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倒戈

樑軍雖然是受到追擊的一方,不過因爲他們必須儘快退守開封,所以反而必須主動進攻,以求儘快擊退吳軍。

所以經過一番短暫的商討後,段凝下令以右先鋒指揮使康延孝率領麾下三千從右翼發起進攻;以左先鋒指揮使蘇雲率領麾下四千人從左翼發起進攻。

他自己親率其餘大軍依次而進,對吳軍發起全面進攻。

騎兵統領王晏求率領的三千騎兵被段凝安排在了大軍右翼,與吳軍左翼的騎兵相對,以保護樑軍側翼。

至於大軍的輜重糧草等當然是被段凝安排在最後方,以五千步兵加以看守。

這套用兵方案相對比較保守,不過如今匆忙之下能夠做出這樣的安排也是不錯的,畢竟大敵當前,根本沒時間讓他們從容安排。

“既然諸位將軍都沒什麼意見,那就立即去執行命令吧!”段凝最後沉聲下令道。

“末將遵命!”到了此時,不管心中是不是服氣,衆將都沒有再與段凝對着來,一個個凜然聽命,告辭離去。

望着衆將離去的背影,段凝心中苦笑:“若是之前諸位將軍都能如此聽令行事該多好?可惜如今局勢危急,也不知道今日一戰到底能否取得勝利!”

他卻不知,離去的衆將之中除了康延孝這個已經背叛了的右先鋒指揮使外,其他將領的心中同樣在遲疑着自己接下來到底需不需要全力以赴的爲樑國賣命。

“如今的局勢已經糜爛至此,聽說吳王親自統領的十萬大軍已經到了曹州,再加上南面吳軍,敵軍已經佔了絕對的優勢,看來樑國已經凶多吉少,本將到底還要不要爲了樑國而拼命?”

這樣的遲疑不僅僅存在於某一個將領心中,而是每一個將領心中都有。

在這樣一種心態之下,再加上康延孝這個已經投降之人暗懷鬼胎,以及潛伏在樑軍後方十多裡的楊渥,可以說樑軍這一仗還沒開始就已經輸了。

……

同一時刻,戰場對面的李承鼎也在做着臨戰部署。

雖說此時兩軍陣前,即便是康延孝也沒辦法將樑軍的具體部署通報給吳軍,不過李承鼎可不是隻會依靠敵軍情報來指揮大軍的人。

他在觀看敵軍佈陣之後便欣然對柴克宏、王彥儔等將領笑道:“看來敵軍還想着主動進攻我軍,不過段凝難道不知道此時主動進攻毫無勝算嗎?而且他倉促之間就貿然行事,這不過是自取滅亡罷了!”

在李承鼎看來,雖說軍情緊急,樑軍必須要儘快撤軍回開封,但越是這樣就越不能倉促行事,尤其是現在即將與吳軍大戰的時候更是要小心謹慎。

而段凝從大軍停止前進,到做出主動進攻的決議,再到如今具體部署,整個過程連半個時辰都不到,如此倉促間做出的安排,這其中會有多少漏洞就可想而知。

“想必段凝一定是擔心大王率領的大軍趕來,與咱們一起將其圍困起來吧,所以纔會如此匆忙的做出安排。”柴克宏笑道。

“即便是擔心,那也不能這麼匆忙做出安排,難道他多花一兩個時辰好好進行部署的時間都沒有嗎?”李承鼎搖了搖頭。

“罷了,不說段凝的問題了,還是說說咱們的部署吧。”李承鼎問道:“大王目前在哪裡?”

“回稟將軍,大王不久前才發來的消息,他已經到了敵軍後面十里處隱藏起來。”

李承鼎點了點頭,道:“既然大王已經部署到位,那麼這一戰咱們也沒必要採取守勢了,直接以進攻對進攻就是。”

“從敵軍的部署來看,段凝將康延孝安排在我軍左翼,他們的騎兵同樣被安排在這邊,顯然是要牽制咱們的騎兵。”

“這對咱們來說是件好事,因爲大王親自率領的大軍就隱藏在敵軍身後,咱們只要將敵軍騎兵牽制住,大王就能輕易的從敵軍後方發起突襲,從而一舉奠定勝局。”

“所以本將的部署是,集中兵力與左翼,等敵軍壓上來後,發動信號,讓康延孝反正,反身向敵軍中軍發起進攻,我軍跟隨在敵軍身後發起突襲。”

“在此期間,柴將軍必須將敵軍騎兵死死拖住,相信這一點對將軍來說沒有什麼難度吧?”

柴克宏連忙答道:“請將軍放心,本將一定會牽制住敵軍騎兵的!”

“嗯,只要康延孝突然反正,引導我軍直攻敵軍本陣,敵軍定然會出現混亂,這期間想必大王不會放過如此絕佳的機會的。諸位將軍還有沒有什麼問題?”李承鼎問道。

衆將皆搖頭不語。

“好,那麼接下來就是具體部署,周鄴,你領兵在左翼最前方,一旦康延孝反正,你就率領部屬以最猛烈的攻勢對敵軍本陣發起進攻。”

“刁彥能,你率部跟隨在周將軍身後,隨時支援周將軍,並且設法擴大戰果。”

“劉將軍,你的麾下部署在這裡,負責截斷敵軍左右兩翼的聯繫。”

……

很快,李承鼎就完成了具體的部署,各部將領各自按照命令去執行。

沒過多久,戰鼓聲開始敲響,聲震雲霄。

“殺……殺……”雙方將士發出一聲聲驚天動地的怒吼,他們高舉着武器,開始向對方緩緩逼近。

此時雙方不約而同的都沒有進行試探,而是一開始就將全部兵力投入決戰。

樑軍一方是擔心時間拖延太久,容易生出變亂,所以一上來就決戰;而吳軍一方則是充滿必勝的信心,所以同樣針鋒相對的與樑軍展開對攻。

很快兩支大軍的距離就迅速拉近。

在樑軍的右翼最前方,康延孝一邊前進,一邊留心注意着對面的信號。

按照約定,當對面吳軍發來動手的信號時,他便要立即調轉方向,引導吳軍朝身後的樑軍本陣殺去。

身爲一個沙陀胡人,他本身是沒多少忠義的想法的,唯一讓他在意的就是自己的前途;如今樑國大廈將傾,而且他在樑國也沒有受到重視,深感自己一身才能不能得到發揮的康延孝沒多少猶豫便選擇了背叛。

隨着雙方距離逐漸接近,他的心情也驟然緊張起來。

“啾……啾……啾!”隨着三支火箭同時被髮射出去,劃破天空,康延孝心神一振:“是成是敗,在此一舉!”

他猛地拔出腰間佩刀,舉刀向天朝麾下將士高聲呼道:“兄弟們,樑軍殘暴不仁,將我等將士視若豬狗,任意驅使,這等朝廷,咱們何必爲他們賣命?不如反了,投降吳軍,將來拜將封侯也不在話下。”

“兄弟們,隨本將殺回去!”

“殺啊……”他的呼聲立即就得到了響應,幾百個跟隨在他身邊的士兵立即揮舞着長刀隨他高聲大喊。

這些人都是康延孝的心腹,其中許多還是當初隨他一同從晉國南下的沙陀胡人,只尊奉康延孝的命令,對樑國毫無忠誠之心。

康延孝打算投降吳國,這一點他們早就知道,此時毫不猶豫的跟隨;但其他大部分將士卻被他的突然舉動驚呆了。

這些將士其實也是樑國人,是康延孝投降樑國之後分配給他的士卒,他們還算不上康延孝的心腹,所以對他的打算一無所知。

此時見他們的主將臨陣倒戈,衆多將士一時間愣在當場,不知道該聽從康延孝的命令一同造反,還是應該按照之前的命令繼續向前進攻,亦或者先將造反的康延孝等造反之人斬殺。

作爲右翼前鋒的樑軍將士出現混亂,對面的吳軍自然不會放過如此良機。

“衝啊!”

“殺!”

吳軍將士大聲吶喊,聲音響徹整個戰場;他們如同潮水一般向對面樑軍殺去,氣勢勢不可擋。

在這股洶涌的潮流面前,康延孝麾下那些混亂的將士們,不管是打算跟隨他一同造反的,還是遲疑不決的,此時都沒有別的選擇,唯有轉身向樑軍本陣衝殺而去。

即便是那些心向樑國,還想着抵抗吳軍的,此時在無人統領的情況下也只能隨波逐流,返身衝擊本陣。

這番大變頓時將樑軍諸將看得目瞪口呆。

“身爲我軍前鋒的康延孝竟然在此時倒戈了?”

“不好,我軍本陣毫無防備,此時被敵軍衝殺進來,定然損失慘重。”

“完了,此戰大勢已去,本將還是想想該如何逃命吧。”

衆將心思不一,一時間樑軍上下人心惶惶,面對突然變局不知該如何應對。

對面的吳軍卻沒有因爲他們的遲疑而束手不前,李承鼎親自擂響戰鼓,鼓舞士氣;柴克宏一聲大喊:“殺!”便帶着騎兵將士向敵軍騎兵衝殺而去;充當右翼的朱虔佑部也不甘落後,帶着麾下將士向敵軍左翼發起猛攻……

一時間整個戰場上殺聲震天,戰局迅速進入高.潮。

……

樑軍西面十里外,楊渥統領的五千精騎也在等待着最後的突擊命令。

“報……大王,我軍與樑軍已經排好陣列,大戰即將開始。”

“報……大王,敵軍主動發起進攻,李將軍針鋒相對,也派出了進攻陣型,目前兩軍正在接近,即將展開廝殺。”

……

楊渥派出的斥候不斷將戰場上的局勢傳來,讓楊渥時刻掌握戰局發展。

當聽到雙方開始部署陣列,準備大戰時,楊渥僅僅面無表情的點了點頭;當聽到雙方以進攻對進攻,正在逐步接近時,楊渥臉色露出一絲笑意,同時下令麾下將士開始步行向戰場移動。

十里路程並不算遠,原本楊渥還擔心靠得這麼近會不會被樑軍斥候發現,不過後來才發現段凝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吳軍會出現在他們身後,所以在這個方向沒有佈置斥候,讓楊渥得以接近敵軍十里之內。

此時大戰即將展開,再隱藏行跡已經沒多少意義;不過爲了保存戰馬的體力,讓接下來的衝鋒能夠充滿力量和速度,所以楊渥下令先步行前進,儘量接近敵軍之後再上馬衝鋒。

繼續向前行走三里路程後,前方斥候回來報信說,他們被敵軍斥候發現了!

與此同時,負責監視戰場動向的斥候也回來報信:“報……大王,敵軍右翼先鋒將領康延孝臨陣倒戈,突然向敵軍本陣衝殺而去,敵軍一片大亂,我軍正在全力進攻!”

聽到這個消息後,楊渥當機立斷,沉聲下令道:“傳令,上馬!準備衝擊敵軍後方!”

“傳令,上馬!準備衝擊敵軍後方!”軍官們跟隨着大聲下令,將軍令傳達給每一個士兵。

“前進!”隨着命令下達,五千騎兵以千人爲單位,排成五道橫陣,以較爲緩慢的速度開始向前奔跑。

此時他們距離戰場還有七里路程,這麼遠的距離當然不可能一直以最快速度飛奔,必須先緩步前進,逐漸將速度增大。

楊渥當然是留在最後一道橫陣,居中進行指揮,不會投入實際戰鬥。

今日之戰可以說一切都很完美,敵軍被正面的吳軍所吸引,完全沒有意識到他們會出現在後方,所以沒有絲毫防備。

而且這附近地勢相對平坦,適合騎兵衝鋒,可以將騎兵的威力發揮到極致;再加上他們昨天晚上就到了這裡,經過一晚上的休整後,如今正是體力最爲充沛的時候,衝鋒起來必然勢不可擋。

“轟……”五道橫陣彷彿五道鐵牆一般向前移動,發出震天般的響動;如此大的動靜,很快就驚動了段凝等樑軍將領。

“完了!”意識到身後有敵軍騎兵大規模來襲,段凝渾身冰涼,知道今日一戰已無勝理。

之前康延孝臨陣倒戈,引導敵軍衝擊本陣,引得樑軍一片大亂;如果說那時候段凝心中還存着一絲僥倖心理,覺得自己一方兵力衆多,未必就不能擋住敵軍的話,此時再加上身後來襲的敵軍,即便是再樂觀的將領也知道大勢已去。

此時處在樑軍後方的乃是五千護衛糧草輜重的士兵,戰力原本就不高,如今敵軍尚未殺到,他們就已經陷入大亂之中。

第六十五章 說服(下)第四十一章 發難(中)第六百九十二章震動四方第二百九十八章淮南軍的撒手鐗第五百四十八章中路突破第七十九章 蘇州之圍(十二)第十九章 再一次相遇第一百三十五章 壽州(中)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三百四十八章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十三章 溫馨第三百一十章 北伐第五百七十章謀劃徐州第二百六十六章 科舉結束第七百一十六章傳位(大結局)第一百六十章 全軍進攻(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失敗第五百二十三章三個消息第六百六十二章吳軍的反擊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第六百七十七章進軍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全忠的怒火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五百三十九章取勝的關鍵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第四百九十五章勸進第一百三十一章 張灝第一百九十章 封賞第十二章 合議第五百四十四章聯軍的部署第五百八十一祭祀第四百三十二章生財有道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廣陵第七百一十六章傳位(大結局)第四百四十四章高鬱的主張第四百三十七章勾結第六百一十二章討伐張文禮第一百二十一章 軍紀第一百一十八章 商議第六百三十五章鎮州第五百四十四章聯軍的部署第四百四十六章黎求第三百六十六章大計劃第六百六十三章攻打楊劉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風第五百九十六章六年變化(上)第四百七十章蔡州之亂第一百三十一章 張灝第四百八十八章繼續出兵第六百一十二章討伐張文禮第六百七十五章渡河(上)第五百八十五章轉機第三百二十七章耀武揚威第五百三十二章樑軍的反常第五百三十六火攻第三百八十四章閱兵第二十章 詢問第八十章 蘇州之圍(十三)第三百八十九章晉王李存勖第五百二十九章消息第六百三十五章鎮州第三百章 崩潰第九十三章 李儼第五百三十一章求援第九十四章 冊封世子第四百三十三章商船隊第三百九十八章議和第九十四章 冊封世子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波第一百四十八章 夾崗第四百三十章內閣變動第六百四十一章遭遇第五百五十章鎖定勝局第三百九十五章教訓馬殷第二十四章 任家莊之戰(中)第三百五十章江西大局第五百七十八章意驚訝第七百一十六章傳位(大結局)第五百二十三章三個消息第三百二十四章北上第一百零五章 嘉興之戰(八)第一百零七章 湖州之變(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失敗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罪第五百一十二章軍議第三百九十五章教訓馬殷第一百零五章 嘉興之戰(八)第四百六十二章戰柏鄉第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陣前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殷的喜悅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廣陵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下)第四百六十八章王建第四百九十三章憤怒第一百二十三章 發動第三章 招攬第六百九十章攻破防線第四百一十八章爭奪建州第三百九十六章破局的關鍵
第六十五章 說服(下)第四十一章 發難(中)第六百九十二章震動四方第二百九十八章淮南軍的撒手鐗第五百四十八章中路突破第七十九章 蘇州之圍(十二)第十九章 再一次相遇第一百三十五章 壽州(中)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三百四十八章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十三章 溫馨第三百一十章 北伐第五百七十章謀劃徐州第二百六十六章 科舉結束第七百一十六章傳位(大結局)第一百六十章 全軍進攻(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失敗第五百二十三章三個消息第六百六十二章吳軍的反擊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第六百七十七章進軍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全忠的怒火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五百三十九章取勝的關鍵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第四百九十五章勸進第一百三十一章 張灝第一百九十章 封賞第十二章 合議第五百四十四章聯軍的部署第五百八十一祭祀第四百三十二章生財有道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廣陵第七百一十六章傳位(大結局)第四百四十四章高鬱的主張第四百三十七章勾結第六百一十二章討伐張文禮第一百二十一章 軍紀第一百一十八章 商議第六百三十五章鎮州第五百四十四章聯軍的部署第四百四十六章黎求第三百六十六章大計劃第六百六十三章攻打楊劉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風第五百九十六章六年變化(上)第四百七十章蔡州之亂第一百三十一章 張灝第四百八十八章繼續出兵第六百一十二章討伐張文禮第六百七十五章渡河(上)第五百八十五章轉機第三百二十七章耀武揚威第五百三十二章樑軍的反常第五百三十六火攻第三百八十四章閱兵第二十章 詢問第八十章 蘇州之圍(十三)第三百八十九章晉王李存勖第五百二十九章消息第六百三十五章鎮州第三百章 崩潰第九十三章 李儼第五百三十一章求援第九十四章 冊封世子第四百三十三章商船隊第三百九十八章議和第九十四章 冊封世子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波第一百四十八章 夾崗第四百三十章內閣變動第六百四十一章遭遇第五百五十章鎖定勝局第三百九十五章教訓馬殷第二十四章 任家莊之戰(中)第三百五十章江西大局第五百七十八章意驚訝第七百一十六章傳位(大結局)第五百二十三章三個消息第三百二十四章北上第一百零五章 嘉興之戰(八)第一百零七章 湖州之變(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失敗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罪第五百一十二章軍議第三百九十五章教訓馬殷第一百零五章 嘉興之戰(八)第四百六十二章戰柏鄉第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陣前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殷的喜悅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廣陵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下)第四百六十八章王建第四百九十三章憤怒第一百二十三章 發動第三章 招攬第六百九十章攻破防線第四百一十八章爭奪建州第三百九十六章破局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