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光州

秦宗權雖然被衆多節度使共同剿滅了,但隨着秦宗權的敗亡,曾經的反蔡州軍聯盟也迅速瓦解,朱全忠、朱瑄、朱瑾這三個曾經的結義兄弟也迅速決裂,爲了爭奪中原霸權而展開激戰。

於是,那些秦宗權的殘部就存活了下來,形成一個個新的軍閥勢力。

這些新勢力中,一部分像孫儒那樣繼續殘害百姓的,雖然能猖狂一時,但因爲始終得不到民心,所以最後還是被剿滅了。

另一部分則吸取秦宗權等人迅速敗亡的教訓,開始發生轉變,不再像以前那樣大肆殘害百姓,反而加以安撫,恢復生產,再加上他們運氣比較好,所處的地方沒有什麼強大的藩鎮,所以逐漸在唐末衆多勢力中存活下來,甚至發展壯大。這其中最爲著名的,便是被楊渥視作心腹大患的湖南馬殷。

而除了這兩種情況外,還有一種蔡州軍的殘部也保留了下來。這一部分殘兵的實力其實並不算差,不僅保留了當初蔡州軍的那種虎狼作風,而且兵力數量也有不少。只不過他們的運氣較差,相對於周邊勢力來說實力卻差了很遠,無法在周邊強大藩鎮的夾縫中獨.立存在,所以只能選擇投靠一方。

光州的情況便是這一類,地處淮南和朱全忠這兩大強藩之間,根本沒有獨.立存在的可能性。

不過,他們作爲蔡州軍的殘部,當初與朱全忠也是死敵,而淮南雖然也剿滅了蔡州軍的殘部孫儒軍,但與光州的蔡州軍殘部卻沒什麼仇怨,所以七年前,當朱延壽率軍以有些取巧的手段襲破光州時,當地的的蔡州軍殘部就順勢投靠了淮南。

不過當時清口大戰還沒爆發,淮南面臨着很強的北方壓力,所以對光州的這些蔡州軍殘部也非常縱容。而且爲了不刺激到他們,楊行密特地任命了孫儒軍的降將,曾經也是蔡州軍一員的柴再用爲光州刺史,同時,柴再用帶去的軍隊也只有一千多人,而當地蔡州軍的殘部卻有四千多,所以柴再用在當地基本沒什麼話語權。

不過隨着這一次軍政分離政策的實行,光州的這種平衡狀態自然被打破,當地蔡州軍殘部都意思到了局勢的不妙;而等到楊渥正式宣佈任命李遇爲光州刺史,並且帶兵五千前去上任,這顯然是來着不善。

這些蔡州軍殘部同樣不是什麼善類,對外來者抱有極大的敵視,所以很早以前柴再用就被他們架空了。

而這幾年,這些蔡州軍的殘部雖然比當年秦宗權時代收斂了許多,但在殘害百姓方面卻並不比當初要好多少,因此在淮南也頗受詬病。

而隨着時間的推移,當初與朱全忠之間的那點仇怨也逐漸淡去,而許多人又重新不滿足於一輩子待在小小的光州;尤其是,光州經過他們多年的盤剝,早就民不聊生了,按照蔡州軍的習慣,也是時候換換地方了;再加上,這幾年朱全忠的勢力越來越強,聲勢之大遠在淮南之上。所以很多人漸漸有了背叛淮南投靠朱全忠的想法。

楊渥還記得,歷史上就在明年,光州便發生了叛亂事件,當地勢力趕走了柴再用,投靠朱全忠。

那時候,朱全忠早就徹底擊敗了王師範,大有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氣勢,又完全掌控了朝中局勢,勢力幾乎達到了最巔峰,所以在得知光州叛亂後,立即親自帶領大軍南下接應,圍困光州的淮南軍隊只好撤離。

而楊渥之所以力主要動光州,一來是爲了用光州立威,二來也是想要提前激化矛盾,趕在朱全忠騰出手來之前就解決掉光州問題。

如今隨着楊渥開始實行軍政分離,他的目的顯然達到了。

八月初,就在整個淮南忙於秋收之時,光州叛亂暴發,當地蔡州軍殘部共推一個叫王言的都頭爲首,發兵攻打柴再用的刺史府。

柴再用雖然提前有準備,但依舊寡不敵衆,最終率部只能逃出城外,等待援軍。

當天,叛軍在光州大肆擄掠,又派遣使者北上請求朱全忠派來援軍。

消息傳到廣陵後,楊渥反而鬆了口氣,知道該來的總是要來的。叛亂在這個時候爆發,總比在明年爆發要好,至少不需要直接面對朱全忠親自率領的大軍。

他知道此時淮南上下許多人都在看着,若是應對得好,軍政分離的事情差不多就能成;應對得不好,難免別的地方不會出現波瀾。

楊渥的應對方式當然是出兵彈壓,面對叛亂其實也沒別的選擇。不過如今楊渥需要坐鎮廣陵,不可能親自率兵前去,這統兵將領的人選就需要好好考慮一番了。

目前淮南能打的將領,自然便是已經被楊渥任命爲都督或者都指揮使的幾人了。

不過六個都督之中,李神福與王茂章出征在外,周本在楊行密身邊,臺濛鎮守宣州,李承嗣鎮守壽州,楊渥自己又要鎮守廣陵,都不能輕動,所以只能在都指揮使中選擇。

最後楊渥決定讓秦裴爲招討使,率軍五千人,再加上李遇將會帶去的五千州兵,以及柴再用的數百殘部,應該是足夠了。

其實按照楊渥的想法,這次平叛最好的帶兵人選卻是柴再用。

別看柴再用在這個時期還不出名,而且他擔任光州刺史多年,卻始終只能做個傀儡,所以在淮南被許多人稱爲無能刺史,很受人輕視。

不過楊渥卻知道這個柴再用的能力其實很強,是李神福、臺濛這一批老將之後最能征善戰的將領,統兵之纔不比周本、王茂章他們差。這一次楊渥力排衆議讓他擔任都指揮使就是這個原因。

不過如今軍隊整編還沒徹底完成,柴再用手中能用的兵力只有他手中那幾百人,臨時給他增加兵力顯然不現實,容易出現指揮不協調的問題。

好在用秦裴爲將也不差,還可以爲剛剛任命爲都指揮使的他刷刷功勞。所以,在得知消息的當天,秦裴便率軍離開了廣陵,速度之快,讓淮南上下咋舌不已。

ps:有人提到楊渥姐姐的兒子應該是楊渥的外甥,這一點的確是作者的失誤,已經改正,多謝指教。

第五百四十章步步緊逼第二百一十五章 劉金的告誡第六百一十八章襲取亳州第四百五十四章救援第六百零六章敬翔的建議第一百六十二章 攔截第一百六十八章 再次誘敵第六百八十七章撤退與追擊第二百四十六章 陳璋第一百四十三章 行動第五百八十一祭祀第四百三十八章求情第一百六十五章 休整第四章 朱廣德第一百零一章 嘉興之戰(四)第五百八十六章商議軍務第四百九十八章決裂第一百零二章 嘉興之戰(五)第三百五十八章風暴第一百零七章 湖州之變(續)第五百四十四章聯軍的部署第二百二十一章 選拔人才第四百六十二章戰柏鄉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三百三十九章第六百二十九章攻略山東第五百三十四章壞消息第六百七十八章危急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六百二十四章發現敵軍第七十二章 蘇州之圍(五)第五百六十九章洛陽兵變第三百二十章 羅紹威的催促第六百六十四章陣前相會第二百五十二章 科舉第四百二十三章奪取建州第四百五十六章機會第六百七十八章危急第一百八十章 戰局已定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第三百二十七章耀武揚威第三百七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五百六十六章封賞名單第五百四十六章蜀軍出擊第三百六十三章再戰第五百二十九章消息第六十九章 蘇州之圍(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定計第七百一十二章反了第四百五十二章沙盤推演第五十一章迎接第三百九十三章兵敗與連鎖反應第三百四十八章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二百九十六章嚴陣以待第一百二十四章 安仁義第一百一十四章 杭州第六百三十一章董璋南下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六百八十八章渡河第二百七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五百七十二章流言第五百五十八章威權與仁德第一百五十三章 追擊第三百八十四章閱兵第一百六十二章 攔截第一百零八章 謀劃(一)第十五章 六月的雨第六百七十二章主動進攻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二百零一章 宴席第七百一十一章炮擊第五百九十章戰後第八十七章 投石機的威力第五百一十六章憤怒第一百三十一章 張灝第一百四十三章 行動第五百六十章馮道的悲劇第五百六十一章細作案第二百四十九章 父與子第一百九十四章 心滿意足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襲第三百五十二章洪州第一百三十章 兵變(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爆破(上)第五十四章 婚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誘敵第六十七章 出兵(下)第六十五章 說服(下)第一百章 嘉興之戰(三)第二百六十章 一場混戰第五百八十章燕國滅亡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廣陵第三百六十三章再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廣陵第二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六百零九章北伐計劃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六百九十八章三請第五百七十五章遷都之議
第五百四十章步步緊逼第二百一十五章 劉金的告誡第六百一十八章襲取亳州第四百五十四章救援第六百零六章敬翔的建議第一百六十二章 攔截第一百六十八章 再次誘敵第六百八十七章撤退與追擊第二百四十六章 陳璋第一百四十三章 行動第五百八十一祭祀第四百三十八章求情第一百六十五章 休整第四章 朱廣德第一百零一章 嘉興之戰(四)第五百八十六章商議軍務第四百九十八章決裂第一百零二章 嘉興之戰(五)第三百五十八章風暴第一百零七章 湖州之變(續)第五百四十四章聯軍的部署第二百二十一章 選拔人才第四百六十二章戰柏鄉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三百三十九章第六百二十九章攻略山東第五百三十四章壞消息第六百七十八章危急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六百二十四章發現敵軍第七十二章 蘇州之圍(五)第五百六十九章洛陽兵變第三百二十章 羅紹威的催促第六百六十四章陣前相會第二百五十二章 科舉第四百二十三章奪取建州第四百五十六章機會第六百七十八章危急第一百八十章 戰局已定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第三百二十七章耀武揚威第三百七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五百六十六章封賞名單第五百四十六章蜀軍出擊第三百六十三章再戰第五百二十九章消息第六十九章 蘇州之圍(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定計第七百一十二章反了第四百五十二章沙盤推演第五十一章迎接第三百九十三章兵敗與連鎖反應第三百四十八章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二百九十六章嚴陣以待第一百二十四章 安仁義第一百一十四章 杭州第六百三十一章董璋南下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六百八十八章渡河第二百七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五百七十二章流言第五百五十八章威權與仁德第一百五十三章 追擊第三百八十四章閱兵第一百六十二章 攔截第一百零八章 謀劃(一)第十五章 六月的雨第六百七十二章主動進攻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二百零一章 宴席第七百一十一章炮擊第五百九十章戰後第八十七章 投石機的威力第五百一十六章憤怒第一百三十一章 張灝第一百四十三章 行動第五百六十章馮道的悲劇第五百六十一章細作案第二百四十九章 父與子第一百九十四章 心滿意足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襲第三百五十二章洪州第一百三十章 兵變(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爆破(上)第五十四章 婚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誘敵第六十七章 出兵(下)第六十五章 說服(下)第一百章 嘉興之戰(三)第二百六十章 一場混戰第五百八十章燕國滅亡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廣陵第三百六十三章再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廣陵第二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六百零九章北伐計劃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六百九十八章三請第五百七十五章遷都之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