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戰局

雖說馬殷臨時徵召了四萬軍隊用來守城,不過他也知道這些人只是烏合之衆,無論是士兵的體力,還是訓練程度,亦或者組織力度,都遠遠無法與吳軍精銳相抗衡。

所以要與吳軍對抗,這些人終究是指望不上的,最多用來拖延一下時間。

此外,吳軍善於攻城,這一點也是衆所周知的事情,那高大威猛的蘇州炮,還有詭異莫測的火藥,這些都是對付城牆的利器;若是真的被敵軍攻到城下來了,以這些烏合之衆的士氣,馬殷還真沒把握能抵擋吳軍多長時間。

所以馬殷選擇的辦法就是在城外險要之地修建大量的營寨,並且派重兵駐守,以分敵軍之勢。

這樣一來,吳軍要想進攻潭州城池,就需要先拔出這一個個營寨。

這就可以給馬殷爭取大量的時間,並且爲接下來的守城做更多的準備。

所以從十月份到十一月份,吳軍都不得不發兵攻打城外那一個個營寨,逐步的將戰線往城牆腳下推進;而馬殷同樣寸土不讓,不斷的從城中出兵反擊,與吳軍就那些營寨進行反覆爭奪。

一直到十二月初時,吳軍才成功突破外圍的防線,順利抵達城下。

當然,一個多月的爭奪戰,雖然使得吳軍較爲疲憊,但同樣也給了楚軍大量殺傷;尤其是那些所謂“字霸都”的烏合之衆,更是因爲缺乏訓練,被吳軍大量斬殺和俘虜。

到了此時,馬殷知道潭州局勢已經很危險了,而樑軍那邊的援軍卻絲毫沒見蹤影,想要同時保住潭州和嶽州兩地顯然是不現實的事情,唯有將嶽州兵力撤下來先保證潭州的安全才是正理。

至於嶽州,那就要看是吳軍攻破城池要快一些,還是樑軍的援兵到來要快一些了。

當然,在此之前嶽州軍隊還要先冒着被吳軍追擊和攔截的風險平安回到潭州才行。

敵前撤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弄不好就會被敵軍所趁,從而導致大敗,所以如何撤軍也需要好好計劃一二。

十二月初,由大將許德勳、秦彥輝二人率領的四萬大軍從嶽州出發,準備撤軍回潭州。

王茂章得知消息後,當即留下朱思勍領兵一萬牽制嶽州守軍,他本人則親自統領剩餘三萬人繞過嶽州,對撤退的楚軍發起追擊。

同時,李承嗣這邊在得知消息後,同樣從潭州這邊出兵,準備截擊返回的楚軍。

而馬殷同樣知道情況危急,於是集合潭州城中守軍強行出城對李承嗣發起反擊,以牽制潭州這邊的吳軍。

從嶽州到潭州的距離接近三百里路程,這麼遠的距離,想要安然撤退,自然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

許德勳和秦彥輝在商議之後決定,要想擺脫敵軍追擊,就必須先以伏兵伏擊敵軍追兵,讓他們知道追擊也有危險,從而不能以最快速度追擊。

十二月九日晚上,天色較爲陰沉,沒有月光。

白沙隘口。

這裡是吳軍追兵前鋒的營地。

營地中一共是五千吳軍將士,領兵將領乃是指揮使成英。

成英乃是錢鏐降將成及的侄兒,今年剛剛三十歲。

與他叔父不同,成英是在淮南吞併了兩浙之後纔出仕的,因而身上沒有降將那層身份,加上他本人能力不錯,作戰勇敢,得到了王茂章的賞識,所以成了這次追擊楚軍的前鋒將領。

此時,當他在自己的營地裡小憩時,外面突然傳來一陣騷動。

接着,似乎有喊殺聲從外面傳來。

“不好,有敵襲?”

成英心中一驚,連忙起身穿戴好鎧甲,準備出去查看。

恰好在這時,外面他的侍衛慌里慌張的跑進來道:“將軍,不好了,敵軍襲營了,我軍沒有準備,如今營地裡一片大亂!”

成英心中更加焦急,他的確沒有想到被他們追擊的敵軍居然還敢反身襲擊他們的營地,如今軍中雖然按照規定安營紮寨,士兵的巡查工作也沒忽視,不過軍營裡面的將士們卻處在完全放鬆的狀態。

此外,他麾下的這支軍隊,並非是當初那支征戰多年的百戰精銳,而是去年年末吳國立國時才新組建的軍隊。

雖說訓練上做得無可挑剔,但畢竟缺乏實戰經驗,如今突然遭到夜襲,這才顯得慌亂。

“還愣着幹什麼?趕緊去擂鼓聚兵,將兄弟們組織起來抵抗!”

成英大聲呵斥道,說完便出了營帳。

然而等到出營時,成英才發現,整個營地的混亂比他想象的還要亂,敵軍在黑暗之中不斷向營地裡射箭,同時派兵從四面向營地發起進攻。

慌亂之中,將士們完全忘記了平時訓練的東西,只知道舉起手中的弓弩向黑暗之中隨意射箭。

這自然沒法有效的抵抗敵軍的進攻。

結果一夜混戰,吳軍損失較爲慘重。

第二天一大早,等王茂章親自統領主力趕到時,襲擊他們的楚軍卻早已經跑光了。

王茂章怒氣沖天,當即下令繼續追擊。

“大都督,敵軍既然敢於夜襲我軍營地,那就同樣有可能伏擊我軍啊!是不是讓各部小心一點,不要追得太急?”朱虔佑小聲提醒道。

王茂章皺了皺眉,搖頭道:“若是各部都小心翼翼的行動,那樣一來,追擊敵軍的速度自然就慢了許多,到時候敵軍就安然返回潭州了!所以不僅要繼續追擊敵軍,而且要一路急追,定然不能放走敵軍!”

王茂章雖然動了怒火,不過他也沒有完全喪失判斷,他知道敵軍發動夜襲的目的就是爲了遲緩他們的追擊速度,所以此時決不能中了敵軍的計謀。

在他的堅持下,吳軍再次上路,並且以更快的速度向敵軍發起了追擊。

然而沒想到的是,急速行軍的前鋒再一次受到了楚軍的伏擊。

好在這一次擔任前鋒的乃是以前的淮南精銳,面對敵軍伏擊雖然遭到了一定的損失,但總的傷亡不算大。

“追擊!繼續追擊!一定要追上敵軍!”王茂章再次催促大軍前進。

敵軍這麼不斷的伏擊他們,反而讓王茂章徹底看穿了敵軍的意圖,自然是選擇了堅決的追擊。

這一次,楚軍終於無計可施,在不久之後被吳軍完全追上,想要安然脫身已經不可避免。

無奈之下,秦彥輝和許德勳二人只好留下部將楊定真統領一萬大軍斷後,率領其餘軍隊繼續撤退。

這個選擇,就如同壯士斷腕一般,捨棄部分軍隊,以保全主力。

楊定真率領的一萬精兵奮力攔截追兵,爲楚軍主力的撤離爭取到了足夠的時間。

不過其代價卻是留下來斷後的楊定真在戰敗之後不知所終,一萬部衆中有兩千餘人被吳軍所殺,五千多人被俘,剩下的則成了潰兵四散而逃。

不過成功擺脫王茂章追擊的楚軍依舊沒有安全,他們不久之後再次遭到劉信的攔截。

這一次,經過一場大戰之後,楚軍以損失五千多人爲代價,終於突破了吳軍的攔截,在馬殷親自領兵接應下成功回到潭州城中。

不過此時,出發時的四萬大軍已經只有兩萬五千人了。

……

開封府,後梁皇宮之內。

此時,當聽說吳國發兵八萬進攻馬殷的消息後,朱溫在第一時間就做召集手下謀臣,商議是否要出兵援助馬殷。

從實力上來說,如今的朱溫在這個時候還有較強的實力。

潞州之戰以及之前一系列的失利,雖然給朱溫造成了一定的損失,但在實際上,這些損失都是兵力上的損失,其地盤卻沒有損失多少,而且中原最爲繁華的地區目前還在他的掌控之中。

所以那些損失的士兵,他還能迅速補充回來,在短時間內依舊不會動搖他天下最強勢力的地位。

再加上,馬殷與後梁實際上交界的緣故,朱溫如果要干涉吳軍對馬殷的戰事也是能夠辦到的,不至於出現當年錢鏐那種情況。

當初淮南將錢鏐圍困在杭州城中,出動大軍進行圍攻,那時候朱溫考慮到與錢鏐並不接壤,即便想要接應錢鏐也難以做到,所以放棄了錢鏐,轉而開始扶持馬殷作爲牽制淮南的棋子。

然而這麼幾年過去,淮南不僅沒有被牽制到,反而越戰越強,如今已經是能與朱溫正面對抗的強大勢力了。

反觀朱溫這一方,除了對李茂貞還能保持絕對的壓制以外,對淮南和河東這兩方的戰事都是接連失利,損失較大。

尤其是李存勖的突然崛起,使得朱溫對河東的力量極爲警惕起來。

或許朱溫沒有專門去總結過歷史,更沒有意識到自古至今都只有從北方向南方統一的現象,但他卻本能的覺察到,若是讓河東再度崛起了,其帶來的威脅絕對比淮南的威脅要更加的強。

一個最直接的地方就是吳國缺乏騎兵,到了北方難以與樑軍精銳交鋒。

而晉軍卻不一樣,他們的騎兵不僅遠遠比樑軍要多,而且戰力更是比樑軍的騎兵要強得多。

所以對於要不要將本來應該用於再次圍攻潞州的軍隊,派到南方去救援馬殷,在朝堂上就產生了較大的分歧。

第二百八十九章三大恨第五百五十一章大獲全勝第七十五章 蘇州之圍(八)第一百三十五章 壽州(中)第三百八十四章閱兵第二百六十六章 科舉結束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三百七十八章撤兵第二百三十二章 通敵第四百三十二章生財有道第四百二十一章朝議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軍第六百六十五章正面交戰第三百三十一章薨第四百四十二章感慨第五十四章 婚事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第八十四章 奪軍(上)第三百三十七章彈劾第二百零五章 徐溫的上書第二百二十一章 選拔人才第四百二十五章就擒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渥的憤怒第三百七十八章撤兵第三百六十一章登陸第三百九十七章戰局第三十三章 驚喜(上)第三百一十七章城破第十七章 升州之叛第十七章 升州之叛第五百二十九章消息第六百章楊渥的撒手鐗第二百二十四章 出兵第三百一十三章 海堤第六百五十一章直攻洛陽第二百六十一章 保守與激進第五百六十七章封賞第二百一十三章 人事安排第三百八十九章晉王李存勖第一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五百二十七章軍情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二百一十八章 光州平叛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五百八十九章潰敗第四百二十六章夜襲第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陣前第三百一十四章 好消息第五百一十八章恐嚇第一百三十二章 撤退第一百一十六章 使者(下)第三百四十八章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陣前第一百七十一章 爆破(上)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三百零二章 教訓第七百零八章兵亂第一百零五章 嘉興之戰(八)第三百章 崩潰第六百二十八章以死相諫第二百一十二章 正式施行第二百九十二章 進軍方略第四百四十一章密探第一百章 嘉興之戰(三)第六百三十六章求援第四百七十二章提醒第三百章 崩潰第六百四十五章休整第五百四十三章吳軍的部署第三百九十四章探病第二百章 柴克宏第五百四十六章蜀軍出擊第二百四十五章 逃脫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第一百零六章 湖州之變第五百四十七章轟擊第一百五十三章 追擊第一百七十章 潤州第七百一十四章末日第六百二十四章發現敵軍第三百零八章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四百六十八章王建第一百三十七章 斃命第六百一十五章出兵第六百八十六章反擊第一百六十二章 攔截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廣陵第二十九章 升官第二百一十一章 將領安排第一百五十三章 追擊第二百一十章 軍隊整編第一百八十八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五百八十三再議遷都第四百九十八章決裂第三百二十八章大戰連起第六百八十九章半渡而擊第三百零七章 歡呼第三百八十章各地建國
第二百八十九章三大恨第五百五十一章大獲全勝第七十五章 蘇州之圍(八)第一百三十五章 壽州(中)第三百八十四章閱兵第二百六十六章 科舉結束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三百七十八章撤兵第二百三十二章 通敵第四百三十二章生財有道第四百二十一章朝議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軍第六百六十五章正面交戰第三百三十一章薨第四百四十二章感慨第五十四章 婚事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第八十四章 奪軍(上)第三百三十七章彈劾第二百零五章 徐溫的上書第二百二十一章 選拔人才第四百二十五章就擒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渥的憤怒第三百七十八章撤兵第三百六十一章登陸第三百九十七章戰局第三十三章 驚喜(上)第三百一十七章城破第十七章 升州之叛第十七章 升州之叛第五百二十九章消息第六百章楊渥的撒手鐗第二百二十四章 出兵第三百一十三章 海堤第六百五十一章直攻洛陽第二百六十一章 保守與激進第五百六十七章封賞第二百一十三章 人事安排第三百八十九章晉王李存勖第一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五百二十七章軍情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二百一十八章 光州平叛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五百八十九章潰敗第四百二十六章夜襲第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陣前第三百一十四章 好消息第五百一十八章恐嚇第一百三十二章 撤退第一百一十六章 使者(下)第三百四十八章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陣前第一百七十一章 爆破(上)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三百零二章 教訓第七百零八章兵亂第一百零五章 嘉興之戰(八)第三百章 崩潰第六百二十八章以死相諫第二百一十二章 正式施行第二百九十二章 進軍方略第四百四十一章密探第一百章 嘉興之戰(三)第六百三十六章求援第四百七十二章提醒第三百章 崩潰第六百四十五章休整第五百四十三章吳軍的部署第三百九十四章探病第二百章 柴克宏第五百四十六章蜀軍出擊第二百四十五章 逃脫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第一百零六章 湖州之變第五百四十七章轟擊第一百五十三章 追擊第一百七十章 潤州第七百一十四章末日第六百二十四章發現敵軍第三百零八章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四百六十八章王建第一百三十七章 斃命第六百一十五章出兵第六百八十六章反擊第一百六十二章 攔截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廣陵第二十九章 升官第二百一十一章 將領安排第一百五十三章 追擊第二百一十章 軍隊整編第一百八十八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五百八十三再議遷都第四百九十八章決裂第三百二十八章大戰連起第六百八十九章半渡而擊第三百零七章 歡呼第三百八十章各地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