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寇彥卿

若是將戰場選定在荊門以北的地方的話,那裡的地勢較爲崎嶇,並不利於騎兵的發揮。

同時,敵軍很容易就能找到一處險要之地安營,到時候吳軍想要擊敗他們就難了。

而若是將戰場放在荊門以南的話,那就更加對吳軍不利,因爲敵軍可以佔據荊門縣然後堅守等待蜀軍到來。

總之一點,只要寇彥卿不傻到與吳軍對攻,或者與吳軍展開決戰,那麼要消滅樑軍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當然,這些在一開始衆人就有所預料,所以任務雖然有些重,但衆將也沒有失去信心。

在場的衆將一個個都是戰場征戰了多年的老將,一個個都是經驗豐富,比如今更加艱難的局勢都遇到過,自然不會因爲如今的局勢就感到沮喪。

“局勢諸位也已經清楚了,任務比較難,不過本將相信咱們可以完成的。郭參軍,你向來以足智多謀著稱,這次大王又特意將你安排來參謀軍機,不知郭參軍有什麼妙計否?”

等範遇介紹完情況後,作爲主帥的王茂章首先向郭崇韜問道。

經過這麼多年,郭崇韜在吳軍之中也算鼎鼎有名了,大家都知道他的智謀出衆,每一次楊渥出征都會將他帶在身邊參謀軍務。

這一次又特意將讓他來協助,王茂章自然不會怠慢。

郭崇韜並沒有直接回答,反而先對範遇問道:“不知秦裴將軍那邊的局勢又是如何了?蜀軍是怎麼一個動向?”

範遇想了一下,沉聲道:“秦將軍那邊,根據得到的消息,蜀軍目前並沒有前來荊門與樑軍匯合的打算,而是在繼續向江陵進發!”

郭崇韜聽了神色一亮,笑着說道:“這就是說蜀軍在短時間內都不能和樑軍匯合了?如此一來咱們的時間可就充足了許多。”

蜀軍從歸州前往江陵,必須經過峽州。

峽州也就是後世的宜昌,在這個時代它還有另一個名字,那就是夷陵。

當年劉備統一蜀中,又稱帝於成都後,於是率領蜀軍東進,以爲關羽報仇爲理由,與吳軍爭奪荊州。

那時候吳國名將陸遜所率領的軍隊就是在夷陵這個地方擊敗劉備的。

這裡地勢險峻,非常便於堅守。

若是蜀軍打算前往江陵的話,吳軍只需要少量兵力遏住要地,再配合水軍的行動,就能輕易的阻擋住蜀軍。

不過若是蜀軍打算先向北與樑軍匯合的話,那麼他們只要稍微繞道一段路程,就能離開山區,進入相對平坦的地形。

那時候蜀軍的兵力優勢就能集中發揮出來,而秦裴要想擋住他們就難得多了。

這其中的道理,不僅郭崇韜想明白了,別的將領也能夠想清楚,所以衆將臉色都輕鬆了一些。

郭崇韜接着道:“王將軍,諸位將軍,既然蜀軍暫時沒有前來與樑軍匯合的打算,那麼咱們也沒必要想着速勝。以在下之見,荊門和長林這兩個縣城是無論如何都要先行加以佔領的;在佔領了兩地之後,接下來就派遣騎兵繞道,攻擊敵軍的糧道以困敵!”

這一次與樑軍交戰,吳軍最大的優勢就在於騎兵方面。

樑軍的騎兵都用在北方與晉軍交戰,寇彥卿手中僅有少量的騎兵負責偵查打探敵情;而吳軍卻是有一支專門的騎兵,並且人數有三千人。

若是能夠將這個優勢發揮出來,那麼擊敗敵軍也不是什麼難事。

王茂章雖然沒有用過騎兵,但對於騎兵的威力自然有所瞭解。

在郭崇韜提起騎兵繞道之後,他當即便點頭贊同道:“郭參軍所言甚是,敵軍兵力多達四萬餘人,這麼多的軍隊不可能靠隨軍攜帶的糧草來供應,必須依賴後方才行。只要能截斷敵軍的糧道,不出十日敵軍必敗!”

侯瓚更是興奮的說道:“本將覺得,咱們可以直接派出一支軍隊繞道敵軍後方,直接將樂鄉打下來,這樣一來敵軍的糧草輜重必然會出現問題!”

“將樂鄉打下來?”衆將都有些吃驚,覺得侯瓚的這個提議有些瘋狂。

不過隨後,他們又覺得這個辦法倒也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

王茂章想了一會兒後,皺眉說道:“若是能將樂鄉打下來,那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不過樑軍主力目前就在樂鄉,等到他們離開以後,寇彥卿不會不明白樂鄉的重要性的,到時候只怕他會留下足夠的兵力防守樂鄉吧!”

他不知道寇彥卿到時候會怎麼做,不過他覺得若是他自己的話,一定會在樂鄉留下足夠的兵力來保證糧道的安全,然後纔會南下與敵軍交戰。

這時柴再用開口道:“王將軍,末將覺得不管怎麼樣,總是要試一試才行。寇彥卿也未必就會料到我軍將派兵去進攻樂鄉,說不定他只留下少量軍隊呢?”

郭崇韜也勸道:“試一試總是沒問題的,反正咱們也要派騎兵去攻擊敵軍的糧道,就讓他們先去嘗試一下,看能否將樂鄉打下來吧!”

王茂章這才點頭同意了。

……

當吳軍衆將都在商議着軍情時,樂鄉城內,寇彥卿也在與衆將商量着軍情。

這一次南下救援江陵,一開始寇彥卿還覺得沒什麼問題,不過後來得知楊渥親自領兵之後,這才感到壓力重重。

吳王楊渥已經有多年沒有親自領兵了,而多年以前的淮南北伐之戰中,他就親自領兵攻佔了宿州,那時候宿州守將正是寇彥卿。

一直到如今,寇彥卿都還記得在宿州城破之時,他心中的惶恐與震驚。

那時候朱溫給他的命令也就是堅守到援軍抵達,他本以爲依靠宿州的堅固城牆,要完成任務並不難;誰知道後來淮南軍卻是在短短一個月內就將城池攻破了。

有了那一次的慘敗後,寇彥卿至今回想起來都對吳軍深感忌憚。

這一次,他並不知道率軍前來攔截他們的這一支吳軍是不是吳王親自領兵,不過不管楊渥是不是親自領兵,他也會保持謹慎小心。

“王戎,本將離開樂鄉之後,你必須隨時保持警惕,這裡乃是大軍的糧草彙集之地,不得有絲毫鬆懈。”此時,寇彥卿正在向一個黑臉中年將領鄭重叮囑着。

“請將軍放心,等大軍離開之後,末將就會下令關閉城門,除非是運送輜重的時刻,其餘時間末將都不會打開城門的!”那叫做王戎的黑臉中年將領躬身答道。

王戎就是寇彥卿選擇的留守樂鄉之人,統領三千軍隊負責保證糧道安全。

三千人雖然不多,但守衛一個小小的縣城卻是足夠了,即便吳軍派出上萬大軍前來攻城,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將城池攻破,到時候寇彥卿自然就能派援軍回援了。

“好!此事就交給你了,本將希望你能慎重行事,不可有絲毫輕忽!”寇彥卿點了點頭。

他沉吟了片刻,隨即又道:“對了,過些天或許還有一支援軍南下,由劉鄩將軍領兵,若是他們到了樂鄉,你可要好好招待!”

“還有援軍?”王戎驚喜道。

“不錯,不過也不一定,本將只是聽到了一些消息罷了。”寇彥卿沒有多解釋,顯然他自己也不是太瞭解。

其實之所以還有援兵前來,卻是敬翔在得知楊渥親征江陵之後,向朱溫提出的建議。

畢竟之前朱溫等人以爲這一次吳軍會像之前一樣,只派一個大將領兵,卻沒想到這一次楊渥會選擇親自領兵。

楊渥親自領兵,與一位大將領兵,聲勢自然不同。

別的不說,光是當年兩次北伐之戰,就讓朱溫和敬翔等人不敢輕忽。

所以在得知楊渥親自領兵後,朱溫又從各地集中了一萬兵力,交給大將劉鄩,讓他南下增援寇彥卿。

不過這支由劉鄩率領的援軍如今還只鄧州,能否及時南下參加接下來的大戰,便是寇彥卿也不能保證。

部將臉上的喜色並沒有讓寇彥卿感到輕鬆。

他接着又對其他部將交代了一些事情,這才下令解散,讓衆將回去休息。

而他自己則是靜靜的想着自己的心思。

“聽說陛下如今病情嚴重,連坐轎子都不行,只能暫時留在貝州。若是陛下這一次真的挺不過去的話,也不知道他會傳位給誰?”

“陛下如今衆多子嗣中,博王能力最是出衆,又是陛下如今的諸多兒子中年紀最長的一個,最受到陛下的寵愛,被委任以鎮守東都開封的重任;可惜博王卻只是陛下的義子。”

“郢王雖然是陛下的親子,但性情殘暴,爲人貪婪詭譎,並非守家之人,而且他的出身太低了,母親不過是一個營妓罷了!這樣的身份如何能繼承皇位?”

“均王殿下也是陛下的親子,性情相對溫和,可惜能力也相對平庸,若是由他來繼位的話,將來只怕也難以統領樑國與晉、吳這兩個大國相對。”

……

寇彥卿想了許久,卻是覺得朱溫的衆多兒子裡面,還真沒有一個最合適的繼承人。

不過隨即他又苦笑起來,如今他領兵在外,即將與吳軍交戰,哪裡還有心情想這麼多。

第三百一十八章 使者第一百八十五章 刁彥能第一百零四章 嘉興之戰(七)第五百章盧枇第四百三十三章商船隊第一百五十七章 試探第二百七十二章 病倒第三百八十四章閱兵第二百九十二章 進軍方略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波第一百九十三章 占城稻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第六百八十四章擊潰第一百五十一章 混戰 (上)第六百二十五章霍彥威的反擊第二百一十九章 光州平叛(續)第六百九十五章班師回洛陽第六十七章 出兵(下)第三百四十三章沖天怒火第三百九十八章議和第六百六十七章猛火油櫃第五百二十四章戰前佈置第一百一十四章 杭州第六百二十八章以死相諫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五百五十一章大獲全勝第六十七章 出兵(下)第六十五章 說服(下)第二百七十一章第四百八十章使者第三百八十四章閱兵第二百四十四章 羅隱的計策第二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九十三章 李儼第八十二章 蘇州之圍(十五)第三百章 崩潰第三十六章 行刺(上)第四百九十四章憂慮第四百七十八章任命第一百六十二章 攔截第五百四十一章使者第六百二十一章衝突第十二章 合議第四百八十四章條件第十一章 背誦軍紀第八十一章 蘇州之圍(十四)三百五十六章投降第四百九十九章希望第三百七十一章盧光稠與譚全播第五百六十九章洛陽兵變第二百七十二章 病倒第六百六十五章正面交戰第二百二十一章 選拔人才第四百三十四章高季昌的擔憂第四百零一章吳國最大的敵人第六百八十九章半渡而擊第五百六十九章洛陽兵變第三十六章 行刺(上)第五百七十九章劉守光第三十九章 醒來第三百一十九章濟州島第六十三章 武勇都之亂(四)第二百八十七章軍號第五百五十章鎖定勝局第六十六章 出兵(上)第三百六十三章再戰第六百八十二章夜攻第三百九十六章破局的關鍵第六百六十七章猛火油櫃第一百六十二章 攔截第二百一十四章 劉仁規第五百六十四章致歉第四十章 發難(上)第六百零六章敬翔的建議第二百八十六章 擴軍第一百八十三章 定下策略第一百三十四章 壽州(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伏擊(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下)第四百三十一章騎兵與北方局勢第四百九十三章憤怒第一百三十章 兵變(下)第六百九十六章李氏當亡,楊氏當興第二百四十章 伏擊與被伏擊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波第一百四十章 南下第五百九十一章入城第五百五十六章議和?第五百五十三章安排更新計劃第五百二十二章朱溫的羞憤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風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罪第六百二十九章攻略山東第五百七十一章抗災第四百六十七章逃離第四百二十二章平叛第六百四十章悲憤第三百六十五章勸進第二百二十一章 選拔人才
第三百一十八章 使者第一百八十五章 刁彥能第一百零四章 嘉興之戰(七)第五百章盧枇第四百三十三章商船隊第一百五十七章 試探第二百七十二章 病倒第三百八十四章閱兵第二百九十二章 進軍方略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波第一百九十三章 占城稻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第六百八十四章擊潰第一百五十一章 混戰 (上)第六百二十五章霍彥威的反擊第二百一十九章 光州平叛(續)第六百九十五章班師回洛陽第六十七章 出兵(下)第三百四十三章沖天怒火第三百九十八章議和第六百六十七章猛火油櫃第五百二十四章戰前佈置第一百一十四章 杭州第六百二十八章以死相諫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五百五十一章大獲全勝第六十七章 出兵(下)第六十五章 說服(下)第二百七十一章第四百八十章使者第三百八十四章閱兵第二百四十四章 羅隱的計策第二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九十三章 李儼第八十二章 蘇州之圍(十五)第三百章 崩潰第三十六章 行刺(上)第四百九十四章憂慮第四百七十八章任命第一百六十二章 攔截第五百四十一章使者第六百二十一章衝突第十二章 合議第四百八十四章條件第十一章 背誦軍紀第八十一章 蘇州之圍(十四)三百五十六章投降第四百九十九章希望第三百七十一章盧光稠與譚全播第五百六十九章洛陽兵變第二百七十二章 病倒第六百六十五章正面交戰第二百二十一章 選拔人才第四百三十四章高季昌的擔憂第四百零一章吳國最大的敵人第六百八十九章半渡而擊第五百六十九章洛陽兵變第三十六章 行刺(上)第五百七十九章劉守光第三十九章 醒來第三百一十九章濟州島第六十三章 武勇都之亂(四)第二百八十七章軍號第五百五十章鎖定勝局第六十六章 出兵(上)第三百六十三章再戰第六百八十二章夜攻第三百九十六章破局的關鍵第六百六十七章猛火油櫃第一百六十二章 攔截第二百一十四章 劉仁規第五百六十四章致歉第四十章 發難(上)第六百零六章敬翔的建議第二百八十六章 擴軍第一百八十三章 定下策略第一百三十四章 壽州(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伏擊(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下)第四百三十一章騎兵與北方局勢第四百九十三章憤怒第一百三十章 兵變(下)第六百九十六章李氏當亡,楊氏當興第二百四十章 伏擊與被伏擊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波第一百四十章 南下第五百九十一章入城第五百五十六章議和?第五百五十三章安排更新計劃第五百二十二章朱溫的羞憤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風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罪第六百二十九章攻略山東第五百七十一章抗災第四百六十七章逃離第四百二十二章平叛第六百四十章悲憤第三百六十五章勸進第二百二十一章 選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