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柴克宏

楊渥知道自己剛纔情緒有些失控了,剛纔或許已經被徐知誥感覺到了自己的敵意。

當然,以如今楊渥的身份地位也無需去忌憚他,只不過對於該如何對待他,楊渥一時沒有想好。

殺了他?似乎有些不妥。徐知誥在歷史上固然做得過分,但如今的他畢竟還只是個少年,總不能用還未發生的事情來定他的罪吧?而且目前在其他人看來,徐溫是可以算到自己這一派系的——當初徐溫曾做過楊渥的副將,而以徐溫那時候的功績而言,如果不是楊渥的推薦,他根本沒可能擔任蘇州刺史;這樣算的話,徐知誥也被大家理所應當的看作楊渥的人。如果他在沒有足夠理由的情況下就幹掉徐知誥,到時候他的部下鐵定會與他離心離德。

不過就此放過他又有些不情願,心中總是存了一個疙瘩,難以解開。

“以後再做決定吧。”

楊渥還沒想好該如何對待徐知誥,不過他的神色已經調整過來了,在李承鼎的介紹下又開始與其他人交談。

身後,徐知誥暗自皺着眉頭,他覺得自己剛纔的感覺應該沒錯,世子對他有敵意,而且很深的敵意,這讓他感到非常疑惑,不知道是在什麼地方得罪了他。

這個少年今年雖然才十四歲,但非常精明,而且喜好讀書,善於騎射。據說一年多前,楊行密有一次見到徐知誥後還說他是個俊傑,衆將的兒子中沒有能比得上他的。

這一次徐溫本來打算派他的長子徐知訓來廣陵慶賀楊渥成爲節度留後,不過徐知訓爲人跋扈,驕橫恣肆,是個典型的紈絝,徐溫擔心他做不好這差事,所以纔派年紀雖小,但更加精幹的徐知誥前來,不想卻出了這檔子事。

“父親派我來是爲了交好世子殿下,不想世子對我卻如此充滿敵意,那麼他的敵意到底是針對我還是針對的我父親呢?嗯,應該是針對父親吧?我和世子小時候雖然打過架,但那時候都還小,那點事情想來世子也不會記恨到現在吧?而除了小時候的事情外,似乎也沒有別的事情得罪過他。所以,世子的敵意來自父親,他對父親很不滿!”

得出這個結論,徐知誥頓時有些坐不住了,恨不得立即回到蘇州去給徐溫報信,讓他好好想想到底在什麼地方得罪了楊渥,然後儘量化解。

至於說與楊渥對抗?徐知誥還沒那個膽子,而且他相信他父親徐溫也沒有那個膽子,當初田覠、安仁義他們何等強大,根基何等深厚,但還不是在三個月內就灰飛煙滅了,徐溫的根基實力可是遠遠不如田覠的。

楊渥可不知道徐知誥在想什麼,在與到場的各家公子一一認識了後,楊渥的情緒也完全調整了過來。

重新入座後,楊渥高居上首尊位,笑着問道:“剛纔進來之前我看到諸位聊得很熱鬧,不知都在聊些什麼?”

“還能聊些什麼,無非是王將軍領兵救援青州王師範和我父親出兵攻打杜洪的戰事。”李承鼎坐在楊渥旁邊,笑着說道。

“這麼快你們就知道了?”楊渥有些驚訝,今天中午楊行密才和他提到這兩件事,沒想到晚上大家就都知道了。

“在座的都是些什麼人世子也知道,這麼大的事情,怎麼可能瞞得過大家?聽說,讓王將軍帶兵救援青州,還是世子殿下提的建議呢,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一個年輕公子笑道。

楊渥看去,見那人正是陶雅之子陶敬昭,不由拍了拍額頭道:“這倒也是……怎麼,對我的提議陶兄覺得如何?”

“世子的建議當然極好,王將軍驍勇剛悍,足以當此重任。”陶敬昭笑道:“對了,世子這一年來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連田覠、安仁義這些名將都被世子輕易消滅了,如此戰功,我等佩服不已。”

“剛纔我們幾個在聊到這次救援青州的戰事時,大家都有些擔心,覺得樑軍勢大,王師範節節敗退;而王將軍又是走海路前去救援,能帶的兵肯定不會多,在這種情況下,對上樑軍只怕難以取勝啊。不知世子對這個問題是怎麼看的?”

衆人一聽他的問題,也紛紛來了興趣,便是李禪幾個在一旁聊着廣陵趣事的人也紛紛看向楊渥。這些各家公子們都是將門出身,耳濡目染之下對戰事或多或少都有些瞭解,所以也想聽聽楊渥這個最近風頭正盛的名將是怎麼看的。

“朱全忠勢大這一點毫無疑問,王師範最後會以敗亡告終,這一點也沒有什麼疑問。”楊渥笑着開口道。

衆人聽了都有些失望,覺得楊渥似乎也不過如此,他剛纔說的這些是大家都知道的,也正因此大家纔有些不看好王茂章的這次出征。

“不過,在我看來,只要王將軍指揮得當,擊敗朱友寧卻沒有問題。”只聽楊渥接着又道。

衆人紛紛驚訝,一旁周鄴問道:“爲何世子殿下覺得擊敗朱友寧問題不大?最新的消息不是說朱友寧攻破博昌後,士氣旺盛,攻勢如虹,已經連續攻克臨淄和登州,而王師範的平盧軍卻在朱友寧的攻勢下節節敗退。難道說朱友寧還有什麼致命的弱點嗎?”

楊渥笑道:“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也!”

這時,一個聲音接道:“世子的意思是,朱友寧當初在博昌城下受挫,卻強行發動猛攻,後來靠着屠城的手段,雖然攻破了博昌,但士兵實際上已經非常疲憊了;之後,他不但沒有停下來休整,反而攻勢越來越猛,臨淄、登州都是大城,他卻不顧士兵體力,連連破城,所以他的士兵到了這個時候必然是最疲憊的時候。王將軍若是找到機會,只需數千精兵,一舉破敵也並非難事。世子是這個意思嗎?”

楊渥有些驚訝,待看清說話之人乃是光州刺史柴再用的兒子柴克宏,這才瞭然。

原來,這個柴克宏在歷史上也是有名的將領,淮南的將二代不少,有些在後世也擔任了要職,但真正算得上名將的也就是那麼兩三個,眼前這個柴克宏便是其中之一。只是讓楊渥沒有想到的是,如今的柴克宏還只有十五六歲,也沒有帶兵打仗的經歷,沒想到對於軍事已經這麼的瞭解了。

第四百九十一章投降第四百九十五章勸進更新計劃第三百九十三章兵敗與連鎖反應第二十七章 戰後第七十三章 蘇州之圍(六)第三百七十一章盧光稠與譚全播第六百二十四章發現敵軍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舉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一百九十二章 回到原點第六百三十六章求援第六百六十五章正面交戰第十一章 背誦軍紀第三百一十二章 王審知第二百五十一章 隱憂第二百六十九章 攻與守第四十六章 楊渥的新手下第四百零八章疑雲第三百五十一章高季昌第六百九十二章震動四方第三百章 崩潰第五百五十四章朱友珪第四百六十七章逃離第六百四十五章休整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一百章 嘉興之戰(三)第五百五十八章威權與仁德第六百六十六章意外第五百三十四章壞消息第一百七十章 潤州第五百四十八章中路突破第四百七十二章提醒第五百七十二章流言第三百八十二章勸進(下)第五百二十三章三個消息第三百六十五章勸進第四百零九章軍校第六百二十八章以死相諫第一百四十一章 常州第六百六十六章意外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廣陵第四十八章 宿州之戰第六百五十章勸說第二百六十三章 科舉第一百九十七章 討論(再續)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一百六十九章 擊潰第五十九章 殺人第七百一十四章末日第一百三十四章 壽州(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騎兵突擊(下)第六百二十七章朱友貞的決斷第一百四十章 南下第六百零一章劉崇景案第四百二十一章朝議第五百章盧枇第五百七十六章劉鄩第三百五十九章到達第四百九十九章希望第四百六十三章王彥章第二百三十五章 國債第五百四十九章騎兵出動第六百三十七章張全義第三百九十五章教訓馬殷第三章 招攬第六百六十九章長期圍城第二百四十四章 羅隱的計策第五百九十六章六年變化(上)第七百一十一章炮擊第六百四十八章倒戈第二十七章 戰後第二十四章 任家莊之戰(中)第二百四十二章 德清第六百九十八章三請第六百六十九章長期圍城第四十四章 劉氏的擔憂第六十章 武勇都之亂(一)第四百八十八章繼續出兵第三百八十一章勸進(上)第一百零二章 嘉興之戰(五)第二百五十八章 王令謀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罪第五十三章 腹黑第七百一十章兵圍興唐府第三百三十六章決定第一百零七章 湖州之變(續)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二百零五章 徐溫的上書第一百八十一章 各地反應第二百八十章 治病第三百章 崩潰第三十二章 徐溫的建議第一百三十三章 震驚第二百零四章 後續反應第三百三十三章 江西第七章 我服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刁彥能第五章 家宴(上)第三百八十五章封官與擴軍
第四百九十一章投降第四百九十五章勸進更新計劃第三百九十三章兵敗與連鎖反應第二十七章 戰後第七十三章 蘇州之圍(六)第三百七十一章盧光稠與譚全播第六百二十四章發現敵軍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舉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一百九十二章 回到原點第六百三十六章求援第六百六十五章正面交戰第十一章 背誦軍紀第三百一十二章 王審知第二百五十一章 隱憂第二百六十九章 攻與守第四十六章 楊渥的新手下第四百零八章疑雲第三百五十一章高季昌第六百九十二章震動四方第三百章 崩潰第五百五十四章朱友珪第四百六十七章逃離第六百四十五章休整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一百章 嘉興之戰(三)第五百五十八章威權與仁德第六百六十六章意外第五百三十四章壞消息第一百七十章 潤州第五百四十八章中路突破第四百七十二章提醒第五百七十二章流言第三百八十二章勸進(下)第五百二十三章三個消息第三百六十五章勸進第四百零九章軍校第六百二十八章以死相諫第一百四十一章 常州第六百六十六章意外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廣陵第四十八章 宿州之戰第六百五十章勸說第二百六十三章 科舉第一百九十七章 討論(再續)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一百六十九章 擊潰第五十九章 殺人第七百一十四章末日第一百三十四章 壽州(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騎兵突擊(下)第六百二十七章朱友貞的決斷第一百四十章 南下第六百零一章劉崇景案第四百二十一章朝議第五百章盧枇第五百七十六章劉鄩第三百五十九章到達第四百九十九章希望第四百六十三章王彥章第二百三十五章 國債第五百四十九章騎兵出動第六百三十七章張全義第三百九十五章教訓馬殷第三章 招攬第六百六十九章長期圍城第二百四十四章 羅隱的計策第五百九十六章六年變化(上)第七百一十一章炮擊第六百四十八章倒戈第二十七章 戰後第二十四章 任家莊之戰(中)第二百四十二章 德清第六百九十八章三請第六百六十九章長期圍城第四十四章 劉氏的擔憂第六十章 武勇都之亂(一)第四百八十八章繼續出兵第三百八十一章勸進(上)第一百零二章 嘉興之戰(五)第二百五十八章 王令謀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罪第五十三章 腹黑第七百一十章兵圍興唐府第三百三十六章決定第一百零七章 湖州之變(續)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二百零五章 徐溫的上書第一百八十一章 各地反應第二百八十章 治病第三百章 崩潰第三十二章 徐溫的建議第一百三十三章 震驚第二百零四章 後續反應第三百三十三章 江西第七章 我服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刁彥能第五章 家宴(上)第三百八十五章封官與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