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相爺要做的事,是足以影響後世千年

袁瑛離開皇宮時,天色已暗。

шωш .t tkan .c o

晚風捲着落葉掃過宮道,她攏了攏披風,心中鬱結難解。

“權力真就這麼令人着迷嗎……?”

她低聲喃喃,眼眶微紅。

出身名門的她,自小耳濡目染,接觸到的便是統治階級。

她非常清楚,劉備這麼賣命的幹,還是想把原來下放地方的權力給收回到中央來。

說是爲大局着想也好,說是貪慕權勢也好。

總之,在袁瑛看來,如果當皇帝便是這般的話。

又爲何有那麼多人爲之趨之若鶩呢?

侍女小心翼翼地問:

“娘娘,回椒房殿嗎?”

袁瑛搖了搖頭,聲音微啞:

“去丞相府。”

相府,內院。

袁瑩正在燈下繡花,忽聞姐姐駕到,連忙起身相迎。

纔剛見面,袁瑛便撲進妹妹懷裡,淚水奪眶而出。

“阿姊!”袁瑩輕拍她的背,柔聲道,“怎麼了?”

“你哭得這般難受,定是受了天大的委屈。”

袁瑛哽咽道:

“陛下……他兇我。”

袁瑩一怔,隨即嘆息:

“陛下近來政務繁忙,脾氣難免急躁些。”

人在工作繁忙的時候,脾氣是最暴躁的。

尤其遇着的還是一些極爲棘手的事務。

“政務繁忙?”

袁瑛擡起頭,眼中含淚。

“他從前再忙,也會抽空陪我說話,如今卻……”

她咬了咬脣,沒再說下去。

皇后只能待在深宮之中,不似袁瑩這般出入自由。

正常來講,她今晚來丞相府也應該提前報備的。

袁瑩遞上手帕,輕聲道:

“阿姊別難過,陛下心裡還是念着你的。”

袁瑛擦了擦淚,忽然環顧四周,問道:

“怎麼不見你家夫君?”

袁瑩苦笑,撓了撓頭:

“他啊,如今比陛下還忙。”

“府上的姐妹們每晚獨守空房,想見他也難。”

“他不是在丞相府辦公嗎?怎麼連你也見不着?”

“他最近在工坊裡折騰什麼‘新發明’,整日與工匠們同吃同住,連家也不回。”

袁瑩搖頭,語氣無奈又心疼。

袁瑛眉頭微蹙:

“什麼發明,值得他親自去工坊?”

袁瑩搖頭:

“我也不知,只聽說是能‘改變天下’的東西。”

改變天下?

僅僅四個字,口氣卻着實不小。

換作是別人,袁瑛都會嗤之以鼻,笑他是個狂徒。

可對於李翊,他說什麼,袁瑛都願意相信。

袁瑛沉默了片刻,忽然道:

“走,帶我去看看。”

“現在?”袁瑩驚訝。

“對,現在。”

袁瑛眼中閃過一絲倔強,“本宮倒要看看,他到底在忙什麼,能把妹妹你這樣的壁人整晚一個人丟在房裡。”

“去和那些奴僕同吃同住。”

袁忽又嘴角微揚,打趣道:

“怎麼,分別許久,難道小妹便不想見見自家夫君?”

袁瑩面飛紅霞,低頭輕聲道:

“阿姊莫要取笑我……正好治兒也在工坊,順道看看他。”

袁瑛挑眉:

“看來丞相很看重治兒,一直把他帶在身邊。”

袁瑩點頭,眼中帶着欣慰:

“夫君常說,治兒胸中自有溝壑,他將來必成大器。”

兩人正說着,侍女已備好馬車。

就在她們準備動身時,忽聽一道清亮的聲音傳來——

“等等!我也去!”

袁瑛和袁瑩回頭,只見呂玲綺挺着八個月的孕肚,大步流星地走來。

她雖身懷六甲,卻依舊英姿颯爽,腰間甚至習慣性地彆着一柄未開刃的短刀。

自從李翊娶了她以後,就一直專心跟她造人。

這並不是因爲李翊好色。

而是因爲李翊太忙了,不想把夫妻生活當成是一種負擔。

由於缺少對她們的陪伴,李翊便想給她們留個孩子。

李翊的每一位夫人,除了不能生的麋貞外,所有人都已經有自己的孩子了。

當然,如果呂玲綺也是順產的情況下。

而當李翊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後,他就開始專注於自己的事業了。

這也是爲什麼李翊明明很忙,卻依然有不少孩子的原因。

因爲他造人都是盯着造,造出來就開始忙自己的事業了。

所以,也很少有人能有好幾個孩子,至多兩個。

呂玲綺走過來,先向袁瑛行了一個軍人禮:

“參見皇后。”

然後又轉向袁瑩說道,“姐姐,便帶我一起去吧?”

袁瑩嚇了一跳,連忙上前扶住她:

“玲綺!你有孕在身,怎能亂跑?”

呂玲綺滿不在乎地擺擺手:

“無妨!我隨父在遼東馳騁縱橫,高句驪蠻子尚且不懼。”

“這點小事又算得了什麼?”

袁瑛有些無奈,勸道:

“你現在可不是一個人,萬一有個閃失,丞相回來不得急死?”

呂玲綺哼了一聲:

“他整天泡在工坊裡,連家都不回,哪裡會管我?”

袁瑩哭笑不得:

“妹子莫亂說,夫君他……這不是在忙正事嗎?”

呂玲綺撇嘴:

“我不管,反正我要去!”

袁瑩還想再勸,呂玲綺卻已經自顧自地爬上了馬車,還拍了拍車轅,催促道:

“快點,再磨蹭天都亮了!”

袁瑛和袁瑩對視一眼,皆是無奈。

袁瑩嘆了口氣,低聲道:

“阿姊,要不……讓她去吧?不然她怕是會自己偷跑出去。”

袁瑛揉了揉眉心:

“罷了,路上小心些便是。”

馬車緩緩行駛在洛陽的街道上,袁瑩全程緊盯着呂玲綺,生怕她有個閃失。

呂玲綺卻興致勃勃地掀開車簾,望着街景,嘴裡還唸叨着——

“雒陽不愧爲後漢舊都,比起遼東可繁華太多了。”

“只可惜爹爹他見不着。”

袁瑩忍不住笑道:

“你呀,都當母親的人了,還這麼跳脫。”

呂玲綺摸了摸隆起的肚子,得意道:

“我兒將來定是虎將,現在就得讓他習慣顛簸!”

袁瑛莞爾:

“你這性子,倒是一點沒變。”

“依我看,如果這孩子將來是個男孩兒,不妨便取名叫李泰吧。”

“正似妹子這般體健康泰。”

李泰?

呂玲綺略作沉吟,旋即撫掌道:

“好名!好名!”

“夫君已有三子,加上泰兒。”

“治、平、安、泰,豈非正符合新朝雅象?”

正說着,馬車忽然一頓,外面傳來喧譁聲。

袁瑩掀簾一看,原來是一隊巡邏的士兵攔住了去路。

領頭的校尉見是丞相府的馬車,連忙行禮:

“夫人恕罪!前方工坊重地,閒雜人等不得靠近!”

袁瑩還未開口,呂玲綺已經探出頭來,柳眉一豎:

“瞎了你的眼!連皇后娘娘和丞相夫人都敢攔?”

校尉嚇得一哆嗦,連忙讓開道路:

“末將不知娘娘駕到,罪該萬死!”

校尉雖然主動請罪,卻仍不肯讓路。

即便他知道自己攔住的是丞相夫人,以及當朝皇后的車駕。

袁瑛見此,暗忖一個校尉都對李翊如此忠心。

甚至敢攔阻自己的車駕。

看來李翊御下的手段,遠在自己夫君之上啊。

畢竟晚上劉備在未央宮處理政務時,也說了不準讓外人打擾。

可當她進宮時,愣是沒有一個人敢出面攔阻。

自己就這麼堂而皇之地出現在了劉備面前,然後和他吵了一架。

袁瑩並不想爲難自己夫君的手下,連忙出聲打圓場道:

“無妨,你們也是職責所在。”

“就先去通稟一聲,就說是我與皇后來了。”

“請之撥冗一二。”

那校尉如蒙大赦,向袁瑩投去一個感激的眼神,然後告退。

待其走遠後,袁瑛這才忍不住出聲調侃:

“看來,除非陛下親來,否則我等都須通稟一聲這位‘相爺’了。”

袁瑩聽出姐姐語氣中的譏諷之意,乃出言解釋道:

“阿姊此言差矣。”

“小妹今日也是沾了阿姊的光。”

“若不說皇后來,我那夫君恐也未必願意見我。”

“若說是皇后來了,夫君必然相見。”

“看來你很瞭解自家的夫君啊。”

袁瑛出聲調侃。

仔細想想也是,李翊是一個何等謹慎精細之人?

又豈會在知道皇后到來,從而避而不見的。

“小妹與諸多姊妹一同侍奉夫君,尚瞭解他的脾性。”

“而阿姊只與甘貴人共侍一夫,阿姊更是貴爲皇后,獨寵後宮。”

“你又是否瞭解自己的夫君呢?”

這句反問,直接將袁瑛愣在原地。

一直以來,她想要的不多。

如果可以,她情願不當皇后,陪伴良人耕織,就這麼簡簡單單的過去一生。

這主要還是因爲,她自己出生豪門,榮華富貴對她誘惑力不大。

加上失去父親,又常年與親人分別,她渴望更多的其實是陪伴。

這時,那名校尉匆匆奔回,抱拳稟報:

“丞相請娘娘與諸位夫人入內!”

袁瑛頷首,攜袁瑩、呂玲綺邁入工坊大門。

甫一踏入,撲面而來的並非想象中的鐵腥炭火氣,而是一股淡淡的草木清香。

整座工坊呈“回”字形佈局,分作四大區域。

東區是漚料池,浸泡着成捆的楮樹皮、麻布頭,池水泛着淺褐色。

南區是蒸煮大竈,十口陶甕咕嘟冒着熱氣,匠人持長棍不時攪動。

西區則是抄紙坊,數十名工匠手持竹簾在漿池中反覆撈取。

北區是焙紙牆,青磚砌就的夾牆內炭火暗燃,貼滿溼紙的牆面蒸汽氤氳。

每區設有紅漆木牌,刻着“辰時換班”、“未時添柴”等規章。

匠人們衣領彆着竹籤,袁瑛細看竟是記工籌——

每完成百張可換一簽。

“這般管理法,卻是見所未見。”

袁瑛不禁發揮一聲感慨。

李翊設置的管理模式,與她的認知有很大區別。

感覺比她見過的模式都要先進許多。

李翊在一旁爲袁瑛介紹道:

“偷懶者罰薪,超額者賞肉。”

“故坊中無人敢鬆散懈怠。”

賞肉?

袁瑛柳眉一揚,須知即便許多權貴也不是能夠隨時隨地能夠吃到肉的。

李翊卻給一羣底層工人賞肉,未免太過奢侈。

這隻說明了一件事,那就是這個工坊對李翊而言非常重要!

袁瑛撫過成摞的雪白紙張,邊緣印着“章武元年·洛陽官造”的陽文。

於是好奇問道:

“這便是讓丞相廢寢忘食,甚至連家也不回的東西麼?”

“正是。”

李翊手掌輕撫紙張,“此物足已影響後世千年。”

袁瑛忍不住撲哧一笑:

“可據本宮所知,在永元年間,時任尚書令的蔡倫便已發明蔡倫紙。”

“如今即便是宮中也多用簡牘,未見如丞相所說,足已影響後世千年。”

說着,她又望了眼生產出來的紙張。

手掌輕輕撫在上面,接着補充說道:

“不過,似這般高效、雪白的紙張,的確見所未見。”

李翊嘴角微微翹起,說道:

“正如皇后所言,蔡倫紙之所以無法對漢朝人民造成巨大影響。”

“是因爲其生產的不夠多。”

“只要數量與質量上來,它早晚會取代原來的簡牘。”

袁瑩在一旁插話道:

“說來,這東西輕薄方便,若當真能夠大規模推廣。”

“確實能夠方便不少。”

李翊聞言,笑而不語。

他發明紙張,可不是單純爲了辦公方便。

它有着一個更重要的作用,是自己必須要做的事。

那爲什麼直到現在,李翊才發明出,或者說才改良出更加先進的紙張呢?

一方面,當時國家內亂,李翊要想全國推廣,沒辦法統籌資源。

如今身爲丞相,可以統籌全局了,比較方便。

另一發面,那就是李翊並非是全知全能,很多東西都需要現學。

就拿紙張來說,雖然很多現代人,提到紙張怎麼做時,說的頭頭是道。

甚至能講出它的製作原理。

但你真讓他實際去手操,發明一張白紙出來,他立馬就不會了。

理論基礎,還有具體的工藝流程,在未有工業基礎的情況下。

需要李翊花大量的時間去摸索。

何況他本來就不是專職這個的,平日的工作已是令他相當忙碌了。

只能用零散的時間去具體研究,甚至去建設一套成熟的工業化的造紙工坊。

“咦?看夫君的臉色,似乎並不滿足於此?”

“莫非這紙張,另有他用?”

袁瑩見李翊笑而不語,乃出聲詢問。

李翊輕輕捏了捏她的鼻子:

“莫非你是我肚裡的蛔蟲,這也能猜到?”

“嘻嘻。”

“那夫君便與我們說說,這白紙還打算拿來做什麼?”

“……呵呵,現在還不是說這個的時候。”

李翊賣了個關子,將工坊坊主喚了過來。

出聲詢問道:

“目今工坊基本建成,工藝流程也基本敲定。”

“依你之見,此坊每年可生產出多少紙張來?”

那坊主乃彎腰回道:

“稟相爺,目今工坊有五十名匠人。”

“如果用上相爺改良後的印刷術,如不出意外。”

“每人一天大概能生產出兩百到三百張不等,當然,這是在保證紙張質量的情況下。”

“據小人統計,若諸事順遂,工坊一年大概能生產三百萬張紙以上。”

三百萬張?

袁瑛一行人,聽到這個數目後,無不感到震驚。

雖然在進入紙坊的一瞬,已經猜到了這工坊的生產力是跨時代的。

可其產量,仍然遠超衆女的詳細想象。

“照此規模紙坊,另設需資費幾何?”李翊又問。

這……

坊主趕忙命人取來賬簿,然後快速算賬。“稟相爺,再建一所此等規模的工坊。”

“需漚池、蒸竈、抄紙間、焙牆,光建設費用就至少需要五十萬錢。”

“這還不算竹簾、陶甕、石臼等工具費用。”

“若再算上原料成本,還有人工成本。”

“至少需要一百四十萬錢。”

嗯。

聽完坊主的報賬,李翊點了點頭。

成本還算是在他預料範圍之內。

“瑩兒,回去你們幾個姐妹商議一下,從府庫裡撥一千萬錢出來。”

“夫君,你、你要這麼多錢做什麼?”

袁瑩張大嘴巴,有些驚訝地問道。

“自然是開設紙坊。”

李翊一指案上的紙張,解釋說道。

“夫君打算把錢都投到這裡面去?”

饒是袁瑩是小富婆,但對李翊這個大膽的決定依然感到非常吃驚。

按照《漢律》,丞相的俸祿也就是七、八萬錢。

換成現代的購買力,年薪也就一百萬。

當然了,李翊打的是雙工,兼領了大司馬大將軍一職。

俸祿也是有十幾萬錢的。

不過,我們都清楚。

對於官員來說,俸祿聽聽就行了。

只要想,一個基層小官,一年撈個十幾萬錢也不是什麼難事。

此外,現在的五銖錢是比十幾年、甚至幾年前是要更值錢的。

因爲之前世道混亂,物價飛漲。

五銖錢也跟着在貶值,導致購買力下降,錢不值錢。

現在國家政權趨於穩定,李翊也嚴格控制物價,暫時穩住了貨幣系統。

所以一千萬錢這個數目,其實是非常高的。

“行了,此事我已決定好了。”

“你只需要說一千萬,拿不拿出的來就行了。”

李翊態度堅決,似是鐵了心要重點開設紙坊。

他之所以跟袁瑩商量這幾件事,還是因爲他的老婆們都很有錢。

個個都是小富婆。

袁瑩四世三公,他老爹當年是“淮南王”,門生故吏遍天下,家底厚的很。

呂玲綺老爹是“遼東王”,遼東再窮,那也是窮底層人民,跟遼東王有什麼關係?

至於甄宓、麋貞就更不用說了。

一個出身徐州首富,一個出身河北首富。

哪個不比李翊有錢?

當然了,李翊用她們的錢完成投資,放權壟斷精鹽、毳貨、毛皮等貿易。

其所帶來的鉅額利潤,也算是夫妻共同財產,不分你我。

可饒是如此,民間依然有不少人吐槽李翊吃“軟飯”。

而面對這個說法,李翊聞之,往往也只會付之一笑。

因爲底層人民永遠都是“皇帝種地金鋤頭”思維。

他們沒有站在過頂點,

根本不知道在頂峰上,錢是最不需要憂慮的問題。

“如果夫君要用,自然是有的。”

“只是數目不小,妾身也需要先和麋姊姊、宓姊姊她們商議。”

“三日內,一定給夫君湊齊。”

“善!有勞賢妻。”

李翊謝過,他打算在京兆地區開設十間紙坊。

要想全面推廣紙張,需要時間積累與技術積累。

但在那之前,李翊必須提前發力,也便把紙張生產的主要源頭控制在自己手中。

“夫君是打算將這改良紙張的技術公佈麼?”

袁瑩忽然醒悟,才發現李翊似乎沒有要隱瞞改良紙張技術的打算。

“正是,這改良後的造紙術,雖是孤耗費數個日夜研究出來的。”

“可孤仍然打算,將之無償公佈於世。”

“只有這樣,紙張才能飛入尋常百姓家。”

“也只有這樣,孤才能去做一件我一直想做,卻不太敢做的事。”

“這世上竟還有夫君你不敢做的事?”

袁瑩掩脣,咯咯笑道。

“……呵呵,是啊。”

“有些事不是人力可爲,可孤偏要爲之。”

李翊捋着頷下鬍鬚,輕聲笑道。

紙張不同於精鹽。

鹽在古代畢竟是戰略資源,有着超然的經濟地位。

所以李翊一直嚴格保密,封鎖精鹽技術,不讓它外流。

但其他發明,諸如馬蹄鐵、高橋馬鞍、李相連弩等軍用武器,以及曲轅犁等民用工具。

這些技術都是沒辦法封鎖的。

因爲它是對外使用的,很容易被仿造出來。

按理說,紙張與精鹽一樣,作爲幕後生產,完全也可以選擇封鎖技術。

從而以此來牟取鉅額利潤。

但李翊並沒有這樣做。

他不僅不會封鎖紙張技術,還會鼓勵人們都去生產紙張,都去使用紙張。

即便魏國、吳國學了去,也無所謂。

甚是李翊巴不得他們早點學去,然後早點在民間推廣。

省的將來,他還要重新打造民間基礎。

因爲紙張推廣到一點程度,在民間形成不小的影響力之後。

肯定是會有“一部分羣體”站出來阻撓,搗亂的。

這也是爲什麼李翊要拖到現在才改良造紙術的原因。

因爲從前的他,並沒有做好與“他們”全面開戰的準備。

如今自己位極人臣,大權在握,民望、聲望都來到了巔峰。

這使得李翊已經具備,真正挑戰他們的實力了!

“……怎麼?看瑩兒的樣子,似乎不太滿意爲夫的決定?”

“……em,這改良後的紙張,能否暢銷尚未經過市場檢驗,夫君便斥巨資開設紙坊。”

“然後造紙技術也不保密,我們家的紙坊便又失去一大優勢了。”

“只怕讓麋姊姊知道,難免要多說兩句。”

麋貞畢竟是純商賈出身,精打細算是她的職業病。

做虧本買賣對她而言,是非常難受的。

李翊卻不以爲然,要論商業,那纔是他的老本行。

“我漢朝原先用的簡牘,一枚木簡大約五錢左右,可寫二三十字不等。”

“而改良過的紙張,一張可寫三四百字,定價爲二十錢。”

“這是原來簡牘成本的兩成左右,孤相信它在市場上一定能夠暢銷的。”

“好罷,那就信你咯~”

袁瑩撅了噘嘴,“只是這紙張若當真暢銷,只怕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站出來,跟我們家搶生意。”

“畢竟我們的‘大善人’,可是打算無償分享這項改良技術呢。”

哈哈哈……

李翊聽出袁瑩語氣中的調侃之意,不禁大笑。

看來這妮子跟自己生活久了,居然還有了知識產權的概念。

“瑩兒,你須記住。”

“真正高明的生意人,並不能只想着自己掙錢,要讓更多人蔘與進來。”

“讓他們也有錢賺,這樣你才能賺到更多的錢。”

袁瑩想了想,然後搖了搖頭。

“瑩兒不明白,一點兒也不明白。”

“不明白也沒關係,你只需知道,這一千萬錢投進去不會打水漂就行了。”

“何況紙坊所帶來的利潤是小,我要用它去改良我們的國家纔是重中之重。”

“靠一張白紙,便能改變我們國家的體構?”

“正是,正是。”

李翊竟越說越興奮,似乎已迫不及待地等到那一天的到來了。

在簡單的參觀完紙坊後,李翊也不好繼續待着這裡。

於是主動提出要送皇后回宮去。

回宮路上,馬車轆轆而行。

袁瑛望着窗外漸明的天色,幽幽嘆了口氣。

李翊察覺到她的情緒,乃溫聲勸道:

“娘娘可是還在爲陛下之事煩憂?”

袁瑛苦笑:

“丞相,你說……陛下是不是已經厭棄我了?”

李翊搖頭,解釋說道:

“娘娘多慮了,陛下乃九五之尊,肩上擔着天下萬民的生計。”

“每日批閱奏摺至深夜,連臣去稟報政務時,也常被斥責‘莫要囉嗦’。”

袁瑛擡眼看他:

“連丞相你也會捱罵?”

“自然。”

李翊佯作無奈,攤了攤手。

“男人在忙工作之時,是最煩女人打擾的。”

“日後娘娘切莫在陛下務政之時前去攪擾聖聽。”

“倘若覺得宮中煩悶,不妨常來臣府上。”

“拙荊性子溫婉,與娘娘是胞妹。”

“玲綺雖鬧騰卻也直率,總比待在四四方方的宮裡強。”

聞得此言,袁瑛眼中終於有了光彩。

“相府確實讓人舒心。”

“你那幾位夫人,竟能和睦相處,真是難得。”

劉備雖然不好色,但畢竟是九五之尊。

考慮到雨露均沾,多子多福的需要,在羣臣們的教唆下。

劉備也象徵性的納了幾名大官的女兒,充入後宮當妃子。

但除了早年已死的妻子外,他的結髮之妻就兩個。

一個小沛遇着的甘梅,一個在淮南娶得正妻袁瑛。

按理說,袁瑛在後宮中的地位不可撼動。

可那些新進入宮闈的妃子,卻大多喜歡勾心鬥角,說話藏頭露尾。

這令袁瑛感到不勝其煩,只想尋個清淨處待着。

而相府中的女人也不少。

她們居然能在李翊的調教下和睦相處,這的確令袁瑛感到頗爲詫異。

要知道,

女人天生就對比自己更優秀的女人有敵意,這叫做雌競。

而男人面對更優秀的男人時,反倒多是英雄惺惺相惜。

這是由社會羣體結構決定的。

李翊見終於安撫好這位“皇后”了,當下也開玩笑說道:

“臣家裡規矩簡單——誰若搬弄是非,便罰去廚房燒火三日。”

“玲綺上次和麋貞拌嘴,被臣罰去劈柴,結果她一刀劈壞了三把斧頭,從此再不敢胡鬧。”

說白了,李翊每天處理政務都已經不勝其煩了。

哪裡能夠分出多餘的精力來,處理宅鬥、宮鬥?

所以他一般都是能少納就少納,若非納不可。

那她的品性一定要過關。

如果過不了,馬上就得捲鋪蓋走人。

這是李翊的規矩。

誰若是妨礙他的事業,任何女人都得滾。

而劉備在面對男人時,宛若魅魔。

在面對女人時,他則也有些直男癌。

夫妻之間有矛盾,他也不願意花時間去溝通。

其實很多時候,明明私下裡交流一下,矛盾便能迎刃而解。

可就是不願意。

當然了,考慮到古代社會的傳統,也很少有男人能像李翊這樣開明、主動的。

自然也就沒有李翊這樣和諧的家庭關係了。

呂玲綺聽到夫君在編排自己,當即從車窗中探出頭來,道:

“夫君在說我嗎?”

“說你怎的?”

李翊佯作生氣,責備道:

“你已懷胎八月,如何到處亂跑?”

“縱不替自己着想,也該替肚子裡的孩子想想。”

呂玲綺乃輕輕拍了拍自己圓滾滾的肚子,笑道:

“我這孩子,定如我一樣康健,夫君勿憂!”

“夫君,你也莫怪玲綺妹子,是我帶她出來的。”

“都是我的錯。”

袁瑩當即出聲,幫呂玲綺辯護。

“這當然是你的錯!”

“回頭看我怎麼收拾你。”

袁瑩聞言,頓時也有些怕了。

“夫君打算怎樣處置瑩兒?”

“哼。”

李翊望了眼袁瑛,自知不方便明說,便道:

“回去自然是家法從事。”

因適才李翊提到家法時,讓呂玲綺去燒火。

故袁瑛只道是體罰之類的。

可呂玲綺、袁瑩聞得此言,竟下意識地——

一個伸手去摸了摸自己的屁股,一個伸手去摸了摸自己的喉嚨。

“原來玲綺妹子的家法跟我不一樣。”

“我也是才知道,原來瑩姐姐的家法在那裡。”

二女說完,面頰緋紅。

“怎麼?”

“難道你們不是一家的,怎的家法還能不一樣?”

“阿姊,別說了。”

袁瑩輕輕捏了捏袁瑛的胳膊,竟依偎在她懷裡,害羞地躲了起來。

夫君的一些想法,真的太超前了!

……

“娘娘,未央宮到了!”

李翊翻身下馬,來請皇后下車。

“一些事情,娘娘不必太過介懷。”

“陛下待您,終究是不同的。”

一頓,沉吟片刻,又道:

“待回宮後,臣親自去勸勸陛下。”

“當真?”

“是,正好臣也有些事情需要和陛下相商。”

咯咯~~

車上傳來袁瑩銀鈴般的笑聲。

“阿姊啊,他們男人之間,總是有很多事情想談的。”

“談什麼?”

“自然是談豪氣縱橫的事,哪像咱們聊得都是家長裡短。”

袁瑛聞言一怔,忽然對李翊說道:

“丞相,有一件事困擾了本宮許久。”

“丞相是天下智者,可否爲本宮解答?”

“娘娘請問。”

李翊眨巴眼睛,正色說道:

“只要是臣知道的,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撲哧……

袁瑛掩脣一笑:

“丞相倒也不必這般嚴肅,這不過是本宮隨口一問。”

“若不好答,也可以不答。”

李翊暗想,若當真是個不好答的問題,那他情願你別問。

望着李翊的眼睛,袁瑛問出了她心中的困惑。

……

第303章 七成是我的,剩下三成纔是你們分!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303章 七成是我的,剩下三成纔是你們分!第78章 待上濃妝,好戲開場(求首訂!15)第182章 曹劉共舉河南謀主,李翊獲先斬後奏之權第241章 二袁爭霸的時代已成過去,如今是齊魏相爭矣第19章 趙雲 田豫要走啊(求追讀!)第61章 曹操:“他劉備一介匹夫,哪裡來的如此膽識白嫖我!”(求追讀)第169章 老李:終於不用我來演壞人了第339章 相爺要做的事,是足以影響後世千年第125章 以弱勝強,可往也!第167章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方為李翊行事之風第279章 臨江仙赤壁懷李子玉第169章 老李:終於不用我來演壞人了第268章 周瑜:李翊若不來,荊州勢在必得。第209章 劉備 李翊俱得一子,本初用兵再圖南下第153章 一廂情願的傾慕,萬人之上的孤獨第68章 元龍豪氣(求追讀!)第241章 二袁爭霸的時代已成過去,如今是齊魏相爭矣第263章 曹操:只要曹仁堅持住,一切都會好第152章 袁氏二女,你我共享之何如?第173章 黃忠:李輔導劉輔導,能教好我兒子的就是好輔導!第331章 漢中之戰:曹劉爭霸第44章 徵辟到土豪哥了(求追讀!)第5章 我有一計,可破曹軍(求追讀!)第204章 賈文和料算人心,李子玉忘履相迎第56章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砍人頭(求追讀!)第28章 魚膾外交(求追讀!)第2章 我料曹操久不將撤兵矣(新書,求收藏!)第172章 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雄豪傑,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第22章 我料二人此去必回!(求追讀!)第105章 關公不僅是武神,更是財神(求訂閱!)第219章 李翊使妖法,呼神兵鬼卒?第271章 名不虛傳,李相智激周郎第271章 名不虛傳,李相智激周郎第219章 李翊使妖法,呼神兵鬼卒?第117章 曹操兵鋒甚急,快去找玄德公求救!第321章 中原大戰正式打響,開闢第一戰場陳第111章 許劭相面,李翊乃超世之傑,非本時代人物第49章 走過最長的路,是你的套路(求追讀!)第98章 反客為主,挖我牆角,我也挖曹操你的牆角(求訂閱!)第145章 李翊猶人也,並非四目兩口,但多智謀耳第210章 比肩垓下,李翊將諸侯之兵,決戰袁紹十五萬大軍第23章 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求追讀!)第317章 劉玄德再得一子第207章 賈詡歎服,李翊之軍略,竊謂樂毅 田穰苴未必過此第1章 穿越第一天就被劉備救了(新書,求收藏!)第29章 麋家的決定(求追讀!)第187章 不是隻有你曹劉會叫外援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第17章 願合步騎十萬,為君匡君濟民(求追讀!)第255章 劉備:十年,我等了十年,就爲了今第267章 李關張陳四大元從,竟都不是劉備下第60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求追讀!)第265章 戰江夏孫氏報仇,殘手足禍起楚宮第335章 設凌煙閣,評選開國二十八功臣第266章 劉備權術之:荊州該給誰?第157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士可擋百萬兵第133章 烽煙起,尋愛似浪淘沙第297章 劉備賜婚,李翊感慨:大王真是害苦第231章 呂布 馬超:“郯侯在上,受我二人一拜!”第14章 徐州要有大事發生了(求追讀!)第67章 三分之勢的構想第210章 比肩垓下,李翊將諸侯之兵,決戰袁紹十五萬大軍第80章 我有郭圖,何懼劉備?(求首訂!35)第97章 老曹這是想挖老劉牆角啊!(求訂閱!)第296章 劉備大宴玉龍臺,李翊吟詩抒情懷第186章 徐州的工作環境更好,俺們申請調離崗位!第338章 劉備:朕剛當上皇帝,你便要抗旨嗎第48章 教老劉真正的禦人之術(求追讀!)第59章 五指成拳,開始屯田(求追讀!)第194章 關公封侯震三輔,文丑大兵圍曹劉第258章 世事雖變,主公猶是主公,翊亦猶是第97章 老曹這是想挖老劉牆角啊!(求訂閱!)第28章 魚膾外交(求追讀!)第64章 未見其人,便識破其圖謀(求追讀!)第15章 徐州的水太深,很難把握(求追讀!)第303章 七成是我的,剩下三成纔是你們分!第118章 劉備:老李,你要老婆不要?第188章 曹操初戰袁本初,關公威震白馬津第210章 比肩垓下,李翊將諸侯之兵,決戰袁紹十五萬大軍第282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第44章 徵辟到土豪哥了(求追讀!)第135章 打黃巾能致富,曹劉打了都說好第35章 合作共贏,三七分成(求追讀!)第24章 老劉的千層套路(求追讀!)第63章 老劉發小牽招來也!(求追讀!)第304章 曹瞞痛失愛子,劉備三得麟兒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170章 神醫來徐州,外贈一神將?第336章 高祖盟誓,非劉不王,臣不敢爲此破第254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遊牧問題,並不能只第335章 設凌煙閣,評選開國二十八功臣第199章 見着李翊,方知天下庸才甚多,不如翊者多,勝似翊者少第149章 李翊用兵如神,雖韓 白複生,亦未必至此也第338章 劉備:朕剛當上皇帝,你便要抗旨嗎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115章 劉備我的軍師可比蘇秦張儀第139章 李翊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第157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士可擋百萬兵
第303章 七成是我的,剩下三成纔是你們分!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303章 七成是我的,剩下三成纔是你們分!第78章 待上濃妝,好戲開場(求首訂!15)第182章 曹劉共舉河南謀主,李翊獲先斬後奏之權第241章 二袁爭霸的時代已成過去,如今是齊魏相爭矣第19章 趙雲 田豫要走啊(求追讀!)第61章 曹操:“他劉備一介匹夫,哪裡來的如此膽識白嫖我!”(求追讀)第169章 老李:終於不用我來演壞人了第339章 相爺要做的事,是足以影響後世千年第125章 以弱勝強,可往也!第167章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方為李翊行事之風第279章 臨江仙赤壁懷李子玉第169章 老李:終於不用我來演壞人了第268章 周瑜:李翊若不來,荊州勢在必得。第209章 劉備 李翊俱得一子,本初用兵再圖南下第153章 一廂情願的傾慕,萬人之上的孤獨第68章 元龍豪氣(求追讀!)第241章 二袁爭霸的時代已成過去,如今是齊魏相爭矣第263章 曹操:只要曹仁堅持住,一切都會好第152章 袁氏二女,你我共享之何如?第173章 黃忠:李輔導劉輔導,能教好我兒子的就是好輔導!第331章 漢中之戰:曹劉爭霸第44章 徵辟到土豪哥了(求追讀!)第5章 我有一計,可破曹軍(求追讀!)第204章 賈文和料算人心,李子玉忘履相迎第56章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砍人頭(求追讀!)第28章 魚膾外交(求追讀!)第2章 我料曹操久不將撤兵矣(新書,求收藏!)第172章 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雄豪傑,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第22章 我料二人此去必回!(求追讀!)第105章 關公不僅是武神,更是財神(求訂閱!)第219章 李翊使妖法,呼神兵鬼卒?第271章 名不虛傳,李相智激周郎第271章 名不虛傳,李相智激周郎第219章 李翊使妖法,呼神兵鬼卒?第117章 曹操兵鋒甚急,快去找玄德公求救!第321章 中原大戰正式打響,開闢第一戰場陳第111章 許劭相面,李翊乃超世之傑,非本時代人物第49章 走過最長的路,是你的套路(求追讀!)第98章 反客為主,挖我牆角,我也挖曹操你的牆角(求訂閱!)第145章 李翊猶人也,並非四目兩口,但多智謀耳第210章 比肩垓下,李翊將諸侯之兵,決戰袁紹十五萬大軍第23章 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求追讀!)第317章 劉玄德再得一子第207章 賈詡歎服,李翊之軍略,竊謂樂毅 田穰苴未必過此第1章 穿越第一天就被劉備救了(新書,求收藏!)第29章 麋家的決定(求追讀!)第187章 不是隻有你曹劉會叫外援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第17章 願合步騎十萬,為君匡君濟民(求追讀!)第255章 劉備:十年,我等了十年,就爲了今第267章 李關張陳四大元從,竟都不是劉備下第60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求追讀!)第265章 戰江夏孫氏報仇,殘手足禍起楚宮第335章 設凌煙閣,評選開國二十八功臣第266章 劉備權術之:荊州該給誰?第157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士可擋百萬兵第133章 烽煙起,尋愛似浪淘沙第297章 劉備賜婚,李翊感慨:大王真是害苦第231章 呂布 馬超:“郯侯在上,受我二人一拜!”第14章 徐州要有大事發生了(求追讀!)第67章 三分之勢的構想第210章 比肩垓下,李翊將諸侯之兵,決戰袁紹十五萬大軍第80章 我有郭圖,何懼劉備?(求首訂!35)第97章 老曹這是想挖老劉牆角啊!(求訂閱!)第296章 劉備大宴玉龍臺,李翊吟詩抒情懷第186章 徐州的工作環境更好,俺們申請調離崗位!第338章 劉備:朕剛當上皇帝,你便要抗旨嗎第48章 教老劉真正的禦人之術(求追讀!)第59章 五指成拳,開始屯田(求追讀!)第194章 關公封侯震三輔,文丑大兵圍曹劉第258章 世事雖變,主公猶是主公,翊亦猶是第97章 老曹這是想挖老劉牆角啊!(求訂閱!)第28章 魚膾外交(求追讀!)第64章 未見其人,便識破其圖謀(求追讀!)第15章 徐州的水太深,很難把握(求追讀!)第303章 七成是我的,剩下三成纔是你們分!第118章 劉備:老李,你要老婆不要?第188章 曹操初戰袁本初,關公威震白馬津第210章 比肩垓下,李翊將諸侯之兵,決戰袁紹十五萬大軍第282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第44章 徵辟到土豪哥了(求追讀!)第135章 打黃巾能致富,曹劉打了都說好第35章 合作共贏,三七分成(求追讀!)第24章 老劉的千層套路(求追讀!)第63章 老劉發小牽招來也!(求追讀!)第304章 曹瞞痛失愛子,劉備三得麟兒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170章 神醫來徐州,外贈一神將?第336章 高祖盟誓,非劉不王,臣不敢爲此破第254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遊牧問題,並不能只第335章 設凌煙閣,評選開國二十八功臣第199章 見着李翊,方知天下庸才甚多,不如翊者多,勝似翊者少第149章 李翊用兵如神,雖韓 白複生,亦未必至此也第338章 劉備:朕剛當上皇帝,你便要抗旨嗎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115章 劉備我的軍師可比蘇秦張儀第139章 李翊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第157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士可擋百萬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