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以弱勝強,可往也!

第125章 以弱勝強,可往也!

劉備非常清楚曹操的實力。曹操這小子,也是在不斷的進步。

早在討董時期,曹操曾被徐榮打得幾乎全軍覆沒。

可到了接領兗州牧時,曹操則打出了自己的立國之戰。

先後擊敗了黑山軍於毒,匈奴於夫羅和青州黃巾。

還聯合袁紹,擊敗了不可一世的袁術。

算是邁入了自己職業生涯的巔峰期。

而劉備自己又何嘗不是在不斷進步呢?

劉備早年間也曾被黃巾賊擊敗過。

等到他接領徐州時,已經能夠輕鬆虐菜,甚至公然叫板邁入巔峰期的曹操。

曹操令劉岱、王忠攻打劉備,劉備輕鬆將之擊敗,甚至放出狂言:

——“使汝百人來,其無如我何;曹公自來,未可知耳。”

就算來一百個劉岱也不是我的對手,只有曹操親自來,纔有與我一較高下的資格。

這話說的又豪邁又霸氣。

所以歷史上的劉備絕對不是演義裡那種濫好人形象,是真正的文武昭烈。

也再次證明,打敗仗並不丟人,失敗乃成功之母,大家都在從敗仗中吸取經驗教訓。

故曰,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

曹操、劉備都在不斷進步。

中間就是不帶孫權玩兒。

只有十萬哥是打了一場敗仗,迎來更大一場敗仗。

“且不論張遼能否退卻曹操之兵,若能兩家就此罷兵,再好不過。”

李翊闡述自己的觀點。

劉備頷首,他又何嘗不希望化干戈爲玉帛,少起爭端呢?

奈何曹操執意要動兵陳國,劉備不能坐視不管。

“備亦希望和平解決陳國一事,奈何曹兗州那裡不會輕易地善罷甘休。”

劉備嘆息一聲。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我徐州與兗州戰事自初平四年起,已近三年矣。”

“主公可還記得,我爲徐州制下的對外方針嗎?”

劉備點了點頭,北連袁紹,西和曹操,南攻袁術。

“我徐州與兗州爭鬥不休,有兩家人最是樂見其成。”

劉備眸子一蹙,澹澹道:

“河北袁紹,淮南袁術。”

“正是如此。”

李翊點了點頭,“袁紹勢大,曹操勢弱。”

“我們與曹操都在河南,若是袁紹起兵南下,憑我徐州之力,斷不是袁紹敵手。”

“只有合徐、兗二州之力,纔有可能與之相抗。”

“我不欲讓文遠在陳國與曹操大交兵,屆時不論誰勝誰負,都是袁家得利。”

“且若因陳國一彈丸之地,而使曹劉兩家深陷戰爭泥潭,誠不智也!”

李翊雖是後來者,但他一直非常反對先射箭後畫靶。

即中原知道曹操是勝利者,所以要先對付曹操。

江南知道孫氏是勝利者,所以要先對付孫氏。

這種思維是不可取的。

現在北方最強大的諸侯就是袁紹,南方最強的諸侯就是袁術。

甚至整個諸侯混戰,都是二袁爭霸的延續。

所以李翊一直在努力平衡曹孫兩家的實力。

他允許孫氏向江東拓展實力,爲的就是他將來反叛袁術,使袁術走向衰敗。

但不允許孫策擴張的太快,只允許他向吳郡方向擴展,有一方諸侯的實力就夠了。

如果再向會稽、丹陽方向擴展,那徐州這邊就要人爲干預了。

曹操也是同理,李翊可以讓曹操坐擁兗州。

豫州的潁川、沛國譙縣,作爲荀氏、曹氏、夏侯氏的地盤,也可以讓給曹操。

徐州這邊不好管,也管不了。

但像富裕的陳國、樑國,就不能再讓曹操染指了。

總之一句話,曹孫兩家可以保留一定實力,幫助老劉在將來對付袁氏。

但這個實力一定是要在徐州的可控範圍之內,絕對不能越過這條紅線!

“若是因陳國一事,曹劉兩家再次交兵,不論是袁紹、還是袁術都一定樂見其成。”

“尤其是袁紹,待他統一河北之後,目光首先瞄準的便是中原。”

“河南一統,尚且難與河北爭鋒,況如今我們河南幾家各自爲戰?”

李翊闡述了,此時與曹操交兵的不合理性。

後世很多人說袁紹內部就是因爲謀士太多,戰略方案太雜,才敗給了曹操。

這些河北謀士提出的戰略方案其實都沒什麼問題。

袁紹隨便貫徹用一個,都能輕鬆擊敗曹操。

袁神的實力便是強大至此。

此外,

官渡之戰,袁紹投入了十一萬大軍在前線,而曹操只拉出了兩萬人到前線去。

但此時的曹操已經統一了河南,是不可能只拉的出兩萬人的。

這是因爲曹操的地盤位於四戰之地。

西邊有關西諸將,南邊有劉表,東南有孫策。

而內部還有汝南黃巾在後方搗亂,曹操都不得不分兵去守。

這纔是造成袁曹兩家兵力懸殊的根本原因。

現在的劉備與曹操都面臨這樣的問題,他們都是腹背受敵。

而袁紹只要統一了河北,專心向南就再無顧慮了。

除黃河之外,能阻擋袁軍南下的,就只有曹劉兩家了。

所以曹劉此時爭鬥是非常不明智的。

按李翊的估算,老劉想要單抗袁紹,至少還得把整個揚州吃下來,然後再發育個兩三年。

以徐、揚二州之力,才能勉強與袁紹相抗衡。

畢竟李翊縱然有通天的本事,這徐州的地盤也就這麼大,生產潛力哪怕透支了,也不可能跟整個河北相抗衡。

“兩弱聯合抗一強,斷無連強擊弱之理。”

“今我等與袁紹結盟,只是權宜之計。”

李翊的話還在繼續。

和袁紹結盟,只是單純不想跟他爲敵罷了,自己好偷偷發育。

“今袁紹在北方之敵,僅公孫瓚一人耳。”

“我知此人雖是主公舊友,但其自殺劉伯安之後,記過忘善,睚眥必報,重用奸佞。”

“此乃敗亡之舉,我料其再過個兩三年,便爲被袁紹所滅。”

提及公孫瓚,劉備忍不住嘆了口氣。

作爲此前的老大哥,劉備真不知說他什麼好。

他脫離公孫瓚,來徐州創業,其實就是因爲公孫瓚性情大變,尤其還殺了漢室宗親的劉虞。

此舉令公孫瓚大失人心。

劉備對他也是失望已極,索性離了他,來徐州找陶謙了。

“備遙記得伯圭兄此前與袁紹交戰時,數敗於他,未見有頹勢。”

“不至於三年之內,便爲袁紹所滅吧?”

雖然知道公孫瓚失了人心,但劉備清楚的記得公孫瓚與袁紹交兵,是勝多敗少。

中間袁紹還找過公孫瓚求和。

就算公孫瓚倒行逆施,也不至於這麼快就被袁紹擊滅。

若是公孫瓚被滅了,那袁紹接下來肯定就要把戰略方向轉向河南了。

到時候劉備就得提前面對袁紹,他本來還指望公孫瓚多抗一會兒,自己再發育幾年的。

“主公可還記得今年年初,劉虞舊部聯合本地豪族、胡人、聯合袁紹,組成了十萬人的大軍,去討伐公孫瓚麼?”

李翊在一旁出聲提醒。

劉備點了點頭,“自是聽說了,只是戰事進展的如何,尚未得知。”

李翊正色分析道:

“公孫瓚雖通用兵之道,可如何憑藉一己之力抗衡十萬聯軍?”

“我料其必遭重創,再難起勢。”

其實,算算時間,此時公孫瓚早就已經被聯軍擊敗了。

聯軍在鮑丘大破公孫瓚主力,斬首兩萬餘級。

Wωω✿ ttКan✿ ¢Ο

只不過戰事發生在北方,消息流通的慢,暫時還沒傳到徐州來。

“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啊。”

劉備發出一聲慨嘆,對公孫瓚的遭遇同情中又帶有一絲戲謔。

你說一個人到底是造了多大的孽,才能同時讓鮮卑、烏丸、本地豪族,其他諸侯的大軍聯合起來。

甚至把胡漢恩怨拋諸於腦後,共同對付你一人?

“備也不願與曹操此時起兵戈,只是不知曹操心意如何。”

“恐不會因我三言兩語,而就此罷兵。”

雖然劉備同意了李翊修好曹操的主張。

但曹操大軍興師動衆,怎麼可能就這樣退兵呢,來回一趟都不給油錢。

“曹操之所以出兵陳國,乃是因爲其遭兗州之亂後,軍士乏糧。”

“陳國屯糧高達百萬斛,我等可使人與曹操講和,在與陳王商議。”

“讓出部分軍糧來,換取曹操退兵。”“必要之時,我徐州也可出一部分錢糧。”

曹操也是個人精,沒點兒好處肯定不會善罷甘休的。

“善,若能兩家從此罷兵,與民生息。”

“於兩地百姓而言,皆是一件好事。”

劉備擡頭望了一眼滿天的飛雪,忍不住發出一聲感慨,時間之快。

“我大軍此次南下之時,還是下邳煙柳,歸來已是雪滿全城。”

“……呵呵,是啊,時光飛逝,正如白駒過隙。”

“所以人生在世,一定要有所成就。”

劉備陪著李翊並馬而行,賞了一段時間的雪,便回去了。

……

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無一錯版本!

……

卻說曹操親自領兵征伐陳國。

陳王劉寵手中僅三千蹶張士,自料不是曹操敵手。

遂派遣陳國相駱俊,親往隔壁樑國,找豫州刺史郭貢求援。

郭貢在接到書信之後,自領大軍萬人,親赴陳國前線,相抗曹操。

劉寵接見郭貢,親自將之請入治所,隨後打開倉稟,命人款待樑國來軍。

在酒足飯飽之後,劉寵、駱俊、郭貢齊聚麾下武將,商議退敵之策。

國相駱俊建議道:

“曹操兵精將勇,誠難爭鋒,不如據守陽夏,以待徐州援軍。”

陳王劉寵素有勇力,今得了郭貢援軍,見其帶來了萬餘甲士。

心中信心倍增,料縱然無徐州增援,也能退得了曹操。

遂提出反對意見,道:

“曹操方平兗州內亂,人馬疲敝,又寇兵我陳國。”

“我軍以逸待勞,主動出擊,先挫其銳氣,如此曹操便不敢攻得急。”

“若是緩圖,曹操糧少,我陳國糧多,其久不自退矣。”

郭貢也認同劉寵的意見,道:

“王上所言甚是有理,今可主動出擊,先挫動曹軍鋒銳。”

“曹兵自然不敢急攻。”

郭貢之所以突然變得這麼激進,是因爲他知道劉寵勇猛過人。

劉寵麾下的蹶張士雖只三千人,卻個個善射,箭法高超。

尤其劉寵更是百發百中,列無虛發。

當年黃巾起義爆發時,劉寵就憑徵召境內士兵,靠著自身勇猛,平定內境內的黃巾叛亂。

尤其郭貢此前在沛國見識到了張飛的勇猛,深知大軍之中不能沒有勇將健兒。

他郭貢爲何此前打仗那麼慫?

不就是缺乏一個能夠先等陷陣的猛將嗎?

現在郭貢有兵,陳王有勇力,兩家相合,何懼曹賊?

商議既定,次日劉寵、郭貢率大軍親自迎戰曹操。

出了陽夏,行無一箭之地。

但見塵頭蔽日,金鼓喧天,無限人馬來到。

兩軍列陣對圓,曹操出馬喊話:

“今我大軍伐陳,爾何以出兵相抗?”

劉寵橫戈躍馬而出,大聲罵道:

“曹賊,汝乃一閹宦之後,靠著賄賂朝中官員,汝父才得了一三公之位。”

“今又無端佔據偌大的兗州郡縣,尚不知足,怎還敢侵犯孤之陳地?”

曹操聞言大怒,揚鞭罵道:

“誰能替我擒拿此賊!”

話落,典韋當先出馬。

一馬當先,衝向劉寵軍陣。

劉寵持戈迎上,抖擻精神,與典韋接戰。

戰不三合,曹軍部將曹仁、夏侯淵領了三百鐵騎,忽然向劉寵軍部衝來。

劉寵遮攔不住,敗逃回了軍中。

典韋似虎入羊羣,在鐵騎的掩護下,在劉寵軍陣中來回衝突三遭,將陣型衝的散了。

曹操見狀大喜,即命夏侯惇領兵攻劉軍左路,又命曹洪領兵攻郭貢一路兵馬。

曹操自領中軍衝陣,鼓響一聲,三軍齊出。

雙方一陣衝殺,劉寵、郭貢兩家聯軍抵敵不住,大敗而走。

曹操親掣寶劍壓陣,率衆連續追殺,口中不忘大喊:

“擒郭貢、劉寵者,賞千金!”

一時間,喊殺聲響徹雲霄。

曹軍一路追殺,剿戮極多,降者不可勝數。

劉寵、郭貢領著敗軍一路逃回陽夏,曹軍追至。

駱俊在城上,命蹶張士放箭,射住曹軍。

一時間,箭如雨下,曹軍不得進,只得暫時偃旗息鼓,退回大營。

劉寵身負多處傷勢,疲憊得坐倒在地。

“曹操用兵確有手段,孤不能及也。”

劉寵倒也不好面子,大大方方承認了自己不是曹操的對手。

駱俊親自爲劉寵上藥,道:

“曹操麾下猛將衆多,我等自然不是其敵手。”

郭貢倒是跑得過,未有什麼損傷,部下死的大多是前排將士。

但回想其方纔一戰,仍不覺膽戰心驚。

“今日與王上交戰的那員猛將還不知是何人,我觀之其凶神惡煞,正如古之惡來也。”

“上次見著如此勇猛之將,還是在沛國遇張益德。”

郭貢又回想起來那日在沛國,被張飛幾十騎喝退的情景。

現在回想起來,尤覺後怕。

尤其今日被典韋這麼一衝陣,更覺可怖。

“曹操手下猛將衆多,僅憑我等現有兵力,難以與之正面交鋒。”

劉寵眯起眼睛,微一沉吟道:

“現在我軍新敗,反倒挫動了自家銳氣。”

“這可如何是好?”

駱俊開口諫言道:

“曹操用兵如神,今除了劉徐州之外,誰是其敵手?”

“我軍新敗,兵無戰意,只能先守住陽夏,等待劉徐州來援。”

劉寵伸手揉了揉太陽穴,嘆聲道:

“只盼劉徐州能念在宗室情誼的份兒上,真的派兵來救。”

“若不然我陳國恐難攖曹兵之鋒了。”

郭貢在一旁說道:

“此前我已與劉徐州擬好同盟協議,今日陳國有難,樑國來日亦難倖免。”

“劉徐州仁義著於四海,能救人之急,今我兩國勢窮,斷不會坐視不理。”

有了郭貢的安慰,劉寵放心了不少。

接下幾日,安心在陽夏養傷。

曹操自勝了一場,奪了不少糧食輜重,又命軍士來攻。

奈何陽夏的蹶張士個個善射有力,曹操一連攻了三日,始終難克。

曹操也不由惱了,急召衆文武商議。

“今我大軍將取兗潁川,豈可被阻於陳國一小縣!”

於是,打算明日再從兗州調兵過來,增派人手。

誓要在三日之內,拿下陽夏。

正說間,忽有一探馬來報,言說是徐州有使來。

“徐州的使者?”

曹操眉頭一皺,詫怪道:

“吾與劉備兩家早已息兵,他來此作何?”

程昱說道:

“莫非是來解和的?”

曹操聞言大怒,叱道:

“這織蓆販履小兒,不費半箭之功,得了偌大一個州郡,尚不知足。”

“去歲趁我兗州內亂,又想侵吞豫州。”

“我已將魯、沛兩地盡付與他,他也已同意不過問魯沛之外之事。”

“今日怎敢派人過來解和?”

遂下令,命人將來使亂棍打回。

荀彧急忙出來勸解道:

“今劉備已雄踞大州,實力不容小覷。”

“若兩家就此結怨,再起兵戈,則得利的是二袁。”

“且先命使者進來,看他有何話說。”

曹操微一頷首,輕哼道:

“也罷,且命使者進來,看看其有何話說!”

少時,徐州使者到,送上一份書劄。

乃劉備親筆所寫。

信中內容,果如程昱所言,正是勸解曹操就此罷兵,退出陳國境地。

“劉備乃何人,敢來勸我!”

曹操正要將書劄往地上一摔,卻又忽然停手,凝在了半空。

眸中目光閃爍,遲疑不定。

……

第104章 張良計,李翊謀第164章 那就各自粉墨亮相,看誰的演技驚豔全場第326章 馬謖這一死,比他一生的貢獻都要大第163章 鳳雛歸附,臥龍還會遠嗎?第373章 起二十萬大軍,五軍伐吳第301章 魏延 陳到:丞相,我們太想進步了!第133章 烽煙起,尋愛似浪淘沙第346章 不用七星燈,孔明也能續命第217章 劉備:先生之學識,超邁今世千載矣第280章 曹操挾民渡江第313章 冢虎降臨,司馬懿的進化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216章 李翊佈局,天下諸侯皆爲棋矣第132章 天下英雄聚陳地,訴衷情,覓封侯第221章 若有李郎憐花意,洛水宓神也垂眸第124章 老劉:不差錢兒,他要多少我給多少!第30章 休說草魚甚膾(求追讀!)第316章 曹魏爆兵,與齊國的殊死一搏第134章 史冊間,一筆書,萬民哭第21章 恨不能與君共成大事也!(求追讀!)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144章 疆土不懂分與合,隻歎人心隔第387章 君不見,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第60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求追讀!)第274章 孔明子玉皆不在,劉備獨治齊第119章 呂布是張好牌,不要浪費了第31章 好你個李子玉,在這裡等我呢(求追讀!)第375章 進則亢龍有悔,退則蒺藜生庭第141章 劉備:我的軍師真是什麼都能做啊第365章 朕敬慕高祖,但並不想成爲高祖第9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的張飛(求追讀!)第253章 總制北疆,令出則山海可移。第344章 如果你們父親不是皇帝,不是首相,第92章 李翊乃青雲之士,可比留侯(求訂閱!)第116章 一飯之恩,魚水相顧第320章 中原大戰:翊歷戰至今,不下六十餘第316章 曹魏爆兵,與齊國的殊死一搏第357章 年少莫愁前路險,等閒逆水寒關,更第106章 你四世三公,當然不如我帝室貴胄了第41章 壯士前行,所向披靡(求追讀!)第155章 君臣相得,遙相顧,道是帝業未可知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第98章 反客為主,挖我牆角,我也挖曹操你的牆角(求訂閱!)第32章 我李翊專打感情牌(求追讀!)第240章 劉備進位齊王,李翊受封丞相第390章 江東絕唱,孫十萬謝幕!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第141章 劉備:我的軍師真是什麼都能做啊第181章 今天下英雄惟玄德與操耳第27章 士人豪族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求追讀!)第148章 鼓角轟轟,看誰一念之差蠢蠢欲動(說一下之後的更新計劃)第203章 曹操 劉備兩雄之命運,竟悉數繫於李翊之一言一語第146章 光陰不解蒼生願,誰來論功過?第354章 歷史證明,惹誰都別惹漢使第215章 用兵如神,打仗的最高境界,是指揮敵人第82章 徐璆震驚,劉備一年到底幹了多少事?(求首訂!55)第35章 合作共贏,三七分成(求追讀!)第14章 徐州要有大事發生了(求追讀!)第39章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求追讀!)第24章 老劉的千層套路(求追讀!)第326章 馬謖這一死,比他一生的貢獻都要大第272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5章 我有一計,可破曹軍(求追讀!)第32章 我李翊專打感情牌(求追讀!)第228章 老劉扎心,原來李翊跟孔明纔是心意相通的“天生一對”第206章 蓋用韓 白之奇策,破袁軍於烏巢,不亦奇士乎?第294章 天下女子不少,大丈夫何患無妻?第303章 七成是我的,剩下三成纔是你們分!第343章 李翊的大手,重塑國家經濟,發行新第391章 論單打獨鬥我不怵你,論行軍佈陣我更比你強!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84章 李子玉瞞天過海,太史慈渡水繞襲(爆更!求訂閱!)第231章 呂布 馬超:“郯侯在上,受我二人一拜!”第376章 天下英雄如過江之鯽,何其多也!第365章 朕敬慕高祖,但並不想成爲高祖第369章 朕既不殺功臣,更不要功臣行蕭何自第84章 李子玉瞞天過海,太史慈渡水繞襲(爆更!求訂閱!)第37章 搶人才的時候到了(求追讀!)第388章 英雄們戰勝了長江,百萬雄師過大江!第298章 吾輩魚水,豈在簿牘之間?第147章 不管怎麼講,此次會戰的兵力,是4萬對2萬,優勢在我!第130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372章 關家有女初長成,力拔山兮氣蓋世第230章 衛青開幕,劉備闢土,校尉嫖姚,李翊捕虜第338章 劉備:朕剛當上皇帝,你便要抗旨嗎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289章 你的名字:曹操與劉備互換命運第113章 劉備:我就離開幾天,先生便乾出這麼大的事來?(求追訂!)第48章 教老劉真正的禦人之術(求追讀!)第378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兒輩們皆已成婚,元老們終究是真的老了第92章 李翊乃青雲之士,可比留侯(求訂閱!)第110章 許劭震驚,李翊強的可怕,這我主還玩個毛?(求訂閱)第196章 建安三神醫獨佔其二,老劉這福氣能小?第297章 劉備賜婚,李翊感慨:大王真是害苦第2章 我料曹操久不將撤兵矣(新書,求收藏!)第269章 劉備知道,李翊知道,所以早早地在第149章 李翊用兵如神,雖韓 白複生,亦未必至此也第220章 曹操:孤這一生走過最長的路,是李翊的套路
第104章 張良計,李翊謀第164章 那就各自粉墨亮相,看誰的演技驚豔全場第326章 馬謖這一死,比他一生的貢獻都要大第163章 鳳雛歸附,臥龍還會遠嗎?第373章 起二十萬大軍,五軍伐吳第301章 魏延 陳到:丞相,我們太想進步了!第133章 烽煙起,尋愛似浪淘沙第346章 不用七星燈,孔明也能續命第217章 劉備:先生之學識,超邁今世千載矣第280章 曹操挾民渡江第313章 冢虎降臨,司馬懿的進化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216章 李翊佈局,天下諸侯皆爲棋矣第132章 天下英雄聚陳地,訴衷情,覓封侯第221章 若有李郎憐花意,洛水宓神也垂眸第124章 老劉:不差錢兒,他要多少我給多少!第30章 休說草魚甚膾(求追讀!)第316章 曹魏爆兵,與齊國的殊死一搏第134章 史冊間,一筆書,萬民哭第21章 恨不能與君共成大事也!(求追讀!)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144章 疆土不懂分與合,隻歎人心隔第387章 君不見,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第60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求追讀!)第274章 孔明子玉皆不在,劉備獨治齊第119章 呂布是張好牌,不要浪費了第31章 好你個李子玉,在這裡等我呢(求追讀!)第375章 進則亢龍有悔,退則蒺藜生庭第141章 劉備:我的軍師真是什麼都能做啊第365章 朕敬慕高祖,但並不想成爲高祖第9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的張飛(求追讀!)第253章 總制北疆,令出則山海可移。第344章 如果你們父親不是皇帝,不是首相,第92章 李翊乃青雲之士,可比留侯(求訂閱!)第116章 一飯之恩,魚水相顧第320章 中原大戰:翊歷戰至今,不下六十餘第316章 曹魏爆兵,與齊國的殊死一搏第357章 年少莫愁前路險,等閒逆水寒關,更第106章 你四世三公,當然不如我帝室貴胄了第41章 壯士前行,所向披靡(求追讀!)第155章 君臣相得,遙相顧,道是帝業未可知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第98章 反客為主,挖我牆角,我也挖曹操你的牆角(求訂閱!)第32章 我李翊專打感情牌(求追讀!)第240章 劉備進位齊王,李翊受封丞相第390章 江東絕唱,孫十萬謝幕!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第141章 劉備:我的軍師真是什麼都能做啊第181章 今天下英雄惟玄德與操耳第27章 士人豪族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求追讀!)第148章 鼓角轟轟,看誰一念之差蠢蠢欲動(說一下之後的更新計劃)第203章 曹操 劉備兩雄之命運,竟悉數繫於李翊之一言一語第146章 光陰不解蒼生願,誰來論功過?第354章 歷史證明,惹誰都別惹漢使第215章 用兵如神,打仗的最高境界,是指揮敵人第82章 徐璆震驚,劉備一年到底幹了多少事?(求首訂!55)第35章 合作共贏,三七分成(求追讀!)第14章 徐州要有大事發生了(求追讀!)第39章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求追讀!)第24章 老劉的千層套路(求追讀!)第326章 馬謖這一死,比他一生的貢獻都要大第272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5章 我有一計,可破曹軍(求追讀!)第32章 我李翊專打感情牌(求追讀!)第228章 老劉扎心,原來李翊跟孔明纔是心意相通的“天生一對”第206章 蓋用韓 白之奇策,破袁軍於烏巢,不亦奇士乎?第294章 天下女子不少,大丈夫何患無妻?第303章 七成是我的,剩下三成纔是你們分!第343章 李翊的大手,重塑國家經濟,發行新第391章 論單打獨鬥我不怵你,論行軍佈陣我更比你強!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84章 李子玉瞞天過海,太史慈渡水繞襲(爆更!求訂閱!)第231章 呂布 馬超:“郯侯在上,受我二人一拜!”第376章 天下英雄如過江之鯽,何其多也!第365章 朕敬慕高祖,但並不想成爲高祖第369章 朕既不殺功臣,更不要功臣行蕭何自第84章 李子玉瞞天過海,太史慈渡水繞襲(爆更!求訂閱!)第37章 搶人才的時候到了(求追讀!)第388章 英雄們戰勝了長江,百萬雄師過大江!第298章 吾輩魚水,豈在簿牘之間?第147章 不管怎麼講,此次會戰的兵力,是4萬對2萬,優勢在我!第130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372章 關家有女初長成,力拔山兮氣蓋世第230章 衛青開幕,劉備闢土,校尉嫖姚,李翊捕虜第338章 劉備:朕剛當上皇帝,你便要抗旨嗎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289章 你的名字:曹操與劉備互換命運第113章 劉備:我就離開幾天,先生便乾出這麼大的事來?(求追訂!)第48章 教老劉真正的禦人之術(求追讀!)第378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兒輩們皆已成婚,元老們終究是真的老了第92章 李翊乃青雲之士,可比留侯(求訂閱!)第110章 許劭震驚,李翊強的可怕,這我主還玩個毛?(求訂閱)第196章 建安三神醫獨佔其二,老劉這福氣能小?第297章 劉備賜婚,李翊感慨:大王真是害苦第2章 我料曹操久不將撤兵矣(新書,求收藏!)第269章 劉備知道,李翊知道,所以早早地在第149章 李翊用兵如神,雖韓 白複生,亦未必至此也第220章 曹操:孤這一生走過最長的路,是李翊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