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擔憂

二月底,江陵城中,隨着吳軍攻勢的逐漸加強,守軍所感受到的壓力也變得越來越重。

接連的攻城戰,不僅讓守軍將士們疲憊不堪,那些將領們同樣有些焦慮。

節度使府內,荊南衆將趁着吳軍攻勢稍退的時機,會聚起來做了一番簡單的商議。

“節帥,雖然目前還不知道吳軍已經投入了多少兵力用於攻城,不過吳軍的總兵力遠遠多於我軍,所以他們在攻城時多是採用輪番上陣的方式,而我軍卻需要依靠少量的兵力時刻保持警惕,這麼些天下來,將士們已經很疲倦了。節帥,不知援軍到底什麼時候能來?”荊南大將倪可福面帶憂慮的問道。

“是啊,節帥,到底援軍什麼時候能來?”其他將領也都紛紛詢問。

這倒不是說城中守軍這麼快就堅持不下去了,而是若不能清楚的知道援軍抵達的時間的話,衆將心中都沒有底。

高季昌的實力雖然較弱,但他手中也有三萬軍隊,再加上臨時徵召的一些壯丁,在守城上兵力其實還是充足的。

不過這些守軍可不能一次都投入戰鬥,畢竟誰也不知道這場城池攻防戰到底要持續多久,若是過早的將兵力全部用出去了,那麼萬一短時間內無法解圍,江陵豈不是危險了?

所以,如今荊南守軍真正投入戰鬥也不過是兩萬兵力,再加上一些徵召的壯丁負責運送箭矢、檑木等,其餘一萬大軍,卻是被留下來作爲預備軍。

好在,如今雙方爭奪的重點乃是城外的六座衛城。

衛城的規模相對較小,用一兩千軍隊就能守住,而吳軍雖然有兵力優勢,卻因爲地方狹小而無法發揮出優勢,這樣一來守軍一方暫時倒是無憂。

不過時間久了若是援軍不到的話,不僅是下面的那些將士們,便是他們這些將領們心中都會感到不安。

此時,面對衆將的詢問,高季昌心中忍不住嘀咕着:“你們問我,我又問誰去?”

不過在面上,他的神色卻是充滿信心的答道:“諸位將軍還請放心,冦將軍和嘉王殿下都已經給本帥回過信了,他們現在都已經做好了出征的準備,相信再過幾天就會有援軍到達的消息的。”

他笑着看了看衆將,臉上的笑容顯得極有信心。

不少將領都被他的笑容所感染,對他的話也相信了不少。

不過還是有不少人依舊存在懷疑,當然這些人都是聰明人,即便心中有所懷疑,但也沒有說出來。

“節帥,既然援軍即將抵達,那麼我軍乾脆將預備軍也投入就是,也好緩減一下壓力,讓守軍將士們能夠得到休息。”另一位大將鮑唐提議道。

高季昌臉色一黑,連忙答道:“這個倒是不急,現在還不是投入預備軍的時候,要知道敵軍兵力衆多,而且又是由吳王親自領兵,若是我軍援兵抵達之後卻不能立刻解圍,那麼到時候預備軍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所以目前還是不能動用預備軍!”

鮑唐等人聽了點了點頭:“末將明白了,還是節帥考慮的長遠!”

這時,倪可福站出來道:“節帥,這兩天末將隨着節帥一同巡視各處,不知道節帥有沒有發現,吳軍的攻城雖然算得上凌厲,但總的來說還遠遠沒有到極限。”

“按理說,我軍的援軍即將到來,在這種時候吳軍應該加緊攻城纔是。但實際上他們卻表現得似乎並不怎麼急切。所以末將覺得,或許吳王的打算就是持久作戰,放任我軍的援兵到達,然後……”

他沒有說完自己的推測,但他的意思卻說得很清楚了。

一旁樑震聽了之後點頭道:“若是按照倪將軍所說的,那麼吳王的野心就有些大了,這一次或許他不僅僅想攻取江陵,同時他應該還想着攻取襄州!”

“什麼?他還想着攻取襄州?這江陵他們都還沒有拿下來,就在想着襄州嗎?”衆將都有些不信。

高季昌卻是對樑震的話極爲看重,畢竟這麼多年下來,樑震已經完全得到了他的信任。

他神色鄭重的問道:“若是按照前輩所言,那麼就是說,吳王這一次不僅想要攻佔江陵,同時他還想着一舉擊敗寇彥卿將軍。而要消滅寇彥卿,最好的辦法就是趁着樑軍和蜀軍沒有匯合之前先行集中兵力對付樑軍。前輩覺得本帥的這個想法對嗎?”

他本來就是極爲聰明之人,不然也不可能得到朱溫的重用,從一介奴僕最終成爲如今的一方藩鎮;所以在樑震提了一句後,他便想到了具體的。

樑震點點頭道:“老夫不怎麼懂軍務上的東西,不過從道理上講應該是這樣的!”

高季昌又道:“那麼本帥是不是要派個人去提醒一下寇彥卿?”

雖然對寇彥卿遲遲不出兵來援感到不爽,不過如今荊南畢竟需要依靠寇彥卿才能生存下去,若是寇彥卿真的被吳軍消滅了,那麼荊南也無法獨存。

“那節帥打算和寇彥卿怎麼說?直接和他說,讓他不要過來,吳王在這裡等着消滅他嗎?”

高季昌愣了一下,隨即苦笑道:“當然不可能這麼說!”

且不說寇彥卿此人性格狂傲,有些桀驁不馴,自己直接這麼說的話,不僅會將寇彥卿得罪,而且一點作用都起不了;更重要的是,若是寇彥卿真的不來了,到時候倒黴的也是高季昌自己,他自然不會這麼做。

所以高季昌沉吟片刻後道:“至少派人去提醒他一下,讓他不能太大意了。”

對於這個想法,樑震自然是大爲贊同。

提醒一下寇彥卿也算盡到了職責,但若是寇彥卿依舊沒有警覺,導致被吳軍消滅的話,那也只能說荊南氣數盡了,便是有樑、蜀兩家聯手護持,也依舊不能保得平安。

那樣的話,高季昌除了乖乖向吳國投降外,也沒有別的路子可走了。

就在衆將商量軍議之時,有侍衛慌慌張張的跑進來道:“節帥,諸位將軍,敵軍又一次攻城了?”

“怎麼這麼快就發動下一輪攻勢了?這吳軍的進攻力度又加強了一分啊!”

“看來吳王親自領兵,果然是讓吳軍的士氣得到極大提升啊!”

衆將一邊感嘆着,一邊向高季昌告辭離去,準備回自己負責的防區指揮作戰。

很快,議事廳堂內就只剩下高季昌、樑震等少數幾人。

衆將走了,剩下的人基本都是高季昌的心腹,所以他說話時自然就隨意了許多。

“前輩,你說本帥在這個時候派人去向吳王請降,他會不會答應?”

“什麼?這個時候請降?”樑震被高季昌的突然提議驚住了,不過隨即他又醒悟過來道:“節帥是說,以議降爲名義來拖延時間嗎?這個只怕沒有那麼容易。”

高季昌乃是除了明的無賴子,他的狡詐和朱溫、王建這兩人都是差不多的。

所不同的是,朱溫和王建當年弱小的時候還需要耍些無賴手段,但如今實力強大了後,那些有損自己臉面的事情就做得少些了。

當然,並不是完全沒有做,僅僅是做得比以前少了。

而高季昌如今的實力卻還很弱小,所以有時候他也不得不使些無賴手段。

比如歷史上的他,依靠江陵彈丸之地,卻能周旋在周邊衆多強大勢力之間,就是因爲他夠無賴,在周邊勢力之中,今天投降這個,明天投降那個,從來沒有信義一說。

此時不過是用議降的辦法來拖延一下時間,這對高季昌來說自然不會有什麼心理負擔。

不過樑震卻是對他道:“節帥,現在關鍵的問題乃是援軍什麼時候能到的問題。若是節帥以議降的辦法來拖延時間的話,寇彥卿和王宗壽二人聽到之後會怎麼想?他們會不會覺得節帥暗中與吳國有勾結,故意引樑軍南下然後加以伏擊?到時候只怕寇彥卿他們更加不敢南下了。”

高季昌聽了連連點頭道:“你說的不錯,剛纔的確是本帥思慮不周!”

樑震接着道:“節帥要想讓寇彥卿和王宗壽儘早南下,最好的辦法還是將戰況誇大一下,就說吳軍攻勢猛烈,城外的衛城已經被吳軍奪取了兩座,剩下的也是岌岌可危。這樣一說的話,或許寇彥卿和王宗壽就會立即南下了!”

高季昌點了點頭,心中卻是依舊有些擔憂。

……

江陵城外,楊渥並不知道樑震已經看出了自己的用兵方略,不過即便是知道,他也不會改變方略,因爲樑軍乃是不得不南下,而吳軍到時候出兵北上的話,消息必然瞞不過樑軍。

此時,具體的攻城之戰楊渥都已經交給秦裴和王茂章去指揮了,他並沒有過問。

此時讓他關注的問題就是,樑軍到底什麼時候南下,畢竟現在已經是三月份了,要不了多久就要進入梅雨季節,到時候連綿不絕的雨水,必然對作戰造成影響。

當然,在得知樑軍和蜀軍已經聯手之後,楊渥就已經知道攻打江陵並不是他原本想的那麼容易。

所以他的心中已經做好了持久作戰的準備,甚至還做好了作戰不利的心理準備。

第六百三十六章求援第二百七十八章 善後第一百三十一章 張灝第二百六十二章 行刺第二百二十四章 出兵第三百九十六章破局的關鍵第六十章 武勇都之亂(一)第五百一十六章憤怒第五百七十九章劉守光第七百一十六章傳位(大結局)第一百七十一章 爆破(上)第六十五章 說服(下)第四百五十二章沙盤推演第五百一十七章處置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定第三百一十章 北伐第二百二十三章 鍾傳第三百一十章 北伐第三百七十章醒悟第三百九十一章第一次換防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第二十二章 夜襲第六百零三章張文禮第二百九十六章嚴陣以待第五百零七章謀劃江陵第一百三十六章 壽州(下)第五百零九章各方備戰第二百九十七章漏洞第二百二十六章 鍾傳的決定第三十七章 行刺(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軍第四十六章 楊渥的新手下第四百三十八章求情第四百一十章酒館喝酒第一百七十五章 緣由第六百六十三章攻打楊劉第六百四十七章追擊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四百四十八章戰場初見第三百四十四章 王審知的安排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三百一十章 北伐第三百五十二章洪州第二百九十三章 榴彈第四百四十八章戰場初見第二百八十二章 接位第二百四十一章 追擊第五百一十七章處置第五百零八章監國之爭第三百六十一章登陸第一百九十八章 聚會第五百九十七章六年變化(中)第四百一十一章提高待遇第五百七十五章遷都之議第五百五十一章大獲全勝第六百七十一章募兵第六百三十七章張全義第一百二十一章 軍紀第二百二十三章 鍾傳第五百二十章攻破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抵達第三百零八章第一百一十六章 使者(下)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第四百二十七章平定福建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六百零一章劉崇景案第七百一十一章炮擊第六百五十四章五日滅樑(下)第七百零三章戰爭之神第六百一十六章出兵(續)第六十六章 出兵(上)第二百零二章 新軍第五百六十二章處置宋齊丘第七百零五章財政改革第一百一十五章 使者(上)第六百五十六章第六百六十章鄆州失陷第四十一章 發難(中)第四百二十六章夜襲第四百三十三章商船隊第三百七十六章完勝第三百七十五章半渡而擊第三百三十一章薨第二百二十三章 鍾傳第六百一十九章溫韜第五百九十六章六年變化(上)第六十七章 出兵(下)第四百三十六章會面第四百四十章朱溫的決定第二百六十六章 科舉結束第一百二十四章 安仁義第五百七十四章憂慮第四百七十章蔡州之亂第六十五章 說服(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幕後之人第三百六十六章大計劃第三百三十八章勸說第一百九十五章 討論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
第六百三十六章求援第二百七十八章 善後第一百三十一章 張灝第二百六十二章 行刺第二百二十四章 出兵第三百九十六章破局的關鍵第六十章 武勇都之亂(一)第五百一十六章憤怒第五百七十九章劉守光第七百一十六章傳位(大結局)第一百七十一章 爆破(上)第六十五章 說服(下)第四百五十二章沙盤推演第五百一十七章處置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定第三百一十章 北伐第二百二十三章 鍾傳第三百一十章 北伐第三百七十章醒悟第三百九十一章第一次換防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第二十二章 夜襲第六百零三章張文禮第二百九十六章嚴陣以待第五百零七章謀劃江陵第一百三十六章 壽州(下)第五百零九章各方備戰第二百九十七章漏洞第二百二十六章 鍾傳的決定第三十七章 行刺(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軍第四十六章 楊渥的新手下第四百三十八章求情第四百一十章酒館喝酒第一百七十五章 緣由第六百六十三章攻打楊劉第六百四十七章追擊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四百四十八章戰場初見第三百四十四章 王審知的安排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三百一十章 北伐第三百五十二章洪州第二百九十三章 榴彈第四百四十八章戰場初見第二百八十二章 接位第二百四十一章 追擊第五百一十七章處置第五百零八章監國之爭第三百六十一章登陸第一百九十八章 聚會第五百九十七章六年變化(中)第四百一十一章提高待遇第五百七十五章遷都之議第五百五十一章大獲全勝第六百七十一章募兵第六百三十七章張全義第一百二十一章 軍紀第二百二十三章 鍾傳第五百二十章攻破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抵達第三百零八章第一百一十六章 使者(下)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第四百二十七章平定福建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六百零一章劉崇景案第七百一十一章炮擊第六百五十四章五日滅樑(下)第七百零三章戰爭之神第六百一十六章出兵(續)第六十六章 出兵(上)第二百零二章 新軍第五百六十二章處置宋齊丘第七百零五章財政改革第一百一十五章 使者(上)第六百五十六章第六百六十章鄆州失陷第四十一章 發難(中)第四百二十六章夜襲第四百三十三章商船隊第三百七十六章完勝第三百七十五章半渡而擊第三百三十一章薨第二百二十三章 鍾傳第六百一十九章溫韜第五百九十六章六年變化(上)第六十七章 出兵(下)第四百三十六章會面第四百四十章朱溫的決定第二百六十六章 科舉結束第一百二十四章 安仁義第五百七十四章憂慮第四百七十章蔡州之亂第六十五章 說服(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幕後之人第三百六十六章大計劃第三百三十八章勸說第一百九十五章 討論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