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家宴(下)

朱廣德的確是急了,朱夫人想讓朱延壽當節度留後,這背後也是朱廣德在挑唆。對於楊渥,他是恨不得用一切辦法來打壓,此時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讓楊渥在衆將面前出醜的機會,卻見衆人打算幫楊渥遮掩過去,這怎麼能行?

他連忙大聲說道,“姑父,今天表弟滴酒未沾,我這一桌的幾位大人都可以爲證。”

那幾個和他同桌的小吏聽他這麼一說,紛紛面如土色,汗如涌出,低頭不敢言語。

這是神仙在打架,他們可不敢參與其中。

楊行密見事情本來都被衆人遮掩過去了,哪知道此人如此不依不饒,頓時臉色一沉,就要發火。

朱廣德見了,頓時知道不妙,趕緊陪笑道,“姑父,侄兒前些日子也作了一首小詩,雖然不怎麼通順,如今也願當衆吟誦,博大家一笑。”說完,不等楊行密回答,朱廣德便負手吟誦起來。

“風攪長空寒骨生,光於曉色報窗明。

江湖不見飛禽影,巖谷時聞折竹聲。

巢穴幾多相似處,路岐兼得一般平。

擁袍公子休言冷,中有樵夫跣足行。”

吟誦完,朱廣德矜持的對衆人行了一禮,說道,“這是今年過年時小子觀雪景所做的詩,小子才低學淺,讓大家見笑了,請諸位長者點評。”

“好,的確是首好詩!運用側面描寫的辦法,讓人身在其外,卻也感受到了雪中的寒冷啊!”戴友規捻着鬍鬚,略略點評了幾句。

自從袁襲死後,他就成了楊行密手下的頭號謀士,在淮南很有威望,說出來的話自然有些分量。其他幾位文士也粗略的點評了幾句。

朱廣德聞言,臉上一喜,挑釁般的向楊渥看了一眼道,“表弟,剛剛爲兄拋磚引玉,誦了一首以前作的詩,想必表弟也不吝讓爲兄見識一下你的傑作吧?”

他這首詩的確作的不錯,只不過卻不是他自己作的,而是詩人杜荀鶴作的。

這杜荀鶴乃是唐朝的進士,現在正在宣州刺史田覠的麾下。幾個月前他在壽州看到雪景便作了這首詩,不想被朱廣德聽去了,這時當衆吟誦出來,冒作自己作的。

楊渥心中惱怒,“既然你這麼不要臉面,那就不要怪我打臉了!”

之前衆人出於好意幫他遮掩,他一直沒機會說出自己的意思,如今好不容易得了機會,當即就站起身來。

他朝着衆人拱手道,“父親,諸位叔伯,小子的確作了幾首詩,只是擔心作的不好,讓大家笑話。如今既然廣德表兄非要小弟吟誦出來,那小弟就如表兄所願就是!”

不等朱廣德再說,楊渥當即便吟誦起來:

“舍南舍北皆種桃,東風一吹數尺高。

枝柯蔫綿花爛熳,美錦千兩敷亭皋。

晴溝漲春綠周遭,俯視紅影移漁舠。

攀條弄芳畏晼晚,已見黍雪盤中毛。

仙人愛杏令虎守,百年終屬樵蘇手。

我衰此果復易朽,蟲來食根那得久。

瑤池紺絕誰見有,更值花時且追酒。

君能酩酊相隨否?”

一首詩剛剛吟誦完,在場衆人不管懂不懂的都紛紛叫好起來。

“好一句‘君能酩酊相隨否?’,沒想到長公子還有如此詩才,真是難得啊。”戴友規站起身來大聲叫好,他是真的沒有想到,此詩不僅韻味深遠,更難得的是極爲應景。

其他衆人也紛紛附和,連那些武夫們也都大聲喝彩起來。

楊行密臉上喜不自禁,雖然對於長子能不能作詩是一點都不在意的,他在意的只是兒子將來有沒有能力繼承自己的位置。不過楊渥有如此詩才,他這做父親的也是與有榮焉。

朱廣德本來憋足了勁準備嘲笑楊渥的,但如今一聽之下立馬語塞。

“好你個楊渥,居然真作了首不錯的詩,剛纔卻故意不說話,非要我出言擠兌你才肯出手,真是可惡。”他心中惱怒,“還有在場的這些將軍文士們,剛纔對我的詩不過寥寥幾句點評,如今對楊渥的詩卻如此誇讚,更是可惡。”

他不去反思自己所作所爲,卻總是覺得別人可惡。

朱廣德半晌說不出話來,心中一急,額頭上的汗水就冒出來了。

他想起自己的詩實際上是杜荀鶴作的,這楊渥不會和他一樣也是用的別人作的詩吧?對,一定是這樣!

他站起身來,大聲指責道,“不可能,這首詩絕對不是表弟作的。一定是你剽竊他人的詩!”

“不是我作的詩,難道是你作的?”楊渥臉色一沉,死死盯着朱廣德道。

“這…雖然不是我作的,但也絕對不是你作的。如果你真有這個本事,那麼上次宴會上你怎麼最後只作出一首狗屁不通的詩?”朱廣德反駁道。

他這句話還是有一定說服力的。上次宴會只是一次小宴,在場衆位將軍基本都沒有參加,但關於楊渥那天作的詩,大家卻都有所耳聞。如今聽朱廣德這麼一說,他們心裡都有些懷疑起來。即便是楊行密此時冷靜下來後,心中也有些不信了。

“渥兒,這首詩到底是不是你自己作的?”楊行密放下酒杯,坐直了身子,嚴肅的問道。

若楊渥只是不會作詩,那也不算什麼大問題;但如果當衆剽竊他人的詩作,那就是品行的問題了,被人發現的話,他的名聲也會變得臭不可聞的。

“自然是孩兒作的,父親若是不信,可以問問在場的衆位,看看是否有誰之前聽過這首詩。”

楊渥當然不承認,而且他相信,只要他不承認,就沒有誰能知道自己剽竊了。就算大家心中有懷疑,也不會有實際證據。

“嗯,這首詩以前的確從來沒有聽過。高兄,你以前聽過嗎?”戴友規向高勖問道。

“沒有,老夫以前也從來沒聽過。”

……

聽長子這麼肯定的應答,在場衆人也表示以前從來沒聽過這首詩,楊行密終於鬆了口氣。

一旁的朱廣德依舊不願放棄,“姑父,侄兒以爲,雖然大家以前都沒聽說過這首詩,但這也不能證明這首詩就一定就。是表弟作的。相信在場的諸位將軍心中也未必就沒有懷疑。”

朱廣德抱拳四望,見衆人都沒有反駁他的話,更加得意起來。

“表弟若是真有這才能,莫不如現場再作一首詩。”他轉頭看向四周,見附近正有桃花盛開,當即道,“如今正是桃花盛開的時候,那就還是以桃花爲題。只要表弟能當衆再賦詩一首,爲兄便相信剛纔這首詩是表弟作的。”

朱廣德的這個要求卻是有些過分了。

先前第一首詩還可以說是以前作的詩,剛剛吟誦出來;如今要求他當場作詩,這難度卻是高了很多。除非他恰好提前準備了以桃花爲題的詩,否則真要臨時作的話,不要說楊渥,就是在場的那些文士也沒人敢說自己能做到。

第八十三章 蘇州之圍(十六)第六百五十四章五日滅樑(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混戰(下)第六百四十八章倒戈第五百二十六章推斷第六百零七章決斷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鏐的驚喜第五百七十二章流言第五百四十章步步緊逼第四百八十一章宋齊丘的驚恐第一百七十五章 緣由第二百九十一章 渡河第三十六章 行刺(上)第七百零九章大戰將臨第四百一十六章迎接第七十八章 蘇州之圍(十一)第五百八十八章襲擊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兵第五百五十章鎖定勝局第六百四十八章倒戈第十九章 再一次相遇第五章 家宴(上)第四十九章 撤軍第十章 王茂章第九十七章 南征第三百五十四章中計第三百零四章 郭崇韜第二百二十章 政策落實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第三百二十四章北上第六百一十五章出兵第三百一十五章 樑軍出動第四百七十八章任命第六百三十九章攻陷鄆州第四百四十八章戰場初見第五百五十九章北方亂象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進攻(上)第三百六十一章登陸第三百一十六章兵敗第四百一十章酒館喝酒第六百一十五章出兵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七十九章 蘇州之圍(十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第九十七章 南征第四百四十二章感慨第六百九十二章震動四方第四章 朱廣德第六百二十八章以死相諫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叛亂第五百二十一章風寒第七十二章 蘇州之圍(五)第六百四十三章襲營第三百三十七章彈劾第四十九章 撤軍第七百零五章財政改革第二百四十六章 陳璋第八十三章 蘇州之圍(十六)第二百五十一章 隱憂第五百二十九章消息第一百零一章 嘉興之戰(四)第三十六章 行刺(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混戰 (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初步設想第五百三十章襲擊第六百四十章悲憤第三百二十八章大戰連起第二百三十九章 撤退第十四章 校場之上第六百四十七章追擊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擊第一百四十六章 矛盾第六百四十章悲憤第四百六十章原因第三十二章 徐溫的建議第四百七十三章擔憂第九十三章 李儼第六百八十五章援軍到來第二百七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一百六十九章 擊潰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軍進攻(中)第三百九十六章奪取辰州第二百六十章 一場混戰第三十四章 驚喜(下)第二百五十八章 王令謀第六百九十五章班師回洛陽第八十章 蘇州之圍(十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應對第四百五十章馮道第三百九十六章奪取辰州第六百五十九章屯田第二百七十二章 病倒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抵達第一百三十七章 斃命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廣陵第六百二十章冒險第二百三十九章 撤退第四百三十六章會面
第八十三章 蘇州之圍(十六)第六百五十四章五日滅樑(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混戰(下)第六百四十八章倒戈第五百二十六章推斷第六百零七章決斷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鏐的驚喜第五百七十二章流言第五百四十章步步緊逼第四百八十一章宋齊丘的驚恐第一百七十五章 緣由第二百九十一章 渡河第三十六章 行刺(上)第七百零九章大戰將臨第四百一十六章迎接第七十八章 蘇州之圍(十一)第五百八十八章襲擊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兵第五百五十章鎖定勝局第六百四十八章倒戈第十九章 再一次相遇第五章 家宴(上)第四十九章 撤軍第十章 王茂章第九十七章 南征第三百五十四章中計第三百零四章 郭崇韜第二百二十章 政策落實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第三百二十四章北上第六百一十五章出兵第三百一十五章 樑軍出動第四百七十八章任命第六百三十九章攻陷鄆州第四百四十八章戰場初見第五百五十九章北方亂象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進攻(上)第三百六十一章登陸第三百一十六章兵敗第四百一十章酒館喝酒第六百一十五章出兵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七十九章 蘇州之圍(十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第九十七章 南征第四百四十二章感慨第六百九十二章震動四方第四章 朱廣德第六百二十八章以死相諫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叛亂第五百二十一章風寒第七十二章 蘇州之圍(五)第六百四十三章襲營第三百三十七章彈劾第四十九章 撤軍第七百零五章財政改革第二百四十六章 陳璋第八十三章 蘇州之圍(十六)第二百五十一章 隱憂第五百二十九章消息第一百零一章 嘉興之戰(四)第三十六章 行刺(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混戰 (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初步設想第五百三十章襲擊第六百四十章悲憤第三百二十八章大戰連起第二百三十九章 撤退第十四章 校場之上第六百四十七章追擊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擊第一百四十六章 矛盾第六百四十章悲憤第四百六十章原因第三十二章 徐溫的建議第四百七十三章擔憂第九十三章 李儼第六百八十五章援軍到來第二百七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一百六十九章 擊潰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軍進攻(中)第三百九十六章奪取辰州第二百六十章 一場混戰第三十四章 驚喜(下)第二百五十八章 王令謀第六百九十五章班師回洛陽第八十章 蘇州之圍(十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應對第四百五十章馮道第三百九十六章奪取辰州第六百五十九章屯田第二百七十二章 病倒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抵達第一百三十七章 斃命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廣陵第六百二十章冒險第二百三十九章 撤退第四百三十六章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