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夏侯淵:爺們兒就愛修鹿角

第256章 夏侯淵:爺們兒就愛修鹿角

卻說劉備親自來前線督軍,統一指揮。

詢問諸將,誰敢去戰夏侯淵?

衆將領皆是紛紛請戰,戰意盎然。

就在這時,老將黃忠慨然出列。

“老將願往館陶,迎戰夏侯淵!”

此言一出,衆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黃忠身上。

黃忠本爲荊州的中郎將,爲了獨子黃敘,轉投在徐州劉備麾下。

隨劉備南征北戰,多有鞍馬之勞。

饒是如此,黃忠的戰功與軍事地位,在齊國都是遠遠不及關張趙的。

莫說此三人,

便是張遼、田豫、徐晃、乃至張郃等後來降將也是不及的。

因爲張郃、高覽是帶資進組,有自己的部曲。

哪怕是僅是出於安撫需要,劉備都不可能虧待這些河北降將。

這也是漢末諸侯的常規操作。

沒辦法,

黃忠能力雖強,但畢竟是獨身前來。

靠着南征北戰的陷陣之功,時至今日,也才堪堪混得一個裨將軍之位。

雖然此職也算不低,但黃忠顯然不滿足於此。

常言道,

狗會汪汪叫,鴨會嘎嘎叫。

雞會什麼?

機(雞)會留給有準備的人。

黃忠隨李翊留在北方,終於等到一個劉備親自來河北督戰的機會。

如不好好把握,他這輩子恐怕再無升騰的機會了。

畢竟今年的黃忠,已經五十六歲了。

五十六歲莫說在古代,即便是現代,也已經歸屬於老年一類了。

劉備本人還是很欣賞黃忠的,一直要給他一個機會。

見他主動請纓,當即喜道:

“善,既然黃老將軍有如此壯懷,那便由你——”

“慢!”

李翊急止之道:

“老將軍雖然英勇,然夏侯淵非尋常之將可比。”

“淵深通韜略,善曉兵機,曹操倚之爲宗室第二。”

“曏者官渡之戰時,曹操以夏侯淵爲督軍校尉職,使其督運兗州、豫州、關中之糧。”

“彼時曹營軍食甚少,賴淵傳饋相繼,故使曹軍得以復振。”

“館陶乃魏國門戶,東線重鎮。”

“曹操不託他人,而獨託淵者,以淵有將才也。”

“老將軍雖多有赫赫戰功,未卜便能勝夏侯淵。”

“吾欲酌量另擇一人,方與之敵。”

黃忠聞言,憤然答道:

“丞相何太小覷忠也?”

“……昔廉頗八十,尚食鬥米、肉十斤。”

“諸侯畏其勇,故不敢侵犯趙界。”

“何況黃忠年未及六十乎?”

“丞相既言吾老,吾便不用副將,只將本部兵三千人去。”

“立斬夏侯淵首級,納於麾下,獻予大王。”

黃忠連連請戰,李翊仍勸劉備再三考慮。

言說戰端方啓,萬一有失,挫動銳氣。

于軍不利。

劉備便對李翊說道:

“寡人觀漢升勇毅冠三軍,足可匹敵夏侯淵。”

“丞相不妨便老將軍試一試,萬一有變,我等大軍亦可接應。”

李翊沉吟良久,乃道:

“……也罷,既然老將軍要去,吾遣元直助你。”

“凡事計議而行,量力爲之,不可魯莽。”

“吾隨齊王,後撥人馬來接應。”

黃忠應允,即和徐庶領本部兵馬去了。

二人既去,劉備乃私下裡問李翊道:

“……先生常言漢升勇力過人,可堪大任。”

“適才爲何不讓他出戰?”

李翊便道:

“適才只以激將法激之,如此,老將軍必然功成。”

“他今既去,我等須調撥人馬接應,勿使有失。”

乃喚張郃過來,撥一支令箭給他。

“俊乂可領一支人馬,抄小路出奇兵接應黃忠。”

“若黃忠得勝,不必出戰。”

“倘黃忠有失,即去救應。”

張郃領命而去。

李翊又召來高覽、徐晃,吩咐道:

“汝二人各領兩千人馬,去館陶清河處,多立旌旗、火竈。”

“好使夏侯淵知我前部軍多,壯我軍聲勢。”

“使賊人驚疑,不敢輕動。”

二將領命而去。

李翊又對劉備說道:

“目今曹操使夏侯淵督東線戰場,自己卻留在魏國,並不輕動。”

“蓋因汝南之戰,未分勝負耳。”

所謂英雄所見略同。

此時的曹操跟之前的劉備一樣,都領着本部兵馬在觀望局勢。

如果北方戰爭不利,就去支援北方。

南方戰事不利,就去支援南方。

只不過劉備見關羽已經在汝南取得了先機,便把軍馬盡數調撥到北方來了。

而曹操還不敢輕動,留在後方繼續觀望。

李翊的話還在繼續。

“馬孟起尚在晉陽,我意大王下一道令給他。”

“使其發兵走常山,寇略魏國邊境,協我側翼。”

雖然當初在瓜分冀州的談判中,李翊把常山郡大方地讓給了曹操。

不過李翊也是留有心眼兒的。

畢竟常山西部是黑山,那裡是張燕的地盤。

而此處又毗鄰馬超所在的幷州。

馬超可以通過借道張燕,非常輕鬆地穿過常山,進入魏國領土。

“……善,馬孟起一戰降幷州,寡人遇見之久矣。”

“若河北戰事順遂,當要見之一見。”

別看歷史上的馬超人品不咋樣,但備備本人還是很喜歡他的。

當即採納了李翊的建議,使人去往幷州,讓馬超出兵協助平北軍團。

從常山出兵,威脅魏國側翼。

時馬超在晉陽,得劉備書,急召龐統來前。

問他何以應之。

龐統乃勸馬超道:

“曏者,將軍棄父自立,領兵幷州。”

“豈非欲建功立業,不負祖上之名乎?”

“今齊王親臨河北,此正將軍奮武揚威之時也!”

“若助齊王破曹,取河北之地。”

“則將軍當爲首功,以齊王之仁義著於四海,必以將軍爲厚,絕不相負。”

“倘若首鼠兩端,曹、劉皆怨。”

“而尊公困於鄴城,終爲操所害矣!”

“惟將軍熟思之。”

馬超聞言頓悟,作揖拱手謝道:

“非先生之言,幾誤大事!”

遂整飭兵馬,借道黑山張燕,打算直搗魏境。

龐統言道,“吾與將軍同去。”

馬超喜,共將五千兵馬。

騎兵三千,步兵兩千。

過張燕境,張燕知曹劉勝負將分在即,也不加阻攔。

反而贈送馬超糧米酒肉,助他破曹。

馬超謝過,率兵駐紮於魏國北方的鉅鹿。

消息傳回鄴都,曹操聞言驚悚。

他下意識地伸手摸了摸頷下的短髯。

此前被馬超打得割須棄袍,鬍子還沒長好,不想此馬兒舉兵復來。

“馬超在鉅鹿,魏界北方恐有疏失。”

“傳吾令,着呂虔將本部兵馬,前往鉅鹿禦敵。”

“勿使馬超與劉備會兵一處,否則必爲大患。”

當即曹操也給出了自己的迴應。

一面讓呂虔帶兵,守禦馬超的進攻。

一面又給夏侯淵益兵五千,增加東線戰場的守備。

此時已來到了建安十年的七月,正值炎夏。

郭嘉卻裹着一張厚毯子,來見曹操。

“……奉孝有病在身,不必多禮,快請入座。”

曹操有些心疼地扶着郭嘉,讓他坐下。

因爲去年的冬天異常寒冷,不知怎的,郭嘉染上了傷寒症。

然後便一直不能痊癒,每天吃藥,遲遲不見好轉。

藥吃多了,郭嘉已經有抗體了。

藥效也越來越淡了。

中間,曹操差人去請過許多能夠醫治傷寒症的名醫。

可傷寒症本爲絕症,衆醫皆言束手無措。

只說齊國有名醫張仲景,能夠醫治傷寒症。

曹操便派人去挖牆角,重金也好,利誘也好,上威脅也好。

張仲景始終不爲所動。

反倒是其身處齊國高位,被齊國禁軍保護起來。

曹操想搞綁架那一套也不成。

這時候,又有人向曹操建議,齊國大設醫學,傳授醫道。

既然張仲景油鹽不進,何不去賄賂收買齊國醫學院的學生?

曹操從其言,使人攜重金去辦理此事。

果然挖到了不少齊國醫學塾出來的醫學生。

可這些醫學生再看過郭嘉的病後,皆道:

“郭祭酒身子清弱,平日爲酒色所傷。”

“用藥石已無益處,只可細心調養,或有轉機。”

曹操又回想起了那年冬天,他親手送別了戲志才。

如今郭嘉身染重疾,曹操生怕他也離自己而去。

所以平日已經很少讓郭嘉參議政事了。

“……咳……咳咳……”

郭嘉咳嗽一聲,向曹操諫道:

“明公,夏侯淵性剛少謀,恐未必是李翊對手。”

“我意親往館陶,助夏侯將軍守禦此地。”

曹操乃安撫郭嘉,讓他安心:

“吾已遣路招、朱靈去往館陶,協助妙才守備。”

“況妙才隨我多年,豈不知兵?”

“縱然不敵,我大軍在鄴都相去館陶不遠,救之也來得及。”

“奉孝權且在此養病,病好之後,自有用你之時。”

夏侯淵是曹營宗室將領的二號人物,也是曹操重點培養的對象。

值得一提的是,

夏侯淵只是夏侯惇的族弟,既不是堂弟也不是親弟弟。

所以夏侯惇有錢,跟夏侯淵沒什麼關係。

夏侯惇家大業大,十四歲殺了人,官府都不敢管。

而夏侯淵在老家卻窮得連飯都吃不上,甚至他的侄女還得親自出去撿柴討生活。

夏侯淵的命運之所以能夠改變,還是因爲曹操。

曹操還是少爺的時候,在譙縣犯了案。

但曹家少爺可是要舉孝廉的,怎麼能有案底呢?

於是便讓夏侯淵去頂罪。

夏侯淵去了,曹操後來也動用人脈關係,把他給撈了出來。

正因爲夏侯淵幫曹操頂了罪,曹操決定拉這位兄弟一把。

幫他牽線搭橋,讓夏侯淵娶了自己老婆的妹妹——丁姑娘。

丁氏是大族,曹操讓夏侯淵娶自己的小姨子,絕對是好心。

我們常說曹昂不死,魏國世子的地位穩得不能再穩。

因爲他背後,背靠曹家、夏侯家、丁家三架馬車。

常有人問,曹家、夏侯家能夠理解。

丁家是什麼鬼?

就這麼說吧,在古代老公休老婆。

丁夫人是直接讓曹操爬。

在宛城愛情故事發生之後,丁夫人直接指着曹操的鼻子罵道:

“將我兒殺之,都不復念!”

意思是你害死了我的兒子,我們之間沒什麼好留念的了。

然後丁夫人就直接回了孃家。

那麼曹操對此的反應是什麼呢?

曹操是親自跑回了老家,打算登門道歉,把丁夫人給請回去。

當時丁夫人在家織布,門外有人喊道:

“你丈夫來了,曹公來了。”

結果丁夫人毫無反應。

曹操進門後,摸着丁夫人的背,說:

“顧我共載歸乎!”

夫人別鬧了,我們一起回家吧。

丁夫人對此,依然毫無反應。

曹操連問了好幾次,丁夫人全程不鳥曹操。

曹操臨出門之時,最後還回頭問她,讓她跟自己回去。

曹操也算是性子比較高傲的了,何曾見過他這般好脾氣過?

作爲對比,當時已經生了曹丕、曹植的卞夫人。

她曾找曹操,想給自己的弟弟要個官做。

結果曹操十分不給面子,直接罵道:

“他能做我曹操的小舅子,已經是莫大的榮幸了。”

“你平日私下裡給他的錢還少嗎?”

“趕緊滾!”

什麼叫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這就叫典型的對比產生美。

初戀纔是永遠的白月光。

由此可以看出,丁氏一族在曹營的影響力。

夏侯淵作爲曹操的連襟兄弟,不單單意味着他的崇高地位。

更是曹操要重點培養的宗室武將二號人物。

對此,曹操又命李典、樂進各將兵三千人。

分別前往南宮、堂陽駐守,隨時準備策應夏侯淵。 砸資源造星嘛,這也是曹操的常規操作了。

歷史上的曹操,是給夏侯淵配了張郃、徐晃讓他刷戰績。

這個位面沒有張郃、徐晃,曹操便給他李典、樂進。

然後又親筆書信一封,寫給夏侯淵。

夏侯淵在館陶得曹操書,其書略曰:

“爲將當有怯弱之時,不可獨恃勇也。”

“將當以勇爲本,行之以智計。”

“只知任勇,一匹夫敵耳。”

意思就是勸夏侯淵要小心,不能只憑借武勇,多用智計。

畢竟郭嘉才說了夏侯淵沒腦子,而且魯莽衝動。

這樣的人只適合做將才,不適合做帥才。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曹操眼下也顧不得許多。

只能通過再三叮囑的方式,勸夏侯淵小心。

夏侯淵覽畢大喜,打發使者回訖,又與路招、朱靈商議道:

“今魏公率大兵駐於鄴都,以討劉備。”

“吾與汝等久守此地,豈能建功立業?”

“來日吾率兵出戰,務要生擒黃忠,好爲魏公建得首功。”

朱靈勸諫道:

“適才魏公纔在書信中言道,勸將軍多要小心。”

“況黃忠爲齊軍先鋒之將,必有勇力。”

“以劉備之韜略,李翊之籌謀,敢使此輩來戰將軍。”

“足見才能不小,將軍切要小心,不可輕敵。”

此時的黃忠名聲肯定是比不上齊國其他將領的。

畢竟關羽、張飛這些人本身是元從,地位高,入隊早。

自然得到展現的機會也就多。

機會一多,功績跟着變多,地位隨之水漲船高。

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朱靈勸完,路招也勸。

夏侯淵卻道:

“公等何太怯敵也?”

“似這般漲他人志氣,滅自家威風。”

“叫別人建了功勞,吾與汝等有何顏面回見魏公耶?”

“那黃忠不過是一年近六旬的老卒,倘懼此輩。”

“必爲人恥笑!”

遂不聽二將之言,讓兩人守好館陶。

他自率一軍出擊,去戰黃忠。

大戰之前,夏侯淵對衆將士進行喊話動員:

“齊將欺我魏將多年,淵恨之久矣。”

“今日總算得償所願,可以堂堂正正與齊兵在河北一較高下。”

“吾今日非要打破齊兵不可戰勝之神話不可。”

“公等敢不敢隨我去!”

衆將士哪裡敢喊不敢?

皆呼:“願隨將軍去!”

夏侯淵大喜,便問:

“誰敢出哨誘敵?”

一將應聲而出:“小將願往!”

衆視之,乃夏侯淵長子夏侯衡也。

時年十五歲。

所謂上陣父子兵,如今國難當頭,夏侯衡自然也是隨着父親來前線參戰。

夏侯淵便道:

“汝領一支軍去,迎戰黃忠。”

“無須死戰,宜輸不宜勝。”

“只管將他誘來,吾自有計勝他。”

夏侯衡即領了軍令,率三千人馬,前往清淵處下寨拒敵。

卻說黃忠與徐庶引軍來館陶處挑戰,使人搦夏侯淵來戰,夏侯淵堅守不出。

黃忠便與徐庶商議:

“夏侯淵既不肯出戰,吾待用神臂營強攻如何?”

神臂營是黃忠麾下部曲,以善射聞名。

自投劉備後,李翊命其訓練統領。

時至今日,

營內射手皆是非常能射的男人了,又多又快。

正商議見,忽報北方清淵處,有一隊曹軍前來搦戰。

黃忠大喜,正愁敵人不出來,便問麾下諸將誰敢出戰。

一小將出列,主動請纓。

衆視之,乃黃忠獨子黃敘也。

自黃敘兵體養好之後,在張仲景的建議下,跟着營中將領舞槍弄棒,鍛鍊身體。

如今已是筋骨強健,已非昔日病體阿敘了。

黃忠本愛幼子,不欲使黃敘出戰。

但轉念一想,自己年近六旬,終不能保護黃敘一輩子。

孩子終是需要長大,獨當一面的。

“……善,汝此去切要小心。”

黃忠再三叮囑,從私心的角度講。

麾下將領那麼多,讓自己兒子出戰。

立了功,之後得到封賞,便衣食不愁了。

黃敘領了黃忠命令,率一支軍去迎戰魏兵。

迎面正撞着夏侯衡的人馬。

夏侯衡以槍罵曰:

“吾乃徵東將軍之子夏侯衡也。”

“汝黃口小兒,怎敢攔我?”

黃敘即回罵道:

“吾乃先鋒將軍之子黃敘也。”

“汝魏賊多行無道,齊王上承天意,下順民心。”

“汝等何不早降?”

夏侯衡聞言大怒,即縱馬挺槍來戰黃敘。

黃敘亦挺槍出馬。

兩馬相交,戰二十合未分勝負。

兩邊軍馬,大殺一場。

戰到好處,夏侯衡依父親之言,詐敗而走。

黃敘哪裡肯舍,催兵趕去。

行至半路時,忽見兩道檑木滾石齊出。

打將下來,阻去去路,不能前進。

黃敘正欲收兵回時,背後夏侯淵已引兵突出。

“……哼,本想誘那老匹夫過來,將之擒住。”

“不想老的未來,捉住個小的。”

黃敘挺槍罵道:

“殺雞焉用牛刀耶?”

“汝欲與吾父交手,且先過我這一關。”

夏侯淵大笑:

“吾征戰多年,從未見過有小郎敢這般與吾說話。”

“……莫說你一黃口小兒,便是汝父親至。”

“又待如何?”

言訖,夏侯淵催兵掩殺過去。

黃敘奮力抵擋,遮攔不住。

眼看就要被擒,忽聽得身後一陣號響。

迎面殺來一寶刀燦雪的老將,咆哮聲宛如驚雷:

“夏侯匹夫,休傷吾兒。”

“黃忠在此!”

原來黃忠終是不放心兒子,率一隊輕騎來策應。

果見黃敘大意,中了夏侯淵的埋伏。

“老匹夫來的正好,吾正欲在此拿你!”

夏侯淵見着黃忠,親自挺槍來殺他。

戰不數合,黃忠無心戀戰,於亂軍中救出黃敘。

夏侯淵勝了一場,班師回營。

黃忠回到大營,便與徐庶備言今日戰況。

徐庶柔聲寬慰黃忠:

“老將軍不必氣餒,夏侯淵爲人輕躁,恃勇少謀。”

“今日叫他勝了老將軍一場,彼必更加傲睨得志。”

“來日激勸士卒,拔寨前進,步步爲營。”

“專誘夏侯淵出來戰,戰則可擒也。”

“此乃反客爲主之法。”

此前黃忠主動搦戰,夏侯淵堅守不出。

現在叫夏侯淵勝了一場,徐庶便建議將大營徐徐往前推。

逼迫夏侯淵出戰。

夏侯淵已經與黃忠交過手了,心裡有數。

肯定不會再像之前那樣,躲在營裡不出來。

黃忠遂納徐庶之言,將齊王賞賜的金銀錦絹,一衆應有之物,盡數賞給三軍。

又命人烹羊宰牛,大餉軍士。

一時間三軍震動,歡聲滿營,人人皆願效死。

來日,黃忠命拔寨而進,步步爲營。

每營都停駐數日,然後才徐徐向前。

早有人報知夏侯淵,夏侯淵怒道:

“這老匹夫前日爲我所敗,如今還敢用反客爲主之計制我耶?”

於是,帶着夏侯衡,引兵數千來戰黃忠。

至黃忠寨前,黃忠挺刀出馬。

兩軍廝殺一場,各有損傷。

至傍晚時,各自鳴金收兵,回營權歇人馬。

徐庶單獨找到黃忠,對他說道:

“今日正面廝殺一場,足見丞相所言非虛。”

“夏侯淵所部皆爲悍卒,我軍難討得便宜。”

黃忠哼道:

“怕他作甚?”

“來日,老夫必斬這匹夫!”

慢!

徐庶叫住鬥志昂揚的黃忠,拉他來看地圖。

“……黃老將軍請看。”

“清河附近,有一處貝丘。”

“此處地勢雖然不高,但可爲軍事瞭望點。”

“我軍若佔此丘,足可以居高臨下,觀夏侯淵軍中虛實。”

黃忠大喜,即納徐庶之計。

是夜二更時分,黃忠引軍士,鳴金擊鼓,直殺上山頂。

一面,又命人將山丘下用來防禦的鹿角盡數燒燬。

貝丘有魏將杜襲守把,手中兵馬不足千人。

遭黃忠猛攻,只得拼命守禦,一面遣一快騎找夏侯淵求援。

夏侯淵接到杜襲的求援書,即率了所部八百精銳,前去支援。

沒錯,是八百人。

雖然都是精兵,可堂堂魏國東區司令,爲何只帶八百人呢?

作爲東部統帥,夏侯淵當然有權指揮其他部隊。

比方說路招、朱靈、杜襲等部曲。

但這些部曲都是由本部將領率領,並不歸夏侯淵直接統領。

所以要調動的話,會非常麻煩。

我們說軍情如火,夏侯淵也是性子急躁的人。

他用兵的習慣是什麼?

三日五百里,六日一千里!

夏侯淵最擅長的就是急行軍。

眼下,杜襲被偷襲,夏侯淵想着就是先去支援,然後等大部隊過來。

畢竟夏侯淵所部八百人,都是精銳中的精銳。

來去如風。

以前奔襲慣了,根本不擔心人少會陷入重圍。

夏侯淵即點了本部八百人,奔往貝丘。

忽見的貝丘下,用來防備齊軍的鹿角,已經盡數燒燬。

夏侯淵忍不住嘆了口氣:

“劉備手下之人,真是善於糟踐東西。”

“好好的鹿角,如何便給燒了?”

在夏侯淵看來,你齊兵佔領了貝丘,完全可以把這些鹿角收爲己用嘛。

何必燒掉呢?

於是,夏侯淵下令道:

“傳我令,衆騎士下馬。”

“所有人過去修鹿角。”

“鹿角修好之後,齊國援軍便不能輕易上山。”

“我大軍可將黃忠斬于山上。”

衆騎士領了命,紛紛下馬,過去修鹿角。

這其實就是夏侯淵窮慣了,捨不得糟踐東西。

剛纔說過,夏侯淵的侄女,也就是被張飛搶來做老婆的那位。

十四歲了還要上山砍柴。

當時的夏侯淵已經做過潁川太守,兼督軍校尉了。

你說都市一把手的高官了,那時候還會缺錢嗎?

肯定不會。

說到底,還是夏侯淵窮怕了,一直保持着窮人思維。

修鹿角,與其說是夏侯淵沒腦子,不如說是單純不捨得糟踐東西。

在他看來,自己的騎兵速度快。

萬一突發變故,再上馬跑,也完全來得及嘛。

就在夏侯淵命人修鹿角之時。

杜襲遲遲得不到支援,只得棄了貝丘,往對面山下跑。

黃忠成功佔據高地,比及天明,正見着夏侯淵率隊在山下修鹿角。

徐庶見狀,大喜道:

“可擊!可擊!”

黃忠眼眸一蹙,手中的寶刀閃過一絲寒光。

……

(本章完)

第301章 魏延 陳到:丞相,我們太想進步了!第210章 比肩垓下,李翊將諸侯之兵,決戰袁紹十五萬大軍第113章 劉備:我就離開幾天,先生便乾出這麼大的事來?(求追訂!)第291章 曹操:十年了,被劉備壓制十年,蒼第321章 中原大戰正式打響,開闢第一戰場陳第325章 不要問喪鐘爲誰而鳴,喪鐘爲你而鳴第278章 御人術劉備獨斷,西陵口李翊借風第73章 腹黑狠人魯子敬第117章 曹操兵鋒甚急,快去找玄德公求救!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240章 劉備進位齊王,李翊受封丞相第218章 袁尚歎服,上一個這麼打仗的還是白起第241章 二袁爭霸的時代已成過去,如今是齊魏相爭矣第172章 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雄豪傑,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第89章 袁譚感動,我與子玉親如兄弟(求訂閱!)第27章 士人豪族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求追讀!)第205章 昔者李翊將兵,無敵天下,功不世出,略不再見第232章 郯侯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第234章 一身轉側絕域,曉譬諸國,不負班超之志第280章 曹操挾民渡江第219章 李翊使妖法,呼神兵鬼卒?第30章 休說草魚甚膾(求追讀!)第231章 呂布 馬超:“郯侯在上,受我二人一拜!”第193章 袁紹盡起大軍南下,曹劉合兵一處拒強敵第104章 張良計,李翊謀第110章 許劭震驚,李翊強的可怕,這我主還玩個毛?(求訂閱)第57章 鐵蹄降臨,嘎嘎亂殺(求追讀!)第325章 不要問喪鐘爲誰而鳴,喪鐘爲你而鳴第59章 五指成拳,開始屯田(求追讀!)第119章 呂布是張好牌,不要浪費了第206章 蓋用韓 白之奇策,破袁軍於烏巢,不亦奇士乎?第294章 天下女子不少,大丈夫何患無妻?第31章 好你個李子玉,在這裡等我呢(求追讀!)第196章 建安三神醫獨佔其二,老劉這福氣能小?第134章 史冊間,一筆書,萬民哭第317章 劉玄德再得一子第138章 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第135章 打黃巾能致富,曹劉打了都說好第157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士可擋百萬兵第304章 曹瞞痛失愛子,劉備三得麟兒第302章 《一剪梅墨染更籌夜未央》第169章 老李:終於不用我來演壞人了第104章 張良計,李翊謀第330章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第193章 袁紹盡起大軍南下,曹劉合兵一處拒強敵第273章 荊州關公來投第246章 周郎英姿取廬江,曹操腹背受強敵第326章 馬謖這一死,比他一生的貢獻都要大第159章 虎狼縱暴互奔馳,狐魅紛紜擅肆欺第147章 不管怎麼講,此次會戰的兵力,是4萬對2萬,優勢在我!第99章 李先生是我許攸的知心朋友啊!(求訂閱!)第297章 劉備賜婚,李翊感慨:大王真是害苦第204章 賈文和料算人心,李子玉忘履相迎第74章 劉曄的人生十字路口(求追讀!)第200章 若向三國覓君臣,李郎才氣配劉君第94章 出海去遼東?也就軍師能想的出來!(求訂閱!)第115章 劉備我的軍師可比蘇秦張儀第59章 五指成拳,開始屯田(求追讀!)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271章 名不虛傳,李相智激周郎第204章 賈文和料算人心,李子玉忘履相迎第117章 曹操兵鋒甚急,快去找玄德公求救!第266章 劉備權術之:荊州該給誰?第148章 鼓角轟轟,看誰一念之差蠢蠢欲動(說一下之後的更新計劃)第324章 我既輔劉三興炎漢,當第三任丞相也第110章 許劭震驚,李翊強的可怕,這我主還玩個毛?(求訂閱)第45章 英雄所見略同(求追讀!)第147章 不管怎麼講,此次會戰的兵力,是4萬對2萬,優勢在我!第114章 李先生是張良韓信蕭何三合一聖體啊!第179章 五千鐵騎入徐州,騎戰二寶終見用第150章 看你欲造的城邦,在白骨之上第206章 蓋用韓 白之奇策,破袁軍於烏巢,不亦奇士乎?第248章 曹操:劉備有的,孤不能沒有第125章 以弱勝強,可往也!第51章 臧霸:“劉備有高人相助啊!”第330章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第166章 郯侯為天下計,豈見小民哉?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219章 李翊使妖法,呼神兵鬼卒?第275章 套路中的套路,計中計中計第87章 壯士快意無經緯,丈夫當流英雄淚第335章 設凌煙閣,評選開國二十八功臣第229章 郯侯治河北,誠守其法,大之垂舉後世,小之造福一身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212章 龐統:馬超竟是先生的迷弟?第49章 走過最長的路,是你的套路(求追讀!)第114章 李先生是張良韓信蕭何三合一聖體啊!第224章 劉備:子玉必不負我,願舉北國之事,盡付先生第155章 君臣相得,遙相顧,道是帝業未可知第260章 羽,威震華夏第142章 天下健者,豈獨袁氏一家?第299章 李文侯罵昏司馬懿,王朗再現名場面第59章 五指成拳,開始屯田(求追讀!)第153章 一廂情願的傾慕,萬人之上的孤獨第20章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求追讀!)第220章 曹操:孤這一生走過最長的路,是李翊的套路第196章 建安三神醫獨佔其二,老劉這福氣能小?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140章 我準備了一桌好菜,請了兩桌客人來吃
第301章 魏延 陳到:丞相,我們太想進步了!第210章 比肩垓下,李翊將諸侯之兵,決戰袁紹十五萬大軍第113章 劉備:我就離開幾天,先生便乾出這麼大的事來?(求追訂!)第291章 曹操:十年了,被劉備壓制十年,蒼第321章 中原大戰正式打響,開闢第一戰場陳第325章 不要問喪鐘爲誰而鳴,喪鐘爲你而鳴第278章 御人術劉備獨斷,西陵口李翊借風第73章 腹黑狠人魯子敬第117章 曹操兵鋒甚急,快去找玄德公求救!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240章 劉備進位齊王,李翊受封丞相第218章 袁尚歎服,上一個這麼打仗的還是白起第241章 二袁爭霸的時代已成過去,如今是齊魏相爭矣第172章 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雄豪傑,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第89章 袁譚感動,我與子玉親如兄弟(求訂閱!)第27章 士人豪族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求追讀!)第205章 昔者李翊將兵,無敵天下,功不世出,略不再見第232章 郯侯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第234章 一身轉側絕域,曉譬諸國,不負班超之志第280章 曹操挾民渡江第219章 李翊使妖法,呼神兵鬼卒?第30章 休說草魚甚膾(求追讀!)第231章 呂布 馬超:“郯侯在上,受我二人一拜!”第193章 袁紹盡起大軍南下,曹劉合兵一處拒強敵第104章 張良計,李翊謀第110章 許劭震驚,李翊強的可怕,這我主還玩個毛?(求訂閱)第57章 鐵蹄降臨,嘎嘎亂殺(求追讀!)第325章 不要問喪鐘爲誰而鳴,喪鐘爲你而鳴第59章 五指成拳,開始屯田(求追讀!)第119章 呂布是張好牌,不要浪費了第206章 蓋用韓 白之奇策,破袁軍於烏巢,不亦奇士乎?第294章 天下女子不少,大丈夫何患無妻?第31章 好你個李子玉,在這裡等我呢(求追讀!)第196章 建安三神醫獨佔其二,老劉這福氣能小?第134章 史冊間,一筆書,萬民哭第317章 劉玄德再得一子第138章 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第135章 打黃巾能致富,曹劉打了都說好第157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士可擋百萬兵第304章 曹瞞痛失愛子,劉備三得麟兒第302章 《一剪梅墨染更籌夜未央》第169章 老李:終於不用我來演壞人了第104章 張良計,李翊謀第330章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第193章 袁紹盡起大軍南下,曹劉合兵一處拒強敵第273章 荊州關公來投第246章 周郎英姿取廬江,曹操腹背受強敵第326章 馬謖這一死,比他一生的貢獻都要大第159章 虎狼縱暴互奔馳,狐魅紛紜擅肆欺第147章 不管怎麼講,此次會戰的兵力,是4萬對2萬,優勢在我!第99章 李先生是我許攸的知心朋友啊!(求訂閱!)第297章 劉備賜婚,李翊感慨:大王真是害苦第204章 賈文和料算人心,李子玉忘履相迎第74章 劉曄的人生十字路口(求追讀!)第200章 若向三國覓君臣,李郎才氣配劉君第94章 出海去遼東?也就軍師能想的出來!(求訂閱!)第115章 劉備我的軍師可比蘇秦張儀第59章 五指成拳,開始屯田(求追讀!)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271章 名不虛傳,李相智激周郎第204章 賈文和料算人心,李子玉忘履相迎第117章 曹操兵鋒甚急,快去找玄德公求救!第266章 劉備權術之:荊州該給誰?第148章 鼓角轟轟,看誰一念之差蠢蠢欲動(說一下之後的更新計劃)第324章 我既輔劉三興炎漢,當第三任丞相也第110章 許劭震驚,李翊強的可怕,這我主還玩個毛?(求訂閱)第45章 英雄所見略同(求追讀!)第147章 不管怎麼講,此次會戰的兵力,是4萬對2萬,優勢在我!第114章 李先生是張良韓信蕭何三合一聖體啊!第179章 五千鐵騎入徐州,騎戰二寶終見用第150章 看你欲造的城邦,在白骨之上第206章 蓋用韓 白之奇策,破袁軍於烏巢,不亦奇士乎?第248章 曹操:劉備有的,孤不能沒有第125章 以弱勝強,可往也!第51章 臧霸:“劉備有高人相助啊!”第330章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第166章 郯侯為天下計,豈見小民哉?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219章 李翊使妖法,呼神兵鬼卒?第275章 套路中的套路,計中計中計第87章 壯士快意無經緯,丈夫當流英雄淚第335章 設凌煙閣,評選開國二十八功臣第229章 郯侯治河北,誠守其法,大之垂舉後世,小之造福一身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212章 龐統:馬超竟是先生的迷弟?第49章 走過最長的路,是你的套路(求追讀!)第114章 李先生是張良韓信蕭何三合一聖體啊!第224章 劉備:子玉必不負我,願舉北國之事,盡付先生第155章 君臣相得,遙相顧,道是帝業未可知第260章 羽,威震華夏第142章 天下健者,豈獨袁氏一家?第299章 李文侯罵昏司馬懿,王朗再現名場面第59章 五指成拳,開始屯田(求追讀!)第153章 一廂情願的傾慕,萬人之上的孤獨第20章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求追讀!)第220章 曹操:孤這一生走過最長的路,是李翊的套路第196章 建安三神醫獨佔其二,老劉這福氣能小?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140章 我準備了一桌好菜,請了兩桌客人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