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劉備軍難道是長翅膀飛過來的?(求訂閱!)

第85章 劉備軍難道是長翅膀飛過來的?(求訂閱!)“……呼,終於到了。”

徐盛長舒一口氣,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這渡海不比渡水,海上更加顛簸。

一羣大老爺們兒擠在一條船上,一待就是十來天,環境更是髒亂差。

徐盛寧肯在馬上殺敵,也不願再出一次海了。

倒是太史慈年輕時曾任州郡的奏曹史,出海走水路是家常便飯。

“今袁譚主力俱屯於琅琊諸縣,與主公大軍對峙。”

“其在樂安的兵力反倒空虛,疏於防備。”

“我等可先於壽光縣登陸,一路南襲,攻取樂安,以斷袁譚歸路。”

“待其糧道被我阻道,則前線縱有百萬袁軍,亦將不戰自潰,不足爲慮也!”

太史慈所率領的,乃是徐州最精銳的丹陽部曲。

李翊將這支部曲交給他,意思就很明顯了,此役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太史慈這一路上也是頂著巨大的壓力,每時每刻皆不敢鬆散懈怠。

衆部將下船,著陸。

徐盛在陸上深吸一口氣,慨嘆道:

“還是陸上好,平日也沒少走水路,今日海上繞襲,方知出海不易。”

太史慈牽脣一笑:

“軍師擅用奇計,今日這條海上繞襲,瞞天過海之計,不可不謂天馬行空。”

“日後我等怕是少不了要走海路,文向最好趁早習慣。”

徐盛聞言,反倒笑了:

“適才戲言耳。”

“徐某平生快意無經緯,何懼東海幾風浪?”

“倒是軍師他,倒也真敢用計,海上風險甚大。”

“若是我等耽誤時日,怕不是要延誤軍機,誤了主公大事。”

太史慈提起李翊時,眼眸中盡是崇拜。

“軍師之籌劃韜略,非我等所能料也。”

“主公也常言軍師長於謀略,才識超羣,古今罕有。”

“我等能與此般奇人共事,當真是邀天之幸。”

太史慈感慨唏噓,沉浸其中。

徐盛自嘲似的笑道:

“子義之言,亦吾心中所想。”

“既如此,我等當更應以公事爲重,勿負軍師重託。”

太史慈頷首,心中豪氣頓生,擡手向南指道:

“今可速去攻打樂安,截斷袁譚歸路。”

一聲令下,兩千丹陽兵鬥志昂揚,直奔樂安呼嘯殺去。

……

琅琊,北部諸縣。

袁軍大營。

大帳內,酒香瀰漫。

“父親常言,劉玄德雄姿傑出,有王霸之器。”

“今失徐北,卻縮首如龜,退居城內,不敢與我軍交戰。”

“看來是傳言有誤,他劉備不過庸人之姿耳。”

袁譚端起一盞酒,一飲而盡,眸中滿是輕蔑之色。

本來在出徵徐州前,他心中還有幾分顧慮。

可沒想到戰事如此順利,一舉便拿下琅琊以北的縣城。

而劉備趕到之後,竟不趕緊領兵收復,反而據城自守。

真鼠輩也!

長久下去,劉備在琅琊必失人心。

袁譚臉上已經微醺,他承認自己之前是高估劉備了。

郭圖在旁側爲袁譚斟滿酒盞,小心翼翼地說道:

“劉備此人寬仁有度,善於籠絡人心,能得人死力。”

“我軍尚未與劉備正面交戰過,都督還是小心爲上纔好。”

不錯!

張郃難得與郭圖意見達成一致。

“這劉備不過北地一武夫,靠織蓆販履爲生,今竟坐得徐州牧的位置,必有過人之處。”

“近日聽聞其新得一軍師,名曰李翊,此人足智多謀,善於用兵。”

“我軍南下,軍馬疲敝,徐州兵以逸待勞,對上我軍本不該落入下風。”

“如今卻選擇了固守,只恐別有圖謀。”

“末將以爲,劉備李翊這君臣二人,未可輕視也。”

袁譚嘴角微微翹起,目光滿是輕蔑之色。

“李翊之名,我也聽說過一二。”

“據我所知,彼不過一黃口小兒,又有何懼哉?”

“倒是俊乂你,身爲我軍中宿將,尚未接戰便如此懼怕一少年人,誠爲三軍恥笑耳!”

袁譚天性驕縱傲慢,無情地嘲諷張郃。

其實,方纔張郃與郭圖都在勸諫袁譚大意不得。

可袁譚偏偏盯著張郃一個人罵。

一方面,是因爲郭圖這人確實善於諂媚,話說得委婉。

而張郃表述太直,在袁譚聽來有長敵人志氣,滅自家威風之意。

另一方面,則是立場問題。

張郃是韓馥舊將,投靠袁紹後,直屬於袁紹本人。

在袁家立嗣之爭中,並未著急站隊。

不像郭圖,他雖爲袁氏效力。

但他本人其實是潁川士人。

去往河北,完全是爲了避難的。

與之同去的,還有荀彧、郭嘉,只是兩人都沒看上袁紹而已。

郭圖人雖留在河北,但過得卻相當不愉快。

河北士人早已將本地利益給瓜分完了。

河南士人與河北士人又一直不對付,誰也瞧不起誰。

所以當河北士人在立嗣鬥爭中,清一色站隊袁尚時。

以郭圖、辛評爲首的河南士人,果斷選擇了袁譚。

郭圖確實是盡心竭力輔佐袁譚,不爲別的。

一旦袁譚將來繼承袁家基業,他們這些河南士人便有從龍之功,立馬翻身做主人。

那些被河北士人瓜分完的美職,也都會重新易主。

對於郭圖這樣的自己人,袁譚自然要友善些。

張郃於他而言,至多隻能算是“外人”,自然不客氣。

由此,也能看出袁家內部的鬥爭已經相當激烈,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了。

“……罷了。”

袁譚放下自己的驕傲。

“這劉玄德一直堅守不戰,也不是辦法,或許那李翊真有幾分詐計。”

“若當真俄延下去,我軍也難以久持。”

“諸公有何妙策啊?”

袁譚一邊問計,一邊又暗自覺得奇怪。

他的探馬明明探聽到郭貢、袁術同時出兵了。

劉備分身乏術,不可能同時應付的了三路兵馬。

現在他既然出現在了琅琊,與袁軍相持。

按理說,他應該是最渴望先結束戰爭的,怎麼會選擇與自己打持久戰呢?

張郃不假思索,提議道:

“今青州未定,樂安空虛,萬一劉備使人繞襲。”

“則我軍有來路,無歸路矣。”

“今久戰未果,不若退回青州,修好劉備。”

“待日後徐州有變,再伺機而動。”

張郃作爲一員不站隊的河北武將,出發點自然是爲大局考慮。

他的建議,完全是爲了袁氏著想。

這也是袁紹定下的戰略方針。

“爾這匹夫,說些什麼瘋言!”

袁譚臉色一沉,拍案怒叱道:

“今我大軍橫掃琅琊,北部縣城一夕而落,琅琊不日可取。”

“汝卻勸我撤軍回青州,是何用意?”

現在撤軍,就等於要把之前的戰果全部吐出來。

因爲袁譚不可能直接管理這些打下的縣城。

一旦他帶大軍撤走,都不用劉備出手,只需派一支小股部隊,便能輕易將失地收復。那袁譚這一趟不是白來了嗎?

錢糧也耗費了,人也死了。

打下的那幾個縣城,也剮不出什麼油水來。

都還不夠他們大軍來一趟的“油錢”呢。

這是袁譚萬萬不能接受的。

袁譚心中不悅,不再理會張郃。

郭圖善於察言觀色,迅速揣摩出了袁譚的心思。

“……既然劉備堅守不戰,我等只能再從青州調兵過來。”

“以優勢兵力,強攻琅琊,逼迫劉備收縮防線。”

“有郭貢、袁術爲我們分擔徐州軍力,料劉備抽調不出更多人馬來。”

“屆時,縱然那李翊有通天之謀,斗車詐計,也無濟於事。”

原文在六#9@書/吧看!

郭圖這番話,甚合袁譚心意。

袁譚的臉色也好轉了許多,酒杯微微一揚:

“公則之言,正合我意。”

“傳本都督軍令,速去青州,再調——”

話音未落,一名流星快騎突然傳入,拜倒在地。

“都督不好了!後方急報。”

“數千徐州軍自海上登陸青州,偷襲樂安得手,一路南襲,已截斷我軍歸路了!”

咣噹!

袁譚酒杯脫手,跌落在地,眼睛瞬間瞪得渾圓。

“你……你方纔說什麼?”

袁譚暴怒而起,上前揪住那快騎的衣領。

“回、回稟都督。”

“徐州人從海路繞襲青州,一舉攻下了樂安,截斷了我軍後路。”

唔……

袁譚兩眼一黑,只覺頭暈目眩,搖搖晃晃跌坐在地。

“都督!”

郭圖忙上前將之扶住。

“這、這劉玄德竟有如此膽識,敢從海路繞襲我軍!”

袁譚方寸大亂,聲音幾乎都在顫抖。

從海路繞襲,需要具備的條件太多了。

第一,你得精通海上航線,否則容易迷失在海上。

第二,你所帶領的戰士,必須要個個健壯如牛,否則承受不起長久在海上的風浪與顛簸,容易染病。

第三,著陸之後,你與你的士兵必須及時調整過來,然後要保證一定能夠打下目標郡縣,因爲你們沒有補給做後援。

以上三個條件,每一個都十分苛刻。

要三個全部具備,更是難上加難。

這劉備到底有多少高人相助?

“都督!現在可如何是好?”

大營中有不少將領都慌了神。

大家都是征戰沙場多年的老將,太清楚被敵軍繞後的嚴重性了。

他們一旦敢調頭回去,劉備那邊立馬就會抓住戰機,主動出擊。

無論怎樣,袁軍都會首尾不能相顧,必敗無疑。

因爲古代軍隊,調頭是非常麻煩的,即便對統帥能力極其優秀的將領而言也是如此。

稍有不慎,軍令傳導一失誤,軍隊就會混亂。

而且更重要的是,太史慈這一繞襲,把袁軍的補給線給掐斷了。

大軍未動,糧草先行。

就好比隔壁打得火熱的曹操、呂布。

歷史上,呂布輸給曹操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沒糧了。

以至於呂布麾下前期能夠吊著曹操打的部隊,最後被李典的家族暴打。

還不是李典親自出馬,僅僅是李典的族人,就把呂布給暴揍了一頓。

可見沒吃飯多可怕。

呂布又拉不下臉來,像老曹那樣吃“小肉乾”,只能餓著肚子打仗。

這樣能不輸嗎?

現在袁譚的糧道被截,歸路被斷,自然方寸大亂。

古代糧食運輸是十分困難的,袁譚的主要運輸方式還是陸路運輸。

這種運糧方式,哪怕僅是七天路程,都得消耗一半物資。

袁譚在短暫的震驚與惶恐之後,轉而變爲了憤怒:

“他劉備一介織蓆販履的匹夫,怎敢偷襲我的樂安!”

一怒之下,直接將案几掀翻。

郭圖忙安撫道:

“劉備斷無此謀略,定是那李翊所謀。”

這不說話還好,一說話,瞬間使袁譚找到了發泄口。

瞪了郭圖一眼,衝著他嘶吼道:

“枉你爲我父親帳下謀士,今日竟識破不了一個山野小兒的謀略!”

這……

郭圖被質問的羞慚滿面,額頭冷汗涔涔直流。

雖然他確實沒想到李翊還有這麼一招,但他也不是沒有提醒你要防備不是嗎?

“……屬下惶恐。”

郭圖只得俯首認錯,不敢和袁譚頂嘴。

大帳中的氣氛,一下子降到了零點。

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四目相對,兩顧無言。

誰也沒了主意。

當初袁譚執意要打徐州時,軍中將領大半都反對。

現在出了事,誰來擔責?

誰都沒有膽子敢讓袁譚本人來擔責。

自己出來抗吧,心中又不服。

那就只能用無言的沉默,來表達內心的憤慨了。

張郃最先冷靜下來,上前安撫袁譚道:

“……事已至此,別無他法,只有撤軍了。”

這一回,張郃再提撤軍,袁譚叫不出來了。

郭圖也在一旁幫腔道:

“樂安失陷,我大軍沒了糧草供應。”

“軍中之糧已不足十日,將士們一旦聞知,定然軍心大亂。”

“繼續俄延下去,劉備真的可以不用與我軍接戰,便能不戰自勝了。”

郭圖越說越覺得後怕,愈發後悔當初爲什麼沒有跟著張郃一起勸袁譚不要出兵。

也是豬油蒙了心,見著兩路大軍伐徐,真的誤以爲能夠在徐州分一杯羹。

現在看來,是大錯特錯了。

他和袁譚都低估了劉備與李翊這對君臣之間的能力。

“都督,就趁著糧草尚未食盡,撤軍吧!”

“對,現在我們以雷霆之勢,迅速調頭,殺回樂安,興許還有轉機呢!”

營中諸將紛紛諫言,勸袁譚速速作出決定。

袁譚心中遲疑不定,他其實真正擔心的,是自己該如何向父親交代?

父親明面上與劉備是同盟。

他敢趁著父親不知情的情況下,攻打徐州,就是以爲自己能打下來。

這樣才能堵住河北的悠悠之口。

現在兵敗,河北士人會如何趁著這次機會,在袁紹面前狠狠地參自己一本?

他們本就心向袁尚,有了擅作主張的兵敗,更是落了他們的口實。

父親一旦知道了,怕不是連自己這個兒子都要不認了。

劉備,你害我沒有爹啊……

袁譚仰天長嘆,欲哭無淚。

“都督!不要再猶豫了。”

“繼續拖延下去,大軍軍心必然瓦解。”

“趁著劉備還未發現,我等徐徐拔營,定然來得及!”

郭圖真慌了,苦口婆心地勸說。

“唉。”

“傳令,全軍即刻北撤!”

……

感謝諸位昨天的首訂,目標完成了,我答應過你們要日萬一個月,說到做到!所以接下來每天中午、下午、晚上各有一更,求各位兄弟多多訂閱,再次感謝!

第372章 關家有女初長成,力拔山兮氣蓋世第37章 搶人才的時候到了(求追讀!)第223章 劉備:吾麾下才俊,未有過李翊者,此任非他不可第139章 李翊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第191章 李翊妙算謀東城,徐州諸郎施穴攻第121章 關門放呂布,禍害袁曹!第93章 曹操:大耳欺我太甚所以向他求和吧(求訂閱!)第145章 李翊猶人也,並非四目兩口,但多智謀耳第310章 算才華,總是我勝人,今勝昨。於往第51章 臧霸:“劉備有高人相助啊!”第364章 真正高明的國家博弈,是花錢流別人第84章 李子玉瞞天過海,太史慈渡水繞襲(爆更!求訂閱!)第217章 劉備:先生之學識,超邁今世千載矣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吶,怎麼會擺鴻門宴呢?第11章 張飛震驚,張良人物被我們三兄弟遇上了?(求追讀!)第249章 李翊:徐州科技院的院長非孔明莫屬第258章 世事雖變,主公猶是主公,翊亦猶是第92章 李翊乃青雲之士,可比留侯(求訂閱!)第329章 讓你守一年的雄關,你一天就丟了?第238章 關張趙李全部回徐州,將有大事發生?第267章 李關張陳四大元從,竟都不是劉備下第383章 百里長街送孔明第391章 論單打獨鬥我不怵你,論行軍佈陣我更比你強!第116章 一飯之恩,魚水相顧第361章 神龜壽盡,魏武謝幕第165章 我比老劉先有子第344章 如果你們父親不是皇帝,不是首相,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第238章 關張趙李全部回徐州,將有大事發生?第195章 斬顏良誅文丑,關公名震河南第23章 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求追讀!)第337章 開兩漢之先河,最高權力的合法漢相第262章 關羽三觀受擊,不想人情世故有這麼第188章 曹操初戰袁本初,關公威震白馬津第208章 聯匈奴,袁本初全力一搏;見長子,李子玉榮歸故里第26章 鞭撻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求追讀!)第115章 劉備我的軍師可比蘇秦張儀第268章 周瑜:李翊若不來,荊州勢在必得。第233章 劉備有雄才,諸葛亮善治國,李翊識虛實,龐統見兵勢,難第217章 劉備:先生之學識,超邁今世千載矣第208章 聯匈奴,袁本初全力一搏;見長子,李子玉榮歸故里第381章 吳人自毀長城,末日將至第178章 北方一統,袁神啟動!第387章 君不見,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第87章 壯士快意無經緯,丈夫當流英雄淚第289章 你的名字:曹操與劉備互換命運第117章 曹操兵鋒甚急,快去找玄德公求救!第138章 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第378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兒輩們皆已成婚,元老們終究是真的老了第31章 好你個李子玉,在這裡等我呢(求追讀!)第362章 李相從不犯錯,他如果錯了,一定是第197章 三萬對十一萬,官渡之戰正式打響!第355章 一句久違知是我,卻問當年狂客第370章 李關張趙陳,誰是天下第一大姓?第307章 相父!相父!相父!第305章 曹操失愛子,李翊得凰女,劉備父子第221章 若有李郎憐花意,洛水宓神也垂眸第192章 李翊變樂毅,呼吸間,下齊七十餘城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19章 趙雲 田豫要走啊(求追讀!)第222章 袁氏故吏:李翊弄曹瞞如嬰兒,我等誓死追隨劉將軍第362章 李相從不犯錯,他如果錯了,一定是第254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遊牧問題,並不能只第154章 曹孫劉三家聯合,抗袁紹?第101章 單刀赴會?李翊也幹了!第346章 不用七星燈,孔明也能續命第41章 壯士前行,所向披靡(求追讀!)第115章 劉備我的軍師可比蘇秦張儀第308章 人心是最好的一課,劉禪與李治的成第370章 李關張趙陳,誰是天下第一大姓?第209章 劉備 李翊俱得一子,本初用兵再圖南下第378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兒輩們皆已成婚,元老們終究是真的老了第306章 李翊:我又當爹了?還是個七歲的兒第133章 烽煙起,尋愛似浪淘沙第71章 三路兵馬共伐徐州第200章 若向三國覓君臣,李郎才氣配劉君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241章 二袁爭霸的時代已成過去,如今是齊魏相爭矣第290章 河北來神仙,道是李翊故人?第199章 見着李翊,方知天下庸才甚多,不如翊者多,勝似翊者少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157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士可擋百萬兵第364章 真正高明的國家博弈,是花錢流別人第366章 龍生龍,鳳生鳳,劉備哪個兒子會打第71章 三路兵馬共伐徐州第86章 天不絕炎漢,劉郎再逢張良(求訂閱!)第288章 劉備:丞相是寡人之蕭何,卻不須爲第186章 徐州的工作環境更好,俺們申請調離崗位!第72章 淮南劉子揚(求追讀!)第325章 不要問喪鐘爲誰而鳴,喪鐘爲你而鳴第363章 倘若朕未遇着先生,而是先遇孔明,第40章 徐州最後一個大患(求追讀!)第187章 不是隻有你曹劉會叫外援第296章 劉備大宴玉龍臺,李翊吟詩抒情懷第325章 不要問喪鐘爲誰而鳴,喪鐘爲你而鳴第181章 今天下英雄惟玄德與操耳第192章 李翊變樂毅,呼吸間,下齊七十餘城第144章 疆土不懂分與合,隻歎人心隔第108章 荀攸來了,甘寧還會遠嗎?(求訂閱!)第36章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求追讀!)
第372章 關家有女初長成,力拔山兮氣蓋世第37章 搶人才的時候到了(求追讀!)第223章 劉備:吾麾下才俊,未有過李翊者,此任非他不可第139章 李翊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第191章 李翊妙算謀東城,徐州諸郎施穴攻第121章 關門放呂布,禍害袁曹!第93章 曹操:大耳欺我太甚所以向他求和吧(求訂閱!)第145章 李翊猶人也,並非四目兩口,但多智謀耳第310章 算才華,總是我勝人,今勝昨。於往第51章 臧霸:“劉備有高人相助啊!”第364章 真正高明的國家博弈,是花錢流別人第84章 李子玉瞞天過海,太史慈渡水繞襲(爆更!求訂閱!)第217章 劉備:先生之學識,超邁今世千載矣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吶,怎麼會擺鴻門宴呢?第11章 張飛震驚,張良人物被我們三兄弟遇上了?(求追讀!)第249章 李翊:徐州科技院的院長非孔明莫屬第258章 世事雖變,主公猶是主公,翊亦猶是第92章 李翊乃青雲之士,可比留侯(求訂閱!)第329章 讓你守一年的雄關,你一天就丟了?第238章 關張趙李全部回徐州,將有大事發生?第267章 李關張陳四大元從,竟都不是劉備下第383章 百里長街送孔明第391章 論單打獨鬥我不怵你,論行軍佈陣我更比你強!第116章 一飯之恩,魚水相顧第361章 神龜壽盡,魏武謝幕第165章 我比老劉先有子第344章 如果你們父親不是皇帝,不是首相,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第238章 關張趙李全部回徐州,將有大事發生?第195章 斬顏良誅文丑,關公名震河南第23章 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求追讀!)第337章 開兩漢之先河,最高權力的合法漢相第262章 關羽三觀受擊,不想人情世故有這麼第188章 曹操初戰袁本初,關公威震白馬津第208章 聯匈奴,袁本初全力一搏;見長子,李子玉榮歸故里第26章 鞭撻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求追讀!)第115章 劉備我的軍師可比蘇秦張儀第268章 周瑜:李翊若不來,荊州勢在必得。第233章 劉備有雄才,諸葛亮善治國,李翊識虛實,龐統見兵勢,難第217章 劉備:先生之學識,超邁今世千載矣第208章 聯匈奴,袁本初全力一搏;見長子,李子玉榮歸故里第381章 吳人自毀長城,末日將至第178章 北方一統,袁神啟動!第387章 君不見,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第87章 壯士快意無經緯,丈夫當流英雄淚第289章 你的名字:曹操與劉備互換命運第117章 曹操兵鋒甚急,快去找玄德公求救!第138章 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第378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兒輩們皆已成婚,元老們終究是真的老了第31章 好你個李子玉,在這裡等我呢(求追讀!)第362章 李相從不犯錯,他如果錯了,一定是第197章 三萬對十一萬,官渡之戰正式打響!第355章 一句久違知是我,卻問當年狂客第370章 李關張趙陳,誰是天下第一大姓?第307章 相父!相父!相父!第305章 曹操失愛子,李翊得凰女,劉備父子第221章 若有李郎憐花意,洛水宓神也垂眸第192章 李翊變樂毅,呼吸間,下齊七十餘城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19章 趙雲 田豫要走啊(求追讀!)第222章 袁氏故吏:李翊弄曹瞞如嬰兒,我等誓死追隨劉將軍第362章 李相從不犯錯,他如果錯了,一定是第254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遊牧問題,並不能只第154章 曹孫劉三家聯合,抗袁紹?第101章 單刀赴會?李翊也幹了!第346章 不用七星燈,孔明也能續命第41章 壯士前行,所向披靡(求追讀!)第115章 劉備我的軍師可比蘇秦張儀第308章 人心是最好的一課,劉禪與李治的成第370章 李關張趙陳,誰是天下第一大姓?第209章 劉備 李翊俱得一子,本初用兵再圖南下第378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兒輩們皆已成婚,元老們終究是真的老了第306章 李翊:我又當爹了?還是個七歲的兒第133章 烽煙起,尋愛似浪淘沙第71章 三路兵馬共伐徐州第200章 若向三國覓君臣,李郎才氣配劉君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241章 二袁爭霸的時代已成過去,如今是齊魏相爭矣第290章 河北來神仙,道是李翊故人?第199章 見着李翊,方知天下庸才甚多,不如翊者多,勝似翊者少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157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士可擋百萬兵第364章 真正高明的國家博弈,是花錢流別人第366章 龍生龍,鳳生鳳,劉備哪個兒子會打第71章 三路兵馬共伐徐州第86章 天不絕炎漢,劉郎再逢張良(求訂閱!)第288章 劉備:丞相是寡人之蕭何,卻不須爲第186章 徐州的工作環境更好,俺們申請調離崗位!第72章 淮南劉子揚(求追讀!)第325章 不要問喪鐘爲誰而鳴,喪鐘爲你而鳴第363章 倘若朕未遇着先生,而是先遇孔明,第40章 徐州最後一個大患(求追讀!)第187章 不是隻有你曹劉會叫外援第296章 劉備大宴玉龍臺,李翊吟詩抒情懷第325章 不要問喪鐘爲誰而鳴,喪鐘爲你而鳴第181章 今天下英雄惟玄德與操耳第192章 李翊變樂毅,呼吸間,下齊七十餘城第144章 疆土不懂分與合,隻歎人心隔第108章 荀攸來了,甘寧還會遠嗎?(求訂閱!)第36章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