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投石機的威力

“是發石機!大概能投擲三十斤左右的石彈!”孫琰根據後面負責操作投石機的人數立刻就做出了判斷。

作爲一個擅長守城的將領,對於發石機他自然不感到陌生。事實上這個時代攻城戰經常會用到發石機。之前淮南軍攻城時雖然沒有用,不過現在開始用了他也不感到奇怪。

“張開漁網,準備攔截石彈!”

孫琰絲毫不感到擔心,他之前早就想好了對策,隨着他的命令下達,城牆上守軍紛紛開始張網。

“三四十斤的石彈,被漁網攔截後對城牆根本不可能造成任何危害!”孫琰自信的笑着說道。

不一會兒,整個城牆前面已經張開漁網,而城外的投石機差不多也推到位了,後面負責操作的士兵們紛紛爲三十架投石機裝石彈。

然而,這種由楊渥“發明”的配重式投石機可不是孫琰想象的那種只能發射三四十斤的石彈,事實上它發射的乃是一百三四十斤重的石彈。在給投石機裝彈時,需要幾個大漢一起才能將石彈推到位;而投石機裝有專門的絞盤,利用重力代替人力的拉曳,可以大幅度減少需要的人數,這也是孫琰判斷出現差錯的原因。

等一切都準備好後,隨着周本親自下令,三十架投石機投石機旁的射手便揮動木錘敲擊扳機,“嗡”的一聲,投沉重的配重猛地將投石機的前端扯了下去,而後端帶着皮窩則被迅速的甩了起來,當皮窩到最高點的時候,便將裡面的巨型石彈拋入空中。

這些石彈划着優美的拋物線呼嘯着向城牆飛去。

“轟,轟……”

隨着一聲聲轟鳴,不斷有石彈擊中城牆,發出巨大的響聲;而城牆上那些張開的漁網此時半點作用都沒起到,甚至有些地方的漁網反而被石彈給撕裂了。

由於是第一輪發射,石彈的命中率並不高,三十發石彈只有幾發擊中了城牆,將大片牆皮剝落下來;還有一些石彈力道小了一些,在城牆外面就觸地了,將地面砸出一個個巨坑;當然,更多的石彈卻是越過城牆向城內飛去,有的直接打在街道空地上發出巨大的轟鳴聲,還有一些石彈砸中城內民房,那些房屋頓時如同沙子堆成的一般應聲倒塌。

那些砸在空地上的石彈還好,沒造成什麼傷亡,但那些飛進城內的石彈卻造成了巨大的傷亡。當石彈飛來時,正好有一隊士兵在向城牆上運送滾木,結果被石彈直接命中,那些士兵們固然當場慘死,而那些滾木被擊中後更是直飛上天,重新砸了下來造成更大的傷亡……

一時間,附近士兵們損失慘重,當場被砸死的不在少數。而城牆上的守軍這時候都像是被施了定身術一般,身子一動不動的看着下面的恐怖場景:血跡、碎石,屍首,房屋的碎片,尤其是那些屍首,幾乎就沒有一個是完整的,不是缺胳膊就是少腿。

“啊!”

這時候終於有人叫出了聲,接着,彷彿整個畫面都活過來了一般,各處慘叫聲紛紛響起,那些城牆的士兵轉身便開始向城下逃去,這一刻,即便是最勇敢的士兵心裡也充滿了恐懼。

這完全不是人力所爲,也不是人力所能抵擋,更可怕的是那些屍體的慘相,更是讓士兵們深深的感到恐懼。

“這,這不可能……”

孫琰一時間目瞪口呆,“這是,上百斤的石彈!”

這個時代的發石機主要依靠人力,發射的石彈越重,需要的人數就越多。按照孫琰的估計,如果是能夠發射上百斤重石彈的發石機,每一架至少需要三百人來操控;三十架投石機需要近九千人來操作!

然而此時城外的那些投石機顯然每一架都只有三四十人在操作。

“能發射上百斤石彈的發石機怎麼可能只需要這麼點人來操作?”

不過此時顯然沒有人來告訴他其中的緣由,隨着第一輪發射後,每一架投石機又開始了下一輪裝彈,而這一輪的發射顯然根據第一輪發射的結果做了相應的調整,命中率也大爲提升,三十枚石彈中至少有二十枚擊中了城牆,而其餘的也或是落在城頭上,或是越過城牆砸入城內。

這一輪的石彈所造成的破壞力也遠遠大於第一輪,士兵們現在已經沒有一人敢於站在城牆上了,面對這一百多斤的大石頭,人沾上一下非死即殘,若是倒黴的被石彈直接命中,那更是成了一灘肉泥。

“快逃啊!再不逃就沒命了!”

“跑啊!”

……

士兵們像受驚的兔子沒命的四處逃散,沒有一個敢繼續待在城牆上。

“回來!快回來!再敢逃跑的以逃兵罪全部處死!”

孫琰命身邊侍衛不斷斬殺,又親自帶頭站在城牆上,這才使得士兵們稍微恢復了一點士氣。

“好,就是這樣!就是這樣!繼續轟!給我繼續……”

城下,周本立在馬上遠遠望着投石機造成的破壞,臉上不由露出滿意的笑容。

前段時間爲了攻城他不知想了多少辦法,不知道損失了多少士兵,卻始終無法攻破城牆;而如今看着投石機發威,他心中的憋悶總算得到了一些發泄。

而一旁其他將領這時候也各個臉上掛滿了笑容:“再這樣轟下去,城牆肯定會垮掉!到時候咱們一擁而入,蘇州就是咱們的!”

“還是長公子有計謀啊!這樣巧妙的攻城器也能設計出來,末將佩服!”

“有了這種投石機,以後攻城起來哪裡還有攻不下的城池啊?哈哈哈哈!”

衆將議論紛紛,看向楊渥的目光也更加不同了,那種敬佩中帶着一絲尊敬讓楊渥由衷的感到高興。

“諸位不要高興的太早了,一來這種投石機制造起來非常複雜,需要較長時間才能製造出來;二來太過笨重,敵軍若是突然殺出城外,完全有可能毀掉咱們的投石機!三來嘛,這種投石機實際上殺死的敵軍其實並不多,不過是對敵軍士氣打擊比較大而已,若是敵軍守城的意志堅定,這種投石機只怕也難以建功啊!”楊渥擺了擺手笑着說道。

他這話可不是自謙,實際上後世的火炮威力比投石機大多了,但也沒有達到隨意破城的地步。

事實上,歷史上南宋襄陽城之所以被襄陽炮轟炸後便堅持不下去迅速投降,其中更主要的原因是襄陽城中的援軍已經斷絕了。南宋朝廷在襄陽圍城期間,前後五年裡發動了八次救援,但最終通通失敗。襄陽城在援軍斷絕的情況下,又得到了蒙古人不屠城的保證後才投降的。

ps:求收藏,求推薦!

第三百八十六章軍銜與封爵第四百七十二章提醒第一百五十四章 率軍西進第一百五十四章 率軍西進第二百三十五章 國債第一百四十七章 撤軍第六百三十二章伏擊第二百三十五章 國債第五百二十八章寇彥卿第二百零四章 後續反應第一百七十三章 潤州平定第四百七十三章擔憂第四百二十九章高勖病倒第一百八十九章 駱知祥第七十八章 蘇州之圍(十一)第六十四章說服(上)第六百九十章攻破防線第四百二十八章擇婿第四百八十六章必要條件與重要條件第六百七十四章晉國的困擾第六百六十二章吳軍的反擊第四百六十四章步步爲營第七百零八章兵亂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軍進攻(中)第一百五十一章 混戰 (上)第二百四十七章 鍾傳的提議第五百四十一章使者第六十四章說服(上)第四百四十九章晉與燕第八十二章 蘇州之圍(十五)第五百七十一章抗災第一百八十三章 定下策略第六百一十八章襲取亳州第四百九十九章希望第五百七十五章遷都之議第三百九十三章兵敗與連鎖反應第三百五十四章中計第二十七章 戰後第二百三十九章 撤退第五百八十八章襲擊第四百零一章吳國最大的敵人第三百四十章鍾匡時第七十八章 蘇州之圍(十一)第五百九十章戰後第三百三十七章彈劾第七百一十二章反了第二百八十七章軍號第五百零九章各方備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兵變(上)第六百二十九章攻略山東第三百九十八章議和第五百三十七章降雨第五百二十四章戰前佈置第十六章 第一次相遇第三百八十七章封爵第四百三十一章騎兵與北方局勢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處戰局第三百一十五章 樑軍出動第二百三十五章 國債第三百七十一章盧光稠與譚全播第三百八十三章確立制度第二百四十章 伏擊與被伏擊第二百一十八章 光州平叛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第五章 家宴(上)第四百九十五章勸進第二百七十四章 震驚第五百九十九章籌謀第五百九十三章議和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六百零一章劉崇景案第五百一十六章憤怒第六百六十章鄆州失陷第二百章 柴克宏第五百三十九章取勝的關鍵第三百三十七章彈劾第四百一十八章爭奪建州第六百二十六章寧陵第一百七十三章 潤州平定第四百九十六章謀劃虔州第九章 夜談第六百二十七章朱友貞的決斷第一百四十三章 行動第二章 人選第二百四十一章 追擊第六百一十六章出兵(續)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下)第三百三十七章彈劾第二百五十二章 科舉第五百四十六章蜀軍出擊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五百四十九章騎兵出動第七十九章 蘇州之圍(十二)第六百八十七章撤退與追擊第三百三十八章勸說第二百零三章 同意第一百四十八章 夾崗第一百九十五章 討論第五百零三章清理佛門第六百五十八章擴編軍隊
第三百八十六章軍銜與封爵第四百七十二章提醒第一百五十四章 率軍西進第一百五十四章 率軍西進第二百三十五章 國債第一百四十七章 撤軍第六百三十二章伏擊第二百三十五章 國債第五百二十八章寇彥卿第二百零四章 後續反應第一百七十三章 潤州平定第四百七十三章擔憂第四百二十九章高勖病倒第一百八十九章 駱知祥第七十八章 蘇州之圍(十一)第六十四章說服(上)第六百九十章攻破防線第四百二十八章擇婿第四百八十六章必要條件與重要條件第六百七十四章晉國的困擾第六百六十二章吳軍的反擊第四百六十四章步步爲營第七百零八章兵亂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軍進攻(中)第一百五十一章 混戰 (上)第二百四十七章 鍾傳的提議第五百四十一章使者第六十四章說服(上)第四百四十九章晉與燕第八十二章 蘇州之圍(十五)第五百七十一章抗災第一百八十三章 定下策略第六百一十八章襲取亳州第四百九十九章希望第五百七十五章遷都之議第三百九十三章兵敗與連鎖反應第三百五十四章中計第二十七章 戰後第二百三十九章 撤退第五百八十八章襲擊第四百零一章吳國最大的敵人第三百四十章鍾匡時第七十八章 蘇州之圍(十一)第五百九十章戰後第三百三十七章彈劾第七百一十二章反了第二百八十七章軍號第五百零九章各方備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兵變(上)第六百二十九章攻略山東第三百九十八章議和第五百三十七章降雨第五百二十四章戰前佈置第十六章 第一次相遇第三百八十七章封爵第四百三十一章騎兵與北方局勢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處戰局第三百一十五章 樑軍出動第二百三十五章 國債第三百七十一章盧光稠與譚全播第三百八十三章確立制度第二百四十章 伏擊與被伏擊第二百一十八章 光州平叛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第五章 家宴(上)第四百九十五章勸進第二百七十四章 震驚第五百九十九章籌謀第五百九十三章議和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六百零一章劉崇景案第五百一十六章憤怒第六百六十章鄆州失陷第二百章 柴克宏第五百三十九章取勝的關鍵第三百三十七章彈劾第四百一十八章爭奪建州第六百二十六章寧陵第一百七十三章 潤州平定第四百九十六章謀劃虔州第九章 夜談第六百二十七章朱友貞的決斷第一百四十三章 行動第二章 人選第二百四十一章 追擊第六百一十六章出兵(續)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下)第三百三十七章彈劾第二百五十二章 科舉第五百四十六章蜀軍出擊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五百四十九章騎兵出動第七十九章 蘇州之圍(十二)第六百八十七章撤退與追擊第三百三十八章勸說第二百零三章 同意第一百四十八章 夾崗第一百九十五章 討論第五百零三章清理佛門第六百五十八章擴編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