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廣陵

鍾傳突然提到與淮南聯姻,讓徐延休驚訝不已,江西與淮南不久前都在打生打死,此時忽然提出聯姻,這轉變未免太大了。

而且,鍾傳提到的女兒乃是他老年所得,平素極爲寵溺,曾經多次說過將來會讓她自己擇婿,沒想到如今也準備將其用來聯姻。

當然這些都不關徐延休什麼事,他仔細想了想後道:“大王,兩家聯姻,或許暫時能穩住淮南,不過要想避免將來被吞併,只怕未必有用關鍵的還是看我江西有沒有足夠的實力與淮南對抗!試想若是大王處於淮南的位置上,若是面對一個沒有多少實力的江西,會因爲兩家聯姻而不動手嗎?”

鍾傳默然,其實這個道理他何嘗不知道,趙匡胤的那句“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雖然還沒出現,但其中意思卻早就被人所知了。

鍾傳之所以提出聯姻,卻是如今局勢危急,讓他不得不如此。

要知道這一次交戰,江西這邊他的兩個兒子且不說,給他們配的兩個副將,劉楚和彭彥章,這都是號稱江西軍中最能打的名將,帶領的六萬大軍也是江西軍中選出來的精兵;反觀淮南那邊,陳璋、陳知新,這都是在淮南中排不上號的將領,那些真正的名將可是一個都沒出動,帶的兵也只是地方州兵,精銳也沒出動,就這樣,還是被人家殺得大敗。

試想若是將來他不在了,淮南派出楊渥或者李神福、臺濛等名將,帶着那足以與樑軍爭鋒的精銳部隊前來攻打,以江西的實力,和兩個兒子的能力,如何能擋住?

想到這,鍾傳長長嘆道:“孤這兩個兒子實在太不爭氣,沒有足夠的能力卻又不識時務,將來搞不好會給鍾家帶來滅族之禍啊。”

徐延休連忙道:“大王言重了,以吳王的仁厚,即便將來攻滅我江西,也斷不會作出毀家滅族之事的。”

“楊行密是不會,但你能保證楊渥將來也不會嗎?即便他不滅我鍾家的族,再想要保持富貴,這可能嗎?”

徐延休默然,在外人眼中,吳王楊行密毫無疑問是個極爲仁厚之人;但他的兒子楊渥,雖然算不上殘暴,不過相比於他的父親,楊渥就沒有那麼仁厚了。

歷史上多少藩鎮在覆滅之後,其家族也跟着覆亡,鍾傳作爲一代梟雄,到了這個時候頭腦還是清醒的,知道要爲將來做打算。

“大王顧慮得是,不過屬下聽說,吳王的世子已經定親了,對方還是淮南大將周本的女兒,大王想要聯姻,只怕……”徐延休又提到一個問題,讓鍾傳不得不沉思。

過了半晌後,鍾傳嘆道:“孤如今老了,也放不下身段在楊行密面前卑躬屈膝了,兩個兒子又不省心,只能委屈小女了;兩家聯姻,勢在必行,即便做不了正妻,做個平妻也行,甚至……”

後面的話,鍾傳沒有明說,但徐延休卻明白了他的意思。

“徐先生,回頭你作爲孤的使者去廣陵,向吳王傳達孤的交好之意和兩家聯姻的想法吧!”

“屬下遵命!”徐延休躬身道。

廣陵,節度使府書房之中。

“諸位,這次鍾傳突然派遣使者前來請和,還主動提出聯姻,大家覺得孤該不該答應?”主位上,楊行密笑問着。

鍾傳那可是南方最早的藩鎮,當初楊行密還剛剛在廬州造反之時,鍾傳就已經在江西割據了。

後來孫儒肆虐江淮,楊行密無力抵擋之時,也曾想過放棄廬州,避開孫儒的鋒芒,轉而以輕兵急進的方式襲擊洪州,不過這個主意實在有些冒險,那時候鍾傳已經割據江西多年,統治穩固,想要襲破洪州可不是容易的事情,搞不好就會全軍覆沒。

關鍵時刻,還是袁襲提出建議,渡江南下襲取了宣州,這纔有瞭如今的基業。

“當然是答應他,這麼好的事情不答應更等何時?”高勗笑呵呵的道。

“不錯,如今咱們的主要精力都要用來攻打錢鏐,暫時穩住鍾傳也是個不錯的主意。而且,鍾傳畢竟也是天子欽封的南平王,他的女兒也不辱沒世子的身份。徐延休不是說了嗎?鍾傳的女兒做平妻,正妻還是周家的姑娘。”嚴可求也點頭同意。

“屬下也覺得聯姻之事可行,鍾傳畢竟執掌江西近三十年,部衆衆多,將來咱們攻破了江西,有這個聯姻的身份在,也能夠拉攏一部分鐘傳的舊部,減少當地人的反抗。”殷文圭笑道。

這一點其實大家都沒什麼反對意見,畢竟只是一場聯姻,暫時能夠穩住鍾傳,對集中兵力消滅錢鏐大有好處。而一旦聯姻,大不了將來攻破江西后,給鍾家一個富貴就是,沒什麼大不了的,反而可以以此來拉攏江西軍民,一舉兩得。

至於楊渥的意見,此時卻被大家給忽略了,一來這是爲了淮南發展的大計,楊渥作爲將來的繼承人,必須做出有利於淮南的選擇;二來,大家都覺得,楊渥能夠娶一個漂亮姑娘爲妻,肯定只有高興的,不會提出反對。

見衆人一致同意,楊行密當即便做出了決定。同時,楊渥如今也快滿十八歲了,他與周夢潔的婚事也被楊行密提上了日程,至於與鍾傳的女兒,婚事就只能更靠後了。

杭州城下。

楊渥還不知道自己的婚姻已經被人算計了,如今正面對杭州堅城一籌莫展。

雖然杭州這邊的主要任務是牽制城中敵軍,不過楊渥當然不會什麼事情都不做,至少也要試探一下城防情況。

幾天前,淮南軍建造好了數十架蘇州炮,再加上從後方運來的數十架,總共湊齊了近百架,於是楊渥下令將這些蘇州炮推到城下準備試探攻城。

結果,城中守軍也不甘示弱,用城牆上的一百架蘇州炮來了個對轟,一時間到處都是亂石穿雲發出的呼嘯聲。

一天之後,楊渥被迫下令暫時停下來,因爲淮南一方的蘇州炮被敵軍蘇州炮居高臨下轟擊,一個下午就損失了二十多架,再加上人員傷亡,實在有些撐不住。

而敵軍雖然也有不少傷亡,但敵軍的士兵大部分躲在城牆下面,因此傷亡要小一些。

對轟進行不下去,楊渥只好休整一天。第二天晚上將剩下來的蘇州炮轉移到敵軍沒有部署蘇州炮的城牆段發起轟擊,一開始的確打了敵軍一個措手不及,但等到他們的蘇州炮也迅速轉移過去後,淮南軍這邊又承受不了巨大傷亡,只能再一次停下來。

沒辦法,對於淮南來說,如今還沒到拼命的時候,而對於錢鏐來說,此時就是拼命。所以同樣的傷亡對淮南來說有些難以承受,錢鏐卻能夠承受。

望着城牆上一字排開的蘇州炮,楊渥不由苦笑,這種他自己“發明”的攻城利器,如今竟然被錢鏐用來守城,而且還成了讓他頭痛的武器,卻是他當初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的。

杭州攻城暫時停下,楊渥只好讓將士們先沿着杭州城修築一道壕溝,將城中守軍圍困起來,等到王茂章席捲了南方再回過頭來攻打杭州。

十一月初,王茂章再一次率領大軍從婺州出征,目標還是台州。

不過與上一次相比,這一次,王茂章卻是一路大張旗鼓的向台州進發,中途卻讓部將朱虔佑率領五千人悄悄返回了婺州,並且潛伏下來。

十一月中旬,處州刺史盧約起兵攻打婺州,準備像上次一樣威脅王茂章後路,但王茂章不爲所動,繼續攻打台州。不久,盧約兵臨婺州城下,正準備攻城,結果遭到朱虔祐突襲,大敗而逃。

接着,王茂章從台州撤軍,與朱虔祐合兵一處,攻打處州,盧約不敢抵擋,出城逃往溫州投奔其弟盧佶,王茂章於是攻佔處州。

佔領處州後,王茂章沒有停下來,而是繼續向溫州進軍。

十一月底,溫州刺史盧佶聽說淮南軍來攻,當即派遣精銳前往青澳抵擋,王茂章堅守不出,暗中卻派朱虔祐抄小路直接進攻溫州城。

結果溫州城守軍潰散,被朱虔祐輕易佔領,盧約、盧佶兄弟都被活捉,送往廣陵,後被斬殺於市。

至此,僅僅一個月時間,盤踞在處州多年的盧氏兄弟終於被剿滅,而淮南的地盤則急速擴張。

不過,戰爭持續到此時,卻也暴露出一個問題,那就是最近淮南在南方擴張太快,新得的睦州、婺州、處州、溫州四州此時都需要派遣兵力留守,結果就是用於進攻的兵力顯得有些不足。

楊渥於是下令暫時停止攻勢,先等廣陵任命的四州刺史到任,將地方民政和守備體系建立起來再說。

十二月初,楊渥將杭州戰事交給秦裴,自己則返回廣陵。

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軍進攻(中)第四百五十七章得逞第四百七十五章變革第三百一十八章 使者第六百一十五章出兵第四百七十二章提醒第三百一十九章濟州島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一百三十七章 斃命第一百九十二章 回到原點第十九章 再一次相遇第六十五章 說服(下)第六百九十四章李嗣源之死第四百二十章伏擊第五百一十一章傷病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軍第八十七章 投石機的威力第二百三十二章 通敵第四百六十八章王建第四百二十四章絕望第五百二十九章消息第七百一十四章末日第三百三十六章決定第三百七十五章半渡而擊第三百九十九章學兵法第三百四十九章對王審知的態度第七百一十一章炮擊第三百二十八章大戰連起第五百七十七章康懷貞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罪第四百一十六章迎接第一百一十五章 使者(上)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第五百五十章鎖定勝局第七百一十六章傳位(大結局)第五百八十九章潰敗第五百七十八章意驚訝第五百一十二章軍議第五百三十章襲擊第一百八十一章 各地反應第六百四十七章追擊第四百二十四章絕望第四百五十八章謹慎第五百五十五章朱溫之死第三百七十二章遲疑不決第一百八十六章 田覠之死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第五百八十三再議遷都第四百七十一章功虧一簣第五百七十七章康懷貞第一百四十二章 蘇州炮第二百七十九章第二百四十五章 逃脫第五百一十六章憤怒第二十七章 戰後第三十三章 驚喜(上)第六百二十一章衝突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五百四十三章吳軍的部署第六十章 武勇都之亂(一)第五百九十三章議和第一百二十三章 發動第四百九十二章稱帝之議第五百一十章抵達鄂州第四百五十九章夜襲第四百一十一章提高待遇第二百六十九章 攻與守第五百四十四章聯軍的部署第三百七十一章盧光稠與譚全播第四百四十八章戰場初見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第六百一十六章出兵(續)第五百一十六章憤怒第二百零三章 同意第七百章伐蜀(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進軍方略第一百八十二章 商議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第一百五十一章 混戰 (上)第三十五章 月色第三百二十九章和談第二百零一章 宴席第六百一十三章風起第一百八十五章 刁彥能第六百四十二章生擒第三百五十八章風暴第六百六十章鄆州失陷第四百二十二章平叛第五百二十四章戰前佈置第六百七十五章渡河(上)第二百五十八章 王令謀第五百六十六章封賞名單第七十四章 蘇州之圍(七)第四百八十七章偷聽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下)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三百二十章 羅紹威的催促第三百二十三章軍議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三百五十六章投降
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軍進攻(中)第四百五十七章得逞第四百七十五章變革第三百一十八章 使者第六百一十五章出兵第四百七十二章提醒第三百一十九章濟州島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一百三十七章 斃命第一百九十二章 回到原點第十九章 再一次相遇第六十五章 說服(下)第六百九十四章李嗣源之死第四百二十章伏擊第五百一十一章傷病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軍第八十七章 投石機的威力第二百三十二章 通敵第四百六十八章王建第四百二十四章絕望第五百二十九章消息第七百一十四章末日第三百三十六章決定第三百七十五章半渡而擊第三百九十九章學兵法第三百四十九章對王審知的態度第七百一十一章炮擊第三百二十八章大戰連起第五百七十七章康懷貞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罪第四百一十六章迎接第一百一十五章 使者(上)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第五百五十章鎖定勝局第七百一十六章傳位(大結局)第五百八十九章潰敗第五百七十八章意驚訝第五百一十二章軍議第五百三十章襲擊第一百八十一章 各地反應第六百四十七章追擊第四百二十四章絕望第四百五十八章謹慎第五百五十五章朱溫之死第三百七十二章遲疑不決第一百八十六章 田覠之死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第五百八十三再議遷都第四百七十一章功虧一簣第五百七十七章康懷貞第一百四十二章 蘇州炮第二百七十九章第二百四十五章 逃脫第五百一十六章憤怒第二十七章 戰後第三十三章 驚喜(上)第六百二十一章衝突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五百四十三章吳軍的部署第六十章 武勇都之亂(一)第五百九十三章議和第一百二十三章 發動第四百九十二章稱帝之議第五百一十章抵達鄂州第四百五十九章夜襲第四百一十一章提高待遇第二百六十九章 攻與守第五百四十四章聯軍的部署第三百七十一章盧光稠與譚全播第四百四十八章戰場初見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第六百一十六章出兵(續)第五百一十六章憤怒第二百零三章 同意第七百章伐蜀(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進軍方略第一百八十二章 商議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第一百五十一章 混戰 (上)第三十五章 月色第三百二十九章和談第二百零一章 宴席第六百一十三章風起第一百八十五章 刁彥能第六百四十二章生擒第三百五十八章風暴第六百六十章鄆州失陷第四百二十二章平叛第五百二十四章戰前佈置第六百七十五章渡河(上)第二百五十八章 王令謀第五百六十六章封賞名單第七十四章 蘇州之圍(七)第四百八十七章偷聽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下)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三百二十章 羅紹威的催促第三百二十三章軍議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三百五十六章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