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設伏

“福州的局勢已經非常緊急了,我等若是不採取斷然措施,繼續坐視局勢惡化,或者繼續等待大王的命令,那都是極爲不妥的!進攻建陽,乃是本將下的命令,若是出了什麼問題,一切後果都有本將來負擔!”面對部屬們的勸阻,李承鼎堅定的說道。

本來按照規定,在沒有確切的消息之前,或者在得到金陵那邊的明確命令之前,他們這些邊境將領是不能私自出兵攻擊福建的。

畢竟王審知都去了金陵覲見楊渥,投降的趨勢十分明顯;若是貿然動用軍隊,弄不好就會起到相反的作用,使得投降的事情出現變數。

但李承鼎結合之前福州出現的各種亂象,他判斷一定是有反對投降的將領發動了兵變,控制了福州,並且將福州封鎖起來了,這才使得在福州的密探不能將新的消息傳來。

若是不盡快採取措施,只怕福建的局勢就要更加惡化。

wWW¸ TTKΛN¸ C〇

福建五州之地,最重要的無疑是福州和建州這兩地,如今福州已經被反對投降的勢力掌控了,剩下的建州雖然還在王審知的親信陳陶的掌控中,但誰也無法保證陳陶接下來會怎麼做。

在這種情況下,李承鼎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先下手爲強,趁着陳陶戒備鬆弛的時候,迅速出兵將建州拿下來。

只要拿下了建州,那麼不管福州那邊的局勢如何,吳軍都會掌握主動權,都能隨時選擇繼續進攻福州還是暫時等待時機。

他做出這個決定是冒着巨大風險的,去年的劉崇景的例子就在不久之前,若是李承鼎同樣判斷錯誤,造成了不好的影響,那麼即便他是楊渥的姐夫,是新承襲的魏國公,但在各方壓力之下楊渥也只能將其嚴懲,以示公正。

所以李承鼎的這次決定,幾乎就是賭上了自己前途的一次重大冒險。

在他的堅持之下,衆將不得不服從軍令。

軍令如山,不管你是反對還是認同,只要命令下達了,就得執行,這纔有了這次出兵建陽的行動。

建陽位於建州城西北方向八十里處,平時這裡作爲應爲江西交接的前線,駐守有三千人的福建軍隊。

不過這些軍隊的訓練程度和士氣都遠遠抵不上吳軍,再加上李承鼎的打算同樣是以速度取勝,趁着敵軍沒有防備發起突襲。

爲了達到最好的突襲效果,李承鼎選擇只帶三千兵力,從小路行軍,一路急行,終於趕到了建陽城下。

到了此時,雖說衆將依舊有人忍不住想勸說李承鼎,不過大家也知道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李承鼎並沒有改變主意,那麼就攻城吧。

攻城的難度並不大,建州那邊的守軍警惕心極差,建陽這邊守軍的警惕心同樣好不到哪裡去。

王審知的投降決定,可以說極大的打擊了福建軍隊的士氣,使得各地守軍人人沒有戰心,大家所考慮的都是將來投降之後,他們會得到什麼待遇,根本沒有守城的想法。

所以當李承鼎非常謹慎的派出斥候去打探消息時,沒過多久斥候便回來稟報說,建陽城中毫無防備,只要直接進攻就行了。

李承鼎對這個結果並不感到驚訝,他當即下令隨軍出來的一百名騎兵以最快速度前去奪取城門,自己率領剩下的大軍隨後感到。

這個計劃非常簡單,但卻非常有效。

半個多時辰以後,整個建陽城落入李承鼎手中,守軍除了一開始有少量人敢於抵抗外,之後便是大量的向吳軍投降的。

控制了建陽之後,通往建州的道路便打開了。

然而,當李承鼎決定繼續進兵南下,突襲建州時,卻有少量從潰兵從建州逃難而來。

“你是說有一支兵馬在三天前已經突襲佔領了建州?”望着眼前幾個驚魂未定的潰兵,李承鼎心中反而鬆了口氣,臉上的喜色一閃而逝。

當初作出斷然出兵的決定時,李承鼎雖然展現給外人的是極爲堅定的神色,但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自己面臨的壓力到底有多大。

若是自己判斷錯誤,福州並沒有變故發生,那麼自己的私自出兵不僅會毀掉自己的前程,更是會極大影響到他父親的威望。

但如今既然已經證實的確有敵軍突襲了建州,那就說明自己的判斷應該沒有錯,福州的確已經落入了反對投降者的手中。

換言之,他作出的決定就不是貿然行動,而是危急時刻的臨機應變,將來朝中大臣們知道了也只會誇讚他應變及時,即便有人指責他私自出兵,他也有足夠理由進行反駁。

“將軍判斷準確,應變得當,末將等佩服不已!”此時,其他將領自然也明白過來,各個臉上露出喜色。

“嗯,諸位也不要高興得太早了,敵軍到底是什麼來路,又有多少人,目前建州和福州的局勢如何等等,這些關鍵的問題我們如今都還不清楚,所以大家還是先別忙着高興吧!”李承鼎儘量壓住心中的喜悅,淡淡的說道。

“劉都尉,你們長劍都在建州城中應該也有密探吧?可曾有什麼消息傳來?”?李承鼎向隨軍的長劍都密探詢問道。???????

如今長劍都的主要任務就是用來打探敵國的各種消息,爲了與軍隊更好的配合,一般每個軍中都會配有一個指揮使級別的情報官,每個師有一個都頭級別的情報官,專門負責情報收集。

“啓稟將軍,目前還沒有什麼有用的消息傳來,或許敵軍在控制了建州後,再次封鎖了消息。至於這幾個潰兵,應該只是他們不小心遺漏的。”那劉都尉沉聲答道。???????

李承鼎在控制了建陽後在第一時間就下令封鎖消息,那麼敵軍控制建州之後,自然也會在第一時間封鎖消息。

當然,凡事總會有意外發生,再怎麼封鎖消息,也難以保證不會有消息泄露的可能。

“你說的不錯,看來敵軍的確是封鎖了消息。不過若說之前在福州封鎖消息的目的是爲了突襲建州,那麼在建州落入敵手之後,他們繼續封鎖消息又是爲了什麼呢?”李承鼎小聲問道。

“當然是繼續突襲建陽了!”劉都尉想都沒想就答道。

“不錯,繼續突襲建陽,甚至在突襲建陽之後,繼續北上突襲我軍!這就是敵軍封鎖消息的目的!”李承鼎點頭道。

他緩緩看向下首站着的幾個副將,不由笑道:“看來發動突襲的這個敵將,他的野心和膽子倒是不小啊!不過他也太小瞧其他人了,難道別人都是傻子,任由他突襲不成?”

下方將領不由得笑了起來,若是對付像福建軍隊這種沒多少戰心的軍隊,不斷髮起突襲還是有可能的,但對付吳軍,想要突襲談何容易?

尤其是他們之前已經耽擱了太多時間,即便封鎖消息,但各種異常情況依舊會引起吳軍的警惕,這就註定了他們的突襲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李承鼎雖然還不知道他們的對手究竟是誰,不過從當初福州還沒有被封鎖時從城中傳來的消息來看,對於投降吳軍最大的反對之人,無非就是王延均此人。

至於王延稟,他雖然是王審知的義子,不過他之前在福建軍隊中的地位並不算太高,所以李承鼎等人對他的關注並不多。

不管如何,敵軍已經奪取了建州,而且從時間上看,那已經是三天前的事情了。

三天時間,再加上吳軍南下需要的時間,應該足夠對方收拾殘局,完全掌控建州了。

換言之,即便李承鼎現在就率領軍隊南下,也基本上失去了突襲建州的可能性,畢竟如今掌控建州的敵將,顯然不可能還像之前建州軍隊那樣防備鬆弛,缺乏警惕。

“將軍,既然失去了突襲的可能,而且也已經證實了福州變亂的事實,那麼將軍是不是應該將後方調集更多軍隊前來增援了?”有部將當即提到。

從後方調集軍隊,換言之就是準備強攻,以絕對的實力來擊敗對手,這自然是最爲穩妥的辦法。

不過李承鼎對此卻有些不滿意,他想了想後道:“要從後方調集大軍的速度還是太慢了,而且這不僅牽扯到我們江西方向,更是會牽扯到浙江方向的我軍,這一來一回,肯定需要耽誤更多時間。”

“其實,在本將之見,既然敵軍還有繼續突襲建陽的打算,那麼我軍爲何不將計就計,在建陽這邊設下伏兵,等候敵軍自投羅網呢?”

“伏擊敵軍?”衆將聽了眼神頓時一亮。

他們雖然只有三千軍隊,而敵軍若是整個了建州城中原本的守軍的話,兵力可能會有近兩萬。

在兵力上吳軍自然是落在下風,不過在場之人卻沒有一個感到擔心的。

若是在伏擊戰中都沒有信心擊敗兩萬敵軍,那麼他們就顯得太無能了。

更何況,敵軍爲了儘量隱秘的突襲建陽,只怕真正動用的兵力不會太多。

這在一方面更加有利於他們的伏擊,但在另一方面也會對接下來進攻建州造成一些麻煩。

第三百五十二章洪州第二百九十八章淮南軍的撒手鐗第二百零三章 同意第五百九十六章六年變化(上)第五百五十九章北方亂象第三百一十七章城破第三百零九章 郭崇韜的理由第二百七十章 嶽州之敗第四百五十九章夜襲第五百二十七章軍情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第三百三十一章薨第三百五十八章風暴第六百三十章突襲第九十四章 冊封世子第五百一十章抵達鄂州第二十二章 夜襲第四百六十九章決斷第六百六十九章長期圍城第三百九十五章病逝第二百九十四章康懷貞第四百九十九章希望第一百六十五章 休整第四百七十三章擔憂第二百四十六章 陳璋第六百四十六章大舉西進第三十六章 行刺(上)第七百零九章大戰將臨第四百二十七章平定福建第五十八章 對峙第一百零三章 嘉興之戰(六)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六百八十九章半渡而擊第三百六十七章大計劃(續)第五百七十八章意驚訝第四百六十九章決斷第一百零二章 嘉興之戰(五)第三百七十九章虔州歸順第四百九十章同意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八十八章 商議第四百三十一章騎兵與北方局勢第一百九十七章 討論(再續)第一百零三章 嘉興之戰(六)第三百五十一章高季昌第三百二十章 羅紹威的催促第二十二章 夜襲第三百七十九章虔州歸順第一百三十七章 斃命第四百九十七章馮道的決定第五十八章 對峙第二百一十章 軍隊整編第七十章 蘇州之圍(三)第四百章朱溫的手書第五十四章 婚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上)第四十八章 宿州之戰第六百七十三章遷都洛陽第八十章 蘇州之圍(十三)第四百四十六章黎求第二百零五章 徐溫的上書第二百三十四章 怒火第二百六十九章 攻與守第二百零八章 應對第六百三十六章求援第二百零一章 宴席第一百二十六章 宣州第五百二十六章推斷第一百八十四章 田覠的突襲第一百六十章 全軍進攻(下)第六百四十四章擊契丹第五百五十二章進軍襄州第四百四十章朱溫的決定第六百七十四章晉國的困擾第二百四十九章 父與子第四百二十五章就擒第三百四十七章赦免第四百一十七章福州之變第三百八十九章晉王李存勖第一百零四章 嘉興之戰(七)第三百三十一章薨第五百六十三章罷官第八章 父親召見第二百九十七章漏洞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軍進攻(中)第七百零九章大戰將臨第六百八十五章援軍到來第四百零二章議和第一百三十九章 勸說第一百四十七章 撤軍第三百五十九章到達第六百四十九章全勝第三百九十五章教訓馬殷第五百零七章謀劃江陵第六十章 武勇都之亂(一)第六百八十六章反擊第五百六十五章蔡州兵亂第五百四十八章中路突破第三百零七章 歡呼
第三百五十二章洪州第二百九十八章淮南軍的撒手鐗第二百零三章 同意第五百九十六章六年變化(上)第五百五十九章北方亂象第三百一十七章城破第三百零九章 郭崇韜的理由第二百七十章 嶽州之敗第四百五十九章夜襲第五百二十七章軍情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第三百三十一章薨第三百五十八章風暴第六百三十章突襲第九十四章 冊封世子第五百一十章抵達鄂州第二十二章 夜襲第四百六十九章決斷第六百六十九章長期圍城第三百九十五章病逝第二百九十四章康懷貞第四百九十九章希望第一百六十五章 休整第四百七十三章擔憂第二百四十六章 陳璋第六百四十六章大舉西進第三十六章 行刺(上)第七百零九章大戰將臨第四百二十七章平定福建第五十八章 對峙第一百零三章 嘉興之戰(六)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六百八十九章半渡而擊第三百六十七章大計劃(續)第五百七十八章意驚訝第四百六十九章決斷第一百零二章 嘉興之戰(五)第三百七十九章虔州歸順第四百九十章同意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八十八章 商議第四百三十一章騎兵與北方局勢第一百九十七章 討論(再續)第一百零三章 嘉興之戰(六)第三百五十一章高季昌第三百二十章 羅紹威的催促第二十二章 夜襲第三百七十九章虔州歸順第一百三十七章 斃命第四百九十七章馮道的決定第五十八章 對峙第二百一十章 軍隊整編第七十章 蘇州之圍(三)第四百章朱溫的手書第五十四章 婚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上)第四十八章 宿州之戰第六百七十三章遷都洛陽第八十章 蘇州之圍(十三)第四百四十六章黎求第二百零五章 徐溫的上書第二百三十四章 怒火第二百六十九章 攻與守第二百零八章 應對第六百三十六章求援第二百零一章 宴席第一百二十六章 宣州第五百二十六章推斷第一百八十四章 田覠的突襲第一百六十章 全軍進攻(下)第六百四十四章擊契丹第五百五十二章進軍襄州第四百四十章朱溫的決定第六百七十四章晉國的困擾第二百四十九章 父與子第四百二十五章就擒第三百四十七章赦免第四百一十七章福州之變第三百八十九章晉王李存勖第一百零四章 嘉興之戰(七)第三百三十一章薨第五百六十三章罷官第八章 父親召見第二百九十七章漏洞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軍進攻(中)第七百零九章大戰將臨第六百八十五章援軍到來第四百零二章議和第一百三十九章 勸說第一百四十七章 撤軍第三百五十九章到達第六百四十九章全勝第三百九十五章教訓馬殷第五百零七章謀劃江陵第六十章 武勇都之亂(一)第六百八十六章反擊第五百六十五章蔡州兵亂第五百四十八章中路突破第三百零七章 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