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李翊試探性地拋出了橄欖枝。
許褚與許定對視一眼。
許定率先開口,說道:
“我等兄弟又何嘗不想立功於世,流芳於後?”
“只恨此身低微,不能匡扶帝室,驅逐國賊耳!”
雖然許氏也算地方豪族了。
但跟隔壁曹氏、夏侯氏還是比不了,尤其在名望上。
他們許家在地方再有勢力,也終究只是市井小民的身份。
而隔壁曹操呢?
19歲就舉了孝廉,成了洛陽北部尉。
30歲出頭,就成了西園八校尉,直屬於皇帝,只聽命於天子一人。
而曹操之所以能位居如此高位,僅僅是因爲他寫了一篇作文:
——《我的太尉父親》
人比人真的會氣死人。
許褚向來寡言,但聞得兄長如此說話,還是忍不住發出幾句由衷的感慨。
“我兄弟倆素愛兵事,只是若天下太平,百姓康居,邊塞安寧……”
“我等又何須學這勞什子武藝兵書?”
“縱不得揚名於世,也好過每日與盜匪爭鬥。”
許定點了點頭,幫腔道:
“我等百姓既在小民之位,雖難爲天下謀,卻可爲鄉土謀。”
“是以聚集鄉里宗室,修築塢堡,抵禦賊寇。”
“每日磨鍊武藝,時時砥礪自己,爲的就是將來有用武之時。”
李翊見此,當下也不再猶豫,果斷伸出橄欖枝。
“兩位兄長既有如此豪情壯志,何不隨我一同跟隨劉將軍。”
“征戰天下,救護蒼生?”
“事若濟,小則可以立功封侯,榮妻蔭子。”
“大則保境安民,匡扶王室,萬世留名!”
許定、許褚聞言,俱是喜出望外。
趕忙離席,躬身拜道:
“李先生之言,正是我兄弟二人心中所想。”
“非是我等不思報國,實乃是報國無門。”
“今我等宗室商議,若蒙劉將軍不棄,我等願意投身於劉將軍麾下。”
李翊大喜,手執二人手道:
“兩位兄長若是願意投效徐州,則是邀天之幸!”
“我代劉將軍謝過二位!”
許氏兄弟連忙還禮,皆表示願意爲了劉將軍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酒宴過後,
許定聯絡許氏其餘宗老,一同敲定歸順徐州的具體細節章程。
然後許定及其餘比較有名望的宗老,向李翊獻上一碟書劄。
裡面記錄了塢堡中的人口、土地、糧食、牲畜、軍械等等。
記錄之詳細,全無保留。
這是許氏在表忠心。
李翊收下書劄,重賞許定及幾位宗老。
又命軍士拿出此前繳獲的耕牛牲畜,絹帛金銀,分賜給剩下許氏有名望的宗老。
宗室各長老在拿了李翊的好處後,知李翊乃良善厚道之人。
許氏跟著他,肯定吃不了虧。
於是再無顧忌,紛紛向李翊投誠。
李翊安頓好許氏衆人,又差人修書一封,寄給南方剿賊的劉備。
跟他言說了譙縣塢堡的事。
劉備南下後,一路急行軍,甚至都沒有到固始,就追上了黃邵。
黃邵倉促應戰,爲劉備所破。
關公突入陣中,陣斬了黃邵。
剩下黃巾餘衆,四散逃了大半。
未能逃走的,則紛紛向劉備投誠。
劉備將衆人安頓好,分賜糧秣。
黃巾諸賊無不感恩戴德,紛紛表示再不敢與劉將軍作對了。
劉備又問衆人是否願意跟隨他,回沛國去。
若是願意,他可以給他們田地耕種。
衆人感念劉備之德,紛紛表示願意。
劉備欣然納之。
他倒也沒說要把這羣黃巾兵遷到徐州去,也是不想讓他們背井離鄉。
只說讓他們去沛國,仍是留在豫州。
在納了黃巾賊後,又得了李翊書信,劉備便領著關羽、徐晃北上,往譙縣塢堡去了。
由於軍中多了不少黃巾賊,行軍速度也慢了不少。
李翊一連在塢堡等了數日,這纔等到劉備來。
這幾天他在塢堡,陪著許褚等人操練兵馬,交流練兵經驗。
李翊從中也跟著學了不少。
隨後,李翊將許氏兄弟介紹給劉備。
劉備聞說後大喜,即拜了許定爲校尉,許褚爲都尉。
“今賊寇已定,又擄了不少黃巾賊,可回徐州去否?”
劉備問李翊道。
李翊頷首,說道:
“此次南下不僅收穫大量財帛金銀,還籠絡了許氏,已經超額完成翊此前定下的任務。”
“咱們可向北,先去小沛,把俘的黃巾賊交給陳漢瑜,交由他安置其屯田。”
“然後自小沛向東,回下邳去也。”
劉備欣然從之。
點齊軍馬,準備出發前往小沛。
許定、許褚兩弟兄則帶了宗室數百人,跟著劉備一同去往小沛。
陳珪知劉備要來,也是親自出城相迎。
現在這位劉使君,早已不是當初那位初入徐州的劉使君了。
當時劉備要統治徐州,尤其討看他們下邳陳氏的臉色。
但現在的劉備何許人也?
漢左將軍,天子親授徐州牧。
大權獨攬於一身,也不再是徐州衆世家可以隨意拿捏的了。
除沛相陳珪之外,其餘郡縣的縣令、縣長都來了小沛,拜見劉備。
畢竟這是他們的頂頭上司,跟他比,自己就是個微末小官兒。
肯定得多爭取個露臉的機會。
劉備一一撫慰衆人,又考覈了諸官的政績。
然後一一予以鼓勵嘉獎,衆人這才心滿意得退去。
劉備將俘獲的黃巾賊,僅農具耕牛種子一併交予陳珪。
跟他交代了一些屯田事宜,便匆匆回徐州去了。
回到下邳以後,李翊也正式將自己構劃滅亡袁術的大戰略,向劉備說了。
“淮泗人口百萬,土地肥沃,河流衆多,乃膏腴之地。”
“我徐州則是四戰之地,若不能據有淮泗,便是無根之地。”
“此前困於諸事繁多,翊未嘗向主公講述攻滅淮南的具體戰略。”
“如今諸事既定,翊以爲可以著手準備了!”
李翊把自己的戰略方案,有條不紊,深入淺出地給劉備講了。
淮泗爲何對徐州重要?
因爲若想以徐州爲根基,沒能沒有一個大後方。
而淮泗就是這樣一個天然的糧倉。
後來的鄧艾,就是專門在淮泗一帶屯田。
不僅利用淮水、潁水,灌溉了兩萬多傾肥田,還連通了三百多裡的水運大道。
而得到的收穫便是,每年三百萬斛的糧食產出。
再對比一下丞相五次北伐,幾乎每次都是困於糧食不足而被迫撤軍。
就可以想象當時的局面有多艱難。
“如今徐州船匠自取歲開始便緊鑼密鼓的打造船隻,如不出意外。”
“最遲四月之前,便能夠全部下水。”
李翊將地圖鋪開,爲劉備詳細的規劃戰略方向。
“廣陵陳元龍、還有甘寧、蔣欽等人都在緊鑼密鼓的訓練艄公水手。”
“我們要把主戰場轉到豫州來,借著潁水、渦水南下,直攻袁術壽春。”
“然後命元龍自廣陵發兵,走長江水路,繞襲九江後背。”
“前後夾擊,使袁術首尾不能相顧。”
劉備認真的聽著,隨後又問:
“何時可以全面開戰,發兵淮南?”
“秋收過後。”
李翊不假思索。
目前纔剛剛開春不久,最是應該養民,積攢力量的時候。
隨著屯田在徐州全境的推廣,秋收一定能夠收穫不少的糧食。
只有這樣,才能夠跟袁術全面開戰。
這也是李翊的外交風格。
不去打沒有把握的仗,如果非打不可,那就往死裡打!
“……嗯,還有大半年。”
劉備微微頷首,一捋鬍鬚道:
“這期間你我可得好生做足準備。”
“樂意效勞。”
李翊微微一笑。
如今徐州的船隻正在似下餃子一般落水。
陳登在廣陵,有著甘寧等人的協助,艄公、水手也是不斷增加。
還訓練出了不少能夠水陸兩棲作戰的精兵。
陸軍方面,趙雲、田豫、牽招負責訓練騎兵。
高順負責操練特種兵——陷陣營。許褚許定兩兄弟負責訓練虎衛,用來作近衛之用,必要之時,也可投入戰場。
至於剩下的部曲,則分別由他們自己的統帥負責訓練。
比如關羽、張飛、徐盛、太史慈等,他們都是有分配到部曲的,人數不等。
這期間,李翊與劉備時常帶著酒肉過來犒賞軍士,鼓勵大家好好訓練。
至於農業方面,典農校尉魯肅,與王修、孔融等人都要幫襯。
尤其孔融,尤其感激劉備能夠將天子王駕迎到陳國來。
這樣他便能不時去朝拜天子了。
在屯田方面,孔融也是積極幫襯。
別看他打仗菜,
但在北海數年,修復城邑,崇學校,設庠序,舉賢才,顯儒士。
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無一錯版本!
政績方面還是拿的出手的。
最重要的是他的名望很高,即便很多市井小民都聽說過孔北海的大名。
很多小民都樂意爲他效勞。
至於裝備,農具等,以麋竺爲首的士人豪族掌控的鐵官營,也是開足馬力,全力打造。
李翊主動找到這位大舅子,告訴他可以不惜任何成本,全力打造鐵甲,刀兵。
至於鐵礦,除了與青州的交易之外。
魯國、沛國也是產鐵大國。
那裡開採出來的鐵礦,通過泗水,走水路運送回下邳。
最後,剩下出來的海船,仍舊命人出海前往遼東交易。
主要挑選的,是太史慈上次帶出海的戰士。
他們已經有了豐富的出海經驗,可以獨當一面了。
同時,由於已經和公孫度建立同盟。
李翊也能夠放心的和他交易,是以擴大了商船規模。
除了帶了精鹽之外,還帶了中原特產。
飴糖、鹹魚、珍珠、絹帛等等。
可以購置大量的馬匹回來。
先甭管養不養得起,馬兒反正餓不死。
頂多就是不給你喂糧食,讓你成爲戰馬。
作爲役馬,也是能提高運輸效率的。
何況馬兒在古代之所以是重要的戰略資源,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能夠救急。
必要之時,馬兒可是重要的備用口糧。
多屯一些不是壞事。
總之,諸事既定。
凡劉備、李翊到處,民衆皆竭誠歡迎。
真可謂佔盡天時!
雖多年後,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
兩年多下來,李翊與劉備募集了大量的流民。
在徐州安置了足有幾十萬人衆。
其中有大半都是徐州本土人,受戰亂影響,而流離四方。
這些流民的加入,極大推動了徐州屯田的發展。
考慮到徐州目前的高速發展。
經過估算統計,李翊等徐州高層,一起向劉備上書,可以再擴軍一萬人左右。
以徐州目前的生產力,養得起。
並且,這也是爲了秋收後,爲覆滅袁術做足準備。
而在徐州緊鑼密鼓的備戰之時,中間還出了一個小插曲。
那就是荊州劉表突然中止了與徐州的貿易。
無他,劉表敏銳的政治嗅覺,發覺情況有些不太對。
尤其現在天子東歸,劉備被朝廷委任了左將軍的高位。
並且趙雲還被朝廷授予了九江太守之位,廬江太守的官位也落在了曹營中人手裡。
這跟說好的不一樣。
按劉表原來的打算,他不斷給徐州輸血,爲得就是插足揚州事務。
結果廬江、九江的歸屬權,全落在了曹劉手裡。
他劉表連口湯都沒得喝。
這讓劉表大爲不滿。
徐州方面也有話說的,說不是我們不想把廬江的表奏權給你荊州。
可問題是這是朝廷的旨意,咱們也沒法反對,你說對不對?
難不成景升兄認爲朝廷說的不算?
劉表身爲漢室宗親,當然不敢說朝廷、天子做的不對。
只能吃了這個啞巴虧。
而接下來,徐州的一系列操作,更是令劉表大爲警覺。
那就是把荊徐二州的交易內容,全部變爲了糧草。
徐州大肆屯田,肯定是要起征伐之事。
劉表料定劉備不久將打揚州。
一旦真打成了,那揚州可就真落入劉備手裡了。
此前說好的廬江表奏權並未交給劉表。
現在若是讓劉備打下揚州,那劉表就徹底失去了插手揚州事務的機會。
是以,他果斷停了與徐州之間的貿易。
而徐州方面對此卻絲毫不慌。
老劉這邊,徐州已經團結一心,衆志成城,一致對外了。
而劉景升荊州方面,卻是各派爭鬥。
蔡、蒯、龐、黃四大世家,壟斷了荊州的權力。
尤其江夏的黃家。
要知道徐州與荊州的貿易,主要就是通過江夏與廣陵之間的長江水路,來進行交易。
而劉表對江夏的掌控力卻極爲薄弱,大權都落在了黃家手裡。
你劉表能夠拒絕與徐州的貿易,還能阻攔手下人嗎?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在利益的驅使下,黃家大量宗老都私自與徐州進行交易。
而劉表對此卻無可奈何,無能爲也。
尤其像黃祖,人家當年射殺孫堅,可是實打實幫了劉表一把。
江夏大權幾乎盡在其手,靠著強大的荊州水軍,整個長江水道,都被黃家控制著。
此前的貿易搞得好好的,大家都有錢賺。
你劉表倒好,一拍腦袋,把貿易說斷就斷了。
這會打亂多少人的章程安排,動了多少人的蛋糕?
此前準備好的貨物,又會滯銷多少?
他們要如何處理?
倒進長江裡嗎?
反正對這些士人豪族來說,倒進長江裡,也好過賤價賣給市井小民。
所以江夏方面,對劉表的貿易禁令置於不顧,仍舊私自與徐州貿易。
而荊州其他州郡豪族,也暗自聯絡黃家,借他手的當中間商,託他一併交易了。
劉表控制不住,暗思自己禁不禁貿易,這些世家仍舊要與之貿易。
我反倒一分錢賺不到。
索性又恢復了與徐州的貿易。
至少這樣自己還有錢賺。
……
就在徐州勃勃發展之時,位於徐州廣陵南部的曲阿,孫氏也在這裡快速發展。
此時,孫策的舅父吳景,堂兄孫賁都帶了自己的部曲,前來投靠他。
孫策實力大長。
而其發小周瑜,也利用他們家族的影響力,在廬江舒縣籌措了大量糧秣。
按照原來的計劃,孫策在曲阿休養一年,就是爲了在第二年攻打吳郡。
滅了許貢,奪取江東。
現在一切進行的還算順利,孫策的傷勢也早已康復。
他們目前在江東已經有兩萬人馬了,其中多虧了其舅父吳景的加入。
光是吳景這一部就有七千人衆,是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
孫策對其也是頗爲倚重,每次出行必帶著他和周瑜。
在力量攢夠之後,孫策即召了麾下諸將過來議事。
“去歲我等制下戰略,將在今年開春之時,攻打吳郡許貢。”
“現在如何?”
孫策高居於堂上,望著麾下諸將。
其中其父孫堅留下的老將佔了大半。
話音方落,以黃蓋爲首的元老紛紛出列,朗聲說道:
“我等俱已做好準備!”
“就請主公發令,南下攻打許貢!”
話音方落,其餘諸將亦是慷慨激昂,紛紛出列。
“時刻準備著!請主公下令!”
聲音洪亮如鍾,響徹大堂。
孫策英武的眉宇間卻閃過一絲遲疑,並未著急迴應。
“那北方呢?”
“北方怎麼辦?”
孫策突如其來的一問,令在場所有人都有些懵。
少主這什麼意思?
“公瑾,你來說。”
孫策給了旁邊周瑜一個眼神。
周瑜會意,撩衣出身,說道:
“近日接到消息,徐州正在大肆擴充人馬,購置糧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