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任家莊之戰(中)

“劉德全呢?死了嗎?”楊渥大聲喝問。

“卑職在此,卑職在此。”一個矮挫的胖子光着上身跑過來,正是劉德全。

先前升州軍渡河潛伏進來的時候,他帶着幾個親信在一旁接應。後來營中大亂後他就躲起來了,爲了防止誤殺,他還故意將上半身的衣服也脫下了。此刻他見營亂已經被楊渥平息了,他想了一下,覺得自己沒有露出破綻,這才從躲藏之處跑了出來。爲了轉移楊渥等人的注意力,他還故意裝作走路不穩,摔了一跤。

“哎吆!”他慘呼一聲,又連忙捂着屁股爬起來。

跪在地上的衆人中有的見他們的營指揮如此滑稽,當即忍不住笑出聲來,但隨即想起當前的肅殺氣氛,紛紛低下頭去。

楊渥臉色更加不好看了。剛剛一場大亂,敵人顯然是渡河潛伏進來的,而負責巡邏河岸的人手都是劉德全的人。

此人未能及時發現敵人潛伏進來,這顯然就是失職了。更何況此人剛纔居然只顧自己,在一旁躲起來,這讓他對此人的觀感也下降到極點。

當然,此時他還並不知道劉德全不僅是失職,更是今晚這場襲擊的內應。若是他知道的話,只怕二話不說就已經將他殺掉了。

楊渥一臉陰沉的看着眼前這個胖子,“劉指揮,先前我讓你的人負責河岸的巡邏,結果上百人的敵軍渡河潛伏進來了你都不知道,要你有什麼用?還有,剛剛營中大亂,你又在哪裡,爲什麼不出來平息兵亂?”

“卑職安排了巡邏的人,但到後半夜卑職見下起了大雨,卑職擔心士兵們淋雨後可能會生病,所以才讓他們撤下來避雨,沒想到……“劉德全一臉惶恐。

“至於說先前,當時卑職見營中大亂,也曾出來設法平息兵亂,奈何雨太大,根本看不清楚。卑職身邊又只有這麼幾個侍衛,根本制止不了。在亂軍之中,卑職的手臂都被砍傷了。”說罷,劉德全伸出左手給楊渥看,只見上面一條一尺多長的傷口此刻還在流血,血水夾着雨水,順着他的手臂流到地上。

“哼,你先下去包紮吧。”楊渥語氣稍緩,點點頭道。

“多謝長公子,卑職告退。”劉德全鬆了口氣,眼中閃過一道精光,轉身離去。

這倒不是說楊渥就不追究此人了,只是此時情況緊急,顯然不是追究這些事情的時候。

看着劉德全轉身離去的背影,一旁的陳彥謙走上前來,低聲道,“公子,此人有問題。”

楊渥心中一動。“哦,不知陳兄看出了什麼?”

“公子還記得剛纔那些潛伏進來的升州軍嗎?他們個個都是光着上身的,這應該是他們相互辨認的標誌。剛纔劉德全和他身邊的幾個親信也是一樣的光着上身,這不能不讓人懷疑。”陳彥謙道。

楊渥點點頭,若有所思。剛剛他都被劉德全那有些猥瑣的表演完全迷惑過去了,但現在陳彥謙一提醒,他便警覺起來。

“陳先生多慮了吧?”範思從在一旁道,“之前沒下雨時,天氣太熱,或許劉指揮爲了涼快,所以將上衣脫去了,後來營中大亂時來不及穿上,這才與升州軍巧合了。”

“範指揮所說的也是有可能的。不過屬下還有一點疑惑,那就是他的傷口。”陳彥謙朝着範思從點點頭,隨後又搖搖頭道。

“他的傷口怎麼了?那麼深的傷口,而且流血不止,這有什麼問題嗎?”

“當然有問題。”陳彥謙一臉肯定的道,“不知道剛纔公子注意到沒有,劉德全手上的傷口,是在上臂靠內側的地方。公子試想,在混戰中,他就算手臂受傷了,那傷口也應該在靠外側的位置。如今傷在內側,這隻有一種可能…”

“他是自己將自己劃傷的!”楊渥黑着臉接着陳彥謙的話說道。

“不錯,再加上其他的一些疑點,所以屬下斷定此人必有問題。當此危急時刻,公子不得不防。”陳彥謙拱手道。

這時候範思從、範遇等人也反應過來了,紛紛出言道,“是啊,公子。這個時候寧可殺錯,不可放過啊!”

楊渥稍加思量,點點頭道,“嗯,你們說的不錯。不過劉德全畢竟是秦裴將軍的手下,如今秦將軍不在,我等雖然懷疑此人,但畢竟沒有實際證據,若是就此將其殺死,只怕就要得罪秦將軍了。”

“這樣吧,範思從,你先帶人將他和他的親信侍衛都控制起來,等戰鬥結束後再審問他們。至於他手下的那一營人馬,暫時就由你負責指揮。如今朱思勍那裡情況危急,我只能給你半炷香的時間,所以待會如果有人不服從你的調度,你無需稟報我,直接殺無赦。”

“是,末將領命。”

楊渥側耳聽着前面不時傳來的廝殺聲,感受着戰場在緩緩向他這邊移動,心中不禁暗暗焦急。

不過此時他還不能前往增援,劉德全手下的人還沒整合,需要自己這幾十人在此彈壓。

“父親啊父親,你還真是一張烏鴉嘴。我如今可不是就遇到危險了嗎?如果待會頂不住了,難道真的第一次上戰場就要當逃兵嗎?”他想起那天父親的話,不禁暗自嘀咕。

隨即他又下定決心,“不行,這是我第一次上戰場,若是逃跑了,以後就會讓其他將領們瞧不起。他們可不會管我是不是遇襲了,是不是兵力處在弱勢。他們只會記得我當了逃兵的事情。那樣一來,我在軍中的聲望就完全毀了,以後想要折服那些桀驁不馴的將軍們就更難了。”

“更何況,外面這麼大的雨,天色又黑,根本不知道敵人的情況。若是脫離大部隊逃出去,只怕在亂軍之中會更加危險。那還不如留在營中堅持抵抗,只要能撐到天亮,或許李將軍他們就會來救援。”

想起救援的事情,楊渥一陣懊惱,先前怎麼就忘了要趕緊派人去求救呢?這下耽誤了這麼多時間,也不知道還來不來得及。

當下他趕緊下令讓範遇渡河去尋求援軍,“範遇,莊子前面的小路已經被隔絕了,根本出不去。所以你要遊過河去,纔有機會闖出敵人的包圍,求得援軍。此事關係重大,你千萬不可疏忽。”又取出一件信物交給他。

“這,屬下還要負責保護公子的安全,若是屬下走了,誰來保護公子?”範遇有些猶豫道。

一旁刁彥能站了出來,一臉堅毅的道,“還是讓我去吧,我年歲小,爲人機靈,敵人肯定不會注意。一定能成功闖出去,將援軍帶來。”

“你?”楊渥有些猶豫,讓刁彥能這樣一個孩子去尋求援軍,未免有些兒戲。

但還不等楊渥再說,刁彥能便一把取過楊渥遞給範遇的信物,快步下河向對岸游去。

楊渥阻攔不急,只好眼睜睜的看着他漸漸遠離河岸,在洶涌的河水中沉沉浮浮,好在他水性很好,每次被波浪淹沒後不久又能重新探出頭來。這讓楊渥等人也漸漸放下心來。

“雖然讓阿魯去求援了,但這麼大的雨,他能不能成功找到李將軍的中軍,還有李將軍能否及時趕到救援,這些都是說不準的。若是到時候援軍不能及時到達,那局勢就危險了,所以關鍵還得要靠自己。不過以當前的形勢,還有什麼辦法可以退敵呢?”楊渥有些焦急的思考着。

一旁陳彥謙見楊渥的神色,知道他的心情,但他也沒法幫他。他更加擅長處理政務,對於這些軍事上的謀劃並不擅長,沒法幫楊渥出主意。

過了一會兒,楊渥依稀見到刁彥能艱難的爬上了對岸的河灘,休息了一下後又迅速轉身進入岸邊的樹林裡。整個過程沒有任何響動,似乎沒有驚動對面的敵人,又或者有可能河對岸已經沒有敵人了。

楊渥心中一動,似乎想到了什麼,趕緊將範遇叫到身邊,低聲吩咐了他幾句,只聽得範遇連連稱是,也不知道兩人在說什麼。

又過了不久,範思從回來覆命道,“公子,劉德全的人馬已經完全控制住了,一共還有有三百二十多人。”

“嗯”,楊渥點點頭,“你帶領這三百二十多人,立刻出發,隨我去增援朱指揮。”

當楊渥率領劉德全所部三百多人趕到朱思勍處時,他幾乎已經認不出朱思勍了。這個曾經對他說過此生“唯公子之命是從”的精壯漢子,此時已經倒在地上,渾身上下到處都是血跡。

楊渥身子一晃,只覺得眼睛有些溼潤了。

他第一天來到這個世上時,朱思勍就向他宣誓效忠了,此後輔助他練兵數月,一直兢兢業業,從來沒出過什麼差錯。他很少說話,但每一句話都會說到點子上。他除了第一次向他宣誓時外,從來沒有說過什麼效忠的話。但在此時危急時刻,他卻一直帶人在前面頂着,死戰不退,直到倒下。

“朱指揮現在如何了?”楊渥趕緊對陳璠問道。

“還沒死,只是流血太多,已經昏迷過去了。”陳璠抹了一把臉上的血水,抱拳答道。在朱思勍倒下後,這裡就是他在指揮,剛纔他們將敵人暫時擊退了,見楊渥帶人趕到,他連忙過來彙報情況。

“朱指揮還沒死嗎?這真是太好了。”楊渥這才稍稍鬆了口氣,又查看了一下他的呼吸情況,感覺非常微弱,連忙讓人將他擡到後方營地去救治。

“陳指揮,你這裡現在還剩下多少人馬?”

“公子,屬下這裡大概還有一百五十多人。”

“只有一百五十多人了嗎?”

楊渥只覺得心頭彷彿在滴血,他出來時手下有整整五百人,每一個都是精銳,是他用兩個月的時間精心訓練出來的,朝夕相伴,感情深厚。但現在加上他先前留在營中的數十人,總共加起來不到兩百人。一大半的人都在這個大雨瓢潑的夜晚倒下了。

“這麼算來,加上我剛帶過來的三百多人,我們還有近五百人。敵人大概還有多少?”

“雨下的太大,根本看不清楚。但估計應該在千人以上。”陳璠答道。

他左右四顧,見楊渥帶來的三百多人都是劉德全手下的人,先前留下的那一百親軍此刻已經不見了,範遇也不見身影,當下便問道,“公子,範遇還有其他人呢?怎麼都不見他們過來?”

他的心中已經有了不好的預感,難道說那些人都已經完了嗎?但也不應該啊,再怎麼說也應該有人能活下來纔是。

他這裡,剛剛完全是靠着以前任家莊留下的一些土圍牆,將其磊成一道矮矮的防線,這才勉強擋住了敵人的攻勢。但如果援兵只有這一點的話,只怕難以堅持多久了。

想到這,他不禁有些悲觀。那些先前一直在這裡戰鬥的士兵臉上也有些沉重,顯然都不怎麼看好接下來的戰鬥。

見大家的情緒都有些不高,楊渥暗道不好,趕緊站到前面來大聲打氣道,“諸位放心,我們的援兵就要到了,只要大家再堅持一會兒,等援兵一來,咱們就裡應外合,一定能打敗敵軍。”

頓了一頓,見衆人臉上都有些不信,楊渥又笑着道,“你們知道李神福將軍吧?他是我們淮南的第一名將。事實上,今天下午的時候他就知道了敵人今晚要來偷襲我們,所以他早就準備好了援軍,只等着敵人到來,他就包抄敵人的後路,一舉消滅敵軍。對了,還有秦將軍,他之所以在天還沒黑的時候前往中軍,就是爲了好好和李將軍商量今晚怎麼伏擊敵人。”

楊渥這麼一說,士兵們果然眼前一亮,紛紛振作起來。

“公子說的不錯,李將軍那是什麼人物?那可是本朝衛國公李靖的後人,可厲害了,對付這些升州軍,早就有成竹在胸了。”旁邊範思從當即明白了楊渥的想法,在一旁胡謅道。

陳璠也大聲接着道,“就是,那兩浙的顧和尚厲害不厲害?當初秦將軍,臺將軍等我軍的名將都曾經敗在他手中。但去年一遇到李將軍,還不是被活捉了?”

……

說起李神福以前的戰績,這些淮南軍中的老兵們頓時精神一震,也不知道他們是故意給強迫自己相信,還是真的相信了,總之關於“李神福神機妙算,已經提前佈下了援軍”的消息迅速在衆人心中紮根,衆人的士氣也漸漸恢復了。

第一百八十五章 刁彥能第四百一十六章迎接更新計劃第八章 父親召見第八十章 蘇州之圍(十三)第六百七十二章主動進攻第二百五十八章 王令謀第二百三十一章 幕後之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三百一十七章城破第一百一十二章 召回第三百八十四章閱兵第五十一章迎接第一百三十四章 壽州(上)第七章 我服了第三百九十八章議和第三百七十章醒悟第四百零七章五溪蠻第三百四十二章樞密院的策略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抵達第四百二十九章高勖病倒第一百八十七章 宣州平定第六百七十四章晉國的困擾第一百三十九章 勸說第二百六十章 一場混戰第二百三十二章 通敵第十一章 背誦軍紀第一百八十三章 定下策略第四百七十六章起誓第三百八十章各地建國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兵第三十六章 行刺(上)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一百三十章 兵變(下)第四百六十四章步步爲營第五百七十一章抗災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第四百六十三章王彥章第二百四十二章 德清第三百五十八章風暴第二十七章 戰後第二百八十六章 擴軍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三百四十五章出兵耽羅島第八十二章 蘇州之圍(十五)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六百三十三章宋州投降第四百一十一章提高待遇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五百四十章步步緊逼第七百零二章蜀國亡第三百九十一章第一次換防第四百五十四章救援第一百二十九章 兵變(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退隱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第三百一十章 北伐第七百零五章財政改革第九章 夜談第七百零六章開疆拓地第五百二十四章戰前佈置第六百四十二章生擒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劃(四)第四百四十三章戰前第三百五十四章中計第五百七十五章遷都之議第七百一十四章末日第一百九十一章 初步設想第五章 家宴(上)第二十七章 戰後第二十八章 逃第七十三章 蘇州之圍(六)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息第六百零八章換個地方?第五百八十一祭祀第一百六十二章 攔截第八十八章 商議第四章 朱廣德第四百三十九章商議第六百二十三章回援第一百八十九章 駱知祥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三百九十一章第一次換防第七十八章 蘇州之圍(十一)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三百六十章佔領第二百七十五章軍議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第四百六十九章決斷第五百六十九章洛陽兵變第三百四十七章赦免第四百一十七章福州之變第七十八章 蘇州之圍(十一)第三百三十一章薨第五百五十五章朱溫之死第一百零八章 謀劃(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鍾傳的提議第四百七十三章擔憂第一百二十三章 發動第三百七十章醒悟
第一百八十五章 刁彥能第四百一十六章迎接更新計劃第八章 父親召見第八十章 蘇州之圍(十三)第六百七十二章主動進攻第二百五十八章 王令謀第二百三十一章 幕後之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三百一十七章城破第一百一十二章 召回第三百八十四章閱兵第五十一章迎接第一百三十四章 壽州(上)第七章 我服了第三百九十八章議和第三百七十章醒悟第四百零七章五溪蠻第三百四十二章樞密院的策略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抵達第四百二十九章高勖病倒第一百八十七章 宣州平定第六百七十四章晉國的困擾第一百三十九章 勸說第二百六十章 一場混戰第二百三十二章 通敵第十一章 背誦軍紀第一百八十三章 定下策略第四百七十六章起誓第三百八十章各地建國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兵第三十六章 行刺(上)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一百三十章 兵變(下)第四百六十四章步步爲營第五百七十一章抗災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第四百六十三章王彥章第二百四十二章 德清第三百五十八章風暴第二十七章 戰後第二百八十六章 擴軍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三百四十五章出兵耽羅島第八十二章 蘇州之圍(十五)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六百三十三章宋州投降第四百一十一章提高待遇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五百四十章步步緊逼第七百零二章蜀國亡第三百九十一章第一次換防第四百五十四章救援第一百二十九章 兵變(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退隱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第三百一十章 北伐第七百零五章財政改革第九章 夜談第七百零六章開疆拓地第五百二十四章戰前佈置第六百四十二章生擒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劃(四)第四百四十三章戰前第三百五十四章中計第五百七十五章遷都之議第七百一十四章末日第一百九十一章 初步設想第五章 家宴(上)第二十七章 戰後第二十八章 逃第七十三章 蘇州之圍(六)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息第六百零八章換個地方?第五百八十一祭祀第一百六十二章 攔截第八十八章 商議第四章 朱廣德第四百三十九章商議第六百二十三章回援第一百八十九章 駱知祥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三百九十一章第一次換防第七十八章 蘇州之圍(十一)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三百六十章佔領第二百七十五章軍議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第四百六十九章決斷第五百六十九章洛陽兵變第三百四十七章赦免第四百一十七章福州之變第七十八章 蘇州之圍(十一)第三百三十一章薨第五百五十五章朱溫之死第一百零八章 謀劃(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鍾傳的提議第四百七十三章擔憂第一百二十三章 發動第三百七十章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