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老黃忠陣斬夏侯,錦馬超渡河破曹

第257章 老黃忠陣斬夏侯,錦馬超渡河破曹

卻說黃忠領兵攻上貝丘,居高臨下。

夏侯淵率麾下精騎,至山腳下修補鹿角。

時黃忠已率部衆,奪下山頭。

正撞見夏侯淵等人,俱已下了馬。

徐庶瞅準戰機,連呼:

“可擊!可擊!”

黃忠聞得此言,立將紅旗招展。

登時,鼓角齊鳴,喊聲大震。

黃忠一馬當先,飛馳下山來。

猶如天崩地塌之勢。

夏侯淵聞得山上響動,見黃忠一隊人馬奔騰而來。

大驚失色,措手不及。

正欲轉身上馬,老黃忠早已趕到麾蓋之下。

暴喝一聲,猶如雷吼。

夏侯淵大叫,未及相迎,黃忠寶刀已落。

連頭帶肩,砍爲兩段。

夏侯淵身死,餘衆皆駭然失色。

大潰而走,各自逃生。

黃忠藉着斬了夏侯淵的餘威,乘勢去奪館陶。

館陶守將乃路招、朱靈,見黃忠引兵來攻。

當即出城迎戰,兩人各率一路軍馬,兩下夾攻。

混殺一場,戰到好處,路招忽問道:

“怎不見了夏侯將軍?”

恰逢此時,只見北面來了一支兵馬。

正是此前守貝丘的杜襲、

杜襲找到路招、朱靈,慟道:

“夏侯將軍已爲黃忠所斬,劉備率兵渡了清河,斷了我軍歸路了!”

路招、朱靈聞言皆驚,暗道夏侯淵不過出去半日。

如何便被黃忠一老卒給斬了?

“夏侯將軍既死,我等空守此地也無益處。”

“不若且收兵回去見魏公,再另做打算。”

商議既定,朱靈、路招二將遂與杜襲合兵一處,引敗兵去清河上游紮營。

一面令人飛報曹操,備言夏侯淵被斬,館陶失守一事。

時曹操正在鄴都,心中一直惴惴不安。

正躊躇時,忽有快報來報——夏侯淵已爲黃忠所斬!

“什麼!?”

曹操聞言,面色大變。

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對東線戰場,有過任何最壞的打算。

即便以館陶爲據點,周圍領土全部喪失,曹操也有迴旋的餘地。

可怎麼也沒想到,他的東部戰區總司令竟會直接戰死。

曹操傷心欲絕,涕泗縱橫。

又問夏侯淵被斬的詳細過程。

哨騎如實向曹操說了。

曹操聞言,連連唏噓感嘆。

傷心之餘,一面又親自手書一封軍書。

令人將這封軍書發往清河前線,言說自己很快就會親自領兵過來支援。

讓路招、杜襲等人務必守住。

本來曹操還打算先觀望一下南北局勢的,但這都被夏侯淵的戰死給打亂了全部計劃。

哨騎領兵,將曹操的軍書帶回。

傳於杜襲、朱靈軍中,其書略曰:

——“淵本非能用兵也,軍中呼爲‘白地將軍’。”

“爲督帥尚不當親戰,況補鹿角乎?”

意思是,在曹操看來,夏侯淵本來就不是一個能用兵的人。

身爲督帥,不應該親自下場作戰,何況是去修補鹿角呢?

然後又把夏侯淵稱之爲“白地將軍”,白地就是無才的意思。

毫無疑問,館陶失守,東線戰場不利。

曹操把這一切的失敗都歸咎於了夏侯淵一人,認爲他是死有餘辜。

當然了,這肯定是曹操收買人心的手段。

因爲從夏侯淵的履歷來看,他並非無才,是有軍事才能的。

要真是個無能之輩,曹操又豈能讓他直接當一區總司令?

更別說歷史上的夏侯淵“虎步關右”,幫曹魏打下了大片疆土。

只是人總得向前看,死都死了,悔也無用。

曹操只能通過甩鍋給死人,才能安撫住剩下那幫戰敗將領的心。

如朱靈、路招、杜襲等人。

告訴他們,都是夏侯淵的錯。

不干你們的事,你們不要有負擔,好好接着幹。

當然了,要說這句話全是曹操的政治手段,也不盡然。

可能這也是曹操內心的真實想法。

畢竟他給夏侯淵投入了那麼多資源,想把他打造爲曹魏宗室二號將領。

可夏侯淵讀了那麼多的兵書,最後還是犯了那麼低級的軍事錯誤。

曹操對他,是又氣憤又心疼。

纔會在軍策中寫下這句話來,希望其他將領能夠引以爲戒。

路招等人得曹操書,果然心安不少。

在清河處立住營寨堅守,專等曹操大軍來援。

話分兩頭,

卻說黃忠斬了夏侯淵,梟其首級,提來見劉備。

劉備大喜,即差人攜金印去賞賜黃忠,又加其爲徵西將軍。

然後在帳內設宴慶功,專爲黃忠接風洗塵。

這是備備厚待功臣的一貫風格,給他排面拉滿。

正如當初李翊初加入時,劉備專程遣陳到用馬車將李翊載來。

然後當着衆文武的面,爲其慶功。

十年過去,劉備仍是如此。

席間,帳外列禁軍甲衛百人,執戟肅立。

帳內焚百和香,燭照如晝。

劉備居主位,左設丞相李翊,右列徐等謀臣。

黃忠白鬚染血,抱淵首級入內,擲於階前。

跪拜於地,道:

“末將幸不辱命,已斬夏侯淵首級。”

“爲大王首戰河北作見禮。”

劉備大喜,親斟金卮,賜黃忠曰:

“昔廉頗七十尚能飯,今將軍斬魏名將,壯哉!”

黃忠跪謝,將美酒一飲而盡。

衆將齊聲喝彩,稱讚老將軍勇猛。

黃忠自鳴得意,暗想今後誰還敢欺我年老?

李翊命人取鐵胎弓一挽,幽州毳貨十匹,賜予黃忠。

望着這些皮貨,劉備不禁感慨,以手指曰:

“這便是丞相前去幽州時,所爲之事乎?”

“……正是。”

李翊大方承認,“有此毳貨,胡漢皆富,不敢輕易望南。”

“我等可專心欲中原事務也。”

劉備頷首,“丞相真煞費苦心。”

於是,命人賜李翊錦絹百匹,明珠十顆。

隨後劉備又聚衆文武,商議下一步進兵事宜。

“目今夏侯淵戰死,曹操東線守備俱失,我料曹操必然親自領兵來。”

“公等有何高策,以教寡人?”

劉備目光逡巡一圈,詢問衆將。

張郃出列,拱手道:

“末將願領一支軍馬,前去清河旁下寨。”

“若曹操來犯,大王便來相救。”

“兩下齊攻,魏賊不難破也。”

劉備然其言,即命張郃率本部人馬前去。

又問李翊道:

“今斬夏侯淵,魏軍潰敗。”

“依丞相之見,當何以繼之?”

李翊澹澹答:

“淵首既懸,魏國上下皆震怖。”

“曹操必親提虎狼之師而來,此乃天命使兩雄決死之時也!”

“大王攜得勝之師,以逸待勞。”

“彼上下挫動,我士氣如虹。”

“但須列堂堂之陣,持凜凜之威,與操決死於河北!”

“當此之時,又何須問行陣方略?”

“惟礪刀戈,專候曹操耳!”

說人話就是,我軍現在大順風。

直接幹就完了!

劉備大喜,即餉了三軍將士。

仍命黃忠爲先鋒,率軍繼續南下,與曹操決死。

卻說曹操攜大軍已渡過清河,來抵禦劉備的進攻。

曹操深恨黃忠殺了夏侯淵,聞說此戰仍是這老匹夫爲先鋒。

當即對衆將說道:

“黃忠老賊殺吾大將,吾必擒之!”

衆人皆問曹公有何高見。

曹操乃開始調撥人馬,先對李典說道:

“黃忠前日勝了一場,斬我大將,正是志得意滿之時。”

“曼成可引一軍去北上下守糧草,只帶少量人馬。”

“黃忠必來劫糧,我命樂進率一軍抄後。”

“等黃忠陷套,汝二人合在一起廝殺,定叫這老賊死於此地。”

李典、樂進各自受計,領兵去了。

黃忠回到寨中,謂副將馬延道:

“老夫斬了夏侯淵,魏軍喪膽。”

“吾明日打算去劫曹軍糧草,給汝五百軍士守住大營。”

馬延諫道:

“聽聞曹操親至,曹賊用兵如神,未可輕動。”

“……不然,兵行險着。”

“前若無老夫搶佔貝丘,安得斬殺夏侯淵?”

“如今正是勇武建功之時,又何必猶豫不決?”

“如若不然,必叫其他將領搶了先。”

黃忠打算藉着這次大勝,一發給曹操收拾了。

由於每個將領,都有自己獨立的部曲。

他們各自紮營在其他據點,軍營之間相去也有些距離。

所以像黃忠這樣出兵,確實算得上是奇兵。

畢竟一旦竭營而出,是不能第一時間得到其他軍營的支援的。

如今的黃忠已是徵西將軍,位在馬延之上。

馬延乃河北降將,帶資進組。

故名位不低,甚至在許多徐州老臣之上。

可如果單是吃老本,是註定要被後來者居上的。

馬延作爲副將,倘若黃忠當真得勝,他肯定是也要跟着混不少軍功的。

又聯想到前不久黃忠陣斬夏侯淵,軍威赫赫。

索性搏一搏,便道:

“……善,既如此,我來助老將軍。”

“待到今夜三更,讓軍士盡皆飽食。”

“至四更時分離營,直殺到北上腳下。”

“盡燒魏軍糧草,先挫動曹操銳氣再說。”

黃忠喜,即依照計劃辦了。

是夜,四更。

黃忠領人馬在前,銜枚而進。

直到北上下時,東方既白,朝日初升。

黃忠果見此處糧草堆積如山,是魏軍屯糧之所在。

於是率軍殺進去。

李典率軍來守,迎戰黃忠。

李典軍少,廝殺一陣,便領兵退了。

黃忠見此,便教軍士下馬,取柴堆於米糧之上,盡數放火燒了。

衆齊兵正要點火,忽聞得背後人喊馬嘶。

樂進軍殺到,與黃忠混戰到一處。

李典復引軍回,與樂進夾攻,將黃忠困於垓心。

曹操登高望山腳之下,見黃忠被困,脣角不覺勾起一抹淺笑。

“老匹夫,今日合該死矣。”

“當有汝頭,祭吾妙才。”

曹操咬着牙,恨恨說道。

隨後,又吩咐呂虔引一支軍馬,去往館陶處截住去路。

嚴防劉備軍來救黃忠。

要知道,機會難得。

黃忠是因爲剛斬了夏侯淵,正是志得意滿之時,纔敢出奇兵用險招。

曹操正是抓住老黃忠這個心理,才設計將他困住。

如果不成功,教他走脫。

下次斷難使他再中計。

所以曹操寧可多損失些人馬,也要將此次的戰果吞下:

——即斬殺黃忠,爲妙才報仇!

待到午時,馬延在大營中不見黃忠回,心中已察覺不妥。

便欲率軍去救,左右人道:

“我營中不過五百人衆,將軍前去,徒送死矣。”

馬延心想也是,便問附近,誰的大營離得最近。

左右人答,張郃、徐晃兩位將軍的大營離得最近。

於是馬延各遣二十騎,找張郃、徐晃求援。

備言黃老將軍可能中了魏軍埋伏,請兩位將軍火速發兵救援。

各營將領,在前線都是有便宜行事之權的。

畢竟劉備也不是微操大師。

在古代並不發達的交通與信息下,如果什麼事都要向他彙報,必然延誤軍機。

所以黃忠可以獨自決定去劫營,張郃、徐晃自然也無須通稟劉備,便能發兵去救黃忠。

“……善。”

“我二人找黃老將軍,馬將軍人少,可先回。”

“去通報一聲齊王,就說我等已在前線與魏兵交手。”

щшш.ttka n.c o

三人商議既定,各司其職去了。 此時黃忠被曹操用大兵圍住,黃忠幾次嘗試率軍突圍。

終因人少,被魏軍死死圍在垓心,走脫不得。

魏軍也不着急找黃忠是廝殺,只是不讓他突圍,消耗其軍士體力。

至晌午時,黃忠軍人困馬乏。

黃忠暗想,他若集中兵力,攻擊一處。

自己率十幾騎必能走脫。

奈何麾下士兵,從之久矣,不忍棄去。

山上,曹操衝下面喊話:

“黃忠!汝殺我夏侯,吾本該梟汝首級。”

“但孤愛才,不忍相害。”

“汝若肯下馬受降,孤可饒你一死,往事既往不咎!”

此時的曹操老毛病又犯。

見黃忠年近六旬,拼殺一上午,猶是虎虎生威。

此等悍將,真古之廉頗也。

щщщ● tt kan● C〇

曹操便有了招降之心,下令軍士不許放冷箭,務必要生擒黃忠。

程昱在側,諫道:

“魏公,您當知道黃忠與關羽乃是一類人。”

“他們既認定了劉備,必不會生二心。”

“如今好不容易設計將黃忠引入埋伏。”

“將士們拼殺一上午,死傷頗重。”

“少時若齊軍反應過來,使人將黃忠救走。”

“則我等前功盡棄矣,魏公不可猶豫!”

言訖,一匹哨騎飛馬而來。

報說,張郃、徐晃各領一支軍殺來。

已被呂虔擋住,但恐支撐不了多久。

曹操即命朱靈率一支軍,前去支援呂虔。

又望了眼垓心的黃忠,虛張聲勢道:

“黃忠!如今汝被孤困在垓心。”

“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不如早降,免受累汝麾下軍士。”

黃忠正領兵廝殺,聞得曹操言,以刀指罵道:

“曹賊休狂!看老夫如何破汝陣來!”

於是抖擻精神,奮起神威,猛突曹操軍陣。

一連斬殺十數人,眼看就要突破曹操重圍了。

曹操見狀大驚,即下令給山下調撥人手,務必要困住黃忠。

“……劉備手下,猛將能人何其多耶?”

曹操發出一陣無奈的感慨,心中五味雜陳,有種說不出來的滋味。

終於,曹操下定決心,要斬殺黃忠。

命杜襲、路招,各引一軍增援。

當此時,忽聽得北面喊聲大作。

曹操驚問北面何故喧譁。

早有人報曰:

“稟魏公!北方殺來大片人馬!”

這不可能!

曹操瞪大眼睛,嘶聲怒吼:

“吾已使人,嚴查劉備軍動向。”

“彼有何能,可在孤眼皮子底下,從北面偷襲而來!”

程昱在旁側說道:

“主公,完全有可能!”

“您難道忘了,北面尚有一大患,未曾剪除。”

馬超!?

曹操倒吸一口涼氣,連連搖頭。

“馬超在幷州,如何繞到清河來了?”

“必是馬超借道黑山張燕,正如上次一般,寇略我趙界。”

程昱認認真真分析,他對馬超的繞道技術可太有經驗了。

之前追到幷州時,被馬超連番折辱。

此事令程昱一直懷恨在心。

正說時,馬超已經引軍殺到。

他遙遙望見,清河對岸,旗幟招展,便知齊魏兩軍已經交戰。

馬超的軍事打仗風格,是以果斷而聞名。

當即毫不猶豫,下令全軍渡過清河,入場參戰。

一如當年渡河,一戰降幷州一般。

“馬超在此,誰敢與我一戰!”

馬超挺槍驟馬,引軍殺到,直往前衝。

迎面正撞着一將,乃李典部將崔烈也。

手舞雙刀,拍馬直取馬超。

未及三合,被馬超手起一槍刺死。

曹兵敗走,馬超引軍直重圍,又一支兵攔住去路。

爲首之人,乃魏將王植也。

馬超挺槍喝問:

“汝等在此處,圍住的是誰?”

王植應聲答曰:

“請君入內查看。”

馬超聞言大怒,驟馬一槍,便來刺王植。

王植躲閃不及,被刺死於馬下。

馬超乃趁勢引軍殺入重圍,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

他麾下所部,皆是與他征戰多年的西涼軍。

到幷州後,又招募了些幷州郎,還混了些胡騎。

這些人的特點就是,戰力極強,混不怕死。

但缺點就是軍紀極差,每破一處,必將此地擄掠一空。

否則軍士不歡,下次並不效死力。

馬超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他只要軍士們效死力。

只要打了勝仗便可,其餘之事,並不多問。

至於繳獲賊軍的戰利品,自然也是歸屬於士兵。

多殺多得,少殺少得。

得益於此,馬超麾下部衆,個個如狼似虎,人人健兒。

在馬超的引領之下,如一柄鋼刀插入奶酪一般。

殺透了魏軍重圍。

李典、樂進皆抵擋不住,被馬超救出了黃忠。

“將軍豈非黃忠乎?”

“來者可是馬將軍!?”

兩人雖未有過照面,但看過對方軍旗之後,多少能猜到一些對方身份。

“正是馬超!”

“吾聞清河對岸人喊馬嘶,特來救援!”

黃忠大喜,連連道:

“將軍來得正是時候!”

“可與老夫,一起殺賊!”

於是,黃忠催督手下人馬,打起精神。

喊道援軍已至,破敵便在今日。

黃忠部遂個個抖擻精神,奮起廝殺。

眼看到嘴的熟鴨子被馬超救走,曹操怒不可遏。

“……快!繼續調撥人馬。”

“勿使馬超、黃忠走脫。”

“今日咱們新仇舊恨一起算了!”

黃忠於曹操有殺兄弟之仇,馬超於曹操則有割須棄袍之仇。

兩大仇人聚在一處,正是廝殺之時。

衆魏將領了曹操軍令,紛紛率兵,來趕馬超、黃忠。

哪裡想,這二將合兵一處,戰力極猛。

黃忠拈弓搭箭,例不虛發,一箭一個。

馬超威風赫赫,大呼:

“汝主曹操尚被吾殺得割須棄袍,汝等何敢阻吾去路?”

雖然黃忠有斬夏侯淵之功,但其實馬超的名聲要更加響亮。

因爲人在涼州時,就是年少成名。

而河東之戰,戰敗郭援,更是將馬超的名望推至頂峰。

馬超所到之處,衆軍士但見“錦馬超”三字旗號。

便想起其一戰降幷州之勇,互相傳說,盡皆逃竄。

很快,便被馬超、黃忠合力殺透了重圍。

曹操登高下望,見馬超、黃忠所向無前,莫敢迎敵者。

奮然大怒,自領左右將士來趕二人。

兩軍正鬥之時,只聽得後面喊聲大震。

鼓角齊鳴,齊兵趕來。

左有張郃,右有徐晃。

原來二將,已經殺敗了呂虔,便往北上下趕。

曹兵與馬超軍、黃忠軍正酣鬥之時,忽被後方突然殺出來的一軍,打了個措手不及。

一時大潰,連連後退。

自相踐踏,被齊兵驅趕到清河邊。

落水死者,不計其數。

曹操見此,只得棄了北山糧草與大寨,退回清河北岸。

於是,馬超、黃忠、張郃、徐晃四將,乘勢佔了魏寨。

又奪了北山糧草,將水中淹死魏兵盡數撈起。

扒了衣服,作爲軍器戰利品留用。

清河一役,齊軍大獲勝捷。

衆軍士盡皆歡喜不盡,即差人去向齊王報捷。

劉備聞說前線大勝,欣喜不已,便帶着李翊一同趕往清河邊勞軍。

黃忠因久戰,身負刀傷數處。

劉備乃親持金瘡藥,爲其敷傷,笑謂黃忠道:

“將軍此戰,雖險實奇!”

黃忠慚愧而拜道:

“此戰雖然大勝,然終是末將輕敵冒進,險累三軍將士。”

“忠又豈敢貪功?”

劉備正色說道:

“……不然,若非卿奮勇衝陣,焉能令曹操盡出伏兵?”

“非卿陷圍,何得有此清河大捷耶!”

如果說,貝丘一戰斬夏侯,是挫動了魏軍銳氣。

那麼此次清河大捷,便是實打實的殲滅了曹操的有生力量。

爲劉備未來平定河北,打下了堅實基礎。

劉備思來想去,將此次大捷的二號功臣,給了黃忠。

至於頭號功臣……

李翊引馬超來見劉備。

“……大王,此人便是西涼錦馬超。”

馬超得李翊引見,當即來劉備面前拜道:

“末將馬超,見過齊王千歲!”

劉備觀馬超目若朗星,威風凜凜,大喜過望。

即上前執馬超手說道:

“……好好好,寡人對孟起早已是望眼欲穿,思之久矣。”

“早欲相見,恨不逢時。”

“今日總算得見,果然見之不俗!”

馬超在幷州跟隨龐統磨鍊了幾年,心境已非舊日可比。

當即執劉備手道:

“今馬超已棄父來投大王,願大王勿要相疑。”

“可以馬超爲子,同心戮力,共誅國賊!”

這是馬超向劉備表忠心。

在《山陽公載記》裡記錄了這樣一則故事。

說馬超在投靠劉備後,劉備厚待馬超。

馬超由於半生諸侯,禮儀不當,常常直呼劉備表字。

由此引來了關張的不滿。

是不是覺得馬超此舉跟另一人很像?

沒錯,

呂布初投劉備時,也是一口一個賢弟叫着。

這或許真的是邊陲武人的共性吧。

不過這則故事的真實性存疑。

很多人認爲馬超當時已經窮途末路,心境也成熟不少。

怎會天真到去直呼劉備表字?

結合後來馬超的表現來看,馬超入蜀之後,的確已經是一個官場老油子了。

比如馬超帶頭勸進,讓劉備稱王。

沒錯,歷史上帶頭勸劉備稱王的不是諸葛亮,而是馬超。

從後來劉備對馬超的封賞來看,馬超的地位是最高的。

在名單中排在第一位,封爲了左將軍,假節。

左將軍是劉備曾經擔任過的職位,可見劉備是真心喜歡馬超。

後來劉備稱帝,更是直接封馬超爲驃騎將軍,領涼州牧。

驃騎將軍,是蜀漢武將中的最高官位。

位在關羽、張飛之上。

馬超的高位當然有政治上的因素,但也不能完全歸咎於政治。

畢竟武官第一人,是要多方面考量,慎重之後才能給的。

馬超此時正值壯年,又丰神俊朗,面貌俊美。

劉備對其喜愛有加,即邀馬超入宴,與自己同席飲酒。

在飲罷之後,馬超酒醉,劉備命人將之帶入自己的帳內。

與他同牀共枕,抵足而眠。

一夜過後。

不表。

……

次日,清晨。

劉備醒轉,人報李翊求見。

命之入見後,李翊手捧書卷,將之遞給劉備。

“大王,此爲清河一役,有功將士的封賞表。”

“昨夜,臣已草擬完畢。”

“還請大王過目,如有不妥之處,可請大王自行定奪。”

劉備目光快速地瀏覽一遍。

隨後合上竹帛,謂李翊道:

“諸將封賞,寡人並未覺得有何不妥。”

“只是黃老將軍爲何無有封賞?”

劉備問。

……

(本章完)

第96章 劉備懵圈,曹操要把屁股讓給我?(求訂閱)第214章 蘇秦配六國相印,李翊將六諸侯之兵(附當前勢力圖)第297章 劉備賜婚,李翊感慨:大王真是害苦第194章 關公封侯震三輔,文丑大兵圍曹劉第62章 我們需要一個新的軍製!(求追讀!)第58章 徐盛歸附,孔融接到(求追讀!)第109章 一天是劉營人,一輩子是劉營人第303章 七成是我的,剩下三成纔是你們分!第199章 見着李翊,方知天下庸才甚多,不如翊者多,勝似翊者少第330章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第122章 君臣相得,萬能套路屢試不爽第85章 劉備軍難道是長翅膀飛過來的?(求訂閱!)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30章 休說草魚甚膾(求追讀!)第183章 李翊督四州兵馬,節制司隸,大丈夫當如是第68章 元龍豪氣(求追讀!)第6章 百折不撓,終不為下(求追讀!)第279章 臨江仙赤壁懷李子玉第166章 郯侯為天下計,豈見小民哉?第131章 這裡都是忠臣,哪有奸臣?第53章 老劉啊,半場香檳開不得(求追讀!)第131章 這裡都是忠臣,哪有奸臣?第138章 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第320章 中原大戰:翊歷戰至今,不下六十餘第37章 搶人才的時候到了(求追讀!)第60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求追讀!)第309章 李翊:逆子,你是要跟吾打擂臺?第170章 神醫來徐州,外贈一神將?第282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第155章 君臣相得,遙相顧,道是帝業未可知第28章 魚膾外交(求追讀!)第123章 六馬十二兵,高順陷陣營第218章 袁尚歎服,上一個這麼打仗的還是白起第312章 這世上竟有人能逼得李相爺讓步!第56章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砍人頭(求追讀!)第171章 原來跟著徐州躺贏的感覺是這樣的第319章 呂布:公若不棄,布願與相爺聯姻第312章 這世上竟有人能逼得李相爺讓步!第39章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求追讀!)第47章 惶恐不安的曹豹第138章 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第181章 今天下英雄惟玄德與操耳第150章 看你欲造的城邦,在白骨之上第59章 五指成拳,開始屯田(求追讀!)第174章 就是條狗,也得託生在徐州第217章 劉備:先生之學識,超邁今世千載矣第204章 賈文和料算人心,李子玉忘履相迎第89章 袁譚感動,我與子玉親如兄弟(求訂閱!)第277章 齊國政場風雲變,幾多官吏下河南?第82章 徐璆震驚,劉備一年到底幹了多少事?(求首訂!55)第17章 願合步騎十萬,為君匡君濟民(求追讀!)第56章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砍人頭(求追讀!)第81章 三路出兵,劉備這福氣能小了?(求首訂!45)第73章 腹黑狠人魯子敬第27章 士人豪族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求追讀!)第126章 天子王駕,東歸何處?第320章 中原大戰:翊歷戰至今,不下六十餘第4章 李先生果然是一位經綸濟世的高人(求追讀!)第169章 老李:終於不用我來演壞人了第259章 關公水淹七軍第314章 臥龍戰略:四路集團軍,給曹操來個第194章 關公封侯震三輔,文丑大兵圍曹劉第91章 備得李翊,正如高祖得良 平也(求訂閱!)第73章 腹黑狠人魯子敬第186章 徐州的工作環境更好,俺們申請調離崗位!第172章 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雄豪傑,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第56章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砍人頭(求追讀!)第122章 君臣相得,萬能套路屢試不爽第109章 一天是劉營人,一輩子是劉營人第332章 半生起落,換詩中幾許。滿腹風雲何第71章 三路兵馬共伐徐州第51章 臧霸:“劉備有高人相助啊!”第113章 劉備:我就離開幾天,先生便乾出這麼大的事來?(求追訂!)第265章 戰江夏孫氏報仇,殘手足禍起楚宮第274章 孔明子玉皆不在,劉備獨治齊第98章 反客為主,挖我牆角,我也挖曹操你的牆角(求訂閱!)第237章 李翊泣血《出師表》,劉備怒叱徐州臣第226章 去了子玉,來了孔明,老劉臥龍鳳雛集齊矣第48章 教老劉真正的禦人之術(求追讀!)第79章 兄弟相爭,我要看到血流成河(求首訂!25)第56章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砍人頭(求追讀!)第187章 不是隻有你曹劉會叫外援第260章 羽,威震華夏第209章 劉備 李翊俱得一子,本初用兵再圖南下第337章 開兩漢之先河,最高權力的合法漢相第238章 關張趙李全部回徐州,將有大事發生?第64章 未見其人,便識破其圖謀(求追讀!)第162章 劉備:敢罵我的軍師?真是活膩了!第301章 魏延 陳到:丞相,我們太想進步了!第259章 關公水淹七軍第302章 《一剪梅墨染更籌夜未央》第208章 聯匈奴,袁本初全力一搏;見長子,李子玉榮歸故里第236章 觀李翊用兵,虛實相生,奇正相合,頗得孫吳之法第218章 袁尚歎服,上一個這麼打仗的還是白起第338章 劉備:朕剛當上皇帝,你便要抗旨嗎第31章 好你個李子玉,在這裡等我呢(求追讀!)第95章 劉曄羨慕,這對君臣真是明良千古(求訂閱!)第300章 屠滅司馬氏
第96章 劉備懵圈,曹操要把屁股讓給我?(求訂閱)第214章 蘇秦配六國相印,李翊將六諸侯之兵(附當前勢力圖)第297章 劉備賜婚,李翊感慨:大王真是害苦第194章 關公封侯震三輔,文丑大兵圍曹劉第62章 我們需要一個新的軍製!(求追讀!)第58章 徐盛歸附,孔融接到(求追讀!)第109章 一天是劉營人,一輩子是劉營人第303章 七成是我的,剩下三成纔是你們分!第199章 見着李翊,方知天下庸才甚多,不如翊者多,勝似翊者少第330章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第122章 君臣相得,萬能套路屢試不爽第85章 劉備軍難道是長翅膀飛過來的?(求訂閱!)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30章 休說草魚甚膾(求追讀!)第183章 李翊督四州兵馬,節制司隸,大丈夫當如是第68章 元龍豪氣(求追讀!)第6章 百折不撓,終不為下(求追讀!)第279章 臨江仙赤壁懷李子玉第166章 郯侯為天下計,豈見小民哉?第131章 這裡都是忠臣,哪有奸臣?第53章 老劉啊,半場香檳開不得(求追讀!)第131章 這裡都是忠臣,哪有奸臣?第138章 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第320章 中原大戰:翊歷戰至今,不下六十餘第37章 搶人才的時候到了(求追讀!)第60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求追讀!)第309章 李翊:逆子,你是要跟吾打擂臺?第170章 神醫來徐州,外贈一神將?第282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第155章 君臣相得,遙相顧,道是帝業未可知第28章 魚膾外交(求追讀!)第123章 六馬十二兵,高順陷陣營第218章 袁尚歎服,上一個這麼打仗的還是白起第312章 這世上竟有人能逼得李相爺讓步!第56章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砍人頭(求追讀!)第171章 原來跟著徐州躺贏的感覺是這樣的第319章 呂布:公若不棄,布願與相爺聯姻第312章 這世上竟有人能逼得李相爺讓步!第39章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求追讀!)第47章 惶恐不安的曹豹第138章 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第181章 今天下英雄惟玄德與操耳第150章 看你欲造的城邦,在白骨之上第59章 五指成拳,開始屯田(求追讀!)第174章 就是條狗,也得託生在徐州第217章 劉備:先生之學識,超邁今世千載矣第204章 賈文和料算人心,李子玉忘履相迎第89章 袁譚感動,我與子玉親如兄弟(求訂閱!)第277章 齊國政場風雲變,幾多官吏下河南?第82章 徐璆震驚,劉備一年到底幹了多少事?(求首訂!55)第17章 願合步騎十萬,為君匡君濟民(求追讀!)第56章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砍人頭(求追讀!)第81章 三路出兵,劉備這福氣能小了?(求首訂!45)第73章 腹黑狠人魯子敬第27章 士人豪族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求追讀!)第126章 天子王駕,東歸何處?第320章 中原大戰:翊歷戰至今,不下六十餘第4章 李先生果然是一位經綸濟世的高人(求追讀!)第169章 老李:終於不用我來演壞人了第259章 關公水淹七軍第314章 臥龍戰略:四路集團軍,給曹操來個第194章 關公封侯震三輔,文丑大兵圍曹劉第91章 備得李翊,正如高祖得良 平也(求訂閱!)第73章 腹黑狠人魯子敬第186章 徐州的工作環境更好,俺們申請調離崗位!第172章 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雄豪傑,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第56章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砍人頭(求追讀!)第122章 君臣相得,萬能套路屢試不爽第109章 一天是劉營人,一輩子是劉營人第332章 半生起落,換詩中幾許。滿腹風雲何第71章 三路兵馬共伐徐州第51章 臧霸:“劉備有高人相助啊!”第113章 劉備:我就離開幾天,先生便乾出這麼大的事來?(求追訂!)第265章 戰江夏孫氏報仇,殘手足禍起楚宮第274章 孔明子玉皆不在,劉備獨治齊第98章 反客為主,挖我牆角,我也挖曹操你的牆角(求訂閱!)第237章 李翊泣血《出師表》,劉備怒叱徐州臣第226章 去了子玉,來了孔明,老劉臥龍鳳雛集齊矣第48章 教老劉真正的禦人之術(求追讀!)第79章 兄弟相爭,我要看到血流成河(求首訂!25)第56章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砍人頭(求追讀!)第187章 不是隻有你曹劉會叫外援第260章 羽,威震華夏第209章 劉備 李翊俱得一子,本初用兵再圖南下第337章 開兩漢之先河,最高權力的合法漢相第238章 關張趙李全部回徐州,將有大事發生?第64章 未見其人,便識破其圖謀(求追讀!)第162章 劉備:敢罵我的軍師?真是活膩了!第301章 魏延 陳到:丞相,我們太想進步了!第259章 關公水淹七軍第302章 《一剪梅墨染更籌夜未央》第208章 聯匈奴,袁本初全力一搏;見長子,李子玉榮歸故里第236章 觀李翊用兵,虛實相生,奇正相合,頗得孫吳之法第218章 袁尚歎服,上一個這麼打仗的還是白起第338章 劉備:朕剛當上皇帝,你便要抗旨嗎第31章 好你個李子玉,在這裡等我呢(求追讀!)第95章 劉曄羨慕,這對君臣真是明良千古(求訂閱!)第300章 屠滅司馬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