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局中之局(一)

不過來到館驛裡面,見了商毅之後,唐鎮卻發現周世奇依然坐在商毅的身邊,雖然覺得有些莫名其妙,但至少也說明,事情並不是像自己所想的那樣,這才放心了不少。

但見了兩人之後,商毅卻非常少有的發了火,嚴厲的斥責兩人的失職之罪,並且下令從現在開始,立刻停止兩人的所有職務,暫時限制兩人的人身自由,等查明瞭真像之後,再追究兩人的責任。

當怨商毅的發火和處理兩人的方式並不是沒有道理,這一次無論是不是周少桓反叛,唐鎮和孟宏恭兩人作爲山東地區的軍方和行政的二號人物,又是青州地方的一號人物,都是有保護商毅安全的責任和義務,而出現了攻擊館驛的事件,兩人至少也是犯下了失職的過失,因此商毅停止兩人的職務,並限制其人身自由,也是非常合理的。包括他們兩人在內,也說不出什麼不對來。

隨後商毅又下令,由自己來接管青州城,將城防軍隊全都換上自已帶來的人馬,並且實行全城戒嚴,緊閉城門,任何人都不得出入。城中的軍隊全部留在軍營裡,不得外出。畢竟在這個時候商毅也不敢大意,只能相信自己帶來的軍隊。好在是現在青州城己經不在是邊境地區,因此城裡駐守的人馬並不多,而且都是預備軍或地方民軍,商毅下令之後,從南京帶來的中華軍迅速的接管了青州城防。

而唐鎮和孟宏恭也沒有任何的底觸情緒,老老實實的向商毅帶的人員移交了青州的軍事和行政管理權力。然後都留在館驛裡,被暫時限制行動自由。不過雖然商毅對周世奇表示了信任,但在這個敏感的時刻,周世奇也確實不適合管理俱體的事務,因此只能把他暫時閒置起來,而周世奇也十分眀白自己的處境,回房之後,也一直呆在房裡,沒有亂動。

事情都基本處理完之後,時候也到了五更,差不多拆騰了一夜,有一部份人員去辦理軍事和行政管理權力的移交事務,其他人也都回去休息。

這時吳亮和李鬆晨一起來見商毅,把清理戰場的結果告訴商毅,在清理戰場的時候,有二百零七名刺殺者是裝着中華軍的軍裝,共發現了二十六支中華軍使的火帽撞擊式燧發槍,而且都鑄有**年山東兵工廠製造的字樣,其由則是老式的燧發槍,另外也找到刺殺者留下的四門臼炮,在炮身上也全部鑄有山東兵工廠製造的字樣。

商毅看了看這樣證據,也點了點頭,看來這次清廷爲了嫁禍給周少桓,到是真花了一番心思。又看了看兩人,笑道:“你們是怎麼看的。”

吳亮扭頭看了看身邊的李鬆晨,見他沒有先開口的意思,於是道:“大王,我看事實很明顯了,這次的襲擊館驛,和山東軍區一定脫離不開關糸,周少桓就算沒有反叛,也有重大的嫌疑,而且我們現在留在青州,實在太危險了,因此還是儘早離開,回到南京爲好。我己經想好了撤離的方案,一是馬上趕到登州,現在我們的船隊應該差不多到了登州,只要是上了船,也就可以平安無事了。但就怕船隊出了意外,第二是馬上原路返回,走陸路經海州轉回南方,如果周少桓真的反叛,就一定會出兵追趕我們,不過大王可以帶領騎軍先走,我們留下來斷後,應該不會有大的異外。”

聽吳亮說了這麼一大通,商毅只是笑了一笑,轉頭向李鬆晨道:“李先生以爲如何呢?”

李鬆晨也微微一笑,道:“欲蓋彌彰,固然不對,但弄巧成拙,故意弄鬼做得過了火,卻也引人生疑。大王目光如注,早己看出了裡面的破綻,又何必問在下,不過吳營長似乎還有一些不明白之處,還請大王開導他一下。”

商毅笑着看了吳亮,道:“如果周少桓真的打算反叛,要加害於我,自然是深謀遠慮,籌劃周詳,現在周少桓手握山東十幾萬大軍的兵權,人馬都駐紮在濟南、兗州一線,因此爲什麼不等我們到達濟南,完全進入他的控制範圍之後再動手,而偏偏要提前在人馬不多佤青州動手。”

吳亮也怔了一怔,仔細想一想,道:“山東軍區的各部隊未必都會隨周少桓反叛,因此在青州動手,行事機密,就算是失敗了,他也可以不擔干係。”

商毅道:“估且光算你這樣的解釋說得通吧,但如果周少桓想要反叛,至少也要拉隴一些隊伍力量,那麼就算山東軍區的各部隊不會都隨周少桓反叛,但拉隴一二個師旅,甚致是一個軍,也完全可能,在青州加害我,必然會佈下重兵,以求一擊得手,但這次突襲館驛,不過五百多人,人數也未免太少了。總不會周少桓認爲可以憑藉這五百多人就在山東反叛。而且還有……”

說着商毅拿起一支火槍,道:“如果周少桓想要機密行事,又何必用這些火槍,至少也該把山東兵工廠製造的字樣給未去纔對,如果是明目張膽的要害我,人數又太少。這不是自相矛盾嗎?何況現在周少桓的父親、岳父都在青州城裡,難道周少桓選擇在青州動手,會不把自已的父親、岳父安危放在心上嗎?”轉頭又對李鬆晨道:“李先生,我說的如何!”

李鬆晨道:“大王聖明,所見非我等所及也。”

吳亮先前還覺得這次襲館驛的事件,己經實實的落到周少桓頭上,幾乎都沒有辯解的餘地了,但經過商毅的一加分剖,登覺原來處處露着破綻,不由得佩服之極,連連點頭。又道:“哪麼大王以爲,這是怎麼一會事呢?”

商毅道:“如果我猜得不錯,這應該是清廷的詭計,這次刺殺,能成功則成功,如果不能成功,則嫁禍周少桓,借刀殺人,不禁拆我們一員大將,也給清廷蠃得一絲喘息之機。”

吳亮這才恍然大悟,道:“原來是這麼回事。”

商毅又道:“而且現在周世奇和唐鎮都在青州,如果我們中了清廷的詭計,不分青紅皁白殺了他們,說不定會立刻逼反了周少桓,因此這幾天你也一定要好好保護他們,不能出半點閃失。”

吳亮趕忙立正敬禮,道:“大王放心,我一定會完成任務。”

商毅沉呤了一會兒,才道:“李先生,你給我馬上擬一份公文,發給周少桓,內容嘛……”說到內容,商毅一下也打住了,因此他確實還沒有想好,怎樣和周少桓進行聯絡,發生了襲擊館驛的事情,周少桓肯定是有責任,而且還不小,但現在的情況,又必須對他進行一定的安撫,因此這個度很難把握得好。

就在這時,李鬆晨道:“大王,請恕在下直言,雖然大王方纔所說,都在情理之中,但依在下看來,此地現在纔是龍潭虎穴,因此大王還是應該聽從吳營長之言,立刻離開山東,返回南京。”

商毅怔了一怔,盯着李鬆晨,道:“李先生,這話是怎麼講?”

李鬆晨道:“請大王試想,假如大王現在處於周少桓的位置,又當如何。”

商毅的身體忽然一震,從昨天晚上擾一直困擾着他的一個疑點,一下孑豁然開朗了起來,原來清廷的真正目地是在這裡。

――――――――分割線―――――――――分割線――――――――“逼周少桓反叛?”

紫玲瓏點了點頭,道:“對,我所做的一切,都是要逼周少桓反叛商毅?”

墨經緯到底也是聰眀人,聽了紫玲瓏的提示之後,立刻也恍然大悟,讓商毅猜疑周少桓,和逼周少桓反叛商毅,看似道理相似,但側重點是完全不同的。從表面上看,紫玲瓏的做法似乎都是從商毅的角度入手,離間商毅和周少桓的關糸,但正如她自己所說,這種手法做得太明顯了,也太拙劣了,而且破綻太多,以商毅的才智,根本不可能騙得過他。

但轉換到周少桓的角度,那就完全不同了,自己的主公在自己管轄的地盤內遭到了襲擊,而目前所發現的一切證據都表明,這次襲擊是由自己策劃發動的,幾乎是落得死死的,儘管心裡清楚,自己是被冤枉的,但卻根本就沒有分辯的餘地,似乎只有死路一路。而周少桓的心裡,一定會非常不甘心吧,甚致對商毅產生出不滿的情緒來。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只要是有人稍稍加以誘導,也就不難走上背叛的道路上去。當然墨經緯也不是沒有想到,周少桓的父親、岳父都在商毅手裡,一但周少桓真的反叛商毅,周世奇和唐鎮的性命肯定難以得到保全。

但墨經緯仍然相信,周少桓還是會反叛,因爲這也確實是周少桓唯一的活命之法了,至少在墨經緯看來,如果換了是自已處在周少桓的位置上,恐怕也只有反叛這一條路可以走了。

第208章 進京(上)第47章 鄭成功來訪(下)第237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下)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64章 破局(四)第92章 返程第168章 南京新生活第16章 全村動員(下)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188章 勸降第367章 英國想參戰(上)第212章 龜甲船(上)第169章 局勢的變化(一)第118章 豫北戰役(四)第358章 南洋局勢(下)第12章 李巖入鄂第216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下)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170章 進攻琉球(一)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8章 解救人質行動(下)第117章 豫北戰役(三)第414章 南京風雲(二)第246章 身世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52章 山東巡撫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142章 日本使臣(上)第207章 清廷新軍(上)第351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二)第61章 國事家事第15章 廬州聚兵(下)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135章 追擊清軍(二)第127章 主動出擊(上)第2章 喜迅(下)第29章 計劃(下)第165章 教育和科舉(下)第63章 再戰匪賊(二)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338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四)第40章 鄧州之戰(三)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146章 亂攤子第156章 襄樊之戰(一)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183章 薩摩之戰(四)第155章 民嘯第73章 阻擊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76章 湖南告急(下)第47章 鄭成功來訪(下)第182章 兵不血刃第136章 開業(三)第77章 火銃試射第一六十章 又有好事來了上第271章 不解第50章 南京的決策(下)第108章 淸軍來了(三)第222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上)第59章 爭奪山東(三)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288章 計劃第387章 中荷決戰(五)第200章 登基建國(二)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92章 局勢嚴峻第122章 開封戰役(二)第120章 投效(下)第89章 交易(下)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65章 入駐穆陵關第36章 南歸(下)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270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四)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5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98章 僱傭兵(下)第183章 下獄(下)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80章 放棄青州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70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二)第30章 李自成的決策(上)第107章 圍殲阿濟格(三)第209章 進京(下)第370章 戰術第229章 除夕——夜宴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180章 出兵(上)第123章 伏擊清軍(一)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404章 新年(下)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56章 山東之變(四)第108章 處決立威第356章 到達呂宋
第208章 進京(上)第47章 鄭成功來訪(下)第237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下)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64章 破局(四)第92章 返程第168章 南京新生活第16章 全村動員(下)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188章 勸降第367章 英國想參戰(上)第212章 龜甲船(上)第169章 局勢的變化(一)第118章 豫北戰役(四)第358章 南洋局勢(下)第12章 李巖入鄂第216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下)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170章 進攻琉球(一)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8章 解救人質行動(下)第117章 豫北戰役(三)第414章 南京風雲(二)第246章 身世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52章 山東巡撫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142章 日本使臣(上)第207章 清廷新軍(上)第351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二)第61章 國事家事第15章 廬州聚兵(下)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135章 追擊清軍(二)第127章 主動出擊(上)第2章 喜迅(下)第29章 計劃(下)第165章 教育和科舉(下)第63章 再戰匪賊(二)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338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四)第40章 鄧州之戰(三)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146章 亂攤子第156章 襄樊之戰(一)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183章 薩摩之戰(四)第155章 民嘯第73章 阻擊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76章 湖南告急(下)第47章 鄭成功來訪(下)第182章 兵不血刃第136章 開業(三)第77章 火銃試射第一六十章 又有好事來了上第271章 不解第50章 南京的決策(下)第108章 淸軍來了(三)第222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上)第59章 爭奪山東(三)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288章 計劃第387章 中荷決戰(五)第200章 登基建國(二)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92章 局勢嚴峻第122章 開封戰役(二)第120章 投效(下)第89章 交易(下)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65章 入駐穆陵關第36章 南歸(下)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270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四)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5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98章 僱傭兵(下)第183章 下獄(下)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80章 放棄青州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70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二)第30章 李自成的決策(上)第107章 圍殲阿濟格(三)第209章 進京(下)第370章 戰術第229章 除夕——夜宴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180章 出兵(上)第123章 伏擊清軍(一)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404章 新年(下)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56章 山東之變(四)第108章 處決立威第356章 到達呂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