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發難(上)

在楊渥看來,淮南節度使府就好比淮南這個完整“王國”的王宮,不僅有侍衛負責巡邏,還有大批士兵駐紮在節度使府附近,守衛不可說不嚴密。再加上後宅房屋衆多,沒有人帶路,刺客即便進來了,也根本找不到自己的院子,更不可能找到自己。

當然,他不知道的是尉遲西並不是有人給他帶路,而是直接跟着他的身後來到他院子的。

他覺得有必要做點什麼,至少那些負責守衛節度使府的親兵的指揮必須受到懲罰。

此時外面天色已經開始亮了,昨晚楊渥院子發生刺殺事件的消息早就傳了出去,沒過多久,史氏、楊靜等親人都紛紛過來探望,見到楊渥的確無恙後才鬆了口氣,便是朱夫人也派了親信前來探望。

楊渥本來就沒什麼事,怕史氏他們擔驚受怕,所以故意將事情往小了說,只說是個毛賊進來偷竊,被何依依看見了,結果刺了何依依一下,至於他自己則一點傷都沒受。

在他的好說歹說下,衆多親人這纔回各自院子休息。等衆人走後,他的臉色陰沉下來,“範遇,昨晚的事情你怎麼看?”

範遇只以爲他是在問罪,連忙跪倒在地請罪,“公子昨晚險些遭遇不測,這都是屬下的過錯,請公子責罰!”

楊渥擺擺手道,“起來吧,昨晚的事情不怪你們,是我讓你們去休息的。不過以後你們也要記住,不管什麼時候都要安排人負責安全。”

範遇一臉慚愧的說道,“是,公子。屬下都記住了。”

他的確是有些疏忽了,上一次在任家莊軍營裡面時,當兵亂髮生時他們這些侍衛就不在楊渥身邊;昨晚的事情更是危險,稍有意外,楊渥就要身死當場,他自己到時候也難逃一死。

楊渥又道,“對了,侍衛的人數也要增加,以前是十二人,以後增加一倍。至於人選的事情,就交給你負責了,我想你能夠辦好吧?”

“屬下一定會辦好此事的。”

“嗯,聽說我父親昨天已經率軍出征了,現在留在廣陵的衆位將軍是誰在負責?”

“啓稟公子,聽說是節度副使李承嗣將軍在負責。”

“是他啊。”楊渥記得歷史上楊行密這次出征就是安排他署理淮南的大小事務,如今還是和歷史上一樣。不過他和李承嗣可沒多少交情,也不知道好不好說話。

“昨晚負責守衛節度使府的牙兵將領是誰?”楊渥繼續問道。

“是左牙指揮使張灝。”範遇抱拳道。之前楊渥在休息的時候,他就把這些消息全部打聽清楚了,如今楊渥問起來,他沒有多想就回答到。

楊渥聞言眼睛一亮,暗自沉思,“張灝?這人不就是後來與徐溫一起發動兵變的人嗎?如果是他的話,是不是可以做點文章,趁機對他發難呢?”

他記得張灝此人曾經是蔡州刺史秦宗權的部將,後來孫儒殺死秦宗權的弟弟秦宗衡後,張灝又投靠了孫儒;等到楊行密打敗孫儒後,此人投靠了楊行密,因爲驍勇而被楊行密派去守廬州。廬州是楊行密的老家,也是他起兵的地方,不過當時的廬州刺史蔡儔後來背叛了楊行密,投靠朱全忠,張灝隨蔡儔一起投降了;再後來,楊行密率軍攻打廬州,將廬州團團圍住後,張灝眼見情況不妙,居然再一次出城投降了楊行密,並且得到楊行密的信任,被任命爲左牙指揮使,負責統領親軍。

就這麼一個可以被稱爲“五姓家奴”的小人,楊渥始終想不明白爲什麼楊行密會那麼信任他,甚至有許多人勸他說張灝是反覆小人,但楊行密卻始終不聽。

歷史上曾經與徐溫共同統領楊行密的親軍,在發動兵變殺死楊渥後,此人與徐溫把持大權,而徐溫的權利威望都比不上張灝,但張灝爲人跋扈,得不到衆將的信服,他曾經想要廢楊氏自立,但被徐溫的幕僚嚴可求所阻止,從此開始猜忌徐溫。於是徐溫暗中謀劃,突然發難殺死了張灝,並將當初弒殺楊渥的罪名都推到張灝的身上。從此之後徐溫一人獨領大權。

對於這樣一個反覆之人,楊渥不明白爲什麼他的父親非要留下他,還將自己的親軍交給他統領,難道就因爲這人驍勇嗎?

不過如今發生了行刺事件,楊行密又不在廣陵,自己是不是可以趁機發難呢?

想到這,楊渥來了興趣,他神情一震,連忙問道,“昨晚既然由張指揮負責守衛,那麼刺客進來時他在哪裡?”

範遇回答道,“聽說他昨晚喝醉了酒,在自家府上睡了一宿。”

楊渥更加來興趣了,“喝醉了酒,睡了一宿,也就是說他昨晚失職了?”

範遇猶豫了一下,說道,“嚴格來說,的確如此。不過公子,往常負責守衛節度使府時,像張灝這種級別的將領一般是都在家中,具體的事情都是由他們手下的都頭、營指揮等人負責。”

親軍的指揮使不只張灝一個,還有其他人。大家都是輪流負責守衛節度使府,昨晚剛好輪到張灝。

楊渥擺擺手,讓他不要說話,自己暗自沉思。“如果嚴格按照軍令,張灝昨晚是要負責任的;但一來慣例都是如此,其他指揮使平時負責守衛節度使府時也和他一樣在家待着。所以這事情是可大可小的,此時楊行密不在廣陵,如果留在廣陵的衆多將領覺得該將張灝問罪,那他就有罪;反過來,他就是無罪。”

想到這裡,楊渥趕緊又問道,“範遇,你平時消息來路廣,可知道張灝這人與其他將軍,特別是李承嗣將軍的關係怎麼樣?”

範遇有些不解,看這樣子,似乎楊渥準備對張灝問罪啊,但他也不打算勸阻,昨晚的事情嚴格說起來他自己都有責任,哪裡敢爲張灝出頭。

“公子,屬下聽說張指揮使在淮南軍中的名聲並不好,許多將軍都瞧不起他,覺得他,覺得他是個反覆小人。”說道最後一句時,範遇猶豫了一下,畢竟張灝的職務比他要高,還是楊行密信任的人。

“至於和李承嗣將軍的關係,屬下就不清楚了。”

楊渥點點頭,範遇能知道這些便足夠了,至於李承嗣與張灝的關係如何他也能猜到一點。李承嗣是外來將領,當年朱瑾還是兗州節度使,被朱全忠圍攻難以抵抗,就向朱全忠的老仇家李克用求援,於是李克用派遣大將李承嗣和史儼等率沙陀騎兵前往救援;後來一次朱瑾和李承嗣、史儼等率軍出征時,他的兒子和手下等背叛了他們,投降朱全忠;這樣一來,三人沒了退路,只好南下投靠楊行密。

作爲外來將領,李承嗣在淮南沒有半點根基,他自己也知道這一點,於是從來不拉幫結派,只是忠誠與楊行密一人;而楊行密對也他非常禮遇,此次出征便讓他負責署理節度使府的事情。

“所以我如果對張灝發難的話,只要其他將軍們支持我,李承嗣肯定也不會反對。此事雖然還要不了張灝的性命,但如果成功的話也足夠讓他喝一壺;要是能趁機將他趕出親軍系統,到一般軍隊裡去當指揮使,那他的威脅性就小多了。”

想到這裡,楊渥眼神越來越亮,當即對範遇說着,“你現在就去將此事報告給李承嗣將軍,讓他召集留守廣陵的將軍們合議此事。”

“是,屬下這就去。”範遇抱拳答道,轉身出去了。

第二百三十一章 幕後之人第三百三十八章勸說第二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四百四十八章戰場初見第三百三十一章薨第四百七十二章提醒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殷的喜悅第二百四十六章 陳璋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第二百一十章 軍隊整編第四百五十二章沙盤推演第二百八十八章 籌謀第一百三十二章 撤退第七百零六章開疆拓地第二百七十一章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劃(四)第四十章 發難(上)第三百四十章鍾匡時第四百六十四章步步爲營第三百二十八章大戰連起第四百七十三章擔憂第一百零五章 嘉興之戰(八)第六百二十六章寧陵第一百一十四章 杭州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擊(下)第六百三十章突襲第六百六十章鄆州失陷第四百三十六章會面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第二百九十三章 榴彈第六百一十四章風起(續)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五百二十八章寇彥卿第二百三十五章 國債第三十章 田覠的憤怒第二十八章 逃第六百零四章樑國局勢第一百九十三章 占城稻第五十六章 甜蜜第五百一十八章恐嚇第四百一十八章爭奪建州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劃(四)第一百零二章 嘉興之戰(五)第三百九十三章兵敗與連鎖反應第四百五十章馮道第二百九十一章 渡河第二百六十二章 行刺第九十六章 朱全忠第四百五十七章得逞第五百二十九章消息第四百二十九章高勖病倒第一百零五章 嘉興之戰(八)第八十一章 蘇州之圍(十四)第三百章 崩潰第三百五十一章高季昌第二百零三章 同意第二百章 柴克宏第二百一十六章 光州第四百五十五章墮落第三百五十五章混亂第五百三十七章降雨第六百零五章朝議第一百零五章 嘉興之戰(八)第六百一十一章李茂貞第二十七章 戰後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三百九十五章病逝第二百四十二章 德清第三百九十六章破局的關鍵第三百四十三章沖天怒火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論(續)第六百四十五章休整第二百八十八章 籌謀第五百五十九章北方亂象第四百七十八章任命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論(續)第一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十一章 背誦軍紀第六百二十五章霍彥威的反擊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風第三十九章 醒來第四百一十四章請求覲見第四百八十五章輕鬆第一百一十九章 定計第七百零二章蜀國亡第四百零二章議和第四百八十七章偷聽第二百四十一章 追擊第五百五十一章大獲全勝第三百七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三百一十一章 興兵第二百八十三章一年之後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襲第四百三十一章騎兵與北方局勢第四百三十九章商議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事再起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
第二百三十一章 幕後之人第三百三十八章勸說第二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四百四十八章戰場初見第三百三十一章薨第四百七十二章提醒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殷的喜悅第二百四十六章 陳璋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第二百一十章 軍隊整編第四百五十二章沙盤推演第二百八十八章 籌謀第一百三十二章 撤退第七百零六章開疆拓地第二百七十一章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劃(四)第四十章 發難(上)第三百四十章鍾匡時第四百六十四章步步爲營第三百二十八章大戰連起第四百七十三章擔憂第一百零五章 嘉興之戰(八)第六百二十六章寧陵第一百一十四章 杭州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擊(下)第六百三十章突襲第六百六十章鄆州失陷第四百三十六章會面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第二百九十三章 榴彈第六百一十四章風起(續)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五百二十八章寇彥卿第二百三十五章 國債第三十章 田覠的憤怒第二十八章 逃第六百零四章樑國局勢第一百九十三章 占城稻第五十六章 甜蜜第五百一十八章恐嚇第四百一十八章爭奪建州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劃(四)第一百零二章 嘉興之戰(五)第三百九十三章兵敗與連鎖反應第四百五十章馮道第二百九十一章 渡河第二百六十二章 行刺第九十六章 朱全忠第四百五十七章得逞第五百二十九章消息第四百二十九章高勖病倒第一百零五章 嘉興之戰(八)第八十一章 蘇州之圍(十四)第三百章 崩潰第三百五十一章高季昌第二百零三章 同意第二百章 柴克宏第二百一十六章 光州第四百五十五章墮落第三百五十五章混亂第五百三十七章降雨第六百零五章朝議第一百零五章 嘉興之戰(八)第六百一十一章李茂貞第二十七章 戰後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三百九十五章病逝第二百四十二章 德清第三百九十六章破局的關鍵第三百四十三章沖天怒火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論(續)第六百四十五章休整第二百八十八章 籌謀第五百五十九章北方亂象第四百七十八章任命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論(續)第一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十一章 背誦軍紀第六百二十五章霍彥威的反擊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風第三十九章 醒來第四百一十四章請求覲見第四百八十五章輕鬆第一百一十九章 定計第七百零二章蜀國亡第四百零二章議和第四百八十七章偷聽第二百四十一章 追擊第五百五十一章大獲全勝第三百七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三百一十一章 興兵第二百八十三章一年之後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襲第四百三十一章騎兵與北方局勢第四百三十九章商議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事再起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