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登陸

柴克宏以極爲微小的代價輕而易舉的滅掉了耽羅國,這讓他興奮之餘又有些不真實的感覺。

這一次的任務本來應該是由李承鼎作爲統帥來完成,結果卻因爲種種意外最終卻是將這個立功的機會落到了他的頭上。

不過成功佔領耽羅後,卻並不意味着事情就全部結束了,接下來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修築防禦設施。

耽羅島畢竟離百濟不遠,這裡發生的事情遲早會傳到百濟去,到時候百濟國到底是什麼態度還真不好說。

若是李承鼎的主力在這裡的話,有足夠的兵力在手,即便百濟人想鬧點衝突出來也不必怕他們,反而正好可以給他們一個教訓,免得以後淮南軍的主力退出以後還需要擔心他們反撲。

然而如今柴克宏手中只有八百人,用來佔領和管理耽羅島是足夠了,但百濟人若是大舉來攻的話,他們就未必能擋住,所以修築新的城池的勢在必行。

耽羅島上原本的所謂城池,其實不過是一個用木質寨牆圍起來的聚居之地而已,根本沒有多少防禦力,淮南軍要修建的乃是真正的城池。

這個城池暫時不需要有多大,只要能駐守一兩千人進去,能儲備足夠多的糧食,防禦堅固,能夠在敵軍大舉圍攻的情況下堅守至少三個月時間就行了。

當然,修建城牆防禦只是以防萬一的一種措施,最好的辦法還是主動進攻,直接將百濟人好好教訓一頓,讓他們生不起與淮南過抗的想法,同時還能用來震攝其他潛在的敵人。

等到徹底解決了外敵之後,那時纔是開始蓄養馬匹的好時機。

柴克宏卻不知道,當他正忙着籌備修築新城牆的時候,此時己經有人在教訓那些百濟人了。

當初船隊被暴風吹散,柴克宏這一隊十多艘船被風暴吹到了距離耽羅島很近的地方,結果只過了一天時間就成功抵達耽羅島;而李承鼎率領的主力船隊卻沒有這麼好的運氣。

他們被風暴吹到了偏南的位置,結果在繼續向東北方向航行了幾天時間之後,卻一直沒有遇到什麼島嶼或者陸地,這讓李承鼎感到十分焦急。

大海茫茫,雖然說向東北方向航行應該能夠到達新羅半島或者倭國纔是,但若是運氣不好,直接從兩者之間的海峽傳過去了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在航行了五天時間後,李承鼎估摸着自己應該是來到了倭國和新羅半島之間的海峽。

於是他下令船隊改變航行方向,從之前的向東北方向,改爲向西航行,以儘快尋找到陸地,確認自己的位置。

不然繼續這樣向無頭蒼蠅一樣航行,船隊的給養遲早會消耗光的。

向西航行僅僅過了一天多的時間,船隊便看到了陸地,這讓將士們紛紛歡呼起來。

不管眼前的陸地是個小島還是到了新羅半島,至少能大致確定一下方向了。

上岸的命令被迅速下達了下去,雖然李承鼎已經下過命令,允許士兵們上岸後發起劫掠以鼓舞士氣,獲取給養,但那必須等到確認他們的位置之後才行。

這個時代的半島局勢正陷入分裂之中,其中泰封國,也就是歷史上的後高句麗,其地盤位於半島的北部,不僅地盤最多,而且也是實力最強的。

而後百濟的地盤則位於半島的東南部,在三個國家中是最小的,不過它的實力在三個國家卻僅次於泰封國,甚至不比泰封國差多少,其都城在全州。

至於實力最弱小的新羅,這個國家便是原本的統一了半島的新羅的殘存勢力,地盤位於半島的東北部,以金城爲都城。

當李承鼎他們登岸之後,一番打探才得知,他們所處的地點正是位於新羅與百濟之間的康州,乃是百濟與新羅相互爭奪的重要城池,目前被百濟軍隊所掌控。

到了這麼一個地方顯然是李承鼎他們的運氣不好,因爲這麼重要的城池往往也意味着會有重兵守衛,他們想要在這裡耀武揚威獲取補給只怕有些困難。

不管是後百濟也好,後高句麗也好,他們的總兵力都有十多萬軍隊,雖然這些士兵的戰鬥力根本入不得淮南軍的眼,但畢竟人數衆多,看上去還是很嚇唬人的。

至於康州城中,據說其守軍同樣有兩萬多人,這裡不僅是防禦新羅的最前方,同樣是百濟向新羅發起進攻的出發點,所以駐軍人數相對較多。

而李承鼎他們這支遠征軍隊目前的狀態卻並不好,不僅士氣較低,而且因爲在海上停留的時間較長目前連給養的供給都有些不足,在這種情況下若是直接面對大隊的敵軍圍攻,說不定就會導致一場大敗。

打探清楚目前的局勢後,一羣淮南將領再次匯聚在一起商量起來。

“要不,咱們還是先離開這裡,先去耽羅島完成大王交代的任務吧?”此時,面對不利局勢,許多將領都有些猶豫起來。

現在他們已經得知了所處的位置,只要改變方向,要不了幾天就能到達耽羅島,從而完成任務。

而與百濟的軍隊交戰,那根本不是他們的主要任務,僅僅是附帶的而已,即便不能完成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至於說給養不足和將士們士氣較低的問題,這一點對於征服耽羅島卻是沒有多少妨礙,畢竟耽羅島的守衛力量比起他們現在所處的康州來卻是差遠了,即便淮南軍目前不在狀態,但要攻佔小小一個耽羅島,這些將領卻依舊信心滿滿。

他們卻不知道,這時候耽羅島其實已經被柴克宏率領八百名將士給打下來了,他們的主要任務其實已經完成了。

“直接去往耽羅島的話倒也可行,不過諸位想過沒有,我等目前本來就缺少補給,而耽羅島更是隻是一個小島,島上物產貧瘠,我軍即便攻佔了那裡,但想要在那裡獲取足夠的補給只怕也不容易。所以末將覺得,既然康州這裡守備森嚴,我軍難以討取好處,那麼不妨換一個地方。百濟軍隊雖多,但總不可能每個城池都有這麼多守軍吧?”

“只要避開這些有重兵把守的城池,我軍就能輕鬆獲取補給;等到將士們休養好了,給養也充足了,那時候即便與大隊的百濟軍隊交戰應該也沒什麼危險!”何敬洙卻是提議道。

他的想法也是許多將領的想法,雖然早就確定了通過搶劫的手段來獲取補給,而且目前的局勢似乎也必須要通過搶掠來獲得給養,但避實擊虛這個兵法常識卻是需要考慮的。

李承鼎心中同樣也存了這種想法,畢竟他來這裡的目的是爲了通過搶掠來獲取補給的和提振士氣的,至於教訓百濟軍隊,那完全可以放到以後來。

此時,見衆將都有些意動,李承鼎當即準備同意何敬洙的建議。

然而就在他準備下令之時,卻有斥候來報說,有一支四千人的百濟軍隊正向他們趕來!

“四千人的軍隊?怎麼這麼少?”李承鼎等人頓時感到有些驚訝。

以康州守軍的兵力來看,不應該只派出這麼一點兵力來對付他們纔對。

他們卻不知,百濟軍隊之所以只來了四千人,卻是因爲他們把這支登陸的淮南軍隊當做了新羅人!

因爲康州地處兩國交界之處的緣故,這裡的守軍的警惕性還是很高的,當淮南軍上岸不久,守軍將領便發現了這支突然跨海而來的軍隊。

新羅因爲立國最長的緣故,其內部反而矛盾重重,統治階級較爲腐朽,軍隊實力自然也是最弱的,根本不是後百濟和後高句麗這兩個新興之國的對手。

所以當得知有一支人數有數千人的軍隊登陸時,守軍將領心中並沒有引起足夠的警惕,只以爲是小股的新羅軍隊前來襲擾的。

一般來說,同等兵力的新羅軍隊都不是百濟軍隊的對手,所以這個康州守將僅僅派出了四千人的軍隊就覺得足夠對付敵軍了。

而在另一邊,當得知百濟軍隊僅僅派出了四千人的時候,李承鼎最開始還有些疑惑,但隨即就醒悟過來,頓時大喜過望。

“看來百濟人是把我們當成了新羅人,所以才只派了四千人前來;如此驕傲輕敵,豈有不敗之理?”

何敬洙同樣笑道:“敵軍輕兵急進,這是看不上我軍,認爲我軍是那些孱弱的新羅軍隊嗎?將軍,這可是送上門來的勝利啊,若是不收取,只怕連上天都會怪罪!”

“不錯,既然敵軍前來送死,老夫也主張先將他們消滅了再說!”老將成及難得與李承鼎等人意見一致。

……

若說衆將之前還擔心康州守軍大舉來攻,他們兵力較少難以抵抗,但如今既然敵軍將他們當成了新羅人,結果分兵而來,那麼不趁機消滅掉眼前這支敵軍更待何時?

以三千人淮南精兵對付四千百濟軍隊,沒有人覺得他們會輸。

而一旦擊敗了前來的這支敵軍,將士們的士氣定然會大漲,甚至運氣好的話,通過繳獲又能補充給養,如此一舉兩得的好事,怎能放過。

第三百二十三章軍議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軍進攻(中)第六百六十三章攻打楊劉第四十九章 撤軍第三百九十二章劉崇景的冒險第五章 家宴(上)第二百零一章 宴席第十章 王茂章第五百八十二章朝議第五百九十章戰後第四百四十三章戰前第三百六十二章擊潰第五百七十四章憂慮第四十四章 劉氏的擔憂第四百五十七章得逞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婚第三百九十五章教訓馬殷第三百八十一章勸進(上)第二十七章 戰後第二十三章 任家莊之戰(上)第三百九十五章病逝第三十二章 徐溫的建議第六百七十八章危急第一百五十四章 率軍西進第三百九十六章破局的關鍵第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陣前第二百六十章 一場混戰第一百零九章 謀劃(二)第四百三十六章會面第三百六十六章大計劃第三百二十三章軍議第四百四十六章黎求第四十章 發難(上)第六百五十章勸說第六百一十章託付後方第一百七十九章 截斷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三)第四十八章 宿州之戰第四百九十五章勸進第三百九十三章西進與稱臣第一百七十五章 緣由第二百零四章 後續反應第三百三十章 條件第三百零六章 楊渥的震驚第六百二十五章霍彥威的反擊第四百零七章五溪蠻第二百七十五章軍議第三百章 崩潰第六十二章 武勇都之亂(三)第六百三十三章宋州投降第六百九十二章震動四方第五百七十四章憂慮第四百八十九章心中冰涼第六百一十六章出兵(續)第二百五十一章 隱憂第六百三十九章攻陷鄆州第五十八章 對峙第五百六十九章洛陽兵變第四十章 發難(上)第四百二十七章平定福建第四百五十章馮道第一百三十一章 張灝第一百八十二章 商議第五百三十三章夜襲第六百五十三章五日滅樑(中)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廣陵第二百八十三章一年之後第六百零四章樑國局勢第四百八十五章輕鬆第三百九十五章病逝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襲第三百四十一章危全諷的野心第六百八十七章撤退與追擊第六百三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二百八十六章 擴軍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下)第五百七十七章康懷貞第二百八十六章 擴軍第六百零五章朝議第一百六十六章 伏擊(上)第二十四章 任家莊之戰(中)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況第一百三十七章 斃命第六百六十六章意外第三百七十一章盧光稠與譚全播第五百七十七章康懷貞第六十二章 武勇都之亂(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休整第六百九十七章商議第三十四章 驚喜(下)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三十七章 行刺(中)第三百三十章 條件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息第六百四十二章生擒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擊第三百八十二章勸進(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投降條件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波
第三百二十三章軍議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軍進攻(中)第六百六十三章攻打楊劉第四十九章 撤軍第三百九十二章劉崇景的冒險第五章 家宴(上)第二百零一章 宴席第十章 王茂章第五百八十二章朝議第五百九十章戰後第四百四十三章戰前第三百六十二章擊潰第五百七十四章憂慮第四十四章 劉氏的擔憂第四百五十七章得逞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婚第三百九十五章教訓馬殷第三百八十一章勸進(上)第二十七章 戰後第二十三章 任家莊之戰(上)第三百九十五章病逝第三十二章 徐溫的建議第六百七十八章危急第一百五十四章 率軍西進第三百九十六章破局的關鍵第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陣前第二百六十章 一場混戰第一百零九章 謀劃(二)第四百三十六章會面第三百六十六章大計劃第三百二十三章軍議第四百四十六章黎求第四十章 發難(上)第六百五十章勸說第六百一十章託付後方第一百七十九章 截斷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三)第四十八章 宿州之戰第四百九十五章勸進第三百九十三章西進與稱臣第一百七十五章 緣由第二百零四章 後續反應第三百三十章 條件第三百零六章 楊渥的震驚第六百二十五章霍彥威的反擊第四百零七章五溪蠻第二百七十五章軍議第三百章 崩潰第六十二章 武勇都之亂(三)第六百三十三章宋州投降第六百九十二章震動四方第五百七十四章憂慮第四百八十九章心中冰涼第六百一十六章出兵(續)第二百五十一章 隱憂第六百三十九章攻陷鄆州第五十八章 對峙第五百六十九章洛陽兵變第四十章 發難(上)第四百二十七章平定福建第四百五十章馮道第一百三十一章 張灝第一百八十二章 商議第五百三十三章夜襲第六百五十三章五日滅樑(中)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廣陵第二百八十三章一年之後第六百零四章樑國局勢第四百八十五章輕鬆第三百九十五章病逝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襲第三百四十一章危全諷的野心第六百八十七章撤退與追擊第六百三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二百八十六章 擴軍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下)第五百七十七章康懷貞第二百八十六章 擴軍第六百零五章朝議第一百六十六章 伏擊(上)第二十四章 任家莊之戰(中)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況第一百三十七章 斃命第六百六十六章意外第三百七十一章盧光稠與譚全播第五百七十七章康懷貞第六十二章 武勇都之亂(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休整第六百九十七章商議第三十四章 驚喜(下)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三十七章 行刺(中)第三百三十章 條件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息第六百四十二章生擒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擊第三百八十二章勸進(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投降條件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