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商議軍務

不提開封城中朱友貞等人的擔憂,宿州這邊,楊渥在得到李存勖即將出兵南下的消息後,頓時大笑起來。

“哈哈哈,孤就知道晉王李存勖不可能放過這個趁火打劫的機會的。不過李存勖這樣一動,也正好給孤提供了擊敗樑軍的機會。”楊渥大笑着對麾下衆將道。

此時在宿州這邊的主要將領乃是朱瑾、侯瓚、李簡以及楊渥的另一個心腹都督朱思勍等人,此外,不久之前才被升遷爲效義軍統領的康懷貞也帶着他的部將出現在營帳裡。

在聽到楊渥的笑語後,衆將同樣神情有些興奮,顯然這幾個月來的對峙已經讓他們感到厭煩了,如今戰機出現,衆將一個個摩拳擦掌,想要大展拳腳。

朱瑾笑道:“不知大王準備怎麼做?是要等敵軍撤軍的時候發起追擊呢,還是說繼續拖住敵軍,迫使敵軍露出更大的破綻?”

在場衆將許多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將,自然明白如今局勢對他們一方極爲有利。

接下來樑軍只有兩個選擇可以走,第一個是選擇自然是立即起兵與吳軍決一死戰。

若是樑軍這樣選擇的話,那就完全是在自尋死路了。

之前幾個月內吳軍別看很悠閒,但他們也趁着這段時間加固了營地的防禦,將整個大營修建得與真正的城池差不多。

再加上距離吳軍營地不遠處就是宿州城,有這麼多地方適合防守,若是樑軍還能迅速擊敗吳軍的話,那麼吳軍的戰力就讓人擔憂了,甚至各部的將領只怕都有人要出來負責了。

所以立即出兵與吳軍決戰,寄希望於先擊敗吳軍,再迅速回去擊敗晉軍,這本身就是極爲不靠譜的主張。

到時候不能攻破吳軍營地,再被吳軍一路反攻,一場大敗就少不了。

還好朱友貞的這個想法被制止了,不然最後會有什麼結果都難說。

除了與吳軍決一死戰這個選擇外,樑軍另一個選擇就是立即撤退,設法將樑軍主力安全帶回去。

到時候有這支大軍防守南方,足夠穩固住南方的局勢。

而北方楊師厚則能夠全力以赴的去抵擋晉軍,相信以楊師厚的能力要做到這一點應該不難。

所以衆將都推斷,目前樑軍最合適的辦法應該就是選擇退兵。

而自古以來陣前退兵都是極爲危險的事情,到時候一個搞不好就容易出現全軍潰敗的局面,這種例子在歷史上發生過多次,是取得勝利的一大良機。

衆將都很清楚這其中的道理,所以纔會神情輕鬆,彷彿勝利就在眼前一般。

見了他們的神色,楊渥連忙告誡道:“諸位將軍是不是都以爲我軍勝利就在眼前了?驕兵必敗的道理難道大家都忘了嗎?”

他用嚴厲的眼神一個個的掃過衆將,向他們發出無聲的警告。

衆將心中紛紛一凜,連忙答道:“不敢,臣等聽從大王安排。”

楊渥冷哼一聲,這纔對郭崇韜道:“郭參軍,你覺得咱們是應該趁着敵軍撤退的時候追擊,還是現在逼上去纏住敵軍,迫使敵軍進不得,退不得,最後只能強行與我軍一戰?”

“當然是放任他們離去,然後我軍追擊!”郭崇韜毫不猶豫的道。

楊渥笑着點頭道:“不錯,孤也是這個打算。現在上去纏住敵軍,雖然可能取得更大的勝利,但同樣可能逼得敵軍拼死反抗,到時候即便取勝也可能損失慘重,這未免有些得不償失。”

衆將聽了默默點頭,臉上露出瞭然神色。

這時郭崇韜補充道:“除了擔心逼得敵軍拼死反擊外,臣還擔心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咱們不能將樑國削弱得太狠了,不然就有可能讓晉國漁翁得利。”

晉國,這纔是吳國長遠的敵人。

雖說以樑國現在的實力,在軍隊數量上依舊足夠,不過要知道樑軍現在的主力就集中在河中、徐州以及河北三個地區,其他地區基本沒什麼兵力。

而三個地區裡面,河中的兵力最少,河北的兵力最多。

但要知道河北樑軍其實都掌控在楊師厚手中,別看現在還忠於樑國,抵擋晉國,但若是哪一天魏博軍突然背叛樑國,轉投晉國,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也就是說,真正能被樑國朝廷掌控的軍隊,實際上也就是集中在徐州和河中兩處。

若是這一次大戰重創徐州這邊的樑軍,楊師厚那邊再出什麼問題,樑國就真的要垮了。

事實上,楊師厚現在年紀也老了,歷史上的他在明年年初就病逝,而魏博軍就在楊師厚病逝後最終投降了晉國。

不能將樑國削弱得太狠,免得便宜了晉國;同時又要給樑國一個足夠大的教訓,讓他們再不敢南下,只能乖乖的在北方與晉國拼命,這就是楊渥的打算。

當然,大體上的計劃雖然如此,但要做到卻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樑軍畢竟有九萬之衆,牛存節、劉鄩、賀瑰、謝彥章等將領,各個都是身經百戰的名將,在這種情況下要擊敗敵軍都難,還要想控制好力度,這難度就更大了。

這時,康懷貞突然站出來道:“大王,臣當初與牛存節等幾位樑軍將領共事過,深知他們的能力。以臣的看法,即便樑軍要撤軍,他們也必然會做好應對,我軍若是貿然去追擊只怕反而會落入敵軍的伏擊。”

“甚至於……”康懷貞猶豫了一下才道:“甚至敵軍有可能借助這次機會想要一舉擊敗我軍!”

康懷貞雖然投靠吳國已有多年,但除了最初在攻打宿州時出了點力氣外,其他時間一直呆在後方。

如今好不容易家人回到了吳國,他也想着好好爲楊渥效力。

不過剛纔這話雖然是提醒楊渥要小心,但同樣有可能被人誤解爲畏敵怯戰。

所以在說這些話時,他的神情有些緊張,等看到楊渥神色自若,沒有半點改變後,他才放心下來。

“嗯,你的意思是,我軍在等敵軍撤退的機會,但敵軍同樣有可能在等機會擊敗我軍?”楊渥皺眉。

雖然這種可能也是有的,不過牛存節難道真的有這麼大的野心和魄力嗎?

要知道目前樑國的局勢極爲不樂觀,晉軍正在大舉集結,一旦做好準備就會南下進攻。

在這種情況下,楊渥覺得牛存節最好的打算應該是設法將大軍安全帶回去,而不是冒險與吳軍決戰。

一旁朱瑾則沉吟片刻,開口道:“牛存節此人多有謀略,深知兵法,大王不可不防。”

他當年擔任泰寧節度使的時候,常年和樑軍交戰,其中就沒少和牛存節打交道,對此人的統兵能力深有體會。

見二人都在提醒,楊渥自然高度重視,開始考慮起樑軍可能的應對來。

的確,一般來說此時樑軍退兵回去纔是最好的選擇,或者說是最穩妥的選擇。

不過相比於退兵,若是能一舉擊敗吳軍的話,這自然是更好的結果。

“若我是牛存節的話,我會怎麼想呢?”楊渥打算來個換位思考。

若他是牛存節的話,那麼他肯定也在考慮吳軍的動向,然後纔會做出自己的選擇。

那麼在牛存節看來,吳軍最可能做的事情是什麼呢?

趁着樑軍撤退時發起進攻!

那麼牛存節會不會反過來利用這一點來伏擊吳軍,以達到一舉擊敗吳軍的目的呢?

“嗯,若是普通將領,只怕未必會有這個膽量和氣魄,不過牛存節的話,從康懷貞和朱瑾的話中來看,此人未必就沒有那個想法!”

想到這,楊渥不禁有些頭痛起來。

追擊敵軍,又有可能遇到伏擊;不追擊的話,敵軍就直接撤退回去了,那樣一來,這幾個月的相持就白費了。

想到這其中的干係,楊渥不由得有些苦笑。

他回想起當初李神福大敗顧全武,並將其生擒的那一戰。

在那一戰裡,李神福也是在與兩浙軍相持很久之後,見沒有半點攻破杭州的機會,於是一面開始撤軍,一面設下伏兵。

或許那時候顧全武也在頭痛到底要不要追淮南軍,李神福到底有沒有設下伏兵。

那一戰最終顧全武還是領兵追擊,而最後的結果就是他被淮南軍生擒了。

當然,現在楊渥面臨的局勢比起顧全武當初面臨的局勢來還是好了許多,而且楊渥現在有這麼多的手下羣策羣力,爲他出謀劃策,比顧全武一個人決策要可靠得多。

正在這個時候,外面侍衛來報說,徐州那邊的周本到了。

楊渥大喜,連忙傳令讓周本進來一同商議。

第三百二十八章大戰連起第六百零五章朝議第四百七十八章任命第四百四十三章戰前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六百九十五章班師回洛陽第四十四章 劉氏的擔憂第二百六十章 一場混戰第四十五章 不安第二百四十五章 逃脫第五百四十章步步緊逼第二百四十五章 逃脫第六十六章 出兵(上)第二百零二章 新軍第六百五十七章各方反應第六百五十四章五日滅樑(下)第一百零八章 謀劃(一)第九十三章 李儼第二十三章 任家莊之戰(上)第五百七十九章劉守光第五百一十章抵達鄂州第六百三十五章鎮州第六百七十二章主動進攻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七十一章 蘇州之圍(四)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二百一十九章 光州平叛(續)第二百零一章 宴席第四百五十五章墮落第四百六十三章王彥章第二十六章 任家莊之戰(終)第三百零一章後路已斷第五百七十六章劉鄩第七百零五章財政改革第五百五十七章北伐的兵力第二百四十六章 陳璋第五百四十二章大戰前夕第五百四十四章聯軍的部署第二百七十五章軍議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第五十四章 婚事第四百七十八章任命第四百五十章馮道第六百一十七章霍彥威第五百三十三章夜襲第六百五十七章各方反應第六百二十七章朱友貞的決斷第六百六十七章猛火油櫃第二百零二章 新軍第八章 父親召見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三百五十七章安排第三百一十八章 使者第五百四十五章初戰第七十八章 蘇州之圍(十一)第四百二十四章絕望第七百零四章財政崩潰第二百九十八章淮南軍的撒手鐗第五百六十四章致歉第一百二十六章 宣州第三百五十章江西大局第六百四十八章倒戈第五百一十章抵達鄂州第三百四十三章沖天怒火第四百七十一章功虧一簣第一百四十章 南下第六百五十一章直攻洛陽第三百六十二章擊潰第五百三十一章求援第二百一十三章 人事安排第五百一十章抵達鄂州第十章 王茂章第六百八十三章朱虔佑死於此第一百零六章 湖州之變第二十五章 任家莊之戰(下)第四百二十七章平定福建第五百零二章慈禪寺第六百六十六章意外第三十三章 驚喜(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定下策略第三百八十六章軍銜與封爵第四百二十一章朝議第五十八章 對峙第二百零一章 宴席第六百六十一章商議軍情第三百二十九章和談第四百一十章酒館喝酒第五百六十八章密謀第二百五十二章 科舉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一百零二章 嘉興之戰(五)第四百四十八章戰場初見第四百四十五章虔州第四百五十五章墮落第三百六十八章大舉調兵第四百九十二章稱帝之議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第二百八十一章 父子第一百九十七章 討論(再續)第五十五章 第三次相遇
第三百二十八章大戰連起第六百零五章朝議第四百七十八章任命第四百四十三章戰前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六百九十五章班師回洛陽第四十四章 劉氏的擔憂第二百六十章 一場混戰第四十五章 不安第二百四十五章 逃脫第五百四十章步步緊逼第二百四十五章 逃脫第六十六章 出兵(上)第二百零二章 新軍第六百五十七章各方反應第六百五十四章五日滅樑(下)第一百零八章 謀劃(一)第九十三章 李儼第二十三章 任家莊之戰(上)第五百七十九章劉守光第五百一十章抵達鄂州第六百三十五章鎮州第六百七十二章主動進攻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七十一章 蘇州之圍(四)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二百一十九章 光州平叛(續)第二百零一章 宴席第四百五十五章墮落第四百六十三章王彥章第二十六章 任家莊之戰(終)第三百零一章後路已斷第五百七十六章劉鄩第七百零五章財政改革第五百五十七章北伐的兵力第二百四十六章 陳璋第五百四十二章大戰前夕第五百四十四章聯軍的部署第二百七十五章軍議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第五十四章 婚事第四百七十八章任命第四百五十章馮道第六百一十七章霍彥威第五百三十三章夜襲第六百五十七章各方反應第六百二十七章朱友貞的決斷第六百六十七章猛火油櫃第二百零二章 新軍第八章 父親召見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三百五十七章安排第三百一十八章 使者第五百四十五章初戰第七十八章 蘇州之圍(十一)第四百二十四章絕望第七百零四章財政崩潰第二百九十八章淮南軍的撒手鐗第五百六十四章致歉第一百二十六章 宣州第三百五十章江西大局第六百四十八章倒戈第五百一十章抵達鄂州第三百四十三章沖天怒火第四百七十一章功虧一簣第一百四十章 南下第六百五十一章直攻洛陽第三百六十二章擊潰第五百三十一章求援第二百一十三章 人事安排第五百一十章抵達鄂州第十章 王茂章第六百八十三章朱虔佑死於此第一百零六章 湖州之變第二十五章 任家莊之戰(下)第四百二十七章平定福建第五百零二章慈禪寺第六百六十六章意外第三十三章 驚喜(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定下策略第三百八十六章軍銜與封爵第四百二十一章朝議第五十八章 對峙第二百零一章 宴席第六百六十一章商議軍情第三百二十九章和談第四百一十章酒館喝酒第五百六十八章密謀第二百五十二章 科舉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一百零二章 嘉興之戰(五)第四百四十八章戰場初見第四百四十五章虔州第四百五十五章墮落第三百六十八章大舉調兵第四百九十二章稱帝之議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第二百八十一章 父子第一百九十七章 討論(再續)第五十五章 第三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