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漢中之戰:曹劉爭霸

建安十六年秋,長安城頭的魏旗轟然墜落。

馬超銀甲白馬立於未央宮前,手中銀槍猶滴鮮血。

龐統疾步而來:

“將軍,細作來報,韓遂已連夜拔營西遁!”

原來,由於閻行戰死,馬超又用閃電戰攻破長安。

原本還在扶風駐紮的韓遂頓時慫了,乾脆率兵退回西涼。

選擇了繼續觀望局勢。

“哼,老賊倒是識相。”

馬超冷笑一聲,由龐統這個外置大腦輔佐他。

他幾乎不會犯錯。

就連馬超自己都沒有想到攻取長安的戰事,會進行的如此順利。

忽聞城外鼓樂喧天,原來是劉備率大軍行至霸陵。

馬超、龐統等人率衆出迎,劉備勉之。

既入長安,劉備又傳檄各地,讓他們歸順朝廷。

京兆、扶風、馮翊等地,乃紛紛上表請降。

劉備遂一口氣全吞了河南連帶着關中地區。

接下來,就是要將之慢慢消化掉。

同時,曹魏大軍進行戰略轉移時,大量遷民、焚燬田舍。

爲河南的生產造成了極大的破壞,這都是需要劉備接下來頭疼的問題。

當然,在此之前,還有最後一件事須待劉備決斷。

……

長安,未央宮前殿內。

炭火盆燒得正旺,劉備端坐主位。

“諸位將軍一路捨生忘死,奮戰至今,故寡人乃得有兩京之地。”

劉備擡頭環視,“今日召爾等前來,便是商議我軍下一步進軍對策。”

“如今河南之地、關中之地,皆我所有。”

“然魏賊南遁於蜀地,妄圖繼續與朝廷作對。”

“故依公等之見,寡人是接着戰呢?還是暫時停戰,休養生息。”

“在座諸位,都是寡人信得過的,儘管暢所欲言無妨。”

劉備一時間也拿不定主意,或者說他拿不準自己的主意是否被大衆支持。

一口氣悶了關中與河南這兩塊大地,肯定是需要很長時間消化的。

但轉念一想,自己的大軍正是節節勝利之時,而魏軍又兵敗如山倒。

何不趁熱打鐵,一舉拿下整個西川之地呢?

只要曹魏一滅,剩下的東吳,劉備有信心直接傳檄而定。

如此一來,天下不就直接一統了麼?

“兄長!”

張飛突然拍案而起,震得茶盞叮噹亂跳。

“如今曹賊只剩益州那點地盤,此時不滅之,更待何時?”

“只要兄長一聲令下,俺老張立馬帶兵入川!”

關羽丹鳳眼微眯,撫着長髯說道:

“當年光武皇帝平定隴右之後,即刻南取巴蜀。”

“並言道:‘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

“今兄長已得隴右,如何不取蜀?”

得隴望蜀這個典故,受曹操影響,成了諷刺人貪心不足的意思。

不過其最早是出自光武帝劉秀,人原話的意思是我既然得了隴右,就該取蜀地。

你們這些當手下的可得爲我努力啊!

如今關公搬出劉秀的例子,自然有勉勵劉備之意。

劉備沉吟半晌,又問底下人道:

“公等皆以爲寡人該取蜀地麼?”

馬超突然單膝跪地,鐵甲鏗鏘作響:

“末將願率西涼鐵騎爲先鋒!十日之內必破陽平關!”

銀盔下的眼睛閃着狼一樣的光,“如今曹魏在中原輸得一敗塗地,益州士人首鼠兩端,未必肯繼續相助曹賊。”

“此時不取,待將來曹魏站穩腳跟,悔之晚矣。”

劉備見此,忍不住慨嘆道:

“諸君壯志,備豈不知?”

“只是自陳地轉戰至此,將士甲衣未及浣洗。“

“唯恐公等疲敝耳。”

“既然諸君戰意如此高昂,寡人也就放心了。”

“實不相瞞,寡人亦有取蜀之意。”

言罷,即下令各部將校着手準備徵蜀事宜。

或有人諫曰:

“昔定策時,但言取河南、關中而已。”

“今兩京既復,已酬初志。”

“伐蜀非原議所及,宜諮李相。”

這是在提醒劉備,當初定下戰略時,就說了只攻克河南與關中。

如今順利收復兩京,大家已經完成了既定目標。

攻取蜀地,不在原計劃內,應當與李相商議商議。

劉備欣然從之,即差人將此事告知了尚在雒陽地區撫定京兆的李翊。

時李翊與陳登都在雒陽,得知劉備還要徵蜀的消息後,皆感到震驚無比。

“不是說好只攻取河南、關中麼?齊王如何又說要取蜀地?”陳登詫異地說道。

李翊眉頭緊皺,無奈地說道:

“必是戰事進展十分順利,齊王自以爲傲睨得志。”

“覺得現在便可一統天下,不須費事。”

“只是齊王卻忽略了一件事——”

“戰事之所以如此順利,乃是因爲我等爲此籌備數年時間,一切都在廟算之內。”

“如今驟然決定取蜀,非我等所能爲也。”

見李翊都持悲觀態度,陳登也忍不住慨嘆道: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

“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

“多算勝少算,而況於無算乎?”

“蜀地不在原計劃之內,子玉可得好生勸諫齊王啊。”

私下裡,陳登與李翊都是表字互稱。

“……呵呵,此事卻難吶。”

“元龍豈不知齊王之性情,一旦決定某項使,縱是李某亦難勸說。”

劉備是一個上頭了,敢頂着箭雨要親自去砍曹操的人。

何況如今齊國優勢之大,使得劉備難免對當前形勢有所誤判。

認爲憑藉現有國力優勢,一鼓作氣統一天下是完全不成問題的。

但其忽略點的在於,強大的國力背後,是需要人謀的。

“李某隻能試試……”

李翊望了眼案上的圖冊,上面記載的是京兆地區的戶籍人口。

這段時間他一直忙着與陳登清理戶籍,將原河南之民遣返回去。

後續組織屯田,戰後生產工作都還沒個頭緒。

在塞一個戰後的蜀地進來,光是想想都覺得頭大。

於是,李翊乃執筆寫下一封《諫止伐蜀疏》。

其書略曰:

“臣翊誠惶誠恐,昧死上言。”

“伏惟大王以神武之資,克復兩京,功蓋寰宇。”

“然臣聞將議南征,中夜撫膺,不能自已。”

“夫三軍將士自出師以來,轉戰千里。”

“甲縫生蟣,刃口卷缺,今方得小憩。”

“復驅之入蜀,恐非仁主所爲。”

“馬超、關羽、張飛等皆熊虎之將,位列帥帳,豈知營卒‘脛無完膚、掌盡龜裂’之苦?”

“今將士凱旋思歸,若強令遠征,臣恐賞錢未發而怨聲已起。”

“且關中之地,白骨未收。”

“河南之野,瘡痍滿目。”

“百姓易子而食者方得喘息,大王仁德佈於四海,豈忍復徵徭役?”

“臣近日檢校府庫,存糧僅支二月,箭簇不足十萬,傷藥所餘無幾。”

“若遠征巴蜀,耗費必倍於前。”

“昔日光武‘得隴望蜀,實因公孫述已成甕中之鱉。”

“今曹操雖敗,然宗族尚在,漢中精銳未損,必效死固守。”

“更兼蜀道艱險,固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者,此豈虛言哉?”

“臣願大王暫罷南征之議,厚賞有功將士。”

“撫慰新附百姓,蓄力以待天時。”

“今兩京既復,漢室重光,正當休養生息,徐圖大業。”

“若遽起刀兵,臣恐‘前功未固,後患已生’。”

“涕泣陳詞,伏惟聖鑑。”

“臣翊頓首謹奏。”

“建安十六年秋,九月甲子。”

李翊在勸劉備不要接着攻打蜀地這封諫疏中,也算是給足了自己的理由。

大致分爲三點。

一是將士們接連作戰,已經十分疲敝了。

像馬超、關羽、張飛他們這幫人雖然主張接着作戰,但那其實是因爲他們是最高軍事統帥,不知道底層士兵有多辛苦。

領導們只要拍案做決定就行了,底下的員工要考慮的可就多了。

即便關羽愛兵如子,但他畢竟是最高軍事統帥。

他所聽到的,見到的是肯定有侷限性的。

不可能真真正正對底層士兵,完全感同身受。

其二,則是眼下打了勝仗,士兵們都盼着回家領賞。

再讓他們接着去打蜀地,士氣就要大打折扣。

何況河南、關中滿目瘡痍,亟待休養。

大王你又怎麼忍心繼續打仗,耗費民力呢?

шшш¸тт kán¸C○

須知徵蜀費用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如今的齊國國庫恐怕不能支持大王你接着攻打蜀地了。

並且李翊還專門指出,拿劉秀“既得隴,復望蜀”的例子來舉例也不恰當。

當年的公孫述敗局已定,而如今的曹操基本盤還在。

他們肯定會不惜一切代價保守漢中,不會像長安、雒陽那樣隨意放棄。

況且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其攻打的難度完全不亞於攻打河南關中。

有此三點,李翊便勸劉備仔細斟酌是否還要接着進兵。

劉備看完李翊的諫疏之後,心中也是感慨萬千。

當即回信——

“備致子玉丞相:”

“得覽諫書,再三捧讀。”

“卿在京兆撫民理政,夙夜匪懈,備心甚慰。”

“今又遠慮深謀,誠爲股肱之臣。”

“細思卿言,伐蜀之事,確屬激進。”

“然今我齊軍新勝,魏師屢挫,若全然止戈,恐失天予之機。”

“竊以爲當取漢中——此乃益州咽喉,得之則蜀地如在囊中。”

“他日養精蓄銳,再圖西進,豈不易哉?”

“至於方略,擬以大軍壓境。”

“曹操連敗於孤,已成驚弓之鳥。”

“今見旌旗蔽日,必棄城而走。”

“昔日光武取隴右,亦是先聲奪人。”

“卿可寬心,備必不使將士徒耗性命。”

“秋深霜重,卿宜善自珍攝。”

“京兆諸事,仍賴卿勞。”

“齊王備手書。”

劉備在信中肯定了李翊的忠心,並承認攻取蜀地的想法確實太過激進了。

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再怎麼着,也得拿下漢中才行。

若無漢中,則無蜀矣。

只要拿下這個益州門戶,即便撤軍,等將來恢復元氣之後復來。

取西川也是易如反掌。

至於李翊提到的一系列問題,劉備的看法就是賭一把。

糧草最多隻能撐兩個月,那就只打兩個月。

兩個月沒拿下漢中,就撤了,避免擴大損失。

至於軍心動盪,士氣大減。

劉備的解決辦法是,通過在漢中堆人數來嚇跑曹操。

畢竟曹操這輩子面對自己,幾乎是屢戰屢敗。

如今見自己在漢中集結了這麼多兵馬,說不定骨頭一軟,直接就會像當初放棄雒陽、長安一樣。

把漢中也讓給自己。

劉備確實抱着一點僥倖心理。

反正自己人已經在長安了,離漢中就只有咫尺距離。

要是沒去一趟,豈不是白來了?

何況漢中作爲高祖皇帝的龍興之地,於老劉家有着特殊的情感紐帶。

劉備說什麼也要拼一拼。

在向李翊說明此事之後,劉備便將齊國國事暫時委任給了李翊代管。

他到底是決定發動此次漢中之戰。

長安城外的點將臺上,秋風吹動着劉備的衣袍。

臺下五萬大軍整齊列陣,但細看卻能發現不少士卒眼中帶着倦意。

“大王,真的不聽聽丞相的意見麼?”

“丞相可是說了,繼續打下去,恐有兵變的風險吶。”

“而且曹魏會賭上一切,來保守漢中之地。”

“以疲敝之師強爲,恐不智也。”

簡雍憂心忡忡地對劉備說道。

“寡人明白。”

劉備出聲打斷,目光掃過臺下軍陣。

“但戰機稍縱即逝。”

“曹操新敗,此時不取漢中更待何時?”

說着,劉備目光又不禁落在了這位兒時發小的身上。

“憲和,有些時候,你不會明白的,丞相也不會明白的。”“哦?”

簡雍眉梢一揚,原本想趁此打趣,卻見劉備一臉嚴肅,乃也換了相對嚴肅的語氣說道:

“這世上還有李相爺所不明白之事?”

“……嗯。”

劉備點了點頭,他的難言之隱無法對任何人說。

此時的臺下,不時地傳來一陣騷動之聲。

幾個老兵在隊伍最後,低聲抱怨。

“當初說好打完洛陽就回家……”

“後來又說要取長安。”

“現在又要去漢中……”

“這仗什麼時候是個頭?”

許褚騎着黑馬從隊伍巡掃而過,嗔目而視之,喝道:

“軍隊之中,休得喧譁。”

“若有擾亂軍心者,一律軍法處置!”

衆人皆畏許褚,乃不敢再復言。

關羽捋着長鬚,丹鳳眼微眯:

“某已令糧草先行,三日後可抵陳倉道。”

“王上若已做好準備,現在便可出發。”

劉備點點頭,翻身上馬,長劍出鞘,高呼:

“出發!進取漢中!”

號角聲中,大軍緩緩開拔。

消失在了滾滾煙塵之中。

……

“劉備兵發漢中!”

當消息傳回成都以後,震驚了朝堂上的每一個曹魏臣子。

他們萬不敢相信,劉備已經得到了河南與關中,居然還要接着來攻漢中。

這心究竟是有多大?

“大耳賊,安敢如此!”

曹操將戰報重重摔在地上,鬚髮皆張,眼中血絲密佈。

“取了河南、關中還不夠,竟敢圖我漢中!”

曹丕急忙勸道,“父親息怒……”

“息什麼怒!”

曹操一腳踢翻案几,破口罵道:

“漢中乃川蜀門戶,若漢中有失,蜀地亦不爲曹氏所有。”

“汝安得不怒?”

話落,即吩咐道:

“傳令即刻召集所有文武,來大堂議事!”

半個時辰後,曹氏親族以及外姓重臣齊聚大堂。

曹操環視衆人,聲音幾近嘶啞。

“此戰關乎我曹氏存亡。”

“勝,尚有半壁江山。”

“敗……”

他猛地抽出佩劍,將身前案椅斬斷,“便如此案!”

滿室皆肅然。

夏侯惇獨目赤紅。

“某願死戰!”

曹仁亦拍案而起。

“不錯,漢中絕不能失!”

曹洪直接扯開衣襟,“我這就去整軍!”

曹操成功鼓動了衆人的士氣。

但這些還不夠。

當夜,曹操又密召蜀中豪族出身的秦宓、李恢等人。

燭光下,他親手爲衆人斟酒。

“劉備發兵漢中的消息,想必各位身在蜀中,亦當知曉此事。”

“咱們明人不說暗話,世人都說我曹操奸詐。”

“今日曹某且與諸位坦言,說幾句心裡話。”

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曹操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實話說,當初公等請曹某入蜀,便是因爲劉璋闇弱,不能保守益州。”

“而今曹某既據有川蜀,與諸位便算是一條船上的人。”

“劉備大軍到來,曹某懇請諸位助某一臂之力!”

曹操知道,對於這些蜀中豪族而言。

他們投曹或者投劉都不影響,無非就是看如何賣一個更高的價錢罷了。

由於曹操打輸中原之戰,自然在談判桌上不佔優勢。

要想獲得這些豪族們的支持,那就得先學會低頭。

我們請你進來,是幫我們當打手的,而不是讓你來當家做主的。

“若保漢中,益州之治,當與諸公共享。”

曹操的話語振聾發聵。

此前,曹操一直選擇扶持宗室,打壓蜀地的東州派與益州派。

儘管內部矛盾還不算激烈,但曹操想着可以慢慢來。

只是沒想到,劉備居然會馬不停蹄地來打漢中。

爲此曹操只能選擇讓出部分利益。

只要你們肯在漢中之戰中幫忙,那國家裡的那些要職,都可以給你們蜀人擔當。

咱們一人一半,兩家共治。

開出這個條件後,各士人豪族臉上果然產生了一絲變動。

秦宓撫須沉吟問道:

“魏公可知蜀道運糧之難?”

曹操眼眸一凜,正色說道:

“如今非常之時,當用非常之策。”

“有勞諸位幫忙,可令蜀中之民,男子當戰,女子當運!”

“凡蜀中子弟從軍者,一律免賦三年!”

李恢眼中精光一閃:

“若如此……恢願返鄉動員族中子弟。”

建安十六年冬。

曹操親率十萬大軍(含役夫)北上漢中。

出征那日,曹操親自登臺誓師。

“漢中之戰,有進無退。”

言罷,拔劍割破手掌,鮮血滴入酒罈。

衆將士齊聲高呼。

“必勝!必勝!”

曹操甚至把積攢多年的老底——虎豹騎,也全部壓上。

反正於他而言,輸了漢中就輸了整個天下。

已經沒什麼好失去的了,放手一搏吧!

曹操身着玄甲,立於點將臺上,聲如洪鐘:

“曹休、曹洪、曹真聽令!”

三將齊步上前:“末將在!”

“爾等率三萬精兵,取道武都。”

曹操手指西北,“將氐人盡數遷往梓潼,一粒糧食也不許留給劉備!”

曹洪抱拳,“若遇抵抗?”

曹操眼中寒光一閃,“殺無赦!”

三國戰事中,萬變不離其宗的永遠是“百姓”、“人口”。

曹操非常清楚人口資源的重要性,所以不論是歷史上的他還是本位面的他都是一個“遷民”狂魔。

不過也別覺得遷民就是一項非常簡單的工作。

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同樣巨大。

第一,只要是大規模遷民,那通常就等於是隨機槍斃。

大量的人口會死在路上。

第二,強制移民會帶來大量的遷入地民怨。

遷入地的百姓肯定會怨聲載道,覺得外來戶進來會搶佔他們的生存空間。

難民涌入,擱現代的政府都會撓頭的問題,何況古代?

更別提還有方言、習慣、約定俗成的規矩很多多需要磨合了。

多了幾萬張怨聲載道的嘴,不是吃就是埋怨。

沒有哪個遷入地的百姓受得了的。

所以,曹操對此次武都遷民的計劃非常重視。

直接派出了三位宗室大臣,曹真、曹休、曹洪。

臨走之時,曹操又私下裡對曹休說道:

“汝雖參軍,其實帥也。”

意思是,你曹休雖是這一路軍的參軍,但其實就是這支軍隊的主帥。

你洪伯伯其實是陪你去,給你打輔助的。

因爲隨着曹操年紀的增長,他已經開始有意地培養下一代將領了。

曹真、曹休、曹彰都是年輕一輩中的將才。

武都主要居住的氐人等少數民族,這些民族驍勇不畏死,頭腦又簡單。

曹操非常怕他們被劉備收服,轉過來攻打自己。

畢竟武都就毗鄰於漢中,此地氐人被策反,就太噁心自己了。

武都方面安排完之後,曹操又謂衆將道:

“漢中乃益州咽喉,而陽平關乃漢中門戶,孤當親往鎮之。”

寒風呼嘯中,兩支大軍同時自成都出發。

西路軍曹休、曹洪、曹真。

共計三萬人(含役夫)

戰略目標是抵達武都,強制遷民。

焚燒氐人村落,驅趕百姓到梓潼去。

北路軍曹操、曹仁、夏侯惇。

共計七萬人(含役夫)

戰略目標是據守陽平關,保住漢中,拖死劉備,逼迫他撤軍。

秦嶺的雪峰默默注視着這場決定天下命運的決戰。

曹操引大軍行至白水關。

時值歲寒,士卒凍餒,怨聲漸起。

是夜,曹公密召曹仁、程昱入帳,取古劍一柄示之。

“此乃高祖斬蟒之劍,吾少年時於譙水畔所得。”

劍身鏽跡斑駁,唯“當興”二字依稀可辨。

曹仁正欲詢問,他怎麼不記得曹操少時得了這麼一口寶劍。

程昱卻連忙出聲打斷:

“魏公欲令我等何爲?”

曹操將古劍遞給曹仁,吩咐道:

“大軍出發前,孤已提前探查過。”

“這白水關關前有一座古廟,爾等可將此劍置入古廟之中。”

曹仁這纔會意,領命而去。

次日黎明,忽有斥候疾馳入營:

“報!關前古廟地陷,現神劍一柄!”

三軍譁然,曹操佯驚,親往視之。

只見廟前土裂三尺,劍匣半露。

匣上刻着“漢室中興,魏公當立”的字樣。

曹操排衆而出,雙手顫抖着捧起劍匣,取出古劍。

以程昱爲首的大臣,趕忙下跪高呼:

“此乃高祖斬白蛇劍也!天意昭昭!天意昭昭!”

說着竟伏地叩首。

衆將士聞言,無不駭然。

曹操趁機拔劍向天:

“天既賜劍,此戰必勝!”

好巧不巧,偏此時一排鴻雁自曹操頭頂飛過。

三郡將士見此,紛紛跪地高呼:

“天佑魏公!漢中必克!”

“天佑魏公!漢中必克!”

“……”

陽平關的城牆上結着厚厚的冰霜。

曹操披着貂裘,手指輕輕敲打着那把“高祖神劍“,遠眺關外連綿的敵營。

“報!劉備先鋒許褚、臧霸已在關前十里紮營!”

曹操只令堅守,並不出戰。

期間,曹操反覆來觀周遭形勢,見漢水上流頭,有一帶土山,可伏千餘人。

乃回到關上,喚樂進吩咐道:

“汝可引八百人,皆帶鼓角,伏於土山之下。”

“或半夜,或黃昏,只聽我營中號響。”

“號響一番,擂鼓一番。”

“只是不要出戰。”

“若齊軍來攻,孤自來救也。”

樂進領命去了。

次日,奇兵到來搦戰,魏營中一人不出,弓弩亦都不發。

齊兵見魏軍不戰,他們亦生憊懶之心,乃引軍自回。

當夜更深,曹操見齊營燈火方息,軍士歇定,遂放號響。

樂進聽得,令鼓角齊鳴。

齊兵驚慌,只疑是魏人前來劫寨。

及至出營,不見一軍

方纔回營欲歇,號角又響,鼓角又鳴,吶喊震地,山谷應聲。

齊兵徹夜不得安。

本就疲憊不已的齊軍,更生煩躁之心。

一連三夜,如此驚疑。

臧霸唯恐手下兄弟熬不住,乃與許褚商議,拔寨退了三十里,就空闊處紮營。

許褚道,“就此退去,等齊王到來不好交代。”

臧霸道,“如今兵無戰心,還是等齊王親自來指揮爲善。”

因臧霸是此役主將,許褚只得從之。

兩日後,劉備率大軍趕至漢中。

……

第27章 士人豪族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求追讀!)第303章 七成是我的,剩下三成纔是你們分!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250章 說過多少遍了,工作的時候稱職務!第55章 幸虧沒與老劉為敵(求追讀!)第185章 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爲貴,以民爲本,以民爲重,君輕第185章 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爲貴,以民爲本,以民爲重,君輕第186章 徐州的工作環境更好,俺們申請調離崗位!第278章 御人術劉備獨斷,西陵口李翊借風第31章 好你個李子玉,在這裡等我呢(求追讀!)第69章 劉備:“誰還有夢想?”第88章 劉備震驚,難不成我真是天命所歸?(求訂閱!)第73章 腹黑狠人魯子敬第29章 麋家的決定(求追讀!)第57章 鐵蹄降臨,嘎嘎亂殺(求追讀!)第223章 劉備:吾麾下才俊,未有過李翊者,此任非他不可第271章 名不虛傳,李相智激周郎第334章 順天應人,劉協禪位;炎劉不絕,劉第300章 屠滅司馬氏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4章 李先生果然是一位經綸濟世的高人(求追讀!)第117章 曹操兵鋒甚急,快去找玄德公求救!第170章 神醫來徐州,外贈一神將?第125章 以弱勝強,可往也!第307章 相父!相父!相父!第153章 一廂情願的傾慕,萬人之上的孤獨第130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279章 臨江仙赤壁懷李子玉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196章 建安三神醫獨佔其二,老劉這福氣能小?第256章 夏侯淵:爺們兒就愛修鹿角第328章 武廟十哲必須有軍事理論貢獻:李翊第3章 人活一世不能白來一趟(求追讀!)第48章 教老劉真正的禦人之術(求追讀!)第148章 鼓角轟轟,看誰一念之差蠢蠢欲動(說一下之後的更新計劃)第198章 曹操羨慕麻了,劉備的張良怎麼還能充當魯班?第91章 備得李翊,正如高祖得良 平也(求訂閱!)第339章 相爺要做的事,是足以影響後世千年第36章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求追讀!)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217章 劉備:先生之學識,超邁今世千載矣第262章 關羽三觀受擊,不想人情世故有這麼第39章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求追讀!)第245章 馬孟起威震幷州,曹阿瞞割須棄袍第179章 五千鐵騎入徐州,騎戰二寶終見用第305章 曹操失愛子,李翊得凰女,劉備父子第227章 天樞 臥龍 鳳雛,拉動天下的三駕馬車第158章 此為陽謀,兩杯毒酒,任君擇一第47章 惶恐不安的曹豹第243章 劉表僭位楚公,李翊發明餃子,使昭第125章 以弱勝強,可往也!第92章 李翊乃青雲之士,可比留侯(求訂閱!)第4章 李先生果然是一位經綸濟世的高人(求追讀!)第231章 呂布 馬超:“郯侯在上,受我二人一拜!”第70章 曹操:“大耳賊欺我太甚!”(求追讀!)第247章 曹操夜夢三馬食槽,劉備舉國動員兵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296章 劉備大宴玉龍臺,李翊吟詩抒情懷第190章 益德巧計破張郃,雄風浩蕩震山川第83章 袁譚敢來,定叫他有來無回!(爆更,求訂閱!)第284章 臥龍得水,孔明掌權第79章 兄弟相爭,我要看到血流成河(求首訂!25)第54章 泰山幫兄弟以後跟玄德公混了!(求追讀!)第326章 馬謖這一死,比他一生的貢獻都要大第148章 鼓角轟轟,看誰一念之差蠢蠢欲動(說一下之後的更新計劃)第135章 打黃巾能致富,曹劉打了都說好第29章 麋家的決定(求追讀!)第52章 軍師真是奸真是足智多謀!(求追讀!)第215章 用兵如神,打仗的最高境界,是指揮敵人第104章 張良計,李翊謀第280章 曹操挾民渡江第266章 劉備權術之:荊州該給誰?第36章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求追讀!)第124章 老劉:不差錢兒,他要多少我給多少!第87章 壯士快意無經緯,丈夫當流英雄淚第47章 惶恐不安的曹豹第314章 臥龍戰略:四路集團軍,給曹操來個第262章 關羽三觀受擊,不想人情世故有這麼第292章 天樞對左慈:穿越者遇上修仙者第310章 算才華,總是我勝人,今勝昨。於往第247章 曹操夜夢三馬食槽,劉備舉國動員兵第190章 益德巧計破張郃,雄風浩蕩震山川第21章 恨不能與君共成大事也!(求追讀!)第104章 張良計,李翊謀第321章 中原大戰正式打響,開闢第一戰場陳第172章 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雄豪傑,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第8章 曹豹第一層,曹操第二層,誰在第三層?(求追讀!)第190章 益德巧計破張郃,雄風浩蕩震山川第269章 劉備知道,李翊知道,所以早早地在第70章 曹操:“大耳賊欺我太甚!”(求追讀!)第122章 君臣相得,萬能套路屢試不爽第98章 反客為主,挖我牆角,我也挖曹操你的牆角(求訂閱!)第22章 我料二人此去必回!(求追讀!)第291章 曹操:十年了,被劉備壓制十年,蒼第7章 丹陽諸將,誰與爭功?(求追讀!)第290章 河北來神仙,道是李翊故人?第190章 益德巧計破張郃,雄風浩蕩震山川第335章 設凌煙閣,評選開國二十八功臣第285章 東吳滿盤皆輸,諸葛亮治楚益齊
第27章 士人豪族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求追讀!)第303章 七成是我的,剩下三成纔是你們分!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250章 說過多少遍了,工作的時候稱職務!第55章 幸虧沒與老劉為敵(求追讀!)第185章 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爲貴,以民爲本,以民爲重,君輕第185章 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爲貴,以民爲本,以民爲重,君輕第186章 徐州的工作環境更好,俺們申請調離崗位!第278章 御人術劉備獨斷,西陵口李翊借風第31章 好你個李子玉,在這裡等我呢(求追讀!)第69章 劉備:“誰還有夢想?”第88章 劉備震驚,難不成我真是天命所歸?(求訂閱!)第73章 腹黑狠人魯子敬第29章 麋家的決定(求追讀!)第57章 鐵蹄降臨,嘎嘎亂殺(求追讀!)第223章 劉備:吾麾下才俊,未有過李翊者,此任非他不可第271章 名不虛傳,李相智激周郎第334章 順天應人,劉協禪位;炎劉不絕,劉第300章 屠滅司馬氏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4章 李先生果然是一位經綸濟世的高人(求追讀!)第117章 曹操兵鋒甚急,快去找玄德公求救!第170章 神醫來徐州,外贈一神將?第125章 以弱勝強,可往也!第307章 相父!相父!相父!第153章 一廂情願的傾慕,萬人之上的孤獨第130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279章 臨江仙赤壁懷李子玉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196章 建安三神醫獨佔其二,老劉這福氣能小?第256章 夏侯淵:爺們兒就愛修鹿角第328章 武廟十哲必須有軍事理論貢獻:李翊第3章 人活一世不能白來一趟(求追讀!)第48章 教老劉真正的禦人之術(求追讀!)第148章 鼓角轟轟,看誰一念之差蠢蠢欲動(說一下之後的更新計劃)第198章 曹操羨慕麻了,劉備的張良怎麼還能充當魯班?第91章 備得李翊,正如高祖得良 平也(求訂閱!)第339章 相爺要做的事,是足以影響後世千年第36章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求追讀!)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217章 劉備:先生之學識,超邁今世千載矣第262章 關羽三觀受擊,不想人情世故有這麼第39章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求追讀!)第245章 馬孟起威震幷州,曹阿瞞割須棄袍第179章 五千鐵騎入徐州,騎戰二寶終見用第305章 曹操失愛子,李翊得凰女,劉備父子第227章 天樞 臥龍 鳳雛,拉動天下的三駕馬車第158章 此為陽謀,兩杯毒酒,任君擇一第47章 惶恐不安的曹豹第243章 劉表僭位楚公,李翊發明餃子,使昭第125章 以弱勝強,可往也!第92章 李翊乃青雲之士,可比留侯(求訂閱!)第4章 李先生果然是一位經綸濟世的高人(求追讀!)第231章 呂布 馬超:“郯侯在上,受我二人一拜!”第70章 曹操:“大耳賊欺我太甚!”(求追讀!)第247章 曹操夜夢三馬食槽,劉備舉國動員兵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296章 劉備大宴玉龍臺,李翊吟詩抒情懷第190章 益德巧計破張郃,雄風浩蕩震山川第83章 袁譚敢來,定叫他有來無回!(爆更,求訂閱!)第284章 臥龍得水,孔明掌權第79章 兄弟相爭,我要看到血流成河(求首訂!25)第54章 泰山幫兄弟以後跟玄德公混了!(求追讀!)第326章 馬謖這一死,比他一生的貢獻都要大第148章 鼓角轟轟,看誰一念之差蠢蠢欲動(說一下之後的更新計劃)第135章 打黃巾能致富,曹劉打了都說好第29章 麋家的決定(求追讀!)第52章 軍師真是奸真是足智多謀!(求追讀!)第215章 用兵如神,打仗的最高境界,是指揮敵人第104章 張良計,李翊謀第280章 曹操挾民渡江第266章 劉備權術之:荊州該給誰?第36章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求追讀!)第124章 老劉:不差錢兒,他要多少我給多少!第87章 壯士快意無經緯,丈夫當流英雄淚第47章 惶恐不安的曹豹第314章 臥龍戰略:四路集團軍,給曹操來個第262章 關羽三觀受擊,不想人情世故有這麼第292章 天樞對左慈:穿越者遇上修仙者第310章 算才華,總是我勝人,今勝昨。於往第247章 曹操夜夢三馬食槽,劉備舉國動員兵第190章 益德巧計破張郃,雄風浩蕩震山川第21章 恨不能與君共成大事也!(求追讀!)第104章 張良計,李翊謀第321章 中原大戰正式打響,開闢第一戰場陳第172章 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雄豪傑,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第8章 曹豹第一層,曹操第二層,誰在第三層?(求追讀!)第190章 益德巧計破張郃,雄風浩蕩震山川第269章 劉備知道,李翊知道,所以早早地在第70章 曹操:“大耳賊欺我太甚!”(求追讀!)第122章 君臣相得,萬能套路屢試不爽第98章 反客為主,挖我牆角,我也挖曹操你的牆角(求訂閱!)第22章 我料二人此去必回!(求追讀!)第291章 曹操:十年了,被劉備壓制十年,蒼第7章 丹陽諸將,誰與爭功?(求追讀!)第290章 河北來神仙,道是李翊故人?第190章 益德巧計破張郃,雄風浩蕩震山川第335章 設凌煙閣,評選開國二十八功臣第285章 東吳滿盤皆輸,諸葛亮治楚益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