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

三月底,楊渥與鍾傳女兒的婚事剛忙完,各州的科舉初選也結束了。

雖然楊渥之前上過要限制考生年齡的奏章,不過那個時候距離地方初選的時間已經不久了,許多年紀不合格的士子已經報名準備參加考試了,如果臨時出臺規定限制他們只怕會引起太大爭議,所以楊行密等人一番討論後,決定這次初選暫時不限制年齡,等到了複選時,除了成績的確優秀的士子留下外,其他年齡超過四十歲的都黜落掉。

至於以後的科舉就要對年齡作出限制了,不過在具體年齡上限上卻還存在一些爭議。

三月的最後一天,楊行密接到一份天子詔書,卻是當初李曄在被徹底監視起來前發出的,他在詔書中寫道:“朕若是到了洛陽,就會被朱全忠徹底幽禁,詔令敕書都出自他的手中,朕的旨意不能再傳達到你們這裡了。”

詔書言辭懇切,請求楊行密能夠糾集南方諸多藩鎮一同起兵,討伐逆賊朱全忠。

宣詔完畢,楊行密嚎啕大哭,哀慼不已,打算立即起兵北伐,救天子於危難之中。淮南衆官員雖然感念於楊行密對天子的忠義,不過卻認爲如今朱全忠勢大,不宜與之相爭,應當保存實力,緩緩圖之。

幕僚嚴可求更是急忙勸阻說道,詔書中有言,命楊行密召集南方諸藩鎮討伐朱全忠,如今南方各鎮中卻有湖南馬殷不思天子恩義,反而勾結逆賊朱全忠,視天子如無物,不如先行討伐馬殷,等將其打服了再一同發兵北伐不遲。

楊行密不聽衆人勸阻,執意要發兵北伐,並且聲稱將親自率領大軍出征。

衆臣紛紛苦勸,加上世子楊渥也說道,討伐朱全忠不是淮南一家之事,河東晉王李克用和蜀中蜀王王建肯定也收到了詔書,所以淮南不應該急着出兵北伐,而是要和李克用、王建約定好了之後再出兵。

楊行密聽了之後這才同意,他一邊下令派使者前往河東和成都,一邊又下令以都指揮使劉存爲湖南招討使,率軍一萬進攻嶽州。

四月初,朱全忠派遣使者到廣陵來,請求楊行密與錢鏐息兵罷戰,他願意與淮南重歸舊好。

楊行密回答道:“等到天子什麼時候回到長安了,孤纔會考慮你的建議。”

不久,楊行密下令讓都指揮使朱思勍率軍五千增援杭州,命衢州刺史陳璋率兵五千增援王茂章,準備進攻台州。

接着,升州刺史陳彥謙經過一個多月的實地考察,最終上書節度使府,提出擴建升州城。

按照他的計劃,整個擴建計劃在前期由升州單獨出力,用一年時間先將原本的升州城進行改造,並且將城中百姓逐漸遷移出去,使其改造完成後成爲楊行密的江南行宮。

等到這一階段的工程完畢後,將進行第二階段,由升,潤,常,和,宣等十餘州共同出力,進行第二階段的城牆修築,計劃用三年時間依託秦淮河,鐘山等地修建一道全長四十二里的磚石城牆。

整個工程計劃用時四年,完成之後,升州將成爲一座真正的江南重鎮。

楊行密與衆人商量之後,最終同意了這個計劃,並且讓升州在不耽誤農時的前提下開始修建工程。

四月中旬,科舉初選的結果開始公佈,同時,複試的時間也確定下來,就在下個月月中,距離發榜時間也就一個月時間,一時之間,各地通過了初選的士子們紛紛啓程趕赴廣陵。

杭州。

江南本就多雨,如今又是梅雨季節,雨水更多,連綿不絕。

王家村是錢塘江邊的一個小漁村,位於杭州城東部三十多裡的位置,地方偏僻,很少有外人到此。

此時,這個小漁村的寧靜卻被數千大軍的到來而被打破。

經過近兩個月時間的準備,越州軍隊在沒有驚動淮南軍的情況下成功的將五千大軍調集到了這裡,準備與杭州城中的守軍聯合夾擊淮南軍。

然而,一切都準備妥當之後,錢鏐卻發現了一件十分尷尬的事情,那就是雨水實在太大,在這種天氣下,根本難以出兵征戰,即便強行出兵,並且擊敗了淮南軍,也很有可能會因爲天氣的原因而難以繼續發起追擊。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從連綿大雨之後,附近河流暴漲,淮南軍爲了安全起見,已經撤出了原本的營地,向北後撤十里,到了一個更加安全,也更利於防守的地方安營。

這樣一來,原本做好的內外夾擊計劃就不得不暫停下來,這讓錢鏐感到十分焦慮。雖然王家村很偏遠,無論是淮南軍的後勤補給,還是斥候隊伍,都很少到去那裡去,但凡是就怕萬一,越州大軍在王家村停留的時間越久,暴露的可能性就越大。

“大王,看這天氣要等到徹底雨停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去,不如等哪天雨水小了一些就發動吧?而且下着小雨,運氣好的話,正好能讓淮南軍的警惕性下降!”身旁,羅隱同樣滿臉憂慮。

如今萬事俱備,如果在最後環節出了問題,那就太可惜了,而且後果也太可怕了,到時候在淮南軍的牽制下,越州軍無法返回越州,只怕連越州都有丟失的可能。

想到這裡,錢鏐不由有些煩躁的道:“這麼重要的戰事,難道就準備寄希望於運氣嗎?”

羅隱默然不語,錢鏐見狀察覺到自己的心亂了,勉強沉靜下來道:“去偵查的斥候可有消息了?目前淮南軍的情況如何?”

雖然出戰的時間還沒確定,但城中的斥候卻從來都沒停過對淮南軍的偵查,錢鏐可不希望等到要開戰了纔派出斥候去偵查。

“沒什麼新的消息。”羅隱搖頭道:“大王也知道,這種天氣下,斥候的視線都會受阻,而且因爲道路泥濘,斥候的馬匹行動也受到限制,想要隨時打探到敵軍情報只怕很難。”

羅隱雖然是錢鏐的謀士,不過他本來很少過問這種軍事,只是如今杭州危急,他也只能打點精神將這些事情都擔負起來。

不過,他終究是老了,今年已經七十一歲了,雖然一直信奉道家的他深得養生之道,但這段時間操勞下來,還是讓他感到吃不消。

見羅隱滿臉的疲倦之色,錢鏐揉了揉額頭道:“這段時間辛苦羅老了,你還是先去休息一下吧,讓傳瑛來代替你一會。”

“多謝大王,老朽還能撐得住。”羅隱道:“對了,說起斥候,還有件事忘了和大王說起,前天晚上有個斥候,據說看見了數千大軍進入淮南軍的營地,不過當時天色太黑,又下着雨,他也不能肯定,只能通過聽聲音作出判斷。”

“什麼?數千大軍?這麼重要的消息,羅老怎麼不早點告訴孤?”錢鏐頓時就坐不住了,這種時候增加數千大軍可不是一件小事,若是大戰打起來的時候才突然發現,到時候說不定就會吃個大虧。

“這還不是因爲消息無法確認嗎?那麼黑的天氣,又是下雨,跟他同去的幾個斥候都說無法確認是不是有數千敵軍進入了營地,只有那麼一個斥候提到了,而且他自己也不能肯定。這樣的消息老朽自然要等斥候先確認了再告訴大王。”羅隱解釋道。

錢鏐理解的點點頭,接着又急忙問道:“那麼消息後來確認了嗎?是不是有大批敵軍抵達?”

“還是無法確認。在夜間很難看到什麼有用的,到了白天,淮南軍的斥候也大批在外面活動,想要靠近敵軍營地偵查實在困難。”羅隱搖頭道。

一旁,鮑君福、錢傳瑛等人紛紛感到失望,同時心中也有些不好的感覺,現在都隨時準備開戰了,卻連敵軍的兵力都難以確認,這仗就不好打了。

“曹將軍那邊的情況怎麼樣了?他有什麼建議沒有?”

曹將軍便是曹圭,多年前曾經以堅守嘉興,抵抗淮南軍長達一年多時間,並且最終等到顧全武出兵解圍而出名,如今乃是越州刺史,王家村的那支越州軍便是由他親自率領的。

羅隱正要搖頭,這時候,外面忽然有侍衛匆匆跑進來道:“大王,這是曹將軍命人火速傳來的,說是有萬分緊急的情況!”說着,將一份文書呈遞上來。

錢鏐接過文書,打開一看,只見上面用非常潦草的字跡寫着“情況有變,我軍已被敵軍斥候發現,望大王速速作出決斷!目前我軍正在向杭州靠攏。”

錢鏐見了不由身子一晃,險些站不穩。

他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如今的應對之法要麼就是趁着敵軍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立即發動,要麼就是將計劃取消,讓越州軍隊立即撤退回越州。

一時間,場中衆人紛紛看向錢鏐,希望他儘快作出決斷。

然而,這麼重要的決定,錢鏐又如何立即做出?若是立即展開行動,似乎有些冒險了。若是將計劃就此取消的話,且不說這次難得的機會就此喪失了,杭州之圍也無法在短時間內解除。而且,敵軍有了這次的教訓後,下次還會上當嗎?

“大王,時間緊急,不能猶豫啊!”羅隱沉聲道。

錢鏐深呼吸了一口氣,終於下定決心道:“傳令下去,大軍立即出城,準備對淮南軍發動進攻!”

第五百八十六章商議軍務第五百四十二章大戰前夕第六百二十九章攻略山東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劃(四)第二百六十章 一場混戰第三百九十八章議和第五百七十五章遷都之議第六十五章 說服(下)第六百九十一章大獲全勝第三百四十一章危全諷的野心第六百七十三章遷都洛陽第五百八十五章轉機第五百八十四章追封第二百七十二章 病倒第五百七十章謀劃徐州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九十章 夜戰(上)第六十一章 武勇都之亂(二)第六百九十九章登基稱帝第二百九十四章康懷貞第五百二十一章風寒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論(續)第一百三十六章 壽州(下)第六百八十五章援軍到來第三百九十七章戰局第四百六十四章步步爲營第四百五十四章救援第一百七十三章 潤州平定第五百六十四章致歉第六百八十二章夜攻第四百七十五章變革第一百六十八章 再次誘敵第五章 家宴(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討論第一百三十八章 退隱第六百三十章突襲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六百七十八章危急第二百零九章 捷報第三百六十八章大舉調兵第五百六十六章封賞名單第五百五十五章朱溫之死第六百三十七章張全義第五十章 悠閒第五百零二章慈禪寺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二百七十六章 投降條件第四十章 發難(上)第二百章 柴克宏第四百一十五章密謀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三百三十九章第六百三十二章伏擊第六百八十七章撤退與追擊第五百五十六章議和?第三百九十四章探病第五百零五章紙幣第五百八十九章潰敗第一百六十二章 攔截第六百五十二章五日滅樑(上)第三百五十八章風暴第六百五十九章屯田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處戰局第五百三十四章壞消息第六百八十三章朱虔佑死於此第四百三十九章商議第六百八十二章夜攻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五百三十九章取勝的關鍵第五百五十六章議和?第五百六十五章蔡州兵亂第一百零一章 嘉興之戰(四)第三百五十五章混亂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第一百八十五章 刁彥能第六百七十四章晉國的困擾第六百章楊渥的撒手鐗第四百九十九章希望第一百三十七章 斃命第四百四十七章野心第二百七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第二百五十四章 洞房第三百章 崩潰第二百一十五章 劉金的告誡第一百五十七章 試探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第三百零二章 教訓第一章 節度使府人家第十六章 第一次相遇第五百零四章鑄幣之論第三百六十四章議和第三百七十七章擊潰楚軍第二十九章 升官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五百九十九章籌謀第三百七十一章盧光稠與譚全播第三百八十三章確立制度第四百九十三章憤怒第二百六十六章 科舉結束
第五百八十六章商議軍務第五百四十二章大戰前夕第六百二十九章攻略山東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劃(四)第二百六十章 一場混戰第三百九十八章議和第五百七十五章遷都之議第六十五章 說服(下)第六百九十一章大獲全勝第三百四十一章危全諷的野心第六百七十三章遷都洛陽第五百八十五章轉機第五百八十四章追封第二百七十二章 病倒第五百七十章謀劃徐州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九十章 夜戰(上)第六十一章 武勇都之亂(二)第六百九十九章登基稱帝第二百九十四章康懷貞第五百二十一章風寒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論(續)第一百三十六章 壽州(下)第六百八十五章援軍到來第三百九十七章戰局第四百六十四章步步爲營第四百五十四章救援第一百七十三章 潤州平定第五百六十四章致歉第六百八十二章夜攻第四百七十五章變革第一百六十八章 再次誘敵第五章 家宴(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討論第一百三十八章 退隱第六百三十章突襲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六百七十八章危急第二百零九章 捷報第三百六十八章大舉調兵第五百六十六章封賞名單第五百五十五章朱溫之死第六百三十七章張全義第五十章 悠閒第五百零二章慈禪寺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二百七十六章 投降條件第四十章 發難(上)第二百章 柴克宏第四百一十五章密謀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三百三十九章第六百三十二章伏擊第六百八十七章撤退與追擊第五百五十六章議和?第三百九十四章探病第五百零五章紙幣第五百八十九章潰敗第一百六十二章 攔截第六百五十二章五日滅樑(上)第三百五十八章風暴第六百五十九章屯田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處戰局第五百三十四章壞消息第六百八十三章朱虔佑死於此第四百三十九章商議第六百八十二章夜攻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五百三十九章取勝的關鍵第五百五十六章議和?第五百六十五章蔡州兵亂第一百零一章 嘉興之戰(四)第三百五十五章混亂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第一百八十五章 刁彥能第六百七十四章晉國的困擾第六百章楊渥的撒手鐗第四百九十九章希望第一百三十七章 斃命第四百四十七章野心第二百七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第二百五十四章 洞房第三百章 崩潰第二百一十五章 劉金的告誡第一百五十七章 試探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第三百零二章 教訓第一章 節度使府人家第十六章 第一次相遇第五百零四章鑄幣之論第三百六十四章議和第三百七十七章擊潰楚軍第二十九章 升官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五百九十九章籌謀第三百七十一章盧光稠與譚全播第三百八十三章確立制度第四百九十三章憤怒第二百六十六章 科舉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