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到馬事變

商毅道:“就在前天,左夢庚己經率部向清軍的耿仲明部投降,部下十五萬餘衆,盡數歸降了淸軍。(_)現在受清軍之命,正準備率軍進攻安慶。”

玄皇教主和明石姬互相看了一眼,也都吃驚不小,安慶正好位於南京上游,等於是南京東邊的門戶,而左夢庚部的戰鬥力雖然不強,但畢竟是十五萬人馬,人多勢衆,一但歸降清軍,多鐸部的人馬乎翻了一倍,一但讓左夢庚攻下了安慶,清軍不僅可以襲擊李自成的背後,而且還可以從長江上下夾擊南京,說不定不用等阿濟格擊敗李自成,就能夠攻破了南京。

過了好一會兒,玄皇教主才道:“那麼另一個消息呢?”

商毅看了他一眼,道:“就在昨天,劉宗周和陳子龍帶領着東林黨人,在馬士英的府門口聲討馬士英示威的時候,被人以弓箭射殺,當場斃命。”

玄皇教主的身孑一顫,也退後了一步,明石姬的臉色也變得一片慘白。誰也沒有想到,在自己離開南京之後,竟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劉宗周現在雖然不是東林的黨魁,但也是元老級的人物,又是目前公認的學術宗師,像黃宗羲、黃鎮周等東林骨幹,都是他的學生,因此在東林內部的影響力極大;而陳子龍是復社府領軸,聲望猶在四公子之上,這兩個人被人暗殺,自然不是小事。以東林黨的作風,沒事還要找事,而且還是在馬士英的府門口被殺的,這一下馬士英無論如何也抖不了關係。

明石姬問道:“那麼後來呢?善後是怎麼處理的?”

商毅接着道:“東林黨人也因此而當場發暴,羣起而攻,共有數千人衝進了馬士英的府裡,將馬士英和其子馬鑾打死,而當場傷亡人數,達數百人之多,引發了南京的全城大亂。不過在我收到這個消息時爲此,亂局還沒有結束,因此也不知道善後是怎樣處理的。”

玄皇教主一臉茫然,喃喃道:“怎麼會變成這樣的。”

商毅皺了皺道:“這件事情難到不是你們做的嗎?”

玄皇教主苦笑了一聲,道:“劉宗周和陳子龍是什麼人,殺了他們會有什麼後果,難到我們不知道嗎?而且就算是要暗殺他們,也不會選在馬士英的府門口,這不是自找麻煩。”

商毅點了點頭,這到也是,玄皇教確實還沒有傻到那一步,又想了一想道:“那麼會不會是馬士英的個人行爲呢?前不久他還把陳貞慧抓起來下了獄,現在劉宗周和陳子龍帶人在他門口鬧事,會不會一時頭腦發熱,纔想出這麼個笨辦法。”

明石姬搖了揺頭,道:“我看也不會,雖然他抓住了陳貞慧,但也並沒敢對他用刑,何況劉宗周和陳子龍可不是陳貞慧能比的,我不信馬士英會分不出這個厲害關係來,而且我們在離開南京之前,也曾說動了馬士英,讓他關幾天之後,就把陳貞慧放了。”

商毅沉吟了一會,道:“不是你們乾的,也不是馬士英,那麼就只有一種可能性了,就是滿清在南京佈置的暗線人員乾的,南京一亂,對他們纔是最有利的。在假太子案以後,你們不是懷疑滿淸在南京潛伏了暗哨人員嗎?調查得怎麼樣了?有什麼結果。”

明石姬苦笑了一聲,道:“雖然調查過, 但這段時間來別的事情太多了, 我們也沒有足夠精力來調查這件事情,現在只能確定,在南京確實潛伏着一批滿清的暗探人員,但俱體的情況怎麼樣,還沒有查清楚。”

商毅聽了,心裡也不禁暗暗的警覺了起來,如果在南京潛伏着清廷的間諜,那麼浙江說不定也會有,這到並不奇怪,既然自巳能向北京派間諜,清廷自然也能向自己這邊派間諜來,看來有必要馬上通知杭州,讓安全司和情報司都要在暗中加強調查。

不過收到了這兩個消息,也讓商毅明白,自己面臨的局面也並不簡單,軍事僅僅只是其中一個方面而己。因此也無心在和他們糾纏下去,道:“好吧,你們馬上回南京去吧,儘快把南京的局勢安定下來,否則不知還會多亂,現在馬士英死了,索性就順水推盤,都啓用東林黨吧,他們至少可以平穩下局勢。然後儘快調查滿清暗探的事情。還有,黃得功和劉良佐就不要調動了,讓他們防住左夢庚的人馬,一方面保護南京,一方面也保護好李自成的背後,他那一邊可不能再出大問題了,否則局面就真的不可收拾了。”

聽商毅這麼一說,玄皇教主和明石姬也都鬆了一口氣,至少商毅還沒有完全放棄,玄皇教主忍不住又問道:“那麼揚州這邊呢?你守得住嗎?有什麼需要我們配合的。”

商毅道:“揚州的事情不用你來操心了,只要有我在這裡,揚州就丟不了。我也會派水軍守住長江水道,不讓清軍輕易偷渡。至於以後你們打算怎麼辦,是打算互相合作還是繼續拆臺,那就隨你們的便好了,反正我也沒指望你們能夠有多少用處。”

雖然被商毅這樣訓斥,但玄皇教主卻並沒有生氣,相反還十分感激,道:“商毅,你放心好了,以後我們絕不會再算計你了。現在我們大家確實應該精誠合作,全力對付滿清。”

商毅擺了擺手,道:“這些話就等以後再說吧,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去吧。” 玄皇教主和明石姬也知道商毅下了逐客令,立刻十分知趣的告辭。

而商毅連送都懶得送,向帳外大叫了一聲:“衛兵。”

一個衛兵立刻走進大帳,立正敬禮,大叫道:“報告。”

商毅道:“立刻通知團級以上的將領,馬上到中軍大帳來開會。”

――――――――分割線―――――――――分割線――――――――

就在清軍的大隊人馬對揚州進行合隴圍攻的時候,李定國和段鵬也帶領着他們的隊伍,悄悄的在戰場的外線展開了行動。

這時李定國和段鵬手下實際是六個營,共計約有五千多人,另外還有三百多匹驢馬。因爲這次作戰會大範活動,因此全軍也儘量輕裝出發,每名士兵除了步槍和刺刀以外,都配了六十發子彈,六顆手榴彈,三天左右的乾糧,私水壺,而現在己經進入了五月,氣溫漸高,因此連帳蓬、鋪蓋都沒有帶。

其他的武器中所有的中型火炮都留下,只帶了六十門小型火炮,只是作爲火力補充。最重的火炮也不過是一百五十斤重,每門火炮配五十發炮彈、開花彈和霰彈各佔一半,而且全用馬驢來馱運,連炮車都不用。霹靂火箭也全用肩扛式的,一共帶了八百個。可以說己經把裝配精減到最低。

這次李定國和段鵬沒有俱體的作戰目標和任務,商毅只是要求他在清軍的身後活動,破壞淸軍的運輸線,搔擾清軍的後方,而什麼時候出擊,攻擊什麼目標,全由李定國和段鵬來決定。

因此在大軍從鳳陽撤退時,李定國和段鵬也隨着大軍退到了滁州,然後躲進了滁州西北的大槍嶺裡,這裡有一個補給點,有足夠的糧食,從此也就和商毅的大隊人馬脫離,開始了他們的獨立作戰。

滁州雖然也是一個府治,但其實地方極小,只有和它相鄰的廬州府和鳳陽府的十之一二,而且境內多山,歐陽修在他的[醉翁亭記]裡,第一句就是“環滁皆山也”。但對於李定國和段鵬的部隊來說,卻是一個極好的藏身之地。

李定國和段鵬在大槍嶺裡躲了五天,清軍拜尹圖進駐滁州的全過程,其實就在他們的眼皮低下進行的,而拜尹圖率大軍從滁州趕奔六合之後,兩人也意示到,自己出動的時候到了。而第一個目標,就是滁州。

拜尹圖是兵不血刃就拿下了滁州,在離開滁州以後,留下了一個甲喇的兵力駐守,把雜役和包衣算在一起,大約有三千五百人。

甲喇額真的名字叫庫代。是屬於正白旗,自從入關以後,就一直跟着多鐸的人馬,東征西殺,幾乎一刻也沒有停過,雖然每到一處也都搶擄到不少東西,但這次滿淸是傾剿出動,他一個小小的甲喇額真算得了什麼,上面還有梅勒章京、固山額真、各貝勒貝子、親王,別說吃肉喝湯,就連骨頭也輪不到他啃,頂多也就是一點渣子,還要和其甲喇來爭,因此一年多時間下來,並沒撈到多少實惠。

而拜尹圖走了以後,庫代就是滁州的最高官員,好不容易等到了這個機會,自然是我的地盤我做主,這一套工作庫代也熟得得,首先把滁州城裡的大戶、富戶搜刮了一遍,不僅大撈了一筆橫財,還掠到了幾個姿色不錯的女子曖牀,當然庫代可並不滿足於這麼一點收穫,畢竟他手下還有牛錄,牛錄底下還有旗兵,大夥也都要有點好處,因此又分派手下的五個牛錄,輪流出動,到城外的各村莊鄉鎮去掠劫。

這一天晚上,還有兩個牛錄沒有回城,不過這種事情實屬正常,因此庫代也沒放在心上,晚飯之後,就立刻回房,抱着抓到的女人,在牀上嗨嚯吖嚯的辦起事來。主將是如此,其他的清軍自然也都十分放鬆,誰也沒有警覺到,在黑夜之中,一支軍隊己經悄悄的摸到了滁州城邊來了。

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261章 察哈爾之戰(四)第35章 追擊第53章 山東之變(一)第153章 激戰(上)第11章 婚姻(下)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35章 鄉鬥(下)第3章 趕集(上)第323章 進攻大阪(下)第211章 商毅的應對計劃第375章 文萊歸降(下)第212章 平定朝鮮(一)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32章 再徵湖北(二)第61章 國事家事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143章 提案(下)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59章 爭奪山東(三)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73章 再搞打搞打左良玉第180章 出兵(上)第224章 洞房第279章 大不敬第8章 挺進大別山(二)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上)第273章 杭州時報案第185章 火燒鶴丸城第176章 鹽場(下)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90章 合圍(一)第148章 新政(二)第31章 李自成的決策(下)第168章 剿滅馬家寨(上)第84章 開戰第171章 戰局的變化(三)第262章 察哈爾之戰(五)第170章 發動羣衆(下)第70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二)第203章 登基建國(五)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60章 清軍南進(下)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45章 貨幣第213章 平定朝鮮(二)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21章 進取光州(四)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201章 登基建國(三)第287章 訪英使團出發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236章 訪歐船隊歸來(四)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第192章 禁宮之變(一)第97章 僱傭兵(上)第10章 撤離北京(一)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218章 另一位宗師(下)第203章 生絲之戰(四)第86章 連寨戰術(下)第85章 進山追擊(三)第106章 淮安首戰(上)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293章 內政外擴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166章 言論自由(上)第117章 豫北戰役(三)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第31章 碧華軒(上)第220章 新武器(一)第302章 造勢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30章 定居淸水村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48章 清廷平亂(下)第264章 進攻馬尼拉城(三)第58章 海軍聽證會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161章 飛剪船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81章 進攻黃州(二)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
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261章 察哈爾之戰(四)第35章 追擊第53章 山東之變(一)第153章 激戰(上)第11章 婚姻(下)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35章 鄉鬥(下)第3章 趕集(上)第323章 進攻大阪(下)第211章 商毅的應對計劃第375章 文萊歸降(下)第212章 平定朝鮮(一)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32章 再徵湖北(二)第61章 國事家事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143章 提案(下)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59章 爭奪山東(三)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73章 再搞打搞打左良玉第180章 出兵(上)第224章 洞房第279章 大不敬第8章 挺進大別山(二)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上)第273章 杭州時報案第185章 火燒鶴丸城第176章 鹽場(下)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90章 合圍(一)第148章 新政(二)第31章 李自成的決策(下)第168章 剿滅馬家寨(上)第84章 開戰第171章 戰局的變化(三)第262章 察哈爾之戰(五)第170章 發動羣衆(下)第70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二)第203章 登基建國(五)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60章 清軍南進(下)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45章 貨幣第213章 平定朝鮮(二)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21章 進取光州(四)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201章 登基建國(三)第287章 訪英使團出發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236章 訪歐船隊歸來(四)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第192章 禁宮之變(一)第97章 僱傭兵(上)第10章 撤離北京(一)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218章 另一位宗師(下)第203章 生絲之戰(四)第86章 連寨戰術(下)第85章 進山追擊(三)第106章 淮安首戰(上)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293章 內政外擴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166章 言論自由(上)第117章 豫北戰役(三)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第31章 碧華軒(上)第220章 新武器(一)第302章 造勢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30章 定居淸水村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48章 清廷平亂(下)第264章 進攻馬尼拉城(三)第58章 海軍聽證會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161章 飛剪船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81章 進攻黃州(二)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