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

這麼一個大包袱甩給自己,商毅也不由得苦笑起來,誰讓自己沒事好好的,偏要搞什麼言論自由,這不是自己找事嗎?

不過商毅當然清楚,放寬言論,自由言論,絕對是歷史發展的大趨勢,在另一時空裡的絕大多數國家,新聞自由、言論自由和出版自由權利,而這三大自由權利,都是公民所享有的天賦人權。而且在剛剛發生的英國革命中頒佈的[權力法案],和稍後幾十年進行的法國革命發佈的[人權宣言],也提出過類似的語言。當然是不是能夠完全做得到是一回事,但至少己經以法案的形式提出來了。

其實在中國歷史上,除了清廷的統制其間,在大多數時候,對於言論管制得並不很嚴,民間議論政治,議論朝廷大事,甚致是指責皇帝,也都是常有的事情,在一般的情況下,朝廷都不會太計效。但這並不等於朝廷真的會放任不理,一但想給某人定罪,那麼以前的言論也都可以被翻出來,成爲罪證,其實文字獄歷代都有,只不過清廷的動靜最大,範圍也最廣而已。

因此正式以法律的形式,來保護新聞自由、言論自由和出版自由這三大自由權利,也確實有必要。

雖然在商毅來到這個時空之前,中國還沒有專門的[新聞法]或[出版法]但在法律體系中,有關新聞出版活動的法律規範也已十分豐富。並有人專門採錄出來,編寫了一本《中國新聞法綱要》。這本書在商毅的電腦裡就有,基本可以拿來當參考用。

說起來商毅的筆記本電腦跟着他一起來到這個時代,已經有八年的時間了,其他的電子設備大多數都壞了,但這部電腦卻一直沒有出過大毛病,也不得不說,算是一個奇蹟。

不過商毅也知道,這部電腦的許多零件也差不多到了正常的使用壽命,別的不說,就是給電腦提供電源的太陽能電池,在剛到這個時代的時候,電池充滿電之後,可以連續使用十二個小時以上,而到了現在連兩個小時也撐不過去了。雖然商毅將一部份有用的資料都抄錄下來,但不可能把電腦裡儲存的[大百科全書]都抄錄下來,有許多資料只能隨要隨查。

在看完了《中國新聞法綱要》之後,商毅也不禁有些傷感起來,因爲這個對商毅來說,這個最有用的東西,隨時都有可能徹底息火。通過這部電腦,商毅偶爾還能看到另一時空二十一世紀的景像,和自已在那個時空的親人、戰友,這個時候商毅纔有一種自己是一個穿越者的覺悟,而一但電腦壞了,不僅是失去了一個大資料寶庫,而且自己和另一個時空,也就基本沒有什麼聯繫。

嘆息了一陣之後,商毅才又開始了工作,想編寫出一套[新聞法]也不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最關建的是,現在還沒有[憲法]因此其他的法規也都無從制定,只能向會議制度規範一樣,先弄出一個大概的[新聞出版制度管理規範]。因此商毅又奮戰了幾夜,終於列出了幾行規範:

一、在南京政府的統制區內,每一個人都擁有新聞自由、言論自由和出版自由三大自由權利,

二、新聞出版必須維護國家安全、統一,社會正常秩序,保守國家秘密的規定,不得發表煽動言論,散佈謠言、宣揚暴力,並不得於現行的法律法規相違備。

三、新聞出版的重要政務新聞,與政府官員有關的作品,汛情、疫情、震情等內容,必須由有關政府部門統一發布的信息和材料,不得私自猜測揣摩,發佈不守內容。

四、新聞出版必須保證真實、公平、公證,不得侵害他人人身名譽,不得侮辱、誹謗、謾罵他人。

五、新聞出版的內容必須經過作者同意,不得未經允許,私自登載,出版發行,修改、引用他人的作品,不得拖欠作者的潤筆費用。

六、新聞出版如有違返上述幾條的行爲,將根據情節嚴重程度,給予判刑、關閉取締、罰款、勒令公開道歉等處罰。

列完這幾條規範之後,商毅也覺得比較滿,認爲在目前階段,也夠用了,等新朝建立之後,再根據[憲法]的準則,制定專門的[新聞出版法規]。另外商毅也想到,一部[憲法]沒有十年八年的功夫,是不可能制定出來質,是不是應該先搞一個[臨時約法]或[權力法案]之類的東西,先用起來。這兩套文件電腦裡都有,趁着現在還能用,趁早都抄下來,以備不測。不過現在還是先把[新聞出版制度管理規範]弄好。

隨後商毅先將擬定好的這幾條規範拿給葉瑤瑱看,讓她給點意見。

葉瑤瑱當然也知道允許民間辦報紙的事情,因此在看完之後,笑了一笑,道:“這六條規範列得到是不錯,而且把各種情況也都包括進去了,到是可以對報紙、出版進行有效管理,單從文字面上來看,毎一條也都說得過去,但俱體的執行操起來,恐怕就不容易了,比如說在第二條裡‘不得發表煽動言論,散佈謠言、宣揚暴力’這些都以什麼算標準呢?”

商毅點了點頭,葉瑤瑱果然是一語中的,執行的標準,確實是一個極大的問題,雖然說自己擬定的只是規範,但甴於第六條裡有處罰的決定,實際己經俱有法律的效果,不過又沒司法解釋說明,這確實是一個很大的漏洞,如在清朝統制的時期,一句“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 就可以被理解成誹謗、譏諷朝廷。那還能怎麼辦,只能自認倒晦,躺着也中槍。

當然將規範細化,甚致是作出司法解釋,只用花一點時間,都是可以完成的,但規範訂得再詳細,解釋得再清楚也沒有用,在執行的時候,還是有很大的操作空間,只能說中國的文字裡包含的內容實在太豐富了。因此許多正常的言論,都可以套用成違規,弄不好不但不能保障言論、新聞、出版自由,還會引發成文字獄。商毅想了想,一時也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自己的判斷當然是可以做爲標準,但總不能什麼書都先拿來給自己看,等自己點頭說“可以”然後才能出版發行吧。

這時葉瑤瑱又笑道:“其實辦法還是有的。”

商毅道:“哦?有什麼辦法?”

葉瑤瑱道:“專門成立一個審覈部門,來審理新聞出版的東西,什麼算可以,什麼算違規,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是違規了,也處罰的輕一些,等時間長了,大家也都知道尺度和標準了,也就可以正式實行了。”

商毅點了點頭,這種審覈部門在另一時空裡也有,但人選很難找,因爲這需要對自已的標準理解很透,知道那些行,那些不行,其實按商毅真正的標準,是相當寬鬆的,以這個時代的言語,幾乎都不算什麼,不過商毅也知道,放寬限制是一步一步的,不能一下子就敞到和後世一樣,適當的限制,絕對有必要,甴其是現在,還是戰爭時期,更不能一下放開了。

就在這時,商毅忽然笑道:“很對,我看這個部門就由你來主管吧!”

葉瑤瑱怔了一怔,道:“我來主管?”

商毅笑了一笑,道:“對,只有你來主管,我才能放心。”

因爲商毅也想得很清楚,在這個時代,只有葉瑤瑱是最能理解自己的思想,因此她的標準和自己的標準也最接近,而且以前葉瑤瑱一直代替自己主持政務,她的能力和態度已經得到了南京政府官員們的認同,由她來主管審覈部門,當然是在合適不過了。現在商毅的重心放在處理政務上,葉瑤瑱的工作也輕鬆了很多,也有足夠的時間來眊任這方面的工作。

就這樣到了第二天, 商毅和葉瑤瑱一起招集內閣大臣, 首先將自己擬定的[新聞出版制度管理規範]給他們過目

衆人看完之後,也都認爲這個規範相當的完善了,水平不在那個會議制度管理之下,如果按照[新聞出版制度管理規範]來管理民間的私人報紙,可以達到參政院一樣的效果,不用怕有人利用報紙,胡說八道了。不過有了先前的底子,幾位內閣大臣也沒有顯得太驚訝,只是都露出“這一次果然又沒有讓我們失望” 的神態來。因此衆人都一致認爲,這個[新聞出版制度管理規範],完全可以實行。

商毅見衆人都沒有意見,首先讓內閣對這部[新聞出版制度管理規範]進行細化,和解釋說明,同時又宣佈成立審覈部門,由葉瑤瑱付責。

對這一點,幾位內閣大臣也都沒有異議,他們對葉瑤瑱的能力已經認可,而且也明白,規範的執行,確實要有一個標準,而這個標準當然是由商毅來制定,因此由葉瑤瑱來把關,也確實是最合適的人選。另外這並不是什麼重要的位置,和後宮不干涉朝政的原則並不違背。

――――――――分割線―――――――――分割線――――――――

前兩天不小心,在書評區裡把自己給禁言了,升級了書評管理後,不知在那裡恢復,後來請教顧問MM才搞定, 在此向顧問MM零星小雨致謝

第50章 再攻濟南第44章 救援部隊第一六十章 調整計劃第56章 火船(二)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36章 機構調整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187章 永曆朝廷滅亡第一八九章 整軍備戰下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143章 內線作戰(一)第178章 新年氣像(下)第126章 林府壽宴(一)第243章 東西方的交流(一)第155章 進攻廣東(三)第321章 溫泉夜色第241章 傳教士的調停第88章 騎軍交戰(上)第120章 投效(下)第250章 退守修道院第26章 夜襲(上)第96章 南京佈線(下)第23章 玄皇妖女(下)第226章 排華事件第234章 訪歐船隊歸來(二)第146章 亂攤子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101章 謀位之夜第70章 撤離徐州(上)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88章 騎軍對戰(上)第202章 生絲之戰(三)第288章 計劃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238章 訪歐之旅(二)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72章 水路攔截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34章 再徵湖北(四)第79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四)第102章 備戰(四)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95章 進攻南京第294章 私宴敘舊第81章 洋人(下)第二章 帝國體制五皇權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257章 進攻當塗(上)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172章 清軍北迴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101章 守城第165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下)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326章 戰前佈置(上)第143章 西班牙艦隊(上)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132章 蘇州織造(三)第141章 造船廠第128章 主動出擊(下)第164章 新式武器(上)第240章 訪歐之旅(四)第151章 二次進攻(下)第44章 龜山島海戰(四)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227章 排華事件(二)第157章 奪船(下)第13章 雙截棍第284章 家庭鎖事(下)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175章 南明的行動(下)第61章 爭奪山東(五)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22章 隆興堂覆滅(下)第349章 母女相逢第381章 喜迅第106章 圍城打援第262章 進攻馬尼拉城(一)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109章 初戰淸軍(上)第50章 再攻濟南第35章 鄉鬥(下)第148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上)第370章 戰術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86章 意外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77章 火銃試射第405章 國策(一)第8章 挺進大別山(二)
第50章 再攻濟南第44章 救援部隊第一六十章 調整計劃第56章 火船(二)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36章 機構調整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187章 永曆朝廷滅亡第一八九章 整軍備戰下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143章 內線作戰(一)第178章 新年氣像(下)第126章 林府壽宴(一)第243章 東西方的交流(一)第155章 進攻廣東(三)第321章 溫泉夜色第241章 傳教士的調停第88章 騎軍交戰(上)第120章 投效(下)第250章 退守修道院第26章 夜襲(上)第96章 南京佈線(下)第23章 玄皇妖女(下)第226章 排華事件第234章 訪歐船隊歸來(二)第146章 亂攤子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101章 謀位之夜第70章 撤離徐州(上)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88章 騎軍對戰(上)第202章 生絲之戰(三)第288章 計劃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238章 訪歐之旅(二)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72章 水路攔截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34章 再徵湖北(四)第79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四)第102章 備戰(四)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95章 進攻南京第294章 私宴敘舊第81章 洋人(下)第二章 帝國體制五皇權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257章 進攻當塗(上)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172章 清軍北迴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101章 守城第165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下)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326章 戰前佈置(上)第143章 西班牙艦隊(上)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132章 蘇州織造(三)第141章 造船廠第128章 主動出擊(下)第164章 新式武器(上)第240章 訪歐之旅(四)第151章 二次進攻(下)第44章 龜山島海戰(四)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227章 排華事件(二)第157章 奪船(下)第13章 雙截棍第284章 家庭鎖事(下)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175章 南明的行動(下)第61章 爭奪山東(五)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22章 隆興堂覆滅(下)第349章 母女相逢第381章 喜迅第106章 圍城打援第262章 進攻馬尼拉城(一)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109章 初戰淸軍(上)第50章 再攻濟南第35章 鄉鬥(下)第148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上)第370章 戰術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86章 意外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77章 火銃試射第405章 國策(一)第8章 挺進大別山(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