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宣戰(下)

國會的位置就在皇城以南, 因此商毅站在皇城的城樓上, 用自己的高倍距望遠鏡, 其實可以將國會前面的場景看得十分清楚。這也是現在商毅手頭上爲數不多的還能發揮作用的現代裝配。

看到自己這幾個月以來的佈置和準備終於都起到了作用,商毅就不相信,這樣一鬧,國會還能通不過這項決議。雖然不排除有少數人會強硬到底,但大多數人不會那麼死心眼,看不透民意。

隨他一起在城樓上觀看的,是葉瑤瑱、紫玲瓏、亞莉桑徳拉和豐臣薰四個人,這時也人人拿着一隻單筒望遠鏡,向國會的方向張望,雖然她們用的單筒望遠鏡不如商毅的高倍距望遠鏡, 但也能差不多看得清楚。

看了一陣之後,紫玲瓏把單筒望遠鏡放下,道:“這個樣子我看是可以通過的,不過搞得太複雜了,太麻煩了,還是我說的,你這就是做繭自縛,自己把自己弄得束手束腳,要是沒有國會多好,一道聖旨,什麼事情就都解決了。”

商毅道:“是啊, 如果皇帝的權力沒本任何的限制,所有的事情確實都可以用一道聖旨來解決,但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都可以,對不對,絕對的權力必然會導致絕對的腐敗,歷代亡國的道理也就在這裡,因此皇帝的權力必須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任意妄爲,設立國會的目地,也就在這裡,其實這也是爲了孑孫後代着想。”

其實這番道理現在紫玲瓏已經都懂,只不過是有意和商毅擡擡扛,但豐臣薰卻是第一次聽到這種理論,只覺得似乎有一點道理,但又不可思議。這時她進宮己有近兩個月的時間了,到是基本己經習慣了皇宮裡的隨便氣氛,不在逢人就拜,見誰就參見。言談行爲也不那麼拘謹小心。

不過豐臣薰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十分清楚,就算是隨便,那也是要有隨便的資格才行,自己不同於葉瑤瑱、林鳳舞她們,是商毅未稱帝時就己娶的妻妾。也和朝鮮來的李慶淑、李淑安不同,她們的背後,有一個實實在在的國家支持,而且朝鮮從元朝開始,就是中國的藩屬國了,一直關係良好。而自己僅僅只是有一個公主的名議,背後就只有一個日本商館,而且在近百年以來,日本的關糸就一直和中國很不好,遠不如唐宋時期那麼親近。更何況兩個朝鮮公主才十五六歲,正當妙齡,而自己進宮的時候,己是二十五歲,屬於這個時代的大齡剩女,當然不能和她們相比,因此儘管豐臣薰放開了許多,但依然還是謹守着禮,不該問的不問,不該說的不說。

這次國會是否能通過對日本宣戰,其實豐臣薰心裡最着急,因爲這是報家仇的唯一機會,而且在她心裡也確實有些不能理解,爲什麼商毅身爲中國的皇帝,但宣不宣戰必須要國會通過才行,要知道在曰本,那怕是一個大名,但在自己的藩國以內,也都是說一不二的。不過豐臣薰還不敢讓焦急的情緒表露出來,更不敢向商毅詢問,因爲日本和中國一樣,都是很忌諱後宮干政的。

因此聽了商毅的這一套理論之後,豐臣薰雖然覺得十分奇怪,但也不敢向紫玲瓏那樣深問,只是在一邊靜靜傍聽,當然中華帝國採用什麼樣的政治制度,她並不關心,現在唯一關心的就是這一次國會是否能夠通過對曰本、荷蘭宣戰的決議。

這時葉瑤瑱也放下了望遠鏡,道:“我看這次通過決議,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我擔心的卻是另外一點。”

自從中華帝國成立了以後,葉瑤瑱很少對政治事情發表自己的意見,有時紫玲瓏故意和商毅擡扛,她也沒有插嘴,只是在一邊看笑話,但這並不表示葉瑤瑱對國家政治就漠不關,相反她一直都十分關注政局的發展,因此一但發言,所說的絕對都是相當重要的問題,或者是商毅所沒有考慮周全的事情。

因此商毅也不能不重視葉瑤瑱的意見,道:“你擔心什麼?”

葉瑤瑱道:“你用煽動民意的法子,來迫使國會通過提案,雖然這一次是成功了,但也給別人提了一個醒,如果下一次別人有什麼提案,同樣也能用這種方法來使國會通過,這樣一來,你當初設立國會的初衷,豈不是就全部落空了嗎?”

紫玲瓏聽了也不由得嚴肅起來,道:“瑤瑱說的有道理啊,這確實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如果以後有人提出一些爲自己私利獲益,慎致是危險國家,不也可以用這種方法通過嗎?雖然你有否決權,但如果過多使用否決權,也並不好。”

商毅到是沒有想到會有這個問題,因爲在後世制輿論,彰響國會的決議,是常用的手段,似乎並沒有出現葉瑤瑱所說的現像,當然這可是因爲後世的民議會制度也都十分成熟了。商毅想了一想,整理了一下思路,才道:“首先,我並不是煽動民意,而是利用民意,再加以引導而已;其次我並不是在利用民意壓迫國會,只是用民意在影響國會的決議,煽動、利用,壓迫、影響,看似差不多,但卻是有本質的區別。比如這一次,那些去國會請願的人,因爲對日本荷蘭宣戰,代表了他們的利益,我只用加以引導,相反如果是對西北用兵,他們根本就不會理了,因此民意並不是什麼時俟都虐夠控制的了的,只有真正和民衆切身利益有相關聯繫的時候,才能夠加以引導和利用。如果真的到了這一步,其實也就真正代表了民意,這也是我設立國會的另一個目地,反映民意。”

頓了一頓,商毅又道:“而且就算是有人學用這種辦法,也沒有什麼不好,因爲這表示他們已經接受了國會這種制度,在這種制席的規定範圍內行事。無論是操控民意還是引導民意,但歸根到底,其實都已弳把民意放到了第一位,這和我設立國會的目地也是一致的。雖然不排除有人能夠暫時哄騙得了民衆一時,但很快就會被識破,而且透支了自己的政治信用,最終還是無法真正得到民衆的支持。”

葉瑤瑱和紫玲瓏聽完之後,也覺得商毅所說的這些活,有一定的道理,但一時也無法將商毅所說的話全都消化掉,畢竟讓這個時代的人理解這些觀念,還是有一定的困難。而在另一邊傍聽的豐臣薰早己是雲裡霧裡 ,分不清東西南北了。

就在這時,一個待從匆匆趕上了城樓,對商毅道:“皇上,國會的表決己經出來了,提案被通過了。”

商毅點了點頭,雖然他也能夠預料到,這一次提案應該是能夠被通過的,但在最終的結果沒有出來之前,誰也不敢說絕對把握。因此直到這個時候,商毅纔算是鬆了一口氣。老實說,從專制社會過渡到民主社會,確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沒有那一個習慣了使用絕對權力的皇帝甘心將手中的權力拱手讓出來的,因此在民主化的早期,無一不是通過暴力革命來完成的。而如果不是商毅在穿越之前,一直都是生活在這種社會環境中,恐怕也不會輕易把權力交出來,畢競自已一個人說了有多爽。

而豐臣薰更是如釋重負一樣,身子一軟,坐到椅子上,亞莉桑德拉笑道:“怎麼樣,現在終於可以安心了吧。”

豐臣薰也微微點了點頭,雙眼之中,盈盈己經見到了淚光。在外漂泊了近二十餘年的時間之後,現在終於等到爲家族報仇的機會,雖然知道商毅也是在利用自已的身份,爲其征服日本的大業服務,但對於豐臣薰來說,這並不重要。

這時商毅道:“好了,國會己經通過了,那麼後面的事情也就好辦了,我們都回宮去吧。” 說着叫過待女,扶着葉瑤瑱和紫玲瓏下樓,畢競這時兩人的身孕都到了六個月,大腹便便,行動也大受影響。

而豐臣薰卻一頭跪在商毅的面前,聲音哽咽着道:“妾身多謝皇上,豐臣家的血海深仇,終於有希望報了。”

商毅苦笑了一聲,雖然說把豐臣薰拉進自已的後宮,純粹就是爲了政治服務,但自從豐臣薰進宮以後,一直謙恭謹慎,處處忍讓,和其他人相處的也很和睦,對商毅更是百依百順,當然也包括在待寢的時候,而且豐臣薰本身也是姿色十分出色的美女,因此相處得久了,商毅對她也還是有一些感情的,於是把她扶起來,道:“阿薰,用不着這樣,總之這次一定替你報仇,也就是了。”

亞莉桑徳拉也過來,拍了拍豐臣薰的肩膀,笑道:“好了,不要在這裡哭哭啼啼的了,如果你真得想感謝他,今天晚上待寢的時侯,把他伺候舒服就行了。”

雖然這時豐臣薰心裡百感交集,但仍被亞莉桑德拉這句話說得一陣大窘,道:“賢妃娘娘,你這是說的什麼?”

商毅卻一把抓住她的手,笑道:“她說得可沒有錯, 今晚朕可要看你的表現了哦。”

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201章 布萊克報告(二)第80章 佈置(一)第93章 遷移(一)第209章 清廷的難題第233章 林家的決斷第199章 佈置對策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第137章 向南向北(四)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199章 廷議(下)第111章 圍殲阿濟格(七)第232章 暗流涌動(四)第一六十章 調整計劃第231章 暗流涌動(三)第13章 出兵第198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四)第29章 授藝第218章 另一位宗師(下)第261章 察哈爾之戰(四)第6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三)第188章 飛剪船試航第165章 出兵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120章 海盜的俘虜(上)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26章 民團教師(二)第231章 清廷滅亡(三)第122章 開封戰役(二)第17章 山東戰役(五)第3章 趕集(上)第62章 破局(二)第295章 軍隊糸統第49章 收復青州第136章 江南初定(一)第253章 中國的殖民時代第15章 反擊(三)第127章 追擊第20章 進攻浙江(二)第135章 開業(二)第97章 機密泄漏(下)第371章 荷蘭的決議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1章 安撫第211章 朝鮮來使(下)第117章 海盜(一)第22章 羅川口攻防戰(一)第275章 長城定蒙(四)第272章 撤離南京第218章 清廷的新年第194章 禁宮之變(三)第257章 進攻當塗(上)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273章 杭州時報案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183章 臺灣佈防(上)第156章 奪船(上)第61章 破局(上)第398章 國事(一)第77章 火炮對攻第148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上)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141章 外線作戰(三)第15章 反擊(三)第49章 清軍整頓(二)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第330章 前哨戰(下)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128章 火炮對戰第61章 奇襲仙霞嶺第63章 爭奪山東(七)第272章 撤離南京第239章 抵達呂宋島(二)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35章 超級戰艦第28章 立威第153章 激戰(上)第143章 西班牙艦隊(上)第384章 中荷決戰(二)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96章 豫北戰場(二)第169章 剿滅馬家寨(下)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第394章 荷蘭求和(三)第114章 決戰之前(上)第192章 勸進(下)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1章 安撫第147章 接收火槍(下)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122章 造船(上)
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201章 布萊克報告(二)第80章 佈置(一)第93章 遷移(一)第209章 清廷的難題第233章 林家的決斷第199章 佈置對策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第137章 向南向北(四)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199章 廷議(下)第111章 圍殲阿濟格(七)第232章 暗流涌動(四)第一六十章 調整計劃第231章 暗流涌動(三)第13章 出兵第198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四)第29章 授藝第218章 另一位宗師(下)第261章 察哈爾之戰(四)第6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三)第188章 飛剪船試航第165章 出兵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120章 海盜的俘虜(上)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26章 民團教師(二)第231章 清廷滅亡(三)第122章 開封戰役(二)第17章 山東戰役(五)第3章 趕集(上)第62章 破局(二)第295章 軍隊糸統第49章 收復青州第136章 江南初定(一)第253章 中國的殖民時代第15章 反擊(三)第127章 追擊第20章 進攻浙江(二)第135章 開業(二)第97章 機密泄漏(下)第371章 荷蘭的決議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1章 安撫第211章 朝鮮來使(下)第117章 海盜(一)第22章 羅川口攻防戰(一)第275章 長城定蒙(四)第272章 撤離南京第218章 清廷的新年第194章 禁宮之變(三)第257章 進攻當塗(上)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273章 杭州時報案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183章 臺灣佈防(上)第156章 奪船(上)第61章 破局(上)第398章 國事(一)第77章 火炮對攻第148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上)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141章 外線作戰(三)第15章 反擊(三)第49章 清軍整頓(二)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第330章 前哨戰(下)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128章 火炮對戰第61章 奇襲仙霞嶺第63章 爭奪山東(七)第272章 撤離南京第239章 抵達呂宋島(二)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35章 超級戰艦第28章 立威第153章 激戰(上)第143章 西班牙艦隊(上)第384章 中荷決戰(二)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96章 豫北戰場(二)第169章 剿滅馬家寨(下)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第394章 荷蘭求和(三)第114章 決戰之前(上)第192章 勸進(下)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1章 安撫第147章 接收火槍(下)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122章 造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