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落入血液,病竈不再是器官——而是整座世界。」
白夜病案檔案室靜得如同一座冷藏的墓穴。
燈光投在玻璃長桌表面,映出扭曲的光線,但無法穿透更深處那些早已泛黃卻仍微微起伏的病歷頁——
彷彿其中封存着的,不是記錄,而是尚未徹底死亡的低語。
尼古拉斯站在桌前,身影如手術鉗般冷硬。
他身披白夜研究院標準手術袍,雪白得近乎刺目,衣領上縫着倒轉的“生命”字符。
本爲醫者救命的象徵,如今卻像某種術前的贖罪烙印。
他的左臂早已不是血肉,而是一具由十六根透明光纖血管纏合構成的義肢,指節間不再有溫度,只有脈衝與數據在無聲流動。
每一根光纖的末端,連接着他身後那座呼吸式數據存儲中樞——數十張病例卡懸浮其間,像飄蕩在術式流液中的靈魂病理切片。
他再次翻閱它們,像祭司整理遺書。
【病例編號:E-060段行舟】
應激模式:戰場PTSD殘留,右側警覺優先。
行爲預測:幻覺侵入時極可能對隊友產生“保護錯認攻擊”。
【E-061林恩】
穩定性高,情感中樞抑制良好。
異常反應預測:他者記憶寄生傾向,易在集體幻覺中喪失自我邊界。
【E-062司命】
人格結構流動性極強,具備高階“敘事域操縱傾向”。
病理預測:剝奪主敘述視角後將構建“假人格替身體”,可引發劇本躍遷錯亂。
【E-063林婉清】
邏輯完整,自我構造依賴強。
高危節點:核心語義剝奪將誘發“人格坍縮保護機制”,進入白板狀態。
【E-000格雷戈裡】
命運識別錯誤等級:極高。
狀態:星災早期殘存體,攜帶未知星語觸媒。
若觸發共鳴,預警指數:Ω級。
他寫下這些,並非爲了“診療”,
而是——篩選。
擬定感染軌道。 www★Tтkā n★C O
構建“病竈傳播曲線”。
他的聲音輕如灰塵落在冰面上,卻字字釘骨:
“不是殺。”
“是淨化。”
下一刻,他翻開一張泛着藍紫光暈的病例紙。
那張紙,沒有患者編號,只有一串特級權限:
【N-13 /白夜殘存主治官】
症狀:語言結構剝離、身份錯位、晝夜感知反轉、星語自感染殘留。
備註:已完成灰星同調。
他緩緩伸出右手,從銀盤中取出一枚“星隕結晶碎片”。
那碎片狀似凝固的淚滴,暗灰之中浮動着星光結構紋理——不是晶體,而是一個“殘餘意志”的結晶物。
星隕結晶微微跳動,像在等待被喚醒的神性。
他低聲念道:
“所有人都說,瘋子纔是超凡者。”
Wωω_ттkan_¢ ○
“但瘋子,只是太早知曉了世界的症狀。”
隨即,他將結晶嵌入左臂注射閥中,皮下的流體輕輕盪開。
針入之瞬,他沒有皺眉,只有後背緩緩拱起——
像是某種冷冽的意識,順着神經樹向上攀升,直達視覺皮層與聽覺中樞。
結晶溶解。
不,是點亮。
星隕的灰光開始在血液中流動,穿梭每一根光纖,每一道神經接口,每一個未閉合的思維縫隙。
他的世界開始傾斜。
控制檯上的監控畫面逐漸模糊,光暈化作一隻隻眼球,在屏幕四角窺視。
每一個鏡頭背後,彷彿都伸出某種觸角,試圖反向注視他。
他聽見了。
聲音從他耳膜內側響起——沒有聲帶,沒有口腔,只有語言本源的邏輯壓制,如剃刀割喉。
“不是你清理世界。”
“是世界……清理你。”
“你,是一段被拒絕的語言。”
他眼中驟然收縮一圈。
這不是幻覺,是回聲。是整個城市語言機制“反饋”他自身構造的一次——拒絕響應。
“誰……誰在說話?”
他掙扎,卻發現自己口中已經不再能說出“我”。
那不是禁令,而是——
他的“主語”已被剝離。
“尼古拉斯”這個詞,在他腦中解構成一串字符:
【N-Log-Eye】
主控身份:已失效
語言權重:歸零
正在進行身份重構……
他下意識靠向牆壁,臉上陶瓷面具碎裂,一團灰色神經團緩緩蠕出,像一簇試圖在廢墟中開花的病毒。
星災在他體內種下的,不只是信息——
而是定義。
“你不是主治醫師。”
“你是病例。”
控制室內,神性已碎,言語自瀆。
而他的筆,仍在動。
那一刻,他感到皮膚在體內深處開始劇烈灼燒。
不是來自外部的高溫,而是一種內在的燃燒感,如同語言本身在他血管中點火。
他攤開右掌,只見掌心浮現出一道密密麻麻的灰黑星痕,它們既不像傷口,也不像術紋,
而更像是某種病理性的“傳播軌跡圖”——複雜、交錯,宛若感染在意識層面的病毒圖譜,像蛛網般向五指末端延伸。
這些紋路並非刻印,而是一種從他體內不斷擴散的“認知病變鏈”,每一條都代表着某種語言結構的塌陷軌跡。
他原本無塵的手術袍開始浮現斑駁灰斑,那並不是污染,
而是從身體深層滲出的“語義污痕”——彷彿整個自我結構正在被一種無形的言語疫病腐蝕。
血液在指甲下膨脹,每一根手指都鼓脹得彷彿藏着一顆即將爆裂的“語言瘤”。
他張開嘴,卻發現自己控制不了舌頭與聲帶的協調,它們開始自行運轉:
“診斷……”
“目標組識別中……”
“病源識別爲:語言密度過高所致意識冗餘……”
“正在擬轉移主意識中樞……目標映射:病靈導師【副人格·已綁定】。”
——那聲音,終於有了一個“姓名”。
“病靈導師。”
一個身形佝僂、穿着灰袍的幻影從他身側的黑影中緩緩浮現出來,
頭部完全被封緘的金屬面罩與醫用縫合紗布覆蓋,像是從某場廢棄手術中未被摘下的殘骸。
它沒有五官,卻吐出清晰得令人膽寒的聲音:
“患者已清醒。”
“感染源已喚醒。”
“下一步任務:建立‘語言感染場’。”
“無需殺死。”
“只需——讓他們一起咳嗽。”
尼古拉斯喉頭一震,一口濃稠液體從咽間噴出,啪地濺落在桌面。
那不是血。
而是星隕色的瘴霧——幽灰之中帶着微微星光的閃斑,就像那些在觀測失敗後,從天頂裂縫中灑下的神性碎屑。
它不是流體,是認知結構燃燒之後的“話語灰”。
他跌坐在病案臺邊,肩膀劇烈起伏,指節死死抓住桌緣,彷彿在試圖保持“某種人類殘留的體態”。然而,他的眼神卻前所未有地清明。
“病……”他低聲開口,像是在向誰解釋,又像是在嘲弄自己。
“病,不是錯。”
“他們只是太怕了。”
“怕自己會在健康中失控。”
“所以才把一切‘不穩定’都叫做‘病’。”
“但我知道,我不是錯。”
“我不是‘被感染’。”
“我是星辰授命者。”
“我是——疫使。” 這句話落下的那一刻,他不再是觀察者。
他是傳播者。
瘟影開始蔓延——不是從地面,也不是通過氣體,而是從“語言”本身擴散出去。
他伸手,取出一枚浸染星隕灰的標本指骨,緩緩嵌入語義迴路的主端口。
那標本骨節早已變形,表面纏繞着灰色符文的微絲脈絡,像某種死而未腐的病毒神經。
星光如刀,自管道底層緩緩擴散。
不是毒氣。
不是幻覺。
而是一段段“被記錄過千萬次的語素殘響”——那些重複的字、舊的咒、夢中未說出口的詞彙,它們被重新喚醒,灌入語言世界的深層結構之中。
【疫影啓動:序列X-A /觸媒“灰痕”加載】
激活路徑:觀察結構→時間回執節點→主語跳躍體→認知鎖核
感染對象:語義指稱系統→自我命名模塊→記憶時間同步機制
每一道數據走廊的發光線條都像是從語法中撕開的一道傷口,一行行本應規範的術語文書開始亂碼、重寫、崩潰。
這不是感染某一個人。
這是在——感染“語言本身”。
而尼古拉斯,就站在中心。
控制室的燈光開始變暗,牆上的術式圖層一點點浮現,一張張“命名錶”緩緩剝落,一張張“身份構造藍圖”被重寫。
他笑了。
他不再是記錄者,也不再是主治官。
他,是重定義者。
他不再用醫典書寫症狀,而是用病竈書寫人類。
原始之名,星災之語,終將在這一夜——重啓對白夜之城的定義。
與此同時,五樓通往精神康復區的走廊內,腳步聲逐漸沉默,彷彿整個醫院都屏息等待某種言語錯位的災難正式降臨。
林恩忽然停下,眉頭輕蹙:“此地……似乎走過。”
段行舟環視四周,面色凝重:“牆上那張破損急救海報……仍在原位。”
“明明直行,卻像繞了一圈。”
林婉清語速急促:“走廊燈光——頻率與亮度已偏移。”
“這不是視覺錯覺,是主觀時間感正在被篡改。”
格雷戈裡嗓音低沉:“語言感染啓動。”
林恩怔住,語氣帶着一絲未明的寒意:“如何判斷?”
“首波症狀,不施加於肉體。”格雷戈裡的聲音像刀片劃過砂紙,“而是感染認知——改變人對‘自身存在’的理解方式。”
“讓羣體懷疑路徑重複,懷疑身份交錯……最終,懷疑——誰在體內思考。”
—
前方,霧氣浮現。一團如血泡翻騰的灰色霧球懸浮而出,無聲無影,卻以近乎呼吸頻率的低頻波動覆蓋整個通道。
灰痕感應者出現了。
它無實體,無五官,只有一團不斷變形的神經瘤形霧泡,從中心噴吐出層層迭加的咒語碎片:
“時間重複你我……”
“你說話,我聽見。”
“名字不是你取的,是別人貼上的。”
“第一聲哭,就不是你自己了。”
林婉清手指一顫,試圖開口,發出的卻是一段被切割的詞組:“這……不——”
話音未成,舌根收緊,氣息堵塞於胸腔。
司命靠近,語調冷靜卻不帶起伏:“維持語義邊界。”
“放棄主格描述體。”
“切換結構性外敘述。”
林婉清點頭,卻難以書寫——紙頁上的文字自行蠕動,像在消化她想表達的意圖。
疫影,已侵入語言本體。它不是攻心,而是吞詞。
段行舟忽然脫口而出:“妹妹——還在車站——”
下一瞬,他瞳孔震顫,全身痙攣,聲音開始迴環重播:
“妹妹……妹妹……誰的?”
“誰……誰在說?”
林恩衝上前,強行抓住段行舟的肩:“停下!說話的不是意識,是污染後的語言結構!”
—
疫影完成第一階段“語言-身份綁定”。走廊結構開始扭曲。
牆上的科室名消失,只剩荒謬標籤:
“非名之所”
“無言之廳”
“不被說出的記憶診療間”
空間感開始坍縮,記憶錯亂蔓延。林恩回頭,看見司命正站在自己身後,眉宇冷靜。
“前行者,不是該在前?”語句裡藏着驚疑。
司命卻淡淡迴應:“腳步未動。”
—
“星災滲入。”格雷戈裡的聲音像灰塵沉落。
“此處——‘說話’已成病理。”
“每一次發音,都是餵養疫源的獻詞。”
—
而此刻,白夜醫院之巔,尼古拉斯登臨星災祭壇。
原本屬於急救直升機的停機坪,此刻被改造成一座血肉縫合術式陣臺。
殘損醫療器械被鑲入祭壇邊緣,組成符號序列的鎖環。
六芒術燈燃起星隕光輝。
軀體不再是器皿,而是語言自身的容器。
他的笑,早已不是情緒,而是一種“無法中止的咳”。
他雙手舉起,露出胸口那三張秘詭殘片——
生命、命運、世界——纏繞成螺旋,交錯於心髒核心,如“意義三位一體”的仿神裝置。
星隕結晶貫穿其間,每一跳脈搏,都是一次“星災之咳”。
他低語,音節撕裂,如同從某本未寫完的咒文中拽出的殘句:
“救人者失敗……只因太在意人性。”
“故棄之。”
“棄人,得神。”
“棄言,得疫。”
—
平臺邊緣,六道符槽緩緩展開。
上刻六名“病人”之名:
【段行舟:負載性記憶者】
【林恩:灰塔遺痕者】
【格雷戈裡:星災攜帶者】
【林婉清:認知扭曲體】
【司命:言語嵌套者】
【塞莉安:血液異常體】
他一字一字,將這些名字寫入“術後引導筆記”。
“他們,是燃料。”
“是呼號。”
“是躍升階梯。”
尼古拉斯回首,看向主控投影裡的人羣。
那不是在注視。
那是在“命名”。
眼中不再有情緒。
只有灰星腐爛後的反光。
他開口,嗓音已非語言,而是一種被疾病啃咬的音節結構:
“患者,就位。”
“疫潮,開啓。”
“星災不講治療。”
“星災——只講再傳染。”
「醫生撕掉了手套,
他說:
治療結束,
接下來——該讓世界開始咳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