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袁紹:漢之善於兵者,無過於李翊

卻說李翊領兵至倉亭,與袁紹決戰。

李翊共將兵四萬人,俱是勁卒,可戰之士。

其中步兵有三萬人,騎兵有一萬人。

然李翊只將騎兵置於中軍處,並不打算直接派上場。

他將望遠鏡取出,遙遙眺望袁紹軍陣。

只見人山人海,旌旗蔽日,少說十五萬衆。

方知袁紹所言非虛,其能動員之兵力,實屬可怕。

兩軍對峙,都等着對方先出招。

袁紹知道河南軍士單兵戰力強,所以並不着急派出軍團進攻。

李翊率先出牌,下令道:

“張俊乂聽令!”

張郃披堅執銳,大聲應道:

“末將在!”

“汝即率麾下八百兒郎,出陣挑戰!”

“喏!”

在接到軍令之後,張郃即率本部大戟士兵,擺出方陣,闊步走了出去。

“高順聽令!汝即率陷陣營,亦佈下陣勢。”

“協助張將軍守禦!”

“得令!”

高順領命,即率陷陣營一千八百人,同樣擺出方陣。

與張郃的大戟士佈下陣勢軍,共計兩千六百人。

陣勢的變化,早已驚動了遠處的袁軍主將。

傳令兵飛馬報給袁紹,言說李翊軍已經派出一隊方陣了。

袁紹即站在犛蓋戰車上,舉目眺望。

“好雄壯的軍士!”

袁紹嘖嘖感慨,心中已經篤定這支方陣就是李翊軍最精銳的步兵部隊。

因爲這種披甲率,是不可能大規模組建的。

那麼李翊既然擺出來了,袁紹說什麼也得將它吃掉。

只是如何吃,卻是袁紹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也許有人會問,這支部隊不就兩千多人嗎。

袁紹十多萬人,對上這兩千多人至於這麼謹慎嗎?

其實這還是遊戲思維作祟。

覺得自己只要有部隊,直接平A上去就可以了。

我們說過,一支部隊的士兵也是要分三六九等的。

通常披甲率最高的部隊,就是戰力最強的部隊。

而這支戰力最強部隊往往是全軍的主心骨。

一旦它被殲滅了,剩下的部隊士氣就很容易崩潰。

這就是李靖說的:

“譬如弈棋,兩敵均焉。”

“一着或失,竟莫能救。”

現在李翊既是派出了最精銳的部隊,也是把自己的“破綻”給暴露在了袁軍面前。

袁紹眯起眼眸,沉吟了半晌,並未着急應對。

衆將雖然無話,卻也十分緊張,都在等待袁紹下達命令。

李翊也闔着雙眸,不發一言。

兩人雖隔着數裡,但都在揣摩對方的心思。

“馬延、張𫖮聽令。”

袁紹終於還是忍不住了。

這支精銳部曲,說什麼也得將它吃下來。

“汝二人各領一隊騎兵,前去挑戰!”

“得令!”

馬延、張𫖮即率本部騎兵出陣。

袁紹又對烏維說道:

“請將軍率本部勇士,掩護我軍衝陣。”

由於土山一戰先登營死傷殆盡,袁紹已經沒有大規模的遠程部隊了。

所以袁紹請出了這隊匈奴騎兵,以遊牧之騎射,拉扯賊軍。

“願爲袁公效勞。”

烏維手提長矛,馬背遊擊弓,將矛衝身後一招,大喊一聲:

“Давай!(衝啊)”

衆匈奴騎兵齊齊發出陣陣嗚哇的吼叫聲。

命令一經下達,即分作左右兩隊,勢如羽翼。

“大都督!袁軍進攻了!”

探馬慌不迭地衝到李翊面前。

“……嗯。”

李翊緊皺着眉頭,對陳王劉寵吩咐道:

“大王,就請您率本部蹶張士,分作兩隊。”

“各引一千五百人,伏於步兵方陣之後。”

劉寵一拱手,朗聲道:

“樂意效勞。”

一頓,又道,“更乞借黃忠、蔣欽一用。”

黃忠、蔣欽皆是射箭好手。

此次決戰,李翊也是從各部郡縣徵召回來了不少優質將領。

李翊欣然從之,命黃忠、蔣欽俱聽候劉寵吩咐調遣。

二將領命,取來箭袋、長弓,下馬入隊。

劉寵命黃忠、蔣欽各領一隊蹶張士,伏於門旗之下。

雖然人數龐大,很難完全隱藏。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尤其騎兵已經衝起來了,是不可能中途停止的。

現在李翊與袁紹都各自打出了自己的優勢牌。

接下來,就要看看誰的點數大,誰的牌品好了。

烏維將匈奴騎分作兩隊,待掐好距離之後,即命兒郎彎弓搭箭,朝着張郃的步兵方陣猛射。

右隊騎兵射左隊步兵,左隊騎兵射右隊步兵。

這也是遊射的傳統戰法,即“左射右,右射左。”

之所以這樣射,是因爲正面好防禦。

左邊射右邊,右邊射左邊,可以讓正面、左面、右面、上面全部被箭雨包圍。

大戟士軍、陷陣營士齊齊舉盾,上下左右無死角覆蓋住全身。

砰砰砰!

箭矢如雨點般打在盾牌上。

雖然盾面寬厚,然仍有不少箭矢自夾縫中伸進去,正中士兵的眉心。

不少士兵倒在了地上。

不過靠着出色的防禦,一輪箭雨下來,死傷算是極少的。

而當看着一輪箭雨下去,這隊步兵方陣仍在前線堅挺之時。

烏維的臉色已經不大好看了。

事實上,

面對人家的全副武裝,他們的騎兵想純靠武力將之全部殲滅是非常困難的。

不論是近戰騎兵還是遊騎兵,真正的作用是士氣打擊。

騎兵之所以可怕,是因爲他們速度快、力量大、震撼性強。

如果親臨戰場,看到一大隊騎兵排山倒海地向你衝來。

那個視覺效果將無比震撼。

所以許多步兵見着騎兵衝來,就容易心中生怯。

還沒開打,就慫了打算跑。

但你越是想跑,就越能讓騎兵發揮出自身的優勢。

畢竟兩條腿是跑不過四條腿的。

人家還沒開打,你就崩潰了。

不僅後面的騎兵要追着你砍,你自己人還得幫着踩你。

這就是騎兵打步兵能打出屠殺性效果的原因。

事實上,步兵擺下陣勢之後,對上騎兵的劣勢並不大。

但前提就是他們不能慫,必須得是訓練有素,久經沙場的老兵。

所以李翊在糾結了很久,才選出了高順訓練多年的陷陣營,以及隨張郃征戰多年的大戟士兵。

對於李翊來講,最悲壯的角度,張郃、高順將會成爲他的“棄子”。

這些步兵敢死隊,只能舉着盾牌奮力向前。

只要他們能把袁紹最精銳的騎兵部隊吸引出來,那他們的戰略任務就已經完成了。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一場戰役,騎兵部隊是隻能用一次的。

因爲不止步兵有方陣,騎兵其實也有方陣。

一旦他們衝了,就失去了速度和陣型。

就會變成漫山遍野,參差不齊的騎兵單體。

這種騎兵單體威脅是非常小的,再多的騎兵也將變成一盤散沙。

其整體的殺傷效果也將大幅下降。

再把騎兵整合起來組在一起,會非常麻煩費時間。

所以騎兵的效果往往是省着用的。

在與步兵的對戰中,恰恰是能儘量不用就儘量不用。

因爲騎兵珍貴,最大的效果就是將對方的陣型衝散。

步兵沒了陣型,單兵戰力就更弱了。

所以在使用次數有限的前提下,好鋼一定要用在刀刃上。

李翊通過這個佈陣,就是打算誘出袁紹最強的那張優勢牌。

即便你的王牌,把我這兩千多精銳全部打死了。

但你的騎兵陣型也衝散了,你已經失去了你最大的那張優勢牌。

但我的最強牌——涼、幽、並三州鐵騎還沒有打出去。

我只須指揮我的步兵貼過去,再讓騎兵部隊衝散你的陣型。

你被衝散的步兵,如何跟我的步兵方陣打?

“不許退!務必頂住!!”

李翊掣劍在手,厲聲大喝。

眼見對面的騎兵齊出,李翊定下的第一個戰略目標已經完成。

即誘使你打出王牌。

第二步,就是頂住這張王牌的進攻。

他下令讓步兵排下陣勢,抵在張郃部曲的身後,幫他分擔壓力。

一面又催促張郃軍舉盾向前。

只有向前推,他們纔有機會反擊。

但這也意味着,張郃軍的“被射面積”也將增大。

“全軍向前!進!”

軍人骨子裡便是服從,張郃也不例外。

他踏上戰場的那一刻,就沒有想過更多。

只知道李翊下令讓他向前,他便向前。

“進!進!”

衆軍口中喊聲不斷,擋在前方,闊步向前。

他們身穿大鎧,持盾一口,人如頑鐵,往前撞去。

噠噠噠!

許多箭矢落山,打在盾山,聲音沉悶。

噗噗噗!

不少步兵被箭矢射死,血流滾滾,倒在地上。

身後之人,便踩踏着戰友的屍體,繼續前進。

場面正顯悲壯。

身後望見的士兵,無不心潮澎湃。

而伏在旗下的劉寵,更是出汗如漿。

他伸手擦了擦額頭的汗水,望一眼前方已經排列好的蹶張士。

暗想李翊爲何還不下令放箭,敵軍明明已經進入到了射程範圍之內。

李翊等了片刻,見袁軍騎兵又拉近了不少距離,直到距離只剩數十步的時候。

這才果斷下令道:

“放箭!”

“放箭!!”

一聲令下,三千張強弩同時發射。

棒棒棒……

弩矢瞬發,鼓號齊響。

數不清的弩矢如雨點,遮天蔽日地飛向袁軍騎士。

噗噗噗……

還在衝鋒的騎兵躲避不及,紛紛中招。

脖頸之上,被弩矢一擊洞穿。

“啊啊啊……”

慘叫聲不斷自風中傳來,放眼望去,無數人落馬。

大量的匈奴騎士,更是被連人帶馬一起射落。

這便是弩兵的強大之處。

他比之弓箭手,缺點在於射速慢。

射一發弩,已足夠弓箭手射四支箭了。

但弩的力度更大,威力更強。

並且可以無限時的瞄準。

而弓箭卻往往是拉開就要射,一直拉着,力氣再大的人都受不了。

但是弩卻可以像手槍一樣,端着一直瞄準。

這也就意味着,殺傷力大的弩兵,在瞄準一個目標後。

一旦對方走進射程,就很有可能一擊斃命。

而弓箭手是很難達到這個效果的。

這也是爲什麼李翊要找劉寵借蹶張士的原因。

除了袁紹的先登營外,全天下已經找不出比劉寵麾下更好的弩兵了。

一輪弩矢下來,袁軍騎兵立時斃命千餘人!

衆軍士無不驚駭!

當此之時,原本伏於盾下的張郃,飛身而出。

大叫一聲:“殺賊!”

衆敢死步兵,齊齊放下盾,持戈砍人。

“什麼!?”

袁紹見着前部騎兵大量落馬,心下已知這些騎兵回不來了。

騎兵衝鋒,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當第一股氣沒能夠將對方沖垮時,短時間內就已無法再形成一股新的力量了。

“破了!破了!”

“賊軍騎兵破了!”

有人遙指前方,傳播着喜訊。

不管怎麼講,騎兵永遠是各個兵種力的最強。

而此次巔峰對決,一上來李翊便打掉了袁紹的優勢牌。

那此戰勝負的天平,無疑已向李翊軍方向傾斜。

衆河南軍士無不士氣大振。

“全軍向前推進!”

李翊抓準戰機,下令步兵在前,弓弩兵在後。

騎兵分作兩翼,掩護弓弩兵射手。

衆軍士有條不紊地向前推進,四萬人滾滾向前。

腳步聲和殺氣震天懾地!

萬軍之中,李翊拔出天子劍來:

“趙雲、呂布、張繡!”

“在!”

三名大將應聲出列。

“爾等各率本部騎兵,向前破陣!”

“遵命!”

天下間名列前茅的騎兵將領,分兵率領幽州騎、幷州騎、涼州騎出陣破敵。

李翊又傳喚徐州本土營中將領。

“張飛!”

“張遼!”

“高覽!”

“徐晃!”

“在!”

四將奔馬而來,待命在側。

李翊又下來,傳喚曹營將領。

“夏侯淵!”

“曹仁!”

“樂進!”

“李典!”

曹營諸將,在出徵前早已被曹操三令五申。

此戰,要服從李翊的指揮。

違命者,李翊可持倚天劍立斬之。

曹營四將飛馬而至,向李翊拜道:

“參見大都督!我等隨時候命!”

李翊大聲對衆人說道:

“今日一戰,必破袁軍。”

“我已遣趙雲、張繡、呂布領本部騎前去破陣。”

“爾等各領百騎,分八隊而擊之。”

“不避箭矢,直衝袁紹中軍陣!”

喏!!

張飛、張遼、高覽、徐晃、曹仁、夏侯淵、李典、樂進總共八名悍將。

各領百騎,共計八百騎,號八百勇士,直奔袁紹中軍處而去。

“隨我來!”

張遼躍馬而出,取盾一口,擋在胸前。

衆騎士直隨張遼步伐,蹄聲如雷,滾滾向前。

那邊張繡的西涼騎先至,正撞入步、弓兵混隊中。

衆騎士掄起盾、綽起馬刀,居高臨下,照着下面便砍。

刀光衝一顆顆人頭徑直掃過。

噗噗噗!

血流滾滾。

“呂布在此!誰敢與吾一戰!”

呂布身騎赤兔,手舞方天畫戟,更是一馬當先。

方天戟強力出招,空中罡風呼呼作響,耳旁寒光閃爍。

袁軍將士大聲慘叫,人頭嗖的一聲便落了地。

生生的被呂布一戟砸落。

“是、是呂布!”

“真是呂布!”

袁軍將士見着呂布,無不膽寒。

他們曾經是與呂布共事過的,見識過呂布“馳突陣中,斬首而還”的本領。

當年呂布與袁紹決裂時,他們還曾被袁紹派去追殺過呂布。

不過彼時袁軍將士都只是跟在呂布軍身後,並不敢接戰。

沒想到多年已後,該來的還是要來。

這一戰終究是避免不了。

“啊啊啊……”

未等衆軍士接戰呂布。

只聽得左翼部隊兄弟,忽然發出陣陣慘叫。

衆即視之,見着一個又一個袁兵被衝倒在地慘死。

而亂兵之中,飛來一匹雪白如暇的白龍馬,白龍馬渾身雪白,無半根雜毛。

如同雪白的緞子一般。

白玉晶瑩,透亮閃爍,渾身上下散發着驚人的氣勢。

白馬踏雨馳突,馬背上端坐着一員悍將,白袍銀甲,極其雄壯。

一人一騎,宛如一體。

“來者何人!?”

呂翔催刀,領軍接戰。

“常山趙子龍在此!還不閃開!”

趙雲暴喝一聲,飛馬衝入敵陣,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

身後幽州騎士在後,隨着趙雲不斷向前衝鋒。

直殺得袁兵人仰馬翻,人頭割盡。

“給我上,頂住!”

袁紹雙目血紅,嘶聲大吼。

見着李翊軍開始反攻,當即催促步兵向前。

你能用血肉之軀,擋住我的騎兵衝勢。

我也可以!

雖然我的步兵不如你的悍勇,但我們人多。

有的是人來抵消你的衝鋒!

“衝啊!”

最勇敢的人,勇於衝在最前頭。

無數受過袁氏恩惠的將士,奮力向前,擋住李翊軍的騎兵攻勢。

噗嗤!

撞過來的人,立馬血肉飛濺。

兩軍碰撞在一處,交戰激烈,寸步不讓。

一波又一波的衝鋒發起,一波又一波的人倒下。

血戰多時,戰場交界點反覆爭奪,已被血肉模糊了腳下。

馬蹄落下,不見泥塵。

唯有血流成河,屍堆成山!

戰局頓時陷入了僵持階段。

李翊軍這邊攻勢迅猛,不斷向前衝殺。

袁軍這邊失了銳氣,但仍有不少忠勇之士,不斷往上填。

“全軍頂住!”

“我軍人數衆多,李翊必不能勝!”

“頂住!”

袁紹嘶聲大吼,拼命的鼓舞士氣。

十五萬大軍,縱是每人伸長脖子給李翊軍砍,那刀也得砍卷。

“——報!”

“稟袁公,張𫖮戰死!”

“——報!”

“稟袁公,呂翔戰死!”

“——報!”

“……”

一封又一封敗報,不斷向袁紹呈上來。

這些都是他麾下的大將。

他們的能力如何姑且不論,但他們起到的是穩定軍心的作用。

只要戰死一個,他所在的部曲,就成了無頭蒼蠅,無人指揮。

這就需要袁紹馬上派遣一員新的將領,去接管他的部曲。

袁紹草草地任命了新的將領前去接管。

但一個又一個將領戰死的悲報傳來,令袁紹直忙得焦頭爛額。

“全軍跟我衝!”

風中,袁紹似乎聽到了李翊的喊聲。

睜大眼睛看時,遙遙望見李翊的軍旗在寒風中掣曳搖擺。

它的出現,已經意味着袁軍的敗軍已定。

“袁公!快撤!”

“我軍敗了!我軍敗了!”

不知是誰喊了一句,拉着袁紹便要往回跑。

袁紹大是不甘,口吐鮮血。

“吾自歷戰數十場,不意今日狼狽至此!”

“此天喪吾也!”

這一戰是它的全力一搏,輸了可不單單是意味着這一戰輸了。

“……撤。”

袁紹用盡全身最後一絲力氣,下令撤軍。

而當撤兵的命令一下,袁軍士兵陣型離散。

最後能拖慢李翊軍行軍速度的部隊也沒了。

一個個丟盔棄甲,倒戈便逃。

然李翊軍並未停手的意思,大軍部隊向前推進。

騎兵更是緊追在身後,見人便砍,見人便殺。

袁紹聚合心腹文武,死衝血路奔走。

行無一箭之地,左邊樂進、右邊于禁殺出。

直殺得袁軍屍橫遍野,血流成渠。

又行不到數裡,迎面正撞上呂布軍。

呂布見着袁紹,亦是大喜過望:

“擒得袁紹,便得巨億!”

呂布並未意識到袁紹身上的政治價值。

他如果將之擒住,可以從曹劉那裡得到遠超過一億錢的東西。

但呂布只關心袁紹的人頭值錢,並未想太多。

“婢養小兒,呂布在此!”

呂布大喝一聲,拍馬舞戟,直取袁紹。

袁紹見是呂布,唬得肝膽俱裂。

袁軍將士亦是望風披靡,四散奔走。

袁紹高聲大呼:

“今若不決死戰,必爲所擒矣!”

“爾等欲爲階下囚乎?”

袁紹親自上陣督戰,袁軍士氣稍振,奮力向前,擋住了呂布軍的攻勢。

袁紹趁勢指揮士兵們向北衝突,兩軍混殺一場。

總算得脫重圍。

袁紹麾下大小將士,皆被箭矢、刀兵所傷。

少者,傷勢四、五處。

大者,傷勢十五、六處。

至河邊時,大量袁兵被逼向絕路。

不少士兵還沒來得及投降,便被李翊軍驅趕至河裡。

袁軍連人帶馬,俱下河吃水。

哀嚎聲,痛哭聲,響徹黃河!

十五萬大軍傷亡殆盡。

李翊軍從早上,一直殺到夜晚天黑、

喊叫聲已從綿綿不斷,變爲間或耳聞。

廝殺一日,李翊這才下令全軍休整。

但仍是命少股騎兵部隊,出去捕捉漏網之魚。

將士們開始打掃戰場。

約過一個時辰,行軍主簿拿着一封竹簡,來向李翊彙報。

“大都督!”

“據粗略統計,此戰我等斬敵足足斬敵有七、八萬餘人。”

這是明文統計到的,還沒有算上其他被殺散的。

也就是說這個戰果,基本上已經完成了李翊出征前的戰略目標。

即摧毀袁紹的生力軍!

李翊打這一仗,不單單是爲了保衛河南,更是爲了摧毀河北再度南下的可能。

毫不誇張的說,兩場大戰下來。

河北的一代人都死在了這裡面。

袁氏在三到五年之內,不可能再有任何南下的想法。

雖然如此,卻還有一個更恐怖的現實。

此戰戰果已是超然。

但也僅僅只是抹平了河南、河北的戰力優勢。

如果接下來想要河北,你依然得一戰一戰打。

因爲人家守禦本土的士兵,依然存在。

但那是後話,眼下享受當下的戰果纔是正經。

“……善。”

“可將軍報書作兩份。”

“一份如實彙報,傳回曹司空、劉將軍處。”

李翊下令道。

那主簿又問:

“那另一份軍報呢?”

李翊嘴角微微翹起,笑道:

“另一封軍報,就寫我軍此戰,斬敵八十萬人。”

“傳回河南,想必河南軍民在看到此封軍報之後,必然士氣大振。”

那主簿先是一愣,旋即正色應道:

“下官明白了!”

隨後,張飛大大咧咧地走過來,笑道:

“痛快!此戰殺得痛快!”

“軍師真是用兵如神吶!”

呵呵……

李翊面上一如往常從容。

沒有人知道,今日臨陣指揮之時,他是頂着多麼大的壓力。

此戰之所以能勝,還是得多虧了二鳳那句話:

“朕觀千章萬軍,不出乎多方以誤之一句而已。”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當槍兵、弓兵、弩兵、騎兵等一大堆兵種合在一起。

如何搭配,如何使用,都要根據戰場形勢來進行變化。

今天對袁紹,

李翊用先登軍在前,弩兵在後面放黑槍,步兵陣在後面掩護應對。

待消耗掉袁紹的優勢之後,再派出騎兵出來收割。

怎麼設計讓對方鑽入你的圈套裡,怎麼能讓你能剋制對手的兵種和陣型,而不至於被對方剋制。

這就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李翊經過此戰,其實也得到了淬鍊。

他有了更加豐富的臨陣指揮經驗。

今日這一戰,以少勝多,他是絞盡腦汁,想方設法地騙袁紹打出自己的優勢牌。

最後袁紹果然沒有忍住,率先用出了騎兵。

“古今勝敗,率由一誤而已,況多失者乎?”

李翊揹着手,向張飛總結自己獲取的經驗。

“事敗勿餒,勝或亦因僥倖。”

“後事如何,尚未可知。”

“你我都當時時砥礪,不可鬆散懈怠。”

張飛悻悻地聳了聳鼻子,旋即哈哈笑道:

“俺已知矣。”

“軍師樣樣皆好,獨愛緊繃。”

“咱打了勝仗,豈能不樂?待到何時方樂?”

李翊無奈地笑笑,“益德說的有理,今日就讓將士們好生慶祝。”

後面一句,遲疑一下還是沒有說。

他想說,如今擊敗袁紹了,就應該馬不停蹄地進軍河北。

趁你病,要你命!

……

第123章 六馬十二兵,高順陷陣營第186章 徐州的工作環境更好,俺們申請調離崗位!第295章 劉備:爲什麼不學曹操?爺們要臉第58章 徐盛歸附,孔融接到(求追讀!)第120章 利用好手牌,專克曹賊第5章 我有一計,可破曹軍(求追讀!)第127章 大耳哥冷靜!這會打破軍師的苦心孤詣第319章 呂布:公若不棄,布願與相爺聯姻第165章 我比老劉先有子第82章 徐璆震驚,劉備一年到底幹了多少事?(求首訂!55)第8章 曹豹第一層,曹操第二層,誰在第三層?(求追讀!)第325章 不要問喪鐘爲誰而鳴,喪鐘爲你而鳴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216章 李翊佈局,天下諸侯皆爲棋矣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210章 比肩垓下,李翊將諸侯之兵,決戰袁紹十五萬大軍第47章 惶恐不安的曹豹第64章 未見其人,便識破其圖謀(求追讀!)第331章 漢中之戰:曹劉爭霸第317章 劉玄德再得一子第81章 三路出兵,劉備這福氣能小了?(求首訂!45)第122章 君臣相得,萬能套路屢試不爽第4章 李先生果然是一位經綸濟世的高人(求追讀!)第67章 三分之勢的構想第72章 淮南劉子揚(求追讀!)第135章 打黃巾能致富,曹劉打了都說好第200章 若向三國覓君臣,李郎才氣配劉君第101章 單刀赴會?李翊也幹了!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273章 荊州關公來投第113章 劉備:我就離開幾天,先生便乾出這麼大的事來?(求追訂!)第229章 郯侯治河北,誠守其法,大之垂舉後世,小之造福一身第193章 袁紹盡起大軍南下,曹劉合兵一處拒強敵第75章 大漢魅魔第274章 孔明子玉皆不在,劉備獨治齊第83章 袁譚敢來,定叫他有來無回!(爆更,求訂閱!)第110章 許劭震驚,李翊強的可怕,這我主還玩個毛?(求訂閱)第115章 劉備我的軍師可比蘇秦張儀第232章 郯侯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第148章 鼓角轟轟,看誰一念之差蠢蠢欲動(說一下之後的更新計劃)第157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士可擋百萬兵第334章 順天應人,劉協禪位;炎劉不絕,劉第332章 半生起落,換詩中幾許。滿腹風雲何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45章 英雄所見略同(求追讀!)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36章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求追讀!)第311章 亂世被髮好人卡,何嘗不是一種悲哀第246章 周郎英姿取廬江,曹操腹背受強敵第261章 劉備已非昔日那個阿備,關羽仍是那第279章 臨江仙赤壁懷李子玉第91章 備得李翊,正如高祖得良 平也(求訂閱!)第114章 李先生是張良韓信蕭何三合一聖體啊!第69章 劉備:“誰還有夢想?”第184章 反袁同盟正式形成第213章 半渡而擊,馬超一戰降幷州;袁神謝幕,兄弟之爭起腥風第187章 不是隻有你曹劉會叫外援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121章 關門放呂布,禍害袁曹!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93章 曹操:大耳欺我太甚所以向他求和吧(求訂閱!)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137章 李翊纔是全職高手啊第133章 烽煙起,尋愛似浪淘沙第207章 賈詡歎服,李翊之軍略,竊謂樂毅 田穰苴未必過此第64章 未見其人,便識破其圖謀(求追讀!)第279章 臨江仙赤壁懷李子玉第284章 臥龍得水,孔明掌權第58章 徐盛歸附,孔融接到(求追讀!)第338章 劉備:朕剛當上皇帝,你便要抗旨嗎第35章 合作共贏,三七分成(求追讀!)第11章 張飛震驚,張良人物被我們三兄弟遇上了?(求追讀!)第334章 順天應人,劉協禪位;炎劉不絕,劉第164章 那就各自粉墨亮相,看誰的演技驚豔全場第61章 曹操:“他劉備一介匹夫,哪裡來的如此膽識白嫖我!”(求追讀)第198章 曹操羨慕麻了,劉備的張良怎麼還能充當魯班?第317章 劉玄德再得一子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20章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求追讀!)第74章 劉曄的人生十字路口(求追讀!)第263章 曹操:只要曹仁堅持住,一切都會好第284章 臥龍得水,孔明掌權第73章 腹黑狠人魯子敬第13章 長歎息以掩涕兮(求追讀!)第311章 亂世被髮好人卡,何嘗不是一種悲哀第198章 曹操羨慕麻了,劉備的張良怎麼還能充當魯班?第35章 合作共贏,三七分成(求追讀!)第227章 天樞 臥龍 鳳雛,拉動天下的三駕馬車第184章 反袁同盟正式形成第300章 屠滅司馬氏第227章 天樞 臥龍 鳳雛,拉動天下的三駕馬車第238章 關張趙李全部回徐州,將有大事發生?第275章 套路中的套路,計中計中計第208章 聯匈奴,袁本初全力一搏;見長子,李子玉榮歸故里第4章 李先生果然是一位經綸濟世的高人(求追讀!)第295章 劉備:爲什麼不學曹操?爺們要臉第215章 用兵如神,打仗的最高境界,是指揮敵人第212章 龐統:馬超竟是先生的迷弟?
第123章 六馬十二兵,高順陷陣營第186章 徐州的工作環境更好,俺們申請調離崗位!第295章 劉備:爲什麼不學曹操?爺們要臉第58章 徐盛歸附,孔融接到(求追讀!)第120章 利用好手牌,專克曹賊第5章 我有一計,可破曹軍(求追讀!)第127章 大耳哥冷靜!這會打破軍師的苦心孤詣第319章 呂布:公若不棄,布願與相爺聯姻第165章 我比老劉先有子第82章 徐璆震驚,劉備一年到底幹了多少事?(求首訂!55)第8章 曹豹第一層,曹操第二層,誰在第三層?(求追讀!)第325章 不要問喪鐘爲誰而鳴,喪鐘爲你而鳴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216章 李翊佈局,天下諸侯皆爲棋矣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210章 比肩垓下,李翊將諸侯之兵,決戰袁紹十五萬大軍第47章 惶恐不安的曹豹第64章 未見其人,便識破其圖謀(求追讀!)第331章 漢中之戰:曹劉爭霸第317章 劉玄德再得一子第81章 三路出兵,劉備這福氣能小了?(求首訂!45)第122章 君臣相得,萬能套路屢試不爽第4章 李先生果然是一位經綸濟世的高人(求追讀!)第67章 三分之勢的構想第72章 淮南劉子揚(求追讀!)第135章 打黃巾能致富,曹劉打了都說好第200章 若向三國覓君臣,李郎才氣配劉君第101章 單刀赴會?李翊也幹了!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273章 荊州關公來投第113章 劉備:我就離開幾天,先生便乾出這麼大的事來?(求追訂!)第229章 郯侯治河北,誠守其法,大之垂舉後世,小之造福一身第193章 袁紹盡起大軍南下,曹劉合兵一處拒強敵第75章 大漢魅魔第274章 孔明子玉皆不在,劉備獨治齊第83章 袁譚敢來,定叫他有來無回!(爆更,求訂閱!)第110章 許劭震驚,李翊強的可怕,這我主還玩個毛?(求訂閱)第115章 劉備我的軍師可比蘇秦張儀第232章 郯侯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第148章 鼓角轟轟,看誰一念之差蠢蠢欲動(說一下之後的更新計劃)第157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士可擋百萬兵第334章 順天應人,劉協禪位;炎劉不絕,劉第332章 半生起落,換詩中幾許。滿腹風雲何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45章 英雄所見略同(求追讀!)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36章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求追讀!)第311章 亂世被髮好人卡,何嘗不是一種悲哀第246章 周郎英姿取廬江,曹操腹背受強敵第261章 劉備已非昔日那個阿備,關羽仍是那第279章 臨江仙赤壁懷李子玉第91章 備得李翊,正如高祖得良 平也(求訂閱!)第114章 李先生是張良韓信蕭何三合一聖體啊!第69章 劉備:“誰還有夢想?”第184章 反袁同盟正式形成第213章 半渡而擊,馬超一戰降幷州;袁神謝幕,兄弟之爭起腥風第187章 不是隻有你曹劉會叫外援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121章 關門放呂布,禍害袁曹!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93章 曹操:大耳欺我太甚所以向他求和吧(求訂閱!)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137章 李翊纔是全職高手啊第133章 烽煙起,尋愛似浪淘沙第207章 賈詡歎服,李翊之軍略,竊謂樂毅 田穰苴未必過此第64章 未見其人,便識破其圖謀(求追讀!)第279章 臨江仙赤壁懷李子玉第284章 臥龍得水,孔明掌權第58章 徐盛歸附,孔融接到(求追讀!)第338章 劉備:朕剛當上皇帝,你便要抗旨嗎第35章 合作共贏,三七分成(求追讀!)第11章 張飛震驚,張良人物被我們三兄弟遇上了?(求追讀!)第334章 順天應人,劉協禪位;炎劉不絕,劉第164章 那就各自粉墨亮相,看誰的演技驚豔全場第61章 曹操:“他劉備一介匹夫,哪裡來的如此膽識白嫖我!”(求追讀)第198章 曹操羨慕麻了,劉備的張良怎麼還能充當魯班?第317章 劉玄德再得一子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20章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求追讀!)第74章 劉曄的人生十字路口(求追讀!)第263章 曹操:只要曹仁堅持住,一切都會好第284章 臥龍得水,孔明掌權第73章 腹黑狠人魯子敬第13章 長歎息以掩涕兮(求追讀!)第311章 亂世被髮好人卡,何嘗不是一種悲哀第198章 曹操羨慕麻了,劉備的張良怎麼還能充當魯班?第35章 合作共贏,三七分成(求追讀!)第227章 天樞 臥龍 鳳雛,拉動天下的三駕馬車第184章 反袁同盟正式形成第300章 屠滅司馬氏第227章 天樞 臥龍 鳳雛,拉動天下的三駕馬車第238章 關張趙李全部回徐州,將有大事發生?第275章 套路中的套路,計中計中計第208章 聯匈奴,袁本初全力一搏;見長子,李子玉榮歸故里第4章 李先生果然是一位經綸濟世的高人(求追讀!)第295章 劉備:爲什麼不學曹操?爺們要臉第215章 用兵如神,打仗的最高境界,是指揮敵人第212章 龐統:馬超竟是先生的迷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