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校場之上

如此又過了兩天,楊渥開始抽查士兵們的背誦情況。

他在每隊中隨機抽出五人,總共五十人,然後一個一個檢查。結果一上午下來,楊渥還是很欣慰的。

“雖然沒有哪一夥的人能在兩天內全部背下十七條軍紀,但從現在抽查的情況看,效果還是很不錯的。五十個人裡面只有兩個人不會背誦,而且這兩個人這只是有些生疏,並非完全不會。總得來說十七條軍紀是基本上傳達下去了,接下來就是執行的問題了。”

楊渥開始召集士兵,讓大家在校場上列隊。

“十七條軍紀,大家基本都會背誦了,不過這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的時間裡,本將會讓朱思勍將軍作爲執法官,專門負責執行軍法。本將希望你們不光是嘴巴上會背誦軍紀,在行動上也要能夠不犯軍法。不然到時候,本將說不得只好用你們中某些人的頭顱來正軍法了。朱將軍!”

“末將在。”朱思勍踏前一步應道。

“你執掌軍法,一定要做到公正嚴明。軍法既然都傳達下去了,就一定要嚴格執行,你可萬萬不得懈怠!”

“是,末將定然秉公執法,決不懈怠!”

接下來,他又在自己手下的那十一個侍衛中選出六個交給朱思勍,暫時作爲執法隊的人。

“嗯,現在開始執行第一個軍令,站軍姿!”

……

“站軍姿?”王茂章一臉疑惑的看着副將張崇,有些搞不懂站軍姿是什麼意思。

“不錯,就是一大羣士兵列好隊,穿上全身甲冑,站在校場上面一動不動的,就像曬太陽一樣。”張崇一臉古怪,似乎也沒有想到楊渥的第一個軍令居然是這個。

“這個楊公子,到底在幹什麼?前兩天讓營中士兵背誦軍紀也就罷了,畢竟他想整肅軍紀那也由得他。但這站軍姿到底有什麼用處?”王茂章更加疑惑了。

聽說前兩天在合議上楊渥力主放顧全武回去交換被俘的秦裴將軍。

對他說的“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王茂章的心中也有所觸動,心中想着以後可以好好親近一下;如今這麼一出卻是讓他不知道楊渥到底在幹嘛。

此刻的校場上,五百人的隊伍肅然站立着,他們從來沒有想到光是站着都這麼辛苦。

“不行了,腳已經麻了,腰間也有些發痛。”

“好想動一動,就動一下,擡擡腳,伸伸手也好。這樣站着,手腳好難受。”

“肚子好癢!好想抓癢。”

……

若不是剛剛纔宣佈了軍紀,在隊列中不能喧譁,不能隨意亂動,身旁又有那些腰間別着大刀的侍衛在來回巡視,看見誰亂動就上去用拳打腳踢,這些士兵們只怕早就不幹了。

他們以前不過是兩三天出一次操,訓練時也是訓練刀法槍刺等殺敵本領爲主,訓練強度並不大,哪裡受過這種苦頭。

這站軍姿可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容易,光是全身披甲和手中的兵器就有幾十斤重。前面一刻鐘大家都很輕鬆,覺得不過如此;但是小半個時辰後,許多人就覺得雙腳發麻,渾身難受;強忍着等半個多時辰之後,終於有人受不了了。

“將軍,要是讓我們上陣殺敵也就罷了,如今讓我們在這裡傻站着,像個二愣子一般,小的我可是不幹了,要站軍姿還是你們自己來吧。”有個虯髯漢子衝出隊列,對站在最前面的楊渥大聲咆哮道。

楊渥與這些士兵一樣,也以標準軍姿站在那裡。到此刻,他也在咬牙堅持。

他在等人,等誰先受不跳出來。範思從和陳璠二人也在旁邊陪着他站軍姿,只有朱思勍作爲執掌軍法的人在四處巡視。

此刻見終於有人跳出來了,他們都不約而同的鬆了口氣,然後用同情的眼光望着那個跳出來的人。

“朱將軍,此人不聽約束,又咆哮主將,該當何罪?”楊渥看都沒看那漢子一眼,轉身向朱思勍問道。

“軍法第四條,多出怨言,怒其主將,不聽約束,更教難制,此謂構軍,犯者斬之。來呀,行刑!”

朱思勍踏前一步,大聲宣佈道。說完,手一揮,只見六個彪悍的侍衛,快步上前拖起剛纔那人就按倒在地。

“將軍饒命啊,小的罪不至死啊,小的罪不至死啊!”那人這時候才知道怕了,連連求饒道。

可惜執法的侍衛沒理會他,其中一人提起腰刀就砍了下去,一顆大好頭顱飛上天空,又隨着脖子上飛射的血液重重的砸在地上。

一時間場上衆人各個都是倒吸口涼氣。

“居然,真的砍了?!”有人難以置信的喃喃自語。

是的,楊渥一開始就打算殺人正軍法。在這個亂世之中,什麼言語都比不上血淋淋的頭顱更能警示人心,更能貫徹軍法。

頭一天的晚上楊渥就和朱思勍等三人說好了,今天在校場上站軍姿,一直站到有誰先跳出來,然後將此人殺了來正軍法。

本來這人犯的過錯也不重,用不着殺人,但朱思勍說,既然要正軍法,就一定要殺人,只有血淋淋的頭顱才能讓士兵們記住軍法的無情。

楊渥雖然心中不忍,但爲了貫徹軍法,也只好同意了。於是就有了今天的這一出,就目前來看,的確是極大震懾了衆人。

“本將早就說過,軍法制定了就一定要執行。現在不過是讓你們站軍姿,你們就有怨言,衝着本將大聲咆哮;若是以後讓你們去上陣殺敵,稍微不如你們的意思,你們豈不是要造反了?”楊渥大聲喝到。

場下衆多士兵大氣都不敢出。這裡可是校場上,外面就是王茂章的大營,駐紮着上萬人的兵馬,加上楊渥又是吳王的長公子,這些士兵誰敢反抗?

“本將和你們一樣,都站在這裡,本將都沒有受不了,都沒有叫苦叫累,你們這些士兵就受不了了嗎?以後的訓練,本將讓你們向東走,你們就向東走;讓你們向西,你們就要向西;沒有本將的命令,誰也不準停下來。都聽明白了嗎?”

“聽明白了。”場下士兵三三兩兩的答道,聲音也很低,顯然還沒從剛纔的震撼中反應出來。

“大聲點,本將聽不見!”楊渥有些不滿意。

“聽明白了!”這次的聲音大了很多,但楊渥還是不滿足。

“你們都是一羣娘們嗎?這麼小的聲音,本將一個人的聲音都比你們要大。”

“聽明白了!”這一次,衆多士兵都竭力大吼,聲音震天。

楊渥這才滿意的點點頭,下令道:“解散休息。”

******

對於今天的表現,楊渥感到很滿意。雖然眼見着一個大漢就在自己眼前被砍頭,而且還是自己下令的,他的心中也有些不忍;但爲了軍法的貫徹,他也不得不如此。

當然,楊渥也知道,光靠殺人立威,雖然能在短期內震懾人心,但這還遠遠不夠,還必須施加恩義,恩威並重纔是正途。

所以他又親自下令,士兵們的糧餉必須一個個的發放到位,禁止任何人剋扣糧餉,又提高了士兵的軍餉標準,給他們家人安家費等等。並規定,在訓練中表現優秀的士兵有豐厚的賞賜,以此來激勵他們努力訓練。

平時士兵們的伙食也在楊渥的特意關照下比以前好多了。雖然還不能做到每頓飯都有肉食,但菜裡面也能見到油了。這也就是目前士兵人數少,楊渥又有他父親的支持,這纔敢提高伙食標準和餉銀標準,而不必擔心錢糧的問題。

至於將來士兵人數增多以後該怎麼辦,也只能以後再說了。

接下來的兩個月裡,楊渥一心鋪在了練兵的事情上,中間只有四月底楊行密放顧全武回兩浙,以交換大將秦裴時,他回了一趟節度使府。除此之外,其他的日子他基本都在軍營裡面度過。

對於他來說,這一營500人的軍隊就是他的親軍,是他安全的保障,由不得他不重視。

“跑步,走隊列,站軍姿,背軍紀。整天裡都是這幾件事,能不能做點別的事情啊?”

兩個月下來,士兵們都紛紛抱怨不已。

楊渥的練兵之法很簡單,就是後世軍訓裡面的內容,當然強度上要比後世大學軍訓要大得多。

在他看來,士兵的素質主要表現在體能、意志、紀律、技巧這幾點,其中意志和紀律最爲重要。有了強韌的意志和嚴格的紀律,其他事情都好說。

而嚴格的紀律和堅強的意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平時在訓練中就不斷的灌輸和磨練,讓士兵們將紀律和服從刻到骨子裡去。

仇恨、貪慾和嗜血等情緒,在一個人身上短時間內能爆發出很大的戰鬥力,但這些都不可能穩定持久,而且難以被將領掌握。一旦在戰鬥中受挫了,他們的戰鬥意志就很難再振作起來。

站軍姿,走隊列這些最簡單的方法卻是最能鍛鍊人的意志和服從性的。許多士兵並不怕死,但卻怕苦怕累,楊渥就是要用高強度的訓練來“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如此才能鍛鍊他們的意志和紀律。

至於殺敵的本領,這些卻不用楊渥操心了。因爲這些士兵以前就是軍中精銳,都上過戰場見過血。

因此楊渥要做的,就是鍛鍊他們的意志和將紀律服從性貫徹下去。

爲此,他在後來又陸陸續續加入了許多新的規定,什麼吃飯的時候必須排隊了,什麼解散休息的時候不得大聲喧譁了,什麼晚上吹了號子後所有人都必須睡覺等等。

多虧了節度使府的大力支持,他們在各種後勤保障做的到位,每天的訓練中表現優秀的士兵又得到了豐厚的賞賜,這纔在兩個月的嚴格訓練下堅持了下來,士兵的軍紀和意志大爲改觀。

感受着士兵們的生活越來越緊張,很多士兵晚上都會說夢話,楊渥知道必須要鬆一鬆了,不然如果可能會出現營嘯的情況。

這天,在宣佈給衆人放假三天後,他按照後世的規則教授士兵們蹴鞠,又讓他們自己組織隊伍相互比賽,以此緩解士兵們的壓力。

之後,楊渥騎上一匹快馬在侍衛們的陪同下向牙城進發,至於朱思勍三人則被留下來。

“經過兩個月的訓練,如今這隻軍隊總算有了一點我心中期望的樣子。”回想起這兩個月的經歷,楊渥暗自感嘆。

以前自己總想着練兵是件輕鬆的事,但等到做起來的時候才發現真的很辛苦。

由於擔心士兵們會有怨言,所以訓練的時候他都按照士兵們的標準以身作則。士兵們跑步,他也跟着一起跑;士兵們站軍姿他也跟着一起站……

兩個月下來,以前還顯得有些細皮嫩肉的楊渥現在變得皮膚黝黑了,整個人看上去沉穩幹練了許多。

好在接下來就不要這麼辛苦了。現在已經是六月初了,楊渥記得歷史上這個時間在升州的武寧節度使馮弘鐸將會起兵造反,而這次戰爭最終會以淮南一方的大獲全勝告終。楊渥要做的就是參與到這次平叛中去,建立自己的功績。

第六百七十九章鼓動士氣第一百六十八章 再次誘敵第四百二十二章平叛第三十三章 驚喜(上)第二百零一章 宴席第十五章 六月的雨第三十一章 討伐朱全忠第一百三十八章 退隱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渥的憤怒第五百二十一章風寒第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陣前第四百零二章議和第五百零五章紙幣第六百五十二章五日滅樑(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鍾傳的決定第三百五十二章洪州第五百零七章謀劃江陵第三百七十七章擊潰楚軍第四百二十四章絕望第五百六十七章封賞第四百一十章酒館喝酒第四百四十一章密探第三百八十八章李克用之死第一百五十七章 試探第一百五十三章 追擊第三百六十五章勸進第一百六十四章 突擊第三百七十一章盧光稠與譚全播第四百五十八章謹慎第二百四十章 伏擊與被伏擊第一百五十四章 率軍西進第三百九十七章戰局第四百四十三章戰前第四百二十四章絕望第六百零四章樑國局勢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三百五十七章安排第四百七十三章擔憂第四百九十四章憂慮第三十四章 驚喜(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中)第五百七十五章遷都之議第一百八十五章 刁彥能第六百六十四章陣前相會第三百六十三章再戰第二百一十九章 光州平叛(續)第二百九十五章追擊第六章 家宴(下)第六章 家宴(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軍進攻(中)第五百八十五章轉機第七百一十四章末日第五百五十七章北伐的兵力第一百七十四章 廣德第一百二十九章 兵變(中)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三百九十九章學兵法第五百六十九章洛陽兵變第七百零四章財政崩潰第六百零一章劉崇景案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兵第六十二章 武勇都之亂(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光州第六百七十五章渡河(上)第八十三章 蘇州之圍(十六)第四章 朱廣德第三百四十九章對王審知的態度第三百四十九章對王審知的態度第一百五十五章 臺濛之計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七十四章 蘇州之圍(七)第六百四十四章擊契丹第六百二十六章寧陵第三百九十四章探病第三百章 崩潰第一百三十二章 撤退第三百四十二章樞密院的策略第二百章 柴克宏第二百二十九章 應對(續)第一百八十四章 田覠的突襲第四百六十九章決斷第四百二十六章夜襲第二百七十二章 病倒第一百六十章 全軍進攻(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處戰局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一百四十七章 撤軍第六百七十三章遷都洛陽第八十六章 攻城第四百三十一章騎兵與北方局勢第五百四十五章初戰第五百八十六章商議軍務第二百八十八章 籌謀第五百一十九章攻打衛城第一百九十二章 回到原點第一百一十四章 杭州第四百九十五章勸進第五百六十八章密謀第一百八十五章 刁彥能第八十一章 蘇州之圍(十四)
第六百七十九章鼓動士氣第一百六十八章 再次誘敵第四百二十二章平叛第三十三章 驚喜(上)第二百零一章 宴席第十五章 六月的雨第三十一章 討伐朱全忠第一百三十八章 退隱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渥的憤怒第五百二十一章風寒第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陣前第四百零二章議和第五百零五章紙幣第六百五十二章五日滅樑(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鍾傳的決定第三百五十二章洪州第五百零七章謀劃江陵第三百七十七章擊潰楚軍第四百二十四章絕望第五百六十七章封賞第四百一十章酒館喝酒第四百四十一章密探第三百八十八章李克用之死第一百五十七章 試探第一百五十三章 追擊第三百六十五章勸進第一百六十四章 突擊第三百七十一章盧光稠與譚全播第四百五十八章謹慎第二百四十章 伏擊與被伏擊第一百五十四章 率軍西進第三百九十七章戰局第四百四十三章戰前第四百二十四章絕望第六百零四章樑國局勢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三百五十七章安排第四百七十三章擔憂第四百九十四章憂慮第三十四章 驚喜(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中)第五百七十五章遷都之議第一百八十五章 刁彥能第六百六十四章陣前相會第三百六十三章再戰第二百一十九章 光州平叛(續)第二百九十五章追擊第六章 家宴(下)第六章 家宴(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軍進攻(中)第五百八十五章轉機第七百一十四章末日第五百五十七章北伐的兵力第一百七十四章 廣德第一百二十九章 兵變(中)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三百九十九章學兵法第五百六十九章洛陽兵變第七百零四章財政崩潰第六百零一章劉崇景案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兵第六十二章 武勇都之亂(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光州第六百七十五章渡河(上)第八十三章 蘇州之圍(十六)第四章 朱廣德第三百四十九章對王審知的態度第三百四十九章對王審知的態度第一百五十五章 臺濛之計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七十四章 蘇州之圍(七)第六百四十四章擊契丹第六百二十六章寧陵第三百九十四章探病第三百章 崩潰第一百三十二章 撤退第三百四十二章樞密院的策略第二百章 柴克宏第二百二十九章 應對(續)第一百八十四章 田覠的突襲第四百六十九章決斷第四百二十六章夜襲第二百七十二章 病倒第一百六十章 全軍進攻(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處戰局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一百四十七章 撤軍第六百七十三章遷都洛陽第八十六章 攻城第四百三十一章騎兵與北方局勢第五百四十五章初戰第五百八十六章商議軍務第二百八十八章 籌謀第五百一十九章攻打衛城第一百九十二章 回到原點第一百一十四章 杭州第四百九十五章勸進第五百六十八章密謀第一百八十五章 刁彥能第八十一章 蘇州之圍(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