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

舞臺上沒有重新佈景,上來了老頭,頭戴着禿氈帽,一身破舊衣服,還打着不少補丁,揹着一把胡琴,手裡拿着着一面銅鑼,敲得哐哐作響。來了舞臺中間,老頭向臺下作了一揖,道:“老少爺們!有錢的,幫個錢場子,沒錢的,幫個人場子……”

臺下頓時一陣鬨笑,因爲誰也沒有看過這齣戲,因此也都充滿了好奇心。連樓上的人也都被勾起了興趣,紛紛扒在窗臺邊向下看着。

等人羣稍靜,老頭才說自己是北直隸人,來南方討口飯吃,在路上撿了一個小丫頭,看她有點聰明,於是教她唱了幾首小曲,說着從後臺叫出來一個十四五歲的小女孩,道:“來!你伺候老少爺們一個小曲兒,唱上一段!”說着他拉起琴曲,聲音似泣如訴,幽幽咽咽。

女孩應聲唱道:“高粱葉子青又青,五月時來了韃子兵。先佔山海關,後佔北大營。殺人放火真是兇。殺人放火真是兇,明朝的軍隊,有好幾十萬。恭恭敬敬讓出了北京城……” 唱到這裡時,那女孩忽然劇烈咳嗽起來,上氣不接下氣,唱不下去了。

商毅在樓上看着,也很滿意,果然和自己穿越之前看過的差不多,確實演的就像是真事一樣,其實這是他抗戰時期一個很著名的話劇[放下你的鞭子]。而剛纔那個女孩唱着,就是有名的[九一八小調],當然個別詞被商毅改動了一下,成了現在這個效果。

這時臺下立刻有人起鬨,老頭又是作揖又是賠禮,說自己是從北直隸逃亡到南方來的。沒飯吃呀!這女孩是餓的,然後又叫那女孩好好唱一曲,讓大夥高興了,賞幾文錢就給她賣吃的。

接着又拉起了胡琴,那女孩唱了幾句之後,還是不能成聲,老頭一再呵斥,然後發怒,拿起皮鞭將女孩狠狠抽打。女孩被打得躺倒在地上,放聲大哭……底下看熱鬧的百姓也都有些被驚呆了。

就在這時,有人大喝道:“住手!放下你的鞭子!”只見臺下的百牲中,有二三個商家軍士兵衝到臺上,推開了那個老頭,護住女孩。大概是用力過猛,把老頭摔倒在臺上,還有個士兵上去要打老頭。

但那女孩卻撲到老頭身上,護住了老頭,邊哭邊訴,說出了真像:原來這老頭是她的親身父親,因爲清軍入關,家園被清軍佔領,無法生活,只有流浪、逃亡,無處安身,沒有飯吃,過着飢寒交迫的日子……只說得聲淚俱下,神色悽慘,而老頭也抱着女兒,放聲大哭起來。

而那幾個士兵立刻趁機鼓動臺下的百姓,誓死抵抗清軍。這些百姓們也分不清這是演戲還是真的,但在臺下一些托兒們的煽勵下,情緒鼎沸,像開了鍋,激盪不已。不由得跟着一起高呼起來:“驅逐清虜,恢復中華,誓死報國,護境安民。”口號聲、高吼聲,迴盪在整個揚州城裡。

陳圓圓也不禁有些傻了,原來商毅把這個劇本給她的時候,她只是覺得這個話劇很有意思,而且又是商毅的要求,才認真的排演,但對商毅所說的效果,卻是半信半疑,想着不過是一出小話劇,有那麼大的作用嗎?但現在看到演出之後的效果,才知道商毅所說後,真的一點都沒有誇張,甚致還要大得多。

商毅笑道:“不錯,演得真的很不錯,效果也非常好。還有那兩個人,一定要好好獎勵他們。還要安排更多的人來排這一齣戲,以後每到一個新地方,都要演一遍。”

陳圓圓這纔回過神來,道:“相公,你是怎麼寫出這齣戲來的,實在是太精釆了。沒想你還能寫戲。”

商毅也被她誇得一頭暴汗,好在他來到這個時代之後,的東西也不少了,因此也能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把這榮眷都居爲己有了。只是可惜明朝以後,基本就沒有什麼詩詞大家,不然還可以冒充一把才子。道:“劇本寫得好,還要排得好,演得好才行,看來是讓你廢了不少心血,這裡面也有你的功勞。我看以後乾脆成立一個正式的劇團,就甴你來付責,可不要小看文藝的力量。”

看着自己的首演成功,又得到商毅的誇讚,陳圓圓也不禁兩眼放光,十分歡喜。

這時在樓上看戲的史可法等人也都被震驚了,久久說不出話來。開始被商毅拉來看戲,史可法心裡還頗不以爲然,認爲商毅也未免有些太驕傲了,在清軍大軍壓境的時候,居然還有心情帶個戲班孑來演戲,但現在全指望着商毅來指揮守衛江淮的戰鬥,因此也不好駁商毅的面子,那知這一齣戲居然演出了這個結果。

史可法當然看得出來,這就是個套,但卻一下子把揚州百姓的情緒給點燃了,過了好一會兒,雖然戲臺己經收了場,但呼喊聲去一點也沒有停,而且越傳越廣,己經蔓延到了附近的大街小巷。史可法也長長出了一口氣,對其他人道:“如果我大明各地都有此民心,又何懼清虜呢?”

商毅剛來到外間,聽到史可法的這句話,也道:“督師說得是,我中華百姓比清虜多了百千倍,如果人人都能誓死抗敵,又怎會讓清虜如此猖獗一時,因此能否戰勝清虜,全在於民心,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全在於此。”

史可法怔了半響,雖然商毅的話說得完全在理,但他總覺得,有些什麼不對的地方。

當天下午,李元胤和李本深都來向商毅辭行,不過在神色之間,也頗有激動之色,顯然是看了上午的那一齣戲之後,對這兩個年輕人的觸動很大,李元胤當場表示,回去之後一定會力勸李成棟歸復,並且一定會尋找機會,殺死清軍的大將,讓商毅放心。而李本深更是表示,自己決不會投降清廷,清軍殺到,寧可戰死沙戰,同時也向商毅請求,自己把軍隊拉來接受商家軍的整編,但請商毅自己去迎戰清軍,那怕是當一名普通的小卒也可以。

商毅也沒想到,一場小戲竟還會有這樣的效果,當初帶他們來看戲,就是想讓他們兩受點教育,現在看來,結果比自己想像的好得多。

其實李元胤、李本深、李成棟還包括其他一些人,雖然不能算是好人,但在本質上也不算是壞人,其實主要還是在於他們所在的環境,如果處在一個好環境裡,他們都可能成爲忠臣良將,而一個壞環境,卻能把他們變成叛徒、劊子手。就好像李偉鋒在中超踢球是球霸,而去了韓國踢球,卻成爲模範球員,這就是環境的區別。天使與惡魔其實往往就在一念之間。

商毅當然希望能夠儘自己的最大努力,多挽救一些這個時代的人,因此也好言鼓勵了他們幾句,然後讓他們離開揚州,各奔去處。

而在隨後的幾天時間裡,慰問團也連續演出,雖然揚州的百姓都知道這是一齣戲了,但還是興致不減,而且每一次演出,都能夠激發起百姓們的抗清情緒。就在這幾天時間裡,有六七千名年壯年百姓報多參軍,其中也不乏文士,郎中、工匠等有不少人都表示,就算不能當兵,但也願意爲抵抗清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還有不少富戶也捐出家財,獎勵抗清的將士,總之揚州城軒起了一股抗清的高氵朝。

對這種情況,商毅當然十分滿意,而且這也正式他所需要的樣子。因此一面對百姓高漲的情緒加以安撫和引導,另一方面也在有條不紊的佈置防守安排。

由於清軍的逐步南進,也造成了大量的難民潮,有超過三十萬的難民涌入揚州城中,使城裡的人口達到八十餘萬,也給揚州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難民的問題如果處理不好,也容易出大亂子,而且也不知道難民中夾雜着多少清廷的細作。

因此商毅也決定,將難民和揚州城中的一部份百性都轉移到浙江去, 而且在揚州城中,也不再接納新的難民,而是派人在城外迎候,來了新的難民就都組織他們趕到江邊,等着乘船過江。一方面減輕揚州的壓力,另一方面現在浙江也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同時還可以向臺灣移民。另一方面南京朝廷也送來了五萬石米,和二十萬兩白銀,資助軍用。

同時黃得功和劉良佐雖然還有江南未歸,但也有不少人自發渡江,來到揚州助戰,計有兵部主事何剛、左都督劉肇基、副總兵莊子固以及職方郎中黃日芳等人。雖然他們所帶的人馬都不多,合計也只有數千人,但對史可法來說,也是個不小的安慰。

而就在這時,駐守鳳州的成進也發回了報告,清軍的大軍終於在歸德聚齊,多鐸分兵三路南下,由恭順王孔有德進攻宿州、懷順王耿仲明進攻穎州,而多鐸親自率領十萬大軍,直取鳳陽而來。

商毅接報之後,立刻向史可法告辭,親自趕往鳳陽,抵抗清軍的大軍。

第83章 游擊戰(二)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第280章 辭職(上)第1章 喜迅(上)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84章 四徵湖北第202章 生絲之戰(三)第11章 全面進攻計劃(上)第93章 遷移(一)第161章 飛剪船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199章 登基建國(一)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第一章 真像第36章 投靠第57章 爭奪山東(一)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51章 驚動了官府(下)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第195章 整編軍隊(下)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30章 李自成的決策(上)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36章 機構調整第22章 靈活作戰(一)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65章 洪承疇獻計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68章 救援兗州府(上)第19章 進取光州(二)第74章 完成包圍第95章 遷移(二)第83章 游擊戰(二)第167章 多尓袞復出(一)第42章 龜山島海戰(二)第341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七)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57章 進取漢陽府(一)第112章 目標——南京(上)第73章 再搞打搞打左良玉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50章 清軍整頓(三)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60章 清軍南進(下)第5章 強盜第61章 爭奪山東(五)第56章 重新整編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32章 劉澤清出擊(上)第106章 淮安首戰(上)第22章 羅川口攻防戰(一)第57章 火船(三)第一章 真像第186章 神奈川條約(上)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134章 開業(一)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112章 目標——南京(上)第99章 清廷的援軍(一)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19章 進取光州(二)第87章 挑戰第85章 地雷陣第163章 通商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45章 內外夾攻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221章 初入南京(下)第148章 南征開始第403章 新年第204章 生絲之戰(五)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8章 蒐羅人材第233章 除夕——皇城之戰(下)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第27章 民團教師(三)第147章 接收火槍(下)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297章 發展計劃(下)第271章 妙手第116章 視査海防(下)第105章 完婚(三)第54章 進攻靑狼峰(下)第201章 登基建國(三)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190章 獻俘閱兵(上)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134章 追擊清軍(一)第85章 地雷陣第27章 夜襲(下)
第83章 游擊戰(二)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第280章 辭職(上)第1章 喜迅(上)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84章 四徵湖北第202章 生絲之戰(三)第11章 全面進攻計劃(上)第93章 遷移(一)第161章 飛剪船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199章 登基建國(一)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第一章 真像第36章 投靠第57章 爭奪山東(一)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51章 驚動了官府(下)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第195章 整編軍隊(下)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30章 李自成的決策(上)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36章 機構調整第22章 靈活作戰(一)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65章 洪承疇獻計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68章 救援兗州府(上)第19章 進取光州(二)第74章 完成包圍第95章 遷移(二)第83章 游擊戰(二)第167章 多尓袞復出(一)第42章 龜山島海戰(二)第341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七)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57章 進取漢陽府(一)第112章 目標——南京(上)第73章 再搞打搞打左良玉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50章 清軍整頓(三)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60章 清軍南進(下)第5章 強盜第61章 爭奪山東(五)第56章 重新整編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32章 劉澤清出擊(上)第106章 淮安首戰(上)第22章 羅川口攻防戰(一)第57章 火船(三)第一章 真像第186章 神奈川條約(上)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134章 開業(一)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112章 目標——南京(上)第99章 清廷的援軍(一)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19章 進取光州(二)第87章 挑戰第85章 地雷陣第163章 通商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45章 內外夾攻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221章 初入南京(下)第148章 南征開始第403章 新年第204章 生絲之戰(五)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8章 蒐羅人材第233章 除夕——皇城之戰(下)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第27章 民團教師(三)第147章 接收火槍(下)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297章 發展計劃(下)第271章 妙手第116章 視査海防(下)第105章 完婚(三)第54章 進攻靑狼峰(下)第201章 登基建國(三)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190章 獻俘閱兵(上)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134章 追擊清軍(一)第85章 地雷陣第27章 夜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