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多月之後的一日清晨,蕭俊從打坐中醒來,輕吐了一口胸中的濁氣,他現在的思想已經十分的清靜,在他的腦海裡,現在只有月娘那純真可愛的笑臉以及街邊孩童們清澈見底的眼神,經過這些日子的努力,蕭俊總算是找到了深藏在心底的那一抹純真。
蕭俊提起硬毫筆來,再次畫了下去……
陳巧娘見蕭俊在“放鬆”了半個多月後,開始動筆作畫,頗有些好奇的湊了過來,半晌之後,卻不由得“咦”了一聲,讚歎道:“真是奇了,雖然還是同一幅圖案,線條也只是略改動了幾處,卻將這卡通兔的純真和可愛淋漓盡致的表達了出來,你現在的畫力似乎已經突破了畫匠的桎梏,頗有些畫家的味道了。”
月娘和巧娘此時已經繡好了之前創作的幾幅作品,上面按照蕭俊的要求點綴了一些藍天、白雲和青草。巧孃的作品卻是加了一些鍛帶繡和麪料之類的東西,將立體感浮現了出來,不過當月娘看到蕭俊新創作的作品,眼睛裡再次冒出了一串串的小星星,趕快捧了一幅自己喜歡的,跑到一旁繡了起來。
柳眉畢竟也是女兒身,望着蕭俊的新作,眼中也是露出喜愛之意,嘖嘖稱讚道:“秀才,真不知道,除了生孩子,你他孃的還有什麼不會的?”
又過了數日,這一日清晨,蕭俊拿着這些天月娘和巧娘日夜趕工出來的繡品和這幾天剛剛創作出來的卡通畫來到了京城最大的繡坊,描玉坊,一進門,一位繡娘便迎了過來,熱情的招呼道:“二位公子、小姐想要買些什麼繡品?”此時由於是清晨剛剛開張,坊內還沒有其它顧客出現。
蕭俊不動聲色的將月娘繡的一幅刺繡取了出來,詢問道:“請問貴坊可否對此種刺繡有興趣?”
那繡娘也只不過十三四歲的年紀,見這刺繡,先是眼睛裡充滿了驚喜,然後猛的反應了過來,口中急切的說道:“這位爺您稍等,奴婢這就去喚坊主過來。”說完便向後邊跑去。
片刻之後,一位四十餘歲的中年婦人急急的走了出來,口中說道:“真有你說的那般神奇?我倒是要看看。”
這婦人很快便來到蕭俊身前,福了一福,說道:“聽說大爺有一幅新奇別緻的繡品要出售,可否一觀?”
蕭俊將手中的繡品展開遞了過去,這婦人只看了一眼,便立刻用手掩着口輕呼了起來,她久經商場,自然一眼便看出了這繡品的價值,這簡直就是千金小姐們的大殺器啊,即使是送進宮裡,也一定會受到格格和一些年齡不大的嬪妃們的青睞。
這婦人有些激動的問道:“請問這繡品的圖案,公子要以多少錢出售?”
蕭俊將其它繡品和數十幅畫一一取了出來,這婦人每見到一幅畫,眼中欣喜之色就更濃了一些。蕭俊將所有的畫全部取出後,這才說道:“你也是商場上的老人,想必也應該知道,這些繡品一面世,立刻會被大量臨摹仿製,想要一家獨大是不可能的。我若是收你銀錢過多,對你多少有些不公,雖然你憑藉着第一批出售這種繡品的優勢會賺到一點兒錢。”
這婦人十分贊同的點了點頭,蕭俊繼續說道:“我也不難爲你,我們做筆交易,你得了這些圖案,想必一定會集中所有的人力加班加點趕製繡品,然後突然一次性拋售出去,大賺一筆,我會幫你保密,但你必須在三十天之內,籌辦一次大型的拍賣或者銷售,否則三十天之後,我會將這圖案透露給其他繡坊。而且,你必須將本次拍賣所得到的一成利分給我。最重要的一點,當有客人問起這畫的來歷,就告訴客人說,這是蕭氏畫法,是一個名叫蕭俊的舉人所創。這舉人當初從一位乞丐手中學到了這種繪畫風格,後來爲了哄青梅竹馬的幼媳開心,便仔細琢磨、苦心鑽研,並且自創了這畫風,但卻還不成熟,後在一位名叫陳巧孃的姑娘幫助下,尋來了西洋顏料,用此顏料着色,最終將此畫風完善,因爲畫風有巧孃的一份功勞,便將這繡品命名爲巧娘繡。”
這婦人沉吟了片刻,說道:“您的意思妾身明白,人的名,樹的影,您這是想讓我們描玉坊得利,而您除了得一部分薄利,更主要的是要得到名聲,三十天的期限確實急切了些,這樣,我們聯合湘玉坊,在三十天後舉行一次大型的繡展,保證讓您和那位陳巧娘姑娘得到應有的名聲。至於這分紅嘛,您平白無故的讓我們大賺了一筆,讓本坊聲名更響,這樣吧,您老若是再有什麼圖案,以後第一時間送給本坊,本坊分給您兩成利。”
蕭俊見自己提出的條件對方全部應承了下來,滿意的說道:“如此便謝過了,另外月娘和巧娘也十分喜歡刺繡,我們在京城還要盤恆一段時間,不知能否時常的來向您這裡的針線上人討教一下?”
“當然可以,此事包在妾身身上,描玉坊隨時歡迎這兩位小娘子的到來。”這婦人一口應承了下來。
二人又商議了些細節,蕭俊這才告辭離去。
此時剛剛過了年關,而會試則是在二月下旬,因此時間還是有些的,蕭俊便再次回到了原來的生活軌跡當中,不久之後,到了上元節,月娘想去看燈,卻被姚成以人多擁擠,過於危險爲名,嚴辭拒絕了,月娘是個聽話的,也只好坐在屋頂上,窩在蕭俊的懷中無聊的數着星星。
天氣還是比較冷的,夜空中的繁星也有些朦朧,蕭俊將月娘用厚厚的裘衣裹住,擁在懷中,哄着她說道:“月娘乖,我們一起數星星,我來數星星,你比較笨,你數月亮。”
…………
這描玉坊還是十分有經商頭腦的,在大約第十五天的時候,精選了一種圖案,製成了一些繡品往各王公貴族、各級京官的府中送了些,言道,半個月後,會在城西的晴園舉辦一次大型的繡展,到時候會有數十種圖案銷售。此舉立刻在閨閣內引起軒然大波,在這個生活相對枯燥乏味的時代,這種卡通畫對千金小姐,包括年齡不大的侍妾和丫環們殺傷力是極大的。
不久之後,一次大型繡展在晴園內拉開了帷幕,此次繡展出人意料的火爆,就在這一天,蕭氏畫法,蕭俊和巧娘繡開始在京城之內成爲膾炙人口的話題,蕭俊的大名也不脛而走,年僅十九歲的舉人,在軍中有着傳奇般經歷的披甲死士,開創卡通畫風的一代宗師,頭上插着無眼藍翎的文舉,雖然不是官身,卻有着七品軍功。很快從江南舉子口中,蕭俊一曲蓋江南、花魁爭豔拔得頭籌的事情也流傳而出。
一時之間,風頭無二。
描玉坊一直和宮中有着密切的聯繫,這種繡品自然而然的也流入到了宮中。而且數量極多,康熙皇帝就算是想看不到都難。
乾清宮養心殿內,康熙皇帝拿着一幅巧娘繡,對着旁邊的大學士索額圖問道:“這巧娘繡是怎麼回事?你給朕說說。”
索額圖恭聲道:“回皇上,這巧娘繡的畫法據說是一位入京趕考的舉人所創,此人頗有些奇特之處,身爲讀書之人,卻插着一根無眼藍翎,據說是因爲在軍中立下大功,此人曾經是軍中一名馬兵哨長。而且傳聞此人還不到二十歲,這就更有些奇了。這種畫法雖然看起來粗陋得很,但能開創一種畫風,這年齡也實在太年輕了些。”
康熙拿着繡品,注視了半晌,隨手又放下說道:“觀其畫風,應該是心地純真、與世無爭之人,卻又久經沙場,斬敵殺賊,作戰勇猛,當真是有些奇了。”
再次隨意的拿起一幅刺繡,這幅繡品上不僅畫着幾幅可愛的圖案,而且在旁邊還繡着一首童謠,臉上閃過一絲新奇之色,品評道:“這種畫法簡單率直,雖然難入大雅之堂,但也算難能可貴,尤其是此種繡品似乎對少兒啓蒙頗有些助益……”
蕭俊自然不知道他的事情已經被康熙皇帝所知。而是一如既往的每日裡與進京士子們相互切磋,高談闊論,只不過他現在名聲頗響,走到哪裡都比較引人注目罷了。
這一日,蕭俊正在與人在茶樓之內喝茶吹牛,清談空論,一位寬臉闊額的青年儒生走了過來,略施了一禮問道:“請問這位可是蕭年兄?”
“正是,請問這位年兄是?”蕭俊疑惑的問道,
“在下趙炳義,明日聚賢苑有一次聚會,蕭兄大才,風頭正盛,還請賞光。”趙炳義說完取出一枚木牌交給了蕭俊。
蕭俊接過請柬,微笑道:“承蒙厚愛,感激不盡。”聚賢苑的聚會蕭俊倒是聽說過,是由京城翰林們發起創辦的,據說只有學問最好,最有可能進翰林院的舉子們纔有資格進入其中討論學問,並且接受翰林們的指點,當然此舉也隱隱有結黨和聯絡之意,畢竟這些人都是未來的翰林,大家先聚在一起,拉拉關係,將來也好互相照應。此次居然將自己也請了進去,雖然自己不是翰林的料,但跟水平高的人在一起吹吹牛,侃侃大山,收穫肯定會更大些。