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劉備知道,李翊知道,所以早早地在

第269章 劉備知道,李翊知道,所以早早地在此等候元龍

卻說曹孫劉三家各懷心思,都想着趁劉表病重,荊州人內鬥的時機,前來分一杯羹。

目前荊州的大體概況爲,以蔡瑁、張允、蒯越等手握兵權、實權的豪族支持次子劉琮。

而孤身逃往江夏,勢單力孤的劉琦,則投靠了劉備。

儘管趁着劉表病重之時,蔡瑁竊取了荊州的大部分權力。

但他明白,若當真想以荊州之力,對抗劉備,還是太難了。

更別說劉琦還分走了江夏,然後孫吳屯於夏口,一直虎視眈眈。

蔡氏一族,絕對沒辦法同時對付他們兩個。

爲此,蔡瑁想起了自己的一個故友——曹操。

曹操與蔡瑁其實是舊交,這也是爲什麼歷史上的蔡瑁敢以荊襄九郡盡數獻給曹操的原因。

因爲他知道曹操肯定不會虧待自己。

至於《演義》裡寫的曹操誤中了周郎的離間計,殺了蔡瑁、張允當然也是虛構的了。

歷史上的蔡瑁不僅是善終,而且過得相當奢侈瀟灑。

史書叫,“是時,蔡瑁家在蔡洲上,其屋宇甚華麗,四牆皆以青石結角。”

“家中婢妾數百人,別業四五十處。”

蔡瑁雖然被曹操以故友相待,但畢竟是建立在出賣劉琮、陷害劉琦的基礎上獲得的。

其行徑令人不齒。

不過本位面的蔡瑁,在與曹操的交往中不必像歷史上那樣卑微。

畢竟曹操現在也就比分裂後的荊州,稍強一檔罷了。

荊州本身實力不弱,就是權力沒辦法被集中,使得其對外作戰總是以失敗告終。

可饒是如此,此時的荊州依然是內憂外患。

外有劉備五萬大軍進駐江夏,內有周瑜兩萬水師窺伺夏口。

蔡瑁日夜憂懼,忽聞有魏使至。

急召入內室,屏退左右,親自把盞相迎。

雙方各自敘禮畢,分賓主落座。

魏國使者乃高堂隆也,高堂爲複姓,單名一個隆字。

高堂隆早年間做過督郵,後來又歷任國相,也算是政治老手,善於察言觀色。

見蔡瑁神色焦灼,卻又強行保持鎮定,不覺好笑,乃舉杯說道:

“蔡將軍威震荊襄,今魏公特遣某來,欲結盟好。”

蔡瑁佯作鎮定,捻鬚說道:

“魏公遠在鄴都,何故突然遣使至此?”

高堂隆大笑:

“將軍又何必明知故問?”

“目今長公子劉琦引劉備入江夏,周瑜虎視夏口,荊州岌岌可危!”

“魏公不忍見劉景升基業落入他人之手,故願助將軍一臂之力!”

話落,高堂隆將曹操開出的條件報上來。

表示廢長立幼本身是取亂之道,即便你們是荊襄士族也得頂着巨大的壓力。

但魏公願意上奏朝廷,表奏劉琮爲荊州牧,以示支持之意。

到時候,蔡瑁領南郡太守,與魏公同領荊襄大權,豈不美哉?

蔡瑁輕咽一口口水,其實他的野心也沒大到想要稱霸荊州的地步。

這些豪族,從始至終都只是想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罷了。

扶持劉琮上位,就屬於可以鞏固自己的地位,這是他們家族一致的決定。

夜色沉沉,襄陽城頭梆子聲響過三更。

密室之中,唯見燭火搖曳,映得高堂隆面上陰晴不定。

高堂隆忽然把玩起手中的酒盞,意味深長地問蔡瑁道:

“楚公近日氣色如何?”

蔡瑁眉梢一揚,現在劉表的飲食起居俱爲他姊姊把控。

這種事情,即便是對盟友也不宜外揚。

只得推脫說道:

“姊夫病體沉重,恐時日已無多。”

“前日醫師診脈,言……言不過旬月之數。”

話音未落,便聽到酒盞“咔”地頓在案上。

“既如此,何不速決?”

高堂隆站起身來,傾身向前,望着蔡瑁的眼睛:

“昔董卓廢立,不過一夜之間。”

“今將軍手握重兵,更待何時?”

“須知諸葛亮的大軍,已經奔往了江夏,等齊兵一到。”

“劉琮想要上位,可就難了!”

轟!!

窗外忽起驚雷,蔡瑁手中杯盞“哐當”落地,額頭滲出細汗。

“……這這這……此事且容商議……”

“商議?哈!”

高堂隆突然來,揹着手站起身來。

“將軍閉塞劉景升耳目之時,可曾手軟,難道未曾想過會有今日?”

“如今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耳。”

說着,高堂隆俯下身子,猛地壓低聲音說道:

“只說背疽急症,救治不得。”

“古來多少英雄皆死於此!”

蔡瑁面色慘白,猶是躊躇未決。

囚禁劉表,閉塞其耳目的是他的姊姊。

他只是與張允,聯合把控襄陽兵權,可未曾想過會有今日。

鬧到如此地步啊!

高堂隆的話還在繼續:

“……蔡將軍怎麼也算是一時人傑,怎麼卻在如此大事之上拎不清輕重?”

“目今魏公大軍尚在路上,劉備大軍亦未至荊州。”

“如今襄陽之事所決者,不在曹劉,而在蔡將軍你一人耳。”

“倘若真等到魏公、劉備大軍至荊州,你認爲,襄陽之事,還能由你們蔡氏一族說了算麼?”

高堂隆有條不紊地爲其分析。

只要曹劉不來,你們蔡家就是荊州絕對的話事人。

等曹劉來了,到時候劉備要扶劉琦上位,曹操要扶劉琮上位。

你蔡家將何以處之?

“……這這這……”

蔡瑁嘴脣顫抖,攤着手,略顯無措。

“弒君乃是重罪,這如何使得呀!”

高堂隆見此,乃拂袖而起。

佯作要走,冷聲說道:

“劉備大軍將至,周瑜夏口水師虎視眈眈。”

“蔡將軍此刻卻還在投鼠忌器,看來是魏公識人有誤。”

“此輩不足與謀也!”

說罷,轉身便要出門。

蔡瑁急忙將之拉住,把頭一低,略作沉吟。

旋即對高堂隆說道:

“……也罷,願從公言。”

“只是內室之事,俱由阿姊把控,容某先與其商議一番,再行此事。”

善!

高堂隆滿意地點了點頭,暗自覺得好笑。

蔡瑁此人果然匹夫無謀。

其人久食荊襄俸祿,今日弒君,便等於落了一個把柄在曹公手中。

等將來制裁你蔡瑁,還不是易如反掌?

“此事幹系重大,蔡將軍可仔細商議,勿使留有紕漏,落人口實。”

蔡瑁然其言,悻悻地去找姊姊蔡夫人了。

半路上,又遇上了同掌荊襄水軍的張允,

張允便問蔡瑁魏國使者跟他說了些什麼。

兩人關係還算密切,現如今又是同一條繩上的螞蚱。

蔡瑁當即以實言相告。

張允聞之大驚,說道:

“高堂隆欲使我等弒君耶!”

蔡瑁強作鎮定果決,謂張允道:

“如今劉琦引了劉備爲援,若不得曹公相助,荊州斷難守也。”

“況且阿姊嘗對某說,主公已經病重,時日無多。”

“縱我等不爲此事,主公恐也難以活過明年。”

這……唉……

張允揹着手,嘆了口氣。

他也沒想想到事情會走到如今這個地步。

他跟蔡瑁不過只是想扶持劉琮上位,好將來從荊州攫取更多的利益罷了。

而且,張允其實是劉表的外甥。

有這樣一層親屬關係在,此事便更加難爲。

蔡瑁見張允面露猶豫之色,乃按劍叱道:

“吾意已決!”

“事就,你我共享荊襄之富。”

“事若不就,投降魏公,亦不失爲一富家翁!”

張允見此,只得無奈應從。

又關心問道:

“聽聞劉備遣諸葛亮將兵五萬來江夏,夏口處亦有周瑜屯駐的兩萬兵馬。”

“我荊州所能動員之兵馬不過四萬,如何與之相敵?”

荊州帶甲十餘萬,其中有四萬是掌握蔡瑁、張允手中的。

蔡瑁當即安慰張允道:

“公勿憂,曹公已親率五萬大軍南下。”

“到時候我楚魏兩國之兵衆,少說十萬。”

“十萬對七萬,優勢在我。”

張允這才放心,就怕曹操忽悠他們謀害了劉表,又不下場參戰。

待聽到其已經率五萬大軍南下的消息後,便如吃了一個定心丸般。

隨後,蔡瑁即找到姊姊蔡夫人,備言此事。

令蔡瑁感到意外的是,比起自己的遲疑不定,蔡夫人倒是顯得十分從容平靜。

“醫者此前看過,老物之病已病入膏肓。”

“若在此時對外宣稱其發背疽而死,旁人必不疑。”

蔡夫人鳳目含煞,對蔡瑁說道:

“若是劉琦得勢,我蔡家也難保全宗族。”

“此事宜當速行。”

蔡瑁點了點頭,慨嘆道:

“那就全憑姊姊做主……”

時日,春雨瀟瀟。

蔡夫人在安排完心腹之人,守在門外以後,便親自持藥入了寢殿。

時劉表臥病在榻,此時的他已經面容憔悴,形同枯槁。

身子與精力都遠遠不如從前。

見夫人至,乃勉力起身,謂夫人道:

“吾病重之事,荊州之外,可有什麼大事發生?”

此時的劉表都還不知道,服侍他的小人俱已經被替換成了蔡氏一族的心腹。

蔡夫人柔聲應道:

“並無他事,夫君且飲此藥。”

劉表支起身子,藥到嘴邊,又叮囑道:

“劉玄德、曹孟德在北方可有動靜?”

蔡夫人扶着他的後背,說道:

“並無他事,荊襄一片安樂。”

“夫君切勿多疑。”

劉表只覺今日的蔡夫人有些怪怪的,當即回道:

“君有疾飲藥,臣先嚐之。”

“親有疾飲藥,子先嚐之。”

“今夫人爲我內室,當先爲我試藥。”

蔡夫人頓時不耐煩了,揪住劉表的發冠,親手扶其首而灌之。

劉表飲未盡,忽目眥盡裂,手指夫人不能言。

直至七竅溢血而歿。

一代豪傑劉表,就此退出歷史舞臺。

終年六十五歲。

他這輩子巔峰過,低谷過。

不論是本位面亦或者歷史上的他,都走得稀裡糊塗。

但並不能否認劉表是一個愛民如子的亂世良牧。

他所做的一切,始終都是從荊州的核心利益出發。

他坐觀時變,坐觀了一輩子。

卻在匹配賽的前夜,強行退遊了。

並且還是死於夫人之手,可悲可嘆……

蔡夫人既弒劉表,乃從容拭其面,僞哭曰:

“主公背疽迸發矣!”

“主公背疽迸發矣!”

“……”

一時間,哭喊聲震天。

衆下人聞聲,紛紛趕緊屋來。 見劉表已死,紛紛伏地慟哭。

翌日,蔡瑁會蒯越、張允等,稱:

“主公有遺命在,立次子劉琮爲嗣。”

雖然劉表死得不明不白,死因也十分蹊蹺。

但如今天下前三的勢力,即將進入決賽圈了。

衆士人豪族也來不及去追究劉表的死因,現在真正該考慮的是:

如何保住荊州,如何保住衆人的既得利益!

在爲劉表發完喪事以後,蔡瑁又取出曹操帶來的天子詔書。

大衆宣讀:

“天子明詔!”

“今拜嗣子劉琮爲荊州牧,蔡瑁爲南郡太守,張允爲南陽太守。”

這下,任是傻子也能看出來,蔡瑁、張允早已經將荊州集團上市打包給了曹操。

不過衆人現在也不關心這些了。

反正荊州亂不亂,是士族說了算。

劉家只是名義上的領袖,豪族的決定權纔是大頭。

對於荊州這些士族們來說,依附於曹操。

是集團自己的併購行爲,他們作爲中層,在哪個公司不是幹啊?

在大公司框架內,工牌還好看點。

至於,你說衆人爲什麼不選劉備?

不是他們不想選,是在是因爲董事會一直以來都支持的少公子劉琮。

結果你劉備轉頭表示要支持劉琦繼位,那不就天然地成了他們的對立面了嗎?

此外,曹操雖在與劉備的爭鬥中,輸掉了河北。

但曹操的大頭一直在河南,綜合國力上雖以比不得劉備。

但軍力方面,並未落後太多。

面對如日中天,強勢不已的劉備,以及一個迫切希望得到援助的曹操。

荊州豪族們的這筆投資賬,就非常好算了。

如今的劉備集團,已經成型。

董事會有李翊、關羽、張飛、陳登、麋家這幾個大股東。

這些人手握的股份最多。

他們就算把荊州獻給劉備,也很難與上面那幾個大股東去競爭。

這還不算,劉備派遣諸葛亮南下,就是想捧幾個後起之秀起來。

本來集團內部就已經十分內卷,劉備還打算用後輩。

他們荊州投靠劉備,雖得厚待,但肯定無法躋身於第一股東的地位。

這讓過慣了舒服日子的士族們不能接受。

而反觀曹操呢?

失了河北之後,如折曹操一臂。

曹操迫切希望得到一個強有力的盟友。

咱們要是在此時雪中送炭,將荊州打包交給魏國併購。

曹操白得了一州,那能虧待咱們?

千萬別小看這些荊州士族。

在整個漢末,荊州士族在大是大非一直站的很穩,可以說是精得跟猴兒一樣。

荊楚若與魏國聯合,是完全可以跟齊吳之間掰掰手腕的。

畢竟齊國雖然越來越強大,但戰略縱深也越來越長。

劉備已經很難在南方投入更多兵力了。

北方雖然已被李翊打理的井井有條,但也不能真的一個兵不留。

即使是強勢如袁神,也在河北留有重兵,纔敢南下的。

並且從戰略上講,曹魏的領土與荊襄是完美接壤的,可以呼應爲援。

反倒是劉備這邊,大軍只能從江夏進來,戰略上荊州就很被動。

完全看齊國臉色吃飯。

於是,劉表的死並未掀起太大風浪來。

相反,原本權力不夠集中的荊州,在此時反而擰成了一團。

因爲劉表在時,還能打壓打壓衆世家。

現在劉表不在了,荊州的權力便徹底落入到了衆士人豪族手中。

劉琮雖爲荊州牧,但此刻也不過是一個廟上泥偶罷了。

衆人匆匆忙忙將劉琮扶持上位,然後正式對外宣佈此事。

時在江夏的劉琦,得到消息,大驚失色。

“我去之時,父親尚且身子硬朗。”

“今吾離開不過數旬,奈何死耶!”

劉琦哭倒在地,痛不欲生。

左右將之扶起,紛紛勸道:

“大公子,今不是傷心之時。”

“劉琮已經繼任荊襄主位,宜早做打算,避免惹禍上身。”

劉琦拭乾眼淚,點了點頭,謂衆人說道:

“吾已請得叔父爲援,彼不日便至江夏。”

“到那時候,再作商議!”

沒辦法,劉琦手中的牌太少了。

想要翻盤,只能仰賴劉皇叔。

接下幾日,

衆人如坐鍼氈,全都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劉備大軍的到來。

不表。

……

這日,諸葛亮五萬大軍已經到了新城。

正是此前關羽圍困曹仁,遲遲未下的城池。

和談之後,他到底還是歸了劉備。

出了新城,便到了江夏的地界了。

諸葛亮下令讓衆人在此地權歇人馬,他自己在開始翻閱此地的戶口宗籍,丈量土地。

以前這些事,都是李翊乾的。

李翊每到一處,便翻看此地的卷宗。

諸葛亮向來有樣學樣,敬李翊爲師長。

此舉,既是爲了向衆人表明自己的勤勉,又是釋放一個政治信號。

即劉備派遣李翊而來,就是爲了捧我的。

你們最好乖乖配合工作,若是使絆子,休怪軍法無情。

李翊退居幕後,倒也樂得清閒。

他駐立在淮水江邊,靜靜地等待着。

忽見淮水南岸,戰鼓大鳴,舟船如蟻,順風揚帆而來。

李翊絲毫不慌,靜靜地等待舟船靠近。

當先一艘樓船高懸“陳”字大纛。

未幾,一襲青袍的陳登踏浪而來,腰間玉佩叮咚作響。

及至岸邊,陳登便衝上去給李翊來了個大大的擁抱。

“子玉兄!”陳登長揖及地,感慨說道,“廣陵一別,竟已十載乎!”

李翊扶起故人,但見其面色紅潤,哪復當年病容?

不由朗聲笑道:

“元龍今日雄姿英發,可還記得建安初年,你蜷臥病榻,食味不甘之狼狽相否?”

見李翊提起舊事,陳登大喜。

二人相識大笑。

原來,此時的陳登雖已功成名就,但比起李翊,他仍舊差得遠。

考慮到李翊如今在齊國的地位,陳登也是一上來就攀舊情。

只強調友誼,對職場職務一事則緘口不提。

少時,李翊設宴于軍帳,邀陳登喝點兒小酒。

帳內炭火融融,案上置鮮鱠、醇酒,皆是當年廣陵舊味。

酒過三巡之後,陳登忽擱箸嘆道:

“……子玉兄,此番下江南,陳某已準備多時了。”

該來的還是會來。

劉備把江南事務盡付給諸葛亮,肯定是需要有人安撫陳登等淮南將的。

劉備知道,所以把李翊派過來了。

李翊也知道,所以擱下諸葛亮,早早地在江邊等候。

李翊聞言,不動聲色地爲陳登斟滿了菊花酒:

“……孔明雖然年少,卻有經天緯地之才。”

“齊王安排他下江南,自有用意。”

說着,李翊看一眼陳登臉色,卻又話鋒一轉。

“然則,若無元龍之淮南水師,我大軍又如何能夠橫渡長江呢?”

說着,將魚膾推至陳登面前。

“就如同這鯛魚,若是少了淮水芥醬,終究乏些滋味。”

陳登沉默不言,臉色很難看出心中所想。

“荊州九郡,豈是一人能吞?”

李翊忽壓低聲音,接着說道:

“蔡瑁盤踞南郡,黃祖餘黨散落江夏.“……”

說着,蘸酒在案上畫了三道:

“淮南健兒取江陵,孔明收襄陽,至於江夏一帶……”

手指不經意抹過酒痕,輕聲一笑。

江夏是連接淮南的戰略要地。

不過此時的廬江,卻爲孫氏所有。

言外之意,等將來平江南事宜順遂。

莫說江夏,便是揚州也該有元龍你建功立業的機會。

揚州也算是江南,這符合陳元龍你平生的志向啊!

面對李翊畫出的大餅,聰明如陳登。

要是換做別人,陳登可能會不信。

但換做是李翊,陳登是肯定信的。

且不說當年的救命之恩,是他勸自己去廣陵,開發淮南一帶。

如今自己早已在淮南闖出了名堂,這都是拜李翊所賜。

所以李翊對陳登,不僅僅是救命之恩,更是知遇之恩吶!

“……善,兄弟之言,陳登謹記。”

陳登心中釋懷,拜謝李翊。

“只是兄弟對此事下江南一事,有何把握?”

“……嗯。”

李翊沉吟半晌,捋須分析道:

“荊州衆豪強,根深蒂固,盤根錯節。”

“饒是劉景升亦應付不暇。”

“依某之見,還是須恩威並施,雙管齊下!”

щшш▪t tkan▪C 〇

手中握有不同的牌,便有不同的打法。

像剛入徐州時,李翊無權無勢。

只能狐假虎威,借劉備之勢,對徐州各派盡力拉攏。

但如今是齊國強,荊州弱。

此次南下,軍馬高達五萬餘衆。

以李翊的脾氣,又豈會再像當年入徐州時那樣,對士人豪族屢屢妥協呢?

“兄弟有何妙策?”

陳登接着問。

“如今劉琦逃往江夏,蔡瑁、張允等輩實控襄陽。”

“彼知我大軍南下,必早早立劉琮爲荊州之主。”

李翊淡淡分析。

“兄弟是說,蔡瑁、張允可能弒君!”

陳登張大嘴巴問。

“……未可知也。”

“只有到了江夏,見着了劉琦公子,才知道荊州如今是個什麼狀況。”

陳登然其言,率淮南水軍,與李翊等衆合兵一處。

過了新城,直奔江夏而去。

兩日後,

在接到消息以後,劉琦率麾下之衆,早早地立在江邊等候大軍到來。

比及岸邊,只見諸葛亮、李翊、陳登、黃忠、趙雲等一衆大佬,迤邐上岸。

劉琦趕忙率衆迎了過去,走至諸葛亮、李翊的身前。

猶豫一下,到底還是先向李翊作揖行禮。

“劉琦拜見丞相!”

話落,又馬上朝諸葛亮、陳登等衆施禮。

……

(本章完)

第6章 百折不撓,終不為下(求追讀!)第213章 半渡而擊,馬超一戰降幷州;袁神謝幕,兄弟之爭起腥風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104章 張良計,李翊謀第237章 李翊泣血《出師表》,劉備怒叱徐州臣第10章 李先生為我們帶來了久違的勝利(求追讀!)第243章 劉表僭位楚公,李翊發明餃子,使昭第105章 關公不僅是武神,更是財神(求訂閱!)第70章 曹操:“大耳賊欺我太甚!”(求追讀!)第163章 鳳雛歸附,臥龍還會遠嗎?第196章 建安三神醫獨佔其二,老劉這福氣能小?第92章 李翊乃青雲之士,可比留侯(求訂閱!)第105章 關公不僅是武神,更是財神(求訂閱!)第209章 劉備 李翊俱得一子,本初用兵再圖南下第66章 曹 呂誰贏都不好,要讓他們雙輸(求追讀!)第270章 一時瑜亮,周郎見孔明第113章 劉備:我就離開幾天,先生便乾出這麼大的事來?(求追訂!)第60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求追讀!)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240章 劉備進位齊王,李翊受封丞相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110章 許劭震驚,李翊強的可怕,這我主還玩個毛?(求訂閱)第33章 一個穩定的金主爸爸(求追讀!)第47章 惶恐不安的曹豹第195章 斬顏良誅文丑,關公名震河南第205章 昔者李翊將兵,無敵天下,功不世出,略不再見第15章 徐州的水太深,很難把握(求追讀!)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53章 老劉啊,半場香檳開不得(求追讀!)第139章 李翊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第102章 江東傑瑞,李翊弄之如嬰兒(求訂閱!)第219章 李翊使妖法,呼神兵鬼卒?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63章 老劉發小牽招來也!(求追讀!)第196章 建安三神醫獨佔其二,老劉這福氣能小?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121章 關門放呂布,禍害袁曹!第255章 劉備:十年,我等了十年,就爲了今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26章 鞭撻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求追讀!)第190章 益德巧計破張郃,雄風浩蕩震山川第204章 賈文和料算人心,李子玉忘履相迎第140章 我準備了一桌好菜,請了兩桌客人來吃第52章 軍師真是奸真是足智多謀!(求追讀!)第130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138章 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第34章 劉備的心腹重臣(求追讀!)第12章 天生職場聖體(求追讀!)第110章 許劭震驚,李翊強的可怕,這我主還玩個毛?(求訂閱)第181章 今天下英雄惟玄德與操耳第166章 郯侯為天下計,豈見小民哉?第32章 我李翊專打感情牌(求追讀!)第173章 黃忠:李輔導劉輔導,能教好我兒子的就是好輔導!第186章 徐州的工作環境更好,俺們申請調離崗位!第89章 袁譚感動,我與子玉親如兄弟(求訂閱!)第14章 徐州要有大事發生了(求追讀!)第106章 你四世三公,當然不如我帝室貴胄了第70章 曹操:“大耳賊欺我太甚!”(求追讀!)第162章 劉備:敢罵我的軍師?真是活膩了!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67章 三分之勢的構想第42章 先人智慧,買鹿製楚(求追讀!)第156章 秦晉未諧吳越鬥,婚姻惹出甲兵來第230章 衛青開幕,劉備闢土,校尉嫖姚,李翊捕虜第228章 老劉扎心,原來李翊跟孔明纔是心意相通的“天生一對”第137章 李翊纔是全職高手啊第2章 我料曹操久不將撤兵矣(新書,求收藏!)第80章 我有郭圖,何懼劉備?(求首訂!35)第103章 陳登驚駭,李翊身處驚濤駭浪之中,尤弄潮兒(求訂閱!)第204章 賈文和料算人心,李子玉忘履相迎第170章 神醫來徐州,外贈一神將?第275章 套路中的套路,計中計中計第261章 劉備已非昔日那個阿備,關羽仍是那第156章 秦晉未諧吳越鬥,婚姻惹出甲兵來第231章 呂布 馬超:“郯侯在上,受我二人一拜!”第40章 徐州最後一個大患(求追讀!)第17章 願合步騎十萬,為君匡君濟民(求追讀!)第240章 劉備進位齊王,李翊受封丞相第36章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求追讀!)第179章 五千鐵騎入徐州,騎戰二寶終見用第272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274章 孔明子玉皆不在,劉備獨治齊第216章 李翊佈局,天下諸侯皆爲棋矣第197章 三萬對十一萬,官渡之戰正式打響!第171章 原來跟著徐州躺贏的感覺是這樣的第234章 一身轉側絕域,曉譬諸國,不負班超之志第249章 李翊:徐州科技院的院長非孔明莫屬第268章 周瑜:李翊若不來,荊州勢在必得。第12章 天生職場聖體(求追讀!)第73章 腹黑狠人魯子敬第49章 走過最長的路,是你的套路(求追讀!)第105章 關公不僅是武神,更是財神(求訂閱!)第14章 徐州要有大事發生了(求追讀!)第32章 我李翊專打感情牌(求追讀!)第239章 李翊 徐庶 諸葛亮:請我主進位稱王!第263章 曹操:只要曹仁堅持住,一切都會好第244章 昭姬歸漢,匈奴降齊,楚魏同盟,東第136章 大丈夫既知黎庶苦痛,豈可困坐終老?第80章 我有郭圖,何懼劉備?(求首訂!35)第76章 李翊的威風今非昔比了啊(求追讀!)
第6章 百折不撓,終不為下(求追讀!)第213章 半渡而擊,馬超一戰降幷州;袁神謝幕,兄弟之爭起腥風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104章 張良計,李翊謀第237章 李翊泣血《出師表》,劉備怒叱徐州臣第10章 李先生為我們帶來了久違的勝利(求追讀!)第243章 劉表僭位楚公,李翊發明餃子,使昭第105章 關公不僅是武神,更是財神(求訂閱!)第70章 曹操:“大耳賊欺我太甚!”(求追讀!)第163章 鳳雛歸附,臥龍還會遠嗎?第196章 建安三神醫獨佔其二,老劉這福氣能小?第92章 李翊乃青雲之士,可比留侯(求訂閱!)第105章 關公不僅是武神,更是財神(求訂閱!)第209章 劉備 李翊俱得一子,本初用兵再圖南下第66章 曹 呂誰贏都不好,要讓他們雙輸(求追讀!)第270章 一時瑜亮,周郎見孔明第113章 劉備:我就離開幾天,先生便乾出這麼大的事來?(求追訂!)第60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求追讀!)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240章 劉備進位齊王,李翊受封丞相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110章 許劭震驚,李翊強的可怕,這我主還玩個毛?(求訂閱)第33章 一個穩定的金主爸爸(求追讀!)第47章 惶恐不安的曹豹第195章 斬顏良誅文丑,關公名震河南第205章 昔者李翊將兵,無敵天下,功不世出,略不再見第15章 徐州的水太深,很難把握(求追讀!)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53章 老劉啊,半場香檳開不得(求追讀!)第139章 李翊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第102章 江東傑瑞,李翊弄之如嬰兒(求訂閱!)第219章 李翊使妖法,呼神兵鬼卒?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63章 老劉發小牽招來也!(求追讀!)第196章 建安三神醫獨佔其二,老劉這福氣能小?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121章 關門放呂布,禍害袁曹!第255章 劉備:十年,我等了十年,就爲了今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26章 鞭撻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求追讀!)第190章 益德巧計破張郃,雄風浩蕩震山川第204章 賈文和料算人心,李子玉忘履相迎第140章 我準備了一桌好菜,請了兩桌客人來吃第52章 軍師真是奸真是足智多謀!(求追讀!)第130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138章 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第34章 劉備的心腹重臣(求追讀!)第12章 天生職場聖體(求追讀!)第110章 許劭震驚,李翊強的可怕,這我主還玩個毛?(求訂閱)第181章 今天下英雄惟玄德與操耳第166章 郯侯為天下計,豈見小民哉?第32章 我李翊專打感情牌(求追讀!)第173章 黃忠:李輔導劉輔導,能教好我兒子的就是好輔導!第186章 徐州的工作環境更好,俺們申請調離崗位!第89章 袁譚感動,我與子玉親如兄弟(求訂閱!)第14章 徐州要有大事發生了(求追讀!)第106章 你四世三公,當然不如我帝室貴胄了第70章 曹操:“大耳賊欺我太甚!”(求追讀!)第162章 劉備:敢罵我的軍師?真是活膩了!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67章 三分之勢的構想第42章 先人智慧,買鹿製楚(求追讀!)第156章 秦晉未諧吳越鬥,婚姻惹出甲兵來第230章 衛青開幕,劉備闢土,校尉嫖姚,李翊捕虜第228章 老劉扎心,原來李翊跟孔明纔是心意相通的“天生一對”第137章 李翊纔是全職高手啊第2章 我料曹操久不將撤兵矣(新書,求收藏!)第80章 我有郭圖,何懼劉備?(求首訂!35)第103章 陳登驚駭,李翊身處驚濤駭浪之中,尤弄潮兒(求訂閱!)第204章 賈文和料算人心,李子玉忘履相迎第170章 神醫來徐州,外贈一神將?第275章 套路中的套路,計中計中計第261章 劉備已非昔日那個阿備,關羽仍是那第156章 秦晉未諧吳越鬥,婚姻惹出甲兵來第231章 呂布 馬超:“郯侯在上,受我二人一拜!”第40章 徐州最後一個大患(求追讀!)第17章 願合步騎十萬,為君匡君濟民(求追讀!)第240章 劉備進位齊王,李翊受封丞相第36章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求追讀!)第179章 五千鐵騎入徐州,騎戰二寶終見用第272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274章 孔明子玉皆不在,劉備獨治齊第216章 李翊佈局,天下諸侯皆爲棋矣第197章 三萬對十一萬,官渡之戰正式打響!第171章 原來跟著徐州躺贏的感覺是這樣的第234章 一身轉側絕域,曉譬諸國,不負班超之志第249章 李翊:徐州科技院的院長非孔明莫屬第268章 周瑜:李翊若不來,荊州勢在必得。第12章 天生職場聖體(求追讀!)第73章 腹黑狠人魯子敬第49章 走過最長的路,是你的套路(求追讀!)第105章 關公不僅是武神,更是財神(求訂閱!)第14章 徐州要有大事發生了(求追讀!)第32章 我李翊專打感情牌(求追讀!)第239章 李翊 徐庶 諸葛亮:請我主進位稱王!第263章 曹操:只要曹仁堅持住,一切都會好第244章 昭姬歸漢,匈奴降齊,楚魏同盟,東第136章 大丈夫既知黎庶苦痛,豈可困坐終老?第80章 我有郭圖,何懼劉備?(求首訂!35)第76章 李翊的威風今非昔比了啊(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