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渡河(上)

“諸位將軍,咱們在此地駐留了大半年時間,如今也是時候活動活動筋骨了,要不然將士們估計都要長出贅肉了吧?”楊劉北城晉軍大營中,李存勖難得的開起了玩笑。

“大王說的是,這麼久不打仗,末將感覺都快不會騎馬了!”有將領答道,引來衆將鬨然大笑。

“不會騎馬?把你綁在馬上顛簸一天,自然就會了!”一旁李紹榮笑言道。

自從晉軍主力留駐這裡後,李存勖將此地作爲自己的臨時行宮已經有大半年的時間了;在這期間雖然有鎮州戰局的多次重挫,同樣有吳軍進攻河北帶來的壓力,甚至還有李繼韜自立爲節度使這種大逆之舉,但不管發生了多麼重要的事情,李存勖率領的晉軍主力都一直停留在此。

而所有的這一切,爲的都是接下來的河南決戰。

是的,雖說現在南城那邊儲備的錢糧輜重還能支持幾個月時間,但李存勖已經不打算繼續等下去了。

吳國水軍對黃河河道的封鎖越來越嚴,最近已經很久沒有新的消息傳來,若是繼續等下去,難保不會發生意外。

此外,楊劉南城的儲備雖然充足,再堅守一段時間也沒問題,但別忘了,如今被吳軍包圍在河南的除了楊劉南城外,還有一個李嗣源駐守的鄆州城。

相比於就在河岸邊的楊劉南城,鄆州城中的情況更讓李存勖擔心。

畢竟從三月份吳軍包圍鄆州後,至今已有近十個月時間沒有半點消息傳來,局勢只怕比楊劉南城更加危險。

更何況楊劉南城就在河岸邊,城中守軍對於雙方交戰的局勢和部署都非常明確,知道不久之後晉王李存勖就會親自率軍前來解圍;然而鄆州城地處吳國腹心,四面環敵,消息完全被阻隔,在長時間得不到援軍消息的情況下,難保守軍在絕望之下不會出現意外。

除了軍事上的迫切需要外,財政上的壓力同樣是李存勖不得不選擇現在就渡河決戰的原因。

鎮州長達一年多的圍城戰已經消耗了太多的資源,再加上最近半年吳軍渡河進攻中損耗的資源,現在的晉國已經揹負了巨大的負擔,前段時間負責財政的租傭使趙季良就在不斷的提醒他,百姓的負擔已經到了極限,需要儘快結束戰事。

當然,李存勖決定現在就渡河決戰,這個決定也不是倉促做出的,而是出於各方面的考慮後才做出的決定。

一來,如今乃是十二月,一年中氣候最冷的時候;對於以南方人爲主的吳軍來說,嚴寒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對方的戰力;而以北方人爲主的晉軍受到的影響卻相對較小。

二來,在十月底晉軍援軍抵達河中府,與城中守軍裡應外合大敗吳軍,極大振奮晉軍的士氣,這一點從此時軍中衆將的輕鬆神態就能看出來,此時決戰顯然對晉軍有利。

至於第三個理由則是最近剛剛從河南打探到的消息,就在前兩天,楊劉南城城外圍城的吳軍剛剛進行了一次輪換!

幾萬大軍進行輪換,這顯然不是短短一兩天就能搞定的事情,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混亂,而這一點就是晉軍能加以利用的良機;若是利用得好,取得大勝並非難事!

營帳裡,李存勖目光灼灼的看向衆將,待衆將從臨戰的興奮中重新平靜下來後,他沉聲道:“從五月浮橋被毀以來,咱們時刻都在等待渡河決戰的時機,這一等就是半年時間;多餘的話孤也不多說了,想必諸位將軍也明白此戰對我軍的重要性;孤就直接來說此戰部署。”

隨着他的話音,侍衛走進來將大幅的地圖懸掛起來。

“此次決戰,首先一點就是渡河!要儘可能的將更多軍隊送過河去,這是此戰的關鍵。不過吳軍水軍的強大諸位都已經知曉,雖說因爲鐵索的封鎖,吳軍的大戰船無法過來,但即便吳軍用小船,咱們也難以與之爭鋒。”

“所以孤決定,將渡河地點選在此處!”

“馬家口?”衆將目光一凝,紛紛出聲道,同時面上露出凝重之色。

這些北方將領大多都是旱鴨子,讓他們騎在戰馬上於百萬軍中縱橫馳騁,這並不是什麼難事;但要讓他們在寬闊的河面上與吳軍水軍交戰,他們就要抓瞎了。

“不錯,就是此地。孤已經命人在這裡暗中蒐集隱藏了大批船隻,又命人紮了木筏,足以運送大軍渡河。當然,最重要的是孤已經在此訓練了一批水軍!”李存勖沉聲道。

這半年時間他可不是閒度的,不僅從各方面蒐集河南的情報,更關鍵的就是加強了對水軍的建設。

如果說當初與吳國開戰之前,他對於水軍建設還是不屑一顧的態度,但之後在見識到吳軍的水軍後,他便明白若是沒有一支強大的水軍,黃河天險就必將成爲晉軍的噩夢。

所以這半年時間他暗中命人從軍中挑選會游泳的士兵共三千餘人,組建爲晉軍水軍,又讓人打造戰船,日夜訓練,以期待他們將來能與吳軍水軍爭鋒。

可惜的是,晉軍中會游泳的人畢竟不多,而且就算有,其水性也無法與南方人相比;更何況水軍作戰可不只是會游泳就夠了,還有其他決定水軍戰力的重要因素存在。

再加上只有半年多的時間,即便是日夜訓練,但取得的成效依舊有限;至少李存勖明白現在的晉軍水軍還遠遠不能與吳軍水軍正面抗衡。

不過正面抗衡雖然不成,但考慮到吳軍的大型戰船都被鐵索隔斷,無法投入戰場,真正能用得上的也不過是小型船隻,這對於晉軍來說總是一個好消息。

此外,李存勖組建水軍的直接目的也不是爲了與晉軍正面抗衡,而是爲大軍渡河爭取時間。

他不指望這支水軍能夠抵擋吳軍多久,他只希望能爭取足夠時間,讓他將大軍安全運送到河南去就行。

“若是有水軍能夠牽制敵軍,再加上我軍可以在夜間渡河,這樣一來我軍成功渡河的可能性必將大增!”衆將顯然也知道晉軍水軍難以正面抗衡吳軍,所以也沒有對他們抱太多期望。

“嗯,夜間渡河,至少能爭取一個晚上的時間;再加上敵軍得到消息後趕過來需要時間,我軍的水軍又能爭取一定的時間,前後算來兩三天時間是有的!”李紹榮等將領附和道,同時臉色更加輕鬆起來。

李存勖點了點頭,鄭重道:“雖說時間充足,但爲了不出意外,精銳將士和騎兵將優先渡河,老弱士兵放在最後;總之此次大戰的關鍵就是要快,要趕在吳軍反應過來之前發起進攻,將他們打垮!否則若是等吳軍反應過來,四面圍攻我軍,我軍寡不敵衆,又缺少後方支援,最終必將落敗!”

衆將神色凝重,顯然也明白這一點。

這一次決戰,若是晉軍取得勝利,不僅能解除鄆州、楊劉南城的圍城,同時也能打開局面,在黃河以南站穩腳跟,從而有機會蠶食河南各地;但若是晉軍落敗,那麼不僅楊劉南城和鄆州這兩地會得而復失,更重要的是晉軍的精銳必將損耗殆盡!

沒有了這些征戰了十多年的精銳將士,再加上李嗣昭等名將已經隕落,晉軍的實力必將大挫,將來便是保住河北都難,更別說進取河南。

沉默了片刻後,李存勖遍視衆將,緩緩問道:“渡河的具體部署接下來孤會命人發給你們;除此之外諸位將軍可還有疑慮?”

朱守殷猶豫了片刻,開口問道:“末將想詢問一點,渡河以後我軍該如何行動?末將聽說南城城外圍城的吳軍修築了大量的營寨,我軍倉促之間想要攻破衆多營寨只怕很難啊!”

“是啊,大王,不知此事大王是怎麼安排的?”衆將聽了紛紛說道。

雖說因爲河中府一戰的勝利讓衆將士氣大振,但戰爭從來都不是兒戲,在經歷了這麼多的交戰後,在場這些沙場老將深知吳軍不是好惹的,若是晉軍渡河後不能迅速攻破吳軍營壘,等到吳軍援軍一到,那晉軍反而要陷入吳軍的圍攻之中。

李存勖臉上露出一絲難明的笑容,道:“誰說孤要去攻打圍城的吳軍了?”

“這……”

“此戰,孤的真正目標不是楊劉南城,而是這裡!”李存勖指了指地圖上的平陰城,道:“孤的目標就是吳王親自率領的吳軍主力!只要將吳軍主力擊敗,剩下的敵軍難道還能威脅到我軍嗎?”

第五百七十二章流言第三百一十六章兵敗第五百六十四章致歉第四百四十二章感慨第六百五十九章屯田第三百六十六章大計劃第四百四十一章密探第一百零一章 嘉興之戰(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潤州平定第四百四十五章虔州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論(續)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兵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四百二十六章夜襲第六百三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一百六十三章 誘敵第二百九十二章 進軍方略第四百三十七章勾結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第三百五十九章到達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廣陵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軍第一百三十三章 震驚第一百三十九章 勸說第三百六十二章擊潰第二百五十四章 洞房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廣陵第四百五十九章夜襲第一百四十六章 矛盾第六百五十八章擴編軍隊第五百三十四章壞消息第三百七十二章遲疑不決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二十八章 逃第三百五十章江西大局第五百五十四章朱友珪第二百二十八章 應對第一百一十二章 召回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第五百七十八章意驚訝第四百一十六章迎接第六百四十三章襲營第七十六章 蘇州之圍(九)第五百零二章慈禪寺第二十二章 夜襲第二百零二章 新軍第五百四十三章吳軍的部署第五百一十章抵達鄂州第六百五十三章五日滅樑(中)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第六十五章 說服(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蘇州炮第四百六十章原因第二百六十三章 科舉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第四百七十章蔡州之亂第二百二十七章 謠言第五百五十七章北伐的兵力第二百一十四章 劉仁規第一百五十章 臨陣脫逃第二百四十一章 追擊第五十章 悠閒第四百五十一章戰前調動第二百四十七章 鍾傳的提議第二百五十章 鄂州城陷第七百一十一章炮擊第五百四十八章中路突破第三百二十四章北上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二百章 柴克宏第一百五十二章 混戰(下)第四百五十五章墮落第一百八十六章 田覠之死第七百零八章兵亂第五百七十六章劉鄩第一百七十五章 緣由第五百五十九章北方亂象第五百六十二章處置宋齊丘第一百六十章 全軍進攻(下)第五百七十八章意驚訝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婚第一百三十三章 震驚第二百五十二章 科舉第一百四十一章 常州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第三百八十五章封官與擴軍第四百四十章朱溫的決定第三十九章 醒來第六百三十六章求援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況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二百九十一章 渡河第四百四十二章感慨第二百九十七章漏洞第四百五十四章救援第二百五十四章 洞房第一百四十三章 行動第六十九章 蘇州之圍(二)
第五百七十二章流言第三百一十六章兵敗第五百六十四章致歉第四百四十二章感慨第六百五十九章屯田第三百六十六章大計劃第四百四十一章密探第一百零一章 嘉興之戰(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潤州平定第四百四十五章虔州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論(續)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兵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四百二十六章夜襲第六百三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一百六十三章 誘敵第二百九十二章 進軍方略第四百三十七章勾結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第三百五十九章到達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廣陵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軍第一百三十三章 震驚第一百三十九章 勸說第三百六十二章擊潰第二百五十四章 洞房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廣陵第四百五十九章夜襲第一百四十六章 矛盾第六百五十八章擴編軍隊第五百三十四章壞消息第三百七十二章遲疑不決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二十八章 逃第三百五十章江西大局第五百五十四章朱友珪第二百二十八章 應對第一百一十二章 召回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第五百七十八章意驚訝第四百一十六章迎接第六百四十三章襲營第七十六章 蘇州之圍(九)第五百零二章慈禪寺第二十二章 夜襲第二百零二章 新軍第五百四十三章吳軍的部署第五百一十章抵達鄂州第六百五十三章五日滅樑(中)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第六十五章 說服(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蘇州炮第四百六十章原因第二百六十三章 科舉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第四百七十章蔡州之亂第二百二十七章 謠言第五百五十七章北伐的兵力第二百一十四章 劉仁規第一百五十章 臨陣脫逃第二百四十一章 追擊第五十章 悠閒第四百五十一章戰前調動第二百四十七章 鍾傳的提議第二百五十章 鄂州城陷第七百一十一章炮擊第五百四十八章中路突破第三百二十四章北上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二百章 柴克宏第一百五十二章 混戰(下)第四百五十五章墮落第一百八十六章 田覠之死第七百零八章兵亂第五百七十六章劉鄩第一百七十五章 緣由第五百五十九章北方亂象第五百六十二章處置宋齊丘第一百六十章 全軍進攻(下)第五百七十八章意驚訝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婚第一百三十三章 震驚第二百五十二章 科舉第一百四十一章 常州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第三百八十五章封官與擴軍第四百四十章朱溫的決定第三十九章 醒來第六百三十六章求援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況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二百九十一章 渡河第四百四十二章感慨第二百九十七章漏洞第四百五十四章救援第二百五十四章 洞房第一百四十三章 行動第六十九章 蘇州之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