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渥的憤怒

楊渥如今的地位一半來自他父親的威望,另一半卻是他自己這一年的征戰打出來的,有李神福,周本等將領的支持,底氣充足。

相比之下,那些勳貴將領們的底氣就不是那麼充足,所以這次楊渥冊封爲節度留後,各方將領即便是遠在各地擔任要職的,也派了自家兒子前來廣陵慶賀,剛好趕上今晚的聚會。

等到宴席只有一刻鐘時間時,各家公子就差不多到齊了。這些公子們雖然都是淮南勳貴家族,不過他們身後的父輩在身份背景上也有不同,所以在來到周家後便漸漸分爲幾個小圈子。

首先自然是以李承鼎、周鄴爲首的一系,這一系毫無疑問都是完全支持楊渥的;第二個系以陶雅之子陶敬昭,劉威之子劉成爲首,這一派的特點是,其身後的父輩往往擔任地方刺史,又與楊渥沒什麼交情,所以今晚來得最多,聚在一起小聲聊着,話題主要是即將開始的救援青州王師範之戰和西征杜洪之戰;第三系則以李承嗣之子李禪爲首,這些人聚在一起反而談論一些風花雪月或者廣陵趣聞的較多。

等楊渥告別周夢潔,來到宴席場時,見到的便是這麼三個小圈子各自交談着。

“不好意思來晚了,諸位聊得這麼開心,不知都在聊些什麼啊?”楊渥笑道。

“不晚不晚,見過世子殿下!”衆人連忙起身行禮。

這些人除了那些就住在廣陵的楊渥還比較熟悉,其餘父輩在外地擔任刺史的楊渥就不怎麼認識了,好在有李承鼎在一旁將在場衆人一一向楊渥介紹,倒也避免了他的尷尬。

“這位是歙州陶使君的公子陶敬昭……”

“這位是王綰將軍的公子王崇文……”

“這位是光州刺史柴再用的公子柴克宏……”

“這位是……”

當來到一個年輕貴公子面前時,李承鼎笑道:“世子,別人你不認識,這一位你應該認識吧?蘇州徐使君的公子徐知誥,差點做了世子你的弟弟啊。”

聽到徐知誥這個名字,楊渥忍不住心中一怒,歷史上最終篡位自立,建立南唐的便是此人。

其實,到了這個時候他根基已經穩固,自然不會再像當初那樣去忌憚徐溫了。而且,回想起歷史上,徐溫與張灝二人發動兵變,其中固然有他們的個人野心在作祟,但楊渥自己的作死也起了很大作用。

當初,楊渥縱容親信打壓功臣,又性喜遊獵,不務正業;有一次,他單獨騎馬外出遊玩,隨從的人在道路奔走,不知他到哪裡去了。徐溫前去勸諫,楊渥卻勃然大怒說:“你們認爲我沒有才能,爲什麼不殺死我自己當節度使!”張顥、徐溫二人非常懼怕,這才暗中謀反。

而這一世的徐溫到目前爲止對楊行密還是忠心耿耿的,他被楊渥派到蘇州去當刺史,聽說在當地治理得不錯,去年大戰造成的影響已經完全消除,蘇州已經有了盛世之像。所以楊渥自然不會再刻意針對他。

然而對徐溫他可以釋然,可以原諒,對徐知誥卻不能。

徐知誥小名彭奴,他的父親李榮在戰亂中不知所蹤,所以他自幼便在濠州、泗州一帶流浪。

後來,在他六歲時,乾寧二年(公元895年),楊行密攻打濠州,得到了彭奴,將其收爲養子。

後來楊行密的兒子們卻不能容納彭奴,楊行密只好將彭奴交給部將徐溫撫養,取名徐知誥。

對於這一點記載,楊渥是不怎麼相信的,徐知誥那時固然只有六七歲,但楊渥那時候也不過十歲,他的弟弟們更是還沒出生,又哪裡談得上容不下徐知誥,最多也就是小孩子在一起打架罷了。

至少楊渥從他的前身得到的記憶中,對徐知誥就沒什麼印象。

不管如何,楊行密對徐知誥有收養之恩這一點卻是沒有疑問的,但後來徐知誥篡位後對楊氏族人又是如何對待的呢?

史載,公元937年,吳王楊溥將皇位禪讓給徐知誥。不久,楊氏子孫被全部囚禁在海陵(後世的泰州)的永寧宮內,禁止走出宮門半步。在此後的十八年內,楊氏子孫僅允許在宮內互爲婚配。宮內若有男孩長到五歲,則被封以官爵,然後賜死,葬於宮外荒地,邑人稱之爲小兒冢,永寧宮外的小兒冢,合計有十餘座。

然而,即便是楊氏一族已經如此悲慘了,但徐知誥的後人還不願放過楊氏。

後周顯德三年(公元956年),周世宗柴榮就以下詔安撫楊氏子孫爲由,征伐淮南。南唐中主李璟聽說後,大驚失色,急忙派園苑使尹廷範,將楊氏族人由海陵遷往潤州。但在過江時,尹廷範擔心楊氏作亂,便將楊氏族人全部殺害。李璟知道後大怒,爲了平息民憤,下令殺尹廷範並滅其族。然而這一切不過是做給世人看的,明眼人都知道這一切的幕後主使就是李璟本人。

以楊行密的功績和對徐知誥的恩情,最終他的後人卻落得如此下場,讓楊渥想起來就對徐知誥心中痛恨不已。

歷史上的篡位之人,對於前朝皇族一般都很防範,但即便是爲了他們自己的後人不會被人以同樣方式對待,在對待前朝皇族時一般都不會做得太過,比如曹丕篡漢,漢獻帝被封爲山陽公,最終得到善終;還有像趙匡胤對待柴榮後人也比較禮遇。

像徐知誥及其後人這樣對待楊氏的,千古少有。所以李煜被趙匡義一杯毒酒毒死,在楊渥看來也沒什麼值得同情的。

一旁,見楊渥神情厭惡的看着徐知誥,李承鼎有些疑惑的道:“世子,怎麼了?是不是哪裡不舒服?”

“啊,沒什麼!”楊渥這才反應過來,看到徐知誥正一臉疑惑的看着他,連忙說道:“嗯,徐公子,真是抱歉,剛纔有點不舒服,不過現在沒事了!”

對面,徐知誥感受到了楊渥那濃厚的敵意,口中說着:“世子客氣了,在下愧不敢當。”

他臉上絲毫不顯,心中卻暗自想着:“世子爲什麼對我有這麼重的敵意?難道說我在什麼地方得罪過他?”

楊渥不願與他多說,向他點了點頭便轉身對李承鼎道:“姐夫,你繼續爲我介紹。”

李承鼎也感受到了楊渥對徐知誥的敵意,不過此時不是問出心中疑惑的時候,他笑着說道:“那好,咱麼繼續,宴會就要開席了,到時候喝起酒來若是連名字都叫不出來,那就要多罰幾杯酒了。”

第十八章 成功招攬第二百七十九章第二百四十五章 逃脫第四百七十二章提醒第三百一十八章 使者第三百四十二章樞密院的策略第二十四章 任家莊之戰(中)第一百五十章 臨陣脫逃第一百七十三章 潤州平定第五百二十八章寇彥卿第六十二章 武勇都之亂(三)第五百七十六章劉鄩第六百三十七章張全義第三百四十六章審判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第二百八十七章軍號第五百一十五章擔憂第三百四十六章審判第六百一十五章出兵第四百八十九章心中冰涼第五百零五章紙幣第五百九十四章晉與樑第四百一十九章設伏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海堤第七十九章 蘇州之圍(十二)第三百九十六章破局的關鍵第六百二十一章衝突第四百三十三章商船隊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四百零九章軍校第一百九十七章 討論(再續)第五百七十二章流言第六百三十一章董璋南下第二百九十章調兵遣將第三百八十章各地建國第八十七章 投石機的威力第六百八十六章反擊第六百章楊渥的撒手鐗第四百三十二章生財有道第五百五十七章北伐的兵力第三百八十章各地建國第三百六十八章大舉調兵第二十七章 戰後第三百零五章 挖牆腳第五百零三章清理佛門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第六百一十九章溫韜第五百七十七章康懷貞第三百四十章鍾匡時第一百零三章 嘉興之戰(六)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三百六十一章登陸第三百五十一章高季昌第三百一十四章 好消息第六百四十八章倒戈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第六百四十九章全勝第五百一十四章攻城第六百九十章攻破防線第七章 我服了第四百三十八章求情第三百一十三章 海堤第五百二十七章軍情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第一百六十五章 休整第九十一章 夜戰(下)第六百八十七章撤退與追擊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全忠的怒火第八十七章 投石機的威力第二百三十五章 國債第二百四十一章 追擊第五百六十三章罷官第四百三十四章高季昌的擔憂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鏐的驚喜第七百一十二章反了第五百零九章各方備戰第六十三章 武勇都之亂(四)第二百零四章 後續反應第七十五章 蘇州之圍(八)第五百五十六章議和?第一百七十章 潤州第一百零八章 謀劃(一)第二百章 柴克宏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廣陵第四百五十三章騎兵的優勢第二百六十四章 鬧事第三百一十八章 使者第七十五章 蘇州之圍(八)第五百三十二章樑軍的反常第六百二十三章回援第四十章 發難(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攔截第一百三十五章 壽州(中)第六百七十七章進軍第一百零一章 嘉興之戰(四)第四百七十三章擔憂第六百五十二章五日滅樑(上)第四百五十一章戰前調動第五百九十九章籌謀
第十八章 成功招攬第二百七十九章第二百四十五章 逃脫第四百七十二章提醒第三百一十八章 使者第三百四十二章樞密院的策略第二十四章 任家莊之戰(中)第一百五十章 臨陣脫逃第一百七十三章 潤州平定第五百二十八章寇彥卿第六十二章 武勇都之亂(三)第五百七十六章劉鄩第六百三十七章張全義第三百四十六章審判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第二百八十七章軍號第五百一十五章擔憂第三百四十六章審判第六百一十五章出兵第四百八十九章心中冰涼第五百零五章紙幣第五百九十四章晉與樑第四百一十九章設伏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海堤第七十九章 蘇州之圍(十二)第三百九十六章破局的關鍵第六百二十一章衝突第四百三十三章商船隊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四百零九章軍校第一百九十七章 討論(再續)第五百七十二章流言第六百三十一章董璋南下第二百九十章調兵遣將第三百八十章各地建國第八十七章 投石機的威力第六百八十六章反擊第六百章楊渥的撒手鐗第四百三十二章生財有道第五百五十七章北伐的兵力第三百八十章各地建國第三百六十八章大舉調兵第二十七章 戰後第三百零五章 挖牆腳第五百零三章清理佛門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第六百一十九章溫韜第五百七十七章康懷貞第三百四十章鍾匡時第一百零三章 嘉興之戰(六)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三百六十一章登陸第三百五十一章高季昌第三百一十四章 好消息第六百四十八章倒戈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第六百四十九章全勝第五百一十四章攻城第六百九十章攻破防線第七章 我服了第四百三十八章求情第三百一十三章 海堤第五百二十七章軍情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第一百六十五章 休整第九十一章 夜戰(下)第六百八十七章撤退與追擊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全忠的怒火第八十七章 投石機的威力第二百三十五章 國債第二百四十一章 追擊第五百六十三章罷官第四百三十四章高季昌的擔憂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鏐的驚喜第七百一十二章反了第五百零九章各方備戰第六十三章 武勇都之亂(四)第二百零四章 後續反應第七十五章 蘇州之圍(八)第五百五十六章議和?第一百七十章 潤州第一百零八章 謀劃(一)第二百章 柴克宏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廣陵第四百五十三章騎兵的優勢第二百六十四章 鬧事第三百一十八章 使者第七十五章 蘇州之圍(八)第五百三十二章樑軍的反常第六百二十三章回援第四十章 發難(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攔截第一百三十五章 壽州(中)第六百七十七章進軍第一百零一章 嘉興之戰(四)第四百七十三章擔憂第六百五十二章五日滅樑(上)第四百五十一章戰前調動第五百九十九章籌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