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老黃忠陣斬夏侯,錦馬超渡河破曹

第257章 老黃忠陣斬夏侯,錦馬超渡河破曹

卻說黃忠領兵攻上貝丘,居高臨下。

夏侯淵率麾下精騎,至山腳下修補鹿角。

Www ☢ttкan ☢Сo

時黃忠已率部衆,奪下山頭。

正撞見夏侯淵等人,俱已下了馬。

徐庶瞅準戰機,連呼:

“可擊!可擊!”

黃忠聞得此言,立將紅旗招展。

登時,鼓角齊鳴,喊聲大震。

黃忠一馬當先,飛馳下山來。

猶如天崩地塌之勢。

夏侯淵聞得山上響動,見黃忠一隊人馬奔騰而來。

大驚失色,措手不及。

正欲轉身上馬,老黃忠早已趕到麾蓋之下。

暴喝一聲,猶如雷吼。

夏侯淵大叫,未及相迎,黃忠寶刀已落。

連頭帶肩,砍爲兩段。

夏侯淵身死,餘衆皆駭然失色。

大潰而走,各自逃生。

黃忠藉着斬了夏侯淵的餘威,乘勢去奪館陶。

館陶守將乃路招、朱靈,見黃忠引兵來攻。

當即出城迎戰,兩人各率一路軍馬,兩下夾攻。

混殺一場,戰到好處,路招忽問道:

“怎不見了夏侯將軍?”

恰逢此時,只見北面來了一支兵馬。

正是此前守貝丘的杜襲、

杜襲找到路招、朱靈,慟道:

“夏侯將軍已爲黃忠所斬,劉備率兵渡了清河,斷了我軍歸路了!”

路招、朱靈聞言皆驚,暗道夏侯淵不過出去半日。

如何便被黃忠一老卒給斬了?

“夏侯將軍既死,我等空守此地也無益處。”

“不若且收兵回去見魏公,再另做打算。”

商議既定,朱靈、路招二將遂與杜襲合兵一處,引敗兵去清河上游紮營。

一面令人飛報曹操,備言夏侯淵被斬,館陶失守一事。

時曹操正在鄴都,心中一直惴惴不安。

正躊躇時,忽有快報來報——夏侯淵已爲黃忠所斬!

“什麼!?”

曹操聞言,面色大變。

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對東線戰場,有過任何最壞的打算。

即便以館陶爲據點,周圍領土全部喪失,曹操也有迴旋的餘地。

可怎麼也沒想到,他的東部戰區總司令竟會直接戰死。

曹操傷心欲絕,涕泗縱橫。

又問夏侯淵被斬的詳細過程。

哨騎如實向曹操說了。

曹操聞言,連連唏噓感嘆。

傷心之餘,一面又親自手書一封軍書。

令人將這封軍書發往清河前線,言說自己很快就會親自領兵過來支援。

讓路招、杜襲等人務必守住。

本來曹操還打算先觀望一下南北局勢的,但這都被夏侯淵的戰死給打亂了全部計劃。

哨騎領兵,將曹操的軍書帶回。

傳於杜襲、朱靈軍中,其書略曰:

——“淵本非能用兵也,軍中呼爲‘白地將軍’。”

“爲督帥尚不當親戰,況補鹿角乎?”

意思是,在曹操看來,夏侯淵本來就不是一個能用兵的人。

身爲督帥,不應該親自下場作戰,何況是去修補鹿角呢?

然後又把夏侯淵稱之爲“白地將軍”,白地就是無才的意思。

毫無疑問,館陶失守,東線戰場不利。

曹操把這一切的失敗都歸咎於了夏侯淵一人,認爲他是死有餘辜。

當然了,這肯定是曹操收買人心的手段。

因爲從夏侯淵的履歷來看,他並非無才,是有軍事才能的。

要真是個無能之輩,曹操又豈能讓他直接當一區總司令?

更別說歷史上的夏侯淵“虎步關右”,幫曹魏打下了大片疆土。

只是人總得向前看,死都死了,悔也無用。

曹操只能通過甩鍋給死人,才能安撫住剩下那幫戰敗將領的心。

如朱靈、路招、杜襲等人。

告訴他們,都是夏侯淵的錯。

不干你們的事,你們不要有負擔,好好接着幹。

當然了,要說這句話全是曹操的政治手段,也不盡然。

可能這也是曹操內心的真實想法。

畢竟他給夏侯淵投入了那麼多資源,想把他打造爲曹魏宗室二號將領。

可夏侯淵讀了那麼多的兵書,最後還是犯了那麼低級的軍事錯誤。

曹操對他,是又氣憤又心疼。

纔會在軍策中寫下這句話來,希望其他將領能夠引以爲戒。

路招等人得曹操書,果然心安不少。

在清河處立住營寨堅守,專等曹操大軍來援。

話分兩頭,

卻說黃忠斬了夏侯淵,梟其首級,提來見劉備。

劉備大喜,即差人攜金印去賞賜黃忠,又加其爲徵西將軍。

然後在帳內設宴慶功,專爲黃忠接風洗塵。

這是備備厚待功臣的一貫風格,給他排面拉滿。

正如當初李翊初加入時,劉備專程遣陳到用馬車將李翊載來。

然後當着衆文武的面,爲其慶功。

十年過去,劉備仍是如此。

席間,帳外列禁軍甲衛百人,執戟肅立。

帳內焚百和香,燭照如晝。

劉備居主位,左設丞相李翊,右列徐等謀臣。

黃忠白鬚染血,抱淵首級入內,擲於階前。

跪拜於地,道:

“末將幸不辱命,已斬夏侯淵首級。”

“爲大王首戰河北作見禮。”

劉備大喜,親斟金卮,賜黃忠曰:

“昔廉頗七十尚能飯,今將軍斬魏名將,壯哉!”

黃忠跪謝,將美酒一飲而盡。

衆將齊聲喝彩,稱讚老將軍勇猛。

黃忠自鳴得意,暗想今後誰還敢欺我年老?

李翊命人取鐵胎弓一挽,幽州毳貨十匹,賜予黃忠。

望着這些皮貨,劉備不禁感慨,以手指曰:

“這便是丞相前去幽州時,所爲之事乎?”

“……正是。”

李翊大方承認,“有此毳貨,胡漢皆富,不敢輕易望南。”

“我等可專心欲中原事務也。”

劉備頷首,“丞相真煞費苦心。”

於是,命人賜李翊錦絹百匹,明珠十顆。

隨後劉備又聚衆文武,商議下一步進兵事宜。

“目今夏侯淵戰死,曹操東線守備俱失,我料曹操必然親自領兵來。”

“公等有何高策,以教寡人?”

劉備目光逡巡一圈,詢問衆將。

張郃出列,拱手道:

“末將願領一支軍馬,前去清河旁下寨。”

“若曹操來犯,大王便來相救。”

“兩下齊攻,魏賊不難破也。”

劉備然其言,即命張郃率本部人馬前去。

又問李翊道:

“今斬夏侯淵,魏軍潰敗。”

“依丞相之見,當何以繼之?”

李翊澹澹答:

“淵首既懸,魏國上下皆震怖。”

“曹操必親提虎狼之師而來,此乃天命使兩雄決死之時也!”

“大王攜得勝之師,以逸待勞。”

“彼上下挫動,我士氣如虹。”

“但須列堂堂之陣,持凜凜之威,與操決死於河北!”

“當此之時,又何須問行陣方略?”

“惟礪刀戈,專候曹操耳!”

說人話就是,我軍現在大順風。

直接幹就完了!

劉備大喜,即餉了三軍將士。

仍命黃忠爲先鋒,率軍繼續南下,與曹操決死。

卻說曹操攜大軍已渡過清河,來抵禦劉備的進攻。

曹操深恨黃忠殺了夏侯淵,聞說此戰仍是這老匹夫爲先鋒。

當即對衆將說道:

“黃忠老賊殺吾大將,吾必擒之!”

衆人皆問曹公有何高見。

曹操乃開始調撥人馬,先對李典說道:

“黃忠前日勝了一場,斬我大將,正是志得意滿之時。”

“曼成可引一軍去北上下守糧草,只帶少量人馬。”

“黃忠必來劫糧,我命樂進率一軍抄後。”

“等黃忠陷套,汝二人合在一起廝殺,定叫這老賊死於此地。”

李典、樂進各自受計,領兵去了。

黃忠回到寨中,謂副將馬延道:

“老夫斬了夏侯淵,魏軍喪膽。”

“吾明日打算去劫曹軍糧草,給汝五百軍士守住大營。”

馬延諫道:

“聽聞曹操親至,曹賊用兵如神,未可輕動。”

“……不然,兵行險着。”

“前若無老夫搶佔貝丘,安得斬殺夏侯淵?”

“如今正是勇武建功之時,又何必猶豫不決?”

“如若不然,必叫其他將領搶了先。”

黃忠打算藉着這次大勝,一發給曹操收拾了。

由於每個將領,都有自己獨立的部曲。

他們各自紮營在其他據點,軍營之間相去也有些距離。

所以像黃忠這樣出兵,確實算得上是奇兵。

畢竟一旦竭營而出,是不能第一時間得到其他軍營的支援的。

如今的黃忠已是徵西將軍,位在馬延之上。

馬延乃河北降將,帶資進組。

故名位不低,甚至在許多徐州老臣之上。

可如果單是吃老本,是註定要被後來者居上的。

馬延作爲副將,倘若黃忠當真得勝,他肯定是也要跟着混不少軍功的。

又聯想到前不久黃忠陣斬夏侯淵,軍威赫赫。

索性搏一搏,便道:

“……善,既如此,我來助老將軍。”

“待到今夜三更,讓軍士盡皆飽食。”

“至四更時分離營,直殺到北上腳下。”

“盡燒魏軍糧草,先挫動曹操銳氣再說。”

黃忠喜,即依照計劃辦了。

是夜,四更。

黃忠領人馬在前,銜枚而進。

直到北上下時,東方既白,朝日初升。

黃忠果見此處糧草堆積如山,是魏軍屯糧之所在。

於是率軍殺進去。

李典率軍來守,迎戰黃忠。

李典軍少,廝殺一陣,便領兵退了。

黃忠見此,便教軍士下馬,取柴堆於米糧之上,盡數放火燒了。

衆齊兵正要點火,忽聞得背後人喊馬嘶。

樂進軍殺到,與黃忠混戰到一處。

李典復引軍回,與樂進夾攻,將黃忠困於垓心。

曹操登高望山腳之下,見黃忠被困,脣角不覺勾起一抹淺笑。

“老匹夫,今日合該死矣。”

“當有汝頭,祭吾妙才。”

曹操咬着牙,恨恨說道。

隨後,又吩咐呂虔引一支軍馬,去往館陶處截住去路。

嚴防劉備軍來救黃忠。

要知道,機會難得。

黃忠是因爲剛斬了夏侯淵,正是志得意滿之時,纔敢出奇兵用險招。

曹操正是抓住老黃忠這個心理,才設計將他困住。

如果不成功,教他走脫。

下次斷難使他再中計。

所以曹操寧可多損失些人馬,也要將此次的戰果吞下:

——即斬殺黃忠,爲妙才報仇!

待到午時,馬延在大營中不見黃忠回,心中已察覺不妥。

便欲率軍去救,左右人道:

“我營中不過五百人衆,將軍前去,徒送死矣。”

馬延心想也是,便問附近,誰的大營離得最近。

左右人答,張郃、徐晃兩位將軍的大營離得最近。

於是馬延各遣二十騎,找張郃、徐晃求援。

備言黃老將軍可能中了魏軍埋伏,請兩位將軍火速發兵救援。

各營將領,在前線都是有便宜行事之權的。

畢竟劉備也不是微操大師。

在古代並不發達的交通與信息下,如果什麼事都要向他彙報,必然延誤軍機。

所以黃忠可以獨自決定去劫營,張郃、徐晃自然也無須通稟劉備,便能發兵去救黃忠。

“……善。”

“我二人找黃老將軍,馬將軍人少,可先回。”

“去通報一聲齊王,就說我等已在前線與魏兵交手。”

三人商議既定,各司其職去了。 此時黃忠被曹操用大兵圍住,黃忠幾次嘗試率軍突圍。

終因人少,被魏軍死死圍在垓心,走脫不得。

魏軍也不着急找黃忠是廝殺,只是不讓他突圍,消耗其軍士體力。

至晌午時,黃忠軍人困馬乏。

黃忠暗想,他若集中兵力,攻擊一處。

自己率十幾騎必能走脫。

奈何麾下士兵,從之久矣,不忍棄去。

山上,曹操衝下面喊話:

“黃忠!汝殺我夏侯,吾本該梟汝首級。”

“但孤愛才,不忍相害。”

“汝若肯下馬受降,孤可饒你一死,往事既往不咎!”

此時的曹操老毛病又犯。

見黃忠年近六旬,拼殺一上午,猶是虎虎生威。

此等悍將,真古之廉頗也。

曹操便有了招降之心,下令軍士不許放冷箭,務必要生擒黃忠。

程昱在側,諫道:

“魏公,您當知道黃忠與關羽乃是一類人。”

“他們既認定了劉備,必不會生二心。”

“如今好不容易設計將黃忠引入埋伏。”

“將士們拼殺一上午,死傷頗重。”

“少時若齊軍反應過來,使人將黃忠救走。”

“則我等前功盡棄矣,魏公不可猶豫!”

言訖,一匹哨騎飛馬而來。

報說,張郃、徐晃各領一支軍殺來。

已被呂虔擋住,但恐支撐不了多久。

曹操即命朱靈率一支軍,前去支援呂虔。

又望了眼垓心的黃忠,虛張聲勢道:

“黃忠!如今汝被孤困在垓心。”

“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不如早降,免受累汝麾下軍士。”

黃忠正領兵廝殺,聞得曹操言,以刀指罵道:

“曹賊休狂!看老夫如何破汝陣來!”

於是抖擻精神,奮起神威,猛突曹操軍陣。

一連斬殺十數人,眼看就要突破曹操重圍了。

曹操見狀大驚,即下令給山下調撥人手,務必要困住黃忠。

“……劉備手下,猛將能人何其多耶?”

曹操發出一陣無奈的感慨,心中五味雜陳,有種說不出來的滋味。

終於,曹操下定決心,要斬殺黃忠。

命杜襲、路招,各引一軍增援。

當此時,忽聽得北面喊聲大作。

曹操驚問北面何故喧譁。

早有人報曰:

“稟魏公!北方殺來大片人馬!”

這不可能!

曹操瞪大眼睛,嘶聲怒吼:

“吾已使人,嚴查劉備軍動向。”

“彼有何能,可在孤眼皮子底下,從北面偷襲而來!”

程昱在旁側說道:

“主公,完全有可能!”

“您難道忘了,北面尚有一大患,未曾剪除。”

馬超!?

曹操倒吸一口涼氣,連連搖頭。

“馬超在幷州,如何繞到清河來了?”

“必是馬超借道黑山張燕,正如上次一般,寇略我趙界。”

程昱認認真真分析,他對馬超的繞道技術可太有經驗了。

之前追到幷州時,被馬超連番折辱。

此事令程昱一直懷恨在心。

正說時,馬超已經引軍殺到。

他遙遙望見,清河對岸,旗幟招展,便知齊魏兩軍已經交戰。

馬超的軍事打仗風格,是以果斷而聞名。

當即毫不猶豫,下令全軍渡過清河,入場參戰。

一如當年渡河,一戰降幷州一般。

“馬超在此,誰敢與我一戰!”

馬超挺槍驟馬,引軍殺到,直往前衝。

迎面正撞着一將,乃李典部將崔烈也。

手舞雙刀,拍馬直取馬超。

未及三合,被馬超手起一槍刺死。

曹兵敗走,馬超引軍直重圍,又一支兵攔住去路。

爲首之人,乃魏將王植也。

馬超挺槍喝問:

“汝等在此處,圍住的是誰?”

王植應聲答曰:

“請君入內查看。”

馬超聞言大怒,驟馬一槍,便來刺王植。

王植躲閃不及,被刺死於馬下。

馬超乃趁勢引軍殺入重圍,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

他麾下所部,皆是與他征戰多年的西涼軍。

到幷州後,又招募了些幷州郎,還混了些胡騎。

這些人的特點就是,戰力極強,混不怕死。

但缺點就是軍紀極差,每破一處,必將此地擄掠一空。

否則軍士不歡,下次並不效死力。

馬超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他只要軍士們效死力。

只要打了勝仗便可,其餘之事,並不多問。

至於繳獲賊軍的戰利品,自然也是歸屬於士兵。

多殺多得,少殺少得。

得益於此,馬超麾下部衆,個個如狼似虎,人人健兒。

在馬超的引領之下,如一柄鋼刀插入奶酪一般。

殺透了魏軍重圍。

李典、樂進皆抵擋不住,被馬超救出了黃忠。

“將軍豈非黃忠乎?”

“來者可是馬將軍!?”

兩人雖未有過照面,但看過對方軍旗之後,多少能猜到一些對方身份。

“正是馬超!”

“吾聞清河對岸人喊馬嘶,特來救援!”

黃忠大喜,連連道:

“將軍來得正是時候!”

“可與老夫,一起殺賊!”

於是,黃忠催督手下人馬,打起精神。

喊道援軍已至,破敵便在今日。

黃忠部遂個個抖擻精神,奮起廝殺。

眼看到嘴的熟鴨子被馬超救走,曹操怒不可遏。

“……快!繼續調撥人馬。”

“勿使馬超、黃忠走脫。”

“今日咱們新仇舊恨一起算了!”

黃忠於曹操有殺兄弟之仇,馬超於曹操則有割須棄袍之仇。

兩大仇人聚在一處,正是廝殺之時。

衆魏將領了曹操軍令,紛紛率兵,來趕馬超、黃忠。

哪裡想,這二將合兵一處,戰力極猛。

黃忠拈弓搭箭,例不虛發,一箭一個。

馬超威風赫赫,大呼:

“汝主曹操尚被吾殺得割須棄袍,汝等何敢阻吾去路?”

雖然黃忠有斬夏侯淵之功,但其實馬超的名聲要更加響亮。

因爲人在涼州時,就是年少成名。

而河東之戰,戰敗郭援,更是將馬超的名望推至頂峰。

馬超所到之處,衆軍士但見“錦馬超”三字旗號。

便想起其一戰降幷州之勇,互相傳說,盡皆逃竄。

很快,便被馬超、黃忠合力殺透了重圍。

曹操登高下望,見馬超、黃忠所向無前,莫敢迎敵者。

奮然大怒,自領左右將士來趕二人。

兩軍正鬥之時,只聽得後面喊聲大震。

鼓角齊鳴,齊兵趕來。

左有張郃,右有徐晃。

原來二將,已經殺敗了呂虔,便往北上下趕。

曹兵與馬超軍、黃忠軍正酣鬥之時,忽被後方突然殺出來的一軍,打了個措手不及。

一時大潰,連連後退。

自相踐踏,被齊兵驅趕到清河邊。

落水死者,不計其數。

曹操見此,只得棄了北山糧草與大寨,退回清河北岸。

於是,馬超、黃忠、張郃、徐晃四將,乘勢佔了魏寨。 wωω▲ттkan▲c○

又奪了北山糧草,將水中淹死魏兵盡數撈起。

扒了衣服,作爲軍器戰利品留用。

清河一役,齊軍大獲勝捷。

衆軍士盡皆歡喜不盡,即差人去向齊王報捷。

劉備聞說前線大勝,欣喜不已,便帶着李翊一同趕往清河邊勞軍。

黃忠因久戰,身負刀傷數處。

劉備乃親持金瘡藥,爲其敷傷,笑謂黃忠道:

“將軍此戰,雖險實奇!”

黃忠慚愧而拜道:

“此戰雖然大勝,然終是末將輕敵冒進,險累三軍將士。”

“忠又豈敢貪功?”

劉備正色說道:

“……不然,若非卿奮勇衝陣,焉能令曹操盡出伏兵?”

“非卿陷圍,何得有此清河大捷耶!”

如果說,貝丘一戰斬夏侯,是挫動了魏軍銳氣。

那麼此次清河大捷,便是實打實的殲滅了曹操的有生力量。

爲劉備未來平定河北,打下了堅實基礎。

劉備思來想去,將此次大捷的二號功臣,給了黃忠。

至於頭號功臣……

李翊引馬超來見劉備。

“……大王,此人便是西涼錦馬超。”

馬超得李翊引見,當即來劉備面前拜道:

“末將馬超,見過齊王千歲!”

劉備觀馬超目若朗星,威風凜凜,大喜過望。

即上前執馬超手說道:

“……好好好,寡人對孟起早已是望眼欲穿,思之久矣。”

“早欲相見,恨不逢時。”

“今日總算得見,果然見之不俗!”

馬超在幷州跟隨龐統磨鍊了幾年,心境已非舊日可比。

當即執劉備手道:

“今馬超已棄父來投大王,願大王勿要相疑。”

“可以馬超爲子,同心戮力,共誅國賊!”

這是馬超向劉備表忠心。

在《山陽公載記》裡記錄了這樣一則故事。

說馬超在投靠劉備後,劉備厚待馬超。

馬超由於半生諸侯,禮儀不當,常常直呼劉備表字。

由此引來了關張的不滿。

是不是覺得馬超此舉跟另一人很像?

沒錯,

呂布初投劉備時,也是一口一個賢弟叫着。

這或許真的是邊陲武人的共性吧。

不過這則故事的真實性存疑。

很多人認爲馬超當時已經窮途末路,心境也成熟不少。

怎會天真到去直呼劉備表字?

結合後來馬超的表現來看,馬超入蜀之後,的確已經是一個官場老油子了。

比如馬超帶頭勸進,讓劉備稱王。

沒錯,歷史上帶頭勸劉備稱王的不是諸葛亮,而是馬超。

從後來劉備對馬超的封賞來看,馬超的地位是最高的。

在名單中排在第一位,封爲了左將軍,假節。

左將軍是劉備曾經擔任過的職位,可見劉備是真心喜歡馬超。

後來劉備稱帝,更是直接封馬超爲驃騎將軍,領涼州牧。

驃騎將軍,是蜀漢武將中的最高官位。

位在關羽、張飛之上。

馬超的高位當然有政治上的因素,但也不能完全歸咎於政治。

畢竟武官第一人,是要多方面考量,慎重之後才能給的。

馬超此時正值壯年,又丰神俊朗,面貌俊美。

劉備對其喜愛有加,即邀馬超入宴,與自己同席飲酒。

在飲罷之後,馬超酒醉,劉備命人將之帶入自己的帳內。

與他同牀共枕,抵足而眠。

一夜過後。

不表。

……

次日,清晨。

劉備醒轉,人報李翊求見。

命之入見後,李翊手捧書卷,將之遞給劉備。

“大王,此爲清河一役,有功將士的封賞表。”

“昨夜,臣已草擬完畢。”

“還請大王過目,如有不妥之處,可請大王自行定奪。”

劉備目光快速地瀏覽一遍。

隨後合上竹帛,謂李翊道:

“諸將封賞,寡人並未覺得有何不妥。”

“只是黃老將軍爲何無有封賞?”

劉備問。

……

(本章完)

第69章 劉備:“誰還有夢想?”第176章 只要對方不用核武器,我徐州絕不出動大漢魅魔第117章 曹操兵鋒甚急,快去找玄德公求救!第47章 惶恐不安的曹豹第18章 聰明人最瞭解聰明人(求追讀!)第242章 曹操新得冢虎,李翊初試度田第148章 鼓角轟轟,看誰一念之差蠢蠢欲動(說一下之後的更新計劃)第152章 袁氏二女,你我共享之何如?第205章 昔者李翊將兵,無敵天下,功不世出,略不再見第241章 二袁爭霸的時代已成過去,如今是齊魏相爭矣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32章 我李翊專打感情牌(求追讀!)第188章 曹操初戰袁本初,關公威震白馬津第207章 賈詡歎服,李翊之軍略,竊謂樂毅 田穰苴未必過此第192章 李翊變樂毅,呼吸間,下齊七十餘城第119章 呂布是張好牌,不要浪費了第209章 劉備 李翊俱得一子,本初用兵再圖南下第207章 賈詡歎服,李翊之軍略,竊謂樂毅 田穰苴未必過此第3章 人活一世不能白來一趟(求追讀!)第207章 賈詡歎服,李翊之軍略,竊謂樂毅 田穰苴未必過此第35章 合作共贏,三七分成(求追讀!)第26章 鞭撻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求追讀!)第2章 我料曹操久不將撤兵矣(新書,求收藏!)第29章 麋家的決定(求追讀!)第133章 烽煙起,尋愛似浪淘沙第176章 只要對方不用核武器,我徐州絕不出動大漢魅魔第134章 史冊間,一筆書,萬民哭第1章 穿越第一天就被劉備救了(新書,求收藏!)第245章 馬孟起威震幷州,曹阿瞞割須棄袍第139章 李翊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第137章 李翊纔是全職高手啊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吶,怎麼會擺鴻門宴呢?第146章 光陰不解蒼生願,誰來論功過?第256章 夏侯淵:爺們兒就愛修鹿角第40章 徐州最後一個大患(求追讀!)第149章 李翊用兵如神,雖韓 白複生,亦未必至此也第165章 我比老劉先有子第276章 世人皆知,赤壁乃李翊之謀,幹孔明第106章 你四世三公,當然不如我帝室貴胄了第51章 臧霸:“劉備有高人相助啊!”第1章 穿越第一天就被劉備救了(新書,求收藏!)第96章 劉備懵圈,曹操要把屁股讓給我?(求訂閱)第126章 天子王駕,東歸何處?第93章 曹操:大耳欺我太甚所以向他求和吧(求訂閱!)第71章 三路兵馬共伐徐州第83章 袁譚敢來,定叫他有來無回!(爆更,求訂閱!)第94章 出海去遼東?也就軍師能想的出來!(求訂閱!)第120章 利用好手牌,專克曹賊第12章 天生職場聖體(求追讀!)第220章 曹操:孤這一生走過最長的路,是李翊的套路第227章 天樞 臥龍 鳳雛,拉動天下的三駕馬車第213章 半渡而擊,馬超一戰降幷州;袁神謝幕,兄弟之爭起腥風第110章 許劭震驚,李翊強的可怕,這我主還玩個毛?(求訂閱)第28章 魚膾外交(求追讀!)第113章 劉備:我就離開幾天,先生便乾出這麼大的事來?(求追訂!)第114章 李先生是張良韓信蕭何三合一聖體啊!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第170章 神醫來徐州,外贈一神將?第223章 劉備:吾麾下才俊,未有過李翊者,此任非他不可第267章 李關張陳四大元從,竟都不是劉備下第76章 李翊的威風今非昔比了啊(求追讀!)第55章 幸虧沒與老劉為敵(求追讀!)第220章 曹操:孤這一生走過最長的路,是李翊的套路第262章 關羽三觀受擊,不想人情世故有這麼第267章 李關張陳四大元從,竟都不是劉備下第216章 李翊佈局,天下諸侯皆爲棋矣第187章 不是隻有你曹劉會叫外援第202章 劉備一則先生,二則先生,昔桓公呼管仲亦未必至此也第135章 打黃巾能致富,曹劉打了都說好第164章 那就各自粉墨亮相,看誰的演技驚豔全場第224章 劉備:子玉必不負我,願舉北國之事,盡付先生第94章 出海去遼東?也就軍師能想的出來!(求訂閱!)第239章 李翊 徐庶 諸葛亮:請我主進位稱王!第263章 曹操:只要曹仁堅持住,一切都會好第262章 關羽三觀受擊,不想人情世故有這麼第192章 李翊變樂毅,呼吸間,下齊七十餘城第166章 郯侯為天下計,豈見小民哉?第11章 張飛震驚,張良人物被我們三兄弟遇上了?(求追讀!)第130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221章 若有李郎憐花意,洛水宓神也垂眸第24章 老劉的千層套路(求追讀!)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12章 天生職場聖體(求追讀!)第210章 比肩垓下,李翊將諸侯之兵,決戰袁紹十五萬大軍第58章 徐盛歸附,孔融接到(求追讀!)第15章 徐州的水太深,很難把握(求追讀!)第188章 曹操初戰袁本初,關公威震白馬津第23章 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求追讀!)第32章 我李翊專打感情牌(求追讀!)第129章 天下諸侯齊發兵,保駕勤王第180章 何謂袁神?第22章 我料二人此去必回!(求追讀!)第1章 穿越第一天就被劉備救了(新書,求收藏!)第200章 若向三國覓君臣,李郎才氣配劉君第257章 老黃忠陣斬夏侯,錦馬超渡河破曹第224章 劉備:子玉必不負我,願舉北國之事,盡付先生第221章 若有李郎憐花意,洛水宓神也垂眸第83章 袁譚敢來,定叫他有來無回!(爆更,求訂閱!)第95章 劉曄羨慕,這對君臣真是明良千古(求訂閱!)
第69章 劉備:“誰還有夢想?”第176章 只要對方不用核武器,我徐州絕不出動大漢魅魔第117章 曹操兵鋒甚急,快去找玄德公求救!第47章 惶恐不安的曹豹第18章 聰明人最瞭解聰明人(求追讀!)第242章 曹操新得冢虎,李翊初試度田第148章 鼓角轟轟,看誰一念之差蠢蠢欲動(說一下之後的更新計劃)第152章 袁氏二女,你我共享之何如?第205章 昔者李翊將兵,無敵天下,功不世出,略不再見第241章 二袁爭霸的時代已成過去,如今是齊魏相爭矣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32章 我李翊專打感情牌(求追讀!)第188章 曹操初戰袁本初,關公威震白馬津第207章 賈詡歎服,李翊之軍略,竊謂樂毅 田穰苴未必過此第192章 李翊變樂毅,呼吸間,下齊七十餘城第119章 呂布是張好牌,不要浪費了第209章 劉備 李翊俱得一子,本初用兵再圖南下第207章 賈詡歎服,李翊之軍略,竊謂樂毅 田穰苴未必過此第3章 人活一世不能白來一趟(求追讀!)第207章 賈詡歎服,李翊之軍略,竊謂樂毅 田穰苴未必過此第35章 合作共贏,三七分成(求追讀!)第26章 鞭撻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求追讀!)第2章 我料曹操久不將撤兵矣(新書,求收藏!)第29章 麋家的決定(求追讀!)第133章 烽煙起,尋愛似浪淘沙第176章 只要對方不用核武器,我徐州絕不出動大漢魅魔第134章 史冊間,一筆書,萬民哭第1章 穿越第一天就被劉備救了(新書,求收藏!)第245章 馬孟起威震幷州,曹阿瞞割須棄袍第139章 李翊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第137章 李翊纔是全職高手啊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吶,怎麼會擺鴻門宴呢?第146章 光陰不解蒼生願,誰來論功過?第256章 夏侯淵:爺們兒就愛修鹿角第40章 徐州最後一個大患(求追讀!)第149章 李翊用兵如神,雖韓 白複生,亦未必至此也第165章 我比老劉先有子第276章 世人皆知,赤壁乃李翊之謀,幹孔明第106章 你四世三公,當然不如我帝室貴胄了第51章 臧霸:“劉備有高人相助啊!”第1章 穿越第一天就被劉備救了(新書,求收藏!)第96章 劉備懵圈,曹操要把屁股讓給我?(求訂閱)第126章 天子王駕,東歸何處?第93章 曹操:大耳欺我太甚所以向他求和吧(求訂閱!)第71章 三路兵馬共伐徐州第83章 袁譚敢來,定叫他有來無回!(爆更,求訂閱!)第94章 出海去遼東?也就軍師能想的出來!(求訂閱!)第120章 利用好手牌,專克曹賊第12章 天生職場聖體(求追讀!)第220章 曹操:孤這一生走過最長的路,是李翊的套路第227章 天樞 臥龍 鳳雛,拉動天下的三駕馬車第213章 半渡而擊,馬超一戰降幷州;袁神謝幕,兄弟之爭起腥風第110章 許劭震驚,李翊強的可怕,這我主還玩個毛?(求訂閱)第28章 魚膾外交(求追讀!)第113章 劉備:我就離開幾天,先生便乾出這麼大的事來?(求追訂!)第114章 李先生是張良韓信蕭何三合一聖體啊!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第170章 神醫來徐州,外贈一神將?第223章 劉備:吾麾下才俊,未有過李翊者,此任非他不可第267章 李關張陳四大元從,竟都不是劉備下第76章 李翊的威風今非昔比了啊(求追讀!)第55章 幸虧沒與老劉為敵(求追讀!)第220章 曹操:孤這一生走過最長的路,是李翊的套路第262章 關羽三觀受擊,不想人情世故有這麼第267章 李關張陳四大元從,竟都不是劉備下第216章 李翊佈局,天下諸侯皆爲棋矣第187章 不是隻有你曹劉會叫外援第202章 劉備一則先生,二則先生,昔桓公呼管仲亦未必至此也第135章 打黃巾能致富,曹劉打了都說好第164章 那就各自粉墨亮相,看誰的演技驚豔全場第224章 劉備:子玉必不負我,願舉北國之事,盡付先生第94章 出海去遼東?也就軍師能想的出來!(求訂閱!)第239章 李翊 徐庶 諸葛亮:請我主進位稱王!第263章 曹操:只要曹仁堅持住,一切都會好第262章 關羽三觀受擊,不想人情世故有這麼第192章 李翊變樂毅,呼吸間,下齊七十餘城第166章 郯侯為天下計,豈見小民哉?第11章 張飛震驚,張良人物被我們三兄弟遇上了?(求追讀!)第130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221章 若有李郎憐花意,洛水宓神也垂眸第24章 老劉的千層套路(求追讀!)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12章 天生職場聖體(求追讀!)第210章 比肩垓下,李翊將諸侯之兵,決戰袁紹十五萬大軍第58章 徐盛歸附,孔融接到(求追讀!)第15章 徐州的水太深,很難把握(求追讀!)第188章 曹操初戰袁本初,關公威震白馬津第23章 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求追讀!)第32章 我李翊專打感情牌(求追讀!)第129章 天下諸侯齊發兵,保駕勤王第180章 何謂袁神?第22章 我料二人此去必回!(求追讀!)第1章 穿越第一天就被劉備救了(新書,求收藏!)第200章 若向三國覓君臣,李郎才氣配劉君第257章 老黃忠陣斬夏侯,錦馬超渡河破曹第224章 劉備:子玉必不負我,願舉北國之事,盡付先生第221章 若有李郎憐花意,洛水宓神也垂眸第83章 袁譚敢來,定叫他有來無回!(爆更,求訂閱!)第95章 劉曄羨慕,這對君臣真是明良千古(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