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決戰之前(上)

商毅帶領着人馬從杭州出發, 沿路都可以看見來往不絕的民夫車輛, 都裝載着各種各樣的物資,排着長長的隊伍。雖然跟隊押運的軍隊並不多,但秩序井然,並沒有出現混亂的局面。

而且幾乎所有的在許多車輛上都插着各種顏色的旗幟,或者貼着標語,寫着“恢復中華、驅逐韃虜”,“收復南京,打敗滿清” 等字語。沿途還有不少年輕人在大聲鼓勵民夫們努力,把物資儘快送到前線去,爲抗擊清軍,保衛家園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看到這些情景,也讓商毅十分滿意,看來宣傳組織工作確實做得十分到位。

三天之後,商毅的一行人馬到達南京外城的小安徳門附近,成進的第一軍己經在這裡紮下了大營。這時其他各路人馬也都基本到達了自己的陣地。

南京分內外兩城,內城纔是真正的南京城區,城牆都是用米湯、蛋清調灰燒製的青磚砌成,高大寬厚。而外城實際是一道不高的土圍牆,而且連續長達一百餘里。

這時清軍在南京城中的總兵力約有九萬左右,其中滿旗和三大營的人馬約有兩萬餘人,漢軍和綠營約有二萬六七千人,其餘全是其他降軍。主要的將領有:屯齊、鰲拜、滿達海、劉之源,李思忠、士彥、郝效忠等人。另外有各種火炮二百七十餘門,火銃一萬餘杆, 霹靂火箭六百餘簡,震天雷六千多個。

自從商家軍對南京地區的合圍完成之後,多鐸也知道大勢不妙,於是也在南京城內開始佈置準備守城的計劃,雖然說清軍的兵力確實不算少了, 但南京的地區實在太大,而城牆又太長,清軍的兵力仍嫌不足,根本不可能把防線擴大到外城一線,因此多鐸也決定把南京的外城全都放棄,把防線佈置在內城和內城的外圍地區,集中兵力駐守。

清軍佔領南京時,南京城裡的居民只有七八萬,經過了近一年的時間發展之後,現在南京城裡的居民也已經接近到二十萬,雖然離正常時期還相差甚遠,但也恢復了幾分元氣。而這時多鐸也下令在南京城內實行軍管,所有人員一率聽從清軍調度,所有糧食、財產、物資也全都交出來,由軍隊統一分配,違令者立斬。

爲了彌補清軍的兵力不足,多鐸首先下令將城中的居民十五歲以上,四十五歲以下的男孑全部都編組成軍,一下子就擴充了近五萬人,發給武器,進行短期訓練,平時付責修築工事,在商家軍進攻時,也要全都參加戰鬥。同時也把年輕婦女都組織起來,付責做飯洗衣照顧傷員等後勤事務。

同時多鐸雖然沒有勇氣放商家軍放進城裡來打巷戰,但對南京的防守也佈下了三道防線,第一道是在南京的城牆外,依託城外的山河湖泊佈置,主要集中在二湖二山一罈,二湖是指莫愁湖和玄武湖、二山是指神烈山和聚寶山,一罈是指東南角的天壇。

多鐸下令,由郝效忠守聚寶山;李思忠守莫愁湖、佟岱守神烈山、土國寶守玄武湖、夏成德守天壇、在這五處駐點都派駐了一萬人馬,另有五千民兵駐守,不過人馬中只有滿漢軍各一千五百人,其餘全是降軍,當秸其中包括有三十門火炮,一千支火銃等武器。並且修築了大量的防禦工事。

第二道防線就是南京的城牆,這也是多鐸寄於了厚望的一道防線。

而第三道防線是在南京城內的皇宮,同時也在南京城內的各條河流邊上,主要的街道上也都修築防線,準備等商家軍攻入南京城裡之後,一面守衛皇城,一面和商家軍進行巷城。這一點多鐸到是參考了不少在十個月以前,商家軍守南京時的做法。

多鐸的且地是首先利用降軍和民兵在城外消耗商家軍的兵力,並且拖延時間,而將最精銳的滿漢旗主力軍留在城內駐守,爭取堅持到援軍趕來。按多鐸的預計,如果有援軍的話,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應該是能夠趕到南京來的,因此多鐸分派的計劃是每一道防線都要守住十天,加起來也就是一個月。要是一個月之後還不見援軍,那就只好殉城而亡了,反正到了這一步,多鐸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分割線―――――――――分割線――――――――

由於這時南京城裡實行了軍管,一度恢復了幾分往日繁華的秦淮河也再度冷清起來,開張了幾個月的酒樓妓院也全都關了門,夥計都被編入軍隊,準備參加戰鬥,而妓女們也都全被監管起來,付責後勤事務,當然年輕貌美的都被有頭有臉的將領拉回去暖牀。

雖然紫明樓有墨經緯和紫玲瓏罩着,到是逃過了被清軍徵調的命運,不過這個時候顯然已經無法再繼續營業下去了,因此也關張停業了。除了摩門的弟子以外,其他人也都被遣散回家。好在是樓裡到是積攢了不少食物和酒,還能夠保證幾個月的生話。

這時墨經緯和紫玲瓏坐在樓上,看着己經空無一舟的秦淮河,也不禁生出了頗多的感慨來。墨經緯苦笑了一聲,道:“想不到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商毅竟然就能夠把南京又奪回去,而且居然能夠想出從海上突襲遼東、京津之地的方法來調動清軍,實在是…實在是……”

紫玲瓏到是少有的沒有和墨經緯擡扛,道:“也許從他撤出南京的那一刻起,就己經佈置好了今天的一切,這十個月以來不過是一步一步的實現而己。” 頓了一頓,又道:“你認爲會有援軍來嗎?”

墨經緯苦笑了一聲,道:“雖然我很想說會有援軍,但這種可能性並不大,尚可喜早就和清廷產生了嫌隙,而且他現在己經佔領了廣東之地,絕不會輕易放棄,沒有了尚可喜,金聲桓和覺羅巴哈納最多也不過五六萬人馬,想來救援南京,根本就不可能。要知道商毅最善於打圍佔打援的戰鬥。” 頓了一頓,他又道:“何況援軍趕來,大約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我看多鐸絕對堅持不了這麼長的時間。”

紫玲瓏道:“你認爲多鐸能夠堅持多久呢?”

墨經緯道:“依我看,多鐸能夠堅持到十天,就己經是奇蹟了。”

紫玲瓏怔了一怔,道:“我到沒有想到,你這麼不看好清軍。”

墨經緯看了她一眼,淡淡道:“我說過,我決不會再低估商毅了。”

紫玲瓏嘆了一口氣,道:“難到商毅真的是二師叔所說的,可以改變天運的人嗎?”

墨經緯淡淡道:“不管他是不是,我都不會改我的目標。”

紫玲瓏沒有把這個話題再繼續下去,又道:“既然南京鐵定守不住了,那麼你爲什麼還要留在南京呢?”

墨經緯笑道:“你這話問得到是奇怪,你現在不是也留在南京嗎?總不會以爲瑤瑱還會念在過去的情份上保護你吧?”

紫玲瓏微微一笑,道:“難道說我自已就保護不了自己嗎?南京這麼大,我們來刲這裡潛伏也有好幾年了,光是我公開的身份就有三個。要想躲起來,不被商毅找到,還是不難做到吧。我留在這裡,是想看一看商毅佔領了南京之後,到底還有什麼施政的手段,現在我們需要全面瞭解商毅。但我們在浙江的人手到底還是太少,雖然打聽到一些,但還遠遠做得不夠,所以我想留在南京,親自了解一下。”

頓了一頓,又道:“另外南京雖然失守,但對我們來說,卻未必不是一個機會,因爲商毅在浙江防範得太嚴了,我們很難插得進手去,而現在就在南京開始佈置,等商毅佔領了南京之後,正好把我們也一併接收過去,而且我們還可以藉機打入浙江,以後也就更好行事了,這樣好的機會,我當然不會放過了。那麼你呢?又是爲了什麼?”

墨經緯哈哈一笑,道:“英雄所見略同,我要留下來,和你的目地差不多,既然你們能夠在南京隱藏起來,不被商毅知道,也不再乎多我一個人吧。”

紫玲瓏道:“多你一個到是沒什麼?只要你老實配合也就成了。不過你的目地和我們差不多,那麼就是還有一點點區別的,那麼……”她的眼睛忽然閃出了一道精光,道:“我明白了,原來你是抱着這個目地纔要留在南京的。”

墨經緯點了點頭,道:“既然你猜出來了,我也不否認,那麼你是否同意呢?”

紫玲瓏笑道:“我爲什麼不同意,反正你成功失敗也不關我的事。但你留下來到是可以,不過一切行動都必須聽我安排,當然你放心,我一定爲幫你尋找機會,創造條件,只是沒有我同意,不許私自進行。因爲我不能因爲你的行動,把我們會都暴露出來。”

墨經緯又點點頭,道:“這是當然,如果沒有你們的幫助,我也不可能成功,所以我一定聽從你的安排,絕不會私自行劫。”

紫玲瓏道:“還算你眀白。不過紫明樓早就暴露了,因此明天我就開始撤離這裡,換一種身傷。”

第200章 布萊克報告(上)第63章 破局(三)第23章 玄皇妖女(下)第140章 外線作戰(二)第161章 勝利迴歸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65章 文鬥? 武鬥?第236章 隱密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132章 攻城(下)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53章 進攻靑狼峰(上)第176章 琉球之變(一)第111章 圍殲阿濟格(七)第286章 帝國體制(一)第219章 渡過鴨綠江第114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下)第183章 下獄(下)第45章 貨幣第64章 三徵湖北(一)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115章 視査海防(上)第81章 佈置(二)第347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上)第9章 安慰公主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63章 爭奪山東(七)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45章 戰後總結第262章 進攻馬尼拉城(一)第93章 追擊海盜第135章 天命第395章 荷蘭求和(四)第192章 勸進(下)第199章 廷議(下)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119章 海盜(三)第12章 撤離北京(三)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34章 再徵湖北(四)第26章 夜襲(上)第155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一)第103章 完婚(一)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91章 南京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292章 出航印度(下)第4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第218章 另一位宗師(下)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60章 莊妃第78章 步兵進攻第102章 備戰(四)第73章 阻擊第27章 煙雨杭州第100章 備戰(二)第39章 團兵初成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328章 徳川出兵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167章 雨戰(三)第175章 勸降吳三桂(下)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255章 巡視北京(下)第228章 排華事件(三)第160章 民心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194章 大西軍歸降(下)第198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上)第85章 夜襲(三)第181章 出兵(下)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78章 衡州府第138章 針鋒相對(下)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18章 朱印船(下)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71章 火拼左良玉(三)第58章 爭奪山東(二)第207章 進駐登州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243章 東西方的交流(一)第163章 與曰本的衝突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
第200章 布萊克報告(上)第63章 破局(三)第23章 玄皇妖女(下)第140章 外線作戰(二)第161章 勝利迴歸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65章 文鬥? 武鬥?第236章 隱密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132章 攻城(下)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53章 進攻靑狼峰(上)第176章 琉球之變(一)第111章 圍殲阿濟格(七)第286章 帝國體制(一)第219章 渡過鴨綠江第114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下)第183章 下獄(下)第45章 貨幣第64章 三徵湖北(一)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115章 視査海防(上)第81章 佈置(二)第347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上)第9章 安慰公主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63章 爭奪山東(七)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45章 戰後總結第262章 進攻馬尼拉城(一)第93章 追擊海盜第135章 天命第395章 荷蘭求和(四)第192章 勸進(下)第199章 廷議(下)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119章 海盜(三)第12章 撤離北京(三)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34章 再徵湖北(四)第26章 夜襲(上)第155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一)第103章 完婚(一)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91章 南京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292章 出航印度(下)第4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第218章 另一位宗師(下)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60章 莊妃第78章 步兵進攻第102章 備戰(四)第73章 阻擊第27章 煙雨杭州第100章 備戰(二)第39章 團兵初成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328章 徳川出兵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167章 雨戰(三)第175章 勸降吳三桂(下)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255章 巡視北京(下)第228章 排華事件(三)第160章 民心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194章 大西軍歸降(下)第198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上)第85章 夜襲(三)第181章 出兵(下)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78章 衡州府第138章 針鋒相對(下)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18章 朱印船(下)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71章 火拼左良玉(三)第58章 爭奪山東(二)第207章 進駐登州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243章 東西方的交流(一)第163章 與曰本的衝突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