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打黃巾能致富,曹劉打了都說好

第135章 打黃巾能致富,曹劉打了都說好

“主公,那人便是黃巾前部渠帥黃邵。”軍陣中有識得黃邵的將帥,向劉備彙報。

劉備將手搭在眉間,遙望黃邵的軍陣。

黃巾軍最大的特點就是裝備差,訓練少,組織混亂。

今日觀之,果真土雞瓦犬也。

這些黃巾軍士,大多著粗布麻衣,只有極少數副將著有皮甲。

剩下的大多手持槍棒、鋤頭,樹枝。

站隊紊亂,全無紀律可言。

李翊催馬上前,謂劉備道:

“這些黃巾賊早在跟隨張角時,尚能憑藉信念爲戰。”

“如今張角身死多年,黃巾賊作戰現在只能靠一時血勇。”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且按計劃行事,任其衝殺。”

“待其士氣潰散之後,然後可以擊敵。”

劉備從其言,命軍士排開陣勢。

又暗使五百蹶張士,三百弓箭手伏於身後,只待敵軍來攻。

黃邵出陣,觀劉備兵少,又不派軍士主動來攻。

便欲揮師掩殺過去。

副將提議道:

“劉備慣於用兵,今雖我衆敵寡,但卻不及徐州兵銳。”

“不妨先佯攻一陣,以探虛實。”

黃邵欣榮同意,當即命這名副將率兵去攻打劉備前部。

副將領兵而去,頭裹黃巾,身披綠襖,手提鐵棒,引軍攻去。

行無一箭之地,前排徐州軍士忽然退去。

轉而走出來數百名手持強弓硬弩的蹶張士。

弩箭弓矢混搭,列開陣來。

劉備面不改色,拔劍在手,厲喝一聲:

“放箭!”

嗖嗖嗖!!

隨著劉備的一聲令下,數百名嚴陣以待的蹶張士、弓箭手,拉動弓弦。

一陣霹靂響動,不計其數的弩箭鋪天蓋地而來。

眨眼功夫,便射倒一片黃巾軍士。

那員副將見狀大驚,趕忙趴在馬背上,躲避箭矢。

前排弓箭手剛剛射完,急忙退後。

後排蹶張士前插上去,繼續射擊。

一前一後,前仆後繼,井然有序。

箭雨、弩矢一輪接著一輪。

“啊……啊……”

箭雨之下,無數黃巾軍士中招,發出陣陣慘叫。

劉備也沒想到這蹶張士與弓箭手混搭起來,威力竟如此巨大。

輕易便射住了黃邵的先鋒部隊,使之不能近身。

“陳王有此蹶張士,也難怪能夠在陳國自保多年。”

劉備發出一聲慨嘆,他麾下也有弩手,但都比不得陳王之支蹶張士精銳善射。

待一輪又一輪箭雨下來,黃巾軍的先頭部隊已被射散了。

徐晃抓準戰機,率軍長驅直入,衝向黃邵軍陣。

那名黃巾副將倉促迎戰,對上徐晃,戰不三合,被徐晃一斧劈於馬下。

劉備見此,急忙揮師掩殺過去。

黃邵遮攔不住,棄軍士而走,望新陽方向去了。

被捨棄的黃巾軍士似無頭蒼蠅般亂竄,很快便向劉備投降。

劉備命人將這黃巾賊先暫時押解了,又盛讚徐晃之勇略。

徐晃棄楊奉投劉備時,帶了本部百十人馬一同過來。

這些軍士多爲騎兵,因爲河東是養馬的重地。

徐晃從白波賊多年,在河東也有一批自己的騎兵部隊。

劉備雖知徐晃是初次加入,急於立功表現自己。

但非常長驅直入黃邵軍陣,大破其主力,徐晃及他所轄部隊的確是功不可沒。

劉備又來檢閱徐晃部衆,打算一併犒賞了。

卻發現這批跟隨徐晃,剛剛打贏了一場大勝仗的軍士,竟然表現的異常平靜。

沒有絲毫的情緒波瀾。

即便當劉備說出賞賜之物時,衆人依然很平靜。

劉備乃知徐晃有治軍之能,讚歎道:

“公明所轄部衆,得意泰然,失意盎然。”

“也難怪軍師此前常常誇讚公明治軍有周亞夫之風。”

徐晃治軍能力確實很強,只是沒想到自己纔剛剛進入,也未展現出多少治軍的才能。

竟然被李翊給予瞭如此高的評價。

還是大受感動的,急向李翊拱手一拜:

“謝軍師賞識!”

李翊笑著將他托起,道:

“公明乃時之良將,今能棄暗投明。”

“使君自當在徐州委將軍以重用。”

不錯!

劉備聞言,亦是馬上附和李翊,道:

“我徐州不久前方招募了一批新銳。”

“備已將三千新兵交予了高順將軍,令他訓練陷陣營。”

“剩下三千人衆,尚無人訓練統領,正好交予公明。”

漢末部曲大多爲私家部曲,有很強的嫡系觀念。

劉備這話的意思,顯然就是要將這三千新兵交給徐晃統領。

直接給他一支部曲。

此等恩德,令徐晃大受感動。

不覺眼眶都紅了,但面上仍是強作鎮定,躬身一拜:

“謝主公!”

士爲知己者死,劉備既然把這支新銳放心地交給徐晃訓練統領。

那徐晃自然會竭盡全力,將他們訓練成一支可戰之師。

五子良將之中,最擅長練兵的就是于禁和徐晃。

徐晃的治軍風格和于禁也非常像,都極爲嚴厲,而且內卷。

怎麼個內卷法?

那就是驅使將士玩命兒的幹活,不給你吃飯。

原話叫,“追奔爭利,士不暇食。”

即徐晃只管員工完成任務指標,不管你吃不吃得上飯。

所以,在徐晃的軍營之中,士兵們編了一句順口溜來調侃徐晃。

——“不得餉,屬徐晃。”

就是說兄弟們跟著你徐晃都吃不上飯。

而徐晃聽說之後,卻只是淡然一笑,幽默地迴應道:

“跟著我吃不上飯?難道我砸爛了你們的飯碗了嗎?”

徐晃雖然是嚴於律手下人,但也同樣嚴於律己。

他生活中非常節儉,小心翼翼,兢兢業業。

打仗的時候,都是先偵查清楚敵情。

先做到不敗,然後再想辦法取勝。

這也正應了《孫子兵法》裡強調的,

先爲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

戰後,士兵們打掃戰場,擄了不少裝備。

劉備召諸將過來議事。

“今黃邵新敗,逃回新陽。”

“可乘勝追擊否?”

李翊分析道:

“黃巾軍打仗全憑一股血氣,士氣一潰,則軍心渙散。”

“黃邵之前已經敗了一場,料新陽守軍,並無戰意。”

“今可乘勝追擊,抓緊時間拿下新陽。”

“否則若是遲了,則新陽財物就被黃邵等人帶走了。”

他們此次來汝南掃蕩黃巾賊的目的,本就是爲了發財致富的。

搶錢搶糧纔是正事,打黃巾只是捎帶手的事。

那麼對於追擊黃巾軍的重點,自然是不能捨本逐末,忘卻正事。

劉備採納李翊的建議,即命徐晃、趙雲爲先鋒,率軍攻打新陽。

新陽何儀聞說黃邵敗了敗了,自料不是劉備敵手。

打算棄了新陽,往南走。

與劉闢等大部隊匯合一處。

必須得發揮出黃巾軍的優勢,那就是利用山地地形,本土作戰,人數碾壓。

至於新陽,他們本就是四處擄掠。

哪裡豐收就搶哪裡,新陽已經被他們收刮的差不多了。

劉備若是想要,給他便是。

商議既定,何儀便與黃邵帶人收拾錢糧,打算打包帶走。

由於輜重甚多,二人也不太敢拿太多東西。

唯恐被劉備追上。

只帶了金銀、絹布等值錢之物。

至於鐵甲、槍劍等重物,通通不帶。

未收拾許久,忽聞得劉備大軍已然打了過來。

何儀驚歎道:

“劉大耳何來如此速耶?”

遂放棄了一部分錢糧,只帶了少許部隊能拿的完,且不會過於拖慢行軍速度的東西。

光速棄城而走。

就這樣,新陽便落入了劉備手裡。

但不錯李翊所料的是,新陽已經被擄掠一空。

莫說人煙,便是雞犬之聲尚且不聞。

“何儀、黃邵等黃巾衆走得急,必不能將新陽錢糧全數帶走。”

“可命軍士探查,看其將剩下錢糧藏於何處。”

李翊建議道。

劉備當即派人四處查探,看看何儀等人有沒有剩下沒帶走的東西。

果不其然,軍士們未過一炷香時間,便在城中搜出了大量好東西。

刀、槍、劍、戟千餘把,盾牌四百來面。

弓五百多張,羽箭多達萬餘支。士兵們將清點好的帳目清單交給李翊。

李翊暗歎城中既然有這麼多裝備,可何儀等衆卻沒有拿出來武裝手下士兵。

估計也是想著拿來換取錢糧吧。

到底是螻蟻之賊,烏合之衆耳。

隨後,又有軍士來報。

他們在城中還找到了五十來頭騾子,豬羊三百餘口。

除此外,還有酒水千來壇,糧草八萬來斛。

至於遺留下的金銀,布帛,換算成五銖錢,高達一千餘萬!

李翊將帳目反覆確認之後,再交給劉備。

劉備看了之後,大爲吃驚。

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無一錯版本!

“一個小小的新陽,就能搜出如此巨財。”

“這等賊衆,究竟搶了百姓多少?”

這還是被何儀等人帶走了一部分的前提下,都有這麼多錢糧。

也難怪曹操到潁川后,能把屯田事宜開展的如此順利。

畢竟這玩意兒很燒錢,燒糧。

但曹操在滅了潁川賊衆之後,不僅得到了大量錢糧,還得到了大量免費的勞動力。

劉備現在有點兒能理解曹操的感受了。

黃巾賊搶劫,畢竟是竭澤而漁,搜刮的是乾乾淨淨。

在嚐到甜頭之後,劉備當然是希望繼續追擊,清繳黃巾賊。

這些人實在是太肥了,自己不吃,遲早也要被曹操吃了。

因爲曹操已經把治所遷到了潁川,潁川也是挨著汝南的。

他既然能把潁川黃巾賊掃滅乾淨,肯定不會放過汝南西部的黃巾賊。

自己得抓緊時間了。

劉備命人將新陽裡的財物、牲畜,全部打包帶走。

又命人探查何儀、黃邵等人逃亡了何處。

不久,探馬回報。

何儀、黃邵二人各自分兵而走。

黃邵向南,往固始去了。

何儀則向北,逃亡了城父。

劉備皺起眉頭,一捋鬍鬚道:

“此二賊南北分道,欲使我分兵耶?”

賊寇確實是狡猾。

汝南的地形就是多山地,很容易迷路。

而如果分兵,便能進一步擴大黃巾賊自身的優勢,即人數。

思慮半晌過後,劉備還是來徵詢李翊的意見。

“軍師,何儀、黃邵二賊,分道揚鑣,各自朝南望北而走。”

“備料其欲使我分兵,不好迫追。”

“依軍師之見,是合兵一處,先全力打一人。”

“還是我等也分兵去追,將此二賊一併掃盡?”

李翊不假思索,大聲道:

“何儀、黃邵聚螻蟻之兵,攜烏合之衆,也敢與我徐州之師相抗耶?”

“縱是分兵又如何?”

“主公可分兵去追,若能將二賊一網打盡,也能最大程度節省錢糧。”

既然李翊都開口這樣說了,劉備也沒什麼別的意見。

“既如此,備自領一軍,向南去往固始方向,追黃邵去也。”

“這向北城父方向的何儀,誰可領一軍去追?”

關羽挺身出列,朗聲說道:

“關某願提精兵三千,追擊何儀。”

“盡斬其首,獻予兄長!”

劉備正要頷首應下,卻被李翊出聲阻斷。

“主公此次南行,路途甚遠,身邊不可缺少悍勇之將。”

“雲長可留在主公左右,翊親領一軍向北追何儀去!”

關羽雖然狂傲,但對李翊向來心服,見他如此說話,必然由他的道理。

當即也沒出聲反對,只是靜靜地聽候劉備的裁決。

劉備一捋髯須,沉吟了半晌,婉拒了李翊的這個請求。

“備常聽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孔子亦慎暴虎馮河之危,此豈所謂安居之道?”

“今軍師乃我徐州股肱之臣,亦是備左膀右臂。”

“豈可親自涉足險境?”

“況軍師平日多留府堂,少從軍旅,慣少獨自領軍。”

“備實放心不下軍師離我左右,故——”

“此議不妥!”

劉備態度堅決,極爲少見的否決了李翊的主張。

對他而言,他寧可多費事,合兵一處,去打賊寇。

也不願冒那千分之一的險,讓李翊獨自領軍作戰。

不是說不相信李翊的能力,而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李翊萬一有個閃失,那劉備的天可就塌了。

莫說區區一個何儀,便是再來一百萬個,劉備也是萬萬不能換的。

在聽完劉備的擔憂之後,李翊放聲笑道:

“請主公寬心,我視天下鼠輩如草芥耳。”

“何儀庸才,收蟻聚之兵,雖數百萬不足懼也。”

這話說的大氣磅礴,周圍將領聽了,亦不免心生豪氣。

其中,尤以趙雲爲盛,他主動上前,向劉備抱腕道:

“明公!軍師深有韜略,用兵如神。”

“此前在廣陵時,軍師便曾領軍,在長江之上,以少擊多,大破海賊薛州。”

“雲有幸參加過此戰,知軍師慣於用兵。”

“何儀不過一庸碌之輩,豈是軍師敵手?”

趙雲說完之後,劉備的眼眸翕動,果然表情產生了一絲變化。

李翊再次出聲勸道:

“汝南地勢複雜,翊常年在山中修行,頗識地理。”

“若換作他人領軍去追,未必有我神速。”

“請主公寬心,翊一定擒得賊首而還!”

劉備見此,乃不再拒絕李翊,轉而又將目光落在趙雲身上。

“子龍勇武過人,今可隨軍師左右,務必護衛好其安全。”

“莫使宵小之輩,驚擾了軍師。”

趙雲欣然領命。

劉備仍是放心不下,打算把高順最近訓練的一批陷陣營交給李翊。

這批陷陣營訓練時間雖然不長,但是全副武裝,裝備精良。

戰鬥力仍是要比尋常精兵強上一大截。

目前只訓練了一千人。

劉備此次出來,本著重質不重量的原則,就全部帶出來了。

沒想到這麼快就派上了用場。

劉備打算把這一千陷陣營,全部交給李翊。

李翊婉拒道:

“殺雞焉用牛刀?”

“主公南下固始去的遠,還是自己身邊用吧。”

劉備亦道:

“備何曾將黃巾賊衆放在眼中?”

“這陷陣營軍士,還是軍士留著用吧。”

李翊仍是堅持不受。

劉備拗不過他,乃將陷陣營拆成兩份,各五百人。

一人帶五百陷陣營去。

然後,徐州軍分成兩部兵馬。

一部劉備爲統帥,關羽爲副將,向南去往固始,追擊黃邵。

一部李翊爲統帥,趙雲爲副將,向北去往城父,追擊何儀。

至於徐晃一部,劉備本想交給李翊,李翊卻覺得應該顧及一下徐晃的面子。

於是主動開口詢問徐晃,道:

“公明,願隨李某向北追何儀,還是隨主公向南追黃邵?”

徐晃正色答道:

“古人常患不遭明君,今幸遇玄德公,常以功自效。”

“晃願隨玄德公南下!”

這便是徐晃的處事觀。

前面說過,徐晃與張遼一樣,是一個標準的職場人。

他不喜歡交朋友,也不喜歡結黨。

歷史上的徐晃曾經說,我只需要忠心的爲曹老闆辦事就可以了。

自己要好名聲做什麼呢?

這便是徐晃的高明之處。

在聰明的領導面前,不耍小聰明。

就甘當工具人就可以了。

所以這也是爲什麼他不僅自己卷,還要卷手下人的原因。

他自己就是個斧子,手底下那幫士兵就是一個個釘子。

哪有錘子憐惜釘子的道理?

徐晃活的很明白。

徐州最有話語權的就劉備和李翊。

但劉備是一把手,李翊是二把手。

自己未來能否升遷,得看劉備臉色,而不是看李翊臉色。

所以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跟隨劉備南下。

劉備當即率軍前往固始。

李翊亦率軍前往了城父。

……

第296章 劉備大宴玉龍臺,李翊吟詩抒情懷第226章 去了子玉,來了孔明,老劉臥龍鳳雛集齊矣第4章 李先生果然是一位經綸濟世的高人(求追讀!)第130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318章 天下誰人不投齊?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318章 天下誰人不投齊?第174章 就是條狗,也得託生在徐州第306章 李翊:我又當爹了?還是個七歲的兒第124章 老劉:不差錢兒,他要多少我給多少!第216章 李翊佈局,天下諸侯皆爲棋矣第214章 蘇秦配六國相印,李翊將六諸侯之兵(附當前勢力圖)第19章 趙雲 田豫要走啊(求追讀!)第194章 關公封侯震三輔,文丑大兵圍曹劉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152章 袁氏二女,你我共享之何如?第247章 曹操夜夢三馬食槽,劉備舉國動員兵第53章 老劉啊,半場香檳開不得(求追讀!)第223章 劉備:吾麾下才俊,未有過李翊者,此任非他不可第53章 老劉啊,半場香檳開不得(求追讀!)第101章 單刀赴會?李翊也幹了!第177章 十萬哥:為河南規劃戰略的人,一定是一個天才第111章 許劭相面,李翊乃超世之傑,非本時代人物第197章 三萬對十一萬,官渡之戰正式打響!第215章 用兵如神,打仗的最高境界,是指揮敵人第173章 黃忠:李輔導劉輔導,能教好我兒子的就是好輔導!第267章 李關張陳四大元從,竟都不是劉備下第89章 袁譚感動,我與子玉親如兄弟(求訂閱!)第267章 李關張陳四大元從,竟都不是劉備下第245章 馬孟起威震幷州,曹阿瞞割須棄袍第222章 袁氏故吏:李翊弄曹瞞如嬰兒,我等誓死追隨劉將軍第160章 軍事我管,農事我管,醫療衛生我還第149章 李翊用兵如神,雖韓 白複生,亦未必至此也第83章 袁譚敢來,定叫他有來無回!(爆更,求訂閱!)第193章 袁紹盡起大軍南下,曹劉合兵一處拒強敵第161章 君臣組合連擊,龐統直呼頂不住第265章 戰江夏孫氏報仇,殘手足禍起楚宮第41章 壯士前行,所向披靡(求追讀!)第116章 一飯之恩,魚水相顧第296章 劉備大宴玉龍臺,李翊吟詩抒情懷第155章 君臣相得,遙相顧,道是帝業未可知第35章 合作共贏,三七分成(求追讀!)第231章 呂布 馬超:“郯侯在上,受我二人一拜!”第190章 益德巧計破張郃,雄風浩蕩震山川第186章 徐州的工作環境更好,俺們申請調離崗位!第43章 孔融該不該救?(求追讀!)第71章 三路兵馬共伐徐州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12章 天生職場聖體(求追讀!)第49章 走過最長的路,是你的套路(求追讀!)第55章 幸虧沒與老劉為敵(求追讀!)第299章 李文侯罵昏司馬懿,王朗再現名場面第205章 昔者李翊將兵,無敵天下,功不世出,略不再見第45章 英雄所見略同(求追讀!)第260章 羽,威震華夏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54章 泰山幫兄弟以後跟玄德公混了!(求追讀!)第284章 臥龍得水,孔明掌權第278章 御人術劉備獨斷,西陵口李翊借風第198章 曹操羨慕麻了,劉備的張良怎麼還能充當魯班?第11章 張飛震驚,張良人物被我們三兄弟遇上了?(求追讀!)第113章 劉備:我就離開幾天,先生便乾出這麼大的事來?(求追訂!)第211章 袁紹:漢之善於兵者,無過於李翊第234章 一身轉側絕域,曉譬諸國,不負班超之志第124章 老劉:不差錢兒,他要多少我給多少!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吶,怎麼會擺鴻門宴呢?第208章 聯匈奴,袁本初全力一搏;見長子,李子玉榮歸故里第58章 徐盛歸附,孔融接到(求追讀!)第248章 曹操:劉備有的,孤不能沒有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168章 夫略不世出,能總英雄以撥亂反正者,李翊也第97章 老曹這是想挖老劉牆角啊!(求訂閱!)第34章 劉備的心腹重臣(求追讀!)第73章 腹黑狠人魯子敬第3章 人活一世不能白來一趟(求追讀!)第274章 孔明子玉皆不在,劉備獨治齊第122章 君臣相得,萬能套路屢試不爽第13章 長歎息以掩涕兮(求追讀!)第92章 李翊乃青雲之士,可比留侯(求訂閱!)第152章 袁氏二女,你我共享之何如?第247章 曹操夜夢三馬食槽,劉備舉國動員兵第329章 讓你守一年的雄關,你一天就丟了?第199章 見着李翊,方知天下庸才甚多,不如翊者多,勝似翊者少第104章 張良計,李翊謀第275章 套路中的套路,計中計中計第104章 張良計,李翊謀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第113章 劉備:我就離開幾天,先生便乾出這麼大的事來?(求追訂!)第229章 郯侯治河北,誠守其法,大之垂舉後世,小之造福一身第153章 一廂情願的傾慕,萬人之上的孤獨第142章 天下健者,豈獨袁氏一家?第258章 世事雖變,主公猶是主公,翊亦猶是第162章 劉備:敢罵我的軍師?真是活膩了!第319章 呂布:公若不棄,布願與相爺聯姻第82章 徐璆震驚,劉備一年到底幹了多少事?(求首訂!55)第246章 周郎英姿取廬江,曹操腹背受強敵第145章 李翊猶人也,並非四目兩口,但多智謀耳第70章 曹操:“大耳賊欺我太甚!”(求追讀!)
第296章 劉備大宴玉龍臺,李翊吟詩抒情懷第226章 去了子玉,來了孔明,老劉臥龍鳳雛集齊矣第4章 李先生果然是一位經綸濟世的高人(求追讀!)第130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318章 天下誰人不投齊?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318章 天下誰人不投齊?第174章 就是條狗,也得託生在徐州第306章 李翊:我又當爹了?還是個七歲的兒第124章 老劉:不差錢兒,他要多少我給多少!第216章 李翊佈局,天下諸侯皆爲棋矣第214章 蘇秦配六國相印,李翊將六諸侯之兵(附當前勢力圖)第19章 趙雲 田豫要走啊(求追讀!)第194章 關公封侯震三輔,文丑大兵圍曹劉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152章 袁氏二女,你我共享之何如?第247章 曹操夜夢三馬食槽,劉備舉國動員兵第53章 老劉啊,半場香檳開不得(求追讀!)第223章 劉備:吾麾下才俊,未有過李翊者,此任非他不可第53章 老劉啊,半場香檳開不得(求追讀!)第101章 單刀赴會?李翊也幹了!第177章 十萬哥:為河南規劃戰略的人,一定是一個天才第111章 許劭相面,李翊乃超世之傑,非本時代人物第197章 三萬對十一萬,官渡之戰正式打響!第215章 用兵如神,打仗的最高境界,是指揮敵人第173章 黃忠:李輔導劉輔導,能教好我兒子的就是好輔導!第267章 李關張陳四大元從,竟都不是劉備下第89章 袁譚感動,我與子玉親如兄弟(求訂閱!)第267章 李關張陳四大元從,竟都不是劉備下第245章 馬孟起威震幷州,曹阿瞞割須棄袍第222章 袁氏故吏:李翊弄曹瞞如嬰兒,我等誓死追隨劉將軍第160章 軍事我管,農事我管,醫療衛生我還第149章 李翊用兵如神,雖韓 白複生,亦未必至此也第83章 袁譚敢來,定叫他有來無回!(爆更,求訂閱!)第193章 袁紹盡起大軍南下,曹劉合兵一處拒強敵第161章 君臣組合連擊,龐統直呼頂不住第265章 戰江夏孫氏報仇,殘手足禍起楚宮第41章 壯士前行,所向披靡(求追讀!)第116章 一飯之恩,魚水相顧第296章 劉備大宴玉龍臺,李翊吟詩抒情懷第155章 君臣相得,遙相顧,道是帝業未可知第35章 合作共贏,三七分成(求追讀!)第231章 呂布 馬超:“郯侯在上,受我二人一拜!”第190章 益德巧計破張郃,雄風浩蕩震山川第186章 徐州的工作環境更好,俺們申請調離崗位!第43章 孔融該不該救?(求追讀!)第71章 三路兵馬共伐徐州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12章 天生職場聖體(求追讀!)第49章 走過最長的路,是你的套路(求追讀!)第55章 幸虧沒與老劉為敵(求追讀!)第299章 李文侯罵昏司馬懿,王朗再現名場面第205章 昔者李翊將兵,無敵天下,功不世出,略不再見第45章 英雄所見略同(求追讀!)第260章 羽,威震華夏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54章 泰山幫兄弟以後跟玄德公混了!(求追讀!)第284章 臥龍得水,孔明掌權第278章 御人術劉備獨斷,西陵口李翊借風第198章 曹操羨慕麻了,劉備的張良怎麼還能充當魯班?第11章 張飛震驚,張良人物被我們三兄弟遇上了?(求追讀!)第113章 劉備:我就離開幾天,先生便乾出這麼大的事來?(求追訂!)第211章 袁紹:漢之善於兵者,無過於李翊第234章 一身轉側絕域,曉譬諸國,不負班超之志第124章 老劉:不差錢兒,他要多少我給多少!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吶,怎麼會擺鴻門宴呢?第208章 聯匈奴,袁本初全力一搏;見長子,李子玉榮歸故里第58章 徐盛歸附,孔融接到(求追讀!)第248章 曹操:劉備有的,孤不能沒有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168章 夫略不世出,能總英雄以撥亂反正者,李翊也第97章 老曹這是想挖老劉牆角啊!(求訂閱!)第34章 劉備的心腹重臣(求追讀!)第73章 腹黑狠人魯子敬第3章 人活一世不能白來一趟(求追讀!)第274章 孔明子玉皆不在,劉備獨治齊第122章 君臣相得,萬能套路屢試不爽第13章 長歎息以掩涕兮(求追讀!)第92章 李翊乃青雲之士,可比留侯(求訂閱!)第152章 袁氏二女,你我共享之何如?第247章 曹操夜夢三馬食槽,劉備舉國動員兵第329章 讓你守一年的雄關,你一天就丟了?第199章 見着李翊,方知天下庸才甚多,不如翊者多,勝似翊者少第104章 張良計,李翊謀第275章 套路中的套路,計中計中計第104章 張良計,李翊謀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第113章 劉備:我就離開幾天,先生便乾出這麼大的事來?(求追訂!)第229章 郯侯治河北,誠守其法,大之垂舉後世,小之造福一身第153章 一廂情願的傾慕,萬人之上的孤獨第142章 天下健者,豈獨袁氏一家?第258章 世事雖變,主公猶是主公,翊亦猶是第162章 劉備:敢罵我的軍師?真是活膩了!第319章 呂布:公若不棄,布願與相爺聯姻第82章 徐璆震驚,劉備一年到底幹了多少事?(求首訂!55)第246章 周郎英姿取廬江,曹操腹背受強敵第145章 李翊猶人也,並非四目兩口,但多智謀耳第70章 曹操:“大耳賊欺我太甚!”(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