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烽煙起,尋愛似浪淘沙

第133章 烽煙起,尋愛似浪淘沙

趙雲爲九江太守,夏侯惇爲廬江太守!當劉協的話自殿上傳來之後,莫說二將本人震驚,便是諸大臣也不由心念一動。

這兩個地盤都是袁術的。

劉協此舉是想引誘曹劉兩家去攻袁術嗎?

還是想分化曹劉兩家的勢力?

沒有人知道劉協是怎麼想的。

值得一提的是,

評價一個皇帝,無非就是明、昏、庸、暴四種而已。

但劉協卻很難去界定。

因爲他從來沒有真正掌權過。

在面對董卓、曹操兩大權臣的高壓控制之下,劉協都做出過反抗。

對於曹操,劉協一手策劃了衣帶詔事件。

這已經是在劉協這個位置能做到的極限了。

而在面對董卓時,劉協其實也反抗過。

他曾秘密派遣劉虞的兒子劉和潛出武關,想召集第二次討董聯軍。

而那時的他,才年僅十三歲。

在蝗災四起,百姓餓死之時,劉協也願意去和李傕、郭汜鬥爭,讓他們拿出糧食來賑濟百姓。

在面對李傕、郭汜的追殺,別人勸劉協先走時,劉協也能喊出:

——“不可!舍百官而去,此何辜哉!”

願意與百官同在。

劉協傀儡一生,奮鬥過,嘗試過,但最後都失敗了。

或許只有當他退位之後,纔是真正獲得了自由。

民間廣爲流傳,劉協退位後,開始從醫。

懸壺濟世,踏足鄉野,扎針施藥常常分文不取。

雖然史書上並未明確記載劉協退位後有從醫的經歷。

但在今天的河南焦作,卻有大量劉協從醫的民俗故事。

百家巖景區的石碑上亦刻有劉協行醫圖。

雖然這些都只是民間傳說。

可對劉協來說,或許這纔是他真正想要的自由吧。

之後,劉協又喚陳王劉寵,國相駱俊至階下來。

“駱府君,朕拜你爲司徒,兼管尚書檯。”

除了給曹操、袁紹這兩個外州諸侯封了三公之外,劉協又給陳國相駱俊拜了三公。

司徒主管民政,尚書檯又是中央極爲重要的權力機構。

此前駱俊在陳國時,本就是他負責治理陳國。

駱俊也確實有能力,把陳國治理的井井有條,民殷國富,儲糧頗豐。

現在朝廷牽至陳地,劉協非常清楚該以誰爲尊。

給駱俊拜三公,看似是在意料之外,實則卻在情理之中。

駱俊稽首謝恩。

劉協又將目光落向陳王劉寵,道:

“皇叔此次勤王護駕,與傕、汜二賊廝殺,有大功於王室,宜當重賞。”

“朕躬至陳地後,亦見此地國安民樂,百姓富足,可見皇叔將我漢土治理的井井有條。”

鋪墊了很長一段話,衆人都在暗自猜測天子要給劉寵封個什麼官兒。

劉協的話自殿上傳來:

“朕拜你爲大將軍,錄尚書事,總攬朝政,統領全國兵馬!”

唔!!

當聽到劉寵的封賞之後,包括曹操、劉備在內的諸大臣,無不心尖兒一跳。

在陳國,基本上就是劉寵、駱俊兩人說了算。

可若是出了陳國,那陳國這點家底是根本不夠看的。

“臣跪謝陛下皇恩!”

劉寵大喜過望,連連謝恩。

別看劉寵是封王,但他本人更喜歡平野縱馬,當一個征戰沙場的將軍。

早在平定黃巾之亂時,劉寵就自領了輔漢大將軍。

陳國的兵馬基本上都在他手裡,劉協給他封大將軍,總領全國兵馬倒也沒毛病。

同時這也是劉協向劉寵釋放的信號。

給你大將軍之位,總覽朝政,等於是給了你輔政的權力。

可問題是大將軍之位,尤在三公之上。

此前被封爲太尉、司空、左將軍的袁紹、曹操、劉備三人,皆被壓了一頭。

劉協這樣做,是想要加強中央集權,強調朝廷中樞在天下的地位麼?

衆人無不紛紛揣摩聖意。

雖然這種感覺很擰巴。

但是包括曹操、劉備在內,都不好說些什麼。

因爲本身他們的封賞並不小,還都賜了爵位。

尤其作爲外州諸侯,不能在朝中任職。

或許劉協此舉,是衝著朝臣去的。

畢竟朝中專權的大臣不少,此前有人想向劉協進獻糧米,都被侍中攔著不讓。

劉協把朝中大權交給劉寵、駱俊二人,是想扶植自己的政治勢力嗎?

衆人紛紛猜想。

隨後,劉協又封賞隨同護駕來的張楊。

張楊進位衛將軍,錄尚書事,參知朝政。

劉協此舉似乎是想將張楊留在朝中。

畢竟河內本身不算太平,張楊自己也想謀求一個出路。

劉協給了張楊一個高位,自然是有拉攏的意思。

同時,朝中除了原有的文武百官外,劉寵、駱俊等陳國本土官員兩相勢力還是不夠平衡。

劉協是希望再拉一個手握兵權的諸侯進來,也免得董承、劉寵這些手握重兵,又位高權重的人一家獨大。

劉寵是不是心向漢室,忠於天子,目前接觸的時間太短,劉協不好確認。

但他清楚董承雖爲國舅,但卻有權臣之心,劉協不得不趁著這個機會,用劉寵來制衡一下他。

卻又不敢讓陳國本土派系官員過於強勢,萬一又把自己架空,則無能爲也。

並且如果兩家再起爭執,劉協又沒法從中制止。

所以就需要一個第三方,最好也是手握兵權的。

張楊欣然接受了劉協的封賞。

但一面卻又感到不安。

強賓不壓主,陳國乃是劉寵的地盤。

自己帶著兵將,若是留在陳國,豈能爲劉寵所容?

於是下來,找到董昭商議道:

“天子當與天下共之,今有公卿大臣輔佐,我當捍於外難,何事京都也?”

“不如收兵回野王去。”

張楊把自己想要調兵離開陳地的想法,如實告訴了董昭。

董昭卻出言勸阻道:

“今袁紹雄踞河北,龍驤虎步,坐看天下成敗。”

“河內終究不是長留之地。”

“今既是天子有詔相請,何不就此留在京都,好過將來困於戰禍。”

張楊無奈嘆一口氣:

“非是楊不謀前路,不事朝廷,奈何強賓不壓主,我帶兵在此。”

“恐不爲劉寵所容。”

董昭卻道:

“我觀陳王乃心向漢室之人,今其已領大將軍之位。”

“將軍身爲衛將軍,亦受其節制。”

“只要不與其作對,既是天子明詔,陳王又有什麼理由不能相容呢?”

“況天子留將軍在朝廷,想來亦是需要有人節制董承、劉寵等人。”

“將軍手上兵馬不少,若是留在陳地,天子定不會虧待將軍。”

張楊聽完董昭的分析,頓時似醍醐灌頂。

握住董昭的手,感謝道:

“公仁之言,真令我如撥雲見日,茅塞頓開!”

“既如此,我便留在朝廷中樞,至於野王儲備的錢糧,我再差人去取。”

董昭雖然是被張楊強行留在身邊的,但張楊對他其實還不錯,也算言聽計從。

看在共事一場的份上,董昭也是認真替張楊謀劃,勸他留在朝廷。

因爲他非常清楚待在河內是不可能成事的,南北皆受袁曹節制,無地發展。

況張楊本就缺少進取的野心與魄力。

留在朝廷,反倒於他是件美事。

而對董昭自己而言,他也得爲自己的前程考慮。

此前他想在觀望一會兒,如今天子幸駕陳國,更加堅定了他繼續觀望的心思。

天下風起雲涌,局勢變幻莫測,饒是董昭也不敢輕易站隊了。

索性先陪著張楊在朝廷待一段時間,之後再看天下局勢如何變幻。

這邊,

曹操、劉備在領了封賞之後,各自打算收兵回家。

劉備出了陳縣,點齊兵馬,便打算回下邳去。

李翊催馬前來,向劉備道喜賀道:

“恭喜主公進位左將軍。”

劉備到沒有多高興,畢竟大家都有封賞,都封了,就等於沒封。

尤其劉協這一系列的封賞之中,又暗藏挑撥諸侯間爭鬥的冷箭。

這令劉備略略感到有些不安,總覺得要有大事發生。

“主公接下來,打算去往何處?”

“自是回下邳去。”劉備不假思索道。

李翊笑道:

“難得主公來豫州一趟,就不打算多留一會兒?”

劉備有些詫怪,問道:

“軍師一向不耽於玩樂,今日怎的心血來潮打算長留?”

“若換作往常,備能與軍師同遊,自是樂意之至。”

“奈何今領大軍在外,不便久留。”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打仗最燒錢的地方,其實是補給線。

哪怕只是七天的路程,都要消耗近一半的糧食。而這個損耗,是隨著軍隊人數成倍增長的。

劉備這次出來,只是單純會見天子,自然不需要補給線。

拜見完了就回去,耽誤不了多久。

所以他的糧草在外面支撐不了多長時間,這才婉拒了李翊留在豫州的請求。

“若是軍糧不足,主公可有想過在豫州籌集一些?”

李翊牽脣問道。

“哦?軍師這話是何意啊?”

劉備嘴角微微翹起,他的軍師思想向來天馬行空,總是能時不時帶給他驚喜。

李翊將自己內心想法說出來:

“豫州之所以不似其他州郡統一,四分五裂,乃是因爲此地多有黃巾賊寇。”

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無一錯版本!

“尤其以潁川、汝南爲盛。”

“曹操前不久兵進潁川,已將此地的黃巾賊剿滅乾淨了。”

“汝南倒還有不少,主公有想過征討嗎?”

黃巾賊搶了大量糧食,但是他們沒有脫售渠道,只能大量堆積儲存在倉庫裡面。

曹操在滅了潁川黃巾賊後,不僅得到了大量的糧食,還有農具、耕牛。

至於戰馬、皮甲、羽箭、弓弩、騾畜等,不少黃巾賊都儲備著有。

所以黃巾賊經常被調侃成是經驗寶寶,新手打它等於練級刷怪,獎勵還很豐富。

簡直不要太爽。

更重要的是,黃巾賊大多出身於貧苦百姓,是充足的勞動力。

這人口在古代就是兵源與糧源。

歷史上,曹操僅僅就掃蕩了一個潁川。

就直接拉出了幾十萬人來屯田,供養他的軍隊。

一年時間收穫了百萬斛糧食。

所以打黃巾,能致富的說法,是靠譜的。

“陳縣往南不遠,就是汝南地界,要不了太長時間。”

陳地本身毗鄰汝南,而陳國治所陳縣則幾乎是挨著汝南邊境的。

就汝南那遍地跑的黃巾賊,不難遇上。

若是能夠滅幾家黃巾賊,除了將他們搶奪來的糧食財物納爲己用之外。

還能把他們遷到沛國東部,陳珪的地界去。

畢竟這也都是戰爭潛力。

曹操在潁川時,就曾從汝南遷了不少人口過去。

那咱們自然也可以把汝南北邊的人口遷到沛國去。

反正受傷的只有骷髏王一家。

關羽也在一旁發表自己的看法:

“兄長,天子王駕就在陳地,若是左近盜匪侵擾,也恐天子受害。”

“若能清繳黃巾賊,也是於國有功。”

“是以愚弟以爲軍師所言甚是有理。”

劉備頷首,道:

“既然如此,我們先向南往汝南去,若能遇著黃巾賊,便出兵征剿。”

“若遇不著,便繞至沛國,回下邳去。”

商量既定,大軍準備向南出發,前往汝南征剿黃巾。

行無一箭之地,忽有探馬來報。

一隊人馬正向陳縣逼近!

劉備驚道:

“前來勤王的衆諸侯大多已經離去,王駕方至陳國尚未安定。”

“此時卻是誰來?”

即命人前去探查。

少時,探馬回報說,似是白波軍的人馬。

白波帥楊奉、韓暹皆有護駕之功,天子也承諾過只要還都,就給他們高官厚祿。

但是楊奉等人見來勤王的諸侯太多,唯恐不能相容,故而沒有護駕至陳地。

不想衆路諸侯方走,此二人便率兵過來。

莫不是想劫駕回澠池?

劉備正色道:

“今天子方定,此二人率兵前來,必不懷好意。”

“不可使其驚擾天子。”

遂下令,暫時停止向南進軍,調頭回去截住白波軍。

維護天子的安危,這也符合劉備集團的立場。

畢竟是劉備集團一手主導的天子東歸,幸駕陳國一事。

如今陳國有難,劉備當然要像當初承諾好的一樣,不能袖手旁觀。

行不到數程,忽聞喊聲大舉。

楊奉、韓暹領兵趕到,正撞上劉備攔路。

劉備躍馬當先,大叫:

“爾等來此作何?”

楊奉出馬回道:

“聞天子幸駕陳地,特來保駕。”

劉備冷聲叱道:

“天子王駕已定,爾等未得召見,怎敢擅自帶兵入侵陳土?”

“速速退去,否則將爾等一併問罪。”

楊奉大怒:

“織蓆小兒,何得大言?”

話落,回頭衝身後大喊一聲:

“公明何在?”

一言蔽,徐晃躍馬而出。

劉備駐馬觀之,見徐晃威風凜凜,暗暗稱奇。

回首衝李翊說道:

“白波賊中,亦有如此良將耶?”

李翊現場聽得真切,楊奉喊得名字是分明是徐晃徐公明。

此人此時確實是在楊奉麾下。

今日遇著,真乃天意。

“主公可暫令鳴金收兵,我自有計破賊。”

李翊出聲說道。

劉備從其言,下令鳴金收兵。

楊奉見劉備撤兵,即揮師掩殺過去。

劉備軍且戰且退,楊奉追殺許久,未討得便宜,暫時收了兵將。

是夜,回到大營。

劉備仍對白日見到的徐晃念念不忘,找來李翊等人。

衝李翊說道:

“軍師白日說有計破敵,備願聞之。”

李翊笑道:

“今日楊奉軍中戰將,威風凜凜,我觀主公甚愛之。”

“故不忍加兵傷他。”

劉備背著手,點了點頭:

“是也,我觀徐晃形貌,儀表不俗,可惜失身於賊。”

李翊忙道:

“若要收之,倒也不難。”

“我們軍中正有人與徐晃熟識。”

劉備忙問是誰。

關羽看一眼李翊,李翊亦迎上關羽的目光,

關羽明白,看來李翊說的確實是自己,不想他竟連這也知道。

便出列向劉備拱手道:

“兄長,徐晃乃愚弟故友。”

“其人少有大志,早年間曾爲河東郡吏,今屈身事賊。”

“絕非其本意,關某願前往說之,管教他棄暗投明,傾心來降。”

關羽是河東解良人,徐晃是河東楊縣人。

關羽早年間亡命江湖,與徐晃熟識,以兄弟相稱。

關羽非常清楚徐晃屈身於楊奉麾下,實在是無奈之舉。

人家早年間是妥妥的大漢公務員,是被迫投到楊奉麾下當賊的。

別看楊奉現在是車騎將軍,徐晃也跟著當了騎都尉。

但楊奉領兵寇略河東時,還是白波賊。

當時董卓亂政,朝廷根本無力救河東。

河東被白波賊和匈奴人兩家侵吞。

二者選其一,徐晃只能選擇投靠楊奉。

但他肯定清楚楊奉、韓暹這種賊寇出身,絕不是成事之輩,一定會找機會脫身的。

劉備欣喜地說道:

“若能使公明來降,則賢弟大功也。”

當晚,

徐晃在營中秉燭披甲而坐,忽有人來報,有故人求見。

徐晃詫怪,即命人請見。

關羽突至近前,拱手揖道:

“大兄別來無恙乎?”

徐晃驚訝起身,借著火光,熟視許久,乃道:

“子非解良關長生乎?”

關羽撫須笑道:

“今已改字雲長矣。”

徐晃再見故人,又驚又喜,又有幾分窘迫無奈。

“雲長何以至此?”

關羽正色答:

“關某今已投效劉將軍矣。”

“今日於陣前見得故人,心中實是想念大兄。”

“故特冒死前來。”

徐晃心念一動,即請關羽入座。

……

第141章 劉備:我的軍師真是什麼都能做啊第315章 劉備:河北居然這麼富,李相這幾年第1章 穿越第一天就被劉備救了(新書,求收藏!)第296章 劉備大宴玉龍臺,李翊吟詩抒情懷第192章 李翊變樂毅,呼吸間,下齊七十餘城第265章 戰江夏孫氏報仇,殘手足禍起楚宮第43章 孔融該不該救?(求追讀!)第15章 徐州的水太深,很難把握(求追讀!)第152章 袁氏二女,你我共享之何如?第249章 李翊:徐州科技院的院長非孔明莫屬第327章 劉備: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第289章 你的名字:曹操與劉備互換命運第238章 關張趙李全部回徐州,將有大事發生?第327章 劉備: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第306章 李翊:我又當爹了?還是個七歲的兒第236章 觀李翊用兵,虛實相生,奇正相合,頗得孫吳之法第230章 衛青開幕,劉備闢土,校尉嫖姚,李翊捕虜第256章 夏侯淵:爺們兒就愛修鹿角第9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的張飛(求追讀!)第231章 呂布 馬超:“郯侯在上,受我二人一拜!”第159章 虎狼縱暴互奔馳,狐魅紛紜擅肆欺第256章 夏侯淵:爺們兒就愛修鹿角第334章 順天應人,劉協禪位;炎劉不絕,劉第96章 劉備懵圈,曹操要把屁股讓給我?(求訂閱)第114章 李先生是張良韓信蕭何三合一聖體啊!第127章 大耳哥冷靜!這會打破軍師的苦心孤詣第274章 孔明子玉皆不在,劉備獨治齊第43章 孔融該不該救?(求追讀!)第225章 釃酒臨江,萬民擁護,固一世之雄也第291章 曹操:十年了,被劉備壓制十年,蒼第265章 戰江夏孫氏報仇,殘手足禍起楚宮第139章 李翊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第232章 郯侯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第76章 李翊的威風今非昔比了啊(求追讀!)第174章 就是條狗,也得託生在徐州第66章 曹 呂誰贏都不好,要讓他們雙輸(求追讀!)第308章 人心是最好的一課,劉禪與李治的成第56章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砍人頭(求追讀!)第5章 我有一計,可破曹軍(求追讀!)第53章 老劉啊,半場香檳開不得(求追讀!)第57章 鐵蹄降臨,嘎嘎亂殺(求追讀!)第27章 士人豪族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求追讀!)第136章 大丈夫既知黎庶苦痛,豈可困坐終老?第237章 李翊泣血《出師表》,劉備怒叱徐州臣第330章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第134章 史冊間,一筆書,萬民哭第222章 袁氏故吏:李翊弄曹瞞如嬰兒,我等誓死追隨劉將軍第331章 漢中之戰:曹劉爭霸第334章 順天應人,劉協禪位;炎劉不絕,劉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第259章 關公水淹七軍第102章 江東傑瑞,李翊弄之如嬰兒(求訂閱!)第147章 不管怎麼講,此次會戰的兵力,是4萬對2萬,優勢在我!第66章 曹 呂誰贏都不好,要讓他們雙輸(求追讀!)第22章 我料二人此去必回!(求追讀!)第268章 周瑜:李翊若不來,荊州勢在必得。第58章 徐盛歸附,孔融接到(求追讀!)第10章 李先生為我們帶來了久違的勝利(求追讀!)第231章 呂布 馬超:“郯侯在上,受我二人一拜!”第121章 關門放呂布,禍害袁曹!第14章 徐州要有大事發生了(求追讀!)第114章 李先生是張良韓信蕭何三合一聖體啊!第180章 何謂袁神?第3章 人活一世不能白來一趟(求追讀!)第72章 淮南劉子揚(求追讀!)第120章 利用好手牌,專克曹賊第186章 徐州的工作環境更好,俺們申請調離崗位!第208章 聯匈奴,袁本初全力一搏;見長子,李子玉榮歸故里第230章 衛青開幕,劉備闢土,校尉嫖姚,李翊捕虜第172章 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雄豪傑,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第216章 李翊佈局,天下諸侯皆爲棋矣第148章 鼓角轟轟,看誰一念之差蠢蠢欲動(說一下之後的更新計劃)第312章 這世上竟有人能逼得李相爺讓步!第216章 李翊佈局,天下諸侯皆爲棋矣第202章 劉備一則先生,二則先生,昔桓公呼管仲亦未必至此也第256章 夏侯淵:爺們兒就愛修鹿角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284章 臥龍得水,孔明掌權第207章 賈詡歎服,李翊之軍略,竊謂樂毅 田穰苴未必過此第221章 若有李郎憐花意,洛水宓神也垂眸第256章 夏侯淵:爺們兒就愛修鹿角第52章 軍師真是奸真是足智多謀!(求追讀!)第291章 曹操:十年了,被劉備壓制十年,蒼第69章 劉備:“誰還有夢想?”第174章 就是條狗,也得託生在徐州第290章 河北來神仙,道是李翊故人?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168章 夫略不世出,能總英雄以撥亂反正者,李翊也第125章 以弱勝強,可往也!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280章 曹操挾民渡江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294章 天下女子不少,大丈夫何患無妻?第54章 泰山幫兄弟以後跟玄德公混了!(求追讀!)第165章 我比老劉先有子第332章 半生起落,換詩中幾許。滿腹風雲何第136章 大丈夫既知黎庶苦痛,豈可困坐終老?第262章 關羽三觀受擊,不想人情世故有這麼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194章 關公封侯震三輔,文丑大兵圍曹劉
第141章 劉備:我的軍師真是什麼都能做啊第315章 劉備:河北居然這麼富,李相這幾年第1章 穿越第一天就被劉備救了(新書,求收藏!)第296章 劉備大宴玉龍臺,李翊吟詩抒情懷第192章 李翊變樂毅,呼吸間,下齊七十餘城第265章 戰江夏孫氏報仇,殘手足禍起楚宮第43章 孔融該不該救?(求追讀!)第15章 徐州的水太深,很難把握(求追讀!)第152章 袁氏二女,你我共享之何如?第249章 李翊:徐州科技院的院長非孔明莫屬第327章 劉備: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第289章 你的名字:曹操與劉備互換命運第238章 關張趙李全部回徐州,將有大事發生?第327章 劉備: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第306章 李翊:我又當爹了?還是個七歲的兒第236章 觀李翊用兵,虛實相生,奇正相合,頗得孫吳之法第230章 衛青開幕,劉備闢土,校尉嫖姚,李翊捕虜第256章 夏侯淵:爺們兒就愛修鹿角第9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的張飛(求追讀!)第231章 呂布 馬超:“郯侯在上,受我二人一拜!”第159章 虎狼縱暴互奔馳,狐魅紛紜擅肆欺第256章 夏侯淵:爺們兒就愛修鹿角第334章 順天應人,劉協禪位;炎劉不絕,劉第96章 劉備懵圈,曹操要把屁股讓給我?(求訂閱)第114章 李先生是張良韓信蕭何三合一聖體啊!第127章 大耳哥冷靜!這會打破軍師的苦心孤詣第274章 孔明子玉皆不在,劉備獨治齊第43章 孔融該不該救?(求追讀!)第225章 釃酒臨江,萬民擁護,固一世之雄也第291章 曹操:十年了,被劉備壓制十年,蒼第265章 戰江夏孫氏報仇,殘手足禍起楚宮第139章 李翊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第232章 郯侯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第76章 李翊的威風今非昔比了啊(求追讀!)第174章 就是條狗,也得託生在徐州第66章 曹 呂誰贏都不好,要讓他們雙輸(求追讀!)第308章 人心是最好的一課,劉禪與李治的成第56章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砍人頭(求追讀!)第5章 我有一計,可破曹軍(求追讀!)第53章 老劉啊,半場香檳開不得(求追讀!)第57章 鐵蹄降臨,嘎嘎亂殺(求追讀!)第27章 士人豪族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求追讀!)第136章 大丈夫既知黎庶苦痛,豈可困坐終老?第237章 李翊泣血《出師表》,劉備怒叱徐州臣第330章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第134章 史冊間,一筆書,萬民哭第222章 袁氏故吏:李翊弄曹瞞如嬰兒,我等誓死追隨劉將軍第331章 漢中之戰:曹劉爭霸第334章 順天應人,劉協禪位;炎劉不絕,劉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第259章 關公水淹七軍第102章 江東傑瑞,李翊弄之如嬰兒(求訂閱!)第147章 不管怎麼講,此次會戰的兵力,是4萬對2萬,優勢在我!第66章 曹 呂誰贏都不好,要讓他們雙輸(求追讀!)第22章 我料二人此去必回!(求追讀!)第268章 周瑜:李翊若不來,荊州勢在必得。第58章 徐盛歸附,孔融接到(求追讀!)第10章 李先生為我們帶來了久違的勝利(求追讀!)第231章 呂布 馬超:“郯侯在上,受我二人一拜!”第121章 關門放呂布,禍害袁曹!第14章 徐州要有大事發生了(求追讀!)第114章 李先生是張良韓信蕭何三合一聖體啊!第180章 何謂袁神?第3章 人活一世不能白來一趟(求追讀!)第72章 淮南劉子揚(求追讀!)第120章 利用好手牌,專克曹賊第186章 徐州的工作環境更好,俺們申請調離崗位!第208章 聯匈奴,袁本初全力一搏;見長子,李子玉榮歸故里第230章 衛青開幕,劉備闢土,校尉嫖姚,李翊捕虜第172章 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雄豪傑,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第216章 李翊佈局,天下諸侯皆爲棋矣第148章 鼓角轟轟,看誰一念之差蠢蠢欲動(說一下之後的更新計劃)第312章 這世上竟有人能逼得李相爺讓步!第216章 李翊佈局,天下諸侯皆爲棋矣第202章 劉備一則先生,二則先生,昔桓公呼管仲亦未必至此也第256章 夏侯淵:爺們兒就愛修鹿角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284章 臥龍得水,孔明掌權第207章 賈詡歎服,李翊之軍略,竊謂樂毅 田穰苴未必過此第221章 若有李郎憐花意,洛水宓神也垂眸第256章 夏侯淵:爺們兒就愛修鹿角第52章 軍師真是奸真是足智多謀!(求追讀!)第291章 曹操:十年了,被劉備壓制十年,蒼第69章 劉備:“誰還有夢想?”第174章 就是條狗,也得託生在徐州第290章 河北來神仙,道是李翊故人?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168章 夫略不世出,能總英雄以撥亂反正者,李翊也第125章 以弱勝強,可往也!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280章 曹操挾民渡江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294章 天下女子不少,大丈夫何患無妻?第54章 泰山幫兄弟以後跟玄德公混了!(求追讀!)第165章 我比老劉先有子第332章 半生起落,換詩中幾許。滿腹風雲何第136章 大丈夫既知黎庶苦痛,豈可困坐終老?第262章 關羽三觀受擊,不想人情世故有這麼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194章 關公封侯震三輔,文丑大兵圍曹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