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李子玉五路出兵平汝南

卻說袁氏大手發力,煽動了豫州叛亂。

豫州諸郡縣雖未明着反叛朝廷,但卻各自保持中立,以觀望之態,拒絕向朝廷中樞發送錢糧錦絹。

爲了安撫豫州之民,曹操採納了趙儼的建議,免除了豫州百姓的賦稅。

但這也使得本就缺糧的曹營雪上加霜。

爲此曹操不得不向劉備求助,劉備雖然同意每日輸送一千斛糧食給曹營。

但眼下仍有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亟待解決。

那就是汝南黃巾軍。

豫州諸郡保持中立也就罷了,但這支號稱三十萬衆的黃巾軍,卻是實打實的威脅到了許縣。

至晚宴時,曹操再次邀請劉備過來商議此事。

“汝南賊勢甚大,呂布剿賊不利,鬆散懈怠。”

“吾本欲治其罪狀,然今正值多事之秋,恐生他亂,故暫不予追究。”

曹操在席間,闡述了寬釋呂布在汝南作戰不利的想法。

現在前線已經夠亂的了,他也怕把呂布逼反,亂上加亂。

“雖然如此,汝南之賊襲擾我潁川諸縣。”

“我潁川兵少,不能分兵剿賊,故須從我前線再調派軍隊前去。”

“今召玄德來此,正是爲了商量此事。”

時督軍曹仁在側,主動請纓道:

“南方以大軍方有目前之急,其勢不能相救。”

“袁氏樹恩四世於豫州之民,其背叛固宜也。”

“然賊兵方起,未能得其用。”

“若以輕騎速擊之,賊可破也!”

曹仁的意思是袁氏老家就在汝南,所以汝南的百姓都願意跟着袁氏走,不應該怪罪汝南百姓。

現在應該趁着賊勢還不夠大,用輕騎快速南下,將之擊破。

等汝南黃巾聲勢壯大了,就何難平定了。

曹操從其言,即付曹仁一千輕騎,前往汝南破賊。

出動全騎是爲了追求速度,但從長遠來看,要想使汝南穩定。

僅靠一千騎兵是不夠的。

這時,曹操再次將目光投向對面的劉備。

嘴上雖不言,但意思已經溢於言表。

玄德公,拉兄弟一把!

劉備眉目分毫未動,但也在想,汝南若有失,沛國亦必受其影響。

徐州無險可守,是在李翊的規劃下,于徐州西面兒增添了沛土。

這才拓寬了徐州西部的縱深。

保汝南者,所以保沛土。

念及此,劉備便順勢說道:

“備遣吾二弟領一軍,與曹子孝將軍同去汝南平叛。”

直接派出手下第一大將,劉備也算是誠意十足了。

曹操果然大喜,又問何時可以出發。

劉備表示馬上就能走。

於是,晚宴尚未結束,這邊曹營的曹仁與劉營的關羽便直接離席而去。

各自回營點了本部部曲,往汝南平叛去了。

“子孝與雲長合力,料汝南掀不起太大風浪來。”

“……只是汝南黃巾賊甚衆,只恐一時平定,將來又起。”

曹操的意思就是讓老劉幫忙幫到底,送佛送到西。

既然已經合力抗袁平叛了,那索性就把汝南的問題給一發解決了。

劉備一時也拿不定主意,便問身側的李翊道:

“先生可還有甚法子?”

李翊便道:

“汝南賊勢浩大,確實該平。”

“只是我官渡前線,正與袁軍主力對峙,不宜抽調太多人馬南下。”

“前日朝廷既收降張繡,可令其出兵協助朝廷平叛。”

微微一頓,又道,“豫州諸郡叛亂,郭豫州難辭其咎。”

“可令其自樑國出兵,亦去汝南平叛。”

豫州刺史郭貢當然有義務出兵,雖然他實際控制的地盤只有樑國一地。

但你既然掛了這個名,就得配合朝廷剿賊不是?

至於毗鄰汝南的陳國,則不做考慮。

劉寵兵馬本來就少,就別瞎折騰去汝南了,留足人手保護天子纔是正事。

靠着曹仁、關羽、張繡、郭貢已經有四路兵馬了。

但李翊還打算出第五路兵。

“汝南反賊劉闢作亂,汝南太守呂布責無旁貸。”

“今可再次下詔催促,令其出兵配合我朝廷兵剿賊。”

呂布便是李翊打算出動的第五路兵。

他的部曲戰力還是很強的,尤其是打黃巾賊這種菜雞,真如砍瓜切菜一般。

曹操一捶案几,怒道:

“前汝南有變時,吾便命呂布領兵平叛。”

“彼初時尚剿賊甚力,但不過一月,便生懈怠之意!”

“想其坐食朝廷俸祿,今朝廷有難,如何有臉袖手旁觀?”

劉備面上仍是一副寡淡的神色,眸光微轉,沉吟道:

“此必是呂布征戰勞苦,謂我朝廷不加賞賜。”

“故而心懷不滿,不肯盡力剿賊。”

由於這個位面的呂布沒有偷襲徐州,所以劉備此時對呂布還是比較有好感的。

呂布雖然私德有虧,但好歹除賊有功,此前征討袁術時亦多出力。

今爲國家守汝土,確實不該冷落。

曹操卻是恨極了呂布,若沒有他,他都壓根兒沒那麼多糟心事。

“玄德心腸忒也好了。”

“須知彼若無吾等,尚不知飄零在何處。”

“如今可安居於汝南否?”

當初列強瓜分袁術領地,簽訂“《淮南條約》”時。

如果不是劉備力主要把汝南分給呂布,曹操恨不得自己全佔了。

現在呂布這廝在天下第二大郡休養生息,竟還不知珍惜。

光是想着呂布那張嘴臉,曹操都覺得可恨噁心。

得虧晚宴還沒開始,不然他全得吐出來。

劉備好言勸道:

“汝南賊勢甚大,彼時呂布孤軍作戰,上不見援兵,下不見撫卹。”

“心生怠意也屬正常。”

曹操翻了個白眼,冷聲道:

“玄德公心不必替呂布這廝說好話。”

“此人狼子野心,誠難久養。”

“今若非是要守禦袁紹之攻,吾早已發兵將之擒殺,以雪偷家之仇。”

淡淡一笑,揚脣道:

“備卻以爲,呂布爲人驍勇善戰。”

“早年在幷州守禦邊關,抗擊胡虜,也算於國有功。”

“爲人雖然粗中少親,剛而無禮,但若能循循善誘,未嘗不能爲朝廷所用。”

儘管李翊早在數年前就曾跟劉備講過,呂布這人不能養在身邊。

但劉備相信自己的“魅力”,同時他也是真的饞呂布和他部曲。

這樣一支戰力不俗的力量,留在汝南不用,委實可惜。

“……玄德這般好心,只恐呂布這廝不肯領情。”

曹操冷冷回道。

劉備便側過頭問李翊道:

“……先生,朝廷可還能拿出錦絹來犒賞呂布軍否?”

李翊搖了搖頭,道:

“今所以錢糧、器械,俱運往官渡。”

“凡輜重所用,皆爲戰事服務。”

“哪裡有餘錢賞賜呂布?”

陳國雖然富,但現在憑空多了一個朝廷中樞需要供養,加劇了財政負擔。

更別提劉寵自己還有蹶張士需要養了。

“……這樣啊。”

劉備蹙起眉,犯難道:

“若呂布得不到賞賜,恐未必肯心出力剿賊。”

李翊道:

“此易事耳,彼時呂布窮途來投我徐州時,吾與之有些交情。”

“今國家有急,待我書信一封,邀之出兵,與朝廷併力剿賊。”

劉備一頷首,微微笑道:

“既如此,便有勞先生了。”

“今既有五路兵馬,汝南黃巾雖衆,料也不能成氣候。”

商議既定,李翊親自提筆書信一封,遣快騎星夜送往汝南。

至於官渡一線,仍舊繼續與袁紹相持。

不表。

……

公元200年開春,三月初五。

荊州襄陽,劉表拜前南陽太守,樊亭侯蒯越爲討逆將軍。

水陸軍並進,共起兵七萬人。

號七十萬衆,南下荊南平叛。

另調集民夫五萬人,自江夏取大小戰艦四百餘艘。

襄陽自出運糧船六百餘艘,爲大軍所用。

消息傳出,荊州震動。

自張羨在荊南掀起叛亂後,劉表立馬開始動員了自己所有能動員的資源。

他這人在中原大戰時,總是投機取巧,兩邊站對。

但面對荊州內部事務,劉表卻十分果決,幾乎是不惜一切代價要將反賊壓下去。

此外,劉表對荊南的控制力一直都不是很強。

張羨這次叛亂,正好給了劉表一個收服荊南的機會。

正如同劉備當年收琅琊、廣陵一樣。

劉表遣蒯越進攻張羨,大軍一路南下,勢如破竹,很快將張羨的勢力範圍驅逐出荊北。

就當劉表以爲荊南快要被收服時,結果大軍始終圍攻不下長沙。

七萬大軍,遠征荊南,日費鬥金。

劉表望着這筆“賬單”,焦慮萬分。

可不想在這時,又一個壞消息傳來。

孫策死後,孫權繼位,在安撫完宗族兄弟之後,竟發兵攻取廬江!

廬江雖不是劉表的領土,但廬江劉勳卻是劉表的附庸。

孫權打的不是劉勳,打的是劉表這荊州牧的老臉。

面對孫權這趁人之危的無恥行徑,劉表憤怒地叱道:

“豚犬小兒,汝父兄尚非吾之敵手。”

“汝牙口尚未長齊,焉敢侵吾境界?”

於是,便打算命章陵太守黃射,領兵前去襄助劉勳,守禦孫氏的進攻。

時主簿蒯良在側,見此急忙出言勸諫道:

“使君息怒!”

“今我大軍困於荊南戰事,吾弟異度領兵在長沙未歸。”

“南方局勢尚不明朗,若冒然再起一大軍,只恐拖累荊南戰事。”

“屆時,荊南未平,廬江又失,反而不美。”

此話果然奏效,蒯良成功勸住了劉表想要再派一軍的衝動。

哼!

劉表悶哼一聲,負手道:

“那也斷不能叫這碧眼兒趁亂劫我揚州西壤!”

“子柔須明白,當初爲了換取廬江之獨立。”

“我荊州向徐州做出了巨大妥協,是劉備於中斡旋,勸諫曹操。”

“這才使得南廬江爲我所有。”

“今孫氏方死父兄,便欲侵我土地。”

“屬實是可恨!可怒!”

真正令劉表感到憤怒的,不是孫氏在此時攻打他的小弟。

而是河南方面對孫氏的姑息縱容!

自己畢竟與孫氏有殺父之仇,兩家關係本就不可能緩和。

真要開戰,劉表也就認了。

但據劉表探聽到的消息,朝廷先封了孫策爲吳侯,使之合法據有了吳土。

又將柴桑之地,封給孫氏。

柴桑連接荊、揚二州,河南這不擺明了是讓孫氏來攻他的荊州嗎?

劉表也是後知後覺,發現自己又被徐州給擺了一道。

當初李翊負責談判磋商,同意讓廬江獨立出去,從而間接成爲荊州附庸。

但李翊卻並未對當時的潛在威脅孫氏做出明確要求。

劉表自己也低估了孫氏的力量,先是孫策攻破江夏,將當中財物劫掠一空。

後雖爲刺客所殺,然孫氏卻藉着這場大勝,實力極速壯大。

儼然成爲了劉表東面的一大強敵。

劉表這才驚訝的發現,他兜兜轉轉,左右逢源。

努力爲荊州營造的外交環境,竟不知不覺間樹敵越來越多。

首先是西邊的益州劉璋,

早在興平元年,劉焉死時,劉璋繼位。

劉表便趁着新君上位未穩之際,策反劉璋部將。

並接納了大量益州的“政治逃犯”,這其中就包括甘寧。

此舉,使得荊州與益州交惡。

然後是南邊的交州,

考慮到周圍到處都是強敵,劉表便想挑一個軟柿子捏。

多次派兵侵擾交州邊境,以此試探交州牧張津的態度。

不想張津竟是個硬骨頭,立馬派兵反擊,還殺了荊州使者。

由此,荊州又與交州關係惡化。

西邊、南邊都得罪了。

結果北邊最爲強大的河南,又對荊州態度曖昧。

看似友好,結果又暗中策反了自己在南陽扶持的軍閥張繡。

又在自己的東面扶植了自己的樹敵——孫吳。

現在,自己的荊州內部更是後院起火,荊南反叛。

望着這樣的外交局勢與南部叛亂,劉表直感覺度日如年,如坐鍼氈。

一系列煩心事聚在一起,使得劉表感覺自己直接折壽了十年。

“子柔是智者,今荊州遭劫,君必有良策教我?”

劉表一臉真誠地望着蒯良,刻意將“荊州”二字的聲調揚高。

言外之意,荊州非我劉景升一人之荊州,荊州有失,你們這些世家大族照樣受害。

蒯良當然明白此理,要不然劉表怎麼能夠輕鬆組建出七萬大軍來打荊南?

因爲這是荊州的內部事務,各大家族都不敢置身事外。

“愚以爲廬江之務,還是須上奏朝廷。”

“請朝廷來裁決此事,爲我等主持公道。”

朝廷?

劉表眉頭皺起。

朝廷現在不就是被曹操、劉備控制着的嗎?

找朝廷,那便是找曹劉咯?

“若非朝廷縱容孫氏在吳地發展,彼又如何能夠威脅到我之廬江?”

“當初徐州同意廬江獨立時,要我荊州拿出百萬斛糧食來!”

“今好在只輸送了五十萬斛,我當停止供應,叫河南知道。”

“吾亦非是好欺負的!”

因爲百萬斛糧食是分期供應的,所以目前只向河南輸送了五十萬糧食。

並且由於荊南戰事的爆發,劉表早就已經將之停了。

“誒,不可!”

蒯良急忙出聲勸阻:

“正因如此,使君才更應該將剩下五十萬斛糧食如約交付。”

“一來,取信於天下。”

“二來,爲使君解除孫氏之患。”

哦?

劉表眉梢一挑,頓時來了興趣。

“依照子柔所言,如何爲我解除孫氏之患?”

荊州與孫氏的仇恨,已歷十年。

劉表從未將孫氏放在眼裡過,直到孫策的江夏大捷,才使得其對孫氏引起重視。

但考慮到劉表的外交政策,向來是不親自下場。

所以對待孫氏,始終是以守爲攻。

如果能借助外力,便滅掉困擾自己的這個宿敵。

那花多少錢,劉表都願意。

“今袁氏與曹劉相持於官渡,就目前的局勢來看,短時間內是分不出勝負了。”

蒯良有條不紊地爲劉表分析。

“河北谷多人衆,河南兵勁糧少。”

“今兩地相持,難分勝負,時日一長,糧食必缺。”

“我荊州養民多年,穀物堆積如山,此所謂奇貨可居,價高者得。”

劉表不覺一怔,扶了扶額,再問:

“君可細說,吾願聞其詳!”

“孫氏攻打廬江,可使朝廷下詔,勒令停戰。”

“如不肯停戰,再請朝廷出兵。”

劉表眉頭皺起,緩緩擡眸:

“條件便是荊州交割剩下那五十萬斛糧食?”

“……正是。”

蒯良點了點頭,扯出一抹溫和的笑容:

“聽聞豫州諸郡反叛,拒向朝廷中樞交納錦絹糧賦。”

“既然如此,我等爲何不能坐地起價?”

這五十萬斛糧食本來就是要交給河南的。

但既然河南、荊州都發生了這麼大的變故,那我荊州爲什麼就不能把這剩下的五十萬斛糧扣下,當作談判的籌碼?

蒯良的話還在繼續,對這項計劃接着補充說明:

“不過這剩下的五十萬斛糧食,也不宜馬上交割。”

“須得等到朝廷出兵,然後再依次上交。”

“若廬江之圍解除,可交三十萬斛糧。”

“若朝廷軍兵臨吳土,可將剩下二十萬斛糧一併交付。”

因爲古代發動一場戰事非常麻煩,要動用很多資源。

所以蒯良才說只要廬江之圍解除了,就能交三十萬斛糧。

孫氏一旦退兵,就很難馬上再發動第二場戰事。

畢竟戰爭,不是兒戲。

劉表不置可否,靜靜思考此計的可行性。

良久,才輕嘆一聲:

“子柔此計甚好,若能不費一兵一卒,滅除孫吳。”

“莫說五十萬斛糧,便是再出五十萬斛亦不足惜。”

“……只是。”

劉表話鋒一轉,面上帶了幾分遲疑。

“既然曹劉與袁氏相持於官渡,又如何能夠分兵滅孫吳呢?”

“……公言差矣。”

蒯良揚眉一笑:

“袁紹盡起河北之兵南下,是因其周無強敵,故不須留重兵守土。”

“然河南之地,不論是曹操還是劉備,各地都須留兵守禦。”

“因此在南方,只要曹劉願意,是能夠分兵出來過江滅吳的。”

說到這兒,蒯良近身上前,向劉表透露了南方的幾個軍工細節。

“聽聞廣陵太守陳登,手中有兩萬兵。”

“曹操亦在廬江留有萬人守備,命劉馥安定淮安諸縣。”

“若是能使劉馥、陳登出兵,在配合劉勳自己的部曲。”

“豈非能解廬江之圍麼?”

劉表聞言大喜,若蒯良的計劃能夠成功,那的確掃除他一心腹大患。

說白了,

廬江、廣陵之所以不出兵,無非是曹劉沒辦法兩線作戰罷了。

河南將所有能動用的資源都用到了官渡前線去,哪裡還敢分兵作戰?

可如果劉表願意負擔這筆費用,那未嘗不能夠換取廣陵、廬江的出兵。

“善!即照子柔之意辦理!”

劉表喜出望外,立即遣使北上,備言合作滅吳事宜。

這種花自己的錢,流別人血的事兒,劉表是最喜歡的。

在派遣完使者之後,劉表又下令,命章陵太守黃射即刻領軍去往江夏。

蒯良大驚,忙問:

“主公既已決定上奏朝廷,辦理廬江之事。”

“如何又勞師動衆,另起大軍?”

劉表撫須帶笑,輕輕拍了拍蒯良的肩膀。

“吾不僅要從章陵派遣一軍去往江夏,我還要命黃祖在江夏整軍備戰!”

這……

蒯良更加不能理解,劉表到底在想什麼。

“現在使者方去,主公此舉,莫非是斷定曹劉不從。”

“而欲提前準備?”

“……不然。”

劉表揮了揮手,眸底一深:

“我派軍出去,正是爲了配合曹劉出兵南下。”

這……

蒯良又是一怔,暗道主公你何時這麼仗義了?

你要是打算自己出兵的話,那還拉河南下場幹雞毛啊?

曹操、劉備野心都不小,真讓他們下場了,荊州方面就得做好割肉的準備。

若不是劉表的死保荊州的外交政策,蒯良壓根不會獻出此策。

“子柔有所不知,若河南果真出兵南下,與孫氏交戰。”

“彼時曹劉又忙於官渡戰事,南方不能分出太多兵來。”

“應能夠勉強與孫氏相持,我便趁勢出兵,搶佔揚州之土!”

蒯良聞言大驚,忙道:

“主公如此,豈不開罪曹劉?”

劉表此舉等於是拿曹操、劉備打工仔,工具人了。

按蒯良的想法,應該是我出錢,你出人。

待佔了揚州之土後,兩家再談判怎麼分。

但表哥你這樣不講武德,趁着曹劉與孫氏交戰之際,搶佔揚土土地。

那曹劉豈肯甘休?

“……開罪?”

劉表眉梢輕挑,冷聲笑道:

“今是吾荊州與河南商定好的,我出錢糧,河南出兵替我解廬江之圍。”

“又未說清楚揚州歸屬於誰。”

“況當初劉備許諾將揚州西壤的表奏權予我,後一拖再拖。”

“以致我花費無數錢糧,竟只得了半個廬江。”

“徐州如此可恨,又何必與它情面?”

“況真開罪曹劉又如何?袁公已同意與我結盟。”

“只要官渡之戰,袁公取勝。”

“曹劉自顧河南之土尚且無暇,又哪裡有餘力兼顧我荊州作爲?”

蒯良無言以對。

在劉表看來,官渡之戰終將會是袁氏取勝。

而他已經與袁氏結盟了,等於有了一個保障。

現在又能用曹劉之兵,爲他掃除孫氏之威脅,簡直兩全其美。

要說內疚,那劉表當然不會有。

如果不是曹劉在瓜分袁術遺產時,姑息縱容孫氏,現在劉表還沒這麻煩呢。

那劉表現在反過來算計你曹劉,也就別抱怨了。

……

揚州,廬江。

卻說孫權新君登位,內有宗族叛亂,外有強權環伺。

爲此,孫權納兄長孫策之言。

以師禮事張昭,舉爲文臣領袖。

以兄禮事周瑜,舉爲武將渠魁。

有了這兩人的壓制,孫氏內部的不安暫時穩住。

考慮到孫氏特殊的授兵制度,孫權唯恐自己年少,不能服衆。

故與周瑜等人相商,起兵攻廬江,不爲擴土,只爲立威。

大軍很快殺至廬江。

劉勳雖號稱有兩萬兵馬,但多是收攏的江淮賊寇。

士氣低迷,戰力不足。

與孫吳軍交戰數場,不能取勝,只能退回廬江請求援軍。

孫權乃領兵將廬江圍住,一面又遣人時時關注北方的戰況。

這時,人報周瑜有軍事要務求見。

……

第98章 反客為主,挖我牆角,我也挖曹操你的牆角(求訂閱!)第208章 聯匈奴,袁本初全力一搏;見長子,李子玉榮歸故里第288章 劉備:丞相是寡人之蕭何,卻不須爲第95章 劉曄羨慕,這對君臣真是明良千古(求訂閱!)第39章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求追讀!)第173章 黃忠:李輔導劉輔導,能教好我兒子的就是好輔導!第323章 泗水,請別爲我哭泣第181章 今天下英雄惟玄德與操耳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193章 袁紹盡起大軍南下,曹劉合兵一處拒強敵第259章 關公水淹七軍第164章 那就各自粉墨亮相,看誰的演技驚豔全場第108章 荀攸來了,甘寧還會遠嗎?(求訂閱!)第209章 劉備 李翊俱得一子,本初用兵再圖南下第230章 衛青開幕,劉備闢土,校尉嫖姚,李翊捕虜第115章 劉備我的軍師可比蘇秦張儀第140章 我準備了一桌好菜,請了兩桌客人來吃第84章 李子玉瞞天過海,太史慈渡水繞襲(爆更!求訂閱!)第99章 李先生是我許攸的知心朋友啊!(求訂閱!)第199章 見着李翊,方知天下庸才甚多,不如翊者多,勝似翊者少第127章 大耳哥冷靜!這會打破軍師的苦心孤詣第296章 劉備大宴玉龍臺,李翊吟詩抒情懷第18章 聰明人最瞭解聰明人(求追讀!)第327章 劉備: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第307章 相父!相父!相父!第290章 河北來神仙,道是李翊故人?第297章 劉備賜婚,李翊感慨:大王真是害苦第200章 若向三國覓君臣,李郎才氣配劉君第56章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砍人頭(求追讀!)第334章 順天應人,劉協禪位;炎劉不絕,劉第335章 設凌煙閣,評選開國二十八功臣第251章 子龍斬將建首功,興霸百騎劫魏營第91章 備得李翊,正如高祖得良 平也(求訂閱!)第216章 李翊佈局,天下諸侯皆爲棋矣第35章 合作共贏,三七分成(求追讀!)第266章 劉備權術之:荊州該給誰?第162章 劉備:敢罵我的軍師?真是活膩了!第269章 劉備知道,李翊知道,所以早早地在第229章 郯侯治河北,誠守其法,大之垂舉後世,小之造福一身第259章 關公水淹七軍第263章 曹操:只要曹仁堅持住,一切都會好第238章 關張趙李全部回徐州,將有大事發生?第41章 壯士前行,所向披靡(求追讀!)第294章 天下女子不少,大丈夫何患無妻?第72章 淮南劉子揚(求追讀!)第272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327章 劉備: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第250章 說過多少遍了,工作的時候稱職務!第127章 大耳哥冷靜!這會打破軍師的苦心孤詣第337章 開兩漢之先河,最高權力的合法漢相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第323章 泗水,請別爲我哭泣第199章 見着李翊,方知天下庸才甚多,不如翊者多,勝似翊者少第20章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求追讀!)第197章 三萬對十一萬,官渡之戰正式打響!第89章 袁譚感動,我與子玉親如兄弟(求訂閱!)第5章 我有一計,可破曹軍(求追讀!)第21章 恨不能與君共成大事也!(求追讀!)第129章 天下諸侯齊發兵,保駕勤王第69章 劉備:“誰還有夢想?”第282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第203章 曹操 劉備兩雄之命運,竟悉數繫於李翊之一言一語第271章 名不虛傳,李相智激周郎第296章 劉備大宴玉龍臺,李翊吟詩抒情懷第260章 羽,威震華夏第98章 反客為主,挖我牆角,我也挖曹操你的牆角(求訂閱!)第272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241章 二袁爭霸的時代已成過去,如今是齊魏相爭矣第246章 周郎英姿取廬江,曹操腹背受強敵第229章 郯侯治河北,誠守其法,大之垂舉後世,小之造福一身第60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求追讀!)第61章 曹操:“他劉備一介匹夫,哪裡來的如此膽識白嫖我!”(求追讀)第277章 齊國政場風雲變,幾多官吏下河南?第153章 一廂情願的傾慕,萬人之上的孤獨第276章 世人皆知,赤壁乃李翊之謀,幹孔明第120章 利用好手牌,專克曹賊第50章 劉備:我也遇到吾之子房了第150章 看你欲造的城邦,在白骨之上第224章 劉備:子玉必不負我,願舉北國之事,盡付先生第60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求追讀!)第270章 一時瑜亮,周郎見孔明第255章 劉備:十年,我等了十年,就爲了今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第75章 大漢魅魔第218章 袁尚歎服,上一個這麼打仗的還是白起第48章 教老劉真正的禦人之術(求追讀!)第1章 穿越第一天就被劉備救了(新書,求收藏!)第309章 李翊:逆子,你是要跟吾打擂臺?第172章 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雄豪傑,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43章 孔融該不該救?(求追讀!)第318章 天下誰人不投齊?第111章 許劭相面,李翊乃超世之傑,非本時代人物第235章 李翊收關家義子,麋竺回冀州探親(附當前勢力圖)第180章 何謂袁神?第65章 袁術:他劉大耳也配與我同列?第215章 用兵如神,打仗的最高境界,是指揮敵人第62章 我們需要一個新的軍製!(求追讀!)第182章 曹劉共舉河南謀主,李翊獲先斬後奏之權第214章 蘇秦配六國相印,李翊將六諸侯之兵(附當前勢力圖)
第98章 反客為主,挖我牆角,我也挖曹操你的牆角(求訂閱!)第208章 聯匈奴,袁本初全力一搏;見長子,李子玉榮歸故里第288章 劉備:丞相是寡人之蕭何,卻不須爲第95章 劉曄羨慕,這對君臣真是明良千古(求訂閱!)第39章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求追讀!)第173章 黃忠:李輔導劉輔導,能教好我兒子的就是好輔導!第323章 泗水,請別爲我哭泣第181章 今天下英雄惟玄德與操耳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193章 袁紹盡起大軍南下,曹劉合兵一處拒強敵第259章 關公水淹七軍第164章 那就各自粉墨亮相,看誰的演技驚豔全場第108章 荀攸來了,甘寧還會遠嗎?(求訂閱!)第209章 劉備 李翊俱得一子,本初用兵再圖南下第230章 衛青開幕,劉備闢土,校尉嫖姚,李翊捕虜第115章 劉備我的軍師可比蘇秦張儀第140章 我準備了一桌好菜,請了兩桌客人來吃第84章 李子玉瞞天過海,太史慈渡水繞襲(爆更!求訂閱!)第99章 李先生是我許攸的知心朋友啊!(求訂閱!)第199章 見着李翊,方知天下庸才甚多,不如翊者多,勝似翊者少第127章 大耳哥冷靜!這會打破軍師的苦心孤詣第296章 劉備大宴玉龍臺,李翊吟詩抒情懷第18章 聰明人最瞭解聰明人(求追讀!)第327章 劉備: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第307章 相父!相父!相父!第290章 河北來神仙,道是李翊故人?第297章 劉備賜婚,李翊感慨:大王真是害苦第200章 若向三國覓君臣,李郎才氣配劉君第56章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砍人頭(求追讀!)第334章 順天應人,劉協禪位;炎劉不絕,劉第335章 設凌煙閣,評選開國二十八功臣第251章 子龍斬將建首功,興霸百騎劫魏營第91章 備得李翊,正如高祖得良 平也(求訂閱!)第216章 李翊佈局,天下諸侯皆爲棋矣第35章 合作共贏,三七分成(求追讀!)第266章 劉備權術之:荊州該給誰?第162章 劉備:敢罵我的軍師?真是活膩了!第269章 劉備知道,李翊知道,所以早早地在第229章 郯侯治河北,誠守其法,大之垂舉後世,小之造福一身第259章 關公水淹七軍第263章 曹操:只要曹仁堅持住,一切都會好第238章 關張趙李全部回徐州,將有大事發生?第41章 壯士前行,所向披靡(求追讀!)第294章 天下女子不少,大丈夫何患無妻?第72章 淮南劉子揚(求追讀!)第272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327章 劉備: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第250章 說過多少遍了,工作的時候稱職務!第127章 大耳哥冷靜!這會打破軍師的苦心孤詣第337章 開兩漢之先河,最高權力的合法漢相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第323章 泗水,請別爲我哭泣第199章 見着李翊,方知天下庸才甚多,不如翊者多,勝似翊者少第20章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求追讀!)第197章 三萬對十一萬,官渡之戰正式打響!第89章 袁譚感動,我與子玉親如兄弟(求訂閱!)第5章 我有一計,可破曹軍(求追讀!)第21章 恨不能與君共成大事也!(求追讀!)第129章 天下諸侯齊發兵,保駕勤王第69章 劉備:“誰還有夢想?”第282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第203章 曹操 劉備兩雄之命運,竟悉數繫於李翊之一言一語第271章 名不虛傳,李相智激周郎第296章 劉備大宴玉龍臺,李翊吟詩抒情懷第260章 羽,威震華夏第98章 反客為主,挖我牆角,我也挖曹操你的牆角(求訂閱!)第272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241章 二袁爭霸的時代已成過去,如今是齊魏相爭矣第246章 周郎英姿取廬江,曹操腹背受強敵第229章 郯侯治河北,誠守其法,大之垂舉後世,小之造福一身第60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求追讀!)第61章 曹操:“他劉備一介匹夫,哪裡來的如此膽識白嫖我!”(求追讀)第277章 齊國政場風雲變,幾多官吏下河南?第153章 一廂情願的傾慕,萬人之上的孤獨第276章 世人皆知,赤壁乃李翊之謀,幹孔明第120章 利用好手牌,專克曹賊第50章 劉備:我也遇到吾之子房了第150章 看你欲造的城邦,在白骨之上第224章 劉備:子玉必不負我,願舉北國之事,盡付先生第60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求追讀!)第270章 一時瑜亮,周郎見孔明第255章 劉備:十年,我等了十年,就爲了今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第75章 大漢魅魔第218章 袁尚歎服,上一個這麼打仗的還是白起第48章 教老劉真正的禦人之術(求追讀!)第1章 穿越第一天就被劉備救了(新書,求收藏!)第309章 李翊:逆子,你是要跟吾打擂臺?第172章 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雄豪傑,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43章 孔融該不該救?(求追讀!)第318章 天下誰人不投齊?第111章 許劭相面,李翊乃超世之傑,非本時代人物第235章 李翊收關家義子,麋竺回冀州探親(附當前勢力圖)第180章 何謂袁神?第65章 袁術:他劉大耳也配與我同列?第215章 用兵如神,打仗的最高境界,是指揮敵人第62章 我們需要一個新的軍製!(求追讀!)第182章 曹劉共舉河南謀主,李翊獲先斬後奏之權第214章 蘇秦配六國相印,李翊將六諸侯之兵(附當前勢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