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初戰

這一夜他睡得很踏實,似乎並沒有因爲即將展開的大戰而感到緊張;然而早上起來後他的心情卻是顯得有些興奮。

這是大戰在即的興奮。

他輕輕披上外衣,從營帳裡走了出來,來到外面,只見整個營地一片寂靜,除了來回巡視的小隊軍士外,其他將士顯然依舊在休息。

程勳見楊渥已經起來,連忙上前來問道:“大王,是否要讓各部將士開始起來做準備?”

楊渥擡頭看了看天色,搖頭道:“不必了,還是讓他們多休息一會吧!”

今天的戰事若是進展得不順利的話,很可能會持續很久,畢竟是近二十萬大軍的決戰,若是一般情況下,甚至持續幾個月都不會有一個結果。

這也就是雙方各自出於自己的目的,這纔會有決戰的發生。

但即便如此,今天的這場大戰只怕也不是短時間能夠結束的。

簡單洗漱之後,楊渥吃了點點心,接着讓侍衛籤來自己的戰馬:“程勳,咱們就在營地裡面轉轉吧!”

“是!”程勳答道,同樣跨上自己的戰馬,跟在楊渥身後。

這些日子,楊渥每天早上起來後都會騎馬繞着營地奔馳兩圈,作爲熱身,對此程勳等人早已習慣了。

圍着營地緩緩奔跑了兩圈後,天色漸漸明亮,楊渥這才停了下來。

他跳下馬來,蹲下去在地上抓了一把塵土,然後鬆開手,任由塵土隨着微風飛揚。

“今天是一個大晴天,天空中一朵雲彩都沒有,這是一個好消息!這意味着咱們取勝的希望又大了一些!”楊渥略帶喜色的對程勳等人說道。

在下了幾天雨後,這兩天都是晴天,今天的天氣也不例外。

此時地面較爲乾燥,這對吳軍來說是極爲有利的,因爲乾燥的地面更適合騎兵的發揮;同時,乾燥的地面也更加適合進攻。

若是在泥濘的地面交戰,只怕一場大戰打上好幾個時辰都不會有什麼結果,雙方在泥地裡拼得筋疲力盡也殺不死幾個人。

當然,乾燥的地面上和晴朗的天氣,對吳軍有利的一個方面就是,吳軍的大殺器,投擲榴彈可以投入使用!

即將展開的這場大戰,乃是一場關係到荊襄的歸屬,甚至會關係到吳、蜀、樑三國的未來的一場大戰,到了這個時候,楊渥自然不會再留手。

當初在第一次北伐之戰中大發神威的榴彈這一次也要用上,爲的就是儘可能的保證勝利。

又過了一會兒,營地裡漸漸熱鬧起來,各部將士都開始醒來,點點炊煙在營地裡升起,那是在爲將士們準備着早餐。

楊渥知道,這就是大戰即將開始的節奏!

他擡頭向聯軍的方向看去,似乎能隔着遙遠的距離看到那裡的場景一般。

同一時刻,在吳軍的對面,蜀、樑、荊南三家的聯軍,同樣開始爲大戰做準備。

……

轉眼,一個時辰過去。

江陵城東二十多裡的地方,一處地勢相對平坦,位於兩軍之間的地方,被選爲了這一次大戰的戰場。

就如在戰前計劃的那樣,吳軍將主力分爲左右兩翼;對面的聯軍同樣分成了左右兩翼,與吳軍陣型遙遙相對,間隔三裡。

一時間,這片寬闊的戰場上,到處都充斥着一股肅殺的氣氛,讓兩軍將士們不由自主的神情嚴肅起來。

雖說這附近地勢平坦,但所謂平坦也只是相對的,實際上還是有一些起伏。

而吳軍的大陣就設立在一處小山坡後面。

之所以這樣安排,卻是爲了儘可能的隱藏吳軍的兵力部署,不讓敵軍摸清底細,同時也能更有利於防守。

而聯軍方面的部署也差不多,同樣是將大陣佈置在一處山坡後面。

不過聯軍再怎麼隱藏,只要蜀軍和樑軍之間的隔閡不能徹底消除,那麼他們的兵力部署就不可能有其他變化。

吳軍這邊,在左右兩翼的中間,衆將正聚集在一起,準備聽從楊渥最後的吩咐。

“……等會開戰以後,左翼先別忙着進攻,先讓右翼發起進攻!米志誠,等會兒你率領五千將士作爲第一陣,率先發起攻擊。記住,你一定要拼盡全力,打得越狠越好,必須要讓敵軍徹底相信,咱們的攻擊重點在右翼!”此時,楊渥臉色鄭重的對衆將交代着。

“末將明白,保證打出我軍的氣勢來!”米志誠大聲應道。

按照計劃,一開始吳軍將會讓右翼秦裴部率先進攻,以進一步的誤導敵軍,迫使敵軍左翼的樑軍和荊南軍採取防守姿態;同時,吳軍左翼王茂章部則在一開始擺出防守的態勢,引誘敵軍右翼的蜀軍來攻。

只有讓敵軍主動離開山坡攻出來,才更有利於吳軍左翼接下來的進攻;同時,敵軍攻出來後,隱藏在吳軍後面的蘇州炮就能起到作用,那些用蘇州炮發射出去的榴彈,才能給敵軍致命的攻擊。

否則,敵軍一直躲在山坡後面,難道吳軍還要將蘇州炮推到戰線前面去不成?

到時候敵軍再怎麼傻都會知道吳軍的打算。

當然,吳軍能夠動用的蘇州炮數量也不多,畢竟敵軍的斥候也在附近活動,爲了儘可能的保證隱秘,這一次吳軍只動用了十架蘇州炮,隱藏在山坡後面不遠處的小樹林中,在戰鬥開始之後纔會從小樹林裡推到戰陣前面來。

米志誠等將領自然都清楚這個安排,所以對於楊渥的話並沒有感到驚訝。

不過王茂章遲疑了一下後問道:“若是米志誠部在與敵軍接戰後,敵軍右翼並沒有攻出來,那麼末將需要等待嗎?”

楊渥搖了搖頭道:“若是那樣的話,你們也不要等待了,直接將左翼派出去就是!孤相信,只要我軍抱着必勝的決心,即便是強攻,也能迅速打垮蜀軍!”

“是,末將明白了!”王茂章肅然答道。

又叮囑了一些細節後,楊渥沉聲道:“今日一戰,就全看諸位將軍的,孤會在這裡看着諸位破敵立功!祝大家旗開得勝!”

“旗開得勝!”衆將一個個神色嚴肅,齊聲喝道。

隨即,衆將各自離開,準備前往自己的位置,只有朱瑾、郭崇韜、侯瓚以及羽林軍的一些將領等還留在這裡,隨同楊渥一起觀戰,並且做好出擊的準備。

而在對面,聯軍顯然也做好了開戰的準備,寇彥卿、劉鄩、王宗壽、高季昌、倪可福等,各部將領在簡單商議了一下後,都已經到達了自己的位置。

“咚、咚、咚……”

隨即,雙方戰鼓幾乎同時擂響,聲音震動整個戰場。

一通戰鼓之後,聯軍這邊還沒有什麼動作,就見到吳軍右翼一支五千人的軍隊走下山坡,排成陣列,開始緩緩向前推進,朝着聯軍的左翼攻了過去。

那沉穩的步伐,堅定的神情,很顯然,這次出動的都是吳軍中的精銳。

見此情形,聯軍的衆將心中都是一喜:“吳軍果然是以我軍左翼爲首要攻擊目標!”。

不管是寇彥卿、劉鄩,還是蜀軍的統帥王宗壽、趙本等人,一個個都鬆了口氣。

他們的作戰部署基本都是針對吳軍以樑軍爲首要目標這一前提展開的,如今見敵軍的行動並沒有出乎他們的意料,這下衆將自然感到輕鬆不少。

即便是寇彥卿、劉鄩二人,對於樑軍即將遭到吳軍猛攻而感到擔憂,但他們還是覺得,這至少比算錯了敵軍的部署要強。

唯一感到不高興的,或許就是荊南節度使高季昌了。

因爲吳軍主要攻擊聯軍的左翼的話,同樣處在左翼的荊南軍隊也會遭到猛烈攻擊。

這還不算,更讓高季昌感到惱怒的是,寇彥卿等人在戰前強迫高季昌將荊南軍隊佈置在樑軍之前,說是荊南軍隊這些天養精蓄銳,可以擋住吳軍的首輪進攻。

而樑軍則是遠道而來,將士疲憊,不足以擔任底線防禦。

高季昌雖然知道寇彥卿這是想用荊南軍隊作爲樑軍的擋箭牌,但即便他心中百般無奈,迫於形勢,最終還是隻能硬着頭皮頂在第一線。

可惜的是,不管是寇彥卿還是劉鄩,這兩人都忘了高季昌可是有名的“高賴子”,此人爲了保存自己的實力,沒有什麼事情是他做不出來的。

吳軍大陣緩緩向前移動,逐漸與頂在前面的荊南軍隊靠近。

五百步,四百步,三百步……

“弓弩手準備!”

等到距離荊南軍五十步時,隨着荊南軍隊中各部軍官開始下令,弓弩手們紛紛舉起手中的弓弩,拉弓搭箭,向吳軍瞄準。

“放!”

隨着一聲聲大喝,荊南軍隊萬箭齊發,密密麻麻的箭矢被髮射出去,鋪天蓋地一般的飛向移動中的吳軍大陣。

大陣中的將士對此絲毫沒有慌亂,更沒有影響到陣型。

那些位於最前面的刀盾手們,一個個舉起手中大盾擋在前方和上方;而那些後方手中沒有持盾牌的將士則低下頭,避過面部要害,希望自己運氣好一些,不被敵軍箭矢射中。

這些將士雖然沒有穿重甲,不過基本都能保證每人有一身輕甲和頭盔,對於弓箭有一定的防護能力。

第四百八十八章繼續出兵第二百四十五章 逃脫第三百零一章後路已斷第三百二十三章軍議第一百三十九章 勸說第六百一十章託付後方第五百零六章逃離第四百五十一章戰前調動第三百零八章第四百九十六章謀劃虔州第五百六十二章處置宋齊丘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光州平叛第四百九十五章勸進第三百三十五章鍾延規第三百六十三章再戰第三百五十一章高季昌第一百二十九章 兵變(中)第三十一章 討伐朱全忠第一百零五章 嘉興之戰(八)第二百七十二章 病倒第四十八章 宿州之戰第二十五章 任家莊之戰(下)第五百五十七章北伐的兵力第七百一十六章傳位(大結局)第三十六章 行刺(上)第六百六十七章猛火油櫃第三百六十九章內閣的雛形第六百九十三章突圍第六百二十一章衝突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廣陵第四百六十八章王建第八章 父親召見第一百零六章 湖州之變第五百八十章燕國滅亡第二百三十二章 通敵第四百七十九章準備議和第三十八章 行刺(下)第八十七章 投石機的威力第四百三十二章生財有道第三百三十二章 接位與篡位第六百六十四章陣前相會第一百六十章 全軍進攻(下)第六百七十七章進軍第六百七十三章遷都洛陽第五百一十章抵達鄂州第六百九十六章李氏當亡,楊氏當興第二百六十章 一場混戰第四百二十七章平定福建第四百一十章酒館喝酒第三百七十六章完勝第一百六十二章 攔截第三百一十一章 興兵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論(續)第一百六十四章 突擊第二百一十二章 正式施行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處戰局第三百七十八章撤兵第二百六十七章 失敗第一百四十八章 夾崗第五百五十八章威權與仁德第六百八十四章擊潰第一百八十七章 宣州平定第三百章 崩潰第三百六十一章登陸第六百零一章劉崇景案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罪第八十七章 投石機的威力第四百一十九章設伏第一百九十一章 初步設想第六百二十九章攻略山東第五百九十五章劉龑入朝第一百四十二章 蘇州炮第五百三十六火攻第六百二十一章衝突第一百零八章 謀劃(一)第五百零八章監國之爭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上)第六百五十八章擴編軍隊第二百四十章 伏擊與被伏擊第六百七十九章鼓動士氣第一百四十四章 騎兵突擊(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突擊第二百四十九章 父與子第五百零一章聯盟第二百七十六章 投降條件第三百零七章 歡呼第三百五十八章風暴第五十章 悠閒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波第三百四十三章沖天怒火第一百三十二章 撤退第二百七十五章軍議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軍紀第十九章 再一次相遇三百五十六章投降第六百六十六章意外
第四百八十八章繼續出兵第二百四十五章 逃脫第三百零一章後路已斷第三百二十三章軍議第一百三十九章 勸說第六百一十章託付後方第五百零六章逃離第四百五十一章戰前調動第三百零八章第四百九十六章謀劃虔州第五百六十二章處置宋齊丘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光州平叛第四百九十五章勸進第三百三十五章鍾延規第三百六十三章再戰第三百五十一章高季昌第一百二十九章 兵變(中)第三十一章 討伐朱全忠第一百零五章 嘉興之戰(八)第二百七十二章 病倒第四十八章 宿州之戰第二十五章 任家莊之戰(下)第五百五十七章北伐的兵力第七百一十六章傳位(大結局)第三十六章 行刺(上)第六百六十七章猛火油櫃第三百六十九章內閣的雛形第六百九十三章突圍第六百二十一章衝突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廣陵第四百六十八章王建第八章 父親召見第一百零六章 湖州之變第五百八十章燕國滅亡第二百三十二章 通敵第四百七十九章準備議和第三十八章 行刺(下)第八十七章 投石機的威力第四百三十二章生財有道第三百三十二章 接位與篡位第六百六十四章陣前相會第一百六十章 全軍進攻(下)第六百七十七章進軍第六百七十三章遷都洛陽第五百一十章抵達鄂州第六百九十六章李氏當亡,楊氏當興第二百六十章 一場混戰第四百二十七章平定福建第四百一十章酒館喝酒第三百七十六章完勝第一百六十二章 攔截第三百一十一章 興兵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論(續)第一百六十四章 突擊第二百一十二章 正式施行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處戰局第三百七十八章撤兵第二百六十七章 失敗第一百四十八章 夾崗第五百五十八章威權與仁德第六百八十四章擊潰第一百八十七章 宣州平定第三百章 崩潰第三百六十一章登陸第六百零一章劉崇景案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罪第八十七章 投石機的威力第四百一十九章設伏第一百九十一章 初步設想第六百二十九章攻略山東第五百九十五章劉龑入朝第一百四十二章 蘇州炮第五百三十六火攻第六百二十一章衝突第一百零八章 謀劃(一)第五百零八章監國之爭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上)第六百五十八章擴編軍隊第二百四十章 伏擊與被伏擊第六百七十九章鼓動士氣第一百四十四章 騎兵突擊(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突擊第二百四十九章 父與子第五百零一章聯盟第二百七十六章 投降條件第三百零七章 歡呼第三百五十八章風暴第五十章 悠閒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波第三百四十三章沖天怒火第一百三十二章 撤退第二百七十五章軍議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軍紀第十九章 再一次相遇三百五十六章投降第六百六十六章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