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樑軍的反常

四月初,在張武的建議下,再加上寇彥卿的求援,王宗壽最終決定改變之前的策略,開始向北進軍,試圖先行去與樑軍匯合。

這對吳軍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因爲吳軍用來牽制蜀軍的兵力並不多,藉助夷陵附近險要的地形還能輕易牽制住蜀軍,但到了平坦地形,要繼續牽制蜀軍自然就要難得多了。

好在,蜀軍即便要向北突進,那也要先突破吳軍的封鎖才行,至少在短時間內他們還難以與樑軍匯合。

而在荊門以北,寇彥卿在得知後方遭到吳軍騎兵襲擾,前方又面臨吳軍主力的進攻後,當即立斷採取守勢。

他一面利用當地的地形,分兵建立大量的營寨,以儘可能的保證糧道的安全,並且緩減吳軍的攻勢。

同時,他也沒有忘記派人去催促劉鄩,希望他能儘快率軍來援。

中軍主營地裡,寇彥卿愁容滿面的看着前方傳回來的戰報。

“三天時間就有八座營寨被敵軍攻破了,看來吳軍是鐵了心的要消滅我啊!這攻勢也太犀利了一點。”

吳軍攻勢猛烈,雖然樑軍設立的營寨都是在一些險要的地方,以牢牢的扼守道路,不過在吳軍的攻勢下,這些營寨還是一個接一個的被攻破。

若是再這樣下去的話,只怕要不了多久敵軍就會打到他的主營地來,到時候除了與敵軍決戰以外,他也沒有別的好辦法了。

但要決戰的話,在各個方面都不如敵軍的情況下,貿然決戰只怕是輸多贏少的局面,寇彥卿自然不願意在此時決戰。

除了前方的局勢以外,後方的局勢同樣不容樂觀。

雖然樂鄉始終掌控在樑軍的手中,但那些運送糧草輜重的隊伍卻沒少受到敵軍騎兵的突襲。

那些來無影去無蹤的敵軍彷彿幽靈一般,時刻威脅着樑軍的運糧隊。

這種戰術寇彥卿雖然沒有見過,但也聽過多次,其中最爲出名的自然就是晉軍對騎兵的出色運用。

在高邑之戰裡面,晉軍就是用這種戰術來不斷削弱樑軍,最後一舉將其擊敗。

在此之後的歷次大戰中,晉軍同樣不乏對樑軍運用這種騎兵襲擾的戰術,打得樑軍苦不堪言。

然而讓寇彥卿沒想到的是,如今在吳軍之中竟然也出現了這麼一支強大的騎兵,他們在戰場上的表現雖然不知道與晉軍的騎兵相比如何,但比起樑軍的騎兵來卻絕對要強上一籌。

前方有敵軍主力在發動猛攻,後方還有敵軍的騎兵在不斷的襲擾,這種局面任誰來都會感到頭痛。

“看來得想個辦法改變一下局勢才行,否則我軍必然堅持不到蜀軍到來的時候。”

他擡頭看了看天色,只見天空晴朗,一朵雲彩也沒有,不由得低聲咒罵了一句。

“媽的,前段時間接連下雨,這兩天怎麼就不下雨了呢?”

若是下雨的話,道路泥濘,行走不便,敵軍的攻勢自然會受到影響;更重要的是,在雨水之中,騎兵的作用也會大受影響,到時候後方就能安穩下來。

然後再等到劉鄩和蜀軍援軍的到來,就有希望反敗爲勝了。

當然,要想扭轉局勢,有哪裡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呢?至少寇彥卿沉思了許久也沒有想到合適的辦法。

就在這時,他心中一動,想到了一個辦法。

隨即,他思考了許久,最終下定決心。

第二天,吳軍再次發起進攻,樑軍像之前一樣,也是堅決抵抗,但最終抵擋不住,被敵軍攻破了營地。

這些營地每一處都能容納兩三千人,而且因爲更加靠近樑軍的緣故,吳軍在將其攻佔之後,自然是稍加休整便作爲自己的營地使用,這樣也能方便第二天進一步的向樑軍進攻。

第三天,吳軍再次進攻,樑軍同樣是堅決抵抗之後便放棄了營地。

第四天依舊如此。

第五天,吳軍從剛剛攻佔的營地出發,再次發動進攻。

到了這裡,吳軍已經極爲接近樑軍的主營了。

只要再奪取幾座營地,他們便能對樑軍的主營發起進攻;而若是能將敵軍主營攻破,那麼這一次的大戰他們就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一時間,被接連的勝利鼓動的士氣大振的吳軍將士們,一個個彷彿最終勝利就在眼前一般,進攻起來更加瘋狂,同時也更加英勇。

今天將要攻取的敵軍營寨相對較大,裡面可以容納四五千兵力。

對這麼一座大的營寨發起進攻,吳軍衆將雖然一個個都充滿信心,但他們也覺得今天的戰事只怕不會像前幾天那麼順利,至少不付出一定的代價他們應該是攻不破敵軍營地的。

好在衆將也不急,畢竟從得到的消息來看,蜀軍那邊依舊被秦裴死死牽制着,要來這邊與樑軍匯合應該還要一段時間。

而吳軍卻即將打到樑軍主營前,憑藉吳軍的強大實力,到了現在這一步根本不需要用什麼陰謀詭計,只要以絕對的實力不斷髮起進攻就行,反而是需要提防樑軍使用什麼詭計。

所以王茂章等將領一致都同意,接下來穩紮穩打,不求功勞,但求穩妥。

然而,這一次,當吳軍發起進攻時,卻發現樑軍的抵抗並沒有之前那麼決絕。

要知道之前佔領的那些營帳相對都較小,其中只能容納兩三千人,而吳軍投入進攻的卻是多達上萬。

在這種情況下,樑軍抵擋不住被攻破營地還算正常。

但如今這座敵軍的營地裡面可是有着五千多樑軍駐守,而進攻的吳軍依舊只有一萬人。

按理說,即便吳軍能夠攻破營地,也不會太輕鬆,而且時間至少應該需要一兩天才是。

然而事實卻是,樑軍彷彿被嚇破了膽子一樣,一開始還抵抗還比較激烈,但到了下午太陽快要落山時,樑軍的抵抗卻是越來越弱;到了黃昏時,樑軍更是徹底崩潰,直接讓吳軍輕易的佔領了營地。

潰散的樑軍慌不擇路的向後方逃離,而樑軍主營更是出動大軍前來接應。

見此情形,王茂章等將領一個個臉上都有些喜色。

“看來敵軍到了此時士氣低落,已經擋不住咱們的攻勢了!”

“接下來幾天咱們再加把勁,將剩下的幾個營地都攻下來,到時候就能對敵軍主營發起進攻了。”

……

後方觀戰的衆將神色輕鬆的討論着。

如此輕易的就攻破了一座五千人駐守的營地,衆將自然會感到喜悅。

然而柴再用和郭崇韜二人見了卻是面帶猶豫。

“將軍,今天這一戰似乎贏得過於輕鬆了,這敵軍不會是有詐吧?”郭崇韜有些擔憂的說道。

“王將軍,在下也覺得今日一戰贏得有些蹊蹺,至少按照之前的情況來看,敵軍還遠遠沒有到崩潰的時候,所以在下覺得,寇彥卿或許暗中有什麼謀劃!”一旁柴再用點頭贊同。

被他們二人這麼一說,王茂章也皺眉沉吟起來,過了片刻他才答道:“不管怎麼說,咱們今天總算是攻破了一處營寨,也算取得一場小勝。接下來咱們都謹慎小心一點,不要輕敵冒進,即便敵軍有什麼詭計,那也奈何不了咱們!”

樑軍今天的表現的確有些反常,誰也不知道寇彥卿這麼安排的目的是爲何,即便是郭崇韜等人心中有些不安,但他們畢竟不是神仙,難以猜測到敵軍的打算。

“或許敵軍接連戰敗的目的就是爲了讓咱們輕忽大意,然後在下一處營地裡面設下伏兵?又或者,敵軍真的是氣數已盡,擋不住我軍的進攻,所以纔會出現潰敗?”郭崇韜在心中想着。

不過隨即他又哂然一笑,“不管怎麼樣,只要咱們小心謹慎一些,不給敵軍突襲的機會,相信總有打到敵軍主營前的那一天。到時候敵軍即便是佯敗,也要讓他們變成真敗!”

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第一百五十七章 試探第一百六十四章 突擊第一百四十四章 騎兵突擊(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討論第三百二十九章和談第三百九十四章處置第一百零二章 嘉興之戰(五)第五百一十二章軍議第六百零八章換個地方?第二百零二章 新軍第十一章 背誦軍紀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六百六十四章陣前相會第一百九十五章 討論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第六百一十七章霍彥威第三百一十章 北伐第五百六十章馮道的悲劇第二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四百一十三章王審知的決定第三百一十一章 興兵第一百六十九章 擊潰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第四百七十二章提醒第十五章 六月的雨第三百七十二章遲疑不決第八十七章 投石機的威力第二百二十四章 出兵第四百五十六章機會第三百零九章 郭崇韜的理由第四百四十一章密探第一百九十二章 回到原點第三百九十六章奪取辰州第五百三十四章壞消息第六百八十四章擊潰第二百四十章 伏擊與被伏擊第四百三十三章商船隊第一百四十五章 騎兵突擊(下)第十七章 升州之叛第四百二十三章奪取建州第五百九十七章六年變化(中)第三百零六章 楊渥的震驚第六百六十二章吳軍的反擊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廣陵第六百八十九章半渡而擊第二百七十四章 震驚第七百一十六章傳位(大結局)第二百六十三章 科舉第四百三十八章求情第五百五十八章威權與仁德第三百七十七章擊潰楚軍第六百七十三章遷都洛陽第六百一十八章襲取亳州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況第二百二十三章 鍾傳第六百八十六章反擊第三百一十五章 樑軍出動第二百五十四章 洞房第四百七十五章變革第四百八十六章必要條件與重要條件第三百一十一章 興兵第三百二十七章耀武揚威第六百四十五章休整第三百三十三章 江西第六百四十三章襲營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罪第六百八十八章渡河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第五百九十三章議和第五百三十六火攻第六百二十三章回援第三十三章 驚喜(上)第四百七十章蔡州之亂第一百四十四章 騎兵突擊(上)第五百四十五章初戰第六百二十四章發現敵軍第一百七十章 潤州第六百五十五章後續安排第四百一十四章請求覲見第二百三十五章 國債第六十六章 出兵(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十一章 背誦軍紀第七百一十章兵圍興唐府第二百二十六章 鍾傳的決定第三百六十章佔領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第三十五章 月色第二百四十二章 德清第八十九章 應對第四百二十三章奪取建州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二百零二章 新軍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第六十章 武勇都之亂(一)第六百七十二章主動進攻第七百零四章財政崩潰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況第十五章 六月的雨
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第一百五十七章 試探第一百六十四章 突擊第一百四十四章 騎兵突擊(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討論第三百二十九章和談第三百九十四章處置第一百零二章 嘉興之戰(五)第五百一十二章軍議第六百零八章換個地方?第二百零二章 新軍第十一章 背誦軍紀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六百六十四章陣前相會第一百九十五章 討論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第六百一十七章霍彥威第三百一十章 北伐第五百六十章馮道的悲劇第二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四百一十三章王審知的決定第三百一十一章 興兵第一百六十九章 擊潰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第四百七十二章提醒第十五章 六月的雨第三百七十二章遲疑不決第八十七章 投石機的威力第二百二十四章 出兵第四百五十六章機會第三百零九章 郭崇韜的理由第四百四十一章密探第一百九十二章 回到原點第三百九十六章奪取辰州第五百三十四章壞消息第六百八十四章擊潰第二百四十章 伏擊與被伏擊第四百三十三章商船隊第一百四十五章 騎兵突擊(下)第十七章 升州之叛第四百二十三章奪取建州第五百九十七章六年變化(中)第三百零六章 楊渥的震驚第六百六十二章吳軍的反擊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廣陵第六百八十九章半渡而擊第二百七十四章 震驚第七百一十六章傳位(大結局)第二百六十三章 科舉第四百三十八章求情第五百五十八章威權與仁德第三百七十七章擊潰楚軍第六百七十三章遷都洛陽第六百一十八章襲取亳州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況第二百二十三章 鍾傳第六百八十六章反擊第三百一十五章 樑軍出動第二百五十四章 洞房第四百七十五章變革第四百八十六章必要條件與重要條件第三百一十一章 興兵第三百二十七章耀武揚威第六百四十五章休整第三百三十三章 江西第六百四十三章襲營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罪第六百八十八章渡河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第五百九十三章議和第五百三十六火攻第六百二十三章回援第三十三章 驚喜(上)第四百七十章蔡州之亂第一百四十四章 騎兵突擊(上)第五百四十五章初戰第六百二十四章發現敵軍第一百七十章 潤州第六百五十五章後續安排第四百一十四章請求覲見第二百三十五章 國債第六十六章 出兵(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十一章 背誦軍紀第七百一十章兵圍興唐府第二百二十六章 鍾傳的決定第三百六十章佔領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第三十五章 月色第二百四十二章 德清第八十九章 應對第四百二十三章奪取建州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二百零二章 新軍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第六十章 武勇都之亂(一)第六百七十二章主動進攻第七百零四章財政崩潰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況第十五章 六月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