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劉備權術之:荊州該給誰?

卻說劉表背疽發作,病體漸重。

蔡氏一族,把持朝政,閉塞耳目。

一時間,楚國上下震動,人心不寧。

大公子劉琦,唯恐自己爲繼母蔡夫人所害。

遂藉口守禦孫氏爲由,趁機逃往了江夏。

時江夏夏口以南,已經淪陷,俱爲孫氏所據。

劉琦便前往了江夏西陵,趁着黃祖之死,自領江夏太守。

又採納了峴山隱士龐德公的建議,向徐州的劉備求援,希望他能夠幫自己一把。

劉琦揮毫落筆,親自蠟封,交予心腹之人。

命他扮作商旅,星夜兼程送往徐州。

臨行前再三叮囑:

“此信關乎生死,務請足下面呈齊王。”

“否則你我皆難逃一劫!”

那使者領了書信,即出了江夏,晝夜伏行。

唯恐被蔡瑁的兵馬巡查捉住。

行至汝南,將渡淮水時,忽聽到鈴聲響處,遇着一隊兵馬。

那兵馬領頭之人見他,即高呼:

“且留船,容我盤查!”

使者無奈,只得驅船靠岸,賠笑說道:

“……將軍,吾等不過是過往客商,只求路過。”

“煩請您通融些個。”

話落,取出一錠金子,交給那位領頭將軍。

那將軍哈哈大笑:

“目前齊魏兩國交戰,汝是哪裡來的客商,敢從這裡經過?”

“再不說實話,且看我將汝溺斃在這淮水之中。”

使者硬着頭皮答,“不敢欺瞞,確實是客商。”

那將軍聞言大怒,即下令將這名使者,將頭摁在河裡。

兩名武士即上前將之架起,淹在水中,一連往復三次。

那使者堅決不肯說。

將軍見此,不怒反笑:

“……倒是個硬骨頭。”

“且搜他身看看。”

衆人上去搜身,便從這使者身上搜出來了劉琦的親筆書信。

將軍見啓封是荊州的,即破口罵道:

“目今齊魏交戰,楚爲魏爪牙,汝尚有膽量來吾齊境耶?”

“來人,將之溺死在水中。”

說着,又將書信拆開來看。

一覽書信,這名將軍頓時大驚。

“慢着!把人帶回來!”

那使者方被提到河邊,又被拽回。

將軍走至他跟前,以信示道:

“汝信中所言可是屬實?”

使者知情事已泄,隱瞞無意,只得承認。

那將軍便道:

“……誒,何不早說。”

“某便是齊將,汝早早報我,我自有法子帶你去見齊王。”

那使者嘆息說道:

“誠如將軍所言,目今兩國交戰,齊楚交惡。”

“小人勢單力孤,又怎敢輕易泄露真實身份?”

“況此事幹系重大,遇上個無知之人,恐也未必能夠善了。”

“到時候阻我去見齊王之路,小人便有負大公子所託。”

那將軍聞言,忍不住嘆道:

“足下真乃義士也!”

於是,將他帶入了自己的營帳。

讓人送上火爐,又溫上熱酒,給他暖身。

使者謝過,又在與這名將軍的談話之中瞭解到。

原來將自己擒住的這位將軍不是別人,正是淮南軍中赫赫有名的折衝校尉——甘寧甘興霸。

“……原來將軍便是百騎劫魏營的甘興霸,失敬失敬!”

使者聽聞甘寧之名,即頓首作拜。

甘寧扶他起身,謂他說道:

“……實不相瞞,某亦在荊州用事過。”

“深知劉表、黃祖不是成事之人,故來徐州,投身於齊王麾下。”

“汝主既是誠心來投,某自當設法,使你見着齊王。”

那使者聞言大喜,連連拜謝。

他暗想自己久聞甘寧性格殘忍嗜殺,只道他是個有勇無謀的匹夫。

不想甘寧竟如此通情達理,的確令他感到意外。

事實上,甘寧是一個極爲心細的人。

或者說是,一個心眼兒多的人。

眼下劫獲了這封書信,甘寧即深夜去造訪了徵南將軍陳登處。

將劉琦的書信,交給陳登。

陳登覽畢,其書略曰:

“——齊王千歲。”

“荊州牧長子劉琦,謹拜書於齊王麾下。”

“琦本庸才,荷父蔭而居長位,然才疏德薄,難當大任。”

“今荊州暗流洶涌,蔡瑁、張允等輩,外託輔政之名,內懷篡逆之志。”

“父親臥病,奸人隔絕內外,更欲加害於琦,以立幼弟劉琮。”

“琦不得已,暫避江夏,然孤城難守,危如累卵。”

“千歲乃漢室宗親,仁義佈於四海。”

“昔年曹操肆虐徐州,千歲力抗強梁。”

“雖有郯縣小挫,而壯志未減,琦佩服之至。”

”琦嘗懷壯志,以望能成千歲之王業。”

“奈何自知才德不足,力有不逮。”

“今琦困頓,敢請千歲念在同宗之誼,伸以援手。”

“若得殿下提兵相助,共襄荊州,琦願傾心相托,絕不負義!”

“荊州帶甲十萬,沃野千里,北拒曹操,東聯吳會。”

“若千歲不棄,琦願以江夏爲基,共圖大業。”

“琦雖不才,亦知‘脣亡齒寒’之理。”

“今荊州外有強敵,內有內憂,早晚爲他人所乘。”

“琦深信千歲必不忍見漢室同宗,淪於奸人之手。”

“倘蒙垂憐,願效犬馬之勞。”

“書不盡言,惟望賜復。”

“荊州劉琦,頓首再拜。”

“建安十一年,秋。”

劉琦這封書信可謂是掏心掏肺,句句實言。

所謂真誠纔是人跡交往的唯一必殺技。

似乎老劉家都明白這個道理。

劉琦也不例外,他甚至毫不掩飾的表示了自己想要像劉備那樣成就王業。

這既展示了自己的真誠,又間接拍了劉備的馬匹,說您是我的偶像。

然後又言簡意賅的講清楚了,荊州目前是個啥情況。

以及我爲什麼要來求你,並且張口閉口都是講的同宗之誼。

反覆強調是“我”求你來的。

這一點很重要。

凡事都講究個師出有名。

齊國跟楚國雖然有些恩怨,但並沒有太多正當理由相互攻伐。

尤其劉備與劉表還是同宗兄弟。

現在劉表病重,你劉備要是敢去打荊州。

人們不僅要說你奪同宗基業,更要說你是趁人之危。

此行爲爲人所不齒,劉備不會這樣做。

可劉琦卻非常高情商地表示,是他這個荊州牧長公子,來請自己這位同宗叔叔過來幫忙的。

先套近乎攀親戚,然後說這是我們自己的家事。

就算皇叔您來了,別人也說不了什麼。

可以說,劉琦這封書信,水平極高。

幾乎預判了劉備可能產生猶豫的一切難點。

路都給你鋪好了,就等皇叔您來了!

陳登觀書畢,拍案叫絕:

“……善,善,大善!”

“興霸,汝可真是立有一大功啊!”

陳登高興地握緊書信,來回踱步。

“此真天賜良機,可助我大齊吞江南之地!”

歷史上的陳登,僅據有廣陵一地,便想着要吞併整個江南。

如今的陳登,擁有整個淮南,他早就不止一次的上書劉備。

請求他允許自己發兵,攻打荊州。

但劉備每次都用各種理由推託。

誒,你看我們現在正在討二袁兒,還指望你淮南出兵出糧呢。

誒,你看郯侯在徵遼東呢,這事兒緩一緩吧。

誒,你看我們國家正在重點開發幽燕,搞經濟特區呢。

你淮南還是拿點錢出來填幽燕的財賦,徵荊州一事以後再說吧……

總之,在各方勢力之中。

只有李翊是可以不請示劉備,自主發動對外戰爭的。

因爲李翊假節鉞,有代王出征的權力。

像關羽也僅僅只是假節,權力是遠遠不及李翊的假節鉞的。

假節有權力斬殺違反軍令的武將。

而假節鉞,連假節的武將都能斬殺。

也就是說,如果關羽此刻與李翊共事。

李翊是有權力殺關羽的。

不過,幾乎不可能看到假節與假節鉞的兩個人,同時出現在同一個戰區。

並且關羽之所以假節,僅僅是劉備爲了讓他督淮南軍事。

等南方戰事結束,假節權也是要收回的。

“假”字本身就是借的意思。

等於是劉備這個齊王,暫時把權力借給了關羽。

陳登擁有着齊國最強大的水軍,以及一衆水戰好手——淮南武將。

劉備否決陳登征討荊州的請求,既是出於戰略考量,也是擔心淮南過於強勢。

不敢讓吞荊州這個大功,爲淮南一隅所得。

許汜評價陳登是,“湖海之士,豪氣不除。”

而時人又是如何評價陳登的?

——“得江、淮間歡心,有吞滅江南之壯志。”

可以說,打下江南是陳登平生的志向。

他絕不滿足於拘泥於淮南一地。

現在,劉琦獻上這封書信,不可不謂是天賜良機。

陳登內心雖然狂喜,然面上卻不動聲色。

將書信用蠟封好,斂容問道:

“關雲長現爲假節督淮南軍政。”

“如此機密大事,爲何不先報與他知?”

甘寧抱拳答道:

“關將軍雖然假節督軍,然終是客將。”

“將軍乃淮南之主,我等皆仰仗將軍栽培。”

“此等軍國大事,自當先稟明主將,方能謀定而後動。”

陳登聞言,手指輕叩案几,似笑非笑:

“……興霸此言差矣。”

“關將軍乃王上義弟,豈分主客?”

甘寧正色說道:

“正因關將軍與王上關係特殊,若貿然進言,恐有越俎代庖之嫌。”

“而將軍深謀遠慮,由您呈報王上,方顯我淮南將士同心。”

陳登撫須大笑:

“好個甘興霸!”

“不但水上功夫了得,這番見識更是難得。”

這便是職場,這便是人和。

此前甘寧虐殺俘虜一事,陳登以罰俸一年,打花背三十作爲處罰。

這張罰單就屬於是,對上有個交代。

對下,下面人也能接受。

畢竟在這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裡,有哪個官員會指望俸祿發財的?

別說一年俸祿,便是三年俸祿。

恐也未必及地方官員一月的灰色收入。

更別提甘寧幾乎是旅長級別的軍官了。

至於那三十花背……

這真就屬於打重打輕,皆看你暗箱如何操作了。

陳登護短,施恩於手下人。

手下人自然會感念他的恩德,像遇上這種事兒了,也第一時間向你彙報。

陳登適才發問,也是想試探一下手下人。

看他們支不支持自己。

畢竟打荊州是件大事兒,光看自己自嗨是沒用的。

還需要手下兄弟擁護自己才行。

“……善,興霸此事辦得甚爲妥當!”

陳登再次出聲表揚甘寧。

又親自執筆修表,將書信封入密匣。

遣快馬直送徐州。

……

卻說劉備既平河北戰事,已經回到了徐州王府。正與羣臣議事之時,忽見陳登遣使急報,呈上劉琦密信。

劉備覽畢,長嘆一聲說道:

“……唉,景升兄英雄一世,不想家中竟生此變故。”

“真是家門不幸吶!家門不幸!”

“兄弟鬩牆,令人扼腕!”

劉備此刻是真的十分傷感。

因爲他是非常看重手足兄弟情的。

每每看到偌大的家業,就因爲兄弟相爭,而導致家業敗光。

他便扼腕嘆息。

袁紹、袁術兄弟是如此,袁紹子嗣亦是如此。

同時,劉備的甘夫人此刻已經懷孕了。

只比阿斗小兩歲,劉備竟有些擔心未來兩個孩子能不能和平相處。

但眼下,卻不是擔心這件事的時候

諸葛亮在側,羽扇輕搖,進言道:

“……大王,此乃天賜良機。”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實爲用武之國也。”

“今劉琦來投,正可名正言順介入荊州事務。”

魯肅亦在旁側附和道:

“孔明先生所言極是。”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荊州乃天下大州,若不趁此時佔取。”

“爲曹操,或孫吳等輩先乘,悔之莫及。”

除了在外領兵的大臣以外,說話比較有能量的就是諸葛亮、魯肅了。

其餘大臣,幾乎沒有出聲反對的。

畢竟這確實是一個奪取荊州的大好機會。

而就是這樣一個好機會,劉備卻面露難色:

齊魏戰事雖近尾聲,然和議未定。”

“此時分兵南下,恐有不妥。”

此言一出,滿座愕然。

大夥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不解其意。

曹豹忍不住諫道:

“……大王,丞相已經在鄴都和曹操談判。”

“縱兩國雖有異議,然仗打到如此地步,勝負已分。”

“以吾觀來,和議指日可待,大王又何須猶豫?”

對此,劉備只揮了揮手後,謂衆人道:

“衆卿之議,寡人知曉。”

“只是茲事體大,且容後再議。”

言畢,劉備甩袖離去。

只留下曹豹等人,兀自在原地凌亂。

下來,曹豹找到陳應,問他道:

“……賢婿,可知齊王今日所言何謂?”

“如今荊州內亂,我齊國又蒸蒸日上,如何不趁此時去取。”

陳應乃是沛相陳珪之子,徵南將軍陳登之弟也。

歷史上曹豹的女兒,是嫁給了呂布。

不過在本位面,則嫁給了陳應。

世家大族互相聯姻,這很正常。

曹豹自感能力不足,膝下又只有一個女兒。

所以遍觀朝中諸人,曹豹果斷選擇了齊國的豪門勢力陳家。

陳珪陳登父子,一直是典型的保徐州派。

只是隨着劉備勢力的擴大,陳珪被派去了沛國,陳登去了淮南。

陳家在徐州的影響力漸漸被淡化。

所以,當握有丹陽兵,身處徐州的曹豹主動伸來橄欖枝時。

陳家與曹家可謂是一拍即合,立馬同意了這門婚事。

丹陽派在劉備初入徐州時,可謂是朝中一極。

只是隨着劉備勢力的擴大,李翊、荀攸、黃忠等人的崛起。

曹豹的丹陽派,逐漸淪落爲了二三流。

沒辦法,能力有限。

被一幫大佬壓着,曹豹實在想不到出頭的辦法。

既然打不過,那就加入吧!

通過與陳家的聯姻,曹豹總算得以喘口氣。

勉強恢復了往日的聲勢地位,在朝中說話的分量也大了不少。

此前朝會時,曹豹表現的之所以如此積極。

是因爲他知道陳登想要主導荊州戰事。

此前打汝南時,劉備空降了關羽、趙雲過去分權。

陳登雖有不滿,但並不發作。

因爲他的眼光放得更加長遠,瞄準了整個江南。

陳登若是能夠拿下荊州,那對於曹豹這個姻親而言,絕對是一件大好事。

所以至少未來選撥征討荊州的武將人選中,曹豹肯定是要投陳登一票的。

事實上,參賽人選本就沒幾個。

劉備手上的人才是不少。

但問題是,你平荊州,會只派一個去嗎?

像劉表那樣單騎入荊州,最後被四大世家折騰的精神失常?

荊州的世家豪族更是重量級。

派去的人選不僅要能力強,還必須要有一幫人給他打下手幫忙。

後者是重點,既然要人給你打下手。

那你派去的人選,是不是得是齊國中相當有分量的人物?

不然你怎麼鎮得住手下人,手下人又憑什麼給你打下手?

所以排除下來,便沒剩幾個人了。

按照曹豹的猜想,最有可能得人選就是:

李翊、關羽、張飛、陳登這四大元從。

稍次一點的,也可能會選趙雲、田豫、牽招去。

剩下的人要麼就是能力不足,要麼就是資歷不夠,要麼就是地位不夠。

這三者缺一不可。

綜合看下來,曹豹認爲陳登還是很有機會的。

畢竟汝南已經打下來了,淮南水軍只需要走淮水,便可直入江夏,進入荊州。

劉備不會不知道,荊州是淮南武將的心頭肉,大夥兒渴望打荊州很久了。

尤其此前數場重要戰役,淮南都當了綠葉陪襯。

以前打北方,淮南鞭長莫及,我們可以改爲輸送錢糧當綠葉。

現在終於輪到打江南了。

十年了,也該輪到我們淮南人了!

“……唉,君心難測啊。”

陳應的態度卻顯得有些悲觀,似乎不認爲陳家有機會主導荊州戰事。

而這話,曹豹就不愛聽了。

當即出聲反駁說道:

“……賢婿這話,我可不愛聽。”

“你說說,親家不主荊州軍務,還能誰去掌?”

“你說李相——”

曹豹率先提出齊國最有權勢,最爲劉備所信任的李翊。

“李相本就得了冀州,還節制督護幽州、遼東。”

“如今戰勝魏國,更是盡得河北之地。”

“縱然大王不怕功高震主,那精明如李相,敢接下去荊州的重任嗎?”

“縱然去了,河北怎麼辦?”

“總不能讓李相同時管河北和江南吧?”

曹豹有條不紊地爲陳應分析。

“至於關雲長與張益德,此二人雖是齊王手足兄弟。”

“但前者方定汝南,總不能再去搶淮南諸將的荊州罷?”

“更別說關雲長已有青州。”

“至於張益德……”

提到張飛,曹豹面露不屑。

兩人的關係一直都很不好,只不過此前李翊在徐州時,有他居中調和。

兩人的矛盾沒有被激化。

而等李翊走後,張飛的地位又遠遠超過了曹豹。

曹豹縱有不滿,也只能忍讓了。

“張飛雖是熊虎之將,萬人之敵。”

“然豈是召虎之才,治亂者也?”

與張飛共事多年,曹豹也能看出張飛這人的優缺點。

張飛這人打仗確實猛,戰場上也是擅用計謀。

但性格天真,輕慢小人。

絕對不是一個能夠鎮守一方的大才。

這點,劉備其實也能看得出來。

歷史上劉備入川,打下漢中後。

當時人人都以爲劉備要把漢中給張飛,就連張飛自己都以爲漢中是自己的。

結果劉備反手把漢中給了魏延。

此舉,令所有人都大跌眼鏡。

當然,有人會說當時張飛有丟徐州的前科,劉備不敢把極爲重要的漢中給張飛了。

肯定是有這個原因在。

但以劉備的識人之明,倘若張飛當時已經成長爲召虎之才,具備了守禦漢中的能力。

劉備又豈會不把漢中給他?

只是劉備清楚,張飛當時是仍然不具備統鎮一方能力的。

甚至當初讓張飛守徐州,也僅僅是因爲劉備身邊人才太少了。

沒辦法,只能把徐州丟給張飛來守。

有人會問,幹嘛不丟給關羽?

問題是關羽性子更傲。

張飛至少還尊重讀書人。

關羽又豈會正眼看徐州那幫士人豪強?

包括關羽坐鎮荊州時,劉備可是給關羽配了馬良、諸葛亮來輔佐他的。

只不過因爲龐統的戰死,諸葛亮不得不離開荊州,被迫入蜀輔佐劉備。

不然,有諸葛亮在,關羽又豈會丟荊州。

畢竟諸葛亮,也是非常擅長調節上下級關係的。

由此可見,要想坐鎮好一方。

光會打仗是不行的。

還必須情商高,懂政治,懂職場,會處理與屬下的關係。

如果還懂農事、外交就更好了,這些都是加分項。

那麼顯然,

齊國之中,符合這些條件的只剩下李翊跟陳登兩個人了。

李翊前面已分析過,不太可能去接手荊州事務。

作爲六邊形戰士的陳登,就是最佳人選。

當然,你非要說的話。

田豫、牽招其實也是六邊形戰士。

但是兩個人一個北鎮幽州,監視烏桓、鮮卑,與地方豪族。

一個督護遼東,監視呂布等幷州武將,與高句驪、沃沮等異族。

根本抽不開身,跑到江南來。

曹豹一通分析過後,結論只有一個:

——荊州非陳登莫屬!

接下來三日,心急如焚的曹豹又聯合了朝中與自己關係好的大臣,再次找到劉備。

希望他能夠迴應公子劉琦的請求,趕快派兵去往江夏。

去晚了,就可能被孫吳、曹魏搶先了。

甚至,劉表一死,劉琮上位,肯定會直接對劉琦下手。

到時候,咱們就失去了一個強宣稱啊!

面對衆人苦口婆心的勸說,劉備只回應說:

“茲事體大,容後再議。”

怎麼個容後再議法呢?

就是說要等到齊魏和談結束,李翊抽開身再說。

劉備拿李翊出來當擋箭牌也是有話說的,咱齊國的戰略方針一直都是李丞相給定的。

下江南這種大事,怎麼能不過問李丞相的建議呢?

但大夥兒都明白,這顯然只是劉備的他託詞。

畢竟你要真想問李翊的意見,直接書信送去河北,一問便知。

李翊就算忙着跟魏國談判,也不至於說抽不出時間來回一封信啊?

衆人都不知道劉備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爲什麼非要等李翊忙完。

但他們也不相信劉備會把荊州交給李翊。

李翊就算再神,也不可能同時監管河北、江南。

所以大夥兒只能靜靜地等候消息。

至於劉備這邊,他又豈會不知機會難得?

接下幾日,劉備也是連連發信,催促李翊趕快和曹操達成和談。

齊國這邊可以吃點虧,先把和談結束了再說!

面對劉備的連番催促,前線的李翊也大感疑惑。

無奈之下,只得一面向曹操施壓,一面又慢慢暗自讓步。

曹操亦察覺到李翊不如往日般強勢,即問左右緣由。

才知,原來荊州那邊似乎出了狀況。

劉表臥病不起,蔡氏一族把持了朝政。

“……無怪楚國諸使近日鮮少與孤交際。”

曹操恍然大悟,知道了齊國這邊急着和談,原來是想把手伸向荊州。

程昱、郭嘉等人紛紛勸曹操道:

“既齊已退,魏公亦當釋執,見好就收。”

“且荊州若當真生變,我大魏又豈可坐視不理!”

能佔到李翊的便宜,這在天下間也算是一件稀罕事兒了。

兩邊繼續拖着,的確沒有意義。

齊不能把魏土直接轉化爲收益,魏又不能對三萬將士置之不救。

所以,劉表的病重,竟間接加快了齊魏的和談速度。

……

第246章 周郎英姿取廬江,曹操腹背受強敵第124章 老劉:不差錢兒,他要多少我給多少!第213章 半渡而擊,馬超一戰降幷州;袁神謝幕,兄弟之爭起腥風第193章 袁紹盡起大軍南下,曹劉合兵一處拒強敵第68章 元龍豪氣(求追讀!)第33章 一個穩定的金主爸爸(求追讀!)第7章 丹陽諸將,誰與爭功?(求追讀!)第313章 冢虎降臨,司馬懿的進化第102章 江東傑瑞,李翊弄之如嬰兒(求訂閱!)第222章 袁氏故吏:李翊弄曹瞞如嬰兒,我等誓死追隨劉將軍第51章 臧霸:“劉備有高人相助啊!”第181章 今天下英雄惟玄德與操耳第336章 高祖盟誓,非劉不王,臣不敢爲此破第18章 聰明人最瞭解聰明人(求追讀!)第93章 曹操:大耳欺我太甚所以向他求和吧(求訂閱!)第168章 夫略不世出,能總英雄以撥亂反正者,李翊也第178章 北方一統,袁神啟動!第170章 神醫來徐州,外贈一神將?第142章 天下健者,豈獨袁氏一家?第257章 老黃忠陣斬夏侯,錦馬超渡河破曹第372章 關家有女初長成,力拔山兮氣蓋世第199章 見着李翊,方知天下庸才甚多,不如翊者多,勝似翊者少第117章 曹操兵鋒甚急,快去找玄德公求救!第233章 劉備有雄才,諸葛亮善治國,李翊識虛實,龐統見兵勢,難第115章 劉備我的軍師可比蘇秦張儀第242章 曹操新得冢虎,李翊初試度田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94章 出海去遼東?也就軍師能想的出來!(求訂閱!)第87章 壯士快意無經緯,丈夫當流英雄淚第193章 袁紹盡起大軍南下,曹劉合兵一處拒強敵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296章 劉備大宴玉龍臺,李翊吟詩抒情懷第130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376章 天下英雄如過江之鯽,何其多也!第330章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第1章 穿越第一天就被劉備救了(新書,求收藏!)第304章 曹瞞痛失愛子,劉備三得麟兒第36章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求追讀!)第99章 李先生是我許攸的知心朋友啊!(求訂閱!)第96章 劉備懵圈,曹操要把屁股讓給我?(求訂閱)第26章 鞭撻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求追讀!)第190章 益德巧計破張郃,雄風浩蕩震山川第98章 反客為主,挖我牆角,我也挖曹操你的牆角(求訂閱!)第336章 高祖盟誓,非劉不王,臣不敢爲此破第322章 皇帝老子喊得萬歲,獨俺哥哥喊不得第146章 光陰不解蒼生願,誰來論功過?第368章 劉備:朕不想當高祖,也不想讓阿斗第4章 李先生果然是一位經綸濟世的高人(求追讀!)第120章 利用好手牌,專克曹賊第69章 劉備:“誰還有夢想?”第285章 東吳滿盤皆輸,諸葛亮治楚益齊第28章 魚膾外交(求追讀!)第80章 我有郭圖,何懼劉備?(求首訂!35)第33章 一個穩定的金主爸爸(求追讀!)第89章 袁譚感動,我與子玉親如兄弟(求訂閱!)第166章 郯侯為天下計,豈見小民哉?第4章 李先生果然是一位經綸濟世的高人(求追讀!)第377章 李相已經做得足夠好了,你到底還想要什麼呢?第214章 蘇秦配六國相印,李翊將六諸侯之兵(附當前勢力圖)第33章 一個穩定的金主爸爸(求追讀!)第51章 臧霸:“劉備有高人相助啊!”第194章 關公封侯震三輔,文丑大兵圍曹劉第252章 劉備:李相完人,臨書依依,不勝眷第343章 李翊的大手,重塑國家經濟,發行新第171章 原來跟著徐州躺贏的感覺是這樣的第125章 以弱勝強,可往也!第39章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求追讀!)第249章 李翊:徐州科技院的院長非孔明莫屬第155章 君臣相得,遙相顧,道是帝業未可知第181章 今天下英雄惟玄德與操耳第74章 劉曄的人生十字路口(求追讀!)第332章 半生起落,換詩中幾許。滿腹風雲何第323章 泗水,請別爲我哭泣第23章 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求追讀!)第261章 劉備已非昔日那個阿備,關羽仍是那第200章 若向三國覓君臣,李郎才氣配劉君第65章 袁術:他劉大耳也配與我同列?第349章 加稅!加稅!制裁!制裁!第140章 我準備了一桌好菜,請了兩桌客人來吃第101章 單刀赴會?李翊也幹了!第51章 臧霸:“劉備有高人相助啊!”第386章 諸葛亮出任雍涼總督,司馬懿加封蜀地丞相第340章 設立內閣,羣相併治第218章 袁尚歎服,上一個這麼打仗的還是白起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吶,怎麼會擺鴻門宴呢?第178章 北方一統,袁神啟動!第268章 周瑜:李翊若不來,荊州勢在必得。第269章 劉備知道,李翊知道,所以早早地在第127章 大耳哥冷靜!這會打破軍師的苦心孤詣第90章 劉備的恩情還不完,根本還不完!(求訂閱!)第195章 斬顏良誅文丑,關公名震河南第284章 臥龍得水,孔明掌權第210章 比肩垓下,李翊將諸侯之兵,決戰袁紹十五萬大軍第29章 麋家的決定(求追讀!)第260章 羽,威震華夏第30章 休說草魚甚膾(求追讀!)第318章 天下誰人不投齊?第348章 關羽 張飛 趙雲 許褚算個什麼東西?第118章 劉備:老李,你要老婆不要?第146章 光陰不解蒼生願,誰來論功過?
第246章 周郎英姿取廬江,曹操腹背受強敵第124章 老劉:不差錢兒,他要多少我給多少!第213章 半渡而擊,馬超一戰降幷州;袁神謝幕,兄弟之爭起腥風第193章 袁紹盡起大軍南下,曹劉合兵一處拒強敵第68章 元龍豪氣(求追讀!)第33章 一個穩定的金主爸爸(求追讀!)第7章 丹陽諸將,誰與爭功?(求追讀!)第313章 冢虎降臨,司馬懿的進化第102章 江東傑瑞,李翊弄之如嬰兒(求訂閱!)第222章 袁氏故吏:李翊弄曹瞞如嬰兒,我等誓死追隨劉將軍第51章 臧霸:“劉備有高人相助啊!”第181章 今天下英雄惟玄德與操耳第336章 高祖盟誓,非劉不王,臣不敢爲此破第18章 聰明人最瞭解聰明人(求追讀!)第93章 曹操:大耳欺我太甚所以向他求和吧(求訂閱!)第168章 夫略不世出,能總英雄以撥亂反正者,李翊也第178章 北方一統,袁神啟動!第170章 神醫來徐州,外贈一神將?第142章 天下健者,豈獨袁氏一家?第257章 老黃忠陣斬夏侯,錦馬超渡河破曹第372章 關家有女初長成,力拔山兮氣蓋世第199章 見着李翊,方知天下庸才甚多,不如翊者多,勝似翊者少第117章 曹操兵鋒甚急,快去找玄德公求救!第233章 劉備有雄才,諸葛亮善治國,李翊識虛實,龐統見兵勢,難第115章 劉備我的軍師可比蘇秦張儀第242章 曹操新得冢虎,李翊初試度田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94章 出海去遼東?也就軍師能想的出來!(求訂閱!)第87章 壯士快意無經緯,丈夫當流英雄淚第193章 袁紹盡起大軍南下,曹劉合兵一處拒強敵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296章 劉備大宴玉龍臺,李翊吟詩抒情懷第130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376章 天下英雄如過江之鯽,何其多也!第330章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第1章 穿越第一天就被劉備救了(新書,求收藏!)第304章 曹瞞痛失愛子,劉備三得麟兒第36章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求追讀!)第99章 李先生是我許攸的知心朋友啊!(求訂閱!)第96章 劉備懵圈,曹操要把屁股讓給我?(求訂閱)第26章 鞭撻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求追讀!)第190章 益德巧計破張郃,雄風浩蕩震山川第98章 反客為主,挖我牆角,我也挖曹操你的牆角(求訂閱!)第336章 高祖盟誓,非劉不王,臣不敢爲此破第322章 皇帝老子喊得萬歲,獨俺哥哥喊不得第146章 光陰不解蒼生願,誰來論功過?第368章 劉備:朕不想當高祖,也不想讓阿斗第4章 李先生果然是一位經綸濟世的高人(求追讀!)第120章 利用好手牌,專克曹賊第69章 劉備:“誰還有夢想?”第285章 東吳滿盤皆輸,諸葛亮治楚益齊第28章 魚膾外交(求追讀!)第80章 我有郭圖,何懼劉備?(求首訂!35)第33章 一個穩定的金主爸爸(求追讀!)第89章 袁譚感動,我與子玉親如兄弟(求訂閱!)第166章 郯侯為天下計,豈見小民哉?第4章 李先生果然是一位經綸濟世的高人(求追讀!)第377章 李相已經做得足夠好了,你到底還想要什麼呢?第214章 蘇秦配六國相印,李翊將六諸侯之兵(附當前勢力圖)第33章 一個穩定的金主爸爸(求追讀!)第51章 臧霸:“劉備有高人相助啊!”第194章 關公封侯震三輔,文丑大兵圍曹劉第252章 劉備:李相完人,臨書依依,不勝眷第343章 李翊的大手,重塑國家經濟,發行新第171章 原來跟著徐州躺贏的感覺是這樣的第125章 以弱勝強,可往也!第39章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求追讀!)第249章 李翊:徐州科技院的院長非孔明莫屬第155章 君臣相得,遙相顧,道是帝業未可知第181章 今天下英雄惟玄德與操耳第74章 劉曄的人生十字路口(求追讀!)第332章 半生起落,換詩中幾許。滿腹風雲何第323章 泗水,請別爲我哭泣第23章 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求追讀!)第261章 劉備已非昔日那個阿備,關羽仍是那第200章 若向三國覓君臣,李郎才氣配劉君第65章 袁術:他劉大耳也配與我同列?第349章 加稅!加稅!制裁!制裁!第140章 我準備了一桌好菜,請了兩桌客人來吃第101章 單刀赴會?李翊也幹了!第51章 臧霸:“劉備有高人相助啊!”第386章 諸葛亮出任雍涼總督,司馬懿加封蜀地丞相第340章 設立內閣,羣相併治第218章 袁尚歎服,上一個這麼打仗的還是白起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吶,怎麼會擺鴻門宴呢?第178章 北方一統,袁神啟動!第268章 周瑜:李翊若不來,荊州勢在必得。第269章 劉備知道,李翊知道,所以早早地在第127章 大耳哥冷靜!這會打破軍師的苦心孤詣第90章 劉備的恩情還不完,根本還不完!(求訂閱!)第195章 斬顏良誅文丑,關公名震河南第284章 臥龍得水,孔明掌權第210章 比肩垓下,李翊將諸侯之兵,決戰袁紹十五萬大軍第29章 麋家的決定(求追讀!)第260章 羽,威震華夏第30章 休說草魚甚膾(求追讀!)第318章 天下誰人不投齊?第348章 關羽 張飛 趙雲 許褚算個什麼東西?第118章 劉備:老李,你要老婆不要?第146章 光陰不解蒼生願,誰來論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