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設凌煙閣,評選開國二十八功臣

凌煙閣評選二十八功臣。

這項活動看似簡單,只是把功勞最大的二十八人排出來就可以了。

但你要真正老老實實按照純功績來排,是很容易出事的。

首功之人李翊,凌煙閣第一人倒是好選。

此項評選無有任何爭議。

第二人關羽,這幾乎也無太大爭議。

關羽一方面是最早一批的元從,一方面又是武將第一人,軍功第一人。

於情於理,都應該是僅次於李翊之下。

但到了第三人,爭議就有些到大了。

劉備正在糾結是給張飛還是給陳登。

張飛是自己的手足兄弟,創業至今,也立下了不少赫赫戰功。

何況,劉關張三兄弟向來不離分。

按理說,凌煙閣第三人給他應當是很合適的。

但陳登也是最早一批加入劉備的。

畢竟嚴格意義上講,劉備真正開始創業的時期,就是徐州時期。

而陳登作爲徐州大族,帶資進組。

不僅幫劉備開拓了淮南,抵禦袁術、抵禦孫氏。

在之後的中原大戰、河南之戰中更是立有赫赫戰功。

反觀張飛,幾乎沒有單獨指揮過任意一支集團軍。

更別說陳登還是封疆大吏了,人開發淮南。

修邗溝河道、芍陂水渠,屯田水利工程乾的風生水起。

不論是軍功還是政績,人家都拿得出手。

你張飛拿什麼跟人家爭第三?

而且從另一個角度講,

凌煙閣前三名,

李翊、關羽、陳登,他們哪個不是獨當一面的地方老大?

李翊管河北、關羽管青州,陳登管淮南。

這三塊地盤還都是富庶之地,於情於理都該給這三人。

也怪張飛自己不爭氣,

劉備不是沒有想過要培養張飛。

他一直拿召虎的例子勉勵張飛,就是希望張飛能成爲召虎那樣的文武全才。

可直到劉備稱帝,張飛依然沒能成爲那樣的人,辜負了劉備對他的殷切期望。

“……這第三人,臣已經選好了。”

見劉備在第三人的名單上,久久不曾下筆,李翊率先遞上了自己的名單。

劉備接過,旋即嘆了口氣,彷彿在說果然如此,

那張名單上赫然寫着“陳元龍”三個大字。

凌煙閣不單單是比功績,更是比職場上的人情世故。

關二張三有劉備捧着,自然無礙。

剩下的人,就看會不會做人了。

陳登與李翊是刎頸之交,有過命的交情。

李翊不可能不選他。

“……善。”

劉備執筆,在名單上寫下了陳登的名字。

緊接着,又在陳登下面寫下了張飛的名字。

至於第五人與第六人,則分別是魯肅與荀攸。

這二人同樣是很早一批的元從。

但荀攸是河北派的,魯肅則是劉備心腹。

荀攸自然要排在魯肅後面。

第七人趙雲,第八人馬超,第九人麋竺。

其中,麋竺主要也還是佔了一個元老的優勢。

作爲早期的天使投資人,他必須要進凌煙閣前十。

也幸好麋竺是李翊的大舅哥,不是劉備的。

不然麋竺的位次還要上調。

畢竟歷史上的麋竺,名位比諸葛亮都高。

本位面其未能與劉備結成姻親,自然是衝不了太前的。

至於前十守門員給誰,劉備也在犯難。

從感性上講,劉備想要給牽招。

wωw ★Tтkд n ★C 〇

這人是自己的發小,與自己關係不錯。

但從理性上講,牽招的功績遠不如很多河北將領。

選他的話,恐怕難以服衆。

“不如第十人便給呂奉先罷。”

李翊主動提出自己的建議。

呂布畢竟鎮守了遼東很多年,此前還有大破高句驪的軍功。

滅袁術、滅袁紹之戰,他也都有參與。

儘管他不一定對劉備絕對忠誠。

但人畢竟是功臣。

而且呂布這人其實很好哄。

把開國十大功臣的最後一個名額給呂布,呂布肯定感動地給劉備跪下。

從私心角度上講,李翊現在畢竟與呂布是姻親。

何況之前呂布幫忙敲打地方豪族,替李翊得罪了一批世家。

李翊答應過呂布,會保障他的晚年的。

於情於理,李翊都會向劉備爭取這個名額。

但好在本位面的劉備對呂布是十分喜歡的。

尤其呂布並未背刺過他,還幫他立下了不少戰功。

所以十大開國功臣最後一個名額給呂布,劉備對此並無意見。

前十名選完,便是前二十了。

第十一人,劉曄。

劉曄也算是很早一批加入劉備的元勳。

並且在遼東這等苦寒之地,熬了很多年的資歷,

當年李翊忽悠劉曄留在遼東監視呂布時,就曾許諾他將來肯定把他調回中央。

如今李翊也得履行這個諾言。

第十二人,黃忠。

黃忠雖貴爲四方將軍,但畢竟是越級提拔。

其雖有先登陷陣之功,但畢竟不是馬超、呂布那種獨鎮一方的將領。

所以很難去跟他們相爭。

第十三人,陳到。

第十四人,臧霸。

第十五人,田豫。

第十六人,牽招。

第十七人,徐晃。

徐晃雖然也能勉強算元從,很早便投靠了劉備。

但我們說過,凌煙閣評選功臣,不是純看功績。

要不然麋竺也不可能衝那麼高。

其中政治因素,也是很重要的參考對象。

徐晃在投靠劉備之前是爲誰效力的?

那是反賊楊奉啊!

所謂,“卿本佳人,奈何作賊。”

徐晃的政治案底不夠乾淨,所以很難衝到太前面。

第十八人,張郃。

第十九人,高覽。

張郃、高覽作爲袁紹舊將,按理說袁氏與劉氏的關係還算不錯。

但二人畢竟是降將出身,所以也不能衝太前面。

前十九名評選完畢,最後二十大的守門員自然落在了張遼身上。

正如前面所說,張遼雖然也立下不少軍功,但政治案底卻很複雜。

他最早是丁原的手下。

後來被派去到何進手下當從事,然後董卓掌權跟董卓。

董卓敗亡跟呂布。

最後他還是以“借調”的身份加入劉備陣營,並獲得正式編制的。

就張遼這個政治履歷,自然很難跟他的同事們去爭。

凌煙閣最後八人。

第二十一人陳羣。

陳羣雖然也是最早一批的元從,但當年勸劉備留在豫州發展時,不肯跟隨劉備去徐州創業。

忠誠不絕對,就是絕對不忠誠。

這就註定陳羣很難獲得更高的名位。

當然了,歷史上的劉備在丟了徐州之後,陳羣就順勢先後成爲了呂布、曹操的手下。

但本位面由於劉備並未丟失徐州,陳羣在名義上一直是劉備的屬下。

所以政治案底夠乾淨,也夠資格上凌煙閣。

第二十二人,徐庶。

第二十三人,龐統。

這兩人算是後起之秀了。

但由於在地方上的政績極爲突出,且並未犯過什麼大錯。

所以也能夠趕上凌煙閣排位。

但凡他們晚幾年出仕,凌煙閣就已經坐不下了。

第二十四人,袁胤。

袁胤作爲國舅,不僅僅是劉備這個大漢天子的姻親。

還是凌煙閣第一人李翊的姻親。

憑藉這一層關係,凌煙閣他不可能不上榜的。

好在袁胤在丹陽壓制了孫氏很多年,兼之又臨時加入了河北軍南征的陣營,混了點軍功。

所以也是有功績拿得出手的。

不然便令劉備犯難了。

第二十五人張繡,二十六人賈詡。

這對爺孫組合,屬於穩定發揮。

最大的功績,是在河南、河北大戰之時,選擇站隊了曹劉。

因爲這一次的關鍵站隊,使得二人有了很好的政治環境。

兼之此前破高句驪有功,維護了邊境穩定,所以也能掐着尾巴上榜。

至於最後兩名。

劉備望了一眼名單上的“諸葛孔明”四個字,不禁嘆了口氣。

猶豫一下,還是將之劃掉了。

“……孔明,爲何不聽我言吶。”

劉備暗自嘆息。

本來在他的精心規劃下,諸葛亮應該成爲荊州派的領袖,江南軍功第一人。

然後與河北派形成南北勢力均衡。

結果就因爲用馬謖這一念之差,使得荊州羣龍無首。

只有一個黃忠上了榜。

這下好了,江南的領袖毫無疑問要落到陳登身上了。

但凡諸葛亮不失誤,劉備便能夠順理成章地將他排在前十名。

然後與黃忠配合,毫無疑問荊州可以成爲江南的中流砥柱。

這下好了,白白讓陳元龍跟他的淮南將領們撿了便宜。

不是劉備不喜歡陳登。

只是陳登跟李翊可是生死之交,一起吃生魚片的兄弟。

試想河北軍功第一人與江南軍功第一人聯合在一起。

別說將來劉禪繼位了,就是劉備自己的都要犯怵。

當然,以李翊的睿智,或許會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但是……

誰又能預料到將來之事呢?

“陛下,還有最後兩人,也該選出來了。”

“臣以爲,可以選甘寧、周泰,亦或者徐盛、高順。”

最後兩人,雖然是打末的,但那也是榜上有名啊。

上了就是榮耀,也別嫌棄名次低。

但劉備看着這個名單,眉頭緊皺。

李翊舉薦的四個人中,有三個都是陳登的手下。

還有一個高順,幾乎是呂布的愚忠,並不絕對忠誠於自己。

“憲和隨我多年,我不能薄待於他。”

“這第二十七人,還是給憲和罷。”

劉備思考再三,到底是寫下了簡雍的名字。

至於最後一人,當劉備落筆寫下的的名字後。

就連李翊都微感詫異——

劉琰。

你道是劉琰是何許人也?

劉琰是豫州魯國人,劉備在豫州期間,徵任劉琰爲從事。

所以他其實是劉備最早一批的元從。

由於劉琰與劉備是同宗同姓,而且爲人很有儀表風度,善於交談議論,因此深得劉備厚待。

經常作爲賓客的身份跟隨着劉備應酬交際。

那爲什麼劉琰的存在感會這麼低呢?

主要還是因爲他雖然是元從,但除了陪劉備應酬之外,實在沒別的什麼建樹。

也拿不出什麼功績來。

歷史上關於劉琰最著名的兩件事。

一件是劉琰跟魏延吵架,諸葛亮護犢子,讓劉琰給魏延道歉。

一件是劉琰給後主劉禪造黃謠,被劉禪給砍了。

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劉琰跟麋竺一樣,都是功勞小地位極高的存在。

在與諸葛亮共同上書彈劾李嚴的奏本當中,劉琰名列第一。

足見劉琰在當時的地位。

劉琰嚴格意義上講,也算是劉備爲數不多的宗室大臣。

但可能確實因爲其能力比較平庸,史書上是真沒記載他立下過什麼大功。

只說他跟劉備關係很好,劉備非常厚待他。

說好聽點兒是私人秘書,說難聽點麼……

“既然陛下覺得無有異議,那臣在擬好具體的名單之後,便將之公佈出去了。”

見劉備寫下劉琰的名字後,李翊也不多嘴。

看來老劉還是希望扶持幾個自己的絕對心腹上去的。

如果不是劉琰實在是拿不出太大的功績來,估計老劉還要真把他的名位往上調一調。

“……善,已經是二更天了。”

劉備揉了揉太陽穴,疲憊地伸了伸懶腰。

“子玉也早些休息,五天後便是登基大典了。”

“備可不能沒有你這個丞相主持儀式呢。”

“……呵呵,此臣分內之事,榮幸之至。”

李翊親自送別劉備,然後纔回房歇息。

這晚上,他只睡了兩個時辰。

然後便早早地起來,開始主持凌煙閣修建事宜。

並命人將自己昨晚與劉備一起評選出來的開國二十八功臣榜單張貼出來。

留在雒陽的臣子們,自然對這份名單極爲感興趣。

凌煙閣看似是評開國二十八功臣。

實則是劉老闆公司上市,準備要和股東們分紅了。

凌煙閣便是分得股份最多的那一批。

大夥兒當然要看看自己能不能上榜了。

“也不知道會不會有我的名字?”

“呸!你算哪根蔥?有也得是老子。”

“老子這條命都是跟隨聖上一起拼下來的,凌煙閣乃公我非進不可!”

“快快快,榜單公佈出來。”

“別擠別擠,別踩着我的腳了~”

當侍者將榜文張貼出來的一瞬。

一衆位高權重的大臣,此時竟不顧禮儀,拼命往前頭擠。

都想看看自己的名字有沒有上榜。

“諸位,請排隊站好,不要擠!不要擠!”

維持現場秩序的工作人員,欲哭無淚。

只因擠進來的大臣們個個戰功彪炳,位高權重。

他一個都惹不起,卻又不得不規勸他們站好,以維持秩序。“第一名,果然是李相爺!”

寫在最高處的榜一大哥,名諱是那麼亮眼。

衆人的目光接着往下看。

與此同時,一旁的工作人員也順勢開口介紹。

凌煙閣二十八功臣。

第一人,李翊。

第二人,關羽。

第三人,陳登。

第四人,張飛。

第五人,魯肅。

第六人,荀攸。

第七人,趙雲。

第八人,馬超。

第九人,麋竺。

第十人,呂布。

第十一人,劉曄。

第十二人,黃忠。

第十三人,陳到。

第十四人,臧霸。

第十五人,田豫。

第十六人,牽招。

第十七人,徐晃。

第十八人,張郃。

第十九人,高覽。

第二十人,張遼。

第二十一人,陳羣。

第二十二人,徐庶。

第二十三人,龐統。

第二十四人,袁胤。

第二十五人,張繡。

第二十六人,賈詡。

第二十七人,簡雍。

第二十八人,劉琰。

榜單公佈完畢之後,底下立馬炸開了鍋。

“這劉威碩何德何能,竟能位列凌煙閣二十八席?”

魏延指着金榜,面紅耳赤,憤憤不平。

“我原以爲這上榜之人當是功臣元勳,那某也服氣。”

“只是似這般人物,靠諂媚主上上榜得來提名。”

“那某也能上。”

話音方落,許褚當即出言嘲諷:

“你上什麼上,你上炕都費勁?”

嗯?

魏延聞言,紅臉大怒,見是許褚。

乃欲拔刀喝斥:

“汝乃何人,敢對吾出言不遜?”

“便對汝出言不遜,汝又待怎的?”

許褚全然不懼,意欲拔刀對之。

兩人都是悍猛之將。

而許褚又是劉備的保鏢,魏延又是李翊的人。

他倆一起衝突,周圍人無一人敢上去勸架。

“咳咳咳……”

就在兩人劍拔弩張之時,忽聞廊下傳來兩聲輕咳。

但見李翊負手而來,紫袍玉帶映着朝陽,晃得人睜不開眼。

方纔還喧嚷如市的庭院,霎時鴉雀無聲。

“諸君好興致啊。”

“這凌煙閣功臣剛評選出來,爾等便要手底下見真章了?”

說着,走至許褚、魏延二人跟前,原本平靜的臉色忽然一變,厲聲叱道:

“還不把刀劍放下!”

許褚最先將劍收好。

魏延望了眼李翊,才緩緩將刀收入鞘中。

李翊又走至榜文面前,指尖輕撫榜文金邊。

“昨夜陛下與李某二更方定此榜。”

他忽然轉身,目光如電。

“諸位該有些真知灼見。”

衆人額頭沁汗,各自低頭不語。

“當然——”

李翊忽然笑若春風。

“諸位若有異議……”

“可具表呈遞。”

“何必學那市井之徒,當街鼓譟呢?”

言外之意,這榜單是我李翊跟劉備一起評選出來的。

你們誰要是有異議,大可以私下裡來找我們。

跟我們說說,我們哪裡“選錯”了。

人羣最後,新晉凌煙閣功臣劉琰正縮着脖子往後躲,卻被李翊一眼釘住。

“劉從事!”

“聽聞你昨日在府中設宴慶賀?”

劉琰被李翊這麼突然一點名,唬得腿一軟差點跪下。

“下官……下官……”

“該賀。”

李翊親手扶他,“正好後日大朝,陛下要你當衆講講江夏水戰。”

拍拍他肩膀,“可別.辜負了這凌煙之位。”

衆人噤若寒蟬,皆不敢發聲。

“如今我們的國家正在經歷政權更迭,正值多事之秋。”

“諸位應當團結於內,一致對外。”

“不可使魏賊、吳賊有可乘之機。”

“公等可明白?”

李翊目光逡巡一圈,環視衆人。

衆人齊齊拱手,大聲回道:

“謹遵相爺教誨!”

在經過李翊的敲打之後,接下幾日倒也相安無事。

……

建安十七年七月甲子,雒陽南郊。

晨曦初露,七十二面赤旗獵獵作響。

劉備頭戴十二旒冕,身着玄衣𫄸裳,腰佩太阿劍,緩步登上受禪臺。

臺下三公九卿、四方將領肅立,羽林郎執戟如林。

王朗在祭壇上,高聲朗讀祭文:

“惟建安十七年七月甲子,越十二日丁巳,皇帝備,敢昭告於皇天后土。”

“漢有天下,歷數無疆。”

“羣下將士,以爲漢祀墮廢,備宜延之,嗣武二祖,躬行天罰。”

“備懼無德忝帝位,詢於庶民,外及遐荒君長。”

“僉曰:天命不可以不答,祖業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無主。”

“率土式望,在備一人。”

“備畏天明命,又懼高、光之業,將墜於地。”

“謹擇吉日,登壇告祭,受皇帝璽綬,撫臨四方。”

“惟神饗祚漢家,永綏歷服!”

讀罷祭文,李翊率衆官奉上玉璽。

劉備受了,捧於壇上,再三推辭曰:

“備無才德,請擇有才德者受之。”

李翊奏曰:

“王上平定四海,功德昭於天下,況是大漢宗派,宜即正位。”

“今既已祭告天神,復何讓焉!”

文武各官,皆呼萬歲。

辭讓之禮過後,劉備這才以其渾厚的聲音,大聲說道:

“朕承天命,繼漢正統!”

“在此宣佈——”

“國號爲漢,年號章武!”

漢朝屬火。

而章字五行屬火,故用章便意爲延續漢的火德。

此外,章通“彰”。

譽爲彰顯自己的一統天下的武功。

至此,漢室正式完成三興。

自劉邦、劉秀之後,劉備也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漢朝。

史稱齊漢、季漢。

後世也稱其爲大漢第三帝國。

在定下國號與年號之後,禮官高聲唱道:

“拜——”

萬民俯首,山呼萬歲。

聲震九霄,驚起滿城飛鳥。

登基大典完成之後,衆人轉入德陽殿進行冊封大典。

這也是衆人翹首以盼的。

此前不少人都立下赫赫戰功,劉備只給賞賜了些金銀,加賜了點食邑就結束了。

現在劉老闆你終於給咱公司整上市了,也該給咱老兄弟分紅了!

德陽殿內,金碧輝煌。

禮官高聲唱道:

“立劉禪爲皇太子!”

十一歲的劉禪出列受璽,胖乎乎的臉上滿是莊重。

比起此前他稚嫩青澀的模樣,此刻受封太子時,他已顯得頗知禮數了。

劉備見着阿斗如今的模樣,也露出了老父親的欣慰笑容。

看來阿斗這孩子在河北被教的不錯。

也是,那裡有相父,有姨母,有母親。

還有一堆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確實對他更好。

待在下邳,自己這個齊王能陪他的時間終究是太少了。

說到底,孩子最需要的還是陪伴吶。

“父親。”

再次見着劉備的劉禪,此刻也是淚溼眼眶。

“阿斗,該叫父皇了。”

袁瑛自身後輕輕將劉禪抱住,小聲溫柔地提醒着他。

劉備見着袁瑛,沉聲說道:

“原來你還知道回來?”

袁瑛撇了撇嘴,有些委屈地嘟囔道:

“常言道,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妾既爲君妻,自當隨君左右。”

咯咯~

銀鈴般的笑聲自右側傳來。

循聲望去,袁瑩挽着李翊的胳膊迎面走來。

阿姊受封皇后,她也是帶着全家人跑來雒陽湊熱鬧。

身爲丞相夫人,自然是有資格進入德陽殿,一觀冊封大典的。

“夫妻之間豈有隔夜之仇,陛下如今貴爲萬民之主。”

“不可爲小事而憂於心。”

李翊出聲開導。

袁瑩也掩脣笑道:

“~對啦,姊姊現在也是母儀天下的皇后了,小妹恭喜了。”

袁瑛面露紅霞,向李翊夫婦道謝。

“子玉先生、還有阿妹,這段時日多謝你們的照顧了。”

她鳳冠霞帔,從容拜謝,走至劉備身旁。

劉備說道:

“朕非爲見你,唯想見理兒耳。”

袁瑛望着他的眼睛,問:

“你不想見我,你當真不想見我麼?”

李翊乃出言解釋道:

“皇后有所不知,陛下命我將你們從河北接來之時。”

“還特地叮囑,務必要讓皇后一起來雒陽。”

“當真?”

袁瑛眸中一亮,轉頭看向劉備。

“咳咳。”劉備輕咳一聲,“朕只是不想在冊封大典時,無有皇后罷了。”

“夫君,你瞧他們。”

袁瑩將頭輕輕靠在李翊肩上,一副磕到了模樣。

李翊聳了聳肩,將袁瑩的頭抖開。

“殿上這麼多人,注意形象!”

“卿卿我我,像什麼話!”

袁瑩被抖開後,朱脣微嘟,白李翊一眼:

“我偏要如此!”

竟又往前一撲,非要靠在李翊肩上。

“莫鬧。”

李翊壓低聲音去捉她搗亂的手,反被夫人在掌心輕撓三下。

“大喜的日子,便由我任性一回嘛。”

“不行!”

李翊果斷拒絕,卻並未再將袁瑩推開。

因爲此刻,劉永也被甘夫人牽了過來。

劉永、劉理兩個親兒子既然都到齊了,劉備當即讓禮官宣佈。

“封劉永爲魯王,劉理爲樑王。”

兩位少年皇子稚聲謝恩。

而就這在時,當禮官念到“封劉封爲翼王。”時,滿朝譁然。

須知,劉封並非劉備親生。

僅僅是劉備巡縣荊州時,收的一個義子罷了。

“一個假子,居然能夠封王?”

衆人雖未張口明說此話,但劉備卻能從百官臉上讀出來這個意思。

“兄長,到底還是太仁厚了!”

關羽鳳眼微眯,捋着長髯,無奈嘆息。

“只盼日後不要惹出禍事來。”

他是一個傳統的人,肯定不會真把劉封當劉備兒子看待。

張飛也道,“俺早就看出兄長對這假子甚爲優厚,只是未曾想竟會給他封王。”

“二哥說的對,兄長到底還是太善良了!”

其他人不敢多嘴,但兩位叔叔可是有一說一。

劉封被封王自然是受寵若驚,但驚喜過後,便是無窮無盡的壓力。

劉備早料到這一出,便徑直走到劉封跟前,正色說道:

“封兒,諸子之中,屬你最爲年長。”

“汝雖非朕親生,但經過這段時日的相處。”

“朕觀你戰場上,是一個敢於衝先的將軍。”

“戰後,是一個照顧士兵,同情民衆的善人。”

“知道朕爲何要封你爲翼王麼?”

“《詩經》雲,如鳥斯翼。”

“你作爲兄長,當好生照顧你的弟弟們。”

劉封垂淚謝恩:

“父皇教誨,兒臣銘記於心。”

劉備轉身走時,又留下一句話:

“記住,若不想被別人瞧不起,就用實際行動去證明自己。”

諸子封王完畢之後。

接下來,便是衆人翹首以盼的功臣分封了。

……

第136章 大丈夫既知黎庶苦痛,豈可困坐終老?第65章 袁術:他劉大耳也配與我同列?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292章 天樞對左慈:穿越者遇上修仙者第167章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方為李翊行事之風第1章 穿越第一天就被劉備救了(新書,求收藏!)第225章 釃酒臨江,萬民擁護,固一世之雄也第120章 利用好手牌,專克曹賊第285章 東吳滿盤皆輸,諸葛亮治楚益齊第90章 劉備的恩情還不完,根本還不完!(求訂閱!)第245章 馬孟起威震幷州,曹阿瞞割須棄袍第30章 休說草魚甚膾(求追讀!)第265章 戰江夏孫氏報仇,殘手足禍起楚宮第82章 徐璆震驚,劉備一年到底幹了多少事?(求首訂!55)第321章 中原大戰正式打響,開闢第一戰場陳第274章 孔明子玉皆不在,劉備獨治齊第271章 名不虛傳,李相智激周郎第166章 郯侯為天下計,豈見小民哉?第154章 曹孫劉三家聯合,抗袁紹?第316章 曹魏爆兵,與齊國的殊死一搏第253章 總制北疆,令出則山海可移。第74章 劉曄的人生十字路口(求追讀!)第253章 總制北疆,令出則山海可移。第285章 東吳滿盤皆輸,諸葛亮治楚益齊第315章 劉備:河北居然這麼富,李相這幾年第243章 劉表僭位楚公,李翊發明餃子,使昭第161章 君臣組合連擊,龐統直呼頂不住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241章 二袁爭霸的時代已成過去,如今是齊魏相爭矣第258章 世事雖變,主公猶是主公,翊亦猶是第59章 五指成拳,開始屯田(求追讀!)第245章 馬孟起威震幷州,曹阿瞞割須棄袍第198章 曹操羨慕麻了,劉備的張良怎麼還能充當魯班?第103章 陳登驚駭,李翊身處驚濤駭浪之中,尤弄潮兒(求訂閱!)第221章 若有李郎憐花意,洛水宓神也垂眸第171章 原來跟著徐州躺贏的感覺是這樣的第222章 袁氏故吏:李翊弄曹瞞如嬰兒,我等誓死追隨劉將軍第336章 高祖盟誓,非劉不王,臣不敢爲此破第52章 軍師真是奸真是足智多謀!(求追讀!)第65章 袁術:他劉大耳也配與我同列?第132章 天下英雄聚陳地,訴衷情,覓封侯第227章 天樞 臥龍 鳳雛,拉動天下的三駕馬車第53章 老劉啊,半場香檳開不得(求追讀!)第118章 劉備:老李,你要老婆不要?第224章 劉備:子玉必不負我,願舉北國之事,盡付先生第261章 劉備已非昔日那個阿備,關羽仍是那第18章 聰明人最瞭解聰明人(求追讀!)第40章 徐州最後一個大患(求追讀!)第58章 徐盛歸附,孔融接到(求追讀!)第11章 張飛震驚,張良人物被我們三兄弟遇上了?(求追讀!)第338章 劉備:朕剛當上皇帝,你便要抗旨嗎第116章 一飯之恩,魚水相顧第32章 我李翊專打感情牌(求追讀!)第339章 相爺要做的事,是足以影響後世千年第335章 設凌煙閣,評選開國二十八功臣第217章 劉備:先生之學識,超邁今世千載矣第290章 河北來神仙,道是李翊故人?第87章 壯士快意無經緯,丈夫當流英雄淚第310章 算才華,總是我勝人,今勝昨。於往第124章 老劉:不差錢兒,他要多少我給多少!第122章 君臣相得,萬能套路屢試不爽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101章 單刀赴會?李翊也幹了!第270章 一時瑜亮,周郎見孔明第291章 曹操:十年了,被劉備壓制十年,蒼第319章 呂布:公若不棄,布願與相爺聯姻第83章 袁譚敢來,定叫他有來無回!(爆更,求訂閱!)第209章 劉備 李翊俱得一子,本初用兵再圖南下第210章 比肩垓下,李翊將諸侯之兵,決戰袁紹十五萬大軍第295章 劉備:爲什麼不學曹操?爺們要臉第49章 走過最長的路,是你的套路(求追讀!)第167章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方為李翊行事之風第154章 曹孫劉三家聯合,抗袁紹?第50章 劉備:我也遇到吾之子房了第307章 相父!相父!相父!第291章 曹操:十年了,被劉備壓制十年,蒼第55章 幸虧沒與老劉為敵(求追讀!)第72章 淮南劉子揚(求追讀!)第69章 劉備:“誰還有夢想?”第308章 人心是最好的一課,劉禪與李治的成第314章 臥龍戰略:四路集團軍,給曹操來個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180章 何謂袁神?第108章 荀攸來了,甘寧還會遠嗎?(求訂閱!)第7章 丹陽諸將,誰與爭功?(求追讀!)第110章 許劭震驚,李翊強的可怕,這我主還玩個毛?(求訂閱)第89章 袁譚感動,我與子玉親如兄弟(求訂閱!)第301章 魏延 陳到:丞相,我們太想進步了!第277章 齊國政場風雲變,幾多官吏下河南?第209章 劉備 李翊俱得一子,本初用兵再圖南下第89章 袁譚感動,我與子玉親如兄弟(求訂閱!)第246章 周郎英姿取廬江,曹操腹背受強敵第334章 順天應人,劉協禪位;炎劉不絕,劉第240章 劉備進位齊王,李翊受封丞相第328章 武廟十哲必須有軍事理論貢獻:李翊第168章 夫略不世出,能總英雄以撥亂反正者,李翊也第83章 袁譚敢來,定叫他有來無回!(爆更,求訂閱!)第236章 觀李翊用兵,虛實相生,奇正相合,頗得孫吳之法第136章 大丈夫既知黎庶苦痛,豈可困坐終老?第102章 江東傑瑞,李翊弄之如嬰兒(求訂閱!)
第136章 大丈夫既知黎庶苦痛,豈可困坐終老?第65章 袁術:他劉大耳也配與我同列?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292章 天樞對左慈:穿越者遇上修仙者第167章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方為李翊行事之風第1章 穿越第一天就被劉備救了(新書,求收藏!)第225章 釃酒臨江,萬民擁護,固一世之雄也第120章 利用好手牌,專克曹賊第285章 東吳滿盤皆輸,諸葛亮治楚益齊第90章 劉備的恩情還不完,根本還不完!(求訂閱!)第245章 馬孟起威震幷州,曹阿瞞割須棄袍第30章 休說草魚甚膾(求追讀!)第265章 戰江夏孫氏報仇,殘手足禍起楚宮第82章 徐璆震驚,劉備一年到底幹了多少事?(求首訂!55)第321章 中原大戰正式打響,開闢第一戰場陳第274章 孔明子玉皆不在,劉備獨治齊第271章 名不虛傳,李相智激周郎第166章 郯侯為天下計,豈見小民哉?第154章 曹孫劉三家聯合,抗袁紹?第316章 曹魏爆兵,與齊國的殊死一搏第253章 總制北疆,令出則山海可移。第74章 劉曄的人生十字路口(求追讀!)第253章 總制北疆,令出則山海可移。第285章 東吳滿盤皆輸,諸葛亮治楚益齊第315章 劉備:河北居然這麼富,李相這幾年第243章 劉表僭位楚公,李翊發明餃子,使昭第161章 君臣組合連擊,龐統直呼頂不住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241章 二袁爭霸的時代已成過去,如今是齊魏相爭矣第258章 世事雖變,主公猶是主公,翊亦猶是第59章 五指成拳,開始屯田(求追讀!)第245章 馬孟起威震幷州,曹阿瞞割須棄袍第198章 曹操羨慕麻了,劉備的張良怎麼還能充當魯班?第103章 陳登驚駭,李翊身處驚濤駭浪之中,尤弄潮兒(求訂閱!)第221章 若有李郎憐花意,洛水宓神也垂眸第171章 原來跟著徐州躺贏的感覺是這樣的第222章 袁氏故吏:李翊弄曹瞞如嬰兒,我等誓死追隨劉將軍第336章 高祖盟誓,非劉不王,臣不敢爲此破第52章 軍師真是奸真是足智多謀!(求追讀!)第65章 袁術:他劉大耳也配與我同列?第132章 天下英雄聚陳地,訴衷情,覓封侯第227章 天樞 臥龍 鳳雛,拉動天下的三駕馬車第53章 老劉啊,半場香檳開不得(求追讀!)第118章 劉備:老李,你要老婆不要?第224章 劉備:子玉必不負我,願舉北國之事,盡付先生第261章 劉備已非昔日那個阿備,關羽仍是那第18章 聰明人最瞭解聰明人(求追讀!)第40章 徐州最後一個大患(求追讀!)第58章 徐盛歸附,孔融接到(求追讀!)第11章 張飛震驚,張良人物被我們三兄弟遇上了?(求追讀!)第338章 劉備:朕剛當上皇帝,你便要抗旨嗎第116章 一飯之恩,魚水相顧第32章 我李翊專打感情牌(求追讀!)第339章 相爺要做的事,是足以影響後世千年第335章 設凌煙閣,評選開國二十八功臣第217章 劉備:先生之學識,超邁今世千載矣第290章 河北來神仙,道是李翊故人?第87章 壯士快意無經緯,丈夫當流英雄淚第310章 算才華,總是我勝人,今勝昨。於往第124章 老劉:不差錢兒,他要多少我給多少!第122章 君臣相得,萬能套路屢試不爽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101章 單刀赴會?李翊也幹了!第270章 一時瑜亮,周郎見孔明第291章 曹操:十年了,被劉備壓制十年,蒼第319章 呂布:公若不棄,布願與相爺聯姻第83章 袁譚敢來,定叫他有來無回!(爆更,求訂閱!)第209章 劉備 李翊俱得一子,本初用兵再圖南下第210章 比肩垓下,李翊將諸侯之兵,決戰袁紹十五萬大軍第295章 劉備:爲什麼不學曹操?爺們要臉第49章 走過最長的路,是你的套路(求追讀!)第167章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方為李翊行事之風第154章 曹孫劉三家聯合,抗袁紹?第50章 劉備:我也遇到吾之子房了第307章 相父!相父!相父!第291章 曹操:十年了,被劉備壓制十年,蒼第55章 幸虧沒與老劉為敵(求追讀!)第72章 淮南劉子揚(求追讀!)第69章 劉備:“誰還有夢想?”第308章 人心是最好的一課,劉禪與李治的成第314章 臥龍戰略:四路集團軍,給曹操來個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180章 何謂袁神?第108章 荀攸來了,甘寧還會遠嗎?(求訂閱!)第7章 丹陽諸將,誰與爭功?(求追讀!)第110章 許劭震驚,李翊強的可怕,這我主還玩個毛?(求訂閱)第89章 袁譚感動,我與子玉親如兄弟(求訂閱!)第301章 魏延 陳到:丞相,我們太想進步了!第277章 齊國政場風雲變,幾多官吏下河南?第209章 劉備 李翊俱得一子,本初用兵再圖南下第89章 袁譚感動,我與子玉親如兄弟(求訂閱!)第246章 周郎英姿取廬江,曹操腹背受強敵第334章 順天應人,劉協禪位;炎劉不絕,劉第240章 劉備進位齊王,李翊受封丞相第328章 武廟十哲必須有軍事理論貢獻:李翊第168章 夫略不世出,能總英雄以撥亂反正者,李翊也第83章 袁譚敢來,定叫他有來無回!(爆更,求訂閱!)第236章 觀李翊用兵,虛實相生,奇正相合,頗得孫吳之法第136章 大丈夫既知黎庶苦痛,豈可困坐終老?第102章 江東傑瑞,李翊弄之如嬰兒(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