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

三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新到杭州的士兵們也消除了行軍的疲勞,開始進行測試,雖然一開始有人告誡過他們,如果沒有把握,最好不要參加第一次測試,但所有的新兵還是全都報了名,一來每個人都有三次參加測試的機會,就算這一次過不了,不還有兩次嗎?二來也不是隻有趙嶽等人才腦筋活,不少士兵同樣也在想別的辦法通過考覈,行不行也總要試一試。成爲商家軍士兵的優厚待遇,還是非常吸引人的。

因此在早上,趙嶽整頓好了自己的小隊,來到訓練場上,開始參加考覈。

商家軍的考覈分爲兩天進行,第一天考覈的是基本素質,分爲力量、跳遠、跑步、爬杆、投擲五個大項,每項裡又分爲二三個小項。而毎一項都設有五個標備,由低到高,設爲五星。而第二天是加試考覈,主要是一些特殊技能的測試,星數不等,有的項目也設有五星,但有的項目只有二星。

在第一天的考覈中,總成績在十五星以下,或有一項只得到一星,三項只得到二星,都被算做淘汰出局;而達到十五星以上的,又沒有一項一星,二星在三項以下,就可以進入第二天的考覈;在第一天的考覈中拿到二十星的人,或是在第二天的加試中,累計達到二十顆星,都算爲合格,成爲達標兵。

等考覈開始之後,新兵們才發現,原來這幾天來自己想的盤外招根本就一點用處也沒有,遞銀包考官根本就不收,還被嚴勵的訓斥了一頓。而想在考覈中偷機取巧也不可能,考官盯着極爲嚴格,舉扛鈴必須雙手舉過頭頂,伸直,等扛鈴落地之後,才能算一次;跑步時搶跑的一率重來;跳遠踩線也不計成績;一點取巧的餘地的沒有,至於耍懶起鬨更不好使,有幾人在平日裡無懶慣了,貪圖商家軍的待遇,因此一昧的胡攪蠻纏,無理取,結果被執法隊抓了起來,重打二十軍棍,並罰作苦役一個月,立刻讓其他人都老實了。

到了這個時候,新兵們才知道,原來優厚的待遇可也不是那麼好拿的,也只好老老實實的服從。

而經過了第一天的考亥,三千六百多名士兵當中,僅僅只有一千一百二十七人過關,而一次拿到二十顆裡,直接晉升爲達標士兵的,只有三十一個人。

趙嶽得到了十七顆星,也過關可以參加第二天的加試,而他們幾人中,只有鄭廣明拿到了十五顆星,算是免強可以參加第二天的加試,劉原、王輝平、張立東都被淘汰出局。晚上吃飯的時候,他們王個人聚在一張飯桌上,張立東和王輝平又是牢騷滿腹,罵罵咧咧,而鄭廣明也顯得對第二天的加試信心不足。他們對趙嶽到是充滿了期望,認爲他到是有希望可以衝一衝。

這幾天以來,趙嶽對商家軍的許多規據都很看不慣,只是他爲人比較沉穩,喜怒儘量不形於色,因此也沒有表達出來。不過他對今天的考覈嚴格到是有幾分讚賞,畢竟只有嚴格要求,才能練出一支強大的軍隊,商家軍過去的戰績他也聽說過一些,看來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第二天被淘汰的士兵休息,參加加試的士兵們繼續努力。

而加試的第一個項目就把絕大部份參加加試的士兵給難倒了,這個項目是識字。分爲一星和二星,是要求士兵能夠比較通暢的讀下來一篇文章,一星是[三字經]、[弟子規]一帶簡單文章,而二星的是[出師表][岳陽樓記]一類較爲複雜的文章。因爲商毅一項重視士兵的素質,如果有識字的士兵,往往會優選考慮,因此才設下了這樣一個加試項目。

絕大多數的士兵都不識字,在這個項目上難住了。拿到一顆星的只有八十三個人,而拿到二顆星的,僅僅只有八個人。而趙嶽就是其中之一。

原來趙嶽小的時候,家境不錯,因此父母讓他習文練武,希望讓他成爲一個全材,當然習武只是爲了強身建體,主要還是讀書習文,希望通過科舉出人頭地,而且就在趙嶽十八歲那年,還考上了秀材,正是前途大好的時候,家裡突生變故,家道中落,父親故去,母親臥病在牀,又無錢請醫抓藥。

正好這時家鄉招兵,可以得到十兩銀孑的安家費,趙嶽在萬般無奈之下,只得投軍爲母親看病,就這樣走上了軍旅之路,在軍中他到也頗能自勉,勤習弓刀馬箭之術,在二十三歲的時候,還考上了武舉,後來升到千戶。但趙嶽對從文一直念念不望,在軍旅之餘,一直都苦讀四書五經,希望等賺足了足夠的生活費之後,就放棄武職,重新參加科考,回到文官體糸中來。只是現在明朝亡於流寇,重開科考遙遙無日,因此纔跟着商毅來到南方。在骨子裡,趙嶽是把自己當一個文人看侍,從軍在他來說,只不也是一個權宜之計。

正是有這樣底子,讀幾篇文章對趙嶽來說,實在是小萊一碟,輕輕鬆鬆就拿到了兩顆星,使自己的總成績達到了十九顆星,離合格只差一步。而鄭廣明在這一項上也卡了殼。

第二項加試是游泳,不用說這是爲選拔海軍設計的一個項目。方法也簡單,就是在一條長三十步長,寬十步的水池裡,遊單程可得一星,一個來回可得二星。

但這批明軍多是北方人,不識水性,有些人會幾下狗刨,但也遊不了多遠,單程的距離差不多有五十米,沒兩下子的人,根本就不行。結果在這個項目上拿星的,只有一百零七個人。趙嶽和鄭廣明都是不懂水性的人,因此連試都沒試。

第三項加試是越障阻跑:在一條長達七十步的跑道上,設有獨木橋,跨越、爬坡、吊行、匍匐行,翻越高牆等六道障阻,並要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分三個時間段,設有三顆星。這是商毅山寨後世的一個訓練項目,主要是考覈士兵的野外能力。

這個項目難度最大的翻越最後一面一丈高的木牆,沒有任何抓手的地方,全靠助跑和彈跳力,還有全身的協調性。絕大多數士兵都通過前五項,但在最後一項上受阻。通過這個項目拿到星的,只有二十六人。趙嶽和吳廣眀都沒能通過,因此趙嶽還是停留在十九星上,而吳廣明還是十五星。

最後一項加試長槍衝刺,也是星數最多的一項,共設有五星。在十步遠以外,設有一個木人,在頭喉腹雙腳等要害部位各放置一個小球,每人有五次衝刺的機會,毎刺中一個小球,就可以獲得一顆星。

這也是這個時代的軍隊的一個傳統訓練項目,商家軍在成軍之初,毎個人都苦練過這一招,而現在拼刺刀也成爲商家軍的士兵必需掌握的一項技能,因此這個訓練項目,也有非常大的實戰價值。不過沒有經過嚴格訓練的士兵,想在衝刺之中準確的刺中部位,是非常困難的,大多數士兵五槍都刺在木人上,少數士兵也只剌中了一槍,能刺中兩槍的寥寥無幾,而趙嶽五槍之中,刺中了四槍,是所有士兵中成績最好的。畢竟他這些年的基本功可沒有白練。

同時趙嶽也已二十三星的成績,成爲達標士兵。而和他一起成爲達標士兵的,還有三百一十二人。他們在經過三個月的基礎訓練之後,就可以成爲商家軍的正式一員。而吳廣明在加試中僅僅只在最後一項上拿到了二顆星,還是未能通過達標線,只能繼續接受訓練,等待下一次考覈。

不過雖然考覈通過,但趙嶽仍然有些鄙視這些考覈的項目,因爲有一個重要的軍事項目居然沒有設立,那就是弓箭,這也是趙嶽善長的一項武技,可惜沒有機會一顯身手。

趙嶽當然不知道,商家軍裡,除了偵察營還保留了一部份弓箭手之外,其他各軍中,早就己經取消了這個兵種,都進入火器時代了,誰還玩弓箭呢?

雖然以後的訓練項目相同,但趙嶽他們三百一十二個人被單獨組成三個小隊,趙嶽又一次被任命爲一個小隊的隊長,雖然趙嶽的考覈成績要排到一百名以後,但在識字這一項上拿星的士兵中,他的成績是最好的,讓他擔任隊長,可以向其他士兵傳達書面命令,另兩個小隊也是同樣,都是由識字的士兵擔任隊長。反正這也是個臨時的安排,三個月之後,這三個小隊都要重新打散整編。

不過趙嶽還爲此小小的得意了一把,讀書人果然就是不一樣。接下來毎人發放了盔甲和武器,盔甲是一件八楞帶沿頭盔,一件板式背心,一對護臂和護腿,一雙皮靴,沒有護肩,戰裙,前後掩心鏡等,而武器也只是一支長槍。趙嶽也不禁十分鬱悶,商家軍難到窮得連盔甲都湊不全了嗎?

同時每人還發給了兩本小冊孑,一本寫着[商家軍軍紀],另一本是[步兵操典],隊長的另一項任務就是把這兩個小冊子的內容讀給每一名士兵知道,讓他們記熟爲止。

第二天,趙嶽和他的小隊,就開始接受在商家軍的第一次訓練。

第75章 浙江援軍第151章 二次進攻(下)第248章 孝陵—神道(上)第69章 黃宗羲來訪(一)第99章 荷蘭人的抗議(下)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16章 全村動員(下)第400章 國事(三)第262章 溧水之戰(四)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141章 驅逐荷蘭(四)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154章 進攻廣東(二)第186章 神奈川條約(上)第382章 糾結的特朗普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51章 正面強攻(一)第191章 勸進(上)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29章 計劃(下)第113章 守關之戰(三)第333章 對持(三)第360章 殖民制度(下)第234章 收尾第347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上)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20章 進取光州(三)第118章 海盜(二)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62章 再戰匪賊(一)第61章 奇襲仙霞嶺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47章 清廷平亂(上)第81章 佈置(二)第146章 干係臘戰記(二)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170章 攻城激戰(三)第274章 杭州時報案(下)第181章 奉旨進京(下)第164章 新式武器(上)第71章 大戰曲阜(二)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118章 豫北戰役(四)第148章 干係臘戰記(四)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149章 陰魂不散(上)第309章 宣戰(下)第131章 進軍江西(三)第273章 杭州時報案第9章 亂世佳人(上)第349章 母女相逢第18章 朱印船(下)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93章 合圍(四)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224章 洞房第82章 佈置(三)第192章 技術革新(三)第63章 爭奪山東(七)第54章 水上進攻第5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二)第5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207章 哭諫(上)第208章 清廷新軍(下)第156章 襄樊之戰(一)第145章 新年(下)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184章 大西軍出戰(四)第46章 援不援救王家大屯第266章 察哈爾之戰(九)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270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四)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176章 琉球之變(一)第102章 突襲盛京(一)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150章 進攻揚州——雨戰(上)第35章 南歸(上)第323章 進攻大阪(下)第295章 軍隊糸統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43章 拿人墊吧第168章 剿滅馬家寨(上)第209章 清廷的難題第258章 察哈爾之戰(一)第136章 開業(三)第182章 下獄(上)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88章 騎軍對戰(上)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37章 試探進攻(上)
第75章 浙江援軍第151章 二次進攻(下)第248章 孝陵—神道(上)第69章 黃宗羲來訪(一)第99章 荷蘭人的抗議(下)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16章 全村動員(下)第400章 國事(三)第262章 溧水之戰(四)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141章 驅逐荷蘭(四)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154章 進攻廣東(二)第186章 神奈川條約(上)第382章 糾結的特朗普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51章 正面強攻(一)第191章 勸進(上)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29章 計劃(下)第113章 守關之戰(三)第333章 對持(三)第360章 殖民制度(下)第234章 收尾第347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上)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20章 進取光州(三)第118章 海盜(二)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62章 再戰匪賊(一)第61章 奇襲仙霞嶺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47章 清廷平亂(上)第81章 佈置(二)第146章 干係臘戰記(二)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170章 攻城激戰(三)第274章 杭州時報案(下)第181章 奉旨進京(下)第164章 新式武器(上)第71章 大戰曲阜(二)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118章 豫北戰役(四)第148章 干係臘戰記(四)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149章 陰魂不散(上)第309章 宣戰(下)第131章 進軍江西(三)第273章 杭州時報案第9章 亂世佳人(上)第349章 母女相逢第18章 朱印船(下)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93章 合圍(四)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224章 洞房第82章 佈置(三)第192章 技術革新(三)第63章 爭奪山東(七)第54章 水上進攻第5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二)第5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207章 哭諫(上)第208章 清廷新軍(下)第156章 襄樊之戰(一)第145章 新年(下)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184章 大西軍出戰(四)第46章 援不援救王家大屯第266章 察哈爾之戰(九)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270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四)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176章 琉球之變(一)第102章 突襲盛京(一)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150章 進攻揚州——雨戰(上)第35章 南歸(上)第323章 進攻大阪(下)第295章 軍隊糸統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43章 拿人墊吧第168章 剿滅馬家寨(上)第209章 清廷的難題第258章 察哈爾之戰(一)第136章 開業(三)第182章 下獄(上)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88章 騎軍對戰(上)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37章 試探進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