頭,道:“姐姐,我知道的,南京弄成這個樣子,都是東林的官員們造成的。只是相公下一步有什麼打算呢?大明還有希望嗎?”

葉瑤瑱搖了搖頭,道:“相公下一步目標首先是要保住浙江,保護我們,還有浙江百姓的安全,現在相公依然還在南京駐守,也是爲了這個目標,致於大明還能不能復興,我也無法回答你呀,也只能說是盡人事,聽天命吧,如果大明真的氣數已盡,那也是沒有別法子的事情,因此你也看開一些吧。”

頓了一頓,葉瑤瑱又道:“好了,這幾天有勞姐妹們幫我掩蓋了,明天我就可以宣佈病癒復出理事了。大家都休息了吧。” 轉頭又對吳蘭道:“蘭兒,你派人通知給行政部和統戰部,我明天就要理事了,然後把我不在的這幾天的所有的公文都拿到內宅來,今晚我要仔細的看看。”

第二天一早,葉瑤瑱也來到外堂,開始正式的理事。而周世奇、王夫之、李巖、李鬆晨等幾個主要的付責人也都鬆了一口氣,因此雖然這幾天的時間並沒有發生什麼大事情,但沒有一個掌舵人在,每一個人心裡多少也都有些不安。而葉瑤瑱終於復出了,也就不用再擔心了。不過他們到是沒有懷疑葉瑤瑱的病情,畢竟生病是誰都避免不了的事情。

亍是衆人首先向葉瑤瑱問候一下病情,然後各自彙報這幾天時間裡各自部門的事情。這些事情在昨天晚上,葉瑤瑱都巳經看過了,也沒有什麼問題,因爲這次自己中斷的時間並不長,因此又讚揚了衆人幾句。然後話題很快就扯到目前的事情上來,畢竟這是當前的首要大事。而且商毅準備從南京撤離的計劃,也發回到了杭州,他們幾個人都己經知道,也就是說,浙江的準備時間,不會超過二十天。

葉瑤瑱道:“李先生,現在在浙江還有多少兵力可以調用。”

李巖忙道:“現在新編了二個師,兩個旅,共計兵力有三萬五千人,但幾乎全是新軍,經驗不足,武器也不全,因此戰鬥力恐怕難以和現在的部隊相比,而且各級的軍官也不全,另外還有五個預備旅,也計有三萬五千人。”

葉瑤瑱點了點頭,道:“經驗不足到也不用太在意,因爲我們的主力部隊都在南京一線,等督師大人撤軍回來以後,自然就可以彌補了。”

李巖道:“夫人所言及是,不過在下到是有一個擔心,現在廣德州一線有成將軍駐守,而且清軍的兵力也不多,到是不用太過擔心,到是鎮江、常州一線的防守十分空虛,雖然說有南京爲屏障,但萬一清軍分兵襲取鎮江,恐怕蘇州危矣,因此在下以爲,應該派遣兵力,進駐鎮江駐守,以防萬一。”

周世奇道:“但鎮江、常州都不是我們的地方,現在由鄭鴻逵駐實,督師一直在避免和鄭芝龍起衝突,因此我們冒然派兵去駐守,只怕是不妥吧。”

李巖搖了搖頭,道:“事急從權,也管不了那麼許多,一切都以保衛浙江爲先。以鄭鴻逵的兵力,只怕是清軍攻過來,他根本就難以守住鎮江。” 頓了一頓,又道:“如果實在不能駐守鎮江、常州,我看不如把人馬駐守在無錫和江陰兩處,這裡依太湖,畔長江,又有運河爲屏,只要在太湖中留駐一支水軍,清軍決無可能繞過。而且都在我們的實際控制以內。應該是可以的。”

葉瑤瑱看了看地圖,也點了點頭,道:“我看這樣可以,李先生先安排吧,不過我只是擔心,我們現在只有新兵,武器也不全,能夠守得住嗎?”

李巖道:“這一點夫人到是不用擔心,武器不全,我們可以先把所有武器都集中起來,給一個師或一個旅使用,而且現在也不過是權宜之計,一但督師回軍之後,就馬上可以由正式的部隊頂上去了。”

葉瑤瑱也點了點頭,道:“那就這樣吧,我會馬上派人傳信給督師,讓他來決定。就算是要駐守鎮江或常州,也可以立刻前往。”又轉頭問周世奇,道:“周伯伯,清軍馬上就要打過來了,我們浙江這一帶的糧草物資準備怎麼樣了。”

周世奇笑道:“這一點儘管放心吧,現在我們浙江的糧草物資都十分豐富,要多少有多少,僅僅只是糧食,就是足夠支持五年時間了。”

葉瑤瑱又點了點頭,又道:“南京那邊還有十餘萬居民,都要遷移到浙江來安居,現在南京的船隻不足,我們這也再調集一批派過去,早些把難民運完,這樣督師那邊也好從南京脫身。另外遷移過來的難民,也都要好好安置,分配田地農具耕牛,春耕馬上就要開始了?”

周世奇也點了點頭,道:“我己經命蘇州、揚州兩地的官員準備籌集船隻,明天就會先送兩百條船去南京。還有這一次的難民,我打算都安置在揚州府,因爲前幾次的難民都安置在浙江,現在浙江的無主之田己經不多了。而自從江淮之戰以後,揚州府的居民減少了近半,空置了大量耕田,正好可以讓這批難民定居耕種。至於農具耕牛,都會從浙江調過去。”

葉瑤瑱道:“這些事情就有勞周伯伯了。”又問了一些其他的事情,其實早在去年九、十月份的時候,商毅就己經準備在浙江迎戰清軍了,因此各項準備工作都己經完全齊備,可以說只要商毅一回兵,就可以立刻進入戰鬥狀態中,因此葉瑤瑱對此也都十分滿意。而最後,是由王夫之向她彙報,南京逃到浙江來的官員的情況。

第194章 禁宮之變(三)第276章 丁亥之變(二)第65章 入駐穆陵關第54章 水上進攻第148章 新的計劃第209章 進京(下)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33章 劉澤清出擊(下)第201章 布萊克報告(二)第52章 巡視山東(下)第81章 總結作戰第153章 激戰(上)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174章 滿載而歸(二)第148章 南征開始第264章 調兵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1章 喜迅(上)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138章 到馬事變第6章 傳教和教學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31章 李自成的決策(下)第157章 奪船(下)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15章 反擊(三)第113章 目標——南京(下)第80章 進攻黃州(一)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28章 立威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423章 中俄之戰(三)第4章 擁立監國(下)第66章 巡視濟南(上)第288章 計劃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181章 出兵(下)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199章 登基建國(一)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106章 圍城打援第53章 正面強攻(三)第241章 南京的新格局(下)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244章 東西方的交流(二)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78章 力挽狂瀾第18章 保衛家園(二)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51章 撫平青萊第354章 巡視南洋(上)第142章 海警第194章 大西軍歸降(下)第385章 中荷決戰(三)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250章 孝陵—陵園(上)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132章 攻城(下)第28章 攻取兗州(四)第234章 收尾第151章 阿巴泰的決定第8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五)第75章 守衛兗州(三)第366章 南洋首戰(三)第182章 兵不血刃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72章 水路攔截第197章 飛鴿傳書第28章 管理戰俘(上)第118章 海盜(二)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68章 再坑一次張獻忠第245章 血與火之夜(四)第93章 遷移(一)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399章 國事(二)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194章 禁宮之變(三)第30章 定居淸水村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第100章 湖北失守第272章 長城定蒙(一)第405章 國策(一)第302章 造勢第55章 戰利之後的問題第43章 公主釋心(上)
第194章 禁宮之變(三)第276章 丁亥之變(二)第65章 入駐穆陵關第54章 水上進攻第148章 新的計劃第209章 進京(下)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33章 劉澤清出擊(下)第201章 布萊克報告(二)第52章 巡視山東(下)第81章 總結作戰第153章 激戰(上)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174章 滿載而歸(二)第148章 南征開始第264章 調兵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1章 喜迅(上)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138章 到馬事變第6章 傳教和教學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31章 李自成的決策(下)第157章 奪船(下)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15章 反擊(三)第113章 目標——南京(下)第80章 進攻黃州(一)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28章 立威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423章 中俄之戰(三)第4章 擁立監國(下)第66章 巡視濟南(上)第288章 計劃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181章 出兵(下)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199章 登基建國(一)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106章 圍城打援第53章 正面強攻(三)第241章 南京的新格局(下)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244章 東西方的交流(二)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78章 力挽狂瀾第18章 保衛家園(二)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51章 撫平青萊第354章 巡視南洋(上)第142章 海警第194章 大西軍歸降(下)第385章 中荷決戰(三)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250章 孝陵—陵園(上)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132章 攻城(下)第28章 攻取兗州(四)第234章 收尾第151章 阿巴泰的決定第8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五)第75章 守衛兗州(三)第366章 南洋首戰(三)第182章 兵不血刃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72章 水路攔截第197章 飛鴿傳書第28章 管理戰俘(上)第118章 海盜(二)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68章 再坑一次張獻忠第245章 血與火之夜(四)第93章 遷移(一)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399章 國事(二)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194章 禁宮之變(三)第30章 定居淸水村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第100章 湖北失守第272章 長城定蒙(一)第405章 國策(一)第302章 造勢第55章 戰利之後的問題第43章 公主釋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